阿尼阿拉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诗歌 > 阿尼阿拉号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世纪文睿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208105874
作者:(瑞典) 哈瑞·马丁松,Harry Martinson
页数:19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们在米玛中收到信号许多方向都有生命存在。而具体地点米玛却不提供消息。只有痕迹和图像,地形与只言片语正在某处说着的话,但不知是何处。我们忠心耿耿尽职尽力的米玛竭其所能地搜索、搜索、搜索。她的电子装置捕捉各种信号。电子镜头递交上呈基本报告筛选腔体聚焦装置尽力收集不相干的第三万维网络数据从丰富大量的信息流动之中展现出种种图像、声音和气味。但米玛不会告知其来源方向,它们远在天外而且总是超越米玛技术性能和信号捕捉能力。她用图解的方式说明她如何捕捉她的鱼,在那些并非我们如今所在的其他海洋里,也以同样的图解方式猎取她的太空猎物,那是在尚未发现的国度中的森林和山谷。我负责照看米玛让移民保持安静,用来自远方的图像激发他们活力,那万千事物的图像并非人的眼睛能够梦想看见,而米玛从不撒谎。米玛是不能贿赂的,也不可贿赂。他们都知道米玛的非凡智力还有筛选技术传输上的精密,能力超过人类三千零八十倍,就算人想当米玛也望尘莫及。每一次我进来启动米玛机器,他们都像在圣坛前下跪行礼。很多次我听见他们窃窃私语:难以想像会有人和米玛一致。米玛没有情感不是什么问题,傲慢在米玛内部也没有意义,一如平常她只提供各种图像还有未知世界的语言和芳香,尽职工作对阿谀逢迎毫不心动,拒绝贿赂对任何高香无动于衷。米玛不会注意这个黑暗房间里一伙狂热的崇拜者正下跪顶礼轻轻抚摸米玛的底座祷告祈求,恭请神圣的她为航行精心筹谋,此次远航已然进入第七个年头。这时我突然看清一切是如何变更。所有这些人和移民开始渐渐明白已经发生的一切其实是如何发生。我们唯一拥有的世界是米玛世界。在没有土地没有海岸的无边太空,我们是朝着确定无疑的死亡前行,米玛获得了权力安慰所有的魂灵让他们做好准备保持安静和镇定面对人类终究要面对的最后时刻不论大家最终将陷落在什么处境。

内容概要

哈瑞•马丁松(Harry Martlnson,1904-1978)瑞典诗人。马丁松没有受过正规的文化教育和艺术熏陶,他的文学天才是在流浪生涯中生发的,因此被称为“文学界的流浪儿”。
1926年,马丁松以海员生涯为题材,发表处女诗集《鬼船》,获得成功。被公认的代表作是发表于1956年的科幻大空长诗《阿尼阿拉号》。其诗作的艺术魁力,不仅表现在想象丰富,联想奇特,语言流畅,感情细腻等方面,而且主要表现在诗人善于采用新的视角观察人生,寻求独到的发现和体悟。因此,他的诗往往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和巨大的艺术涵盖力。
1949年,马丁松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74年,“由于他的作品能透过一滴露水反映整个世界”,与雍松一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编辑推荐

《阿尼阿拉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哈瑞•马丁松的史诗式作品,他被国际文学界誉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星球之歌”他的作品直面人类最关心的“世界末日说”和“生存危机论”。瑞典首位太空宇航员克里斯特•福格尔桑升空时特地将《阿尼阿拉号》诗集带在身边,可见这部作品与作者的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阿尼阿拉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哈瑞•马丁松的史诗式作品,包括103首诗歌。
描写人类因地球受到放射物质毒害而无法居住,被迫乘坐飞船离开,迁移其它星球,但飞船最终失去控制,脱离原定航线,听任在渺无尽头的茫茫太空中坠落,展示了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瑞典首位太空宇航员克里斯特·福格尔桑升空时特地将《阿尼阿拉号》带在身边,可见这部作品的重要地位。

图书封面


 阿尼阿拉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阿尼阿拉号》的作者哈瑞想让每个人都相信,这将是一次灵魂的远行,离开破碎不堪的过往,前往梦中静谧的乐园,然而这又是一次痛苦的旅行,因为过往已支离破碎,因为祥和的伊甸园也许只能是梦境。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     早就听闻上海世纪文睿出了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诗集,最近终于有了机会把这本《阿尼阿拉号》读一遍。《阿尼阿拉号》的作者是瑞典诗人哈瑞•马丁松,他于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这个作品里,作者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奇幻太空世界的旅程:人们被迫离开无法居住的家园,登上阿尼阿拉号前往另一个星球,但飞船却不幸偏离轨道,最终阿尼阿拉号上的人们只能“等待”飞船在无尽的太空中坠落。把这部作品放在今天,读者脑海中可以勾勒出作者所描述的太空的模样,然而这本诗集在离我们遥远的年代抛出了直到现今我们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没有土地没有海岸的无边太空我们是朝着确定无疑的死亡前往”“然而负责检查我们眼睛的医生,看到生命欲望如何在眸中失存。”从阿尼阿拉号偏离轨道的那一刻起,人们便已经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是死亡,不知道的只是时间的长短。为什么不得不离开?实际上是人类的行为让他们不能再在“杜丽丝”星球生活下去,不知道当他们得知余生都要在无尽的太空中度过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情绪?我想这是一种恐惧却又无力改变的情绪。所以他们选择像往常一样:在阿尼阿拉号里开派对、举办舞会,甚至“领导人和发明家团队在一起座谈,共同讨论这个问题:如何保护好‘长春园’?”身处那样环境里的人们必定是无奈的。感觉到他们的无奈时心里突然一惊,他们所经历的会不会也在我们身上发生?技术革新、科学发展,人的力量改变了地球太多太多,会不会也有一天人类用自己发明的技术迫使自己离开地球柔软的温床——因为人类破坏了地球。阿尼阿拉号乘客的命运会不会是我们不远的明天?“热情的杜丽丝,善良的杜丽丝,遥远的杜丽丝现在是星中贵妇,如今成了令人思念的星中之星。哦,我只想知道她在何方闪耀,航行的第六年时她已经完全消失。”总是要在失去之后才想到珍惜。他们对于杜丽丝深深的怀念从离开她开始。家已不见,也许不久以后,对家的印象都会模糊,原来没有了家才是最可怕的,没有了家就没有了心的归属。“雅儿走进她最美好的年代,看到棺材上的这个死婴孩。用生硬明白的声音如此说:你回家。我们自己留下来。”阿尼阿拉号上的生活就像是炼狱一般,死亡才是归属,只有死亡灵魂才能得到解脱,灵魂才会回到那片没有被污染的土地上。尽管最终人们开始向神祈求宽恕,可命运已经如此,怎么祈求也无法改变吧。阿尼阿拉号给人类发出了警示,如果再不改变、再不珍惜,那么最终后悔的只能是自己。这样想也许太悲观,那么来看看永恒不变的主题——爱吧。“他们依偎在一起阅读《天空指南》,已经读过百遍千遍还是上万遍。”“很多年来我观察这位孤独寡妇,如何孤伶伶坐在那里默默鞠躬。”在阿尼阿拉号上度过的时间太长,以至于青春殆尽,变成了寡妇。可就算你已先一步到达天堂,我仍旧在这里为你默默鞠躬,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相聚,这时间一定不远。无论何时何地,真爱总是存在,真爱永恒。《阿尼阿拉号》虽是一本有些年代的作品,但在现在出版也不过时。如果你是太空爱好者,不妨读一读这本书;无论你是不是太空爱好者都可以来看这本书,因为除了奇妙的太空,它给了你一次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
  •     以前很少看長篇詩歌,如今知道,其實比較於短詩,它更宏大,敘事性更強。阿尼阿拉號很明顯是寫人類走向自我滅亡的過程。想像力豐富,真的高端大氣。想像不出詩人是個海員!喜歡他的描寫,如果懂瑞士語,讀原作,可能更吸引人。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阿尼阿拉号》是一本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著名诗人哈瑞.马丁松撰写的科幻叙事诗集。哈瑞.马丁松被誉为瑞典国宝级作家,同样被中国的读者们誉为瑞典的巴金。《阿尼阿拉号》的恢宏与磅礴铸就了它史诗级的地位,这部著作由陈迈平先生翻译并由上海世纪文睿公司出版发行。
  •     阅读过程中,几次想起季老翻译的《罗摩衍那》,虽然常被诟病语言太通俗,但读来却又分明感觉到是在读诗,而非打油歌词或啰嗦故事。读《阿尼阿拉号》时,非常遗憾,感觉正好相反,语言雅致,形式也精巧,但读来却很难感觉到是在读诗。作品在1956年成书,放到文学史的谱系中很超前,但放到科幻文学史的谱系中,正好能赶上太空歌剧的繁荣~
  •     首次中文版,关注
  •     这是我第一次读记事长篇诗,很奇特的体验,刚开始还是被那种整齐的豆腐块翻译体给吓到了,生怕译者生拉硬扯偏要凑成这样,不过发现翻译得并不差。最后的结局其实从翻开书的那一刹那就已经注定了,不管过程如何,我们终将毁灭。
  •     太让我失望了,完全可以给〇颗星的~ 但冲航空信,给你一颗星。。。加油啊万之西森
  •     或许诗人最终都难免陷入自身对人类的深深绝望,阿尼阿拉号是一艘飞船,又何尝不是地球的一个分身。在这里欲望主宰,只有死亡的降临才能停止一切。“太空的残酷远不及人类残酷,不,人类的冷酷更无可匹敌。大地上随处可见死牢的荒凉,石头筑起高墙围困囚徒的灵魂。”
  •     现在长诗不多
  •     瑞典原文也是这么写成了方块的?
  •     又一部世纪文景出品的精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作家的代表长篇诗作,从瑞典文直接译出。装帧设计清新大方,纸张质量极好,又是精装本,值得购买收藏。
  •     第一遍
  •     万之不懂诗的吧
  •     內容充實語言精緻
  •     书的评论全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水军。
  •     《阿尼阿拉号》的作者哈瑞想让每个人都相信,这将是一次灵魂的远行,离开破碎不堪的过往,前往梦中静谧的乐园,然而这又是一次痛苦的旅行,因为过往已支离破碎,因为祥和的伊甸园也许只能是梦境。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纯文学
  •     不够满意。不一定非要译成这种形式整齐但是诗性和诗意都损失不少的诗体。逐天式的科幻诗裁很有意思也很有启示意义,的确堪称史诗,只是和Martinson本人的怪异和偏执一样,由于翻译的缘故没有被完全地表达出来。书本身很美很喜欢。
  •     诺奖得主哈瑞·马丁松的长诗,喜欢
  •     重塑人类与世界的共生关系
  •     《阿尼阿拉号》是瑞典诗人马丁松的一首科幻叙事长诗。长久以来,这位诗人除了极少数短诗,作品基本没有翻译到中文里来,因此本书的出版,可说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加上翻译者万之本人也是一位作家,且多年旅居北欧,熟悉原诗作者所在国文化,更令人对译本抱有期望。拿到书,感觉本书非常精美。但里面的内容就有点问题了。本人自己也写诗,就诗来说,有时“写什么”并不重要,“怎么写”才是第一性的,诗歌翻译相当于原文在另一种语言里的“转生”,因而语言如何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事。而万先生不知为何非要译成眼下这种“豆腐干诗”的形式,其结果是使译文不少地方显得不太自然,语感的损失是显然的,虽然译者本人文笔不错,但依然难以尽如人意。
  •     对称抵消了诗意
  •     真是geek與文藝的完美結合啊
  •     作者获1974诺贝尔文学奖。以科幻警世的史诗作品,也许瑞典原文更具有诗意吧。
  •     还是瑞典控,只因瑞典而出手购买,至今只看了十数页。
  •     面向浩瀚宇宙,工业和后工业时代的人类,绝对还处于婴儿期,这部来自欧洲的诗歌作品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最后一首诗还不错,其他真的不大有感觉
  •     读完了,心情不好,很忧伤
  •     科幻诗,够厉害。
  •     敲背好合适喔
  •     装帧设计一般,纸张和印刷较好。
  •     在《阿尼阿拉号》中,哈瑞.马丁松以饱含哲学意义的思想和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字为读者诠释了生命,世界,宇宙间的恒定价值与平衡公式。从作品字里行间中折射出的对于困苦的申诉和自然的力量使读者们充分认识到人类的渺小和自然的宏伟并以此通过细腻的情感铺陈突显出一个从古至今都叠矩重规的真理: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苏格拉底
  •     如今出版诗集不容易,还是长篇哦。关于环保。科幻。忧患人类未来。
  •     阅读之前:序言中一段对比高尔基和作者的评论很有意思~另外,这是一本严肃的译著,应该可以放心。 ... ... 前言本身很美,谢谢译者。不知道前言提到的,1931年的诗集《游牧者》有没有翻译? —— 阅读之后:天哪,比喻晦涩,语言空洞,恶劣糟糕!
  •     读起来挺好的,对待翻译过来的作品,因人而异
  •     诺奖得主的科幻史诗,读完感觉自己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并不
  •     翻译太差。
  •     名著,值得细细品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