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闲思录》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湖上闲思录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5-02
ISBN:9787108022424
作者:钱穆
页数:146页

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真义我认为在于求自我的认同。所谓最求财富也罢、精神也罢、道德也罢,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满足的时限的快感。也就是对自我目标实现的认同。人只要能认同到自己的追求的以及达到这种目标的努力,则此生无憾。

科技和人心和艺术

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人与人之间的联络越来越便捷,越来越时时。但是人与人的之间的心理距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是越来越淡漠。人们想去回归原来那种人情浓厚的时代,但是说实话,人已经回归不了了。人只能是去适应新的科技的环境。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是人情的写照。人心不古,当然艺术也就不古了。

天性和天命

人都有天性,人也都有天命。天性是人之内在,天命则是天命在外在世界下的反映。天命因天性而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固然如此,但是性格是否对命运有作用,还是要看社会的大环境。

诘屈聱牙

我忍,我忍,我再忍。大概要特别特别静下心,然后还要特别特别无聊----大概类似于有一年,我在贵阳火车站需要等车十来小时,携带了大量行李,却悲哀地发现只有一本所谓的药膳大全的书,想要买个八卦杂志都腾不开身,于是,我居然把这本极其无聊的书给看完了,自然,看完之后一无所获,但是大抵是帮助我打发了时光的。三联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哈。给三星是因为我至少得给人家老先生留给面子,总归不能评价到差字上面去吧?啊?我一向很厚道的。钱穆老爷子的这本书啊,我觉得就是诘屈聱牙这个词语的最佳注释,还有一种很恶毒的说法,说是:所谓专家,就是把大家都懂得的道理说得大家都听不懂。其实那还好,至少这“专家”道理还是通的。可是,我个人认为,老爷子有的观点实在如何说服自己也是不通的,观点不同,不可与之谋啊。老爷子国学做得太久太好,已经忘记正常人的说话的思维了么?其实,请相信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推翻我今天所写下的这些,我还真希望是我年少啦,不懂事啦,没深度啦,没文化啦,怎么都成吧。哎呀~

人天合一以及与天斗

东方人(中国人),农耕细作的,全要仰仗老天爷。你可以斗山斗水,但是一阵风,一阵雨的就能让你的作物全部化为灰烬。所以,老天爷是斗不了的。故而,要讲天人合一,大家和和气气的,一切都好说。西方人,虽然目前多是日耳曼蛮族的后裔,与古希腊人还真不是一回事。但是做买卖,在地中海里风雨来驾船行进的血统还是遗传了的。就驾船来说,虽然要靠风。但是并不是一味地任由风来摆布,而是要控制风,想法让风为自己服务,这就是与天斗。另外,对东方人来说,老天爷就是个最高的神祗,就是不可动摇的权威。和天怎么斗?天不能说话,不过可以天人感应。但是西方呢?希腊神话中,宙斯是天神,但是宙斯的权威却时常受到威胁和质疑。而有了一神论后,上帝则并非就是老天爷。唯一的权威是上帝,天不过成为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天和人是平等的,所以人可以研究天,而且应该研究天,利用天。

神和圣

神和圣都是从人中来的。神的超自然色彩更重,而圣的超道德色彩更浓。神中看到的人的俗和普通,而圣中看到人的高尚和不寻常。神对人来说,是可爱的;圣对于人来说是严肃而超凡脱俗的。神和圣是人的两面。

閒來翻書:錢穆《湖上閒思錄》

近代以來,受西方之衝擊,國人每以為中國文化不足論,至有中國書完全不必讀等極端之論。至今日,雖似舉國昌言“國學”,然於內心深處卻並未予中國文化一端正位置。以儒家思想,或者更進一步以古典經學為以往歷史文化之陳跡,或僅於思想文化一層略有貢獻,而於今日所謂“現代社會”之政治、制度等方面全無價值,此種議論在專治中國史的學者之中亦佔據多數。但是,正如前數日渙齋師所論,人類賴以思維世界的方式,大要不過古希臘、基督教、印度、中國經學等數種而已,無人能跳出,不過在其中作選擇而已,那麼,視中國傳統無與於當下現實,乃至無借鑒意義之中國人,實已認西方古希臘、基督教傳統為普世真理,實成為一外國人。誠然,近代以來國家、民族等觀念和政治體系均接引自西方,但此非人類世界發展之極致,亦不過當下之一端而已,如何中國傳統不能自有所立?近代中國面對西方的弱勢固為事實,然原因尚多,豈可據此即斷言中國文化劣於西洋文化?若中國文化無價值,何以持續數千年而不息?視儒家等傳統文化無益於當下之政治、社會進步,實則由於未能以中國傳統思想進行思維,即實未能真正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然則由中國文化固可於西方“近代”之外別開一新途,雖當下尋不到出路,卻不代表未來無路可走。多年前渙齋師指導我們讀書時,特意提出數位大家,讓我們對他們的著作多讀一些,以為初學之門徑。其中之一,即是錢賓四先生。或許由於我自視為文化保守主義者,或者中國文化本位論者,讀錢先生的書,我總會有一種親切感。在這裡,不妨先錄其《國史大綱》卷首所列讀此書所當具之諸信念。此番意見,在今日亦有其價值。非但治中國歷史者當秉承,即於建設真正之中國亦不可不於此奠基。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否則最多只算一有知識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識的國民。)二、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否則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國史,不得云對本國史有知識。) 三、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歷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 ,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此乃一種淺薄狂妄的進化觀。) ,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此乃一種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譴。) 四、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較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否則其所改進,等於一個被征服國或次殖民地之改進,對其自身國家不發生關係。換言之,此種改進,無異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縮與消滅,並非其文化自身之轉變與發皇。) 近代以來,於中國傳統文化有親切體認,有確實貢獻者,實在以熊十力、馬一浮、牟宗三等為代表之新儒家。余英時當年力辯錢先生非新儒家,鄙意以為,此種名相門戶之辯實無必要。用近代的學科體系來分別,新儒家屬哲學家,而錢先生為史學家。但若超越這種建立於西方學術觀念發展基礎之上的分科標準,從中國的傳統觀念出發,他們都是儒者,也都可以說是士。獨立人格暫不必論,就學術進路而言,他們都是從中國的學術傳統中走出來的,也是真正理解中國傳統,並能真實貫通到自己人生中的學者(學之為言覺,不僅覺於智識,更覺於實踐。知行本即一體)。《湖上閑思錄》是錢先生寓居無錫太湖之畔時,於閒時所思所想,而斷續成篇,匯成一帙。所論大抵涉及自然界、人生界各方面。初讀似甚玄遠,仔細品味,卻可於如何以中國傳統思維現實世界得諸多啓發,益可見中國文化不死,可見中國文化於今日世界之價值。姑舉一例。錢先生論禮與法,指出“法的重要性,在保護人之權利。而禮之重要性,則在導達人之情感。”現代所謂“法制社會”,似乎在保障每一人之權利。但這種保障,由法律規定,實際是由政府主導的。若政府不能建立完備的法律,則人之權利亦無由保障,此則是將個人完全委之於政府。自己人生倘不能自主,個人於此世界又如何能獲得一真實存在?而禮之成立,從中國傳統而言,乃是本於人情而設,在可使人得以抒發天生的情感,是出於天性,出於自然而然。中國雖有法家,卻必以儒家政治為核心要義。人心舒暢豈不是勝於被動接受嗎?我們於今日要努力建成一“法制社會”,然實非終極,雖可先試為之,而在其中融入中國傳統的禮治思想,不是更有利於社會的和平與圓滿,有利於人民自內而外地感到幸福嗎?錢先生以物質科學和人文科學判分東西方文化,或失之於簡單,西方的哲學、藝術有其獨到之處,即就偉大的科學家而論,萊布尼茲、牛頓、愛因斯坦等人,也仍然都有其哲學上的關懷與思考,並非全拋卻人類社會而惟探究自然。此書作於一九四八年,正處於西方以自然科學的強力橫行世界,國人希慕西洋科學,競求加以引進、學習以挽中國之不振之際,錢先生所論自有其時代的背景。但另一方面,如陳方正先生的巨著《繼承與叛逆:現代科學為何出現於西方》一書所展示的,現代科學的誕生植根於西方的文化傳統,它只能出現於西方,那麼,反過來也就是說西方文化內在已經蘊含著科學的種子,物質科學的理念與西方文化同源共生,就此而言,說西方文化注重物質科學也未嘗沒有道理。但錢先生並非鄙棄西方文化,物質科學本亦是人類發展之動力之一。當今之局,固當續融攝各文化於一體。昔日印度佛教入華,千年而後有理學形式之新經學出。今西方文化滲入中國,自晚明起亦逾四百年,而大規模之接觸僅百餘年,新文化形態的誕生尚任重而道遠。南北朝之時,尚有數百年儒學不振,佛道風行天下,由古視今,未可全持悲觀之論,而希望自不容泯。至今日之任,則當首先力求反本,於中國文化有一真切體認,而後始可言融合,言開新。雖吾輩之生時未必得見新局,卻不可不為此而努力。勉之勉之!2012年1月7日夜至8日凌晨

自由与干涉

自由是西方思想的一大主脑。他们以为一个人的自由,应以不侵犯别人的自由为限。自由的反面是干涉。只要天地间有两个以上的东西存在,这一个终不免要受那一个的干涉。对付外来干涉,不出三途:一是用强力压服,二是调和,三是屈服。以别人的自由为限界,本来像是一种调和,可惜此种限界不易确定,调和遂不可能。于是相互间只有压制与屈服之两途。一面既有压制,另一面自不能无屈服。在压制与屈服的过程中,则有斗争。其实则无异于以干涉来求自由。因此最爱自由的反而最爱干涉。自由是内发的,干涉是外来的,但两者间并非没有可以调和融通之点。如大舜之孝,屈原之忠,并不是对外屈服,而是一种内心情感向外伸舒之无上自由。融合了外面干涉的一种内在自由。这种自由,乃是超人已而中立一元化的一种情感完成之表现。人文历史上一切艺术文学宗教道德之最高成就,都是这一种内心自由的表现。科学知识是一种融通物我之知之向外伸舒之无上自由,艺术文学宗教是一种融通人我之情之向外伸舒之无上自由,这些都是内发的。至于政治上的权势,经济上的财富,这都偏倾在外部事物上。若向此等处要求自由,一方面未必可得,另一方面又将转换成对别人的一种干涉。---------------------------------自由主义的滥觞,如今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或者不相上下。然而对自由之理解,今天未必如数十年之前。这个时代,打着不侵犯别人自由为限的旗帜来伸张这种所谓的自由主义主张的,不乏其人。而如何才是不侵犯别人自由?唯有两点,一是法律法规所限,一是内心判断。前者众人所制定并遵循,若在这一方面争取自由,恐怕要吃牢饭,标榜自由主义的聪明人是不屑为的。后者则灵活通融得多,只要自己内心觉得没侵犯对方自由,或者对方不抗议不反抗,或者只要压制住对方的抗议和反抗便可。须知对方也是个聪明的个体,自然也有个自由的界限,凭什么让你侵犯,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斗争。斗争的结果就是妥协,妥协的结果只能是自己告诉自己:嗯,为了自由,我战斗且胜利了!若面临极为明显的失败局面,自由主义者往往只得两种选择:1。转换对象。从别的对象身上获得自己自由的伸舒,那么也就是去侵犯另一个对象的自由。2。转向现实主义。告诉自己:世界就是这么现实与残酷。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关系相近,可以为你忍受自由的侵犯的人(如家人朋友)一再受到侵犯,不堪忍受,爆发斗争。而对强势人群,陷入事实上的屈服局面,自由屡被侵犯。亲者痛仇者快。或者有人觉得,只要我够强,不就总能胜利了么?不就总能伸舒自己的自由了么?这便导入到物质决定的轨道。靠干涉别人来牟取自己的所谓自由。强,便只能是外部依据,如权势如财富,不会有人因你有内涵而说你强的。于是就只能想方设法升官发财,以为有钱有权便有自由。自由的理解被狭隘化了,这时的自由主义就是一个挂着羊头招牌的狗肉店。问题就在于,现在这种狭隘自由观的人占绝大多数。于是钱和权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在实证中,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种物质上的自由是宝贵的。殊不知,这正是以精神自由的牺牲为代价的。在熙熙攘攘的名利潮中,自然远了,人心远了,自由其实也远了。当人们不断到郊外回归自然时,当人们不断怀念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时,当人们不断呼喊我要自由时,那其实只是水没顶前的最后一声本能的呼救。

内心的自由与行为的不自由

内心之自由,也即“从心所欲”,但从心所欲,就能得到无限制的自由?自由的空间有多大?在于为与不为。但思想的人和行为的人,哪个才是真的本我呢?分析一个人,以其所思,还是以其所为呢?内心情感的自由有为,与外在行为的不自由无为之间的矛盾,是看出了人的矫情呢?还是世事的无奈呢?悲剧的立足点就在这里

直觉

直觉可见就是如同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千万年的进化中所得出的。也即是从开始有生物的时候始作俑的。因为有了条件反射,才有生物的发生。生物相对于非生物乃因为有了主动的对策和反应,而非皆是逆来顺受,被动响应外界的刺激。先天的直觉就是DNA编码锁自动运行的程序,自动应激而发生。而后天的理智则是因人而异,是思维的电信后结果。动物也是有思维的,思维是观察学习模仿的结果。

科学的人道,人道的科学

科学为何服务?科学为人服务,为人道服务。纯粹的科学是不存在的。科学要讲人道,科学是人道的。人道也是科学的。人道是有规则的,为人所用,为人造福。拯救人命,方为人道。所以人道讲究科学。所以科学的人道,人道的科学,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自然科学要美,要动人,需要人文在里面;人文学科要有说服力,要指导生活,需要自然在里面。互不可缺。人才是复合的,人是均衡的。

斗争

国人之传统讲和合,不讲斗。但历史的史实和发展告诉我们,历史还是一个斗。君斗臣,臣斗君,臣斗臣。特别是权力上层,哪一日不在斗?哪一朝不斗?利益所在,社会之人必斗争。况中国人之“成王败寇”之传统,更使得斗成为了必然和真实,和合是幻想。西方人讲斗争,因为基督是斗的产物。和谁斗?和自己斗,和恶魔斗。斗自己的不诚之心。斗的是权利,讲平权。中国人斗,讲的是集权和统一。西方也是统一,是统一与上帝名下。我们统一,统一于天理名下。上帝的代表是基督,基督的代表是教会。然而,信教改革后,人人即是教会,人人即是基督。人人是平权、平等的。我们只天理,圣人代表,圣人死了,而天子就是当今的圣人,天子贵德。天子只有一个,所以就只有集权了。

边读边品

全书一共有三十篇,一天一篇,够看一个月。1、人文与自然自然包括个人的生命,虚空胜过真实,黑暗胜过光明,在无边的深黑中。人类历史所累积的历史文化如何得与整个大自然界相抗衡、相对立、相融合?如何得以人本位?道家、法家、基督教、佛教都太过倾向于自然或个体的人,近代西方思想太于重视人而忽视自然。走向人文与自然的融合应该看到历史文化的大共业上。品:分析视野宏伟、剖析有理,只是对其解决方案不得要领。何为历史文化的大共业?如何才算看到历史文化的大共业?2、精神与物质“心”由自身之觉证而成。精神=知觉+记忆+语言+文字品:演绎实实在在的精神。只是这个公式没完,还要+自身觉证的能力等等。3、情与欲感情向前为欲,向后为情。在情欲两者之间绝难调停平匀,不偏不倚。然而正因这偏轻偏重,而造出人生之绝大差异来。感情向后之人,只从现实中建立理想;感情向前之人,则要建立理想来改造现实。西方人向前,不免因人生的悲剧而走向宗教;中国人向后,守旧安命却自有内心的坚定。品:由情生欲、由欲生情,挣扎于情欲漩涡中的人性岂是如此明确的向前或向后。西方人、中国人代表两种极端而已。4、理与气理先抑或气先?换言之,用先还是体先?自然界与物质界,多属无所为而为,则体先于用;生命界与人文界 ,多属有所为而为,则用生于体。老子说:有以为体、无以为用。只有着眼于人文有为方面的必然要主张此一义。品:有生命的物体凭着物种演进的动力,生命的需要、意志便能“无中生有”。需要“用”则创造“体”。以理气先后之辩、析佛家、叔本华、上帝、禅宗、宋儒、哲学唯实论等。所有之差异,还是如何看待“人”的问题。5、阴与阳阴阳两相对立、同时并起。阳出于阴、主动于阴、复归于阴。自然是阴、人文是阳;女人是阴、男人是阳;小人是阴、君子是阳。阴随动、阳主动。品:钱老应该听听东野圭吾的说法:每个人都是处在梅比乌斯环上的一点,不断在男性和女性之间转变呢。6、艺术与科学科学越发达,世网越拉紧,人内心的光辉越被蒙蔽,人离艺术也越远。唯有“空无所有”的心态,才能回到自然,实现科学人生和艺术人生的绾合。可惜几乎不曾体会过“空无所有”的心态,难会其之妙啊。7、无我和不朽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的,一切命之以“我的”东西,不过其先我而存在,无端把我填进去而已。由此人生不过按角色演戏而已。可这样的人生实在没多大劲。多一个我不多,少一个我不少。因此,人要活得有劲,就不是占有多少,而是“创造”点什么。这点什么是由“我”而产生的,在创造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活着的乐趣和不枉此生之感。至于朽不朽,那是身后事,谁要是为不朽而创造,终不是发自生命内在需要的创造。8、成色与分两 心体or良知恰如炼金,有成色纯不纯以及分量重不重。9、道与命中国传统思想不唯心、不唯物。其认为宇宙万物唯有一事,即动,或谓造化、道。道无乎不在、而又变动不居。道留动而成物(庄子语)。万世万代万形万物之个别的道,并非别有道 ,仍是此一大道。那些道 ,各照各道,互为相碍,便有量。有了理,便有命 。命有内命和外命。因此,中国传统思想不妨称为唯道论。品:宇宙万物既然有道,道而有命,自然不必有相互商讨的契约。只待有圣人、君子来感悟此道便可。10、善与恶中国传统思想认为,此动并非一往直前,而是循环往复。惟其是循环往复,故得不息不已,又得有所成就。循环往复恰如圆周、摆辐,必有一个“中”。“中”主宰着这个动。万“动”不离其“中”。儒家便要在些不息不已无终无始的一动中指出其循环往复之定性的“中”来。“中”即为善;恶只是过之与不及。善、恶在相互转换之中。恶的只是接近善的,也便不恶;善的若太远离恶的,也便不善了。品:辩证的善恶观比绝对的、教条的善恶观更好一些。,透过现象还看了属于它自己的“本质”。11、自由与干涉各人的自由,以别人的自由为界限,这种界限是无从确定的,自由与干涉无从调和。(这一观点多少有点偏激)因此,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政治、经济),自由是不可能的。真正的自由只能是个人的知识、情感以及在此之上伸延的科学、艺术、文学、宗教和道德。譬如我不能强迫你爱我,但我总可以自由地爱着你。所以,这种自由观可以谓之为“一个人的自由”。12、斗争与仁慈西方思想受基督教影响很深,因此总以唯心为主,即使是反动唯心的唯物也带着点唯心的影子,如马克思的历史发展规律。中国人不讲上帝,也没有唯心和唯物,中国思想主要是把神物交融来作人文中心之外围。中国人的历史不着意于解释,而在于指导。西方人强调斗争;中国人则强调仁慈。作者认为,这种差异或地理环境影响。我认为,可能还在于解释和指导的差异。指导总带着规范,带着人的愿望;解释则着重于对事实、历史的观察。13、礼与法作者所描述的礼治的优越性在简单稳定的农业社会也许恰当吧。在快速变动的社会里,大家分清权利,相安无事就可以了。依靠情感沟通的礼治是不可能的了,最多只能是补充。14、匆忙与闲暇匆忙闲暇观的儒家思想剖析。儒家思想总体上认为,不要为功利太匆忙,也不要太闲暇走向精神上的空寂,因选择一种中和的人生态度,不要太匆忙无暇于精神的享受,也不要太闲暇终日无所事事。有事忙也有空闲,才是笃实的人生。两汉、唐代儒生还笃实,到宋代,由于生事易足,儒生变成了儒家中的出家人,变成无事想有事的空锅煮饭了。明清儒生亦闲暇。到如今,闲暇生活再也没有了,古人云淡风轻、寻花傍柳,窗前草不除,赏雏鸡、观盆鱼的闲暇心情是会不着了。匆忙与闲暇之中和,谁不向往呢?美国人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有一个假期休息。现在看来,西方人所受的功利鞭子还轻一些,唯有中国人成年如驴推磨,365日不得闲。忙不完的工作,忙不完的家事人情,忙到退休接着忙儿孙。偿不如此忙法,怎么对得起中国人“勤劳善良”的光荣称号呢。由来好人当不得。15、科学与人生这分明是在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是不太深而已。16、我与他理想的我,应该放在人人心目中,无不发现与别人相同,而同时又无不发现与别人不同。品:“同”是生命的原貌,“不同”却是生命激动人心的地方。理想一天的我,应该和天天的我有其同一处,同时又有其相异处。前者表示其人格之坚强和鲜明,后者表示其生命之活泼与动进。品:无论如何我的每一天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便今天的身体也不可能是我明天的身体,关键是不同在何处?在什么程度?在什么意义上?小孩子总希望每天生活都有变化、有新花样,但这并不是真正有意义的“不同”。17、神与圣神是非人间的,圣是来自人间的。尚神论者认为这一世界之上或外有一世界,崇圣论者则认为只有这一个世界。故尚神论演变而有哲学上的本体论,崇圣论者则至多只讲此有理性之存在,但此理性不同于本体。因此,西方有超现实的理想精神,东方人则以人文本位,讲现实的入世出世。中西方精神差异的神圣论解释。18、经验与思维彼我生死是非,人生根本是一个对立。人总想在此对立上面寻出一个统一来。佛教求经验之前的经验来寻找统一;上帝和西方哲学在经验之上寻找统一;唯有儒学在经验之中通过情感来寻找统一。品:三者做如此比较解释确实显出各自特色,也言之有据,但”通过情感统一“似乎也非此一路独秀。19、鬼与神原来,在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把自己的鬼魂都给折腾没了。20、乡村与城市人常从自然走向文化,从孤独走向大群,从安定走向活动。自然、孤独、安定,如木之根,水之源。文化、大群、活动,如木之枝,水之流。前者如乡村;后者如城市。人类最理想的生命,最从大自然中创造文化。从乡村里建设城市,从孤独中集成大群,从安定中寻出活动。(这是生命集聚自然之力后的创造)人类最痛苦的生命,是在城市(或城市化的生存状态)中僵化而无法回到自然汲取生命力。这会使人坐立不宁寝食不遑的心情之中走向病狂之路。因此,乡里人终需走进都市;城市人终需回到乡村。(这同时也指人的生存方式和心态)21、人生与知觉人生幸不幸福,有没有意义,全在于个人内心的知觉。品:物质人生--浅,容易餍足,又周而复始,无穷尽。除了物质匮乏的人满足于物质人生外,极大多数人在享受物质人生时是与精神层面的享受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拼命挣钱的父母,从儿女的幸福中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崇尚名牌的女士,并不为了穿着舒适,而是从衣着名牌中感觉到了自己的优越和尊贵;喜欢口腹之欲之人,也不只满足于吃时的快感,而是在吃时感觉到了他想要的富足、自在。正是在物质人生上可附着人较浅的各式各样的精神享受,才会有许多人停留在这一层面。艺术人生和科学人生--每个人都会有爱美求知的心理需求,只是艺术人生和科学人生需在有熏陶和训练,这条道路越走越深,越走越奇妙。倘若人能有艺术人生和科学人生,那么他除了现世生活之外,又有了一个瑰丽的精神世界。这实在是妙不可言的。这样的人生才是丰富的。可许多人被关在艺术和科学的大门之外了。情感人生--情感人生是人在人群中生活,在别人身上发现他自己,又将在别人寄放他自己。一个人可能没有艺术人生和科学人生,但一般都会有情感人生。而人生的一切美与知,也都需要在情感上生根。艺术人生和科学人生是一个人的事,而情感人生是两个人的事。两个人的事必会有不自由所导致的痛苦和失败。再加之情感是那么易变、难以捉摸。失败乃是情感人生的常态。因此而有宗教人生和道德人生。22、象外与环中人有知觉,乃会努力发展个性,创造人格,以求把自己寄放在别人心中。并以此一需求来评判分析物质人生,艺术人生,科学人生,道德人生,宗教人生。(你想把自己寄放在别人心中吗?想。但不是所有人心中。我不仅在意自己在某些人心中的样子,也在意我自己对这个样子的看法。人生的有些创造,就像小孩搭积木,并不在要搭给别人看,而是自己想搭。)东方人以道德人生为首座,因此在创作中关注自我、表现自我。西方人以宗教人生为首座,而能忘却自我而投入到外面的事象中,作一种纯客观的追求。因此,西方人科学发达。(然中国人的艺术和文学也不见得比西方高明多少呀?!)23、历史与神灵魂和心的观念之分歧,实在是东西双方一切关于宇宙论乃至人生论的种种分歧之起点。灵魂是肉体之外的一个东西;心却是与身体同在的。东方人有心,才有自己理解的鬼神。鬼者归也,神者升也。鬼是死后人格之暂时保存,这一保存终将散失;神是死后人格之继续扩大、升华,永远昭昭赫赫在后人心中。自然之运,只在过去中保留着不过去,依然现在,能有作用,而还将侵入未来,那才始是我,始成为历史,始是神。否则一切是简单循环、回复原状、重新再来,无有作用,归于消寂,这便是鬼相,而非神性。(在历史中求神性,乃是一个民族的要求;在个人的历史中求神性,则是个体生命的价值。这大概是作者想向传递给读者的吧)。24、实质与影像人生始终是一个进展,向外面某种对象闯进而发现,而获得,而创新。发现,获得,创新的内容是生命的实质,在此过程中向前闯进的强力,即是生命的影像。强力本身无对象、无内容,但它本身亦带有一种美感,他使人发生一种无限向前之感,惟其是仅向前,而无对象与内容,因此易感其无限。无强力的中华文化渐趋物质,有强力的西方物质文化却渐趋精神。品:生命犹如一列行驶在黑暗中的火车。那追求的真善美是火车前闪现的光明,照亮生命的光辉。那强力就是火车行驶的速度。真善美是那么难找,即使没有目标,光是火车行驶着也比静止的感觉好吧。从那呼啸而前、所向披靡的强力中,体会到活着的感觉和喜悦。当然,生命最理想的当然是实现真善美的强力,隐忍的、智慧的、充满力量的、闪耀着生命的光辉。25、性与命儒家并不像宗教一样在人类自心之外去另找一个神,儒家只认人类自心本身内部自有它的一种无限性,那即是儒家之所谓性。其主张尽心知性、明心见性,而发现我性内具之善。然性是超越个体的人心之共性,小我有限的心通过”知命“来见性。”知命安命“便要你有所舍弃,舍却了此一部分,获得了那一部分,平息自心一切活动。只听命的支配。这与宗教通过祈祷舍弃你的一听命于神是一样的。品:儒学是一种实践性学理。也许儒学的一鳞半爪还会间或会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有些影响,但还有谁在实践儒学的“性、命”学说呢?!26、紧张与松驰心态的紧张与松驰,是注意力的强弱。紧张心态下,注意力集体于一点,意识容易鲜明,但亦容易分成两半,太过紧张,则容易形成意识反动和心理革命,如走向宗教与神力。太过松驰,无信、无爱、无科学,无一切生命的勇进。人生恰如闲庭信步、水袖漫舒。西方人属紧张心态,东方人属松驰心态。(而在现代,东西方已不是如此截然两分了。还是一句“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太过紧张不好,太过松驰,人生碌碌无为。关键是对自己的心态有一个旁观与反省,把握一个适当度虽难,但总要努力为之。)27、推概和综括只有形式而无内容的静定学问,无数学、几何,最可推一概万。获得的知识易于使人想像其为先经验而存在。数学几何、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直至人文,随着这一顺序,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到了人文则有精神界,精神乃是经验之积累,更与内容之变化相关。因此,光光形式之推概并不能理解精神界,也不能用于人文研究。所谓人文学的一切知识,更须综括,更只能获得一种大体势的盖然性的想像和解释。西方思想从柏拉图-黑格尔-马克思,都重推概而轻综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现象并指导行动,终是致祸甚于造福。东方思想重体会、综括而轻推概,东方人如何为人文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品:对人文现象为什么不适合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做出了比较彻底的回答。因人文现象更主要的是精神现象而非物质现象。精神现象是经验之积累,内容之变化,与形式没有多大的关系。作者在1948年对马克思的理论有如此看法,并得出受福敌不住受害的结论,令人敬佩。再看其个人履历,不得不猜想是否“知识决定命运”。至于东方人如何为人文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一则,东方人在西方现代化的冲出下,对自己的文化如何传承还是问题;二则,即便能传承,如何融会贯通、革故创新、抓住时机更是问题。28、直觉与理智理智是较浅较显的,直觉是较深较隐的。理智是人文的后天的,直觉则是自然的先天的。人类运用语言凭借时空分析,把凝聚卷紧的直觉抽丝织布般平铺成理智。(然这一抽丝织布的过程是有待审视的。可人往往凭直觉感知、判断乃至行动后,再运用理智是去解释、论证、审视一番。似乎理智才是可依赖的、安全的。)29、无限与具足西方人的时间观是直线的,人生乃自无限过去,跨越现在,以进入无限之将来(无限的人生观)。中国人之时间观是环形的,乃球体的,而非线状的(具足的人生观)。西方人抱无限向前的人生观,必视现实人生为缺陷,为不足,必勇于舍弃,乐于追寻,必悬于一远离现实之理想,而甘愿于舍弃一切而奔赴。中国人并不肯无限向前,因亦不勇于舍弃,不乐于追寻,徒欲于现实人生中得一种当下现前之圆满具足。近代,东方若只效西方的贪着把捉,对当下的热切追求,而无视西方人乃追求无限向前之精神,则为害大矣。品:文中所描述的无限与具足的两种人生状态确实存在,但这两种状态对应于中西方,就现代社会而言,似乎并不恰当。西方人有具足于当下的,中国人也有无限追求的。这两种人生状态似乎也不由时间观决定。接受近现代科学教育的中国人的时间观还是环形的吗?!而作者所忧虑的“东方效西方的贪着把捉”说,这哪里是效来的呢?只是在那样的制度环境下,大多数人的反应而已。在中国人,思考着过生活的人少,跟风着过日子的人多。30、价值心和仁慈心西方的人文科学落后于自然科学,何故?1、宗教的阻碍;2、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文现象。我们要求对于某项事类有真知识,则必向该项事类之本身去找寻。人文现象不同于自然、生物现象,其千差万别、又关切研究者自身,因此人文科学研究必须有价值观和仁慈心。中国的儒家思想较近之。品:人文现象如何研究此乃一公案,尚无定论。现当今的主流还是不同于作者的观点的。当然这主流也是千疮百孔,但支流亦拿不出有说服力的东西来替代主流。儒家还活着吗?

法治和礼治

用礼代法,用人情世故代替冷冰冰的法律,固然是其乐融融。然,在当世之下,有国有政府,必有法。舍法而就礼,其可行乎?皇帝以礼治天下,以孝之天下。到头来,还是严刑峻法,杀杀杀。人类要走向无政府,要自由而无法。然理想不能代替现实。况古云: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比起“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来说,推崇的人还是多了不少。

你有多久不曾“闲思”了?

钱穆是大师,因此即便是匆匆写就的小品也有浓浓的大师味道。无论是哲学、历史,中学、西学,还是儒道释三家的学问,都被他信手拿来,东堆西砌成一篇篇或具体或抽象,或生活或学术的文章,让我们有幸能够跟随大师的思想,做一次闲情志趣的旅行。   然而我更关注的却是文题中的“闲思”二字。钱老在序中提到,他虽说平日的生活算不得闲散,总还是有一些闲时光的。在友人催促之下,终于作出几篇小文,又怕文章积攒过多而增加读者的负担,故而将已写成的30篇文章结集出版。作者是闲思而写的文章,也希望我们有闲工夫时来读。   若论闲工夫,自己不可谓不少,毕竟一个学期“逃了”不少的专业课,然而却少有机会去“闲思”一番。总是每日过的似乎匆匆忙忙,到晚上躺在床上,或者要键入日记时,却是想不起自己今日做了些什么,得到了什么收获。   人类是要思考的。因为这毕竟是证明你之所以为人的最有力证据。自先哲抬头望见无尽星空而低头思索时,人类的文明便不可抑止的向前行进了。而思考又不仅仅是学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的内容无非前人的知识,即使你在某些科目考了满分,你在试卷上的答案也无非是照本宣科罢了,少有自己的思考。而且,极少有人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作出创新的,因此,学习只能算得上是“跟随”。韩愈曾有言: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是要告诉我们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有人认为自己智力不如前人,读书又不如别人,故而没有思考的信心和欲望。事实上,思考是为了让自己更深刻的了解自己,了解周围发生的事物,只要你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以前接收到的外在世界输送给你的信息,经过自己的思考,总能够有新的想法,有更加透彻的认识。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因此每个人的思考都是独一无二的,并无优劣之分。而对于思考来说,也不是书读的越多就越好,相反,如果读书时不能固守本心,无论是什么理论都深信不已,不仅不会是道理明澈,反而会让自己更加的糊涂。   现代人应该是疏于思考的。因为即使不是所有的思考都要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然而这两者之间终究是有关系的,即思考的越多,文章就会越多。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不多,然而几乎每人都想写个诗集、文集或者笔记什么的。到现在,大学生数以千万计,所学知识的广度不是古代文人能够相比的,也不用向屈原一般可怜兮兮的问:“为什么星星会放光?”。然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成年后所有文章的总和也比不上自小学到高中所作的作文数量。以豆瓣和人人为例,尽管有数以百计的“好友”,却往往整屏没有一篇原创的日志,倒是分享推荐满天飞,把那些已经成名的人重复了一千遍的话继续的重复着。   所谓“闲思”,思考本来就是属于闲人的任务。古希腊的哲学家便大多是一个个闲得没事干的人。然而因为他们思考了,便又不是闲人了。相比之下,我们既有时间,又不去思考,倒成了一个个的大忙人。有人认为思考这等事情应该是学者才需要做的。我们暂且不论现在的大学生到底应不应该算作学者,也不论现在的学者到底会不会真正的思考。且用毛主席的话说,真理越辩越明。若不思考,如何能够分辨真理呢?或者都变成了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十年的浩劫又如何能够避免。在大多数人都不能思考的年代,权威变成了真理,真理便成了权威。那些仅存的能够思考的人自然而然地被视为异端,一个个的遭到清理了。   我们到底是改革开放了。全世界的讯息扑头盖脸而来,无论是好的坏的,新的旧的。照理来说,应该有更多的东西被我们用来思考,值得我们思考。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一个个的权威依然屹立不倒。以韩寒为例吧,他开车固然是不错的,文章也写得还好。然而称其为“当代的鲁迅”却是有点过了。因为鲁迅毕竟是个思想家,其文章无论是文学性还是思想性都是韩寒不能比的。而且韩寒的文章大多浮于表面(不得不)虽是针砭时弊,然而毕竟不痛不痒。尽管都有人因为思考背上了“颠覆国家罪”的罪名,南方周末还是将韩寒当做中国思考界的标杆,仿佛中国只有韩寒一个人思考似的。更有甚者,通宵刷屏只为求得韩寒文章的沙发,还写上诸如:“先占座,再拜读”之类的话语。大有别人说的都是错的,别人说过韩寒又说了那必定是对的之势。我不晓得有多少人在读完韩寒的文章真正去思考一下如何去解决那些问题,更现实的,如何去反思自己,改造自己的。如果韩寒的文章只是给某些人提供了满足虚荣心的途径,想必他也会很无奈。   现代人疏于思考,然而这又不能全怪国人自己。毕竟在很久之前就有人指导大家进行大辩论,辩来辩去真理只剩下了一条,自然是无需再辩了。而时至今日,大家为了一根虚无缥缈的独木桥争得头破血流,因为只要到岸便有锦绣的前程,无论你是根正苗红的工农子弟兵还是黑五类、臭老九的后代。这就如同清政府许了汉族文人的仕途,汉人便无心再去反清一样。偶有思考者,却又常常搞不清真理的界限,不小心越过雷池,只能自取灭亡了。      一不小心写了个长篇大论,无非是要证明我在思考。“我思故我在”,我只求世上存在我的心跳罢了,又何必在意有多少人听见,又有多少心同我的心一起跳动呢?

人生的有限

人生不是无限的,人类开化以来,认识了死亡以来,就能这么认识了。生死或许可以轮回,但是作为自己,一生就是有限的。儒家讲究现世,把人生的终究目标定在现世;道家追求成仙,将有限的人生无限化,但是终极目标还是现世。用现世成就人生。佛家和基督教则是劝人放弃现世而寄托于死后。死后就不是现世了。他们看中未来,因为他们认为现世无论如何毕竟都是惨淡无光的。儒家和道家看中现世,因为他们认为现世中人可以救赎自己,能够实现大我,被人膜拜。西方佛家基督教则也认为人能救赎自己,但是得到救赎的自我不是高人一头的大我,不是可以膜拜的偶像,而仅仅是真我。东方人信仰的是理论,这套理论不是基于任何个体的;而佛教和基督教则是把理论维系为一个偶像身上。

善恶

人性善,还是人性恶,古今皆有人所言。孟子谓之人性善;荀子谓之人性恶。孔子则未明言之。人皆有性,食色性也。食色为善乎?食色为恶乎?善恶之观不能专注于人自身,需要在人与人关系中加以考察,没有了社会关系的个人,无所谓的善恶的。善恶亦非是绝对的,时代在变,观念也在变。道德在变。善恶不是人的本质,只是人的道德评判价值和标准。生生不息,往复循环的是时代。时代决定了善恶,物质决定了精神。

客观和主观

人的知识,不管是人文的,还是自然的,皆来自于人的感知。所谓的客观依旧不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提炼和综合。只是这样的“主观”能去归纳、预测,并不仅仅是无根由的臆想。但是我们所感知的就一定是真实的客观和真理吗?说到底,我们还不能跳出我们的视角,还不能跳出我们目下所在的时空宇宙。我们的真实只是我们经验中的真实,只是我们目下的真实

我的存在

昨天的我还是不是今天的我?已经过去的,但不为人所知的我,或者不为别人所记的我是否存在过呢?我的存在是因为我自己而存在,还是因为特他人的存在而存在呢?物质意义上存在还是精神上的存在,哪一个方面才是所谓的真实?所谓的历史是因人而存在的,因记录而存在的。如果没有了记录,历史何来?今天的我,明天还是不是存在呢?

斗室清茶野地烛

  买了一套紫檀茶具,形制简单,木质倒还润泽。顺手捎带了一个紫砂小弥勒。    其实茶比酒更宜书,汉书下酒,痛快是痛快了,得有量。没量的话,看不了几页就“浮一大白”,一本书下来非成烂泥不可。反不如茶,能令人清醒。茉莉芬芳馥郁,宜读散文小品,满口清香;龙井色秀味清,适合诗歌小说,淡中有人生味;红茶端酽和暖,辅以史书,百年风云尽收一瓯;乌龙浓香微苦,可品哲思杂文,回味悠长。纳兰说道有酒唯浇赵州土,大话罢了:他也不过是个赌书泼茶的主儿。以他当时地位,倘要效法信陵,估计等不及食客盈门,就被御史参了。    悲愤出诗人,人生抱负和现实的剧烈反差,造就了熠熠诗篇,煌煌文章。于世不合往往成了诗人最大的特征,小日子过滋润了,诗就平庸了。李白的蜀道难之所以奇崛喷薄,正是郁郁不得舒的政治抱负作祟。书话有人说我对这两位刻薄,其实恰恰是因为喜爱过,才要用更理智的想法去审视。否定的前提,无非是否定从前的自己。    闲散背后必然隐藏着激烈,超逸的反面恰恰是世俗。王维诗画不带人间烟火气,自己却一直位居高官,是官场上的头面人物;谢灵运好谈玄,好游乐,最终却以叛逆之罪见杀。南北朝至隋唐,这一类人物正多。宋以后,思想上的大一统逐渐成型,连表面的隐逸也无法做到了。于是只好才子佳人,旖旎悱恻着,一方面义理凛然,一方面文人轻薄之气日重——仍旧是人格的分裂。然而这才是更加真实的人性。    钱穆将古人和今人对比,举例说,斗室中的烛光和野地风中的烛光必不相同。前者因无外物干涉,可以辉映一室,后者则有风滋扰,看起来忽明忽暗,不能达远。古人之心如斗室之烛,绝少干扰,因此古代的人文思想灿于今日。话有理,但未免失于考证。我不认为古人比今人更加闲适,相反,由于物质的贫瘠、政治的暗昧,需要花更多体力以谋取生存,花更多脑力以趋福避祸。钱之羡古人和如今都市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如出一辙:真要将他放之田园,则春种夏锄,秋收冬藏,谋生糊口,税赋钱粮——非但无趣味可言,简直不自由得很。《甲方乙方》里头,过腻了都市生活的大款下乡,最终将村里鸡都捉尽了。假如连黄鼠狼的本事都没有,还是老实在城里呆着吧。    野地烛光固然昏暗,但林中有树枝,有草叶,可采撷添加,最终燃成篝火,却又是斗室之光比不上的了。钱穆侧重于外界变化对精神世界的干扰,却忽视了前者对后者的丰富。而这一点,正是我对未来深具信心的理由。

薄薄的小书,沉重的心

本书中钱穆先生的观点反复提到和强调的还是在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基础上来建设和发展人文科学,同时让人文科学赶上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的脚步并更好的引导自然科学今后的发展。这一论点个人觉得在文章发表后六十多年的今天仍然有建设意义。因而他直抒胸臆的《湖上闲思录》在当下就有重读的重大意义。其实想一想在西方引起巨大震动的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与本书阐述的观点在人文哲学的层面上是有一些交集的,例如海德格尔也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对于人的理性认识是脱离不了时间和空间的。所以《湖上闲思录》当然不应当弃之不读。面对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我们物质生活的日新月异,乡村在我们的视野里面积越来越小,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原有的中国传统人文理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的精神需要了,因为它是建立在指导松弛安定的自然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建设的基础之上的。有些人就主张全盘西化,想把我们传统人文科学中一些优秀的理念也向垃圾一样全部丢弃,完全学习西方,这是非常危险的。因而我们在向西方学习他们自然科学体制的同时,一定要冷静的认识到他们人文科学的脆弱和经不起推敲的一面,无论是西方人文科学在文艺复兴之前建立在崇拜脱离自然界的上帝来寻求精神寄托,还是在文艺复兴之后,重商和重物质的唯利是图倾向都使得西方的人文科学走向了天人对立的一面。而如果西方人类一直这样夜郎自大的话,患有夜盲症的自然科学继续在人文科学的黑夜中前行下去,结果必将是一场人与自然的最终大战,将人类带向毁灭。所以个人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于时间》其实就是在向西方社会敲响了警钟。但海德格尔并没有给人类指出一条明路来。相反,作为国学史学大家的钱穆先生却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里给我们国人带来了一丝希望。他通过一篇篇短小的文章,自由阐释他对中西方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对比,他强调人文科学应当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切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展演,到底还是要回归于自然。人文科学要运用指导自然科学,不能要一个纯自然科学的人类社会。同时正确的价值观和仁慈心是建立当下人文科学的必备条件。这本小书虽然写在六十多年前,但当下仍然能给我们目前全球盲目重视商业和自然科学的偏激理念敲响警钟,离开了人是自然的一分子,我们来自自然,也将回归自然,自然是本这个天人合一的理念,人类的未来将前途未卜……

个体的我

个人的存在,以个人的个性为佳。每个人都不同,方显出世界的美丽。个体间要相异,个体莫要追求不朽,莫要人纪念。我就是我,我因我而是我,我只为我。昨天的我,今日的我,明天的我,皆是我。我不是一个点,我是一条线,是一个面。人生的意义全在活出一个真我,一个是我的我。

匆忙和闲暇

人生之匆忙,人为之。偶尔而歇步,看看风景,得半日之暇,方得人生之真意也。以生活状态论及思想,正是物质决定精神也。古来论及思想,都崇拜春秋思想大鸣放时代。何也?因时世艰难,朝不保夕。所以有生存之忧,人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思想的价值,不光光是玄学,而是有操作的实用之价值,能解决问题。后世士大夫阶层,悠闲度日,饱食终日。学问之道,也就玄而又玄了。失去了吸引众人的精华。

生与死,这是个问题

钱大师对人的生老病死鬼神命道都有精辟论述。前年买过一本他的文选,因其论多有传统文史典籍的引述,当时还看不大懂。而这本小书完全抛弃了古奥的词义推演,不论是说自然与人,艺术与科学,还是传统的道与命、礼与法,都是大师与你聊天般细细讲来,虽山夫农妇也应听得懂罢。尽管是闲思,但书中思考的十数个对立的命题,应是大师治学一生,对人生终极思考的结晶。人到中年,读后对认识自己认识人生受益莫大焉。如:《精神与物质》大师说,人之区别与动物,在于人类有记忆和语言,记忆是思想之与料,思想是无声的说话。因你有思想,你始觉自己像有一个心。所谓心者,不过是种种记忆思想之积集。而记忆与思想,是运用语言和文字来完成。语言文字是人文社会的历史演变积累,不是你个人所创造。从此一角度来看,心也好,精神也好,是超小我的存在。更进一步说,“我”也不过是承载了人类历史记忆的一具皮囊而已。如果不能为作为类的记忆增添点东西,那就像参演了社会中的一个角色,而没有参与到剧本创作中,真是白活了。又如《历史与神》。大师说,鬼者归也,神者升也。人死,没留下值得记忆的东西,就像重归来路,谓之鬼;而有些人死后,作用较生前更活跃有力,其记忆时时被人们唤起,就成为神了。历史是值得记忆的人生,生而为人,成为历史,才是神,才会有复活与新生。以大师思路,仙去多年我等犹捧册温习,恭受教诲,也堪称为神了

很好的书

首先这本书非常薄,而且篇幅短,合适在任何空闲时间拿出来翻几页。其次这本书非常耐看,专业的心在闲适的状态下捕捉到的无边思绪,全浓缩在几页纸上了,而且篇篇精彩。即使难以得到观点上的共鸣,也可以感受到那种思维的自由情怀。最后这本书是跨越时空的,可能是专注精神领域,这本书虽然写于几十年前,但是里面描写的人的心境,和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是那么的合拍。我打算吧这个书给翻烂了。

字字珠玑

钱老的文字非常有深度,书中好些篇应该都是比较早期写的。因为来自同一个地方,也想从文字中感受一下湖光山色,但文字的深邃让才疏学浅的我还是比较难懂。深邃幽远,含义隽永。书的中后部关于中西文化的比较非常深刻,感觉受益匪浅。有时间一定要重读!强烈推荐!我们在终日的忙碌中错过了太多,是时候品位经典了!

<湖上闲思录> 钱穆

我现在在深圳的生活:每天早上八点坐车上班,晚上8点回到蛇口宿舍。上班时间要努力的学习各种知识,以应付当前的工作,下班时间要洗澡洗衣服,很少读书的时间,也基本没有在车上看到有人读书,即便大多数人都是有座位的。这样的的生活节奏下,应该没有人会像钱穆一样去闲思了吧。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太湖,而是钢筋水泥混凝土。活在社会里,每个人都是要承担责任的,这点毫无疑问,要去创造价值。但是是不是同时也需要去思考一下生命的意义呢?去思考生活的意义?而不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亦或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人类的进步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类自身-精神。一点小想法,仅此而已。

情感和行动

情感是内心的,行动是外在的。行动不一定就是情感的表现。就人来说,情感可能更表现了一个人的真实,而行动可能有伪装,有不可言喻的理由使得其存在虚假,不能表达真实的意愿。但是,就我们外人来看,因为行动才能产生实际的效应,所以我们更看重行动而不是情感。只有行动产生了效应才可以有结果,我们才能根据这个结果来评判。所以我们评判一个人,用的是行动,而不是情感。这样,究竟一个人是如何的,情感和行动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小文章大命题

《湖上闲思录》是本小书100多页30多篇小文章每篇就3000来字,谈的都是人生、社会、文化的大命题,写于1948年却没有一点时间的痕迹,常读常新。虽是小文章钱老写得很认真,多是有感而发,可能没有那么深厚的背景,不了解文章的缘起,我读得没有共鸣,给了二星是自己读的状态,并非书本身,希望以后再读能有更多的共鸣。给未来留个记号。

这本书改变了我的“读书观”

因为高中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钱穆的文章打动了我,于是某一天在三联书店看到了他的书,愉快地买下来。非常淡雅精美的印刷,薄薄的一个小册子,淡蓝色的封面,就像迎来了一位小爱人一样珍惜。钱穆的书写方式,口吻语气,深刻智慧,让我的读书直接变成了一种感动。我从没那么欢喜和感动地阅读过一本书。还记得我用买来的荧光笔在书中划线标记,标得非常好看。总之,我读到了一种艺术的生活。我的生活也慢慢向艺术的方式转化。温柔地对待一切,包括哲学,包括烦恼。

价值观

价值观说到底是群体的心力感受和诉求。共同的生活经历、背景、形态、环境造就了共同的心里感受,造就了人们的价值观。人文科学讲价值观,因为人文就是研究这个人群的问题。自然科学要定量定性,人文科学要不要讲定量和定性?应该也是要讲的,可是可以讲的。

城市

城市相对于乡村,获得的资源较多,机会多。人口是越来越多,乡村虽然地方广,但是不集中的特征使得它给予人们的生活要素是不足的。而城市则集中提供了生活的要素和资源。所以多数人是向往城市的。城市提供了资源,而人提供自己的劳力来获取资源和要素,这是人和城市的关系。生产的分工化、大协同,造成了人的僵化。市场的隔阂造成了城市间的同质化。而市场的融合,才能使得城市定位分化,以及差异化竞争的形成。中国城市发展的同质化十分严重,在于大家都盯着同一个市场,简单竞争,而不是去发掘市场,开拓商机。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城市的发展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天道

国人讲天道,万物贯之以道。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是唯一的真理和存在。其余都是表象。有道,则性命长;无道、背道,则性命短。国人看事物的本质,万物认为同理,因为天道只有一个,是唯一的。农业社会讲天时,宗法社会讲人伦。孔子并不讲天人关系,后来的儒家子弟加之。

神与鬼

科学的发展,人不再畏鬼,人不再敬神。进步乎?古人未必不知道神鬼之不实,然敬畏之心有之,则对人世间能有敬有畏。科学驱走了鬼神,同时将人对人世的敬畏一同驱赶走了。宗教不是要信神可以救人,而是信救心了才能救人。

招魂之士已远矣

作者写书时,由胃病新愈,体况不佳时,倘佯湖山胜处,有所感悟而作,本人近日患头疾,唯睡起未久可读书一二时,其余时刻头疼欲裂,坐卧不宁,虽不能写,但总算是有空,把这本湖上闲思录看完了。钱穆此书,六十多年前,成于其代表作之一国史大纲完以后几年间,在抗日国难期间,从历史问题开始向文化问题思考转变的时刻。这本书从目录上看来,就充满了二分对立的味道,细细读之,其核心的主题主要是:东方vs西方,精神vs物质,人文vs自然,道德vs科学,其它的都是这些核心理念的对比与思考。在经历了八年抗战以后,对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种反思,虽然总体来看,还是主要说东方好,儒家思想好,但还未如其后期书中所说的为故国招魂那种完全的一面倒的观点,如在人生与知觉,象外与环中,推概与综括中对于东西方的观点,尚有不少的感叹与疑问。宾四先生此书,于云光山水之间,体悟天地情怀。其在再跋中提到“回忆当年太湖边一段心境,亦已有黄鹤一去不复返之状。抚今追昔,感慨何似”。读此书之时,得见英九之民国百年宣言,再观近世之无论是人文道德之精神,抑或自然科学之探索,不禁黯然,掩卷叹息。

读《湖上闲思录》之闲思

本书为钱穆先生1948年徜徉于湖光胜景中闲思遐想的结晶,分别就人类精神和文化领域诸多或具体或抽象的相对命题,如情与欲、理与气、善与恶等作了灵动、细腻而深刻的分析与阐发,从二元对立的视角思索了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全书言简意深,语重心长,既见出史学家的沉潜于细密,又见出哲人的深邃和文学家的灵透与光彩,显示了作者多样的才华。    如在“情与欲”中,“我们姑如此说,人生有偏向前(多希望未来)和偏向后(重记忆过去)之两型。向后型的特征,最显著的是爱好历史。历史全是人生过往之记录。向前型的人,对此不耐烦,他们急要向前,急要闯向未来不可知之域,他们不要现实,要理想。重历史的人,只从现实中建立理想,急向未来的,则要建立了理想来改造现实。”以此为据,中国人重情,看重过去的情义;西方人重欲,强调未来的幸福。读罢,自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进一步深入,我们可以看到,重情的中国人往往易陷于保守、不思进取,而重欲的西方人却能够开拓向前、奔向未来。近代以来,东西方所表现出的巨大差距与各自的民族心理不无关系,钱穆先生这种类型分析让我们受益匪浅。当然,针对个体之我们,以此两类型来反照自己、反省我们的人生,我们也会深受教益。我们不能徘徊游走于两极,我们必须在情与欲之间寻求平衡与适中。我们不要因回念而陷入自卑,也不要因理想而陷入自负。    时至今日,人文社科日渐繁荣,专著和文章汗牛充栋、层出不穷。在我们洋洋得意著书立说之时,钱穆先生58年前所言仍让我们受用。“人文本从自然中演出,但人文愈发展,距离自然愈疏远。距离自然愈疏远,则人文的病害愈曝著。”我想,在这里钱穆先生并不是反对人文社科的自治与繁荣,而是提醒我们人文社科发展之前提和根本在于自然,让我们保持清醒、冷静与虔诚。人文社科的研究对象为人的精神、思想、行为以及人类社会,这看似与自然并无直接关联,但我们必须明确人以及人类社会都是以自然为根基。不仅从历史上看人以及人类社会都演化自自然,而且以现实为视角人以及人类社会也绝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当然,我们不否认人文社科与自然存在分离的倾向,其实也只有这样人文社科才能保持自治与反思的品质,才能实现人文社科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但是,这种分离是有限度的,过度的分离会使我们的人文社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的作品或成果仅仅是你我心中的臆想和无病呻吟的东西,甚至让人丢弃冷静和清醒而陷入不可自拔的自负,而这样的自负正是致命的。


 湖上闲思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