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气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中国人的气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101051490
作者:(美)明恩溥
页数:248页

内容概要

明恩溥,美国名Arthur H.Smith,明恩溥是其中国名字。

英裔美国传教士。

生于1845年,死于1932年。

于1872年来中国,在天津为传教士。

后来不久即到山东,从事传教与救灾等工作。

自1880年后,他久居于恩县之庞家庄,从事于农村布道、医药、慈善、
教育等事业,有二十多年。

著述有《中国的格言与谚语》《中国人的特性》和《中国的农村生活》等。

《中国人的特性》是其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它是西方人介绍与研究中国民族性格的最有影响的著作,被称
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最切实的著作”之一。

鲁迅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曾三次向国人推荐过此书。

书籍目录

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及其《中国人的气质》——一部“他者”之书的传播与清末民国“民族性改造”话语
译者弁言(附摘本书要语)
绪言
01 体面
02 节俭
03 力行
04 礼仪
05 时刻之浪费
06 不精确
07 误解之才
08 暗示之才
09 柔软的强硬
10 蒙昧
11 无神经
12 轻蔑外人

编辑推荐

  上个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动乱和变化?保持着哪些文化传统和陈规陋习?都市、乡村及社会各层面的具体状况如何?本套丛书将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本套丛书的作者皆系一百年前在中国居留并深谙中国文化的西方人。他们以外人独有的视角和眼光打量、考察着这块神秘的土地,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纪录下他们的观感和惊奇。每本书都保留了大量老照片,这使我们可以更直观和清晰地回眸清末民初那一段充满创伤的岁月……

作者简介

上个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动乱和变化?保持着哪些文化传统和陈规陋习?都市、乡村及社会各层面的具体状况如何?本套丛书将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本套丛书的作者皆系一百年前在中国居留并深谙中国文化的西方人。他们以外人独有的视角和眼光打量、考察着这块神秘的土地,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纪录下他们的观感和惊奇。每本书都保留了大量老照片,这使我们可以更直观和清晰地回眸清末民初那一段充满创伤的岁月……

图书封面


 中国人的气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在西西弗囫囵吞枣的把书一口气看完了,不可谓不痛快。在打开这本书之前,请你注意!如果你是怀着逮出妖魔化中国的心理抠作者字眼的话,请止步!作者作为一个来中国传教的美国人,在中国生活了50余年。可以说在一个离他的上帝大老远,而且放眼望不到一个同胞的地方渡过了大半生。书中谈到的种种中国气质,过了几百年来看还是一样犀利,尤其一些关键性问题到现在都没有解决没有突破。与之类似的书,会很自然的想到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在其中,他对中国人的种种陋习做了更尖刻更详细的批判。可以深切感受到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恨铁不成钢的情感。但对于思考来说,过多感情的参与并不见得是件好事。明恩溥作为一个旁观者,则是既隔岸观火又身在其中。明恩溥提到的一个关键词:开化。很好。我一直觉得,中国不缺少文化,真正缺的是开化。一种动态的变革,一场真正的头脑风暴。不管从洋务派开始办学堂,五四运动高举“德先生赛先生”到现在,知识常识就在那里。只要你想,触手可及。说到这,又不得不提到日本。这位我们身边亦敌亦友的伙伴,从开始一样的贫困落后到现在的发达强国。他们的发展轨迹很多人知道,也很多人不清楚。《中国人的气质》这本书在纽约出版两年后就引入日本,当时几乎人手一本。鲁迅同样是非常推崇这本书,希望中国人都读一读,但直到80年代,才真正有了翻译本。而且我搜了搜豆瓣,最新的版本都没有添加进来,知道或者读过这部书的人更是寥寥。想当年福泽谕吉的《劝学篇》在日本人手一册,他是如此的强调教育与个人的自立。可以说日本的开化在明治维新就基本完成了。可怕呀!即使现在的京津沪有多么繁华发达,中国还有那么多贫困的地方,还有那么多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苦苦挣扎在生存线上。或许你会说,不管是实用主义、冷漠麻木,这种种都是因为中国人的生存状况造成的。所以我们倾向于逃避问题绕过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自然,我们也不会去关心自己,不会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探寻:我们到底是什么人?我们到底有多么美丽和丑陋?你到底要皇帝的新装还是真理的明镜?这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对于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     《中国人气质》是一本描述中国人性格特征和文化习俗的散文化读物。作者史密斯是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中文名字明恩溥。史密斯1845年7月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1872年,偕妻子来华传教。侨居中国五十多年。完成《中国人气质》那一年,他已经具有22年的中国生活经验。1890年开始,史密斯在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发表系列文章,描述他对中国人的观察与发现。文章在美国、英国、加拿大产生了较大反响,读者纷纷要求作者将这些文章结集出版。1894年,文章结集为《中国人气质》,由美国弗莱明公司在纽约出版。一经出版,反响热烈而又久远。很快有了法语、德语、日语一本,一时风靡西方世界。1906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给史密斯写信说:“我很快乐地读了你的两本大作,迥非它书所能比拟。我觉得对于中国的了解加深了许多。……今日德国大使对我说,他读过的所有关于中国的出版物中,尊著是最好的。”《中国人气质》主要写了些什么?全书除绪论外,共有27章。每章标题依次是:1面子,2节俭,3勤劳,4礼节,5缺乏时间观念,6忽视精确,7误解的才能,8欺瞒的才能,9柔顺的顽固性,10智力混沌,11麻木不仁,12轻视外国人,13缺乏公共精神,14守旧,15不讲究舒适和方便,16生命力,17忍耐与坚韧,18知足长乐,19孝心,20仁慈,21缺乏同情心,22社会台风,23连坐受法、互相牵连,24互相猜疑,25缺乏信,26多神论、泛神论、无神论,27中国的现实环境和目前的需要。史密斯作为一个传教士,他来中国的目的非常明确也非常单一,那就是把上帝的爱送给中国人,用基督教拯救愚昧的中国。不难想见,来到中国后,史密斯看待一切问题,一切人,一切现象,都是用这种传教士的眼光,也就是看它跟基督教形成什么样的关系。他评价一切问题,一切人, 一切现象,也都是用这种传教士的标准,也就是看它接受基督教究竟具有多大的可能性。能够跟基督教沾边的,具有接受基督教的可能性的,他就给予好的评价,反 之,就给予愚昧的、落后的、邪恶的评价。中国对基督教的接纳速度,离史密斯等传教士的要求永远还有巨大的距离。为了加快基督教的传播进程,史密斯等等传教士喜欢把中国社会的一切都说得一团漆黑 (因为没有上帝之光的照耀),而驱逐这一团漆黑的唯一可靠力量就是基督教,就是上帝之光。这样的宗教使命,成为了史密斯的功利目的,这样的功利目的,成为 了史密斯一切言行的出发点。所以,《中国人气质》所罗列的中国人26中特性,并不是一个人文学者的文化诊断,而是一个基督教用心良苦的布道的铺垫。当我们跟着史密斯神父爬完这26级 愚昧、黑暗的台阶之后,第二十七级台阶突然无比宽广、一片敞亮,因为史密斯神父在那里迎接我们,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中国需要的是公正,为了获得它,中 国必须有一套上帝的知识,必须对人有一个新的概念,必须重新认识人与上帝的关系。”而站在史密斯神父身后的,就是上帝本人(或者说本“神”)。《中国人气质》一书的结构,也是为史密斯的传教意图服务的。书的主体内容是描述中国人的26中特性,书前的《绪论》和最后一章《中国的现实环境和目前的需要》像两张包装纸,将全书的内容包装为一个整体,所突显的主题还是那句老话:中国需要上帝的拯救。《绪论》是第一张包装纸。这张纸上写着:“当阻止我们西方人自由进入这一帝国内地的障碍被扫除后,西方基督文明将会发现,展现在它面前的并不是一个野蛮的、尚 未开化的世界,而是一个在许多方面衰弱不堪、弊病重重的古老文明。不过,这一古老文明仍有一些方面应受到我们的同情和尊重。在即将到来的文明竞争中,西方 基督文明将不得不在这一富有怀疑精神同时又极为聪明的民族中大力鼓吹升入天国的信仰,使他们相信在公共与个人的伦理道德上,这种信仰能比眷恋尘世的低级信 仰提供更有效、更切实的保证。唯有如此基督文明才能才能为自己在中国开辟一条通道,使自己获得进一步的拓展。”这段话是埃尔金爵士在上海商会的讲话,许多 年过去之后,被史密斯引来作为他的第一本著作的《绪论》的结尾,因为他认为这段话是“正确的中肯的”。作者一面强调自己在中国仅仅留居过两个省,不足以了解中国的全面情况,一面又说:“书中所讲的许多特性不仅仅来源于作家个人的经验,而是形形色色的人们在 各种各样的时候所得经验的总和。”这就是说,这本书是西方人士进入中国几百年来所有经验和研究的集中表述,那当然是权威中的权威,无需加以质疑。作者为了避嫌,特地说明本书“目的不是企图表达一个传教士的观点,而是作为一个没有成见的观察者,朴实地报告他的所见。由于这个缘故,没有作出中国人的气 质可以由基督教进行改造的推论,并不假定中国人全然需要基督教。”但是紧接着的一句话却说:“但是假如他们的特性中存在严重的缺陷,那么如何治疗那些缺陷 将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作者将他隆重推出的结论含蓄地表述为“一个有趣的问题”,多少显示了他作为幽默滑稽大师的特性。但是这种含蓄的表述方式,这种幽默 滑稽大师的风格,即使是身陷此种缺陷中尚未“得救”的愚昧中国人,也不难读懂。本书最后一章是第二张包装纸,这张纸上所写的关键词,上文仅仅引述了一半,为求意思完整,我把刚才隐去的那一半补充进来,将整个句子完整地引用一次。作者 说:“中国需要的是公正,为了获得它,中国必须有一套上帝的知识,必须对人有一个新的概念,必须重新认识人与上帝的关系。中国需要在每一个人的灵魂中,在 家庭和社会中,注入新的生命。那么,就会看到中国的各种需要化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这就是只有基督教文明才能永恒、完全地满足的一种需要。”为什么这些在黑暗的东方挣扎的野蛮人,一旦有了基督教就能得到拯救呢?在作者看来,野蛮的东方没有一种力量吸引人们追求光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则时时都在 引领人向上飞升。史密斯郑重地说:“让我们再重复一遍,中国需要的东西不多,只是人格和良心。甚至可以说,两者是一个东西,因为良心即是人格。人们曾评价 一位著名的钢琴制造家,说他就像他的乐器一样——规矩,正直和高贵。在中国,能够遇到这样的人物吗?……基督教文明的最美好产物,是它所创造的完美的人 生,这样的人生并不罕见……每位读者至少知道一个这样的人生,把真诚的爱献给了他人的利益……”《中国人气质》诞生以来,对于中国精英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许寿裳、马君武、潘光旦、李景汉等等硕彦鸿儒,都非常认可它对中国人的描述和评价。鲁迅更是以此作为他展开国民性批判的最基本的文化资源,受用终生。英国人赫胥黎的《天演论》奠定了鲁迅的世界观,美国人史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深刻影响了鲁迅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民进行反思的视角。鲁迅一生的小说创作和杂文写作,都与《支那人气质》具有某种血肉联系。比如,鲁迅认为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诚”和“爱”,中国人具有麻木、撒谎、欺骗等等特征,这跟史密斯的观点一脉相承。鲁迅小说中对于中国底层群体的寒伧、灰暗、滑稽的描写,跟史密斯著作也如出一辙。最近十几年,中国先后出版了这本书的五、六种译本,它对于中国国民的影响力再一次暴涨。1890年, 梁启超在《论中国之将强》开篇说,西方列强想征服东方国家的时候,其议院、其报刊天天都在嚷嚷那个国家政治如何腐败,纲纪如何紊乱,官吏如何渎职。西方列 强想奴役一个人种的时候,其议院、其报刊天天都在嚷嚷那个人种性格如何野蛮犷悍,教化如何堕落黑暗,风俗如何腐化糜烂。在这种强大的舆论攻势之下,全世界 的仁慈之士都想施之以拯救之恩,蛮横之士都想趁机征服之奴役之改造之。史密斯究竟是仁慈之士还是蛮霸之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和他的著作都参与了这强大的“舆论攻势”,是文化殖民运动的一部分。《中国人气质》受到东西方读者的共同称赞,它的成功代表了西方列强对于东方国家和人种进行精神奴役的成功。梁启超青年时代一直致力于中国国民性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文化视野,但是他一辈子没有提过史密斯。
  •     前日购得一书,《中国人的气质》(美)明恩溥著,1890年初版。乍一翻看,还以为是挑剔指摘之作,和国人愤怒的《丑陋的中国人》一样,拿中国人的陋习说事儿。可是,粗览之间,一些寻常的字句逐渐闪光跃出,再细细看之,竟不时发出会心之笑。于是,速速付钱揣得回家大饱眼福。最让我大快于心的是“礼节”这一章。虽说翻译的文字已经尽量贴近中国文字表达习惯,还是有一些西式长句要多费点脑仁: 西方人之所以难以对中国人的礼节表示赞赏,是因为我们的心目中怀有这样的定义:“礼节就是以善意的方式表达出的真实善意。”......然而在中国,礼节的意义却是全然不同的。礼节是由若干专用术语构成的仪式,这些专用术语是重要的,但他们并非源自大脑或心田的愿望,而是复杂整体中单个组成的部分。有关如何使用尊称的理论与实践,即使不至于让西方人发疯,也至少会让他们头昏脑胀。这些用语的应用使人们的社会等级有了明确的高下之分,而尊卑之分,又被视为社会对话的必要前提。这些用语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油。......中国人对外国人表现出的礼节(如同他们互相之间表现出的一样),更经常的是出于一种欲表明自己深谙得体举止之道的愿望。好,如果说这些理论实在让人挠头,接下来作者的举例一定能够博得你会心的一笑——假如你和我是一类人,曾经有过一样的苦恼的人。热心的主人会特意在你的盘子里堆满丰盛的食物......收到一些外面用红纸精心包裹的油腻腻的糕点......参加婚礼时必给的红包......道别时再三的客套语......恕我不能一一引用原文,可是作者的叙述实在有趣,那种无奈的颜色一读便知。二十一世纪了,我仍旧和一百多年前的明恩博有着相同的深深的苦恼。成年之前, 我就在想,为什么我那么怪,为何我与他人格格不入,为什么我不具有与生俱来的那种礼貌周全?难不成我是中国人的躯壳,西方人的灵魂?小的时候,最怕去同学家时见到他们父母,过年的时候尤甚。因为,那些热情的叔叔阿姨会和我老爸老妈一样礼数备至,不停劝说你吃着吃那,如果你一再推脱,他们干脆会替你剥了水果糖的包装皮或者桔子皮往你鼻子底下塞,弄得我狼狈不堪,嘴巴里含一块甜得发腻的,生产年月不明的硬糖,或者,黏糊糊的桔子汁水沾满了手指,还要接受“期末考试考得好不,排多少名啊”这样的好意拷问,怎么能好受呢?一次,看着我自己暗恋的大帅哥,在我爸爸轰轰然的热情之下手足无措,就说:“爸,人家不想吃就算了嘛!”不料,却遭来老爸一个刀锋般的目光投射,“这孩子,怎么不懂礼呢?”那时,他心里一定如是说。又想起,高中下晚自习,将近十点时骑着车子和一个男生同路,一路聊的很开心,到了岔路口,已经分道扬镳,还听得男生喊着:“慢走哈!”心里顿时满得一溢,还知道关心人呢,怕我在黑夜里骑车不小心,嘻嘻。谁知,第二天中午(当然,是白天)就发现在校门口,他在和每一个同学一一道别:“慢走啊”,“慢走啊”,“慢走啊”......自然,过了一段时间,我终于明白,原来这,和“吃饭了没”、“有空来家里玩儿啊”一样,都是客气话,唉,晕。看着脚边温顺无比的金毛猎犬,郁闷无比,为什么我没有像她一样继承祖先的讲礼本能呢?很喜欢胖乎乎、幽默淡泊的公公,随口就说:“爸爸,你好可爱啊”,却遭来老公一声喝斥;觉得婆婆打喷嚏的声音实在好玩,就随之学习,也遭来老公哥哥的喝止;一桌子人大多数人都吃完了,只有弟弟还在添饭,就大呼:“弟,你太能吃了”,然后收拾碗筷,准备先洗一部分,却被视为异类!现在,人们已不再如昨那般过度讲礼数,可是一些传承下来的规矩,也常常弄得我困扰不已。每次单位团年,领导挨个敬酒,寒暄互捧后逐个评点,随后,人们以“A×B”的几何级数交织往来——到另外一桌逐个敬酒,说着言不由衷的话,互相敬着果汁、茶水,“哪里,哪里”与呵呵、哈哈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于是,脚底抹油,我只得借故离开。谁说“礼多人不怪”呢?不怪才怪,我就觉得很怪,不知是你怪还是我怪!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鲁迅先生逝世前的愿望就是这本书的中文版出世
  •     对当时的中国提了些方向性的建议,不过实行起来就,呵呵了。
  •     这个商品不错!值得看一看!
  •     文言文,读起来有些枯涩,适合有中文功底和好钻研人阅读
  •     但是你不要只听一家之言,可以多看点,那样你或许可以看到更多,更清楚
  •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
  •     只是,这书的文字因为是明清时候的语言,看起来有些累的。
  •     观点有赞同有反对,要保持理智清醒去分析。
  •     很好内容也很好
  •     想象的中国人
  •     所有想说的译者弁言都说了!
  •     不错的书,应该多多推广,不要让这种类书在历史中消亡。视角独特,站在外国人的立场上看中国人,比较客观。许多的劣根中国人存留至今,甚至愈演愈烈。但是,这本书上大部分的劣性乃是全人类的共性,而并非我中华民族独有之劣性。或许这一点是本书的局限性所在。
  •     很多见解很犀利
  •     这个版本为文言文的,以至于现在还没有读完,请大家买的时候注意
  •     中国人的气质”需要每个人体会。
  •     国人就是有传统
  •     这是一套书
  •     此书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人
  •     总体排版好,字体有些小
  •     一针见血,狠毒老辣!
  •     同样是对东方民族性格研究,细节有余而缺乏对其性格形成的根源文化性探究,流于表象。远及不上R·本尼迪克特女士所著<菊与刀>对日本民族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描述尚算中肯。
  •     离现代中国人有点远。缺乏哲学精神,缺乏精确思维,缺乏现代人观念,缺乏理想追求和道德约束,缺乏民主制度,缺乏个人自由精神。
  •     所言极是!建议大家都读读。读一本好书是精神的享受!
  •     本书是一位西方人在中国传道时的经历与自己对中西方文化对比总结而成的,描述清朝中后期的社会现象。书中一方面没有对社会传统根源与社会结构做出实质性分析,另一方面作为一名传教士关注更多的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社会变革认识也是以基督文明为中心而谈的。
  •     有事实还有正确犀利的批评,更多偏见与误读。最有意思的是,末章这位洋教士得意洋洋于不列颠人的“品格与良知”,人性果然是大同小异的,比如“明于观人,暗于观已。”所以,我对所谓的国民性一直心存犹疑,一个无比虚幻的概念,其中充满了专断的因子。
  •     利弊各占一半,细节精准,但流于表面,没有深究,以一概全。西方话语权下的精英立场,传教士洗脑式的道德移植。但值得看。“支那人”太扎心刺耳。
  •     该书是一面镜,虽然有主观的鄙视,但不影响客观的真实中国人的写照。其实做个高尚的人不难,只要知错就改!
  •     虽然不是百分百符合实际,但还是很发人深思的
  •     都是泡沫,不知所谓,一点有建设性的文化都没有,东凑西凑就变成了这本书
  •     中华书局这套书10本绝对是值得典藏的一套好书。纸张好,印刷精良,翻译得也不错。已经收集齐8本,还差最后两本就收集齐一套了。相比于同套其他几本,和本书的其他翻译版本而言,我总体评价不高。第一,原版英文中大量使用的是chinaman这个词,这个词说好听点叫:中国佬,说不好听点就叫:支那人。反正都不是啥好词,多多少少都带有歧视性的意味。但该作者在翻译时,完全没有使用正规的中性的“中国、中国人”之称呼,也没有使用“中国佬”这一带有偏见的词,而是完全照搬使用了“支那、支那人”这种带有种族歧视的词语。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别人用chinaman也就算了。现在都什么时代了,难道你就这么死板照着翻译成“支那人”???翻看任何一页,满眼所见都是“支那、支那人、支那货、支那这,支那那”,看着这些词,我老想着歧视歧视还是歧视,根本记不得所言内容,严重影响我看书的情绪。比起另外的版本而言,虽然都是一样,说得都是我们民族不好的地方,但我就喜欢那本,很讨厌这本。鲁迅骂人,也没有老是用“支那,支那”的吧?第二,06年出版的书,你撰什么古文啊?你就直接白话文翻译不就完了嘛,还弄一些古文文风,弄得古不古,白不白的,真是读起来费劲。所以,我只能给4星。要是你是为了单买单看,而不是为了收集一套收藏,建议你去买其他版本。上次我买的那个双语版就不错。
  •     百余年前刻画的中国人形象,如今依然诸多符合。 进步,缓慢而艰难。
  •     百多年前的译本。就此书看来,道听途说倒是不多,但明恩溥对眼见的东西太好下结论,许多都流于草率。
  •     以此为鉴观照自身
  •     一百年前的书,对现代依然有意义
  •     当年的传教士大部分是怀着真诚的信仰的,为我们提供了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的方法。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