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仪礼》文献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清代《仪礼》文献研究

出版社:上海古籍
出版日期:2006-4
ISBN:9787532542598
作者:邓声国
页数:530页

内容概要

  邓声国,1969年6月生,江西上铙人。1995年考入南昌大学中文系,师从黄新光先生攻读汉语史专业研究生,1998年6月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考入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师从冯浩菲先生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2004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教

书籍目录

序凡例绪言第一章 清代《仪礼》研究概论 第一节 清代《仪礼》研究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节 清代《仪礼》研究的学术分期及特点第二章 清儒《仪礼》研究中一些基本问题的讨论 第一节 清儒对《仪礼》经、《记》作者及成书年代的看法 第二节 清儒对《仪礼》研究中相关基本问题的看法 第三节 清儒《仪礼》诠释中的相关问题检讨 第四节 三礼馆、四库馆修书舆清代《仪礼》研究第三章 清代《仪礼》文献流派研究(上) 第一节 创发新说派的《仪礼》学研究 第二节 淹通汉宋派的《仪礼》学研究 第三节 汉学考据派的《仪礼》学研究第四章 清代《仪礼》文献流派研究(下) 第四节 折衷旧说派的《仪礼》学研究 第五节 张扬朱学派的《仪礼》学研究 第六节 宗守郑学派的《仪礼》学研究 第七节 经俗互贯派的《仪礼》学研究第五章 清代的“五服”文献研究. 第一节 清代“五服”文献概说 第二节 清儒“五服”制服原则考溯 第三节 清儒“五服”义例观之嬗变 第四节 孔继汾、于鬯的“殇服”研究 第五节 汪琬和朱建子、夏燮的“五服”研究第六章 清代《仪礼》文献训诂体式研究 第一节 疏注体 纂集体 通释体 第二节 考辨体 考证体 章句体 第三节 释例体 增串体 图解体 第四节 总论体 删改体 评点体 第五节 校注体及其它训诂体式第七章 清代《仪礼》文献训诂方法论 第一节 清儒《仪礼》语辞训诂方法论 第二节 清儒《仪礼》仪制训诂方法论 第三节 仪制训诂的原则及注意事项第八章 清代《仪礼》文献校勘研究第九章 清代《仪礼》文献目录、辨伪与辑佚研究第十章 清代《仪礼》文献的研布第十一章 清代《仪礼》文献研究展望结束语附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清代〈仪礼〉文献研究》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写作体式上看,该书的研究对象不是《仪礼》原文,而是有清一代以《仪礼》原文为研究对象所产生的一切论著,亦即其《绪言》中所说二次以上的《仪礼》文献。换句话说,该书是从文献学的方方面面人手,观察、研究、论述清代所出现的《仪礼》文献的一部专著。这种学术角度和结构模式,在《仪礼》研究方面前人很少采用,因此具有原创性,意义不小。倘推广开去,它可以运用于各种典籍文献的研究中,将会引导出无数同类而有意义的著作。
其次,从内容上看,该书对清代《仪礼》文献既有全面关照,又有重点剖析。前者如对清代《仪礼》研究藉以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分析介绍、对清代《仪礼》研究三个阶段的划分和论述、对清代《仪礼》研究七大流派的区分论证、对清代《仪礼》研究中一些基本问题的归纳讨论,等等,大致概括全面,区分有理,论证得力,观点鲜明,多有创见。后者,即重点剖析的例子,如对清代“五服”文献的研究、对清代《仪礼》文献之训诂体式、训诂方法、校勘的专章讨论,等等,大致分析细密,挖掘深刻,论列详明,证据充分,结论可靠。总之,点面结合,论述效果较好,看后使人对清代《仪礼》文献既能有全局性的印象,又能有方方面面的重点了解。
再次,从学风上看,该书各章各节各条所论述的各种问题,所得出的各种结论,都以大量的、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为基础。也就是说,重证据,不尚空谈。
还有,从学术的时代性上看,虽然研究、论述的对象属于古典文献,使用的是高度专业化的术语,但观点新颖,与时俱进,语音清晰、流畅,富有时代特徵,没有陈腐味,可读性强。

图书封面


 清代《仪礼》文献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這篇只算讀書筆記這本書的寫作思路在第一章就很清楚,是從儀禮研究的層級出發來區分研究文獻。這種思路本身是圖書館學的,而非經學的。決定了全書的分析也是圖書館學+註釋學+訓詁學眼光。觀馮浩菲《整理體式研究》一書之分類即知。其次,作者心中有一個很粗淺的尊漢&尊宋&非漢非宋的立場觀念,從此出發給清代儀禮研究文獻分派,這種分法多少有些從當今流行的學術史觀念出發,先入為主的意思。第三,作者臚列諸家之說,按而不斷,重點又在介紹作者的禮學觀念、諸書體例,歸納其“研究方法”(“方法論”之研究,實為當今經學史一大惡俗主題,學術史趣味關鍵所在,為眾人討論的問題隨世而變,步步深化,並不在歸納出一種“通用的方法”),而不能評騭諸家論點,僅迻錄原書後簡單地說“允當”、“可取”而不知其何以可取(當然作者有些條目還是稍作分析的)。這三點,實為僕知見所及之坊間“經學史”多有的毛病。貪多務搏,炫技於人。故開卷洋洋焉,掩卷惘惘焉。後學縱閱千本,徒隨人說短長耳,不能有披沙簡金之得,曲徑通幽之樂。對自己的寫作建議是:確立幾個重點禮學家,看看他們的聚訟所在,好好地寫明白一個問題,梳理清楚各家對此問題的表述,分析他們各自表述的內在理路,說明各自陳述背後的先行理念、陳述當中的論證邏輯、表達是否產生了歧義或者偷換概念、是否引入了非禮學研究體系的其他資料(以三傳證禮,以石經、抄本證傳世刻本是拓展思路的好想法,也是有潛在危險的實踐),他們的觀點是否有所沿襲,沿襲的過程是否表述變形,被沿襲的前人的觀點是不是有道理,最後要給出自己的意見(雖然誠如某先生所言,大部份經學問題並無定說,但是我寫的論文,要給出我的態度,全部按而不斷,不如莫寫)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目验。怀疑作者仅读各书序跋而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