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教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中国文化教程

出版社:华中师大
出版日期:2002-4
ISBN:9787562221357
作者:马敏
页数:327页

章节摘录

  绪论  一、文化与文明  (一)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内涵究竟应如何界定?这是文化研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文化”一词,我国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纹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义则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似出于《周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天文”,当指自然天体的构成及其规律。可见,“人文”当指人类社会关系的构成及其规律,包括文明礼仪、人伦道德在内。而“人文”与“化成天下”相结合,实际已具备了“以文教化”的“文化”一词的基本内涵。  汉代以后,“文”与“化”方结合生成“文化”整词。刘向《说苑·指武》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有关“文化”一词的早期用法中,“文化”往往同“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说明此词包含有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先施以文德教化,如不奏效,再加以武力。这种政治主张构成古代的“文治主义”,对中国政治文化影响深远。有必要说明的是,“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很流行,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源于日本。只是随着社会的进化发展,“文化”才逐渐由动词演变成为名词,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注意“文化”一词的历史发展过程,对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内涵,不无裨益。

书籍目录

绪论    一、文化与文明    二、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三、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化    思考与练习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源流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    一、自然地理    二、人文地理    三、农耕自然经济与传统文化特质  第二节  原始文化  第三节  断代文化    一、夏代文化    二、商代文化    三、西周文化    四、春秋战国文化    五、秦朝文化    六、汉代文化    七、魏晋南北朝文化    八、隋唐文化    九、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文化   十、元代文化    十一、明代文化    十二、清代文化    思考与练习第二章  中国哲学与文化  第一节  文化与哲学的关系    一、文化对哲学的影响    二、哲学对文化的影响    三、哲学具有文化特征  第二节  思想·思维·流派    一、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分期    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三、主要的学术思想流派  第三节  传统哲学思想举要    一、天人合一思想    二、变易思想    三、知行思想  第四节  人文精神    一、传统人文精神的特点    二、传统人文精神的积极内涵    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思考与练习第三章  儒家思想文化  第一节  “百家争鸣”与儒家的起源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兴起    二、诸子百家及其学派特征    三、诸子百家的历史贡献与命运  第二节  儒家学说的基本范畴——仁    一、儒家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以德治政与仁爱    三、儒家仁学思想的意义与影响  第三节  儒家学说的行为规范——礼    一、礼的起源与进化    二、古代礼的种类    三、礼的作用与影响  第四节  积极进取的“人世”精神    一、“修身”    二、“齐家”    三、“治国平天下”    思考与练习第四章  制度文化  第一节  政治制度    一、职官与官制的产生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法律制度    一、礼法分治    二、刑法的起源    三、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承袭与变革    四、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征  第三节  宗法制度    一、宗法制度的形成    二、宗法制度的特点    三、宗法制度形态的演变    四、宗法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第五章  中国传统风俗  第一节  社会风俗的内涵与因革    一、社会风俗的特点    二、社会风俗的作用    三、移风易俗  第二节  节  日与风俗    一、中国传统年节  的来源    二、中国传统节  日的内容特征  第三节  游艺娱乐    一、年节  娱乐活动    二、竞技游戏类    三、民间玩具与工艺品  第四节  饮食与文化    一、中国人的饮食结构    二、中国传统的饮食观念    三、中国传统的饮食习俗    四、饮食与中国文化的起源  第五节  服饰与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形成    二、服饰礼俗    三、中国文化对服饰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第六章  文学与文化  第一节  诗歌:诗性的吟唱    一、诗歌简史    二、诗学理论    三、诗性文化  第二节  小说:人格精神的展示    一、小说简史    二、小说理论    三、中国小说的人格精神  第三节  戏曲:悲剧意识的凝结    一、戏曲简史    二、戏曲理论    三、中国戏曲的悲剧意识    思考与练习第七章  艺术与文化  第一节  中国绘画    一、起源:陶画、岩画、帛画和壁画    二、形成:宗教画和山水画    三、发展:壁画辉煌,名家辈出    四、繁盛:从宋元画风到明清画派  第二节  中国书法    一、汉字文化:书法艺术的源头    二、汉隶与章  草    三、王羲之与六朝书法    四、初唐四大家与北宋四大家    五、元明清书法  第三节  中国雕塑    一、先秦两汉雕塑    二、六朝隋唐雕塑    三、宋元明清雕塑  第四节  中国建筑    一、民居    二、园林    三、宫殿    四、庙宇  第五节  中国音乐    一、上古:雅乐与俗乐    二、中古:从《乐记》到《声无哀乐论》    三、唐宋:燕乐与词曲    四、明清:民间音乐与乐律学    思考与练习第八章  科技与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一、古代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与科技相关的传统哲学思想    三、传统科技精神    四、传统科技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成就    一、天文、历法、气象方面的成就    二、地学的成就    三、农学的成就    四、数学的成就    五、医学的成就    六、建筑技术的成就    七、水利的成就    八、机械的成就    九、纺织的成就    十、四大发明  第三节  传统科技与现代科技的关系    一、现代科技文明的由来与特征    二、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能生成现代科技文明    三、传统科技与当代科技文明的隔越    四、传统和现代的转换    思考与练习第九章  宗教文化  第一节  佛教文化    一、佛教入华    二、中国禅宗    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道教文化    一、源起与流变    二、教义与仪典    三、文化价值  第三节  民间宗教    一、历史演变    二、文化特征    三、主要门派    思考与练习第十章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第一节  现代化中的文化问题    一、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    二、西方的挑战与中国文化的危机    三、西学的传入与中国文化结构的改变    四、三层次变革与文化重建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与现代文化论争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二、“五四”以后的文化论争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  第三节  新时期的文化建设    一、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80年代的“文化热”  第四节  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    一、21世纪中国文化的走向    二、2l世纪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与途径    思考与练习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通识教育课教材•中国文化教程》为全日制普通高校教材。全书以史为纲,分专题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主要内容作了全面而简要的阐述,内容涉及中国哲学、儒家思想、制度文化、风俗礼仪、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宗教等等,各章以中华民族精神品格为内核,以丰富史料为依据,上下串联,左右贯通,描述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内涵。全书用客观辩证的历史眼光观照文化史实,凸显主流,旁及支流,把握了历史长河中各类文化类型的主要特征与风貌。任何古代史都是当代史。《通识教育课教材·中国文化教程》也用当代眼光分析中国文化的合理积极的一面和落后消极的一面,这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优劣得失、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必需的。《通识教育课教材·中国文化教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适应性,可作高等院校专业课教材和通选课教材。

图书封面


 中国文化教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这本书什么时候有啊我想看啊我亲爱的马校长写的书
  •     开了几页,没什么感觉。就是正儿八经的教材写法,为了考试需要的,就忍忍吧。
  •     这些书其实都讲不了什么。高中时看热闹,后来觉得没啥可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