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三副面孔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年的三副面孔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09712269
作者:红苇
页数:209页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部分 年为什么说年是“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呢?其一,这首先是从年的深远的影响上来说的。说到过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说出一大堆感受、感想和故事。过年是最能牵动民族情绪、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的事情了,进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年文化,而以年文化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又是构成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二,之所以称之为“最后”,是说其对我们的重要意义。这个传说对汉民族生活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能与之相匹敌的口头传说,几乎没有。从这个意义上说,年的传说又可说成是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其三,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却一直保持在民间口头传说的状态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要揭示年的真相,最为直接的依据只有一个,那就是关于年的口头传说,这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口头传说,就其受忽视的程度而言,我把它叫做“最后”的口头传说。

前言

年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一个过年的节日?汉民族有一个关于过年来历的年传说,这个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它对过年的来历起着某种解释作用。年传说在民俗构成和文化影响上,其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为这个传说一直都是在口头上流传,其所形成的社会影响又是如此之大,所以对年传说背后的文化蕴涵,至今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解说。这样的基本问题看似简单,一旦深入下去就会感到,所涉及的和需要厘清的问题是超乎想象的。它所要还原的问题是华夏民族最大的节日因何而起,其所要表达的是怎样的历史诉求,其所要实现的是怎样的文化功能。这就好比是一次颇具挑战的案件侦破,让人倍感艰难,同时又让人欲罢不能,入之弥深,愈觉其中的风光无限。年月日结伴同行,各有各的传奇故事,各有各的瑰丽风景,都是时间文化中可堪大任的主将,它们的前世今生,它们从远古走来的文化历程,还是让人颇感兴趣的。

后记

在古代中国,对于文字意义上的年,一直就有神圣崇高的意味。作为汉字的年的史料,在甲骨文中甚为可观。在甲骨文中大量出现“年于岳”、“年于沈”、“年于邦土”、“年娥于河”等说法,这里的“年”应该就有后来的祈年之意,但在内涵的丰富性上,似乎又非祈年一词所能容纳。这在甲骨文“于羽受年”、“羽受年”等用法上得到了证实,这是“年”在甲骨文中的另一个用法。在这里,“羽”应为地名,而“年”明显带有主动的意味,似乎“年”就如同上天一样,是能够满足殷王们的愿望的,而殷王们也是衷心希望与“年”同在的。这是从上述甲骨文的用法中得到的一个认识,这个判断还得到了两则史料的证实。

内容概要

红苇,原名刘宏伟,复旦大学博士,副编审。2001~2005年曾在上海三联书店工作。近年来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现居上海。曾在《读书》、《学术界》,《齐鲁学刊》、《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各级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个人著述有《节士的风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体验江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与人合著《文学的消解与反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有一句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大地上走路,不思考怕是不行的,思考大概就是人的宿命吧。我只能试图着思考与思想,上帝要笑就笑吧,笑一笑,十年少,只要他老人家不发火不发怒就好。

书籍目录

序言 年月日的文化史第一部分 年  年:汉民族最后的口头传说  口头传说与资料史料  年传说的四个问题 过年诸事项的整体观  水性食物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要守岁  爆竹与鼓:雷神的两项遗产  过年事项:阳性力量的变相表达 年的三副面孔  年与岁、辰  第一副面孔:鳄鱼  第二副面孔:植物神  第三副面孔:雷神  三位一体的年  独特的节庆吉祥物 《金枝》中的植物神与年图腾  西方的金枝命题与中国的植物神传说  动植物一体化  最厉害的是金枝和爆竹  杀死图腾与驱赶图腾  演绎而成最大的时间标识 儒家思想与年文化:有限度的狂欢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节庆活动的伦理化  年文化中的“尸”与“戏”第二部分 月 从祭月到拜月、赏月  月文化景观一瞥  祭月与拜月  当月亮成为审美对象 月亮的两个神奇因素  死则又育的月亮  具有不死性的事物  道家与月文化 月神:从主杀到主生  成为月神的人选  主杀的月神  嫦娥与蟾蜍 阴性时间与超越性的时间意象第三部分 日 日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最高性存在:天与日  太阳的节日  太阳树:太阳与植物的关系  俗世中的日文化  日文化在语言中的遗存 太阳鸟的神格  鸟与太阳之亲缘故事  历史上的鸟图腾  太阳鸟的世俗使命 日文化中的太阳崇拜  太阳崇拜的方式  有多少神性人物与太阳相关  作为太阳的建筑:明堂 时间的圣感和光感  因仰视而时间  追寻时间的亮光 结语一 年与中国的时间文化  时间的形成与演变  年的内涵:中国式独特的时间观  初始时间的文化意义 结语二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年附录 年的口头传说参考资料后记 年:一个渐被遗忘的文化记忆

作者简介

《年的三副面孔:中国时间文化的前世今生》内容简介:年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一个过年的节日?汉民族有一个关于过年来历的年传说,这个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它对过年的来历起着某种解释作用。年传说在民俗构成和文化影响上,其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正因为这个传说一直都是在口头上流传,其所形成的社会影响又是如此之大,所以对年传说背后的文化蕴涵,至今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解说。

图书封面


 年的三副面孔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从书的名字会觉得本书的内容新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但是,书看了一半,都还不知所云!
    年是中国从远古传下来的一个神话,而演变成我们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但作者总是从国外的神话传说中来证实年的那三副面孔,而所占篇幅之多,不知是用外国的神话故事来证实中国的年,还是有用中国的年来证实外国的传说?
    总之,书都让我看不下去了。
  •     不太靠谱的样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