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心理学 > 乌合之众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7
ISBN:9787550605077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页数:205页

章节摘录

  这个集体心理,我们可以肯定它是暂时的,因为这些人始终是要分开的,但他们的聚集确实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有人把这种形式叫做组织的群体化,有人则称之为心理群体。可以肯定的是,群体的特性是受这个群体的精神所支配的,一旦群体分散,这种特性也就会随即消失。  我们都很清楚,如果有些人偶然出现在一个公共场所,比如在商场中几千人聚集在一起买衣服,这样的群体是不会表现出一些群体特性的,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不统一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就不能算是一个群体,因为他们缺少群体必要的前提条件,所以要形成群体,需要一定的条件,这样我们才可以明确地辨别出他们的性质。  一个人变成组织化群体的首要特征便是本身的个性消失,思想感情发生变化、转变方向,但是这个情况的发生,并不一定需要人们聚集在一起。  在一种强烈的感情下,比如一些国家大事,就会让很多孤立的人自动获得一些群体特征,这时候再有一点小事情,就可以让这些人迅速地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真正的群体。  这个心理群体和人数的多少并没有多大的关联,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四五个人可以形成一个心理群体,而上千人如果是没有目的地聚在一起,是不会形成一个心理群体的。比如,一个民族并不一定都聚集在一个地方,但是只要属于这个民族,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心理群体。只要心理群体形成了,就会拥有一些明显的共同特征,虽然这个特征只是暂时的。  除此之外,不同的群体因为各自的成员不同,还会形成一些其他不同的特征,还有就是它的精神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一来,对心理群体进行分类就很容易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后就会发现,一个异质性群体(群体成员成分不同)和一个同质性群体(群体成员成分相同或接近,如信仰相同、阶级相同)会有一些相同的特征,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会让我们很容易地把这两个群体加以区别。  我们一定要先考察一下它们的共同特点,才可以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群体。做这个工作需要像一个自然科学家一样,先来研究一个族系成员的共同性,然后再分门别类,着手研究每一个成员的个体特点。  因为种族和构成方式的不同,支配群体行动的因素也有轻重之别,所以对群体心理做一个精确的表述并不容易。这种困难,在个体心理学的研究中也会遇到,因为一个人的性格,不可能一生都不会做出改变,单一性的性格需要单一性的环境来做保障。  我在其他著作中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结构中包含着各种性格,可能有些性格特征并没有表现出来,一旦到了某些环境,刺激到了他的精神结构,他的那些性格就会显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本来很谦和的公民,一到了法国国民公会就会变成最野蛮的成员。一般情况下,他们是平和的公证人,或者是一些温和的官员,只要恢复了平静的生活,他们也会恢复平静,日常生活中的性格就会又显现出来。在这群人中,拿破仑找到了对自己最为恭顺的臣民。  对群体的组织程度进行全面细致地研究是不可能的,在这里,我们只对那些已经完全组织化的群体进行研究,因为这样,我们才可以发现群体的最终变化方向。只有当一个群体拥有成熟稳定的组织性,一些新特点才会出现,群体中个人的思想情感变化才会统一,朝着一个方向前进。这时,群体精神所产生的统一性——这种心理学规律才会发生作用。  在群体所拥有的心理特征中,有些与个体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有些则是只有在群体中才能表现出来,为了显示它们的重要性,我们首先来研究群体特有的一些情况。  一个心理群体拥有以下一些惊人的特点:不管构成这个群体的人是谁,也不管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智力是否相同,只要他们成为了一个群体,这个现实会促使他们产生一种集体心理,这就让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行动都会发生改变,与他们是个体时会不一样。如果没有形成这个群体,有些思想和感情就不会出现在某个个体身上,也不会有相应的举动。

媒体关注与评论

  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奥」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  ——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美」  勒庞的这《心理学经典译丛·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插图珍藏版)》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  ——社会学家墨顿「美」  勒庞在这《心理学经典译丛·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插图珍藏版)》中表明,他具有“脊髓中的本能”,只有在极少数思想家身

内容概要

作者:(法国)古斯塔夫·勒庞 译者:严雪莉
古斯塔夫·勒庞,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以对群体心理特征的研究而闻名于世,被后人誉为“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利”。勒庞早年在巴黎学医,并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周游列国,晚年开始研究心理学,并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写下了一系列心理学著作,如《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其中以《乌合之众》最为著名。

书籍目录

作者前言1
导言:群体的时代 1
上卷 群体心理
1.群体的特点 3
2.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 15
3.群体的观念 、推理与想象力 41
4.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53
中卷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1.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 63
2.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 85
3.群体领袖与说服的手法 100
4.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 129
下卷 不同群体的分类与特点
1.群体的分类 145
2.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 150
3.刑事案件的陪审团 156
4.选民群体 167
5.议会 178
译名对照表 20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乌合之众(插图珍藏版)》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编辑推荐
《乌合之众(插图珍藏版)》是心理学经典译丛之一。
媒体推荐
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奥」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
——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美」
勒庞的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
——社会学家墨顿「美」
勒庞在这本书中表明,他具有“脊髓中的本能”,只有在极少数思想家身上,才能看到这种不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的本领。
——大法官霍尔姆斯「美」

图书封面


 乌合之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古斯塔夫·勒庞 (1841-1931)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520-1570西欧宗教改革   17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    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   17时机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开始改革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92.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3.6-1794。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   1794法国热月政变   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40-->  1848-1849 1848年-----欧洲革命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70-1871---------------普法战争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越南的统治   1889-------------------------第二国际建立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   1919.1-6---------------巴黎和会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0--<  1935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6法国投降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订无条件投降书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七十七国集团产生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3欧洲联盟建立
  •     这个21岁的泥瓦工人作为2012年9月15号的西安市反日游行队伍中的一员,打穿了日系车主李建利的颅骨。事发之后蔡洋逃回了河南南阳的老家,并最终于10月2日被警察带走,目前等待着对他罪行的审判,而车主李建利虽然现在意识已经清醒,可是本来是家里顶梁柱的他如今也只能在医院神经外科的病房里直直躺着。一座他们都只在新闻里听过的中国东海的岛屿让两个家庭彻底支离破碎。“杀人者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动机,是因为群体的认可或怂恿,会让杀人者觉得自己做的这件事情是光荣的,甚至是伟大的,因为他得到了群体中很多的赞同,所以他的做法是理所当然的。客观的分析杀人者,从法律上讲,这个人就是在犯罪的,可是从心理上讲,他却不是在犯罪。”上面一段话出自《乌合之众》的 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 这一章节之中,描述蔡洋当时的的心理活动大概再合适不过。南方周末的报道中写道:“现在能够知道的是乡村青年、外来打工人员、21岁的粉刷匠蔡洋最终加入了汹涌的队伍。另一个站在队伍中的青年,曾帮助日系车主调头逃离的韩宠光在西安城墙西门拐角处注意到了蔡洋。在马路栅栏边的一辆车旁,蔡洋大喊,“把车拉出来再翻!”游行队伍到达玉祥门转盘附近,一辆卡罗拉已经被围成了里三层外三层。旁人已经无从了解,一把U形自行车锁如何到了他手里,他开始把锁砸在西安市民李建利的车上。51岁的车主李建利情急之下,拿起一块板砖拍在蔡洋的头上,鲜血从蔡洋头上流下来。蔡洋奋力跃起,暴怒完全攫住了这具兴奋的躯体,将手中的U形锁猛力砸下,一下,两下,三下,四下。激愤的人群在涌出的鲜血前停滞了一下,随即从李建利身边散去。被砖砸得头昏脑胀的蔡洋用T恤捂在头上止血,跟随着队伍继续向前,口号震天。”如今早已无法知晓是谁把自行车锁递给了这个暴戾的青年,怂恿其在众目睽睽之下对车主李建利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人身攻击,可坐在铁窗后面等待审判的,却的的确确只有蔡洋本人。《乌合之众》这本书的最核心的观点就是:个人的理性和智慧,在融入到群体之中以后会消失不见,个人在群体当中会表现出与单独相处截然不同的特点。蔡洋在普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对爱情的渴望与常人并无二致,他的QQ空间里有一句话这样写着:“有没有美女给我一次爱她的机会?我会用心爱着她不会让她受委屈。”但也就是这个对爱情心生向往的年轻人,在砸车的现场,面对车主李建利的妻子跪在地上求饶的时候,未见他心存半点怜悯。群体情绪的夸张性的特点在蔡洋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平时觉得在项目经理的车上撒尿很爽的他,负面的情绪完全被游行人群激发出来,在凶残的伤害了车主李建利之后,不顾受伤的头部,跟着人群继续大声呼喊口号前进。在探究这种个人在群体中和独处时截然不同的表现的原因时,本书的作者持以下两个观点:首先群体的存在让个体变的更加勇敢,个体开始敢于发泄一些以前隐藏的欲望,因为个体在这个时候开始认为是整个群体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如此一来,平时约束自己的责任感就消失了。其次群体间的传染性。每个发生在群体中的感情和行动都具有强烈的传染属性,经过这些传染性的催眠,群体成员的个人利益开始进入睡眠状态,集体利益开始苏醒,并最终占据上风。蔡洋的悲剧就始于不经过思考想当然的认为风险由集体承担,根本不考虑到“秋后算账”这回事,也没细想“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递过来的U型锁可能给个人利益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最终酿成大祸。就我个人的观点,这种特殊时期的特殊表现起码还有第三个原因。人高级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人类会反思。也正因为这一点,人自身的责任感会约束个人的欲望和行为。蔡洋脑子火热的时候,周围的一群人的脑子也全部都是火热的吗?如果不是,那些极个别(如果存在)的脑袋清醒的人为什么不站出来阻止蔡洋?假如我当时在那个人群中,而且假如我当时脑子还没彻底热火掉,我认为即使存在这么多苛刻的假设条件,在会不会挺身而出阻止蔡洋这个问题上,我的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代价太大风险太高。在迫害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的时候,我很难鼓起勇气逆群体的意志而为,这种个体在群体中表现出来的胆怯明显放任了群体情绪的正反馈效应,越凶残就更凶残,越极端就更极端。蔡洋和车主李建利是偶然碰上的,但是这种悲剧的后果却是注定的,因为在整个反日游行的群体事件中,没有蔡洋,仍然会有刘洋,李洋或者王洋的存在。而至于蔡洋的刑到底怎么判,不仅仅是个刑事问题,更是个哲学问题。
  •     这本书写得真的非常好,把群体的特性写得十分清楚了当。非常佩服作者的深入研究,有很多观点都让人看上去不由得赞成。群体是个可怕的存在,由于它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常常会非常危险。群体中的人们由于身处其中,自身的判断力和智慧不再有用武之地,因而时常会做出一些从理性的眼光看来十分不可理喻的事。如果我们能了解它本身存在的弱点和特性,并加以利用,不难去实现领导的功能。然而也仅止于此,不可能由于个人的能力对它做出太大改变。此书前半段比较枯燥,大多在介绍群体及其相关概念,后面部分就变得生动起来,通过对犯罪群体、陪审团、议员、选举人群等不同群体的详细分析,再加之生动的案例,变得非常耐读好看。此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经常引用法国大革命为例,大概是因为作者本身是个法国人,对这段历史也是印象深刻。还有一点使我震惊不已,作者在反思群体缺点时,常常会代入法国,对此表示忧心,可谓自省其国,反观本国,除了给别人作为反面例子外,什么时候我们才会学着去反思自己的不足呢。在写教育的那部分里,讨论到当前填鸭式教育的不足,和我国的国情基本符合。小时候就在想,为什么大家不能一开始就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呢。有好多东西,从小就学起,反反复复,但是到最后除了应付考试并没起到其他作用,既不能帮助生活也不能帮助工作。实在想不通这种教育有什么好处。结果导致,专业领域人才极度匮乏,大家从小就是白受了十几年的教育,我很赞同那句话“真正的能力在于判断力和经验,在于创新”,而这些都是从应试教育里学不到的东西。我想大部分的中国大学生们,其实都是十分迷茫的,因为他们(包括我)从小被灌输的思想里就是好好学习、好好考试、找个安稳的工作过一辈子,并没有关于人生意义的指导,导致的结果是大多数人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糊涂的一辈子。人的思想想要超出社会教给你实在是太难太难,无法超前,就好像眼前永远蒙着一块布,怎么可能由此摸索着找到光明呢?一想到自己也处在这样的桎梏中,甚至挣扎无力就有深深的挫败感,也许我无力改变什么,我能做到,也只是努力的睁亮自己的眼睛,努力的前进。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本书中详细的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大众心理,学会揣测,认真理解,值得一读,谢谢当当的物流派送,蛮快的,服务态度也好,还会继续支持当当网!
  •     可读。比较理论
  •     “个体的有意识行为逐渐被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取代是目前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说的直白点就是这个时代没有思想者,只有一堆的崇拜者和跟从者。就像跟着韩寒就以为锐利似时代的一根试毒银针,殊不知只是一根刚戳破肉皮钻出来的新胡子,以为无坚不摧,其实长着长着就软了。
  •     看完此书 放眼四周 真得都是“乌合之众”
  •     图书榜推荐烂了的作品。因为成书年代久远,因此一些现象与观点略显过时。然而,有些人性的特质,是不会变的。满分推荐,会再次回看,乌合之众。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好久才读完啊,感觉就是车轱辘话反复的说啊
  •     发货很快,书还没读,希望能有收获
  •     比较经典的书籍了,不过我感觉应该去找一本论群体形成心理的书籍,这本有点过于关注已经成型的群体心理了。
  •     虽然不能全盘接受,但是刷新了不少想法……另,我似乎选了个翻译略坑的版本?
  •     因为一个人的推荐而看,但看书中才发现它有多么经典。不过一周,预约的邮件纷纷进入邮箱。对人性分析深刻,彻底。自此以后做决定时不禁多问一遍,是否真的在听从内心?还是仅仅由于从众?
  •     182页的书就讲了一个道理:全世界人共同出谋划策也比不上一个人在拉屎的时候突然迸发的灵感。
  •     “人类必须抱有希望和幻想,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and总觉得老毛把这书摸的很透啊……
  •     两次读都没能认真读完,我选择放弃了。我还有什么可以放弃?想念火车站到不自主的流泪,只求你不曾如此。
  •     每天学习一点心理学,尤其是群体心理,有利于在以后的管理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
  •     分析的很深入,读一遍远远不够。但作者以一种精英者心态处处表现着对普罗大众的鄙视之情,所以减一颗星。
  •     没有想象的精妙
  •     此書評價很高 不過有點深奧 不是很容易看懂 大概需要寫心理學背景。
  •     一本读过却完全没有印象的书。。怪我怪我
  •     群体心理学的书,不错!
  •     群众心理的极致刻画。“冷漠而中立的群众是如何变成了一支心怀不满的大军,随时打算听从一切乌托邦分子和能言善辩者的暗示。”脱离主流和尽量脱离群体正是难忘的经历。 亮哥推荐的好书。
  •     还没看完,很少有介绍心理的书能让人读起来不这么枯燥
  •     3.5看到后半段有点困…
  •     想说书名翻译得真好!信达雅都到了。启发很大,群体在一起时,并不会使得个人的智商相加,相反会使平庸相加。但是书里面相关基础教育无用甚至是有害论,个人不大赞同。因为教育,精英才能有机会往上层流动。
  •     手边正好有这本书,周末翻完了~
  •     这种书都比较需要耐心,比较严肃
  •     一直都很喜欢心理研究这方面 这本书挺好的
  •     时不时想起论美国的民主,法国人的大刀阔斧。
  •     相当给力的一本书,你值得拥有
  •     群体的力量和群体的软弱我都想弄懂,看了庞勒的乌合之众,我才明白一二。书不厚,厚的是思想。。不错
  •     书的质量很好,包装精美,适合一读~
  •     希望能得到群体行为方面更多的洞见
  •     读了部分,很多论点让人一拍大腿觉得在理,但是不喜欢作者全篇都是结论的行文方式,既然说了是“研究”,期待看到的是更多的社会样本和周密的逻辑,而不是一个例子一个广义论断的格式——即便结论非常高明。
  •     群体心理学,很多人说这个书不错,我怎么没看出来
  •     完了,整本书我就记下一句伏尔泰比整个世界聪明。。观点有意思,但论证不明确。
  •     经典的书,装订也很精美,适合收藏
  •     看不懂。。。以后还要再看一遍。。。伤心
  •     一本经典的心理分析书籍,需要慢慢体会
  •     最近比较迷心理学
  •     相当好的一本书,是学习大众传媒的一本很好辅导书。书本包装精致!力荐!
  •     虽然是接近一个世纪以前的作品,仍然当之无愧是社会心理学的著作。对群体心理的诸多描述中,以下三点让我印象深刻:1. 理性和真理对群体的影响微乎其微,谬论和信仰才是历史进步的动力,因为相信了想象所以狂热地追寻;2. 群体智力必然下降,无论是小市民组成的陪审团还是教授组成的陪审团,审判结果都惊人一致:证据作用极小而感情作用极大;3. 领袖统治群体最有力的手段是:断言 重复 传染,用套话、不明确的词语描绘出一副形象的画面,断言这就是未来,然后不断重复,信仰就此产生并在群体中相互传染。(不明确词语比如民主、社会主义...)
  •     特价买的 很值哦 之前老师推荐过 挺不错的书的 虽然现在看来那时候有些思想有些绝对 不过也好
  •     首先看到书名的时候。感觉非常可笑。但深入了解后发现却不是那么回事。推荐~
  •     问了好几位朋友心理学读物该买什么,几乎都回答了《乌合之众》。好书
  •     经典名著,值得细细翻看,深入揣摩,
  •     有的理论过于偏激
  •     好书,值得一读~
  •     没来的及看,但是是我喜欢的类型呢
  •     能让你在社会中更加迅速的融入
  •     确实提出一些规律,但是植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多了不少主观想法。
  •     Ps:严版的翻译实在是烂
  •     好不容易啃完的一本书。。。
  •     很深邃啊,值得阅读。话说,译本好多。
  •     很好的一本心理学著作,值得一读。
  •     经典心理学的书
  •     一切政治,神学或社会信条,要想在群众中扎根,都必须采用宗教的形式——能把危险的讨论排除在外的形式。
  •     翻译欠佳。
  •     不值那么多人的推崇。似乎很像心灵鸡汤的方式,观点对于今天来说是有很多写到点的地方。但是论证的方式太单薄了,例子没有信服力,理科生表示如果能做统计分析似乎还好点。
  •     经典
  •     开始觉得很是偏激 读完觉得不无道理
  •     本书是研究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必读之经典啊,很有启发性!
  •     里面的很多观点是能在现实中找到呼应,让我们更理性地发现群体的特点。
  •     这才是高大上的权术论啊,教你怎样掳人于无形,让人被卖还跟着你数钱,相比下君主论就low了点,虽然人家是领导术的鼻祖。anyway,这本书还是很牛逼的,现代政治家如果读透了其中的精华将有强大的治邦本领。偷偷以为,中国梦口号的提出应该改也是受了勒庞的启发吧。
  •     这本书实在非常喜欢,常带背包中。价格也太给力了!!!!!!!!!!!!!!
  •     我觉得心理学总得有几本经典读物能用作传世的,这个就算是一本,这个版本的我觉得挺舒服,不错
  •     想借此看懂大众
  •     非常好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看看书,看看这些天的&#34;游行&#34;。
  •     不错,经典书籍,价格实惠
  •     挺好的,研究大众心理的
  •     当年读的似乎是这个版本,接续了《君主论》的议论,作为处世的长剑匕首还是该储备相关的权谋之术
  •     这书太让我满意了,也希望能对我认识真实有帮助,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坚持自己的观点很重要
  •     群体心理学著作,获益良多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看不下去,不如《狂热分子》
  •     还可以,看起来很精致。
  •     比想象中的小本,但全新
  •     信息量太大觉得自己简直无知,文章中的观点不乏某些偏激,群体的乌合之众让我想起了雅典的民主,我觉得我应该多读一些心理学的书再回来读这本
  •     有本书叫《逆向思考的艺术》,针对的是投资者从众时,为什么老是错的。
    这本书对其做了更精细地分析。
  •     不是这个版本,很透彻
  •     像是把脑子放到肥皂水里洗了一遍。
  •     经典,心理学,谁都应该了解学习一些。
  •     社会的就是关于人关于人性
  •     很经典的一本书,看完后对群众的思维方式有了及瞬间的颠覆,很好。。。
  •     很久之前看过了,现在只是买本回来放着,有空就翻一翻,个人对于群体生活很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职场和公共群体。
  •     聚在一起的人民智商下降、奴性上升,对强权的崇拜和对自由的向往程度一样高,谣言传播的速度和人民对谣言的轻信,亦不会随着科技发达文明进步网络遍布而任何改善。
  •     老师推荐,心理学必读书
  •     举了不少实例作论据,但理论性不够.
  •     每一个人都是乌合之众
  •     勒庞显然是个问题的发现者而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者。对妇女与儿童的偏见还真是有些扎眼
  •     书的内容自然不必多说~!再买别的时候看到了,价格很优惠,书的质量也很好~~给力哈~~~
  •     乌合之众,原来是这么回事。
  •     经典 在当当唯一给了5星的书
  •     改变了我的世界观
  •     讲到了群体行为,总体的特点就是没有理性。学经济的人真的需要看一看。
  •     从心理学的角度,虽然作者的年代与现在相距较远,但此书仍值得借鉴和研究。
  •     非学术著作,举例请慎重
  •     看书看经典,因为读书的时间也是一种投资。花时间看没有意义的书,莫不如好好多读几遍值得的经典书籍。而这本就是属于经典书籍,推荐大家来看
  •     等了好久的一本书,终于到手了,只看来前言就很吸引,受益匪浅
  •     什么什么乱七八糟的。完全被忽悠了。蜻蜓点水的讲了许多组织的事件,但是始终没有一个逻辑清晰的概念,既不心理学也不社会学,也许这本书的时代意义大一些。但是从书记内容本身来说,逻辑混乱,观念许多地方有狭隘的地方,前面30多页的序比正文有价值多了。。。
  •     勋曜师姐的书,很有意思
  •     其实有些论证完全是靠主观(工科病 但有些结论却确实精彩
  •     有点枯燥,没读完呵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