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性智慧》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教育 > 神性智慧章节试读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214060563
作者:毛文凤
页数:258页

《神性智慧》的笔记-第1页

笔记仅是作为内容梳理的一种参考。不妥、遗漏之处甚多。切切!
第一章 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对其批判
 导言
人类中心主义
学界对于人类中心主义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简单概括地说就是:“人类是宇宙的中心、主宰。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同时人类中心主义也随人类对宇宙和自身不断地认知而不断地改变着。但其基本的特征是一致的。
立论基础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价值论,是人类为了寻找和确立自己在自然界的优越地位、维护自身利益而提出的理论假设。
最高理想
人类的最高理想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一切的活动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任何不是为了直接或间接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基本信念
人类拥有运用理性的力量和科学技术的手段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和理想的能力,人类对自己力量的无比自信。
行为准则
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促进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依据,是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尺度。
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
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类是中心,自然是围绕这一中心为目的展开的。
人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其他存在物都最多只具有工具价值。大自然的价值只是人的感情投射的产物。
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
社会实践基本原则
人处于主导地位,不仅对自然有开发和利用的权利,也有对自然——作为工具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责任和义务。
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
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唯一相关因素。在设计和选择一项道德原则时,我们只看它能否使人的需要和利益得到满足和实现。我们假设: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只有他的利益才能推动他的行为。
人是唯一的道德代理人,也是唯一的道德顾客。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
大自然的报复
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的现代文明借着科学和理性创造了极度的繁荣和昌盛。于此同时,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植被锐减、森林资源濒临枯竭、水资源严重短缺、土地沙化、能源危机、人口危机、大气污染、气候异常……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的栖息地不再是“遍地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迦南地”了。
这种文明发展方式同时也在毁灭着人类的传统文化与神性的历史。
“伴随着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历史地兴盛繁荣,又历史地走向衰落和死亡。人类的足迹遍及之处,一片苍茫和荒凉。”
文明人主宰环境的优势仅仅持续几代人。他们的文明在一个相当优越的环境中经过几个世纪的成长与进步之后迅速地衰落、覆灭下去,不得不转向新的土地,其平均生存周期为40-60代人(1000-1500)年。大多数的情况下,文明越是灿烂,它持续存在的时间就越短。(与恒星的质量——寿命关系一致)文明之所以会在孕育了这些文明的故乡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毁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
丰足原理
这种文明的发展方式源于人们所深信的一个原理,一个在以人类为中心的信仰体系所产生的原理——丰足原理。
丰足原理简单地说就是认为世界上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在Arthur Lovejoy的《生命之链》(1936)中说到:“
“在不太久远的过去,世界似乎能无限满足人的需求,而且还能无限容纳人的废物。那些想离开荒芜的田园和喧嚣闹市的人,总能走出去找到一个清新纯净的环境。原始森林和森林的小木屋在等待新人的到来,新的疆域在等待扩张,大片的处女地在等待开拓…觉我所知,还不曾有一个恰当的名词来刻画它;也因为没有名字,所以它在不同背景和不同语言下的身影,似乎逃过了历史学家的眼睛。我想称它为丰足原理。”
另在“爱德华•哈里森(Edward Harrison)的《宇宙学》(Cosmology The Science Of The Universe)”(实际上《宇宙学》中引用Arthur Lovejoy的《生命之链》)中第一章“什么是宇宙学?”中的“宇宙学与社会学”段落有提及丰足原理。(神学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丰足原理源于以人类为中心的信仰体系,相信宇宙是某个实在的超级生命为人创造出来的。简单地说,某个仁慈的造物主赐给了人类一个享用不尽的凡人世界。还可以说的更正式一些。那个超级生命无所不能,因为有所不能就意味着有缺陷,而缺陷是违背信仰的。他那无限的力量表现在他所创造的世界的无限实在中。世界必然以它那无限的宝藏来展示实在的每一个形态。这就是沾溉西方文化的丰足原理。
中世纪后期,望远镜打开了无垠的太空,显微镜透视了生命的多彩的微观世界,而环游世界的航海者掀开了巨大而富饶的人世间的炫目图卷。每一样可以想象的事物都没有穷尽,这充分证明了丰足原理。欧洲人发现了这个原理,受它的指引,然后把它传播到世界的其他地方。(笔者注:将资本主义传播到世界各地)
丰足原理也形成了政治的意识形态。它告诉人们财富是享用不尽的,它也前所未有地激励着自由冒险。为了弥补损耗,躲避人口增长,只需要走向更远的东方和西方,走向那闪光的未开垦的处女地。亚当•斯密(Adam Smith)说过,‘任何事物的真正代价在于获得它的艰辛与困惑。’向东去!那里是铺满黄金的街衢。向西去!落日外是未开垦的沃土。掌管有限的资源,不属于丰足哲学。人们顽固地相信每一种事物都是取之不尽。假如真有什么东西衰亡了(例如牛群的灭杀、信鸽和海雀的灭绝),他们会大吃一惊,感觉被骗了。”

结语
“生存还是毁灭,人类中心主义用最直接的功利快感遮蔽了人类的双眼,使人类失去了预见和自知能力,在人类欲望的满足中,在自然界的呻吟中,伴随着人类认识世界征服世界的极度狂迷,人类最终也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又到哪里去,连自己是谁都怅然若失。人类占有了世界,却丢失了人类自身,”把自己送进了地狱。

 第一节 人类中心主义的本体论背景:主题—客体二元的在世结构
自古希腊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一直作为主流价值观引导着西方文明的进程,主宰着历史的暮鼓与晨钟。
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背景:主客二元的在世结构。
即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世界万事万物是客体,处于被认识被征服的地位;人是主体,是世界的中心,处于认识和征服的地位。主体与客体原本二元对立,相互外在,主体通过发现认识客体的规律与本质,来改造、实践、征服、支配客体,使外在客体为我所用,变成为我之物,从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无论主客是对立还是统一,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客体是外在的,是作为主体的对象性存在,主体具有中心的统治地位。
西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哲学自柏拉图的“洞穴”理论起,尤其是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康德的“自在之物”的近代西方哲学,一直是把主客二分(世界二元)之主体性当作本体论之最高原则。正是这个最高原则,成就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崛起和势如破竹的所向无敌。
人类是自然界的中心,拥有绝对地位,人的欲望、需求、利益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居第一位的,因而也是唯一有价值和道德的。
 第二节 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范式
基于主客二分的本体论在世结构,人类中心主义具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把道德、伦理、价值只看成人类特有的内在价值,而动植物以及整体的自然的非人类的存在物是没有内在价值的,只有外在的、工具使用的价值,对非人类存在的关怀不具有道德和伦理的意义。简言之,人是一切价值的来源。
因为在人类中心主义看来“非人类存在物不具备意志自律或意志自由的能力,因而就不具备享有道德关怀的权利。”
这样人只对人类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人对大自然的义务只是对人的一种间接义务——人类为了自身整体的和长远的利益而尽的责任。人类只要根据“开明自利”的原则来指导和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调节城市、森林、荒野、湿地的平衡,那么环境危机和生态失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人类中心主义推崇理性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无穷力量,人类对自己的理性及其随之而来的科技能力充满了盲目的自信和绝对的依赖。
在主体——客体二元的在世结构基础之上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是工具的沙文主义,是工具理性世代对“知识就是力量”的最佳诠释。这里的“力量”是人类为了自身利益踢开一切绊脚石(非人类存在物)施展的暴力。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技术时代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镌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转化为一种思维定式,演变成为意志论的强权统治和随意操纵,最终使自然走向退化与毁灭。
根据非人类存在对人类需求的满足性质和满足程度,人类中心主义分为强人类中心主义和弱人类中心主义。
强人类中心主义
人是一种自在的目的,是最高级的存在物,因而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任何需要而毁坏或灭绝任何自然存在物,只要这样做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人完全依据其感性的意愿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全然不顾自然界的内在目的性。
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其他自然存在物只有在它们能满足人的兴趣或利益的意义上才具有工具价值,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是客观的,而是由人主观地给予定义:对人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
只有人才是道德共同体的成员,非人类的存在物不是我们的伦理体系的原初成员,道德只与理性存在物有关;意志自律能力是获得道德权利的基础,非人类存在物不具有意志自律,因而认为它们拥有道德权利是不恰当的。自然存在物不是道德载体,自然有机体之间的行为是非道德的,它们对人做出的行为是非道德的,人对自然有机体做出的行为是非道德的。这样,即便是人类认识到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只是人类出于对自身的保护的单方面的行为;人类对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负有道德同情,也只是因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对人类子孙后代生存利益的关心。因而这种行为是出于理性的行为,而不是出于道德的行为。
弱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之外的客体出了具有满足人类整体的需求价值的工具价值功能外,还承认其他非人类存在物具有转化人的价值观的价值,即它们不仅使人的需要价值得到满足,还未人们建构和批评人的需求提供了基础。(生态危机)
这样,必须对人的需求做一定的限制。只有那些为满足经过理性审慎思考过后表达出的欲望和需求才是合理的。道德的。任何破坏人与自然协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且要遭到拒斥的,因其危害到了人类的延续和子孙后代的利益。
不仅如此,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不只能满足人的利益,它们还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艺术、娱乐等价值)。
在承认人的本体论优越性的基础上,也承认其他有机生命大家庭的成员。作为同一生命大家庭里的成员,人类与大自然的其他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审美体验、文化象征与伦理意蕴。
弱人类中心主义相对强人类中心主义而言温和一些。

 第三节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本体论批判
“人在世界之中“存在的结构模式:让人融入到世界之中,让主体消融在客体的怀抱里,重归人与世界整体同一的在世结构。
批判
一.人在世界之中的在世结构,说明人类不是处在进化的“终点”,只是与其他生物一样生活在宇宙之中,生命的进化过程是呈树状方式而非线性方式。人与其他动物在心理、社会或文化上都没有本质的不同,而只是程度上的差别。
从进化的角度看,人和其他生物所各自具有的优势是等值的。
人类具有独特性如理性、道德能力使他能够更好地适应其生态环境(包括人类文化);
动物具有独特性如敏锐的听觉、超高的视觉、奔跑的速度、飞行和攀缘的技巧,使它们较好地适应其生存环境。
如果我们任然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出于功利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去强调生态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的话,其后果是:
1. 出于对自然知识的无知的盲动而产生不可预知的后果;
2. 用短浅的目光以及另一种无知——对于长远的、将会发生的事件的无知,人为的将自然划分种类: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无用的。这种做法会拙劣地破坏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
真正避免生态危机,不是用功利的目的来保护生态,而是把生态作为目的本身来保护。
二.人在世界中平等,也取消了人类首先关怀的唯一地位。
人类中心主义凭着人类特有的理性、自我意识、自我意志、符号交流能力,以及缔结相互责任与义务协议能力之类的特征等视为有权获得道德关怀的前提和依据。
但这个前提是独断的、不公正的、不合逻辑的。
一方面,把这些标准作为判断是否具有道德关怀资格的标准,就意味着排除了道德关怀领域中所有“原始”文化中的人,低智商的人、婴儿、老年人、植物人,以及暂时的或永久昏迷者。
相反,像智力、自我意识、使用工具能力等等,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如果我们的道德原则具有普遍性的一致性,那么,在逻辑上,道德关怀的领域就自然包括这些非人类的生命,而不是把它们排除在道德关怀的范围之外。
这样就清晰的看出:人类中心主义把道德关怀对象限制为人类,只是一种利己的借口而已。
另一方面,人类历史上道德的进步过程是一个道德关怀的对象不断扩大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人只关心本部落的成员;
在奴隶社会,即便在亚里士多德眼里,奴隶和女人都只是工具,奴隶主和男人可以像处置其财产那样处置他们;
在中世纪,基督徒认为他们只对上帝和上帝的信徒负有道德义务,其他异教徒不具备道德权利;
在现代,道德权利扩展到每一个民族的每一个成员,不论他是婴儿、白痴、精神病患者还是不可救药的垂危病人。
人类中心主义把道德关怀限定在人类身上只是从人的利益和价值出发,从人自身的功利角度来看待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严格的讲,这只是一种人际伦理而非生态伦理。
用这种狭隘的人际伦理原则去处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必然造成两者的相互不适应、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趋严重和人类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强人类中心主义将逐渐失去市场,取而代之的是那种弱人类中心主义。即从一种开明的自我利益观出发,将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学向外延伸,不仅按照人的利益平等原则,而且将人类道德关怀延伸到非人类的动物和所有有感觉的生命,甚至对整个自然界给予道德的承诺和关爱,表示对非人类道德的肯定。
正如古老谚语所说:“一切源于尘土,一切归于尘土。”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普通一员,整个自然界是一体的、统一的。在人与自然的对话和沟通中,在对自然整体的神奇感叹中,敬畏自然中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存在,感恩天地万物赐予人类以生命和力量,让人与自然和谐合一,诗意栖居。

第二章 生态智慧的本体论构成及其教育范式
生态教育(ecosophy)是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创始人“奈斯”提出的关于人与世界整体同一的或者说人在世界之中的一种生态价值观或生态观。
生态智慧是在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质疑和深层追问中产生的,它把地球的生态危机归咎于以人的利益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它致力于一种以整体生态系统及其存在物(包括人类)的整体利益为目标的价值伦理观的建设;
生态智慧从整体论出发,强调以多元和宽容的态度,欣赏或赞美一切非人类存在物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反对西方文化传统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简单的主客二元论以及对待自然的绝对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傲慢态度;
把整个宇宙生物圈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存在、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主张人与植物、动物、地球之间的整体同一。
生态中任何存在物之间都在本质上都是相互联系的——为同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
没有等级、中心与分裂,万物本为一体,平等的对话、沟通、交流、审美的共生关系。
 第一节 生态智慧的本体论背景:“人与世界的整体同一”
与人类中心主义本体论背景强调“主体二分世界二元”的在世结构相反,生态智慧是在强调“人与世界整体同一”的在世结构本体论背景基础上产生的。
在西方哲学史上,明确主张并且有体系支撑人与世界整体统一的在世结构的,在黑格尔以前最著名的是斯宾诺莎“神即自然说”,黑格尔以后最著名的是海德格尔的“人在世界中存在说”。
我们只不过是宇宙中的普通栖居者,并非存在于它的中心而优越地成为特殊生物这个革命性的观念是由最后一批的爱奥尼亚科学家之一,阿里斯塔克Aristarchus(约前310-约前230年)首先提出的。
爱奥尼亚人关于宇宙不以人为中心的观念是我们理解宇宙的里程碑,但是这种思想直到几乎20世纪后的伽利略才复活,而不再被抛弃,并被普遍接受。
史蒂芬霍金、列纳德蒙洛迪诺/著 吴忠超/译 《大设计》The Great Design 2011 P16
只是说人类并不在宇宙的中心,人类并不特殊,而并未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二节 生态智慧的终极原则:自我实现与生态中心平等主义
生态智慧作为一种完整的生态学,它包括整体存在追求和运转的四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层(最高层):生命存在的最终原则,是深层生态学世界观,即生态智慧。是人们对于存在整体内在价值的直觉与关怀,体现了宗教的终极关怀或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关怀;
第二层:为整个人类提供一个保护生态平衡,与其他非人类存在沟通、对话、共生的八条行动纲领;
第三层:由生态智慧的八条纲领推导出来的次一般的原则和行动规范;(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根据不同的直接与理解做出不同的行为抉择)
第四层:具体的执行层面,是人类实施决策的特殊方式。
生态智慧从最高原则,逐渐地推演出日常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进而形成了全部深层生态学,即生态智慧。
第一层
生态智慧的立论基础:“自我实现原则”(self-realization)和“生态中心平等主义”(eco-centric equality)。
自我实现原则位于整体生命存在的顶端,既是生态智慧的元点,又是生态智慧追求的终极目标。
自我实现是人的潜能的充分展现,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最高境界。
自我并非“小我”,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大我”。
道德规范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强调我们为一个共同体的认同感。
生态中心平等主义的基本观念是:生物圈中的所有事物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都拥有在较宽广的大我的范围内使自己的个体存在得到展现和自我实现的权利。
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关的,事物间有区别耽误绝对明确界限,它们是我们人类共同认同的对象,与人类拥有同样的内在价值。从这一思想出发,深层生态学给出了三条基本的生态道德原则:
1. 我们应该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响其他物种和地球的生态环境,尽可能地不要破坏或尽可能少地破坏地球的原生态;“手段俭朴,目的丰富”。
2. 人类个根本需要优先于非根本需要;
3. 相同、相似存在物的利益优先考虑。
以消耗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增长,在物欲横流中迷失自我。这是要彻底改变的。
第二层
深层生态运动应遵循的原则性纲领。纲领由八条基本原则组成:
一. 地球上人类和非人类生命的健康和繁荣有其自身的价值(内在价值、天赋价值)。人类之外的生命形式的价值与非人类世界对人类的目的和有用性无关;
二. 生命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助于这些价值的实现,并且它们自身也是有价值的;
三. 除非满足基本需求,人类无权减少生命形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四. 人类生命与文化的繁荣和人口的不断减少不矛盾,而非人类生命的繁荣要求人口减少;
五. 当代人过分干涉人类世界,并且这种情况还在迅速恶化;
六. 现行的那些反映了果实的经济、技术和意识形态结构的政策必须予以改变,因为它们已经很难真正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七. 改变后意识形态将主要关注生命的质量,而不是追求越来越高的生活消费水平。它将使人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数量上的多(big)与质量上的大(great)之间的差别;
八. 赞同上述观点的人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义务来实现上述必要的改变。
这八条纲领浓缩了生态智慧的基本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 肯定地球上的人类和非人类生命具有非功利目的同等内在价值、天赋价值;
2. 复杂性和共生性是实现多样性最大化的重要条件;(简单生命体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生物丰富性和多样性)
3. 基本需求(vital need)这一概念虽因时因地而不同,但主要是指维持人类生活最基本最简单的物质需要;
4. 在一定的限度内,人口的增多表征着人类的繁荣,而人口的增多势必加剧地球生态的负担,因此地球有限的“供给”意味着需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5. 人类目前对自然界的干预严重地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系统,使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地球任何时期都大。这样下去物种多样性和丰富性将迅速减少。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重点放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地区和原生态地区;
6. 真正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仅仅靠经济的拉动式不够的,还需要文化的、生态的拉动。(人们追求物品数量过程中大量消费和浪费被看做有助于拉动需求扩张经济的行为而受到赞扬和提倡,这是不正确的。)
7. 生活的数量与生活的质量反映着不同的生命境界。(物质上丰足可以提高生活的数量,不能带来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即是物质的,更是审美的、精神的)
第三层
人类应该选择简单而非复杂的手段,通过购买和消费小规模生产出来的产品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过一种俭朴、自然、宁静、审美、和谐的生活;
…….

 第三节 生态智慧的教育范式:生态式教育
生态式教育是针对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本体论范式的灌输式教育和园丁式教育的批判产生的。
生态教育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滕受尧提出的关于世界教育发展总趋势的教育范式。
滕受尧先生指出:“20世纪以来,世界教育基本上走过了三个阶段,它们分别是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和对话式(融合式)教育。
同属人类中心主义的教育制度
灌输式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无条件服从教师的命令,记忆教师所要求范围内的所有知识,森严的等级化,军事化。(教师对学生专制,极左翼)
园丁式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如同园丁一样为学生创造造各种所需的条件,以学生的需求为命令。(学生对教师专制,极右翼)
这种关系必然产生各种生态失衡。各学科之间、学科与学生之间、学生的身心、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校、学校与家庭、家庭与社会。
灌输式教育将学生变成教师的产品,将知识如同货物一样尽快地输送给学生,学生总是被动的吸收,这样行为会使人丧失个人敏锐的感知能力、自我感受、自主创造的能力。一句话,学生的心理结构遭到严重破坏。
相对于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则是一大进步。
园丁式教育绝对尊重儿童时期学生的内在发展规律,教师只需如同园丁一样给幼苗创造足够好的生长环境使其茁壮生长,为儿童提供表现的机会和舞台。教师绝不允许拙劣地干涉其成长过程,在这里儿童是中心教师是陪衬。
儿童在一种(对其自身来说)轻松、自由、美好、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学校成为给学生提供创造和发展自己机会的场所。学生的思想是完全自由的。
相对于灌输式教育无视学生生命个体潜能的发挥和创造而言,园丁式教育在充分发挥儿童的内在潜力或者说潜在智能等方面,无疑是一次教育范式的革命。柏拉图的“回忆说”、卢梭的“天性说”和福禄的“神性说”都体现了园丁式教育思想。
园丁式教育在守护和存养儿童的天性和纯真、关注儿童的身心自然成长、给儿童充分的发展空间方面是有及其重要的积极意义和作用的。但其又矫枉过正地走到了灌输式教育的反面,全面否定了教师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完全顺从学生的天性,过分地强调学生的自由,忽视了对学生人生宏观把握能力的培养。仅仅是给学生浇水、施肥这样的做法会培养出生物意义上的人,而不是人性化、文明意义上的人。这样不能完全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
园丁式教育主要局限在儿童时期,一旦随儿童的长大,原始天性或神性结构遭到破坏,这时,就需要强调教师和学校的绝对的、强制性教育,因而也就走到了园丁式教育的反面:灌输式教育。
之所以会回到同一个原点,是因为它们都回避不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本体论困境。
灌输式教育和园丁式教育都忽略了“后天”潜力、“先天”潜力和先天后天之间的“边缘”潜力的区别,过度宣扬对学生“后天”潜力的无限制开采和对学生“先天”潜力的放任自流,使得灌输式教育和园丁式教育都从一个整体的两个极端,人为地割开学生与教师的生态关系,把教师与学生对立起来。
它们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人”的作用,把人作为教育范式的中心,因而无论是极度开采,还是任其自然发展,都带有极强的功利行为,目的都很明显:让学生学好知识成为世界和自然的中心和主人,它们都是从殊途同归到人类中心主义的旗下。
而在生态教育看来,儿童的潜力不是现成的和早已存在的东西,而是一种处于先天和后天交接边缘处,由先天和后天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碰撞而创造出来的,先天领域的潜力是固定的、有限的,它总有一天会穷尽和枯竭,先天和后天之间边缘领域产生的潜力才是持续不断和无穷无尽的。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激励、相互对话、相互融合的共生关系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才能得到长远进步。

生态式教育:以生态关系为中心,即以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生态平衡为中心,建立对话、融合、和谐。
生态教育是生态智慧关于“人与自然同一”的整体主义立场在教育的贯彻实施。
生态智慧致力于揭示人类和自然的其他成员既有动态的又有静态的关系,把他们共同看成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份子。
生态智慧致力于建设生态系统内部人类和自然的其他成员在物种丰富性、多样性、变化性基础上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平等,从而形成人类与自然的其他成员共生互生、生生不息、循环复始的生态关系。
生态智慧是一种“人在世界中存在的”生态关系,也是一种“人与世界整体同一的”生命境界。
教育是人的活动,当然应该遵循生态智慧的原则。
概括起来,滕守尧先生以对话为特征的生态式教育具有如下八个特征:
一. 教师、学生应平等对待;
“对话”不是一种专门的科目,而是一种渗透于一切教学项目中的最基本和最持久的态度和素养。
二.“对话”不等于“讨论”;
“对话”没有一个确定的主题;只是在不同意见和见解之间建立一种互生关系,在随意交谈和碰撞中发现一种真理;
衡量是否是完整的教育,不是以知识的多少为标准,而是以发现真理、实践真理为标准。
三. 海纳百川的开放态度;
充分尊重对话双方观点的灵活性、差异性、丰富性。
四. 可持续发展;
生态教育注重的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素质高低的标准是否具有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生态教育提倡在了解知识、运用知识于生命、自然和社会中,发现和提高自己,使自己获得智慧。智慧而不是知识,才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五. 学科没有主副之分;
各学科间也体现着生态关系。在生态教育中,各学科间是可以互相转化、融合的。
六. 主题单元式教学;
生态关系渗透在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应该把一个主题单元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整体把握知识。
七. 活动式教学;
活学活用。
八. 融通文理;
人文意识与科技意识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持。

在这种生态结构中,最重要的的标志是“之间”的边缘地带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各学科间、学生的身心之间、知识与智慧之间、师生与学校之间、师生与社会、家庭之间………
生态式教育反对一切走极端的倾向和行为;
但对一切中心主义的小团体行为;
反对一切之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观念和行为。
珍视两种极端倾向之间的“边缘地带”,珍视人与人、人与事物的对话融合,珍视树林之间纵横交错的不知通向何方的林中路。
这种融合不是和稀泥,而是意在超越。
自我的内在生长并不像今日人们所喜欢设想的那样,是在人同他自己的关系中完成的,而是在造就另外一个自我的过程中完成的,并且必须认识到造就另一个自我的人就是我自己。

第三章 生态式智慧的终极关怀:复魅、敬畏和神性智慧
终极关怀原本是德裔美籍基督教神学家保罗•蒂利希在他的名著《信仰之动力》中首次提出的。
其观点认为:
上帝即存在本身,是一切存在物得以存在和赖以存在的基础或力量,它比一切存在物都更为根本,它渗透于一切存在物之中,但又不是任何存在物,对上帝的信仰就是对存在本身的信仰。
信仰则是终极关怀着的状态,信仰的原动力即不外是终极关怀的原动力。
终极关怀是“人的被攫住状态”。
这种终极关怀有两层最基本得含义:
一. 信仰层面;
终极关怀就是对上帝的信仰。终极关怀是以耶稣基督为代表的新存在,是人类信仰的终极和原动力,人是被终极关怀攫住着往前走,是不由自主、命中注定的必然牵引着人的方向;
二.生存层面;
终极关怀是人类对于存在整体的光坏,是人类存在的最初根基和最高境界,存在整体不是只上帝或人,而是指包括上帝、人和自然界万事万物在内存在和存在物的有机同一,上帝只是渗透于一切存在物之中,上帝、人和自然的一切存在物都不能单独地存在。
这种对于整体的无限关怀,是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动力,使人具有了追求抽象、超越、绝对、无限的特征,是人类存在力量的赋予者和推动者,使人具有了不断谛听生命本真的冲动,以人的全部生命创造,在追求与无限整体的同一中,实现生命的无限意义。
概括的说:终极关怀是人的存在意义的最终决定者,是个体生命对于真实性的终极存在觉悟之后的遥契与应和,是以本体论上的超越性信仰与祈向沟通此岸与彼岸、人性与神性、现象与物自体、理想与现实、生存与死亡、人与非人类存在物的人生理想,是在安置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向终极存在所呈现的终极目标和无限整体的无限接近,人便在这超越有限和向无限的无限接近里凸现生命的存在和意义,进入自由的澄明之境。
正是在终极关怀的“人类超越有限向无限整体的无限接近”里,我们说生态式教育具有了终极关怀的意向。
生态式教育的最终目的:
通过生态式教育范式,让人类回复到人与世界的整体同一,或说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亦即神性智慧境界。
人只有与世界整体同一,才能超越终有一死的有限生命,实现人类对无限整体的无限接近。
这里“整体的无限和接近的无限”是指:世界整体的无限性不是有限寿命的生命所能全部认知和感悟的,即便是科学、技术的极度发展也永远无法揭秘全部世界,世界整体拥有其终极的神秘和不可知,人类只能在与世界的整体同一里,无限地接近整体的神秘和不可知,感受着世界的无限魅力。这种不可知是不可完全、彻底的知道而非什么都不知道,这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
“魅”最原初的意思是指万物有灵或万物通灵,自然中的一切存在物都有神灵附体,冥冥之中神性关照大地,这里“魅”主要指自然的神秘与不可知。人因神秘而恐惧、因恐惧而崇拜、因崇拜而臣服,从而形成了最原始的图腾崇拜——原始宗教,恐惧宗教。
“祛魅后的世界”去了“魅”的神秘,人们不再把自然中的一种神圣和神秘供奉起来,相反把自然看作可以征服的对象,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的欲望。
上帝死了,一切人们在心目中遵从的道德体系也就烟消云散,人就可以无所不为,人类纵欲于没有约束的自由之中,把自己烧成“一堆无用的热情“(萨特语),人被自己那无所不能的理性”烧“死了。
人活着不是只为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内在本质,而应该像创作艺术品一样创造自己的人生。人应该不断地创造自己,人应该从自封的中心神坛上走下来,把神性还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一。
自然的神秘又重新凸现出来,走过了原始和理性时代的人类,对这种神秘不再恐惧,而是惊异于自然的神秘,产生出发自内心的敬畏感,力求对一切生命和自然的神奇性、神圣性和艺术审美恢复最本真的敬意,从而悲悯和爱一切万物生命。
人只有对“天、地、人、神”有了敬畏之心,才会去爱“天、地、人、神”,才会懂得感动和感恩,也就是说,只有恢复世界之“魅“,人才能真正与“天、地、人、神”和谐共生。
复魅后的世界,自然和生命处处呈现出奇迹,人们开始重新发现或学会发现生命中的神圣和迷人,感受自然和社会的和谐。
人类的审美和关怀源于自然界本身的和谐和神圣,因为敬畏神圣,我们才匍匐在地;因为敬畏神圣,我们才感谢上苍,感谢神圣的自然赐予我们一切,我们才会带着感恩之心,尊重、尊敬一切自然和生命。
这种生态式的对个体有限的超越进入无限之境界的审美和道德合一的境界就是滕守尧先生的“神性智慧”,深层生态学的创造者奈斯称为的生态智慧(ecosophy)。
爱因斯坦称之为“宇宙宗教情感”。
技术还原为神性,科学转换成智慧,神性智慧便在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审美和道德的合一中借助于人类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感恩呈现出来。
神性智慧标志着人类中心主义的终结和生态主义的形成,即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的科学能力的过度夸张和对大自然伟大神奇魅力的完全抹杀的彻底终结。
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我们应该与其他生物共享我们的地球。大自然的神圣性、神奇性和神秘性也凭借一切物种的生命存在的敬畏和感恩显现出来,这便是世界复魅的紧要处所在。

 第一节 敬畏神圣和死亡是智慧的开端
对比,作为一种便于理解的讲述方式。
敬畏与恐惧
敬畏是对无有的无知的“畏”,恐惧是对实有的有知的“怕”。
敬畏是形而上的、本体智慧方面的颤栗,恐惧是形而下的、现象的、知识层面的害怕。
敬畏上苍让人产生神圣感,敬畏生命让人产生神奇感,敬畏自然让人产生神秘感。
敬畏是
一种怵惕戒惧的“宗教情怀”;
一种审美崇高的“生命情感”;
一种博爱感恩的“生命态度”。
恐惧的感觉根源于人类对有限事物的吸收满足和欢娱占有;
敬畏的理解根源于人类对无限超验的偶然遇见和真诚回应。
恐惧让人浮躁和害怕,敬畏让人眩晕和蒙恩。
恐惧是人类害怕失去对世界的占有、驾驭、支配和操纵。人类过分依赖于“科学技术”这个工具,霸占着人类对自然地索取。
但这种行为适得其反的让人类承受着自然的报复。
这种将人与自然分离的做法歪曲了世界的图像,世界的现实性被歪曲为可利用性,功利的目的是这种操纵式生活的出发点。
敬畏是人类在世界的神圣、神奇、神秘面前,不由自主产生的对世界奥秘不言而喻的神圣庄严、崇高审美,也即一种真善美得态度。敬畏带给人类得使对世界的崇拜和欣赏。
对世界和人的认识、理解、珍视或崇敬地接受就是欣赏;
欣赏带给世界和人类的睦谊,让人与世界在欣赏中互相依赖互相影响;
因此:懂得欣赏是人存活的根本前提。
人类不会因为没有知识而死亡,却可能因为没有欣赏而毁灭。
欣赏是人类参与世界之中存在的基本方式,欣赏是敬畏的一种,是遭遇崇高奥秘的反应。
人类应该以敬畏心情面对世界的奥秘,惊奇地和极度诧异地参与到存在之中。
人对美好的事物产生敬畏,从而对丑恶的产生厌恶。
神、正义、悲悯、博爱、善良和美好;
非神的、愤怒、贪婪、欺诈、伪善和丑恶;
因神圣、神奇、神秘而敬畏神、生命和自然,因敬畏而信仰,因信仰而解除欲望和功利的聒噪,开始召唤和等待,盼望神性的出场,因神性的登场而使存在变得澄明,人开始为他的存在而担当,因神性的呈现而感恩,人便有了蒙恩意识。
人因上帝的出场而敬畏,因敬畏而拜倒于上帝的脚下,蒙受上帝的恩典,因蒙恩而担起救赎的责任,期待在末日审判时能得到上帝的垂怜而被拯救,从而加剧了人的敬畏意识。
这样就完成了信仰的解释学循环,开始了智慧的通衢。
对于基督教神学而言,对上帝保有敬畏是人心虔诚向善的可能,也是人类获得智慧的途径。
独立思想——自由意志。不要成为一个标准化的常人。不做常人生活的牺牲品——闲谈、好奇、两可。
人对于人世间的各种(生命、欢乐、美好事物)有限的性质的失望、畏惧,从而开始追去无限,这样人与自然通达起来,便于无限的自然、宇宙合为一体。
对死亡的敬畏和对神圣的敬畏一样,是生命中最本体的大智慧,是一切智慧的开端。人类在敬畏死亡和神的情绪状态下,才开始关爱周遭的自然和生命,开始敬畏自然和敬畏生命的敬畏之旅。


 第二节 敬畏自然和生命是神性智慧的呈现
生态世界观重建对神圣的敬畏不是对某一宗教的的信仰,而是恢复对一个具有自我组织与协调、自我发展与完善、自我创生与消亡、自我活力与灵性的有机整体——自然世界的敬畏。
(注:宇宙宗教情感——深沉的喜悦)
1.人敬畏自然
人会把自己的个体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生命整体之中;
人会敞开自己的心性,倾听自然的声音;
让心灵与自然对话,享受自然的静谧和祥和;
让自然的神奇和美好毫无阻碍地流进我们的心田;
用自然的神性澄澈我们的心灵、关照我们的生活、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从而让被现实蛰居的生命得到伸展)
(从自己的来源——大自然重新寻求被遗忘的人类生存、生活道路)
(自然是人类必然的命运家园,人依赖于自然的恩赐,人的生命也孕育于自然,最后又复归自然)
2.人与自然通达起来就过上了简单而纯洁才的生活,自然、和谐——一个最高的生命境界。
(相反地,纵欲和无节制地享受、索取,是人类生命中的毒蛇,它改变着人的天性,让人离自然越来越远)
同时,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塑造的,亲近大自然或远离大自然。每个人都有自主的意志自由权利。
3.只有在自然中过简单而纯净的生活,才会使人获得神性和智慧。
源自“人与自然同一”的精神力量滋养着人的心灵。人便健康、完全、全面的发展,特别是智慧的发展——神性的智慧。 创造力,作为健康、完全、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的自然属性,便呈现出来。
结论:人只有对自然和生命产生敬畏,人才能够具有神性智慧。



第四章 儿童神性智慧的守护与养存
生态式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为了让世界在儿童的视域里恢复神奇而复魅、恢复神圣而敬畏、恢复神秘而审美。
儿童是有神性的,这是指儿童天生就对自然和生命有一种天性的真诚,即以一种率真、质朴、天真来浑成地对待、沟通、触摸周遭的自然与生命。
儿童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感知和体验是直观的、形象的、混沌的、物我不分的,一种完全忘我而与自然合而为一的非理性的生命感悟或生命直觉。
儿童的认知方式的基础是认为:万物有灵。
天性的真、诚便是儿童神性,其来源于没有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和区分出来。
有了“真诚”就不会被物化、异化,就会拒绝虚伪,警惕欺骗。就可以坦白而直率地展现自己于其他生命和自然。
守护儿童的神性便是守护与养存儿童的真诚之心,就是帮助儿童在矛盾的现实生活中更长久地拥有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悟的直觉能力。

 第一节 儿童与神性智慧
人类的早期原始思维也是具有神性的。在原始人的思维里,直观、形象、具体、万物有灵、天人交感、物我不分是最本质的特征。
正是原始人这种近乎儿童的神性智慧使得原始人可以通过原始神话、艺术、图腾等沟通人与神、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沟通关系潜在地包含着原始人向往无限、永恒的追求。
儿童的神性智慧也表现在儿童的无意识里,并随着儿童经历的教育慢慢地沉淀下去,成为潜意识。
这种潜意识是儿童的(精神)心理的胚胎,这个胚胎使儿童可以保有一种创造的本能,一种积极向上的潜力,这种本能和潜力依靠外部环境,构筑起儿童的精神世界。
在儿童心灵中有着一种深不可测的秘密,随着心灵的发展,它逐渐展现出来。这种隐藏的秘密具有某种自身的模式一样,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被发现。
儿童神性之表现:
一.儿童行为表现出的完整性或全然性;
情感的表达
只有包括两种对立的感情的表达才是完整的神性表达。无论哪一种情感的表达都是本真的、深邃的、触及灵魂的真实表达。
而对于成人来说,情感的表达是不完整的。他从未真正的、完全的哭、笑、怒、恨、爱,几乎没有一件事是做的完全的。
情感表达不完整,则心乱如麻,如鲠在喉。
做事的方式
儿童做事就是玩,是全然快乐的、完全专注的,从不三心二意。
而成人把做事当成一种交易或生意,动机是功利的,结果是有区别的。
二.儿童的天真以及由此导致的创造性;
儿童观察事物会充满新鲜感,会细致的观察,看到的是怎样就认为是怎样;儿童的对世界的认知没有知识的包袱,没有任何人为制定规则的束缚。
但这种认知方式却被成年人认为是无知的表现。
无知与天真虽都是不知道的状态,但本质有区别。
无知是没有知识,目的是对欲望的满足,它是不满足的状态,空虚的;
天真是没有知识,却没有欲望的污染,它是完全的满足状态,充实的。
多则惘,简则明。
这样儿童的思想是自由的,没有任何束缚的。自由思想正是创造力的前提。
家长们出于功利的目的认为:天真是愚蠢的、易被人利用的,人若想在竞争中生存就应该变得精明、狡猾、博学多识。
天真消失了,神性泯灭了。
产生创造力的自由思想被消灭了。
谁才是无知的呢?这是杀鸡取卵还是明智之举呢?
三.儿童有一种信任的自然品质;
儿童天生认为自己是存在的一部分,他信任每一件事,不惧怕任何东西。
这种归属感、信任感,是神性智慧的突出表现。
儿童的完整性、天真以及信任感,是神性智慧的初步体现。这种特性发展到高级阶段便是悟。这是不可理喻的,属无言名境。
神性智慧的三个方面的体现:
神奇感是以“真”即知识的角度来理解;
神秘感是以“美”即情感的角度来理解;
神圣感是以“善”即意志的角度来理解。
神性智慧是人类知、情、意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与统一,是人类理性自明、情感自得、意志自主以后所进入的自由澄明的德性境界。
在这个境界里,主客、物我、能所浑然融合在一起,没有高低对错,没有是非轻重的截然分野,有的是矛盾的和谐统一、相互生成。
而一切美好的事物、品质都是从神性智慧里来的。
结论:人只有对自然和生命产生敬畏,人才能够具有神性智慧。
知识与智慧
知识积累的量永远无法达到智慧的境界。知识只是中间产物,智慧产生知识,知识为智慧提供土壤。
知识与智慧之间的生态关系。
 第二节 儿童神性智慧的淹没和养护
神性智慧的丧失的特征:
无归属感,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内心惶恐不安,长期精神紧张的疲惫、浮躁、莫名的苦恼,烦扰、骚动,人的生活变得喧哗、混乱不堪。
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对儿童神性智慧的守护与存养的最好办法,就是对其进行生态观的教育。关键在于用艺术陶冶儿童的心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浸润,使儿童的心灵免受低级趣味的污染,引导儿童的精神走向高尚的生命境界。
艺术中包含了神性智慧的原型或密码,健康的艺术教育之首要的标志就是引导儿童感受和回忆这个原型或密码。

这个原型的最广为人知的图示便是太极图——阐述世界辩证、对立、统一的关系。
在太极图中,可以看到一条S型曲线。
在S型曲线上任意一点,这一点即是开始又是结束;
任取一段即是向上也是向下,即是向左又是向右;
这种性质表现出了高度的运动性,以及在运动中的不确定性。
这恰恰是生命本身的逻辑,也是神性智慧的逻辑。
滕先生指出:这种S形曲线是世界和生命存在、运行、进化的基本形态,是生命和精神的温床。有生命的地方都与这种S形的不确定性紧密相连。
滕先生认为:最集中体现这一原型的事物还是艺术(你应该多学些物理学,腾先生)
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具体而言儿童是“两极”的天生创造者,他不断创造两极,并不断在两极之间流动,在两极相互作用下产生出灵光。
这种主客不分,人与周围自然的共享关系,就是“灵气”。
爱自己,爱自然。


 神性智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