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教育史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教育 > 南京教育史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7-6
ISBN:9787100055147
作者:徐传德 编
页数:689页

章节摘录

  2.官学的发展成为古代南京教育的一大亮点  由于长期处于全国或地区性政治中心的地位,在规模与档次上,古代和近现代的南京官学的发展较其他城市有很大的不同。  南朝时,晋设太学、宋设国学、梁设国子学、陈设国学与太学。其中以宋、梁的官学较有成效。公元438年(宋元嘉十五年),宋文帝在建康(今南京)开设4个单科学馆,即儒学馆、史学馆、文学馆、玄学馆,实行分科讲授。此举开创了我国古代教育分科的先河。梁朝时,设五经博士,广开学馆,发展官学,并用考试选拔人才,成为隋唐科举的先声。梁武帝指派周兴嗣等人编写《千字文》作为启蒙教材,该书成为我国古代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流传最久且影响最大的国学识字课本。  宋太宗时期,南京地方官学重盛,庆历、熙宁和南宋的高宗时期又掀起三次大规模兴学运动。南京地区设江宁府学,辖有上元县学、江宁县学、句容县学、溧水县学、高淳县学、江浦县学、六合县学等。  明朝,南京设国子监,为全国最高学府,设立了宗学、武学等教育机构,l司时南京还有应天府学以及高淳、江浦等县学。南京在明初曾是乡试、会试所在地。在乡试中,南京国子监及南直隶应天府试录取额甚至高于北京国子监,为全国第一。明代时期,南京共获状元1名、榜眼6名、探花4名、进士291名,名列全国城市前茅。  清代南京除江宁府学外,还有上元县学、江宁县学、句容县学、溧水县学、高淳县学、江浦县学、六合县学,构成了完整的官学体系。由于人才辈出,南京官学屡次获得增加学额的奖励。南京为江南乡试考场“江南贡院”所在地,其规模为全国第一。科举考试中南京各科考取举人、进士者列全国前茅。  ……

书籍目录

总序序绪论第一章 先秦至三国时期的南京教育第一节古代南京地区的教育萌芽一、原始社会时期南京地区的人类活动与教育的产生二、春秋时期南京地区金属冶炼技术的传授第二节秦汉时期的南京教育第三节三国时期的南京教育一、以贵族子弟为主要对象的官学教育二、以学习历史与兵法为主的军队教育三、以大族家庭教育为主的私家教育第二章 两晋至五代十国时期的南京教育第一节东晋南朝官办学校制度的演变一、东晋时期太学与国学的重建二、刘宋时期四学并立的盛况三、南齐时期国学的大起大落四、梁朝时期学校教育的繁荣五、陈朝时期国学的衰微第二节东晋南朝私学教育的发展一、私学教师多元化二、私学条件得到改善三、私学生源多样化四、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第三节东晋南朝家族教育的兴盛一、长辈广泛参与子弟教育二、个人刻苦自学三、少儿教育与妇女教育受到重视四、言教、身教与文教并重五、教育内容十分丰富第四节东晋南朝贵族教育的缺陷一、缺少良好教养,皇族子弟暴虐荒淫二、偏重文化知识,忽视德行教育三、重文轻武,普遍缺少忧患意识四、轻视实务,丧失治国和处世能力第五节隋朝时期的南京教育第六节唐代时期的南京教育第七节五代十国时期的南京教育宋元时期的南京教育第一节官学再度繁荣一、府学有所发展二、县学始具规模三、 官学的经费和管理……第四章 明朝时期的南京教育第五章 清代(鸦片战争前)的南京教育第六章 古代南京教育农技思想与实践第七章 清代(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教育第八章 民车前期的南京教育第九章 南京民国政府时期的南京教育第十章 近、现代南京教育家的思想与实践第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南京教育(1949-1956)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初期的南京教育(1957-1965)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京教育(1966-1976)第十四章 拨乱反正时期的南京教育(1977-1978)第十五章 改革开方时期的南京教育(1979-2005)第十六章 当代南京教育家的思想与实践附录一 南京教育大事年表附录二 民国以来至2005年南京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事业统计表附录三 1927-2005年南京市主要教育行政负责人附录四 当代南京教育人物名录后记

作者简介

《南京教育史》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中国家级重点项目。本项研究是由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牵头,在中央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下进行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采用统一规划,按行政区划组织力量开展的大规模的、系统的关于地方教育史的研究。这一研究的开展,是中国教育史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图书封面


 南京教育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大家云集,3年乃成,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不咋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