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食西渐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饮食文化 > 东食西渐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9-1
ISBN:9787801707215
作者:J.A.G.罗伯茨
页数:203页

章节摘录

第1章中国饮食概述哪种食品被认为是地道的中国食品呢?目前中国消费的食品种类远比过去丰富,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明朝末期从美国以及西方国家引进食品,并在清朝得以普及而发展起来的。玉米、红薯、爱尔兰土豆及花生成了基本的农作物,而且引进并种植了其他一些诸如辣椒、西红柿之类的农产品。不少此类的农作物都被称作“番”,意为外国的或从外国引进的。最近,台湾已经开始商业化种植如野生蘑菇之类的西方蔬菜了。在西方人看来,米饭是与中国饮食最密切相关的基本食物。长期以来,米饭一直是中国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稻可能是中国南部最早引种成功的农作物,稻米的消耗量在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在中国谚语中都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说。当然,整个东南亚地区的人们都以米饭为主食,因此,是否可以将米饭称为中国食物还有待商榷。人们喜欢将大米作为主食,糯米则主要用来制作糕点。到目前为止,大多数中国人食用的大米只是经过简单的去壳处理,因此绝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被保留了下来。现在一些有钱的中国人更乐于吃精米,不过目前仅限于海外华人。

前言

中国人靠食物征服世界本书要谈的是西方人饮食习惯上的巨大变化。这是现代西方社会中最引人瞩目的变化之一。这个题目极为宽泛,目前的相关研究也很有限,所以我将本书的讨论局限于其中的一个方面,即西方人对中国饮食态度的改变。正是由于这种改变,才有了西方城镇里中国餐馆和外卖店的遍地开花(几乎每一个城镇都是如此),也才有了对中国烹饪法的普遍改良和采用。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浩如烟海,同时又散落各处,我无法一一穷尽,只能有所择取,主要采用西方人写作的英语材料,把重点放在中国饮食文化是如何进入北美和英国的。擅长饮食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有关西方人对中国饮食爱根交织的奇怪情感,本书作了客观而有价值的评述,对我们爱待和适应其他国家的文化不无助益。——《泰晤士报》(The Tines)

内容概要

约翰·安东尼·乔治·罗伯茨(J.A.G. Roberts),英国约克郡赫德斯菲尔德大学人文学院的讲师,对中国历史颇有研究,曾著有《西方人眼中的中国》(China Through Western Eyes)、《中国历史》(A History of China)等书。

书籍目录

序  言  中国人靠食物征服世界
第一部分 从西方到东方
第1章 中国饮食概述
第2章 13~18世纪,西方人在中国的饮食体验
冒险家和传教士眼中的中国饮食
马戛尔尼勋爵的特别使团
广州贸易
第3章 19世纪西方人对中国饮食的回顾
西方人眼中的中餐
茶叶
西方人与中国人的社交活动
居住在通商口岸的西方居民
西方人的中国内地之旅
传教士与中餐
义和团运动
第4章 1900~1949年间,在华西方人的饮食体验
通商口岸的西方人
中餐的拥趸
战时的中国饮食状况
中国内战以及共产党的胜利
第5章 西方人在新中国的饮食体验
西方学生和老师
通过饮食了解中国
第二部分从东方到西方
第6章 中国饮食全球化的早期
1884年的伦敦健康展览
美国:从唐人街到比尔·李的竹筷饭馆
中餐进入英国
第7章 始于1945年的中国饮食全球化
美国和加拿大:从炒杂碎到地方特色菜
英国:从外卖店到改良中餐
中餐烹饪秘诀
中餐在西方普及的可行性
第8章 中国饮食全球化
文化资本和东西方之交融
附录一 参考书目
附录二 延伸阅读

编辑推荐

《东食西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编辑推荐:有关西方人对中国饮食爱根交织的奇怪情感,本书作了客观而有价值的评述,对我们爱待和适应其他国家的文化不无助益。  ——《泰晤士报》(The Tines)

作者简介

《东食西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讲述了如今,在很多西方国家的每条高速公路边都有中式快餐店,几乎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备有一口炒菜锅。究竟这种饮食文化是如何风靡全球的,很多令西方人敬而远之的中国食物,又经历了怎样一个从被排斥到被接受的过程,作者通过引用不同时期西方人对中国饮食褒贬不一的诸多观点,一一进行了详尽而有趣的描述。

图书封面


 东食西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翻看了一遍,恶心的够呛……书名真心该由《东食西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改成《斜眼看中国:论在西方人偏见中坚持扩张的中式饮食》!书是洋人写的,翻译的也不咋的,读起来干巴巴的。很枯涩,就像是论文。如果你是想要消闲,想着找本书来打发时间,这书你是休想,只能是让你越看越不顺气;如果你是想找寻,关于西方人对中国人歧视的史实资料的话,该书的内容倒是可以作为论据增补。虽然我知道西方不是没有中国有友好的情感的国际友人,但是那种对中国人民抱有深切的同情心的国际友人,那种“同情”而非“理解”的本身,就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吧……因为我过得比你好,所以我会同情你。这书是从西方人的视角看中国人的。但是作者光顾着说清朝末年的中国人怎么怎么对他们西方人的敌视,就差直接说那些中国人是自作自受死有余辜了,他怎么就不说说他们这些“洋鬼子”为什么会被当地人如此敌视?当然,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儿,毕竟他自己就是个“洋鬼子”,屁股决定立场,立场决定思考方向嘛!一部中华民族的斑斑血泪史,从被憧憬到被歧视,从被侮辱排斥到不得不平等相对。但我们中国人是坚韧的,无论在何种的境地总能够像杂草一样逆境生存蓬勃奋发,我们从来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也指望不上别人的同情!一路前行,——即使苦痛,也请不失微笑。不过自打看了这书,就深刻感觉到,现在的国家就算是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够好的地方,再怎么说也要比那个拖着猪尾巴的“我大清”强上一千倍一万倍。相信如果能有作者用诙谐轻盈的笔调,吸引更多的人来正视这段屈辱的历史,这对那些时下认为历史无用的“崇洋派”会是更好的反击!
  •     整书介绍了13世纪——21世纪,外国普通人、传教士、侵略者、冒险家对中国饮食的看法,无非是敬仰——鄙视——不屑——傲慢的接受,以及18世纪以来中国人在国外无数歧视下犹如野草般艰辛生存的历史,去他妈的SB帝国主义!
  •     最近读了两本有关于饮食的书,一本是沈宏非的《上流社会知识竞赛》,一本就是英国人J.A.G.罗伯茨的《东食西渐》。一个中国人,一个英国人,一个以生活的体验来写出诙谐生动饮食体验,而一个则以学者的严谨和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中餐在西方的演进的过程,二者当然各有所长,沈宏非先生的书在饮食之上对人生和社会娓娓道来,而罗伯茨这本书虽然在学术的创新上没有大的贡献,而他的严谨和看待事物的角度使这本书尚可一读,当然尽管作者结合了众多的资料,但是综究不是中国人,对中国饮食在一些叙述上还是存在一定偏差的。吸引我读这本书的首先是它的名字,本书英文名为“China to Chinatown Chinese Food in the West”,译者将这个英文名翻译成了“东食西渐”,这个名字的巧妙之处在于化用了一个中国历史中的经典名词“西学东渐”,了解中国历史的人对这个名词都不会陌生。除了化用之外,这本书激起人的兴趣(这里指我这样的中国人)还在于,我们长期以来都关注的是西方文化进入自己的国度,而很少关注自己民族的东西进入其他国家,更不要说中国的饮食了。同时对于国人来说,中餐绝对是一个值得骄傲的东西,虽然有人说中国人太能吃太会吃了不是什么好事,奈何食色性也,我个人觉得会吃不是什么坏事嘛!当然本人来自一个好吃的省份——四川,对吃是情有独钟的。回到这本书上来,东食西渐这个标题不禁使我想到东学西渐,姑且捏造这个词来表达东方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启蒙运动中,东方文化在西方受到了推崇,当时的伏尔泰等人都大力推崇来自东方的古老文化,我敢说那个时候中国的软实力绝对比现在靠钱来赢取声望和软实力要来的给力得多。其实相比直接的文化传播,我们的饮食或许走的更远,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历史上外国人对中国的饮食的态度的变化,以及后来中国饮食走向世界的过程。我们的国家现在很有钱,于是急于将自己包装起来,提高自己的软实力来增大自己的影响力,传播我中华之文化。孔子学院在外国陆续建立,然而问题是建了以后又怎么样,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之理解还不如对中国饮食的理解,至少中国的饮食已经可以融入外国社会。在书中,作者介绍了中餐在外国逐渐被接纳的过程,虽然作者属于对中餐较为乐观的一排,但是他的论证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符合事实的,那就是中餐的确经过自我的改变逐渐适应了国外的环境,并取得了发展。也许在国人眼中走出去的中餐不是纯粹的中餐,但是正如作者所言在很大程度上中餐保持了它的文化独立性,没有为适应外国社会而发生质上的改变,它只是适当的调整了自己来适应外国人的口味,毕竟我们之间是存在不同的。来反观我们国家文化的输出,没有能够能被外国社会接受的方式,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永远只能停留在红灯笼,京剧脸谱,孔子这些简单文化符号上,中国现在的文化传播用一种所谓具有中华特色的象征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一定要坚持思想和形式的统一。于是好莱坞拍了《功夫熊猫》,人家可以用东方的事物来给我们讲一个美国大梦,我们一样欣然接受,为什么我们讲中国的文化言必孔孟,古装?我们不可以用西方更能接受的方式来讲一个东方故事吗?你认为外国人能看懂京剧咿咿哇哇的唱腔吗?他们就看一新鲜,看完以后管你的中国国粹,说不定在他们眼里与到马戏团看狗熊跳火圈的娱乐效果是一样的。我们给人家看符号,人家永远看到的都只是符号,改变是新时代走出去必须的。书中所说的中国饮食,为了适应外国人的口味可以改变,甚至创造出超炒杂碎这样的新菜,我们的文化走出去为什么不可以?变化是必须的,形式是其次的,外国人吃中餐管他用筷子还是勺子啊,至少他吃的是本质未变的中餐,同样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管他看的是京剧还是摇滚啊,重要的是形式下的本质而不是不变的符号和形式。写到这里,想到要是人是靠胃思考的动物多好啊,我们靠中餐征服世界吧,何必这么麻烦的走出去了。

精彩短评 (总计93条)

  •     宏观的中国饮食介绍和发展,其实是一个用不同角度看近现代中西文化交融,尤其对我引入了“文化资本”这个概念,很好。
  •     文笔无趣,例举的史料也很无聊。没有阅读的愉悦,也没有查阅的价值。
  •     用对食品和烹饪方式的态度,反应对人的态度。客观,而且,可洞察一些事情。
  •     中餐传入欧美的历史, 此类品种罕见
  •     三星半的书。比较有感触的是中餐在西方发展的历史,这简直是一部心酸的移民史。回想在国外的生活,其实中餐在国外的变异与迎合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首先要生存下来,不是么?
  •     这本书太有意思了,原来洋鬼子觉得莲藕和竹笋是很奇特的食物。
  •     作者介绍了15世纪至文革后西方对中餐的态度。其中引用了大量传教士记录的材料,做出比较详细的论证。可以从传教士的记录中对清末明初中国下层社会有所了解。不错
  •     公共卫生在中国的起步比想象中的要晚好多……
  •     比較是趣味,但錯誤的比較是惡趣味;各有可看之處。
  •     有点意思的一本书。很真实的另一立场的表达,无论是错误的还是夸大的,但都是非常真实的反应。读着有意思的本身,大约也是因为不同立场思维观点碰撞而产生的乐趣。
  •     从西方到东方,西方人来中国品尝美食;从东方到西方,中国人到西方经营美食。
  •     所以菠萝鸡、糖醋里脊、春卷神马的都是外国人才喜欢的中餐。
  •     让我知道怎么样从饮食中发现问题的一本书
  •     很有趣的内容,讲述了西方人对中国食物的认识过程
  •     简单回顾了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交融史,有点儿意思,但是好像还是不够丰富。
  •     结论就是,不熟悉又不肯尝试和接受的就是黑暗料理。
  •     这本书太有意思了。外国人不是一直喜欢中餐的,就象我们家的老人对西餐也不感冒一样。里面有许多各地的用餐风俗等,就是一个中国人也不是太清楚。遗憾的,这是一本外国人关于中餐的学术著作。国内这方面的学术著作不知道有没有,但至少没有象外国人写的这样受推崇。
  •     翻译的原因,读起来有些寡淡。当年为了论文读了第二部分,如今把第一部分读完了。
  •     刚刚拿到手上,感觉封面做的很漂亮雅气,最主要是内容不媚俗,有趣,看中国饮食的过去,就能理解到了为什么中国饮食现在风靡世界.自有他的道理,而且其中的故事很好玩.新奇
  •     幽默且不失严谨。书里写西方人百端嫌弃中餐的那几章让人笑到无语。
  •     外国人谈饮食的图书,内容一般般。
  •     前面蛮有意思的,最后部分有点乏味。总之老外对中国饮食文化没有国内传说的那么向往,反倒偏见不少呢
  •     没有什么意思。
  •     其实我关注的是饮食安全
  •     挺没意思的一本书
  •     内容还没细看,开头还不错,有继续看下去的意愿。
  •     简直就是本科生的论文,都是借用别的人观点,别人的记录,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哪些是真的,因为作者没有自己观点和考证
  •     还没有看完,就目前看过的来说,比较像流水账。不停的引用一些传教士或旅行者的见闻,作者自己的观点反而没什么,即便有野没什么深度。而且也没有觉得对“东食西渐”有什么了解,建议别买。
  •     如果用来做研究的话,还有待考据。我买来是做毕业设计参考的,感觉够用了。书本还不错,可是书皮为啥那么黄呢?
  •     1、纸张有些地方印刷有小墨点,但是因为内容很好,所以我觉得没什么关系。2、这本书内容真的很好,还能知道相关时代的中国的一些历史,信息量不错,非常值得购买。3、内容应该没多少新创的东西,是根据以前传教士、各路去过中国的人的游记、日记、出版的书,以及英、美、法等国出版的关于中国食品、烹饪和对华人餐馆的调查,所作出的一个总结和分析,是中餐在欧美的一个发展史,也能了解一下华人的生存、发展史。
  •     有一些挺有意思的观点
  •     非要把有趣的见解留到最后吗?
  •     食品安全问题早已存在
  •     完全没有看下去的欲望。本书PASS掉
  •     与其说是东西饮食交流史,不如说是东西文化交流史。
  •     数的封面有点儿发黄,应该是在仓库放久了。
  •     多角度了解了中餐文化在国外的进程 原来同样也有血泪史
  •     原来 中国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受欢迎 开始甚至刚开始居然是厌恶的
  •     书严重损坏,有辱斯文!店大欺客!!!
  •     饮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碰撞与对峙,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交融与触碰,折射出滑稽、矛盾、憎恶、嬉笑等的丰富的历史篇章。
  •     东方美食在西方
  •     不错.(不过作为一个中国人,看的过程中会有受伤感
  •     內容偏頗,無查證,很多都是作者自身成見。大部分都是在節錄n百年前外國人的文獻不值得看
  •     看这书的,有品味哦
  •     对比一百年前,才能看出今日中国的进步。
  •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这么有趣的topic写的这么乏而无味...
  •     好看!壮哉我大中华美食,悲哉中华食品掺假现象!
  •     这也是曾经迷的一个系列,西学东渐后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     喜欢这本书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
  •     书籍很好,送货速度也很快,当当的服务不错
  •     比《中国食物》写得好。嗯。。至少翻译得好。
  •     其实不是关于吃,更主要的是关于吃的环境|换一个角度,对做饭会有一些新的思路|有意思的文化研究角度
  •     趣味文笔较「来份杂碎」略欠
  •     跨文化研究的严重误解,笑死。
  •     一个老外对中餐一知半解式的研究。
  •     翻了一下,还蛮吸引我的~ 写的是关于中国饮食和饮食文化在外国的流传和影响,外国人对其态度的变化或者因人而异。但是作者写本书的时候是2000年,在中国2008年才出版,现在2012年,所以有些观点和数据与现在还是有点出入的~ 我们要以发展的、辩证的眼观看待本书~ 可能是此书库存久了,书的封面应该是纯白的,但现在有些泛黄,有点难过~
  •     表现了老外对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的认识,不错。
  •     纯粹是为打发时间在乱翻。但是前半段还是很有意思。
  •     外国人写的,还不错吧,可以看看。
  •     开始有点兴趣,看到后面就觉得有点无聊了。
  •     讲述的角度很新颖,值得一看
  •     很好的书,观察的视角不同,从另一角度看文化迁徙
  •     外国人不简单,竟然还知道炒杂碎。
  •     从英国人的角度看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前半部分讲外国人来中国看到的,随着时间的不同从褒到贬再好转,中间抨击了很多卫生相关的内容。 后半部分讲中餐在海外的发展,一开始由于外国人的偏见(1中餐什么都吃猫狗耗子之类的太吓人; 2卫生不好,不分餐; 3装修和服务往往排在菜品质量之后甚至干脆就不太注重)觉得中餐low,所以大多数中餐都是从攻占低端市场开始,再逐渐改良。 有些观点蛮有趣的,能看出不少文化差异。
  •     “现在一些有钱的中国人更乐于吃精米,不过目前仅限于海外华人。”中国人吃精米都吃得全民高血压高血脂了,现在是有钱的中国人吃糙米。
  •     这是一本外国人写的中国饮食,开始还蛮感兴趣的。但是看到后面发现,这本书真是越来越索比。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我觉得唯一的作用就是让我认识到原来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外国人眼里原来是这样的。。。打五分是因为服务态度不错。但还是建议大家不要买。
  •     2010年2月17日 上海季风书园。
  •     前半部是西洋镜一样的“过去100来年里老外眼中的中国菜”:从引用的文献来看,(少数)看中餐顺眼的觉得这种吃食品种丰富物美价廉,就是大蒜放得太多,看不惯的自然是“中国人猫狗死猪什么都吃,卫生状况成疑”,有人还会得出“因为佛教不杀生的教义,所以中国人很少吃猪肉,再加上印度的影响,所以牛肉吃的也少”这种结论。后一半是中餐在海外传播的历史,与华人在西方世界的地位与形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显得学术了许多。努力回想一下,似乎没在伦敦唐人街饭店的菜牌上见过“杂碎”这道菜,或许是中国人不太留言这种老外最爱的菜式吧。译者大概不太熟悉广东人名的罗马拼音,有不少人名译得有点不伦不类。
  •     如题,作者遵守严格的学术规范,讲究言必有据,从书后大量的参考文献即可看出。所以,在我看来,该书不适合休闲阅读。书中确实提到许多对中国饮食的误解,如早期的西方人道听途说,认为中国人以猫、狗、老鼠肉为食,但这些流言是作者从早期传教士等人的记录中摘录,而且作者也对此作了澄清。译者在张光直的名后加括号注明(音译),似乎表明作者对人类学和考古学了解有限。
  •     古代官员招待外国人的异闻
  •     长学问,通读一遍,权当知识积累吧
  •     中餐的变迁以及中餐的国际发展史
  •     曾經鼓舞士氣的居然就是:再不走快一點,就讓你們吃中餐。
  •     很喜欢这本书,需要慢慢看。
  •     本以为要看到不一样的东西,结果很伤心。前半部作者纠缠在中国人吃狗,吃猫,吃老鼠的怪圈儿里。让人看着实在是受不了。通篇没什么新意。又后悔了一次。。。以后不能再乱买书了,现在卖书的都太奸。
  •     狭
  •     看看西方对中国的印象演变,挺有意思的。
  •     论文改成的书,视角稍窄了点,后半本满眼的“炒杂碎”。
  •     一直都想了解来着
  •     原来西方传教士早就注意到我们“什么都吃”以及“猪肉注水、沙子填鸭”之类的无良举动了……
  •     为嘛老外总觉得我们吃猫肉鼠肉是普遍行为呀。。。chop suey也是我家的最爱。。。
  •     整个一研究用的欧美普及书~
  •     再次感觉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很适合象我这种爱吃的人.也学习一下吃在历史的洪流中,尤其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中扮演的角色.
  •     过百本的参考文献,相当详尽的不同时期西方人对中国饮食的评价和看法。虽然讲的是饮食,但所展现的历史的发展,还有中西文化的冲突都很有意思。
  •     书名译的很带感。讲述了中餐逐渐被西方人接受的过程,读了才知道当年西方人是怎么看待中餐的
  •     里面介绍了中国美食餐饮产业向西方传播的过程。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类书,平时客观的搜集记录一个话题的大量实料。虽然纸质一般,但是性价比很好,个人喜欢,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     本书内容不错,考证严谨……
  •     在近500年间,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经过了恶心、偏见、尝试、少数人接受、健康、流行、交融的过程。饮食也有全球化的过程。
  •     不到10块而言,性价比还可以,可以看看外国对中餐几百年来的评价,严肃性大于娱乐性质。总的来说意思着明末之后,中国在世界之林地位很低,成了落后愚昧的代名词,贫富差距大,上层饱食终日,下层又穷又脏。新中国经历3年自然灾害时很多人饿肚子。真正的东食西渐在当代,但也主要靠快餐取胜。对英美来说,在异域风情浓厚的饮食文化中属于市场占有率很高的。
  •     这段历史倒是非常有意思。
  •     还不错,有很多东西都不了解呢
  •     角度较新颖,材料组织有些杂
  •     有历史,可做休闲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