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物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饮食文化 > 中国食物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1
ISBN:9787214031730
作者:(美)尤金·N·安德森
页数:292页

章节摘录

  我们已注意到中国经历了土地所有制的三次根本性转变。第一次出现在村社土地原始公有制被古典封建制取代之时,也就是向统治者的亲属和支持者授爵封地。这可能出现于商朝,而到周朝则确定无疑。第二次为土地私有制和自由民农耕的兴起,这是周朝晚期发展起来并在汉朝正式确立的(随之出现的是国家全面控制的幻想及国家社会主义的尝试)。第三次是在魏朝统治下彻底重新分配土地的社会主义,隋唐更加普遍。第四次转变是安禄山叛乱对这一制度的破坏,导致由政治实权人物占有庞大领地,这种状况延续到宋朝。第五次也是现代以前的最后一次转变,渐次出现在以后的朝代(明清):大领地的重要性减弱,而小农再次兴起。  就寺院拥有的土地而言,唐朝土地所有权及其对发展的影响可与中世纪欧洲的土地所有权及其影响相比。佛寺和道观获得r大量的农业土地,但当国家感到现金短缺时就会没收之。  唐朝的主食仍旧为粟;稻则在迅速扩张的南方流行。根据租税数字,我算出粮食产量为每英亩l,300—1,600磅左右(该数字是崔瑞德的,但用现行的亩重新算过;崔瑞德,1963年)。这些数字类似于汉朝丰年时的产量和加世纪初歉年时的产量。有一种税规定每户纳粮2石(当时每石约合140磅),所以土地较多的人家比土地较少的人家境况要好。别的租税涉及布帛等,通常比法定的普通税额收得更多。盐业专卖也重新出现了(一如在汉朝和其他早期朝代),政府通过使这一日用必需品更难获取而压榨人民。腌渍仍是保存蔬菜之类物品的基本方式,所以需要大量的盐。晚唐的很多反叛者都因贩私盐而长了见识。  近东农作物——其中有菠菜、甜菜、莴苣、扁桃和无花果——在唐朝为中国人所知(罗佛,1919年;谢弗,1963年)。南方的农作物传播得更加广泛,但其中大部分以前在嵇含时代便已知晓。印度赤砂糖(棕榈糖)及棕榈汁、海枣、大薯蓣(Dioscoreacdata)、小豆蔻、高良姜和很多新品种的稻、芋、诃子、柑桔、山扁豆、香蕉、橄榄、荔枝以及类似的水果,都属于来自南方的重要农作物;荔枝和别的亚热带水果盖在冰下由信使送到宫廷;它们被认为是绝佳的美味(谢弗,1967年)。唐朝时期,中国食物和农业的最重要变化是采用了南方的双季稻。双季稻显然已由居住在较南地区的当地人实行了好几个世纪(如果没有l,000年的话),并在唐朝及唐以后广泛传播,此时已被大批定居在新的安全地带上的汉族农人付诸实践。东南部自秦朝以来就时断时续地成为中国的领土,但只是在唐朝才较为稳定;因此广东人称自己为“唐人”,而  不是像其他说汉语者那样自称为“汉人”。在较远的南方,土著居民们基于稻子和块茎作物的地方性饮食也被汉人采用。“薯蓣和芋头”变成了土著住民粗糙、笨拙饭食的标准比喻(谢弗,1969年)。相形之下,稻米正像现在这样日益广受钟爱。  在北方,小麦继续有所进展。农作物的轮种使小麦和粟均被栽培并继续传播;磨粉的新技术把小麦制成了最便于使用并且普遍可以得到的形式——面粉(谢弗,1977年)。小麦以如今众所周知的形式被食用:汤团、油条和面条。现代“烧饼”(“roast cakes”,面上撒有芝麻并贴在炉壁上烘熟的小面包)的前身已在流行,并显然被认为是新食物。烧饼实则是通称为“馕”的波斯及中亚的标准面包的小型变体,因此是由那里衍生而来;它们在唐代中国是舶来品,由中亚人在大城市里烘制(谢弗,1963年、1977年)。各种各样的小麦面饼已在中砸的唐朝遗址中发掘出来(《中国画报》,1976年,第36—39页)。  从我们拥有的许多出自唐朝的著述中,尤其是从840年代访问中国的日本僧人圆仁的极其完整的日记中,我们获悉粟在北方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小麦则在某种意义上被认为是奢侈品(赖绍华,1955年)。圆仁记述道,各种各样的面点是专门拿来招待他及其随行人员的特殊膳食,或者是盛大宴会上的珍奇食物,用来代替非佛教徒在这种场合本该食用的肉。豆腐以及面筋做成的肉仿制品尚未为人知晓。佛教导致了大规模的素食主义以及用来代替肉的各种小麦制品的开发,从而使“西方蛮人”想起了他们本国的食物;牛肉越来越不被当做一种食物了。中国人继续吃牛肉,却带着某种羞耻感,而且很多较年长的中围人至今仍把杀牛视为不正当之举;非佛教徒跟佛教徒一样,说牛为人类劳作太辛苦,不能用这种无情的方式来对待它。受佛教影响较大的日本人,后来则完全停止吃牛肉,并且只是随着大规模的西化才又把它当成食物。不过,奶油、酸奶酪、马奶酒(发酵的马奶)、干酪、凝乳和黄油倒是很流行。由于皇族本身就有部分突厥语族的背景,这些食物也就势必要取得一席之地。这似乎是奶制品消费在中国所达到的顶峰。别的中亚食物,如葡萄滔与其他小麦制品之类也非常流行。  茶也许早在唐以前就在中国出现,但它的普及却要归于唐朝兴起的一股狂热。陆羽的《茶经》(1974年,原书写于8世纪)为提高品茶水平开了风气之先;至今仍被广泛阅读。茶发源于缅甸一印度边境地区的某处,极可能是由佛教僧人传入中国,虽说我们并无这方面的证据。与稻子或白菜相比,它是很晚才被添入中国食谱。我们现在把茶看成中围的国粹,但它在唐朝却是一种新的舶来饮料,此乃该时代西来影响重要性的一大例证。  暂且撇开李贺在一首诗中提到的貜貜这类零星杂物不谈(J.弗罗德沙姆,1967年,第201页),我们发现普通百姓始终在吃同样的东西。鱼很丰富,而且大型的远洋捕鱼活动也有记载。人们非常热衷于吃生鱼;它确实是主要的美食之一,还有几位诗人,把薄鱼片形容为在熟练的切菜刀下如雪花飞舞。最新鲜的鱼的最薄切片被看做上品。淡水鱼总是可以得到,因为首都和大多数主要城市都位于靠近河流的内地。某些品种比其他品种更受喜爱;海洋生物则人体上使文人学士略感奇异。切成薄片的肉有可能烹制得和当今西北一样(通常与葱、韭或别的葱属植物一起炒),乃是富庶或奢华的表征。鸡(以及别的珍奇家禽)只在特殊场合才被食用,诗歌里有这样的比喻。它们被用来与质朴的乡村生活进行对比,如高适的一首诗所云:  耕地桑拓间,  地肥菜常熟,  为问葵藿资,  何如庙堂肉?  (玛丽·陈,1978年,第91页。)  跟其他时代一样,唐朝也周期性地发生饥荒。战争与内乱的副作用因反复无常的税收制度而加剧。瘟疫显然更为常见,这是因为中国与印度和近东紧密接壤,而那里经常流行传染病(崔瑞德,1979年)。这类瘟疫因饥荒而加剧,并又导致了更大的饥荒,因为全劳力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没有迹象表明瘟疫曾像在欧洲那样抬高厂劳动力价格;更有可能的是,它们导致了像在中东那样的效果,即在那里杀死了富裕的城市居民,因而对劳动力需求的削减甚至比对供给的削减还要大,并就此导致了更低的工资和经济的衰退(多尔斯,1977年)。  中国第一本著名的烹调书和第一本营养学教科书(两者现在均已失传)都出现于唐朝。草本植物志和农书在由陶弘景和贾思勰确立的样式上渐渐发展起来,在朝廷的提倡下,医学和农学取得了进步(昂舒尔德,1985年)。蒸馏法出现于唐朝末年;可能是在中国发明出来的(李约瑟,1956年,1976—1980年)。  唐朝是中围的黄金时代,其无与伦比的诗作和生活艺术被永志不忘。然而,在巾国食物体系的进化中,唐朝并不显得特别重要。

内容概要

尤・N・安德森(E.N.Anderson),1967年于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河滨加州大学人类学教授。主要研究生态人类学,特别是有关食物之生产与消费的生态学,以及人类究竟如何利用、分类和认识他们的资源。其代表作品有《心中的生态学:情感、信仰与环境》(1996)、《中国食物》(1998)、《在混乱中完结》(1978,与人合作)、《中国南海岸的文化生态》(1972,与人合作)等。

书籍目录


鸣谢
年表
第一章 自然环境
第二章 史前史与历史的发端
第三章 至关重要的一千年:周朝到汉朝
第四章 来自西方的食物:中世纪的中国
第五章 食物体系的确立:宋朝以及诸征服王朝
第六章 内卷化:中华帝国的晚期
第七章 传统农业的顶峰
第八章 今日中国食品
第九章 一些基本烹调法
第十章 区域和地方
第十一章 食物的传统药用价值
第十二章 食物在社会中
附录:隔壁邻居家的主餐
注释
书目
附篇一 中国文化中的饮食――人类学与历史学的透视 张光直
附篇二 中国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食物 弗雷德里克・J・西蒙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有关中国食物的内容广泛且引人入胜的历史学和人种学著作。作者从上古史入手,展示了食物如何从一开始就在中国的官府政策、宗教仪式和身体营卫诸方面占据着中心位置,然后顺着时间线索把笔触一直伸向当代中国,丰富、迷人而又发人深思地描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多样性。

图书封面


 中国食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中国是一个好吃的国度,直到今天,吃饭仍然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作者选择从这一角度切入分析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可谓眼光独到,远胜国内学者所著那些平庸无奇的社会文化史专著。全书大致可分为两块:一块是介绍中国自古至今食物的变化;另一块介绍饮食方法和不同地域间的差别。但作者并不为此所限,而是结合历史分析了中国为何不能现代化等等深层次的问题,这就使本书超脱了平面的介绍,体现出了深层次的学术意义,其中作者的许多见解读来不禁令人击掌叫好。特别是东西文化交流对国内食物的影响,读罢后令人印象尤其深刻。而人口过多导致大量雇用劳动力而不是改善技术,与今日之工业相比,亦有类似。
  •     “中国人都是老鼠。”几年前我在一本原籍俄罗斯的“黄祸”变种古旧小册子里面读到这样的话,“他们什么都吃,繁殖力又超强,一到晚上就会鼓着红红的小眼睛,四处乱串、磨牙。用不了几十年,世界各处的下水道里就会源源不断的爬出中国人。”这种直接的攻击,如果出现在现在这个动不动就举国感到侮辱的时代,无疑会掀起惊涛骇浪。不过这其中有一点说法倒是流传下来,不信可以搜索一下一篇网文《老外辨认中国人的88种方法》,这里摘录几条:2.You like to eat chicken feet. 你喜欢吃鸡脚3.You suck on fish heads and fish fins.你吃鱼时会吸鱼头和鱼鳍41.You hate to waste food. 你讨厌浪费食物.42.You have Tupperware in your fridge with three bites of rice or one leftover chicken wing. 你冰箱里有塑料餐盒, 里面装着三口饭和一只剩鸡翅.61.You prefer your shrimp with the heads and legs still attached. 你喜欢没有去头尾的虾.78.Even if you"re totally full,if someone says they"re going to throw away the leftovers on the table,you"ll finish them. 即使你饱了, 当别人要把剩下的菜倒掉时你也会把它吃完.怎么解释这些现象呢?如果把《中国食物》作者的观点提纯一下,就得到了《三体II》中所提及的所谓“第一公理”:文明的第一要义在于生存。文明不断消长和扩张,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不断增长,所需要的维持生存的食物需求也水涨船高。面对这种压力,文明可能会有自然的调节方法,以减少人口,比如灾荒,战乱;文明也会发展出在今天看来不那么人道的方法,比如溺婴;当然,至少有某些不错的习惯保留了下来,比如说对食物最大限度的利用。举例子说明:稻米作为主食,产量高,营养程度也高,适合供养稠密的聚落;动物蛋白这种处于食物链高端的物质既然不易得到,那就转向植物蛋白,于是各种豆制品大行其道,豆腐、香干、豆浆、腐乳等等有效的补充了在肉类缺乏时的营养不足;饮食习惯上,各种食材的边角余料得到了很好的利用,诸如各种动物的头尾、内脏、经络、皮肤等等,各种蔬菜的根、茎、叶、花等等,都可以入菜,而且在会吃的中国人看来,滋味比大块的蠢肉要好上许多;多种佐料和烹调方法的运用,使原本这些可能难以下咽的食材变成无上美味,也使一个季节的丰收菜不致浪费——想想看大锅式的卤制和酱缸式的腌制;而中国人向来承受的“什么都吃”的名声,也可以用这一道理来解读。有时一个简单的定律可能推导出两个以上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另一个同样面临人口/食物压力的邻邦印度时,可以发现,他们的办法和我们很不一样,主动减少食物摄入,特别是减少肉食摄入成为主要的方法。印度教的《摩奴法论》中说:“不杀生是无法获得肉食的,鉴于杀生违反了“非暴力”的原则,所以人应该放弃肉食。”甘地的自传中花了很大的篇幅不厌其烦的宣传压制食欲的必要,他认为这是节制欲望的开始,也是检验对宗教是否虔诚重要的标志之一。甘地幼年时觉得吃肉才能改变民族体质,所以和同窗一起偷偷吃肉,这唯一的一次尝试令他觉得肚子里有山羊在叫。后来甘地终身不但不吃肉,随着时间的流逝还越吃越少。蒙巴顿一次会晤甘地时,甘地邀请他尝一口自己的食物,那是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麦粥,上面洒了一点点奶油。蒙巴顿尝了一口,几乎作呕,但这就是甘地一天的养料。这似乎符合我们之前的一贯印象,中国是世俗的,印度是宗教的,这点导致二者对待食物的态度非常不同,但都着眼于应对以有限土地供养人口的压力。当然,这一理论还有很多缺陷,有很多问题也没有得出很好的解答,比如如果我们再继续问一步,为什么会有世俗和宗教的分野?再比如究竟是食物的特质塑造了对待食物的方式还是相反?究竟是人口的增长需要食物还是食物的创新使人口增长成为可能?但不管怎么说,这一理论前提清楚,推论简洁,解释力也很强,不失为一个好的理论。最后再说说看了这本书以后我的一些饮食的变化:1.对蔬菜和各类豆制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大盘青菜或豆干吃的津津有味,一边吃还特自豪,觉得自己为人类文明的延续作出了贡献。2.学会把饭倒到菜盆里面吃,这样汁液比把菜盖到饭上损失少一点。回了家以后我妈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我在北方学的坏习惯。3.学校食堂的万能菜青椒和洋葱也要吃干净。4.虽然我生长在武汉,但喜欢上鸭脖子也是最近的事情。昨天我一边看开幕式一边静静地吃了一堆。同样迷恋的还有鱼头、鸡爪、猪头肉、鸭脑袋(学校食堂不定期有卖!)等等,可是随之又发现啤酒的消耗量又变多了,感觉还是没做啥贡献。
  •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对辛勤劳动尊重和节俭,吃占据了生活的很大部分,我们与邻里最常问候的一句话:“你吃饭了没?”吃饭的礼仪和习俗随着那场浩劫变得简单或不那么讲究了,对美食的追求并没有缩减,街边上最多最热闹的还是餐馆,尽管后工业时代的现代化严重破坏了古中国原有的生态平衡和食物链关系,大家还是辛勤地劳动,以确保衣食无忧,并不忘美食的诱惑和享受,“食色,性也”,而食的范围却更加广泛。南方生活的我们吃大米作的饭,配着油炒或水煮的蔬菜或豆腐、肉类为菜,小时候对肉类的食物总是充满渴望,因为其不多,整个春节是最放纵吃喝的时节,特别是肉类和零食,对春节的向往绝大多时是出于对吃喝的向往,梁山好汉的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吃酒、大秤分金”的豪杰无法无律的生活是多么令人想往,虽然这是小说描写出来的理想状态。可如今还是过着在食堂打饭,忍受着打菜工作者的冷眼冷语,对于饭菜的卫生质量做到眼不见为净的自我安慰,换个角度理解就是让自己肠胃更能适应环境(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也不知道哪个人说的,不得不承认其正确性),讨论着物价飞涨带来饭菜上价格和质量上的巨大差别。生为中国人,我们是多么努力地健壮肠胃去能适应环境,和过去相比,我们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如?可笑的是自己,不识五谷不分菜蔬,小时候家里还养过猪,种过田和地,见识过父母在地里辛勤劳动(根据农历来安排田地,播种、插秧、施农家肥、浇灌、收割、晒稻谷),但父母总是替我们做得周全,供我们读书,让我们脱离那种风吹日晒辛勤劳动却吃不饱穿不好的生活,避免和他们过去一样,可是读到这时候却成了一个呆子,连稻子(长大后土地由于现代化的建设被征用光了)都没割过,对于食物的凉性和热性,总是听父母和长辈说到,了解很含糊,那是一个复杂而庞大未知的体系,来自于经验还是传说,中医理论提倡的食疗应该是研究这类理论,但总没有那么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它似乎很是正确,因为这些是代代相传,是两千年来前人经验总结的结论。平时我们会听到国外的蔬菜不可思议地贵,笨笨的外国人傻傻地连三文鱼、鸡鸭去头去骨,下水全扔进垃圾桶,只食用腹部或胸部的肉,而且做出来的菜简单得一点谈不上可口,跟中国菜相差太远了,结论是他们完全不懂得享受自然中的美食。这几天来,看了这本《中国食物》,很有趣的书籍,心里想自诩饮食平衡而身体健康同时喜欢历史的她可能会更想看这本书,生态环境、历史、社会、食物的起源和文化结合到一起,讲述了农业古国——中华帝国如何设法在可耕地相对很小的面积上养活了1/4的世界人口,为何中国选择了精耕细作的、高度多样化的、可持续的农业解决人口不断增长的问题。从食物的变化和选择去看古代中国的历史,确实是别样的历史,更能明白和理解生态环境、历史和社会之间相互关联,更能理解过去和现在的中国历史缘由,复杂的中国正如复杂的饮食文化一样,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我们祖先的发明和天才创造力养活了这么庞大的人口,同时也感到无奈,古中国天人合一的和谐同时成了落后的同义词,明清帝国的内卷化(密集的人口使劳动力变得廉价,从而没有技术改进的愿望,劳动密集型经济则意味着百姓需要更多的儿子从事田间劳动或在其他情况下谋生,人口便增长,中央政府又变得更加集权,以控制迅速增加的民众)是帝国停滞不前,赶不上现代化的机会,这是封闭的环境使然,也是最初的政治和文化成功和早熟决定了,伟大的历史传统和儒家思想使过去的古中国成功地解决一切面临的问题,而突如其来地面对海上的帝国主义舰队时,我们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成了帝国主义列强聚而分之的大蛋糕,变得那么不适应变化,以礼治国的“天朝上国”礼仪和由此构成的皇权受到沉重打击,落后、贫穷成了它的特征,中国成了千疮百孔的、沉睡中的大国。书中摘抄的笔记,摘抄出知识点(难免断章取义):从定量的、结构的、象征的和心理的四个客观标准来看,中国人可能是最专注于食物的了。谢和耐用“低营养、长期匮乏和饥荒”来解释中国烹调的创造发明性,这些迫使中国人“审慎地利用每一种潜在的可食蔬菜与昆虫,以及动物下水”。但中国人之所以在这方面表现出创造性,原因也许很简单:食物和吃法,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人精神气质的组成部分。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有戏剧性的自然景观之一,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同时中国是一个灾难之地(除华南以外的地方饱受干旱、地震、洪涝和其他灾难的困扰)。中国人过去和现在都擅长于使土地服务于自身的目标,而不让其来束缚自己。自然环境提供了机会和发展力量,但在那种自然环境中,人的实际命运由人的选择所决定,而这种选择受社会和历史因素的制约要比受自然因素的制约更多。历史的发端,伴随着权力的逐渐集中,平均主义村社不复存在。随之消失的是很多限制人口的因素。人们感到不再能完全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也不再能回避小家庭缺乏劳力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劳动和产品,而得到它的唯一途径则是增加家庭的劳动力。由此开始了中国经济史上的恶性循环:食物产量的提高导致人口的增加;而增加的人口又导致了食物的更大需求和由此产生的对农业集约化的要求。在国家出现以后,赋税使农民的生存更为艰难。他们不可能积攒财产,只能寄望于孩子,与之一起劳动,并在年迈时依赖其赡养。周朝后半期的开创性作用在伦理学及政治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儒家学派。《诗经》提及至少44种确定或可能的食物性植物。中国早期哲学归根结蒂全是政治哲学:其目标是创造和维持一个管理有方的国家。孟子把农业当作基础部门,而手工业、制造业及商业则排位较低。在这一点上,他被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和精英所效仿。农民,表面上受到尊重,实则受到轻视。《礼记》这些仪式旨在向民众传达这样一件事实:统治者把这些活动视作根基。它们也传达、表露或传播了社会等级制度。《易经》阴阳、五行,五行:土、木、火、金和水。土生木、木引火、火炼金、金使露水凝结。与此相连的其他万物,五色,五味(酸、苦、甘、辛或辣、咸),五气(臊气、焦气、香气、腥气、腐气)、五大身体器官、五小身体器官、躯干的五翼。秦朝给了西方以“支那”(China)一样,汉朝也给了所有中国人以“汉人”的认同感。到了汉朝灭亡时,中国的食物、农业和营养学都向前发展了,汉朝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农业价格维持系统,以及使所有一切得以运转的官僚结构合理化。独立的小自耕农是最有生产效率的农夫,而大庄园则对生产和国家构成威胁,这种观察在官员们头脑里已变得根深蒂固(尽管有时也受到挑战)。中国官僚机器得益于发明了文官考核制度以及严格论功升的制度。中世纪的中国,来自西方的食物,汉以后,4个世纪的分裂,中亚民族在北方的统治,导致了西亚和南亚作物与观念的传入,其中包括新的土地所有权制度。茶的引入。《齐民要术》。陶弘景汇编了华南的全部草本植物、化学、炼金术、医学、道教及常见秘学知识,也为后世更著名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开了先河。在陶弘景的著作中,我们第一次看到食物分为“凉性”或“热性”,这是一种西域的法则,可能与佛教一起传入中国。这种体液理论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饮食,因为人们试图在其体内保持冷热间的和谐平衡,并在某种程度保持干湿能量间的和谐平衡。宋朝时期,中国的农业和食物最后成形,食物生产更为合理化和科学化,中国伟大的烹调法也产生于宋朝。宋朝的创立者赵匡胤,建立了文官官僚机构,巩固了中央集权,此外他大张旗鼓地强调文官士大夫的品德及文化优于军人,从而严密操控了意识形态,这显示出他对价值观的真正中国式的理解。宋朝的军事机器后来日渐庞大,最终消耗了国家岁入的2/3或更多,并且人数逾百万,但它的全部兵权和军费结构却从属于文官精英。它并未取得过辉煌的胜利,即使在最起码的镇压内部纷争也是如此,而它在应付外部挑战时则惊人地无能。中国人把普通的炸麻花(确切地说是油条)说成是“油炸鬼”,藉以唾弃秦桧夫妇,油炸麻花是秦桧夫妇下地狱的象征。家庭变成了帝国内部的微小帝国,它们根据儒家的准则来规范内部事物,因而使国家从统领一切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吴自牧。宋朝,中国似乎正在资本主义、工业、现代科学、现代教育制度和信息体系的门前徘徊,那正是欧洲于数百年发展出来的全部东西。然而,现代科学并未在中国得到发展,宋朝的文人学士做了了不起的科学观察,但他们却将大部分精力投到官僚政治和文学事务中去了。教育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和扩大,本草类及饮食类书籍也已问世,但宋廷的软弱无能和征服王朝因循守旧的威权主义却似乎妨碍了现代的和扩张的经济、科学及技术的创始和发展。停滞不前的官僚政治和地主所有制似乎削弱了城市以及其活跃、创新和进取的阶级。同时,新儒家哲学——基本上是静止的、复古的、超脱的和逆向的——变成了此种停滞的确切的和极为反动的表征。在宋朝以后,中国再未恢复过前冲力。内卷化:中华帝国的晚期无能、腐败以及效率低下构成了明朝大部分时期的特征,并助长了中国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阻力,但明朝却持续了近300年之久,而按中国的标准,此中大部分时间是比较太平和繁荣的。人口增长超过了以往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没有重大的战争,而且外部威胁在明朝结束前一直受到有效的抵抗。《开工天物》宋应星,展示了明朝典型农夫的实际生活,明朝的农夫的勤劳令人难以置信,与此相应,其知识(农业吧)之广也令人惊叹。从明朝至今,西方的中国观察家们看出独裁政治与发展停滞之间不无关联。中国在技术方面曾在世界上领先达数世纪,仍有可用于投资的巨额盈余,这一点已为非法与半合法的惊人财富所证实,可这笔财富被富人奢侈地挥霍掉了,并未投资于经济发展,明朝土地所有者更倾向于权力追求高官厚禄或专卖贸易,以获厚利。另一理论:所谓中国的“高水平的均衡陷阱”,人们艰辛劳作,生计则很微薄,致使劳动比机器或其他资本密集型的发明更廉价。因此中国没有利用新技术,甚至还放弃了已有的技术。清朝没有走向现代化,西方肯定是问题的一部分,清朝的模式适合于“农业内卷化”内卷化(在不同的情况下叫做“没有发展的发展”)发生在传统体制推行越来越严厉、越来越复杂并要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的时候,但没有任何根本的变化。内卷化是殖民政策的结果。记录到此,明白了不少历史知识。后面今日中国食物一章也很精彩。更为理性地理解现实看到的无奈和困惑,落后的中国如何背负着巨大人口问题和难以取舍的传统与经验去追赶进步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多么困难,中国人们是多么勤劳、多么优秀、多么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工业化不仅打破旧有的传统农业经济,原有的和谐的自然环境也跟着发生剧烈的变化,家门口的河流是看着它由清变黑,如今变成黑水沟了,而对于食物的安全,一旦资本主义了,严重缺乏有效监督和合理管理,现代科技被某些自私无耻的“无所不能”人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利益,食品不再像从前那么可靠和安全,诚信被金钱至上的主义践踏在脚下,逃不出的循环,透支着环境和未来,因为落后和人口的庞大。换个角度理解,看了此书,我们的祖先确实是很伟大,能在如此有限的土地上养活如此多人口,并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就不那么和谐了)。

精彩短评 (总计82条)

  •     以外国的视角,将中国食物的历史一一道来,很有意思
  •     随便翻翻
  •     视角很好,其余的瑕不掩瑜
  •     附录的序,写的真好,不过不是作者,张光直的~至于本书作者,有点野趣,但还嫩了点。译者马孆同学一直单身,只度过了59岁,2012年病逝。
  •     文化与生态造就中国食物。
  •     其实早就读过了。可是当时并不了解其学术脉络。以后要重读英文版。翻译太烂了。
  •     食物很诱人,但这本著作却让人没有阅读的胃口。刘东先生,您主编这套丛书,为学界做了很大贡献,可您的翻译水平实在是让人难以恭维。
  •     网罗了不少资料。。
  •     尝试读第二遍。对不起我实在读不下去。。。
  •     考察中国食物的生态人类学入门,观点是饮食的文化选择因素大于生态环境因素。翻译太差,有些食物译名莫名其妙。
  •     用学术的眼光来看食物实在很有意思,而且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很多合理的分析,比如为什么要食用粳米北方为什么多种植高粱之类。
  •     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的都可以看看,通过外国学者的眼光看待中国,看待中国的食物or农业体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可作常识读物一读。虽然名为“中国食物”,但事实上前半部写的是历史上土地如何养活人口的关键问题(土地分配、赋税、土地生产力),后半部分主要讨论饮食的医疗以及社交功能。关于各类食物是何时以及如何走上中国餐桌的部分很有趣。
  •     要吃,要多吃,但是要吃得健康怎么办
  •     宏大题目下的琐碎叙事,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喜欢。
  •     书的内容OK 翻译简直惨不忍睹!粽子都不译出,智商感人。
  •     中国食物,阅读中
  •     好好研究下农业内卷化
  •     本书旁征博引,考据甚烦,罗列叙述备为详尽,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至今的食物谱系。但是很多名物并不严谨,多为泛泛之谈,需要考据之处做得远不到位。失于疏旷粗率。可以打78分。
  •     和小F这样的吃货在一起讨论这些真是再开心不过的事了~~~~~
  •     中国食物的人类学研究,很有意思,讨论的问题可以总结为:是什么促成了我们当下的饮食文化?横向四方面展开:食物本身的功能(生存)、药用、美学、社会价值,影响因素大致是食物自然分布、烹调法、意识形态、人口迁移。方法论上来说,读的第一本严格意义上的人类学专著,大概了解了如何在搁置预设立场的前提下从田野调查中分析因果关系——因为预设一般都是错的。是好书,就是翻译太烂,排版也让人不舒服。
  •     严谨的冷幽默
  •     还可以一看,不算很出色,但是也行。
  •     站在历史研究的角度来说,歪果这群学者简直将中国抽丝剥茧了。但对于他们来说关于中国可研究的话题实在太多了,目前的这些研究成果(163册)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吧。
  •     内容夯实,用美国人的眼光介绍了中国的食物,好
  •     这本书真的是非常的优秀,作者真可谓是“中国通”,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极其了解,而且非常注重事实和细节,让我这个地道的国人自叹弗如,非常值得收藏和品赏。
  •     内卷化:中华帝国的晚期;食物的传统药用价值【类似的研究还有张珣与芮马丁的阴阳疾病观】(本书的附录中提到一批相关的研究成果)
  •     可以当综述来看,前几章历史部分是亮点,各时期的农业发展情况与相关的社会生活状态总结的比较全面,【某终于查到了炒出现的大致时间】……但翻译太生硬,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
  •     卧槽这翻译水平不敢直视啊!“中国禅宗的开创者菩提德玛”菩提德玛……菩提德玛……菩提德玛………………
  •     翻译太糟糕。
  •     对中国食物的研究很不是太深入。但仍不失为一本好书。可以看看
  •     深刻剖析了中国食物,来龙去脉都很认真的剖析啦,很好,援引的也很好
  •     这是一本人类学的著作,内容比较枯燥
  •     书后面附录的两篇文章很精彩
  •     如此的食物研究打开眼界,很有启示。
  •     字很小,看起来非常的费劲
    本来想买来看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吃文化的评论的
    没想到买回来一看与自己的背道而驰了。
    前面的部份研究的是中国的粮食分布
    我晕~
    可能作为一本理论书籍还是可以的吧。
  •     让一个纯种老外花几年时间用英语写关于中国食物的一本书,再辗转中国人之手翻译过来,折腾死了,跑题一下,像林语堂那样精通中西文化的神人真是太少了。书里面硬伤不少,并且让一个地道中国人看了难免会有文化隔阂之感,明明很简单很普通的一种食物和做法被描写得很玄乎,然后就不知道这种到底是哪种中国食物了。
  •     从此书来看确实如此
  •     有些事,对我们来说是习惯,但从别人的眼睛看来却大有意思在里面。
  •     沒有想象中的好,很多部分還需充實~
  •     中国封建几千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从吃这个视角进入中国农业发展和人类学研究实在是太赞了。全书刷新了我多方面的历史观和看法。比如在全球通史和历史研究中多次看到气候改变人类历史,那时没有很深的认识,但和农业生产和自己的历史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就强烈多了。比如安史之乱的气候剧变,明朝的气候的回暖与人口增加。也对很多今天习以为常的事物有了全新的认识,水稻需要多少的降水量,一亩水稻能提供多少人的口粮多少卡路里,乃至于菜系啥时候形成,地方菜馆什么时候出现等等,都有了很多全新的认识。这类书就是我一直以来的最爱,把常识从何而来有了详尽的诠释。最后说下全书,理论严谨论据充分,各种素材都是有引用来源(如古代史张光直李济,明史牟复礼清史费正清等等)。总之,很赞!!
  •     与其说是一本书,倒不如说更像是一篇大论文
  •     内容充实,好书~
  •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历史
  •     不忍卒读,牛肉丸可是客家食物,现在被潮州标签了。。。。孟夫子都爱吃肉!我爱吃肉!
  •     吃货。。。。没出息的。。。。话说,我还没吃过正宗的西北牛肉面。。。。。
  •      Fascinating. 有很多不落俗套的insight. 翻译有纰漏但可懂且可谅解。“赵杨步伟”“sushi”确实译错了,但看到译书的年代,我觉得可以理解。编辑工作则不可原谅。改天写长点的笔记。作者在博客上写过很有意思的补遗,若有精力一起介绍。
  •     翻译略渣
  •     关于食物的历史和人类学著作,想来必是枯燥无味,读下去却满纸生香。 一页页细嚼,无数次被惊到:这个满头银发的外国老头怎么什么都知道……从《红楼梦》里的饮馔考据,到中国文化里无数关于吃的隐喻,及至近年来中餐烹饪选料加工口味的变化,甚至中国人为什么用“龟蛋”来骂人…… 许多次的会心一笑和喷饭不止,确是美好的阅读体验。
  •     只是一本外国人研究中国食物的书,读起来分外的有趣。其中有关各种食物的介绍用的都是学术名词,有时候为了知道他说的到底是什么还要google,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不过倒是长了一点知识,算是补偿了。书中对各种中国食物的描写,有着外国风格的详细,还对中文食物的外文翻译做出了解释。因作者看问题的角度是与我们很不一样的,就显得书里有些观点很特别,有些还蛮搞笑的(特别是括号里的)。总体来说这本书其实是面对外国读者的,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会有点别扭。推荐给特别爱好的读者。
  •     国外学者中国研究的系列著作
  •     中国人的舌尖史。一个BUG:估计老外把梅子的梅和梅花的梅混为一谈了。
  •     实际这些书在网络上已经有电子版,但是总觉得在电脑上看不舒服,有些纸张癖。还不错。
  •     小中见大 海外汉学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     另一种视角看中国人和中国人所创造的文化,不错!研究方法值得国人学习。
  •     送到的时候封面有点褶皱和破损,字有点密,看起来就觉得有点不舒服不过还不错,内容是我感兴趣的
  •     一般吧 可能是作者的田野研究局限在香港了 对中国其他区域食物的概述有些错误
  •     食物研究比较可观!
  •     书很好,有着细微背后的宏大。摘抄全书最后一句“带着最深厚的敬意,我想起了汉文帝和汉景帝、陶弘景和李时珍,想起了随时光流逝而被忘却了的十亿农民。感谢他们,我们今天还活着,而且有望看到我们的子孙生存下去。” 但翻译太差,川端康成翻译成川原安生,达摩翻译成德玛,错误屡见。
  •     快速阅读,翻译不行。从自然环境、农业历史说起,提到食物来源、分类、烹调方法、民俗,框架细致。将中国食物烹调法和中国“中庸”观念联系到一起,有点意思。
  •     文笔流利,观点后面都有考古民俗研究及田野材料支撑,“食补”、“凉热体液”论述精彩,还牙尖粤菜不举、西北菜像英餐,文末在70s的H埠渔村田野之记录捕捉到吉光片羽日常,前尘令人神往
  •     外国人真哏
  •     书是好书,研究方式很用心。但谬误不少,误读不少,减一星。翻译太差,减一星。因为我要拿它写论文,再减一星。囧!
  •     挺好玩的,长知识
  •     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还是挺有意思的。
  •     很有意思的研究
  •     很有趣的专门史
  •     研究饮食,不错的选择!
  •     这是一部有关中国食物的内容广泛且引人入胜的历史学和人种学著作。作者从上古史入手,展示了食物如何从一开始就在中国的官府政策、宗教仪式和身体营卫诸方面占据着中心位置,然后顺着时间线索把笔触一直伸向当代中国,丰富、迷人而又发人深思地描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多样性。
  •     外国人看中国食物,起初是被这个看点吸引的,买着看看玩。其实说的不仅仅是食物,两种文化的冲击,对作者有,对读者来说也是很大的。更何况,书中提到的不仅仅只有2种文化的冲击。只喜欢看小说的朋友就不要买这本书了,故事性不强,但是很实在,就像书的序言部分一样,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一味的感谢给予过帮助的人。真性情,才有真文章。
  •     作者明晚要来开讲座,于是随手翻了翻,还蛮有意思的,现在果然是吃货的天下啊!
  •     序言就已经把论文的论点和论据勾画出来了,
  •     到达一个文化的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胃。
  •     好不容易下载了你就让我看这个??
  •     中英夹杂真是感人,线条太粗,以及突然从整个中国变成香港食物研究有些太随意了吧。
  •     外国人论文性质的东西,但是没想到食物问题居然能研究到这种程度,但想来也对,民以食为天嘛。观点很独特值得一看。
  •     对送货速度、书的质量,尤其这次的价格非常满意,希望以后多一些这样的活动。
  •     刘东明显既没参加翻译,也没参加审校,挂名而已,已经不是怀疑英文水平了,是要怀疑中文日常运用能力了,不是说了翻译著作不算学术成果嘛,何必挂名,徒增自黑。。。
  •     中国食物
  •     政治学推荐
  •     把一个宏大的食物历史囊括进来,讨论很充分,那个最后的教训,好像是在说,食物绝不仅仅只是食物,它就像政治、经济、历史一样与我们这个社会千丝万缕,它可以是私人的空间,但更是一种公共的舞台。食物黏合了这个巨大人口之下的无数裂变,中国没有像一个癌症似的蔓延开去,传染全世界,而只是像红血球一般——由骨髓制造,文化的内核——带着氧气和养份走遍全球。而说不定哪天它又会回流。
  •     中国人的食物文化独步无双,汉学家写得很详细,但还是有雾里看花之感,翻译也有些生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