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最后机会》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烹饪美食 > 家常菜谱 > 美食的最后机会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536674905
作者:吉娜·马莱
页数:258页

捍卫舌头的尊严

舌头是用来感受自然赋予的最为细微迷人而有个性的食物的,就不应该因为任何一种理由被忽略甚至伤害。可是,快餐和辛辣食物的流行,让我们的舌头不断收到添加剂和香料的过度刺激,渐渐变得麻木,尝不出一个汁水四溢红绿相间的西红柿本身的甘甜。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自然的关注,素食、有机食物、生食、生机饮食、瑜珈素食等等各种饮食新风潮让味觉需要变成了对某种疾病的康复治疗,为子孙留下健康的自然环境的努力或者是对食品科学家研究成果的跟从。当我们放下刀叉,心甘情愿地吃一个冷冰冰的生玉米的时候,我们再也体会不到一块肥美的烤羊排配粉红酒汁在口中融化瞬间的快感,或是金枪鱼寿司那鱼肉香浓软滑的感觉铺满舌头然后被醋饭的稻米香味布满口腔的满足。舌头的需要正在受到漠视和伤害,或许某一天,面对让味蕾振奋内心温暖的美味,我们的舌头因为已经不能分辨其中的微小的精彩,而失去了许多美食的乐趣。再看看我们的食物,体形越来越大,味道越来越淡的蔬菜、转基因的水果、大规模人工饲养的牛羊和鱼类、被反复消毒的牛奶、人工合成的酱油——生活越来越方便,我们可以随意购买到世界其他角落出产的食品,可吃起来却很难感受到阳光和土地的芳香,只有越来越接近的工业化生产的平淡滋味。《厨房机密》的作者安东尼•伯尔顿大厨总是满世界找好吃的,要找的不是名家名店,而是直溯源头——小渔村的牡蛎,撒哈拉沙漠北部土人的烤全羊,北葡萄牙村庄的杀猪大宴——最得到尊重的,全部是最鲜活的自然原料和做法,抛开纽约餐厅和流派的重重桎梏,他终于找到了世界上最完美饮食。因为他说,“世上最好、最完美的饮食几乎不是最昂贵,最精致高贵的那种,在餐桌旁能使奇迹发生的美食除了具有烹饪技巧和稀罕的配料之外,还有其它非常重要的因素”。问问身边的人,记忆中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没有人想起的是精美的水晶器皿,制造气氛的幽暗灯光,或者装在瓷瓶里的调味汁——它可能只是舌尖能感觉到的从藤蔓上摘下的黄瓜的清香滋味,或者一颗瘦小的萝卜里所蕴涵的泥土芳香,这是没有进过大棚和冰箱,没有用农药、塑料和沙拉酱包裹过,曾经触手可及,却正在变得弥足珍贵的味道。不论高档餐厅里面选择的食材有多珍贵多新鲜,还是不可避免地切断了食材和它自然生长起来的环境之间的联系,而舌尖一触到便直抵内心深处,触及整个灵魂那种令人难忘的味道,和食材本身蕴涵的力量是很有关系的。相信没有人反对在田间农舍里农妇漫不经心给家人做的一只炖鸡,留给味蕾的感动要胜过城中用昂贵的药材和配料精心烹饪的鸡肉。待到成熟才从树上摘下的土产苹果,远比超市货架上希罕又闪闪发光的舶来品好吃得多。地中海,橄榄油,海盐,自然生长的蔬菜,自己觅食的小母鸡……能唤回味觉的最初感动的,既是我们需要的。用朴素的食物涤荡舌头多年来粗鄙的尘垢,从放纵的口腹之欲升华到“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从尊重舌头的天赋感受开始.Jeanne , LinXL

消失的美食

很欣赏里面的一个观点,现代的快餐给人带来一种进食时的孤独感。美食分为2种,饭店的和家庭的,留在我们记忆中得更多的是家庭的美食,这个时候的美食其实已经不单单是一种食物,更多的是对过去家庭生活的一种怀念。都说现在的美食充斥着添加剂,化学品,所以无法和过去纯天然的相比,可是我更认为是充足的食物降低了当年那种对美食的期望,想当年用个酱油拌拌饭都是那么的香啊。而且小时候吃饭总是全家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每次吃饭兄弟姐妹们都你争我夺,没胃口都能搞得多吃点,不是美味也变成了美味。可看看现在,上下班,上学的时间各不相同,家里人多的时候吃顿晚饭都要分个2,3批,人少就更不用说了,典型的一个人的快餐,哪里会品味出美味。

美食的挽歌

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有很多宿命一样的悲伤,比如那些逝去的风景、无法挽回的爱情、以及离家出走不再归来的自我。但是它们都不曾象美食这样,每天都提醒你,我们已经渐渐远离一个可口的时代。这种感受,愈来愈明显。在早已经进入小康生活的加拿大人吉娜•马莱的眼里,这就是快餐时代美味的悲剧宿命,是最后的盛宴、最后的饕餮、最后的美食机会。《美食的最后机会》,就是一首美食的挽歌。我还记得那块牛排的滋味,十岁那年的某个夜晚,偷偷在街角花两元钱烤了一块小牛排,和表哥一同享用,最后连手指也添点差点脱皮;我也还记得在神农架的大九湖,吃当地农家的腊猪蹄煮高山土豆火锅;或者来凤的煮叉口鲢。这些美味的记忆,总是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愈深刻。为什么对这样曾经平常不过的东西如此怀念?这是因为我们已经或者即将不能拥有。吉娜•马莱,一个上了岁数的饕餮女人,曾经沐浴过欧洲传统美食的余晖,在这个食品科学和工业化生产领导一切的时代,突然发现,那样多美味的东西,悄悄从我们生活消失了。于是她抱着一颗虔敬的心,为它们祈祷。这本书里,描述了最为常见的一些食品,比如鸡蛋、布里奶酪、牛肉、家庭菜园菜蔬,它们是怎样悄悄变异而死亡的。我们和西方人也有类似的感受。比如鸡蛋,这些年来,土鸡蛋渐渐离我们远去。菜场里那种养殖场批量生产的鸡蛋,在舌头上的感觉完全不能与农家土鸡蛋相比。事实上,菜场里很多所谓的土鸡蛋,不过只是挑的一些个头比较小的鸡蛋而已。鸡蛋在西餐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道原料。而今,它却要面临被清除的命运了。不仅因为它本身的味道大不如前。更重要的是食品科学家宣称鸡蛋含脂肪太多,一个人一天超过一个鸡蛋就有害身体健康。事实上,食品科学家的这个标准只是一种纯粹的臆想。你吃进去多少脂肪,并不代表它就完全被摄进了你的体内。我对那些食品科学家从来都不抱太多尊敬的态度,在他们的眼里,一切美味的东西都是毒物,我们都应该吃配好的营养液。可实际上,越是相信他们的话,人的身体就越差。人的身体,本身就是战场,只有不停的与敌人作战,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完全无菌无病毒之日,那就代表大限来临。我们小的时候,吃的东西很杂,甚至连鸡瘟死的鸡也照吃不误,卫生状况也很糟糕,可是反而很少病,不象现在城里的孩子,动不动就放倒了要去医院。那些靠捡垃圾箱里变质食物维生的流浪汉,穿着单衣在寒夜里露宿街头,这样的日子,放在一个讲究食品卫生的人身上,当下就会要了他的命。可是那些流浪汉,照样活得好好的。进化的过程,就是战斗的过程。吉娜关于布里奶酪的描述,尤为忧伤。这种奶酪,据说是一种特别的奶牛产的奶做的,而且必须是生奶,自然发酵的过程也很长。随着食品管理要求的严格,生奶被认为含有病菌,必须要经过消毒,用紫外线或者X射线照射,但是这过程也杀死了发酵的细菌。布里奶酪因此就消失了。而且经过这种消毒法的牛奶,在口味上也差了很多个档次。相对的,我们还比较幸运,我们的工业化生产程度和食品科学还不是这么发达。我们还可以吃到酱菜、腐乳、腊味和各种在食品科学家眼里碰不得的东西,它们都是流传了上千年的美味,它们就是我们的文化。工业化的生产,注重的只是产量,偶尔注意一下养分,从来不注重口味。为此,欧洲美洲几百种牛,到现在只剩下几种长肉最快最多的。食品科学家为了它们的健康,比如更快的吸收钙质,把它们同类的骨头磨成粉掺进饲料里,结果整出了疯牛病。吉娜这样嘲弄那些食品科学家:他们曾经宣布过有害的,结果反倒是有益的;他们表示过科学的,都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那些人,在实验室里对着小白鼠做实验,把超标许多倍的某种东西强行注入老鼠体内,整死那只可怜的小动物,然后就宣称,这东西是有害的,我们人类也应该远离它。有时候,科学也很幼稚。甚至,有点象陈凯歌大叔的宣言: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一块木质的砧板,中间深深凹陷,上面有横七竖八的刀痕,似乎还有很多残渣。大家都认为它不卫生,食品科学家也这样宣称,于是它们要用塑料砧板取代木头砧板。可是谁也不去做实验。后来有人把细菌放在两种砧板上,隔一夜再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那块肮脏的木头砧板上,大部分细菌都消失了,而塑料的,还原封不动。原来,木头自身有着杀菌的功能。自然的奇妙,有时不是我们知道的。所以上帝的位置,尽量少试图去取代。我们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很多东西开始消失,但是毕竟还有很多东西依然存在。在这样一个大变动的时代,为一个饕餮者,我们唯有把一天当一辈子用。兄弟姐妹们,为了那些传统美食,走勒!吉娜这本书里有些话说得很不错,试举一例。什么菜最伟大?不必知道它是什么做的,或者,不必像个美食家一样事先知道它有多美味,便能直接体验其妙处。任何艺术都是这样:让人难以理解的厨艺和油画全是次等品。(我也认为,那些装模做样故弄玄虚的东西都是垃圾。)看过了这本书,才知道呈现在我们眼里的西餐,可怜啦。就好象外国人眼里唐人街的中国菜,和我们传统的中国菜,那不是同一个概念。很长见闻。


 美食的最后机会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