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认识概论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历史认识概论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500471189
作者:于沛
页数:263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论内容提要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自人类形成时起就存在。“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的来源、本质、结构、内容,以及认识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是广泛的认识论领域中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在于认识的对象的特殊性。近代以来,历史认识理论研究在国内外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不少有影响的成果问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认识论是科学的认识理论,它对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认识的全面性、辩证性、彻底性和能动性,都表明它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一致的。第一节 认识、认识论、历史认识论一 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类自形成起就开始有了认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了哲学意义上的“认识”问题。他说,思想是人人所共有的,人人都禀赋着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思想的能力。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一般说来,它具有两层含义:它不仅是人脑、人的意识反映或观念的再现现实的过程;而且还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在这里要强调是“人脑”、“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不是多余的,因为要明确人的认识和动物的认识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认识是一种抽象的、辩证的思维,“因为它是以概念本性的研究为前提——只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较高发展阶段上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而其充分的发展还晚得多,在现代哲学中才达到”。

前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经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批准于1978年建立的我国第一所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1998年江泽民同志又题词强调要“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办成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在党中央的关怀和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已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哲学、法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6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2个,是目前我国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一所研究生院。建院以来,她已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有的已成长为国家高级干部,有的已成长为学术带头人。实践证明,办好研究生院,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文和社会科学人才,不仅要有一流的导师和老师队伍、丰富的图书报刊资料、完善高效的后勤服务系统,而且要有高质量的教材。20多年来,围绕研究生教学是否要有教材的问题,曾经有过争论。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迈上了规范化轨道,故而教材建设也随之提上议事日程。研究生院虽然一直重视教材建设,但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研究生教材建设未能跟上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后记

20世纪70年代末,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就读。在同学们的普遍要求下,研究生院决定为该系开设“史学理论”课,拟讲授“史学概论”、“历史哲学”、“历史认识论”或“西方史学史”等。但是,当时既没有教材,又始终没有请到任课的教师,所以直至毕业时也没能开课。80年代初,胡绳同志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时,提出要加强中外史学理论研究,世界历史研究所筹建外国史学理论研究室时,我为筹备小组成员之一,研究室成立后,我即成为正式成员,在从事研究工作的同时,承担了世界历史系的教学工作。我开设的“历史认识论”是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同学的必修课。当初,开设这门课的初衷,除教学需要外,也确实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结束该系史学概论课无人讲授的状况。《历史认识概论》是在历年积累的讲稿基础上编纂完成的。作为一部教材,其内容毫无疑问应该是系统、完整、成熟。但我以为,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教材,除上述的特点外,还应该重视相关学科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或重大理论问题。对重要的学术问题进行追踪研究,进行必要的归纳、概括,并有选择地介绍给同学们,应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的又一特点。《历史认识概论》在这方面有意识地进行了努力,但这种认识正确与否,是否可行,尚有待于时间的检验。笔者希望能听到各方面不同的意见,特别是一些缺点和不足,使今后如有可能再版时加以修正,从而不断提高《历史认识概论》的学术水平,更好地为历史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服务。《历史认识概论》在撰写、编辑的出版过程中,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各单位领导和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出版社编辑吴连生先生认真审读了全部书稿,提出了不少中肯的修改意见,为全书增色不少。;

内容概要

于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史学理论研究》、《世界历史》杂志主编。1992年起领取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主要从事史学理论方法论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或参加国家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研究多项。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认识、认识论、历史认识论
一 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二 两种对立的认识理论
三 历史认识理论的特殊性
第二节 历史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 唯物主义历史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二 历史认识的基本原则
三 历史认识论是当代历史唯物主义新的生长点之一
第三节 中国史学中的历史认识论问题
一 中国典籍中最初的历史认识
二 新中国史学建设中的历史认识问题
三 历史认识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第四节 西方历史哲学中的历史认识论问题
一 西方学术中的认识论和对历史进程的认识
二 历史认识理论——批判的历史哲学
三 历史认识理论——分析的历史哲学
第五节 苏联、波兰史学中的历史认识论问题
一 苏联学术中的认识论和历史认识理论
二 苏联历史认识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三 别尔嘉耶夫的历史哲学思想
四 托波尔斯基和《历史学方法论》
思考题
第二章 历史认识的主体
第一节 历史过程的主体和历史认识的主体
一 哲学史中的主体和客体
二 历史过程的主体及主体的社会性
三 历史认识主体及主体认识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历史认识主体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的创造性
一 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二 辩证、能动的反映论和主体积极的创造性
三 唯心主义和主体消极的创造性
第三节 历史思维和历史认识
一 思维和历史认识主体的思维
二 认识主体历史思维的进步和史学的发展
三 从古典直觉的历史思维到近代实证的历史思维
四 知识——认识主体历史思维构成要素的核心内容
五 当代历史思维的特点和影响
第四节 历史思维和现时代
一 科技革命和科学思维
二 科学的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
三 历史思维是理论思维
四 历史认识中的系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五 当代历史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思考题
第三章 历史认识的客体
第一节 历史过程的客体和历史认识的客体
一 历史客体的属性
二 历史认识客体的特殊性
三 历史认识的特殊性
第二节 历史认识的过程
一 一般认识过程和历史认识过程
二 历史认识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三 历史认识的形式
第三节 历史认识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一 历史认识的主、客体,不仅相互依赖而且相互联系
二 历史认识的主、客体,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三 科学的历史认识是实践的历史认识
四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思考题
第四章 历史认识听“历史事实”
第五章 历史的认识和历史哲学的认识
第六章 历史认识的理论与方法
后记

编辑推荐

《历史认识概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系列。

作者简介

《历史认识概论》通过对历史认识的主体、历史认识的客体、历史认识中的“历史事实”、历史的认识和历史哲学的认识、历史认识的理论与方法等问题的研究,概括地、但较系统地介绍了历史认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作者深入分析了历史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认为历史认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现时代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强调学习和研究历史认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的来源、本质、结构、内容,以及认识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是一般认识论领域中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图书封面


 历史认识概论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