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三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乾隆十三年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1
ISBN:9787514119268
作者:高王凌
页数:238页

内容概要

高王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从事清史研究三十余年,从经济史、社会史转入政治史,是一位特例独行、不好苟同的学者,本书是作者在政府经济政策(《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农民抗租(《租佃关系新论》)之外,第一本“纯清史”“政治史”的著述。

书籍目录

一、楔子
1初意十三年必有拂意之事
2初政,重拾人心
二、经济对策
3面对人口问题
4垦政的变化
5永不加赋政策的完结
6新的农业发展政策的形成
7提倡工业生产
三、加强政府
8共时现象,扩大政府职权
9国家视角,兴举各项建设
四、回复三代
10历史意见,回向三代
11议改土地制度
12劝减田租
13粮政上的新举措
五、无奈与失落
14盛世之累
15吏偷
16民玩
六、乾隆十三年
17自失
18尾声,不同角度的观察
附录
另类的金川
清代政治史之我见
十八世纪,二十世纪的先声

编辑推荐

  《乾隆十三年》可以说是对昔日历史的一个现代诠释,也是对当代改革的一个历史说明。是一种“古今两相观照”、带有时代气息的研究。重新阅读这些史料,我们可能也不难发现,其中许多问题我们至今还没有意识到。

作者简介

《乾隆十三年》所述即其第一个阶段,乾隆朝前十三年的历史。当时朝廷如何感受若干现代问题(如人口问题),提出跨时代有创意的发展政策(与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一脉相承),如何作出欧洲式的“现代反应”(如加强政府),以及打算“回向三代”,做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都是《乾隆十三年》的重要内容。但天下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是乾隆初年曾有预言“十三年必有拂意之事”,果然这一年就发生了许多不尽人意之事,从家庭到朝廷,从财政到经济,从政治到战争,也连带引发了政策的全面“收敛”,好像许多事都做错了,俨然成了一个失败的记录。检讨这些,也是《乾隆十三年》的内容之一。可以说,它为大家展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乾隆。

图书封面


 乾隆十三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乾隆十三年》,这名字乍看上去颇有些比附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的味道。有胆量这样为作品命名的著者,要么是市场嗅觉灵敏、初出茅庐而不畏人言的“青年历史发明家”,要么就确实是在本领域经年耕耘、“内功”深厚又能于往返于古今雅俗之间、心潮逐浪高的资深学者。  高王凌先生属于后者。他向来擅长借古喻今,或者应当这样说,读他的书,总有一种在不同时代间穿越、相看两不厌的阅读快感。他对于中国改革特别是农村改革政策的强烈问题意识总不时跃然纸上,这恐怕与其亲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政策研究与实践过程不无关系。在这本新著中,高先生用历史的显微镜,从经济、政治、文化几个维度,对乾隆朝的前十三年作了一个剖面分析,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老大帝国现代转型的一次重要尝试,以及这种尝试的戛然而止、急转直下以致功败垂成的全景。之所以会失败,绝非统治者庸碌无能。恰恰相反,这位皇帝是抱着一番独步古今的大志向,也确实有所作为、开出了一番新气象。这就很难以个人事功作为判准,只能说是体系的崩塌了。  对十八世纪以来中国转型的艰难历程,大致有这样几类典型的看法:一是西方中心论下的“冲击-回应”模式,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基本是历史的偶然,是对外力的一种被动反应;二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五阶段论,这里面带有一种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意味;三是侧重讲中国自身的特殊性,以黄宗智先生为代表,强调人口压力、人地关系格局导致劳动相对于资本总是处于更具优势的地位,故而长期处于一种“无发展的增长”或糊口经济的停滞状态;四是同时反对上述三种判断,以王国斌、李伯重先生为代表,认为明清以来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已然孕育了诸多现代性要素,并取得了丝毫不逊于同时期西方的一些渐进转型成就。  以上述分类体系观之,《乾隆十三年》可归于第四种。作者试图在繁杂的历史材料中挖掘出特定行为主体在特定时代挣扎、折腾以转型求存之处。高先生受到法国学者布罗代尔和美国学者斯科特的影响较大,这不仅体现于本书,还有他此前对于中国农民“反行为”的系列研究中。布罗代尔对十八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若干共时性特征的敏锐判断,斯科特在《国家的视角》中观察到同一时期欧洲历史中国家触角的延伸、政府功能的扩大及其对社会领域的嵌入,凡此种种,都为高先生写作本书提供了很好的后见之明和分析框架。借用钱穆先生的概念,就是表达了一种“时代意见”。  人口的持续增长,这是前现代末期最明显的共时现象。在欧洲主要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福利改善,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在中国则是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的政策放松的产物。在传统生产方式下,劳动力投入是农业产出的决定性因素,所谓精耕细作、集中种植,都依赖于此;另一方面,人口繁衍也带来了需求的扩大,逐渐地,各省区之间开始根据某种比较优势,自发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和功能区划。人口稠密的江南、两广一带俨然已大幅领先于广大中原、内陆地区,进阶到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康雍乾时期,面对人口的超增长(短短一个世纪中由一亿增至三亿人),倘若继续依循传统的治国理政模式,听凭小农经济自我调节,已明显捉襟见肘。康熙初步意识到人口问题的存在,试图以一种积极姿态加以应对,他说:“户口殷繁固是美事,然当预筹安养之策。”但康雍两朝,无非只是在“多予、少取”上做文章,永不加赋、摊丁入亩,却终究没有出台一套系统性的经济对策来应对史无前例的人口转变和它所对应的全新的人地关系结构。  政府力量的崛起,特别是对经济事务的深度干预,是十八世纪又一个显著的共时现象。乾隆朝的前十三年,着重在农政、粮政这两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以此为突破口,在整顿吏治和社会治理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乾隆七年六月的一份上谕中写道:“《周礼·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泽之材,四曰薮牧养藩鸟兽。其为天下万世筹赡足之计者,不独以农事为先务,而兼修园圃、虞衡、薮牧之政。”乾隆九年又批示:“三农、园圃、虞衡、薮牧,何以非滋生养赡之术?”这其中渗透出的政策取向,就不单是着眼于一个粮食安全问题,而是要“爱民、养民、足民”,使民众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开展多种经营和专业化经营,实现过剩人口的“充分就业”。上有所好,地方官员更加不遗余力。在乾隆皇帝多次通过批示申饬地方有司扩大政府职能,全面“留意于稼穑桑麻”后,以往多关注司法、社会领域事务的地方官员,逐渐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清代长期实施规避本籍的流官制度,这种全国范围内经常性的官员流动也把相对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带到落后地区。《乾隆十三年》讲述了多例地方官借助此前的人脉网络、官场资源“招商引资”,引进新的生产项目,帮助当地百姓致富的故事。除了项目上的直接扶持,在财政方面,自雍正时期开始推行的“火耗归公”也专门划出一定部分作为地方建设资金,这就给官府劝农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更大的手笔出现在流通领域。乾隆前期,对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做了重大调整。从历史上看,储备政策的目标,本应是救济灾民,稳定物价。就国家统治者而言,也可以稳定压倒一切,避免饥民叛乱,然而这一良好的初衷却在执行过程中屡屡被扭曲。其一,统治者将储备粮视作一种静态的资产,当赈而不赈。其二,地方保护主义造成粮食流通体系梗阻。政府、百姓、粮食供应商组成了一个物流体系,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梗阻,都会导致粮价异动。而在粮食形势趋紧时,粮商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会“闭籴”,但这要受到粮食购销企业本身经营规模的限制,在古代还很少有能够影响全国粮食市场的私商,而一般地方性的大粮商,也会顾忌到相邻地区粮商会否乘虚而入挤占本地市场份额,故而断不会将“闭籴”进行到底;而恰恰是以本地田赋和人口为唯一考量(这也是古代官吏政绩观的约束)的地方官员,最敢于无视市场力量, 坚决“闭籴”以确保本省供应,以邻为壑,独善其身。这些问题都是困扰历代王朝的老大难问题。  乾隆准备碰一碰这个钉子,改革粮食流通体制。乾隆初年的粮食储备规模超过三千万石,是雍正年间的三倍之多。时人的说法是,从前只是重大灾害才由政府出面赈济,小灾则全靠乡里互助调剂,从未有过“每岁赈恤之事”。这当然是不小的发展成就,但“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与今天类似,清朝储备粮亦分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两种。其中的中央储备主要为漕粮,起运贮存在京师,满足宫廷、政府机关与军队使用之余,可以下拨赈灾(即所谓“截漕”)。但就数量而言,中央储备常常远水不解近渴,还需依赖以常平仓为代表的地方储备。按照国家财政安排,这些“地方粮库”每年春夏青黄不接之际出借(有息),或平价出粜,秋冬籴还,逢灾年则发放给困难户。这里就存在一个“国有粮食企业”的最佳收购规模问题,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和政治问题。政府手中无粮,心中发慌,赈灾底气不足;但设若政府收购过量,多收了三五斗,国家储备多了,市场供应就要紧张,便要在物价上反映出来。更何况,在“永不加赋”这一财政预算硬约束条件下,总税收基本是锁定的,各类开支也就很难随物价变动而增减。而粮价却是随行就市的,特别是乾隆初期,出现了长时间的轻微通货膨胀。如此一来,粮食的收购、保管,就是极大的问题,这是自汉代设立常平仓以来两千余年未尝有过的复杂局面。到底是藏粮于民,还是藏粮于国?以什么价格、何时购入?以什么价格、何时卖出?“国有粮库”能否做到顺价销售?为防止谷贱伤农,是否采取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一旦出现亏损挂账,国家财政是否埋单?新粮与旧粮之间如何配比?储备粮怎样轮换以做到“推陈储新”?在这一进一出中上下其手、中饱私囊的“粮耗子”如何惩治?这些问题很快摆到改革者的面前。  乾隆十二年到十三年,全国米价上升,部分地区甚至发生了抢米风潮和大批群体性事件。皇帝本人亲自写信给各省督抚,命其陈奏米价腾贵缘由,各省督抚相继发表见解。就一个具体的经济问题而展开如此大规模的高层研讨,在当时并不多见。除了甘肃巡抚认为该省米价上涨系收成欠佳所致外,官员们指出了导致粮食流通不顺的诸多体制因素如人口增长、国家储备规模过大、收购速度过快、强买强卖、贪污亏空等等。不久后,粮食新政逐渐偃旗息鼓。  今人评价两百多年前这位皇帝的这番“折腾”,常语带嘲讽,嘲笑他如此不自量力,试图对偌大一个帝国进行“数目字管理”,妄图在那样一个贫穷的物质基础上开展“大政府”的实验,而几乎是同样的一些问题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仍在困扰着中国的执政者。这些评论,同样是一种“时代意见”。那么,当事人自己的“历史意见”是什么?乾隆新政背后的动机是什么?高王凌先生给出了他的答案:回向三代。  “三代之治”,是传统儒家政治理念的理想类型,也是历代政治追求的最高目标。它也可以说是康雍乾三代领导人的共同理想。所以乾隆在接班之初就曾高调表态,重申乃父遗训:“愿与大小诸臣交相儆勉,详思礼义廉耻之大者。身体力行,则人心风俗,蒸蒸日上,而唐虞三代之治,庶几其可复见也。”从儒家治国理念来说,“回向三代”至少包括封建、井田、学校三项,分别关涉政治、经济和文教三项根本制度。在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清代始终未能放弃严苛的压制性政策。焦点就集中在封建与井田两项。  这两者是什么关系呢?按照钱穆先生的思路,井田是封建制的基层机制,分封-世袭-推恩则是封建制的顶层设计。这个设计得以维系的前提是地方自治、国际联盟及一套国际法准则(如弭兵大会即裁军谈判)。但它如同下棋,起初只是布点,不意从上而下的层层分封很快几何级数发展到星罗棋布,从下往上的农民自发开荒也很快实现了农耕对游牧、中原华夏向周边部族的围剿,起初在土地无限供给情况下的无限分封竟很快达到了极限,封建格子就此胀破。于是,战国时追求的就不全是国际维稳和均势,甚至意在建立国际新秩序。对地图上的增量部分转而采取中央直接派员管辖的方式即郡县制,把各大根据地连成一片,也即由封建到郡县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出于集权的需要,清帝都不打算恢复封建,但确曾动过恢复“井田”的主意。乾隆初年,黄宗羲、颜元等人都研究过如何从地主手中收田、限田以至于达到均田、井田的方法。乾隆也曾主持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土地制度改革研讨会”,要求大臣就历代均田、限田政策的执行效果发表看法、分析利弊得失,对如何从根本上消除贫富不均、消灭两极分化提出政策建议。讨论趋向深入,皇帝也回到现实:“均田限田之制,虽属古法,而实不可行;盖民之贫富不一,必欲齐之,则诸弊以起。”于是,他开始在保护业权与保护佃权之间摇摆不定,最终发觉无法在土地制度上取得根本突破,转而劝谕业户减租减息,以改良租佃关系。直到最后,把改革粮食流通体制作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抓手——虽不能恢复井田,平均地权,但通过扩大政府职能,推动一些具有普惠性质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社会救济措施,以期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理想。  乾隆当然不会意识到他的王朝将成为帝国的终曲,但他的“回向三代”、追比先贤、希望创立不朽功业(晚年自诩“十全老人”)、实现一个帝国所能想象的最伟大复兴的梦想,却如落日余晖一般,耀眼而短暂。乾隆十三年后,这个颇具雄心的皇帝逐渐倦于政事,罕有提及什么宏大叙事、社会关怀,从理想之巅峰直入心灰意懒之谷底,更不免性情乖戾。他愤懑于君臣、君民不能同心同德,政策传导、执行和落地的过程中总是充满各式各样的猫腻。他自视甚高,认为自己空有尧舜之志,却生不逢时,面对的是一群假公济私的贪官和顽劣不化的暴民。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丧气得很!他大抵也懂得“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所以乾隆一朝诛杀贪官、整饬吏治倒也算得上风生水起,可王朝败象却总不见改观。  帝国基本制度的变革探索在乾隆十三年画上了休止符,踩在近现代转型的门槛上,为什么没有继续走下去?这是向市场自发力量的投降,对自然趋势的顺应?还是形势比人强,另有难言之隐?不管怎么说,这多少令人遗憾。皇帝此后终其一生对此保持缄默,不作任何解释,也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伏尔泰在诗作中抱怨道:“我常给中国皇帝去信,直到而今,他没有给我一点儿回声。”
  •     本书的主旨十分清楚,即展示各种“时代意见”,同时充分考虑古人本身的“历史意见”, 以这两条线索为中心来研究乾隆朝前十三年的历史。全书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是考虑古人“历史意见”,在乾隆朝自身历史的轨迹和脉络中重建历史,作者熟读《高宗实录》,倒的确是呈现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乾隆十三年。根据这一部分的逻辑,乾隆的很多做法都是效法唐虞三代,实现儒家至高境界的重大实践。他君代相职,乾纲独断,希望做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而且得到了一些名臣的支持,如杨名时、方苞、蔡世远,都功不可没。在这样积极努力下,清代形成了“经世学派”,经世之学蔚然而起,涉及农政、粮政、荒政、赋税、矿政、河工、漕政等等。乾隆回复三代包含许多重要内容,如议改土地制度,均田限田,对租佃问题进行协调,劝减田租。特别是粮政上的新举措,是回复三代努力的重中之重,为清代粮政提供了安全保障,并掌管施惠、恤养、赈济等,特别是在赈济中作用不可磨灭。但是,乾隆想为清朝创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盛世的理想是破灭了,根据高王凌先生的研究,他失败于官累、吏偷、民玩。官员旷废职守、徇私贪腐,吏治中问题更多,因循、观望、粉饰、欺瞒、疲玩、废弛,而民众也趁赈灾闹事,聚众罢市,伪冒丛生。经历过这些,乾隆不得不放弃他宏大的努力,回到雍正苛严的老路上,锐气和理想都已经退去,对新政的追求已经止步,十三年又回到原点。在谈论乾隆的理想和他的失败的章节,《乾隆十三年》恢复了它固有的讲故事的优雅和练达,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那些精彩的问题:乾隆这一次回向“三代”,有没有“谋主”?与前代,(汉、宋)有所不同,这次行动显然并非由臣下发动,但皇帝背后是否还有策动者和特别值得一提的人物?在官僚集团内部,是否形成了一个支持者团伙,以作为政策推行的中坚,曾否出现过两个政治派别,甚至造成管僚队伍的分裂?隐含在文本内的还有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清朝满族统治的特性如何影响了乾隆和官僚阶层,回向三代的失败和乾隆后期的政策之间有何关联?这些问题似乎都得到了回答,但遗憾的是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这本来是一出饱含人性气息,交织着权力斗争和理想追求的生动故事,原本可以在清代历史脉络中细细梳理,在《大清实录》中寻找生动的细节,却都被时不时冒出来的“现代关怀”所打断。这本书似乎是两条线索夹缠在一起,一方面想深入到古人的想法中去理解古人,“知人论世”、“同情之眼光”;另一方面,证明“十八世纪是二十世纪先声”,是现代化努力的开始,用大量《高宗实录》中的材料证明斯科特“国家清晰化”理论。作者试图做一个有时代气息的研究,“古今两相观照”,“对当代改革做一个历史说明”。 在这个意义上,这是一种难得的创新努力,也可以在自己的框架内自圆其说,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但理论先行也出现了某种程度上史料解读的偏差,影响了论述的说服力。《乾隆十三年》似乎是批判“中国封建落伍”这一论断, 而努力证明乾隆朝“并非专制”,一切政府努力都“合乎现代的标准”。于是在反复证明了乾隆朝前十三年多么合乎“现代标准”,政府行为和欧洲多么相似和“共时”之后,他似乎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种“近代史观”的局限性,全书最打动人的地方正是这种出人意料的自我否定和反省。
  •     拙文《1748年,变革的休止符》发表后(《上海书评》3月3日),在一位老友的提示下,自己也发现了一个至为遗憾的常识性错误。文中“乾隆初年,黄宗羲、颜元等人都研究过如何从地主手中收田、限田以至于达到均田、井田的方法”,其中的“乾隆初年”应为“康熙时期”,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颜元在《四存编》中都有专门篇幅讨论恢复井田的可行性问题。这是我的疏漏,造成基本常识的错误,实在不该。特此勘误,并向读者致歉。今后我当以此为戒,在跟随兴趣阅读的同时,更注重严谨表述、审慎落笔。  老友与我又讨论了高王凌先生此书为何独对“乾隆十三年”这一节点如此情有独钟,乾隆中叶清缅战争是否也可以作为一个值得关注的分水岭呢?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我认为高先生由此切入,在于这一年的重要经济意义和背后的政策取向的变化。这一年的国家粮食储备规模提到了此前从未有过的高度,而同时也发生了一场以粮价上涨为标志的通货膨胀,继而引发各地一些著名的群体性事件,这对乾隆此前力推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这和1998年中国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惊人相似,政府把事情管起来,制造一种稳定的流通秩序,所谓“占领流通主渠道”。但是,政府提高保护价是否就能把农民保护起来呢?政府到底有没有这个财力呢,是不是可持续呢?这些都是乾隆朝头十三年里朝堂热议的经济议题。  乾隆一直自负于自己对这个官僚体系层层克扣、造成政策漏损的各种猫腻了如指掌,也多次批示训斥、警告下属他什么都清楚,勿谓言之不预。可是乾隆十三年后,此前常提的很多实现王朝复兴的政治口号如“回向三代”以及所做的政策探索,都罕有提及和再难推进,只是任由体系自发运转,再少有“折腾”。一个事实是,乾隆时期带有福利救济色彩的政策确实是远超乃父乃祖,政府功能的扩张非常明显。政府扩权,这正是布罗代尔所观察到的全球共时性现象。  老友说,这样单纯从经济角度看问题是否过于褊狭,满汉之争、权力对豪强的打压,都是重要的因素。其实,高先生在书中也有所涉及,比如他注意到反对改变土地现状的多是汉族官僚,而满族官僚则有不少提议认真思量恢复井田的可能性,这里确实还存在一个执政合法性的考虑。在没有工业化、城镇化拯救的农业单兵突进的传统社会,平均的只能是地权。满人入关也搞平均地权,目的当然是邀买人心,特别是向汉人示好。一方面,儒生已代代相传、不断营造出井田大同的美丽中国镜像;另一方面,在戡乱初期一穷二白的底层民众也确有此需求。平均地权确是有政治考虑的。但是,一俟中农性质的阶层大量出现,一般就再难改变,主张业权的声音就会上升,就要抵制地权的频繁变动。乾隆想搞土地新政解决贫富分化,最终只能在租佃关系的减租减息上做文章,这是有其外在约束的。只有把过剩劳动力转移出去、人地关系缓和之后,才会使平均地权的阻力变小,而换个角度看,那又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在人口减少的情况下,整体性平均地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了。而平权运动的重心将转变到城市中。  以上所说,只是自己粗浅的一些阅读感受,或亦失之偏颇,也在此求教于方家。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再现历史的真相
  •     有趣的乾隆、无奈的乾隆,下坡路上的中兴。
  •     讲述一个不一样的乾隆
  •     专业是专业,但文风没有宣传的那么通俗流畅
  •     以乾隆十三年前后作为切入点,中国近代和清代历史分析的断面。引文很多,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角度去做剖析,结合传教士的书信内容,讲述的是一个不太一样的乾隆盛世。比较偏学术,内容有点干,清史爱好者比较适合。
  •     各位读者,我不是什么书托,我是这本书的策划编辑,在这里真诚地向各位推荐一下这本书。
    拿到《乾隆十三年》的书稿后,我一口气读完了这部18万字的著作,并深深为这本书所蕴涵的时代气息所折服,虽然读的是历史,却为当今社会问题的治理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这本书可以说是对昔日历史的一个现代诠释,也是对当代改革的一个历史说明。是一种“古今两相观照”、带有时代气息的研究。
    《乾隆十三年》主要讲述了乾隆朝前十三年的史实,用春秋笔法,再现、还原了18世纪那段与今几近相同的历史。重点讲述了乾隆朝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发展政策、政府改革以及乾隆想做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等。该书旨在为我们展示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乾隆。
    作者高王凌,人大清史所教授,本书是倾其三十余年研究清史成果,真可谓扛鼎力作。此前读过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于是一个想法在脑海中诞生。高王凌教授与黄仁宇先生也熟识,最后一致确定,该书作为向《万历十五年》致敬的一本书。我也相信,读过《万历十五年》的读者,肯定也乐意读一下《乾隆十三年》,品评两者的异同和大美。这部有关乾隆朝前十三年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大餐,非常值得读者与我一起品鉴。
  •     好书,内容不错,分析的很清楚!
  •     :K249.3
  •     还是不能平易近人,看的有点累。
  •     本书试图采用黄仁宇的写作方法,对康乾盛世进行分析。本书虽以“乾隆十三年”为书名,但并非描写这一年所发生的事情,而是讨论乾隆朝在其前期的诸多政策,及其失败的根源。
  •     写得确实很好看,和《万历十五年》完全不同,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基于学术论著的讲稿,也并非刻意描绘乾隆十三年以图见微知著,而是乾隆前期的政治经济史,举出各种论据,试图证明中国的近代化自康乾始。作者频频出现“今上”二字,窃以为没意思。
  •     46
  •     本书由中国大陆清史研究最高权威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研究写成。作者以全书六章十八万字的篇幅,向今人呈现了清朝乾隆时代中国社会的面面观。书籍具体从经济、社会、政府几个角度,对当时的社会与时代现象进行阐幽发微式的论述,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书籍编辑制作水平很高,装帧细致、封面设计大气美观,绝对值得真正的书迷以及清史治学者、爱好者购存拥有!
  •     从康熙、雍正到乾隆,民生放到了头等位置
  •     好奇葩的引述,看见这哥们写传教士对乾隆的不满而引出乾隆的问题是我就思密达了。。。。。。
  •     何炳棣派人口史观点经葛剑雄《中国人口史》风行学界。近年来,历史学界挑战出说最力的是高王凌 ,他认为,比洪亮吉更早思考人口压力的是康熙,康熙主张用经济发展来满足人口需要,这才是中国人口思想的主流。值得一提的是,同样以反租佃制神话而出名,秦晖对人口史人云亦云,而高先生则敏锐
  •     下单到收到书12小时,超出想象。
  •     高王爷的书,自然有独一无二的风格,融政治、经济、思想于一炉(历史本是如此),有着深刻的反思。但表述时长段引文和不甚清晰的概念(太多的引号就有太多的遐想空间),也损害了本书的精彩。
  •     从中可以了解清代皇帝的所做所为所说所思,决不是一句腐朽没落那么简单,中华近代文明没有宣传的那样不堪。真实的历史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值得一读的好书。严肃的历史书。
  •     这是本细看则具有颠覆作用的书籍。细节是魔鬼,而历史就是细节铸造。第一次这么深刻感到自己从小被洗脑了···
  •     比较喜欢,档案资料使用的很多
  •     如何以下克上
  •     文字表述不太令人滿意
  •     作者的野心很大
  •     才能评价。目前不知
  •     书已经收到,发货很及时
  •     史料组织比《活着的传统》要发散,表述观点更透一些。重新审视乾隆初政,发掘国家的主动性,尝试构建与以往范式不同的新“政治史”,的确是一大神作。语言很生硬,要是能找个助手给润润就好了。
  •     看看跟万历十五年啥不一样
  •     希望如推荐者言,是本清史研究的新书
  •     书的质量还行,内容就有点那个了!
  •     学术市场化的又一例子,不过这不带贬义。学者其实该有暇而办之,以提高社会出版物的知识水平。
  •     正眼看乾隆 不错
  •     《乾隆十三年》不是《万历十五年》,这是一本经济社会史,政治方面的内容最多不过两、三章,并且枯燥乏味;可以说作者想写部举重若轻、老少咸宜的普及类历史作品的愿望彻底失败了。
  •     封面上写的是 作者的扛鼎力作,我觉得话说的有点过。可能我只是以一个平常读者的角度在审视它,或许作者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是心血之作不为过。
    内容是从政府职能,经济农业政策,人口变化,赋税情况等多方面在考究乾隆初政的情况,个人觉得分析的还算全面,有一定道理。但如果完全把它定义为一次失败的记录,我觉得就有点过了。总的来说,对社会政策调整,民力发展 都还是有积极意义和效果的。
  •     这是一本经济社会史,政治方面的内容最多不过两、三章,并且枯燥乏味;可以说作者想写部举重若轻、老少咸宜的普及类历史作品的愿望彻底失败了。
  •     有点粗糙,文风文笔都很一般。
  •     看了几章:史料翔实,评述较深刻
  •     书的包装很好,双十一,发货不是那么快,但可以理解 5分啦
  •     还可以,书不错
  •     想法和史观都很有意义,不过书写和编排有些问题,导致这一系列三本书会被认为过度堆积史料,冗长枯乏甚至注水。不同视野的人对这本书的看法恐怕也不尽相同。
  •     专业老师写专业的书籍,值得一读
  •     和万历十五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     我们法制史老师推荐我们看的! 是他导师写的,应该不错吧! 哈哈
  •     颇有《万历十五年》的味道。
  •     有新意,有创见,但叙事不够流畅,有些地方分析还可更深入
  •     看得出本书在极力模仿《万历十五年》,但书中引用的文献资料还是让可读性低于《万历》,不似《万历》通俗,应该算是本传统的历史学术著作。老教授是研究清朝的权威,分析是很全面的。耐着性子读下去,还是很有收获的。
  •     当当非常不爱惜书,也不尊重顾客的意见和想法
    当当网,我已经为书的干净和整洁的事情多次向当当网反映过,也曾说过,当当你是卖书的,不是杀猪的。说多了,我也就不愿多说什么了。大家都不容易,得过且过算了。不过,我这次收到书后,看到书的形状,说实话,已经出离我的愤怒了。我想把书反寄给当当网总裁李国庆,请他看一下,当当网送过来的是什么书。
    如谁有李国庆的邮址,请在这说一下。
  •     挺好的。建议一读。
  •     书的印刷质量非常好,感觉高王凌的看待问题的角度很特别,值得一读。
  •     本以为可以和《万历十五年》媲美,粗略翻读之下,发现难以望其项背。作者想达到的“尽量使之好读”恐怕也会落空,整本书过于学术性,相信很多人没有耐心看完。作者希望尊重古人的意见,也的确用了大量的史料来说明问题,但理念和观点却仍是现代的。倒是整本书的立意给人眼前一亮呀,估计与作者之前的研究有密切关系。
  •     中国近代史真如作者所说的,自由内在向现代转型的动力?是不是全盘接受了布罗代尔长历史的理论了,如果要以此理论来说明,证据和证据间的关联、论证还不足啊。
  •     一般了
  •     三部之中,最为详实的一部,也是作者早年作品
  •     每天睡前必读,是一本值得读的书。
  •     了解乾隆朝的不错的历史政治史书籍
  •     乾隆继位后的风采
  •     这本书向我揭示了清朝早期的一些民生政策,他说明,满族人的政治并不是一成不变和一片空白,算是一点皮毛吧!
  •     看不下去。
  •     最后一篇论文是精髓,而全书无非就是把这篇论文扩大化,堆砌史料(基本都来自实录)而已。熟读清史者自然能看,一般读者必定深感乏味。
  •     纸质和印刷都很好~老公也很喜欢
  •     研究力作
  •     好书啊,很值得读。已经很难见到类似的好书了。
  •     只有这个拆封了,还封面还烂了,唉
  •     内容很丰富,阅读十分流畅,很喜欢。
  •     《白鹿原》
  •     第一部确实好,仅从扉页的纸张就能看出来
  •     有点仿《万历十五年》,但仿得不是很像。
  •     还未阅读。
  •     和万历十五年完全是两个格调,这本书更像是预设了一种新角度新立场,然后拼命用堆砌史料的方式让那段历史和自己的立场相合。其实中外差距就是那个时候种下的,为什么不能坦诚一点承认不足呢?会更好看。
  •     有理有据,值得信服。不一样的盛世危言。
  •     凡是关于历史的都是大爱,内容相对比较准确,有点个人色彩,蛮好!
  •     乾隆时代的行政面临的困难与现时代也有相似之处,不是简单的腐朽、反动等词能概括的。我们需要用历史意见返回到历史现场,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当时的环境和决策
  •     再读。当年初看有点不以为然,这两年多看了点书,发现写的真是不错,果然是聪明人的作品。不过,或许由于作者聪明多余“定力”,或天性“恣意潇洒”使然,又或者,如果能十年磨一剑的话,本书应该能成为本时期的典范。
  •     大概看了一下这本书,很好,不愧是人民大学的教授,用史料说话,再现了乾隆初年的社会
  •     可能是太专业了的原故吧!通篇是大规模的实录引用,对我这样的普通清史爱好者来说,很一般,甚至略显枯燥。
  •     ……觉得逻辑怪怪的,表达方式也不太懂……
  •     深了 需要点水平看得懂
  •     曾经,在看《乾隆王朝》时,看都有一幕钱粮满仓,天下升平的镜头,我就纳闷,乾隆朝为何能有如此盛景,还不都是他老子雍正给他积攒下来的吗?
    直到看到此书,我才知道乾隆朝初期,在政治经济民生方面都有所变革,虽然失败了,但毕竟使康乾盛世逐渐走向了顶峰,还是可赞的。
    我有点不满意的是,书中引用的古文太多,细读起来有点费劲,还不上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毕竟好书不常见。
  •     有点学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不过我也是
  •     很不错。是好书~喜欢!
  •     作者目光锁定乾隆十三年,从海量的文献中找出史料,工作量不小!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帝国各项数据指标都在恶化,在表面繁华的背后,埋下了衰亡的伏笔!
  •     非常喜欢,希望读之受用!
  •     罗辑思维推荐的啊
  •     从书名就可以看出作者对黄仁宇名著《万历十五年》的模仿,而在正文中,作者一方面要摆出学术著作的架势,另一方面又要刻意去学习《万历十五年》里黄的文笔和写法,总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尤其是反复出现的简单罗列引文,显现出作者对综合材料的能力不足。倒是附录里的三篇论文分析深入精当,论述精炼得体,要是全书都能像这三篇论文这样写就好了。
  •     书的质量不用说了,内容也很OK
  •     称为读史札记更为合适,仍然循着《活着的传统》的模式,围绕“人口”、“农业”、“政府角色”等问题展开。至于“这是一部政治史,这是一部经济史,这是一部文化史”的封面题签,纯属编辑的噱头。不过个人觉得此类宣传文字还是做成腰封比较好,喜欢的可以收下,反感的直接扔掉。
  •     喜欢。跟序言说的一样,中西对照是做到了。“剑走偏锋”效果不错。开头挺抓人。对我来说这与其说是史料索引或观点搜罗,毋宁说是史观塑造类。
  •     文章有 万历十五年 的味道但是可能作者的思路还是纯粹的研究者而不是写历史普及读物所以语言上还需要润色较好推荐对清史有兴趣的看看
  •     书看起来不错,有时间了细读
  •     读了两章,待续
  •     作者作为人大的一个教授,清史专家,相信也读了一点书,怎么写成这个样子,完全不知所云。抄抄黄仁宇的题目还情有可原,浪费乾隆这个好题材,实属可惜。
  •     专业人士买来看吧
  •     书是不错的,只是价格有些高了,便宜些好,毕竟现在经济不景气,工资低啊
  •     老公要买的,书的质量不错的,就是买来后他都没怎么看。
  •     大开眼界,大有收获。
  •     大而无当,细节缺少。希望后面的三分之二给我带来惊喜。
  •     名家之作,当仔细拜读。
  •     高王凌先生大作,一气读完,好!
  •     单薄了一点儿
  •     2/3篇幅是抄写史料原文 尼玛 钱是这样赚的吗
  •     人虽然不相同,但事情总是重复的,这就是历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