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类学导论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历史人类学导论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301140550
作者:雅各布·坦纳
页数:226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人类学的混沌状态  第一节 虚拟世界里的食人者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在他于1940年代初撰写的《为历史学辩护》这部著作中,用“食人者”这个比喻,形象地描述了自己从事的行当:历史学家是“食人者”,他把人当猎物,因为有关人的东西是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他撰写历史的材料。他所关心的,首先是“时间中的[……]人”。这本来可以是“历史人类学”的一个简洁的定义(但布洛赫没有使用“历史人类学”这个概念)。他死后,这本书由他的同事和朋友吕西安?费弗尔(Lucien Febvre)于1949年出版。这部著作问世的那个时候,“人类学”这个名词跟“历史的”这个形容词还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呢。可是今天,“历史人类学”这个概念已经牢牢地确定下来了。法国史学界曾有一批代表人物,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赞同布洛赫和费弗尔的认识兴趣,并在形成“历史人类学”这个新概念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从当今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确定地说,布洛赫关于“历史学家的技艺”的观点,证明他是“历史人类学”这门跨学科的新学问的若干开拓者之一。  上述论断也适用于吕西安?费弗尔。早在1930年,他就用猎人这个比喻来形容历史学家这个职业了。不过他使用这个比喻倒不是直接针对人,而是针对人所拥有的语言表达手段的。这里,猎区表现为一片语义的丛林。但是悄悄搜寻和接近猎物并捕获之,那是值得的。因为“撰写一个字词的历史从来都不是徒劳无益的努力”。不过费弗尔总是着眼于大猎物,即着眼于一种语言中的关键字词,因为“这些字词的过去不是学者追逐的纯粹猎物,而是历史学家的猎物”。如今可以在万维网(Word Wide Web)上猎取概念了。不过你在搜索“历史人类学”这个关键词时,会发现许多形形色色的,但也是令人糊涂的线索。  了解人类文化的途径,让你碰上的首先是尸骨。上网搜索“历史人类学”这个德文关键词时,电脑显示屏上列出的搜索结果清单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历史人类学工作小组。它是伯尔尼大学医学史研究所的一个科室。根据网上提供的说明文字,该工作小组“自1974年以来……,对伯尔尼州挖掘出土的所有人类尸骨遗存进行了考察”。这项工作“是在与伯尔尼州考古局以及首先是医学和史学领域各方面专家的密切合作中进行的。我们的研究重点是较近的历史时期的人”,其中包括罗马时代晚期、中世纪早期和晚期以及近代早期。如此说来,这个工作小组是把历史人类学当作方法加以使用的,这种方法可以让人们从古人遗骨中推导出历史事实,就是说推导出确切的,即以基因为基础的家系和亲缘关系,以及关于古人的饮食方式、疾病、伤残、死亡原因等等方面的事实的认识,而且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先进的自然科学的考察技术实现的。

前言

  在跨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当下,如影相随的是,我们面对着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紧迫要求,即必须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及特殊性。由中外学者携手组织的这套丛书,将致力于把西方有关历史、历史编纂、元史学和历史哲学的话语带入中国历史文化的园地。  历史论题是人类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元素。在历史中,人们形成并且反映了他们与其他人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与他者的差异。在归属感和差异的宽泛视界中来看待“世界诸文明”,人们才能够谈及“文化认同”。历史学家们的专业学术工作往往涉及到并依赖于认同形成的文化过程。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但我们永远别忘了,历史的主体和客体乃是人,乃是如此丰富多彩的人,他的复杂性,无法用一条简单公式来表达。  --吕西安·费弗尔(LucienFebvre),历史学家  梅特兰(Maitland)说过.人类学必须选择:要么是历史学,要么什么也不是。我接受这一断言,但是我想.是否可以做这样的改动--历史学必须选择:要么是人类学.要么什么也不是。  --埃文斯一普里查德(E.E.Evans-Prithard),人类学家  “历史人类学”是个五光十色的概念,它掩饰着一块斑驳陆离的研究

内容概要

雅各布 • 坦纳(Jakob Tanner,1950-   ),瑞士苏黎士大学社会和经济史研究所近代史教授,兼任《历史人类学》(Historische Anthropologie)等杂志编辑。他的研究兴趣在欧洲的经济史、金融史、科学史、医学史、身体史,以及相关的比较研究,其主要著作有:
《生理学与工业社会——19和20 世纪身体科学化考察》(Phillipp Sarasin/Jakob Tanner [Hg.], Physiologie und industrielle Gesellschaft. Studien zur Verwissenschaftlichung des Körpers im 19. und 20. Jahrhundert, Frankfurt a. M. 1998);
《工厂膳食——1890-1950年间瑞士的营养科学、工业劳动和大众营养》(Fabrikmahlzeit. Ernährungwissenschaft, Industriearbeit und Volksernährung in der Schweiz, 1890-1950 [1999]);
《欧洲法西斯时期的企业》(Harold James/Jakob Tanner [Hg.], Enterprise in the Period of Fascism in Europe [2002]);
《记忆、金钱与法律——论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Sigrid Weigel/Jakob Tanner [Hg.], Gedächtnis, Geld und Gesetz. Vom Umgang mit der Vergangenheit des Zweiten Weltkrieges [2002])等。

书籍目录

《历史的观念译丛》总序鸣谢第一章 绪论:人类学的混沌状态 第一节  虚拟世界里的食人者 第二节 定义与分类 第三节 问题与命题 第四节  目的与结构第二章  从启蒙运动时期的惊诧到1900年前后的危机意识 第一节 历史学与人学  题外话:“机器先生”——拉美特利 第二节 人类学与种族分类  题外话:福柯对人类学“睡眠”的批判 第三节 世纪末的史学危机 第四节  体质人类学与哲学人类学第三章 20世纪的历史学与人类学 第一节 来自法国的革新:年鉴派史学家 第二节  欧美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取径 第三节 历史人类学在德国的发展趋势与论争 第四节 单页插图?档案馆里的田野考察与田野考察时的寻踪觅迹第四章  历史人类学的问题与视角  第一节“具体的人”是虚构吗?  第二节 微观史学与行为理论  第三节  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以及“等级游戏”  第四节  日常、习惯、重复结构:稳定与演变  第五节  肉体体验与身体技术第五章 从自然科学研究看人 第一节 关于“尚未确定的动物”的若干论断 第二节 社会生物学的归纳与进化论的普遍化 第三节 大脑里的文化:神经学认识 第四节  有限理性与日常启发学 第五节 跨学科对话的问题与机遇第六章  历史与对称人类学. 第一节 循环性与相互作用 第二节  劳动与媒介:制造工具的动物之作为符号动物  题外话:文字之作为传播媒介和人类实践 第三节  信息论、控制论人类学、技术 第四节理解的可能与局限结语“理性的人”参考文献译者附语

编辑推荐

  但我们永远别忘了,历史的主体和客体乃是人,乃是如此丰富多彩的人,他的复杂性,无法用一条简单公式来表达。  ——吕西安·费弗乐(Lucien Febvre),历史学家  梅特兰(Maitland)说过,人类学必须选择,要么是历史学,要么什么也不是。我接受这一断言,但是我想,是否可以做这样的改动——历史学必须选择,要么是人类学,要么什么也不是。  ——埃文斯-普里查德(E.Eevans-Prithard),人类学家  “历史人类学”是个五光十色的概念,经掩饰着一块斑驳陆离的研究领域和各家独辟蹊径且颇相径庭的研究方法。……历史人类学概念所表示的不是一个特定的历史研究分支,而是表示一个“促使人人研究新方法和新问题的吸引点”。  ——安德烈·比尔吉埃(Andre Burguiere),历史学家

作者简介

写这本书的想法,是我在2001—2002学年的时候,因参与柏林科学讲座而逗留柏林期间产生的。在哈伦湖畔举行的那期讲座,气氛很是促人思考,而且富有跨学科挑战的特色。那种挑战性不仅给人带来了许多启发,而且还在理智上给人留下了某种没有核心的感觉。与会专家运用的是各种五花八门的专业语言,表现出科学之不统一当时每天都能体验到这种不统一。面对这种无法一目了然的局面,你该怎么办呢?难道你该重新退回自己学科的象牙塔里,以便在跨学科的混乱一团之中标明自己的明确立场?抑或你该冒着这样一种危险,就是可能给别人留下自己仿佛是个无忧无虑的科学百科业余爱好者似的,对一切都感兴趣?我曾试图避免做出这种非此则彼的选择,不过却明确地侧重了扩大我的视野。假如没有我在那年获得的种种启发和鼓励,我是根本写不成这本书的(从一个史学家的眼光来看,这本书涉足了许多不同的新领域)。因此,我想首先感谢那次柏林科学讲座。
2002年秋,我到了我在跨学科迷宫里从事科学活动的第二站,即设在柏林的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是汉斯约尔格•莱茵贝格尔和米夏埃尔•哈格纳两位先生邀请我去的。所以我要感谢他们。我在那里工作期间,跟彼得•舍特勒尔先生进行的多次讨论,对我构想本书也十分重要。关于史学和大脑研究之间关联的初步思考,则是2003年春,我在柏林的马克•布洛赫中心的一次报告中提出的。在2003—2004学年的冬季学期,我享受了一次教授休假,并在巴黎的人文科学院逗留了一段时间。事实证明,那对我写作此书是一次极好的推动和促进。莫里斯•埃玛尔的邀请,把我从本国行政式的大学教学科研活动中解脱出来,再次为我提供了不受干扰地专事写作的机会。在那段时间,我跟好几位法国的史学家进行了交谈,特别是萨比娜•洛里加女士和该科学院研究员彼得•贝克尔先生,从而在这个课题上为我打开了新的眼界。
在澄清各种问题方面,埃贝哈德•奥尔特兰德)、多丽丝•考夫曼和瓦伦丁•格勒布纳,都曾是我的在行的谈话伙伴。另外,我从《历史人类学》杂志的编者同人那里,得到了许多启发。给我启发的还有达维德•古格里)、米夏埃尔•哈格纳、米夏埃尔•汉佩和菲利普•萨拉赞,他们都是跟我一起在知识史研究中心(Competence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Knowledge)工作的同事。这个中心是苏黎世大学和瑞士联邦技术大学共同组建的一个机构,作为两校的合作项目。我们的这些讨论表明,历史人类学这种东西是一个有着多副面孔的题目,在这个题目里,许多现实性的争议层见叠出;而这些讨论,也展现了不少理论上的分歧。凡是我跟他们讨论过我这本书的那些人,都给我出过许多点子,只是我在书中并未专门标出是谁贡献的想法罢了;不过全书的论证线索,以及书中未予论述或仍未论述明白的问题,则全由笔者个人负责。在本书定稿的最后阶段,我很信赖出版社专心致志的编审部;此外还有阿里亚娜•温克勒女士,她在审阅我的书稿时不仅表现了形式上的一丝不苟,而且还证明她在内容方面也是在行的。
我在撰写此书期间,尤其是我在柏林的克罗伊茨贝格专事写作的那段时日里,真是如同不畏艰险地在崎岖不明的哲学思维小路上攀援摸索一样。多亏西蒙娜•马伦霍尔茨总是给我提供许多充满思想火花的点拨,才多次把我带回到坚实的思维道路上来。要不然的话,这部论及一个无边无际的课题的手稿怕是永远也完成不了。特向她专门致谢。
目录
《历史的观念译丛》总序/Ⅰ
鸣谢/1
第一章 绪论:人类学的混沌状态/1
第一节虚拟世界里的食人者/1
第二节定义与分类/4
第三节问题与命题/10
第四节目的与结构/15
第二章 从启蒙运动时期的惊诧到1900年前后的危机意识/27
第一节历史学与人学/27
题外话:“机器先生”——拉美特利/30
第二节人类学与种族分类/33
题外话:福柯对人类学“睡眠”的批判/37
第三节世纪末的史学危机 /39
第四节体质人类学与哲学人类学/41
第三章 20世纪的历史学与人类学/53
第一节来自法国的革新:年鉴派史学家/54
第二节欧美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取径/61
第三节历史人类学在德国的发展趋势与论争 /63
第四节单页插图?档案馆里的田野考察与田野
考察时的寻踪觅迹/68
第四章 历史人类学的问题与视角/83
第一节“具体的人”是虚构吗?/83
第二节微观史学与行为理论/86
第三节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以及“等级游戏”/93
第四节日常、习惯、重复结构:稳定与演变/99
第五节肉体体验与身体技术/102
第五章 从自然科学研究看人/119
第一节关于“尚未确定的动物”的若干论断/119
第二节社会生物学的归纳与进化论的普遍化/123
第三节大脑里的文化:神经学认识 /127
第四节有限理性与日常启发学/131
第五节跨学科对话的问题与机遇/134
第六章 历史与对称人类学/147
第一节 循环性与相互作用/148
第二节 劳动与媒介:制造工具的动物之作为符号动物/150
题外话:文字之作为传播媒介和人类实践/154
第三节 信息论、控制论人类学、技术/156
第四节 理解的可能与局限/159
结 语 “理性的人”/169
参考文献/175
译者附语/227

图书封面


 历史人类学导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雅各布•坦纳的《历史人类学导论》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追溯18世纪历史学和人类学作为科学学科产生时的情况,对人类学思想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勾勒,同时也简短论及体质人类学和哲学人类学。第三章聚焦于历史学和人类学在20世纪的接近和趋同。第四章讨论当今呈现的历史人类学的种种问题和视角。第五章和第六章则广泛涉足历史人类学讨论中的新领域。通读全书,对历史人类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过去的几十年里,历史人类学的代表人物,都把日常史、习惯史以及人类生活方式再生史和变化史当成了历史研究的对象。他们分析不同社会背景中的社会逻辑、文化技术和符号互动形式。他们开辟了许多新的认识途径,可以对身体图像和社会观念以及同这些图像和观念有关的纯洁和伤害幻想进行考察。通过对文化多样性的阐述,他们指明了一点:不仅是人们对自我的感知,就连人们对外来的东西的解释,过去一直都是非常各不相同的,而至今也依然如此。历史人类学试图“从边缘地带”提出解释视角,所以它成功地揭示了公开羞辱、革出社会、歧视、诱使犯罪和压迫的种种细致和粗犷的形式,并且分析了推动这些融合和排除过程的那些社会机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合法化战略。这种对方方面面的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兴趣,近来有所加强;同时,这也表明历史人类学扩展了对社会史问题的研究。此外,笔者也从这本书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可以提供给我们新的视角来审视历史,这种新的视角对于历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我们要注意,在进行历史研究的过程中传统的研究方法也要掌握,不能一味追求历史人类学方法的新奇,否则就容易陷入空疏虚浮的境地。我们在运用历史人类学方法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不要先有理论后拿材料来证明这个理论。这种做法,严耕望先生在其《治史三书》中有相关论述:“中国史书极多,史料丰富,拿一个任何主观的标准去搜查资料,几乎都可以找到若干选样的史料来证成其主观意念,何况有时还将史料加以割裂和曲解”;“模式理论有时诚然可以用来帮助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但过分强调,盲目的遵行,研究问题也不免先有了一个概念,甚至有了一个想象中的结论,然后再选样式的找材料,加以证明,也就是找一些合乎模式的材料,再把模式套上去。”从严耕望先生的论述中,这种拿着理论找材料方法的弊病显而易见——研究结果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得出的结论往往偏差甚至完全错误。预防这种弊端的方法,严耕望先生在其《治史三书》也给我们明确指明:“要求理论出于史事研究,不能让史事研究为某一种既定的理论所奴役。”
  •     无法评价,不敢妄下断语,因为读不下去。但豆瓣很古怪,不给评价就不让发布,就还行吧。太多的术语,把脑袋都绕晕了。抄一段,第六章,历史与对称人类学,147页:我将试图从以前各章阐述的思考中得出几点结论,并提出一种对称人类学的视角。这里所谈到的一些问题提法,能让历史人类学不再拘泥于那种在理论上没有发展能力的“具体的人”的形象,但同时又不必非得告别像主体、自我解释和行动这类概念不可。这里应该大力强调的“对称人类学”概念,是由米歇尔·卡隆和布鲁诺·拉图尔引入讨论之中的。他们的目的在于突破“旧的人类学矩阵”,并且抵制那种正因为能够解释一切所以什么也解释不了的关于“人”的说法。对称化范式涉及两个互相关联的层面:第一个层面从这样的立场出发,就是人类行为和万物的自有逻辑乃至历史过程中的符号,都以偶然方式共同发挥作用;第二个层面则涉及理解外来的东西的可能性和极限,或者换句话说,就是涉及文化相对主义和普遍主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坦纳虽然是瑞士人,但一定是瑞士德语区的人,所以版权页上的原著书名是德文的原版。果然是有德语作家的风范。曾经发誓再也不读这样充满术语的书的,尤其是与历史有关的。但这次为了备课,强忍着看了十几页,最终还是无奈放弃。沮丧。唉,或许是我的理解力不够?或许是没有耐心?
  •     8月21日下午,在青海湟源县政府会议厅,瑞士苏黎世大学的历史人类学家JakobTanner做学术报告,德国马普研究所的吴秀杰老师做翻译。报告很精彩,主要谈及二战后德语世界里学院派的人类学、历史学与民俗学之间的融通、边界与分歧。当然其中会有对话、合作、交换以及跨学科的交叉,也有张力和斗争,总之是一场学科之间的遭遇战。他谈到几个重要的学者。如Berf ·E·Hoselitz,以及1952年学术刊物《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创刊。而1960年代,则有关注工业社会微观史的风潮。而此时,社会与科学的关注点渐渐趋同。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三个学科相互影响之下逐渐转变,朝向新的研究思路,如朝向历史人类学(historical anthropology)之路。Tanner教授从学科角度的思考给我很多启发。他谈到迪尔泰对人学(史学、法学、文学批评、人类学)以及自然科学出发,为学科寻求恰当的理论和方法基础;而布尔迪厄则从科学场的角度,试图探讨学科之分及其社会影响和政治利益。(我是布尔迪厄的粉丝,以拥有布尔迪厄全部中译本为荣,听人谈及偶像,自然兴高采烈)大概一个学科自主性越高,应对外力力量(如政治权力)的压力越是游刃有余;倘若不能强于内,则容易为外来舆论或权力所导引而成为传声筒,或者为某种舆论或者力量做注脚式的研究。学科之所以亟待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标准与方法,大概想与利益集团保持一定距离。他同时谈到另外两个学者:致力于希腊历史研究的学者Johann Gustav Droysen(1808-1884)与在1930年代关注社会现实的Hans Ulrich Welhler(1931)。在政治史等学术研究中,是片面地宣传普鲁士或追随纳粹德国,还是保有学科与利益集团之间的张力而尽可能多的自主权?当然,在极端权力面前,学科的自主权更加不易。对于一个学科来说,倘若内在的准则和规范足够强大,那么,即使在非常时期,其观念、人员都会有一定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其学术场域的构成能够成为“变压器”,其“折射能力”和移易能力都使得学科的学术自主性不会受到更多损坏。1970年代,意大利的微观史渐成潮流。Carlo Ginzburg所著《奶酪与蛆虫》为其代表作。(我在电子书斋传过英文本,"The Cheese and the Worms:The Cosmos of a Sixteenth-Century Miller",是影响过我研究思路的书之一!)而很多学者入手点便是,个人的活动(空间、惯习)与社会规范的不和谐处。这位Ginzburg,算得上是受到社会人类学启蒙的历史学家了。在德国,因为人类学往往与纳粹时代的体质人类学联系在一起,坏了名头,故而“历史人类学”一词也为学者所拒绝。在德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赤脚历史学家。(在坦纳的《历史人类学导论》中有详述,北大出版社,2008)也就是当地人研究地方文化和地方社会史;并且开拓口头史的研究,如民间如何经历纳粹时代;其中民俗学、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方法被充分利用。日常生活史其实不仅志在描述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也对动了对权力关系、社会关系以及剥削形式的关注。学者Hans Medick有反对结构主义的倾向,他将Agency(“人”的主体地位?)、象征形式、社会实践、文化意涵等通盘考虑,强调历史主体的行为能力。接下来Tanner谈到另外几个学者,如哲学人类学的马克斯·舍勒(西毒胥志强的偶像,他对于“人生存本质”的多元思考,我基本上不怎么懂)、Helmuth Plessner(身体语言的诠释学)、Arnold Gehlen等。历史人类学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有张力的。而学科成熟的一个标志即是1993年《历史人类学》杂志出版。结语部分比较简短。历史人类学是在跨学科和交叉领域中发展起来的,可谓路漫漫。其中1980年代有很多突破。借助于日常生活史、性别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出位;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政治运动、团体刻意拉开距离的同时,又有合作;在认知心理学、经济学以及大脑科学研究的推动下,从自然科学来解释人的行为,成为历史人类学的新突破。在互动时间里,巴莫老师从学科立场提问。作为学科的建设者和立法者之一,她在思考学科安身立命的问题,我远难企及。我关心的是,坦纳所言的历史人类学,跟我所受的华南学派历史人类学之间的关联。我先大体介绍华南学派,然后问他的问题是,德语世界的“历史人类学”跟年鉴学派的关系。他谈到了马克·布洛赫、费弗尔,布罗代尔和勒华拉杜里,也就是谈到了第一期和第二期年鉴学派对他所谈到的历史人类学的影响。在德语世界里,日常生活史的研究才是正宗。华南学派的历史人类学真的跟德国这个不一样,德国的历史人类学之新,大概在于这本书最后两章所谈到的,也就是心理学、传播学(传媒学)、自然科学与历史学的交叉。而偏偏也没有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其实坦纳是个大器晚成的学者,从容而且渊博,并且对学科、知识边界以及政治哲学都有很多思考。他回答我的问题时,说了一句很震撼我的话:不要过分估计年鉴学派。My god,倘若当真如此,“泰山其颓,吾安恃?”接下来是德国马普研究所吴秀杰博士的回应:历史人类学也是一个大箩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其实,华南学派的历史人类学是来自人类学领域的如萧凤霞(耶鲁大学人类学系),而德语国家的历史人类学是在自史学界的人主打。从关注“人在历史中的存在”这一基点出发,历史学与人类学倒是有相通的目标,因此有互相走近、融通的愿望。德语学术界中关于日常生活史研究的意义,坦纳的青海报告里讲的比较详细,不必多说。目前德语界历史人类学在史学理论上的推进,意在为史学实现新的突破, 一种能发见“宏大叙事”的盲点、超越微观史学“具体的个人”的琐碎又能不以牺牲历史叙事中个人主体性为代价的史学。德语里的Anthropologie字形上与英语中的anthropology很像,但是含义不同,在德语中指的是体质人类学或者医学人类学,这也是多年以来这个学科名称一直迟迟不为学界所普遍采用认可的原因。实际上,至少苏黎世的史学把Anthropologie一词所蕴含的体质人类学的含义,转换成了历史人类学新的生长点,即将身体及其相关的感觉引入史学当中。该历史人类学的宏大理论设想是,力图将历史叙事和社会理论中“自然”与“文化”的二元对立突破。双霞看得很准,坦纳的《历史人类学导论》中的第四、五两章,可能是其他历史人类学著作中不怎么能见到的。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这本书的前面也用了不少篇幅谈福柯。其实还有一位作者Philipp Sarasin、苏黎世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坦纳的同行搭档,也是特别值得一读的。Philipp Sarasin在2005年出版了一本《福柯导论》(有中文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题名《福柯》),德文版与坦纳的《历史人类学导论》属于同一著作系列,2009年又出版了《达尔文与福柯》一书,提出了福柯源于达尔文的说法,系统地阐述了这两位理论大家思想上的渊源联系。在史学理论上的共同兴趣之外,Sarasin主攻医学史、生物学史(著有《细菌学与现代》一书),坦纳主攻瑞士经济史、身体史。坦纳因为师承鲁道夫•布劳恩(Rudolf Braun),布劳恩又师承于民俗学家理查德•魏斯(Richard Weiss),所以坦纳也是在民俗学的边缘行走,在民俗学圈子里他的名字也不陌生。但是他介入问题的角度还是和民俗学有所不同,从他的几篇论文的题目上就可见一斑,如《身体经验—疼痛感与文化性的构建》(1994)(一篇我多年前开始读过、虽然没有读懂但是印象深刻的文章,现在重读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人如何获得经验—身体的历史性与身体符号学》(1999)(以“我们拥有一具肉身还是我们是一具肉身?”这样的问句开篇,颇让人震撼)、《疼痛的文化史》(2007)、《无法捕捉的感觉—历史学中的情感》(2008)。在最近召开的德国技术史学会年会上,坦纳做开幕主题演讲,题目是Nutritional Science and Food Habits: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Dietary Standards in the 20th Century (营养科学与食物惯习:二十世纪食品标准的出现与进化)(有意思的是,德国的学会年会在荷兰召开,找瑞士人担纲主题演讲)。也许这些历史人类学的题目还离民俗学远了点,不过最近一期的《历史人类学》杂志上有一篇历史学者的文章倒是很民俗的,关于十九世纪在入殓之前给死者遗体拍摄的照片的习俗及其对其解读。从广义上看,也是葬礼仪式的一部份,与关于仪式的普查性描写相比,我更倾心于这样的细节。也算是对你在豆瓣网上跟在《历史人类学导论》一书后面评论的回应吧。萧萧南浦再回应:多谢回应,受教了。曾有幸上过萧凤霞的课,讲了什么内容忘记了,只记得中文开场,越讲英文越多,只觉得有趣得紧。当然这是题外话。我自认是历史学更是民俗学的门外汉,因为这几年一直关注民间信仰研究,但是,更是宗教学的门外汉。也正是因为站在几个学科的外围向里头张望,所以,极有可能蜻蜓点水或者剑走偏锋,跟真正的从业者的视野不可同日而语。即使有趋同的关怀,从不同的学术背景出发,其资料、方法、手段乃至关怀都有分野。业界有个小故事,记得赵世瑜老师某一本书里提到过。大概是双方早期合作,萧凤霞跟刘志伟在广州某地去做田野。刘志伟抄完了碑,萧凤霞还在跟村民聊天,刘志伟催她走,“碑都抄完了,还聊什么呢!”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以及切磋琢磨之后,大概类似的问题不复存在;即使刘志伟的学生,也用人类学的方法下田野了。而张小军等人,在人类学的学科体制内,却用历史学的资料和方法做研究。这就是学科交叉碰撞而来的一种进步。近期我在做两件事。一是梳理英文研究世界里,对于中国宗教“神圣”的界定及其资料和知识来源,大概的路数是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或者曹新宇对福柯的研究的路径;二是写一部学术小说,考据体,考古学家和民俗学家的文化历险。其实说来好笑,第一个问题,是为了解决我小说里头的一个疑窦,而渐行渐远。从我个人的个案来说,对于单数的学者,其学术路径基于知识结构、际遇以及兴趣;而对于能够凝聚成一部和声的学者群来说,那需要更多,比如视野、关怀以及相互的默契,以及对于术业精进、学术星火燎原的殷切期待。我期待民俗学能够称为这样的学科。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翻译得太差了····非常、非常影响阅读啊!!!
  •     德国的历史人类学与国内更多地受到美国文化人类学影响而形成的历史人类学研究相比对体质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以及传播学理论的借鉴与理解都区别很大。
  •     坑涩难懂,没读完。。。没信心再去读了、、
  •     丛书选题设计不错,史学观念一词用的得当封面和正文内涵体现不错
  •     哲学化的历史人类学,饶了人这个脆弱的主体吧。
  •     方法
  •     讲科学的内容挺多……还有就是引用书目里不是德文就是法文,要是译者都改换成英译本就好了。
  •     看过一部分
  •     坦纳教授优雅而且英俊,面色苍白,眼睛深邃。报告也精彩
  •     开阔明快 可反复读
  •     Not my dish.
  •     很有意思,欧洲系
  •     导论翻翻就是了,未经展开的观点看着虽过瘾,但缺少论证,以致总不敢深信。
  •     不知道打几分……因为实在没看懂!
  •     术语太多,看不懂。
  •     醍醐灌顶
  •     打算过一阵再读一遍。还是没太看懂前三章。
  •     原来历史人类学是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呀
  •     第四章自然科学
  •     扯淡
  •     历史人类学比较前沿的、泛谈性的(因而不容易消化)理论著作。译者很用心。作者理解的历史人类学比较贴近反思人类学,强调“人既是文化的创造主体,又是依赖于文化的客体;从外来文化中,人亦可以感知到自己的文化”的对称视角。
  •     不解...
  •     讓人讀不懂的書不是好書。起碼不是好翻譯。哼哼~~
  •     冲着“导论”两个字借的,结果完全看不懂
  •     浏览过
  •     跟我想象的不一样……
  •     彻底没读懂……虽然见识到了另外的可能性
  •     不知道…
  •     找到一些模糊的线索,可能由于自己学力和阅读不及,对于其中具体的论证的理解很是模糊。不过由此找到了一些著作
  •     薄薄一本书读了一周 学点文化也有蛮拼的精神
  •     不好读 对书中说言的学术脉络不了解
  •     读了一半
  •     介绍性书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