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学术年谱(全六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钱穆先生学术年谱(全六卷)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511704467
作者:韩复智
页数:200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一九一八年 戊午 二十四岁 一 国内大事 北京新国会选举徐世昌为总统。 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表。 中山先生离粤赴沪,岑春煊任军政府主席总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新青年》改组为同人刊物,由胡适与陈独秀等六人轮流编辑。 傅斯年在北京大学约集同学罗家伦等二十人,创立新潮社。筹备发行《新潮》杂志。 二 事略 “年假后,同事朱怀天携来其师沪上吴公之新撰《宥言》一册,共八篇,皆申马克思共产主义。盖吴氏曾游学日本,其时日本有信仰共产主义大师河上肇,国人周佛海等皆出其门。吴氏衍畅其说,用《庄子·在宥篇》,取名《宥言》。朱怀天从学,对其师甚为崇拜,故特携来,欲与先生共读。傍晚散步,逐篇讨论。先生虽爱吴氏文辞优美,然谒力反对其说,特写《辟宥言八篇》。朱怀天袒护师说,则写《广宥言八篇》为之辩解。先生又写《续辟宥言八篇》,朱怀天亦为《续宥言八篇》,两人相争不已。时中国共产主义尚未大兴,而其两人则已辩论了。” 是年夏,七房桥家遭回禄之灾,房舍全焚,乃又举家迁至荡口镇。此次火灾甚严重,先生祖父鞠如公手钞《五经》与《史记评点》及父承沛公《窗课时》,均付之一炬。时其母又患胃疾,积月不能进食。先生与丁仲佑通信请其开方治疗,病卒愈。先生因辞梅村县四小学教职,回鸿模小学专任,以便朝夕侍奉。

内容概要

韩复智,山东省齐河县人,一九三〇年生。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士、历史学研究所硕士。曾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所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兴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兼任教授、香港珠海书院客座教授、空中大学兼任教授。中国上古秦汉学会理事长、中国历史学会暨简牍学会常务理事。二〇〇〇年于台湾大学退休。著有《两汉的经济思想》、《傅玄》、《汉史论集》、《秦汉史论集》。编有《中国通史论文选辑》、《中国史论集》、《先秦两汉文学论著集目》、《傅斯年•董作宾先生百岁纪念专刊》。合编著有《中国文明发展史》、《秦汉史》、《中国科技史论集》。合注有《后汉书纪传今注》。主译《剑桥中国史1:秦汉篇》。论文有《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教育功能与研究价值》、《傅斯年先生年谱》、《我所认识的钱宾四先生》、《编著〈钱穆先生学术年谱〉的动机和过程(附简谱)》等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卷一
卷首
钱先生留影选载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暨新亚研究所、新亚中学校友会等谒墓团于钱先生墓侧留影
钱先生墨迹选刊
本文
例言
钱穆宾四先生行谊述略(代序)严耕望
也谈现代新儒家(代序)钱胡美琦
我所认识的钱宾四先生(代序)韩复智
钱穆先生学术简谱
壹、谱前
先世
父母
贰、学术年谱
一八九五年(清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 一岁
一八九六年(清光绪二十二年) 丙申 二岁
一八九七年(清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 三岁
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 四岁
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 己亥 五岁
一九○○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 六岁
一九○一年(清光绪二十七年) 辛丑 七岁
一九○二年(清光绪二十八年) 壬寅 八岁
一九○三年(清光绪二十九年) 癸卯 九岁
一九○四年(清光绪三十年) 甲辰 十岁
一九○五年(清光绪三十一年) 乙巳 十一岁
一九○六年(清光绪三十二年) 丙午 十二岁
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 十三岁
一九○八年(清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 十四岁
一九○九年(清宣统元年) 己酉 十五岁
一九一○年(清宣统二年) 庚戌 十六岁
一九一一年(清宣统三年) 辛亥 十七岁
一九一二年 壬子 十八岁
一九一三年 癸丑 十九岁
一九一四年 甲寅 二十岁
一九一五年 乙卯 二十一岁
一九一六年 丙辰 二十二岁
一九一七年 丁巳 二十三岁
一九一八年 戊午 二十四岁
一九一九年 己未 二十五岁
一九二○年 庚申 二十六岁
一九二一年 辛酉 二十七岁
一九二二年 壬戌 二十八岁
一九二三年 癸亥 二十九岁
一九二四年 甲子 三十岁
一九二五年 乙丑 三十一岁
一九二六年 丙寅 三十二岁
一九二七年 丁卯 三十三岁
一九二八年 戊辰 三十四岁
一九二九年 己巳 三十五岁
一九三○年 庚午 三十六岁
卷二
一九三一年 辛未 三十七岁
一九三二年 壬申 三十八岁
一九三三年 癸酉 三十九岁
一九三四年 甲戌 四十岁
一九三五年 乙亥 四十一岁
一九三六年 丙子 四十二岁
一九三七年 丁丑 四十三岁
卷三
一九三八年 戊寅 四十四岁
一九三九年 己卯 四十五岁
一九四○年 庚辰 四十六岁
一九四一年 辛巳 四十七岁
一九四二年 壬午 四十八岁
一九四三年 癸未 四十九岁
一九四四年 甲申 五十岁
一九四五年 乙酉 五十一岁
一九四六年 丙戌 五十二岁
卷四
一九四七年 丁亥 五十三岁
一九四八年 戊子 五十四岁
一九四九年 己丑 五十五岁
一九五○年 庚寅 五十六岁
一九五一年 辛卯 五十七岁
一九五二年 壬辰 五十八岁
一九五三年 癸巳 五十九岁
一九五四年 甲午 六十岁
一九五五年 乙未 六十一岁
一九五六年 丙申 六十二岁
一九五七年 丁酉 六十三岁
卷五
一九五八年 戊戌 六十四岁
一九五九年 己亥 六十五岁
一九六○年 庚子 六十六岁
一九六一年 辛丑 六十七岁
一九六二年 壬寅 六十八岁
一九六三年 癸卯 六十九岁
一九六四年 甲辰 七十岁
一九六五年 乙巳 七十一岁
一九六六年 丙午 七十二岁
一九六七年 丁未 七十三岁
一九六八年 戊申 七十四岁
一九六九年 己酉 七十五岁
一九七○年 庚戌 七十六岁
一九七一年 辛亥 七十七岁
一九七二年 壬子 七十八岁
卷六
一九七三年 癸丑 七十九岁
一九七四年 甲寅 八十岁
一九七五年 乙卯 八十一岁
一九七六年 丙辰 八十二岁
一九七七年 丁巳 八十三岁
一九七八年 戊午 八十四岁
一九七九年 己未 八十五岁
一九八○年 庚申 八十六岁
一九八一年 辛酉 八十七岁
一九八二年 壬戌 八十八岁
一九八三年 癸亥 八十九岁
一九八四年 甲子 九十岁
一九八五年 乙丑 九十一岁
一九八六年 丙寅 九十二岁
一九八七年 丁卯 九十三岁
一九八八年 戊辰 九十四岁
一九八九年 己巳 九十五岁
一九九○年 庚午 九十六岁
一九九一年 辛未 卒后一年
一九九二年 壬申 卒后二年
一九九三年 癸酉 卒后三年
一九九四年 甲戌 卒后四年
一九九五年 乙亥 卒后五年
一九九八年 戊寅 卒后八年
一九九九年 己卯 卒后九年
二○○○年 庚辰 卒后十年
二○○一年 辛巳 卒后十一年
二○○二年 壬午 卒后十二年
二○○三年 癸未 卒后十三年
二○○四年 甲申 卒后十四年
引用书目与参考资料
后记

作者简介

《钱穆先生学术年谱》,韩复智编著。韩氏考究群谱,撷取众家之长,新创体例与编著方法,乃首定目次,前有简谱,作为本谱纲要。关于学谱主体部分,对谱主事迹系年,则与诸谱迥异,分为国内大事、事略、著述、当代著名学者对谱主重要著作之评论等。次为对谱主五十余册全集,依照年次抽离出重点而编纂之,堪为谱主全集的浓缩本,亦是其第一部学术年谱。
清代大儒章学诚说:“文人之有年谱,颇觉有补于知人论世之学,不仅区区考一人文集已也。”故本谱不但如韩文公所言“发潜德之幽光”,彰显前贤,而更是为了启发后学,帮助他们能从中得到一些知人论世的宝贵知识。

图书封面


 钱穆先生学术年谱(全六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追忆钱宾四先生——韩复智《钱穆先生学术年谱》读后苦茶  韩复智,山东省齐河县人,一九三〇年生。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士、历史学研究所硕士。曾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所讲师、副教授、教授。应该是钱穆先生晚年的学生之一,主要是研究秦汉史。这部为钱穆先生所做的学术年谱,对研究钱穆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  一、体例  编纂年谱其实是有一定的体例,这是中国学术的基本常识。近代以来,编纂年谱也成了风气。最早有胡适先生为齐白石和章学诚编纂的年谱,后有丁文江为梁任公编写的年谱长编。近来有蒋天枢为陈寅恪先生编纂的编年事辑。可以说,年谱的编纂体例已经臻于成熟。  韩复智为钱穆先生编纂的学术年谱,大体吸收了前人年谱编纂的体例,又在此基础上,将钱穆先生的学术著作按照编年日月附在年谱之中。这为研究钱穆先生学术前后的流变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内容  钱穆先生一生著作等身,这绝非夸耀之语。钱穆先生的全集于过世后八年才全部由台湾联经出版社印行,共五十四册。  韩复智将这些著作根据出版年代,从书中摘取提要,附在年谱之中。对于其中重要的著作,还从其他研究著作中挑选合适的评价,从而能够相对将完整地了解钱先生的学术思想。  三、看法  韩复智所做的这部钱先生学术年谱,早在二零零六年就已经在台湾出版发行。这对于本想研究钱先生的我来说,是一部重要的参考书目。  幸亏大陆引进了这部著作,虽然价格偏昂,但仍纳入囊中。当通读一遍后,发现一些问题,可供学者注意。  其一,这部书系由繁体转为简体,导致其中有很多字体出现偏差,如乾嘉变成了干嘉,这种例子不胜枚举。中央编译出版社作为全国性的大社,本不应该出现此类低级错误。  第二,韩复智引用钱穆先生的著作过于繁杂,甚至通篇转引《中国史学名著》。这样虽然能够帮助人们了解钱先生的学术思想,但是否可以为其著作钩玄提要,而不是通篇转引。  第三,还有前后引用雷同的现象,比如《学龠》中近百年读书风气一文,在三十年代发表时,韩先生就基本上全部引用,但到了《学龠》发表时,又再次引用该篇。这不能不说是浪费篇幅了。  以上问题,一则在出版社校勘不精,二三两条则是由韩先生负责了。  结语  这部书对于研究钱穆先生学术发展,是一部必备的参考书。虽然其中不乏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是对于钱穆先生学术思想流变,则是有莫大的帮助。另外,如果能够将钱穆先生同时的学术批评引入其中,也许会更好一些。当然,全书中是有一些,但感觉仍显不足。  最后,还是希望大陆能够有学者根据这部详实的年谱长编做出一部精良的简谱,这对于推广和普及钱穆先生的著作一定会后更大的帮助。或许,我也可能会承担这样的工作。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资料搜集齐全。好书!
  •     钱穆先生这套书可谓经典,值得收藏阅读,推荐!
  •     这套是实在是很不错,把钱先生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之中,加上其他名人的对比,实在是一本很好的历史,不仅仅是年谱。缺点是简体横排,自然少不了错误,如果能繁体竖排,这套书就更加让人喜欢!另外,香味扑鼻,内容怡人,好书!
  •       例言
      
      一
      
      关于年谱的效用与可贵,前贤多已言之。例如梁启超任公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谱牒学》中开宗明义地说:
      
      方志,一方之史也;族谱家谱,一族一家之史也;年谱,一人之史也(章实斋语意)。三者皆为国史取材之资,而年谱之效用,时极宏大。盖历史之大部分实以少数人之心力创造而成,而社会既产一伟大的天才,其言论行事,恒足以供千百年后辈之感发兴奋,然非有详密之传记以写其心影,则感兴之力亦不大,此名人年谱之所以可贵也。
      
      这是在钱先生去世后不久,我阅读梁、钱二位先生各自所撰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比较两者的异同时,又读到任公的这段文字,顿时引发起我编著《钱穆先生学术年谱》的动机。
      一生殚精竭虑于学术,尽心竭力于教育,不仅“为故国招魂”,并且关怀世界东西文化与人类福祉的钱穆宾四先生,自一九九○年八月三十日上午九时十五分于台北寓所遽归道山,迄今已十四年了。当时,海内外书报杂志竞相刊出不少悼念他的文字,然而时至今日,有关钱先生学术年谱的著作,仍付阙如。
      钱先生以九十六岁高龄与世长辞,他在学术上和教育上卓越的成就和重大贡献,世人皆知。他从一九一二年开始教学生涯,直到一九八八年才真正告别杏坛,在这七十余年中,所培育的人才无计其数。钱先生从事研究和著述七十九年,其学术地位,中外声誉,早已大著。但是,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仍然有新书《新亚遗铎》出版,于临谢世的前几个月,犹完成了他生前最后的心声——《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见台北:《联合报》副刊,一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另见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钱宾四先生全集》第四十三册,《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台北:素书楼文教基金会•兰台出版社出版《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他这种“且死不休”的精神,是深受了孔子的影响。汉代的奇人王充,在他的奇书《论衡•别通篇》中,就极推崇孔子“且死不休”的好学精神。他说:
      
      孔子病,商瞿卜期日中。孔子曰:“取书来,比至日中何事乎?”圣人之好学也,且死不休,念在经书,不以临死之故,弃忘道艺,其为百世之圣,师法祖修(意思是被后人效法与学习),盖不虚矣。
      
      从钱先生在九十三岁答某杂志记者问,就充分证明他一生心向往之的,只在孔子一人。他说:
      
      我一生最信守《论语》第一章孔子的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教我们一个人的做人之道,亦即是教我们做学问的最大纲领。我自七岁起,无一日不读书。我今年九十三岁了,十年前眼睛看不见了,但仍每日求有所闻。我脑子里心向往之的,可说只在孔子一人,我也只是在想从《论语》学孔子为人千万中之一二而已。别人反对我,冷落我,我也不在意,我只不情愿做一孔子《论语》中所谓的小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见《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附录一二,台北:素书楼文教基金会•兰台出版社,二〇〇〇年七月,页四二六~四二七。)
      
      王充在同书《定贤篇》说:“儒者学;学,儒矣。”意思是“儒者靠的是勤奋学习经书,能够勤奋学习经书的人,也就成为儒者了。”又在《超奇篇》说:
      
      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故夫鸿儒,所谓超而又超者也。……故夫丘山以土石为体,其有铜铁,山之奇也。铜铁既奇,或出金玉。然鸿儒,世之金玉也,奇而又奇矣。
      
      钱先生治学,博览古今,兼通经、史、子、集四部,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著作等身,总为五十七种五十四册(见《钱宾四先生全集》编后语),都一千七百万言。近千年来,高寿而著作最宏富、大有成就的著名学人,钱先生当为第一人。揆度二十世纪我国学术思想界的前贤,人称先生为“一代儒宗”,依照王充的评论标准而言,是颇有道理的,并非过誉。国人尊称钱先生为“国学大师”,也是名副其实的。
      《荀子•劝学篇》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我们也可以说,不悉读钱先生全部著述,不知其学问之博大精深也。钱先生有上述出类拔萃的成就,完全在于他一生的好学深思。他这种持之以恒的好学深思与那将死不休的精神,实为有志青年效法和学习的典范。
      王充在《定贤篇》中,将孔子作为定贤的标准。他认为,“夫贤与圣同轨而殊名”,就是说,贤人和圣人的名称虽然不一样,但是所遵循的道路是相同的。王充十分肯定孔子作《春秋》的指导思想,并由此判定孔子是圣贤。准此,单就钱先生“一生为故国招魂”的《国史大纲》等书文而言,他也足堪为当代的贤人了。
      关于钱先生做人处世的风范,同样是后学极应效法的。一九五○年秋季,他创建了新亚书院,在新开创阶段,艰难万状,随时遇到绝机。但是他以曾文正“扎硬寨,打死仗”这两句话来打熬的。直到新亚有了一个长久垂远的基础时,他坚决辞去院长的职务,在辞职的演讲中,讲到一个广东的虚云和尚,筚路蓝缕,在各处创建新寺的故事。这则寓意深长的故事,最形象化地刻画了他与新亚的关系。他筚路蓝缕,创建新亚,新亚既已办好,他就翩然离去了。这正是他“为而不有”的精神。不但如此,十四年后,更抱着研究朱子的书稿回到新亚,实现了当年于辞职演讲时的许诺。新亚书院金耀基院长,在欢迎钱先生返新亚讲学的致辞中曾说:“我们能得到钱宾四先生的书稿,则五百年后新亚的后之来者,亦得于摩挲手稿之余,想见创校者一番创校之苦心与理想,而有所奋发,而兴见贤思齐之心,岂不美哉!”(以上见金耀基《成立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并迎钱先生返新亚讲学》,一九七八年十月二日,收入钱先生《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素书楼文教基金会•兰台出版社,二〇〇一年五月,页一四一~一四四。)总之,钱先生那种极认真办教育,艰苦奋斗,“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二章》),和讲信义,重然诺的精神,是现实社会中所最缺少的,也是后学们最应该效法的。
      我有幸忝为素书楼一弟子,亲承教泽五年,自钱先生去世后,我时常想,先生为二十世纪我国学术思想史上一位极重要的人物,他是当代的贤者,是国学大师,是一代儒宗,是一经师人师,而他所留下的丰富的学术遗产,卷帙浩繁,一般人实难以全读,不易窥其堂奥,应该有一比较详细的学术年谱,俾使后学能透过此年谱,对先生的学术思想等有一概略的认识,而受到启发,能够从中获得丰富的知人论世的宝贵知识。因为后学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民族前途的希望,也是世界人类和平共存愿景的所寄。所以,笔者编著钱穆先生学术年谱的动机,就是:“彰显前贤,启发后学。”这在我《编著〈钱穆先生学术年谱〉的动机和过程》一文中有比较详细的说明。(见台中:中兴大学文学院《文史学报》第三十二期,二○○二年十月)
      我们编著钱先生学术年谱的基本态度是,力求客观,对于先生一生的事迹,据实直书,谨慎地摘取其著述中之精华献给读者。在编写过程中,既不溢美,也不遮隐他人的批评。我们认为,这样才真能启发后学,而见贤思齐;也才真能“供千百年后辈之感发兴奋”。
      
      二
      
      本谱的取材有二:(一)以台北市素书楼文教基金会•兰台出版社出版的钱穆先生全部著作为主(以下简称兰台版),辅以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印行的《钱宾四先生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与商务印书馆出版有关钱先生的著作(以下简称商务版)。(二)多种相关书文资料,详见后面“引用书目与参考资料”。
      本谱分卷首、本文和后记三个部分。(一)卷首,为钱先生一生的留影选载、钱先生墓园晋谒团于墓地留影、钱先生墨迹选刊。(二)本文,为本谱的主体部分。除例言、三篇代序与钱穆先生简谱外,又分“壹、谱前,包括先世、父母”,“贰、学术年谱”。其体例系按年次先后编写,分国内大事、事略、著述与当代著名学者对谱主著作的评价。此外,为本谱引用书目与参考资料。(三)后记,说明编著本谱的过程。
      本谱的纪年,以公元为主,次为甲子,民国以前采用清代皇帝年号。
      摘录钱先生全部著作的精华,系本谱的核心部分。其方法是,依据其著成年月或初版年月编年;摘取其精华,力求简要,俾使读者容易明了钱先生学术思想发展的脉络。
      在此特别感谢钱胡美琦教授、素书楼文教基金会•兰台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完全同意本谱取材钱穆宾四先生的全部著作。如于谱中偶有引用坊间其他版本钱先生的著作时,著作权合法继承人钱师母也明白表示完全同意和全力赐助。她这种德意,真使我感激不尽。
      此外,要说明的是,严耕望归田先生在生前面允笔者编著本谱时,可以采用他写的《钱穆宾四先生与我》一书中《钱穆宾四先生行谊述略》一文作代序,未料他还没有看到本谱,即因病去世。今日又翻阅严先生赐给我这本书于一九九二年七月九日的签名时,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过与感念。严先生是一经师人师,笔者十分敬佩他的做人和治学,他与钱先生的先后遽归道山,诚是我国学术思想界和教育界无可弥补的极大损失。其次,深蒙钱师母胡美琦教授的金诺,将她所撰的《也谈现代新儒家》的一文作为本谱的第二篇代序。严先生之文精粹扼要地说明钱先生一生的行谊。师母的大作主要说明钱先生从来不反对新儒家,只是不承认别人硬说他是新儒家。这两篇代序,实为本谱增添了极大的光辉。谨在此特别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谱之编著,因为时间仓促,有些钱先生的文章没能及时摘入,希望将来能作补编。又本谱幸赖师友史子明先生、赵忠华、洪进业同学与家人内子蔡美玉女士、子女韩敏媛、韩振华的合力协助,才能如期交稿,其过程详见《后记》与中兴大学文学院《文史学报》第三十二期拙文。尤其在出版前,更深赖内子夜以继日地将五十余册原书与文稿、打字稿三者先后一字一句地仔细对校了两遍,对我最后之通体诵校,帮助很大。此一编著工作,从开始起她就全力地支援,否则,超过时限,本谱就很难出版了。惟个人才疏学浅,谱中错误,在所难免,敬祈方家不吝教正,俾使将来改正之。
      
      二○○四年十一月,韩复智谨识于台北市台大敦品大厦
  •     要想系统了解钱穆生平与学术,又忌惮于钱穆全部著作的浩繁,那看这一套书,足矣。即便如此,分量也是很足。不过,很遗憾的是,书中错别字、标点错误、排版错误,时有出现,估计是繁体转简体造成的。很希望能看到繁体版。
  •     这是研究钱穆先生为学为人之专著。值得珍藏。因年谱是研究其人最为全面的。该书按年份,均有年代之国内外大事记载,这是不可多得的。读该书既了解和认识钱穆先生著作背景,又增长了很多近现代历史知识。的确是好书。
  •       追忆钱宾四先生
      ——韩复智《钱穆先生学术年谱》读后
      苦茶
        韩复智,山东省齐河县人,一九三〇年生。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士、历史学研究所硕士。曾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所讲师、副教授、教授。应该是钱穆先生晚年的学生之一,主要是研究秦汉史。这部为钱穆先生所做的学术年谱,对研究钱穆先生的学术思想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
      
        一、体例
      
        编纂年谱其实是有一定的体例,这是中国学术的基本常识。近代以来,编纂年谱也成了风气。最早有胡适先生为齐白石和章学诚编纂的年谱,后有丁文江为梁任公编写的年谱长编。近来有蒋天枢为陈寅恪先生编纂的编年事辑。可以说,年谱的编纂体例已经臻于成熟。
      
        韩复智为钱穆先生编纂的学术年谱,大体吸收了前人年谱编纂的体例,又在此基础上,将钱穆先生的学术著作按照编年日月附在年谱之中。这为研究钱穆先生学术前后的流变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内容
      
        钱穆先生一生著作等身,这绝非夸耀之语。钱穆先生的全集于过世后八年才全部由台湾经联出版社印行,共五十四册。
      
        韩复智将这些著作根据出版年代,从书中摘取提要,附在年谱之中。对于其中重要的著作,还从其他研究著作中挑选合适的评价,从而能够相对将完整地了解钱先生的学术思想。
      
        三、看法
      
        韩复智所做的这部钱先生学术年谱,早在二零零六年就已经在台湾出版发行。这对于本想研究钱先生的我来说,是一部重要的参考书目。
      
        幸亏大陆引进了这部著作,虽然价格偏昂,但仍纳入囊中。当通读一遍后,发现一些问题,可供学者注意。
      
        其一,这部书系由繁体转为简体,导致其中有很多字体出现偏差,如乾嘉变成了干嘉,这种例子不胜枚举。中央编译出版社作为全国性的大社,本不应该出现此类低级错误。
      
        第二,韩复智引用钱穆先生的著作过于繁杂,甚至通篇转引《中国史学名著》。这样虽然能够帮助人们了解钱先生的学术思想,但是否可以为其著作钩玄提要,而不是通篇转引。
      
        第三,还有前后引用雷同的现象,比如《学龠》中近百年读书风气一文,在三十年代发表时,韩先生就基本上全部引用,但到了《学龠》发表时,又再次引用该篇。这不能不说是浪费篇幅了。
      
        以上问题,一则在出版社校勘不精,二三两条则是由韩先生负责了。
      
        结语
      
        这部书对于研究钱穆先生学术发展,是一部必备的参考书。虽然其中不乏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是对于钱穆先生学术思想流变,则是有莫大的帮助。另外,如果能够将钱穆先生同时的学术批评引入其中,也许会更好一些。当然,全书中是有一些,但感觉仍显不足。
      
        最后,还是希望大陆能够有学者根据这部详实的年谱长编做出一部精良的简谱,这对于推广和普及钱穆先生的著作一定会后更大的帮助。或许,我也可能会承担这样的工作。
      
  •     本书是钱穆的弟子韩复智编撰,分为简谱和学术年谱,学术年谱又分为一、时事,二、事略,三、著述,事略大体与简谱相同,主体是著述的摘抄。此书优点在于能够通过一编而了解钱穆学术大略,劣处在于事略仅参考了《师友杂忆》,缺少月日,形同于虚设。著述摘录太多,反而不易通读。韩复智如果能够将摘抄变为提要,则善莫大焉。但恐非其力所能及。
  •     钱穆弟子撰写,详实全面。只六本,便可一窥先生一生历程与学识精华。值得收藏。
  •     本书大陆版,文字、标点类错误太多,直教许多字句无法让人理解。又,书中没有区分哪些是钱穆著作原文,哪些是韩复智改写。若能严格做钱文的摘录,而将编者自己的话与之区分开来,效果似当更好。内容四星,大陆版扣一星。20150602读完:且不说书的内容本身水平高低,出版社如此敷衍马虎,对钱穆先生、韩复智都是极大的不尊重。
  •     将钱先生的学术情况列出,如果没有时间读全集,读此书可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