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天堂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纸天堂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108036087
作者:祝勇
页数:41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绿蒂到来的时候,那座疯狂的城市已经安静下来,以一种可怕的沉默,拒绝对现实发表任何评说。所以,他没有看到那个狂躁和动荡的北京,不知道这座城市曾经怎样以自己的方式发言,他看到的是一个空旷的北京,远征军的枪炮,已经像剔骨刀一样,剔除了他们认为多余的部分,使城市的筋骨更加直白地裸露出来。这似乎可以使他的视线更加清晰,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空旷反而使这座城市显得更加、浩大和幽深。他看到的是一座空城,一座失去了语言和动作的城市,一座死人把守的城市——只有那些尸体,躲在城墙或者树丛的下面,在冷风中窃窃私语。城门大张着空洞的眼睛望着他,它们以一种无奈的姿态敞开着,不再像从前那样,像坚硬的手臂,环抱着自己的心脏。八百年来,这座城市第一次以这样的面貌示人,宫殿的午门,,变成了西方人的凯旋门。北京第一次成为一座没有皇帝的都城——没有皇帝的都城,还能算作都城吗?在皇帝和百官的身影消失之后,那些鳞次栉比的宫殿:环环相抱的城墙,显得尴尬和茫然——它们因皇帝的存在而存在,现在,、在这座城市里,几乎没有人知道皇帝(皇太后)在哪里,宫殿和城墙的价值,受到空前的质疑。在城墙的内部,庄严的帝国秩序消失了,这座为皇权打造的城市顿然失去了主语,所有辉煌的建筑就成了一张空壳,一具更加巨大的尸骸,听候埋藏者的安排。“你不会提早看到北京城的,”旅伴们说,“但它会冷不丁出现在你面前,当你看到它时,你就已经到了。”惠特曼曾经说过一句话:只要适当说出事实,一切罗曼史立即黯然失色。正是这句话,为我多年的写作提供了方向,而我编辑生涯的1998年,对于我的写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一年,我开始编辑一套《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丛书。编这套丛书,使我认识到我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几乎为零,多年来接受的历史教育,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大而无当的框架和一些值得怀疑的结论,它既不负责提供细节,也不提供论证过程。历史只是一个年表,像元素周期表,科学、完整,却毫无感情,我们与历史的关系,只能建立在背诵之上,我们无法回到从前的某一个夜晚,倾听历史人物内心的呼告与呐喊。那么多的历史书籍看上去更像一个个的抽屉,有着结实的结构,但拉开它时,里面却是空的。而我们需要的,是门,但面对抽屉,我们找不到返回历史的路径。

前言

惠特曼曾经说过一句话:只要适当说出事实,一切罗曼史立即黯然失色。正是这句话,为我多年的写作提供了方向,而我编辑生涯的1998年,对于我的写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一年,我开始编辑一套《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丛书。编这套丛书,使我认识到我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几乎为零,多年来接受的历史教育,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大而无当的框架和一些值得怀疑的结论,它既不负责提供细节,也不提供论证过程。历史只是一个年表,像元素周期表,科学、完整,却毫无感情,我们与历史的关系,只能建立在背诵之上,我们无法回到从前的某一个夜晚,倾听历史人物内心的呼告与呐喊。那么多的历史书籍看上去更像一个个的抽屉,有着结实的结构,但拉开它时,里面却是空的。而我们需要的,是门,但面对抽屉,我们找不到返回历史的路径。    在那套丛书里,那些闯入中国历史的西方人,包括旅行家、探险家、传教士、记者、外交官、商人等等,他们的书稿、信函、照片,勾勒出的却是和我们的记忆与想象大相径庭的历史图景。当我第一次借助他们的镜头看到梳着长辫的臣民在黑板上用圆规做几何题,晚清的帝国官员集会的会场上写着“立宪万岁”的大幅标语,才意识到历史原来是一条如此丰饶的河流,所有的事实都像今天一样的具体。自中世纪开始(自马可·波罗开始),西方就有了对古老中国的叙事冲动,到19世纪,更形成强大的东方主义话语。无论这种东方主义是否定的、意识形态的东方主义,还是肯定的、乌托邦式的东方主义,他们的叙述都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中国。从那一天起,我就决定潜入那条丰沛蓬勃的历史河流。    我在那时意识到西方史料对于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并开始对海外汉学的研究投入特别的关注,尽管与许多学者相比,这只是一种迟到的觉悟。任何单一的视角都有限制性,而随着视角增多,事实也会变得立体和丰富。无论对于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如此。观察那些曾经介人中国历史的西方人的命运,梳理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进而在一个更大的视角上(也就是全球的视角)考察中国的历史,在纵向的线索之外,寻找横向的线索,这个愿望,在我的心中一路潜滋暗长。这是一种艰难的泅渡,需要跨越两种历史之间空旷的中间地带。我在访学美国时利用海外史料完成我的学术专著《反阅读:革命时期的身体史》,与麦克法夸尔、马若孟、史景迁等汉学家的交流,以及为中央电视台撰写一些有关中西文化交通的历史纪录片,如《1405,郑和下西洋》、《利玛窦:岩中花树》等,都是在完成这样的过程。    如同黄兴涛、杨念群在那套丛书的前言中所写,“中国融人世界是一个双向流动的过程”,但这个双向流动的过程,常常被人忽略。人们看到的是“中国文明”与“地中海文明”在各自孤立的前提下发生和发展,仿佛两棵相距遥远的树,他们看不到两棵树的根系在地下的隐秘连接,看不到汁液在根系内部的暗流涌动。在各种历史教科书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迥然分开,互无干系。实际上,这种条块分割式的历史叙述,使它们各自的完整性都受到了损害。“中国文明”与“地中海文明”确为两种性质不同的文明——“中国文明”的发生地,中为陆地,四周是海,中间实,四周虚,故而它的文明,是“聚拢型”的文明;“地中海文明”的发生地,中为海洋,四周是陆地,故而它的文明,是“发散型”的文明。然而,正是这一虚一实,构成了两种文明天然的联系,有学者比喻为阴阳两极,在“两极互动”中,像永不停歇的双桨,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古老中国的成长,这个有时疯狂、有时温顺的西方伙伴刚好起到了“他者”的作用,使中国在一种更大的、全球化的叙事中确立自我的身份,在戏剧化的接触中找到自身的位置。而在热衷于摄影、考察等实证方法的西方叙事中留存的数量庞大的历史证据,无疑会激发和唤醒已成逝水落花的历史记忆。    “9·11”以后,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在全世界引起广泛共鸣,该理论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主要表现为文明的冲突,不同文明板块之间必然引发冲突。如果是这样,历史就是在向着一个万劫不复的终点冲刺。对此,我们有必要结合历史来重新思考。历史中,这种“文明的冲突”固然屡见不鲜,但并没有导致文明的死亡,相反,文明一次次地浴火重生。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都是在观察和借鉴对方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怀疑完成了自我超越。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只有差异,它们的共同点,始终真实地存在着,比如,在世界“轴心时代”,“帝”、“天”、“道”作为早期中国相继出现的终极性词汇,在后世的文明建构中所起的作用,与基督教“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性终极实在的功用极其相似。这些文化的特性,是人类的共同性所给予的。而人类的共同性,远远大于差异。如周宁所说:“超越东方主义的途径不是在二元对立的格局内,从一方转向另一方,从西方转向东方,而是采取一种强调同一与连续性的态度,强调世界历史发展中不同文明互动的关系,强调不同种族、文明之间的所谓‘跨文化空间’或‘跨文化公共空间’的发展动力,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的分野(Demarcation)不仅是相互对立与排斥的过程,同时也是超越界限、互通有无、互渗融会的过程。”“中国文明”与“地中海文明”两种文明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两种文明互证的历史。也惟其如此,中西各自历史才能环环相扣地延续到今天而没有同归于尽,让我们在面对明天的时候感到的不是绝望而是希望,那些死去的每一天才能通过我敲动键盘的手和血流的节奏,回到了生者之中。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有幸列人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同时得到北京作家协会、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以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大力支持,汪家明先生和张荷女士都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在最后校阅这部书稿的日子里,北京在春天到达的时候居然下了一场久违的雪。看丽日下的雪景,回想多年来从事的自己喜爱的事情,内心感到澄明而温暖。    祝勇    2011年3月7日

内容概要

祝勇,学者,1968年生,北京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柏克莱大学驻校作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全国青联中央委员,《阅读》、《布老虎散文》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散文运动“代表人物,有8卷本《祝勇作品集》出版发行。学术方面,著有专著《反阅读——革命时期的身体史》,《走出五四的创世神话——论十大关系》等。中央电视台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北京电视台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N年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我爱你,中国》总撰稿。

书籍目录

自序马可·波罗:纸上的帝国利玛窦:历史中的牺牲者马戛尔尼:烟枪与火枪呤唎:纸天堂绿蒂:刀俎间的宝座荣赫鹏:刀与佛洛克:香巴拉使者本书大事年表

编辑推荐

《纸天堂:西方人与中国的历史纠缠》是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

作者简介

《纸天堂:西方人与中国的历史纠缠》内容简介:从马可波罗、利玛窦、马戛尔尼、呤唎到洛克,这些怀揣各种目的来到中国的西方人眼中,折射出西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以及东西方历史文化的纠结。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即中国历史上特别是近代史上几个具有特色的结点,反映了中国朝政、历史的变化。

图书封面


 纸天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 不要把這本書當作歷史來看。應該說, 不要把它籠統的以為就是一部講述中國現代化的歷史普及書。它提供的視角, 敍事的角度, 已不只那些議題, 而及涉獵到文化政治、宗教靈性等。作者最後, 有點在叩問人之所以為人的問題了。- 相比起雷頤,祝勇的視點及其關注點, 不完全在於歴史的進程,或曰中國之命運, 以至歴史之錯失等。感覺上他的關注點,更在一些環境的描寫,個人在特別的歴史場景下的某些觸動、思考。大歴史的視角,甚麼政治經濟等因素,好像沒有其它更‘文化’的視角來得重要;比如說禮儀中的身體政治、圓明園的空間政治/文化符號等。- 頭幾篇談馬可波羅、利瑪竇等, 都離不開北京、皇權作為中國的象徵。這種敍事我們都耳熟能詳了, 從小時看電影、到學校的教科書, 都以這樣的事角來談論所謂的'中國沉淪'以至'再崛起, 去討論中西文化的碰撞、相遇。不是說這沒有可讀的, 但確實這世界, 除了那個足不出戶的皇帝外, 還有太多事情是超越紫禁城的想像..... 而這些東西, 同樣真實地、甚至更有力地塑造著歷史, 塑造著來華的外國人、在本土生活著人民的生活以至領悟。- 而祝勇這本書難得的就是, 去到後尾的三章, 他先跑到廣東廣西的太不天國, 再進一步帶我們去西藏、橫斷山等藏區, 透過描寫西方人(及其所代表的現代化)走到這神聖而充滿宗教意味的國度時, 所展現出的荒唐、可笑以至無謂。看見活佛批評殺戮藏人的英國人時, 不是批評他們'入侵國土', 而是反問他們那麼鐵石心腸、大開殺戒, 怎麼能稱自己是有宗教的民族時, 我不禁會心微笑, 折服於這種大智慧。﹣祝勇指西方在明末清初時借用中國的’繁盛‘來促使自身的’進步‘,十分有趣;包括伏爾泰等利用中國的存在來質疑聖經的權威;或是當歐洲宗教與科學不相融時,中國的傳教士像利瑪竇、湯若望等,卻是要以’奇技淫巧‘來換取政權的信任,從而爭取傳教的空間等。到及後談到進藏西人被大自然以至佛教吸引他們思考文化的歸屬....... 以往沒有讀過這種論調, 不知有多真實, 但感謝祝勇為我開啟了這一視角。- 祝勇的文字很好看, 第一本接觸的是《反閱讀》..... 在網上搜了一下, 他其實跟建制又走得挺近, 但看他寫的東西其實蠻離經叛道...... 有點摸不清門路。- 如果有時間, 好值得將這本《紙天堂》與史景遷的《改變中國》放在一起比較閱讀。
  •     外国人看中国 肯定和中国人看中国不一样 这估计也是应验了旁观者清吧 不过只要是能思考的人 就会有自己的思想 看待事物难免有主观色彩以前学历史总是提不起兴趣 如果历史课本换个角度来编 估计学生们会非常幸福了
  •     祝勇的书读来经常是散乱的,纵然读来行云流水,但是主题凌乱,读完之后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断存在,自己想要完整拼凑,仍需掩书之后,闭眼思考联想,方能勾勒出一段完整的故事。“纸天堂”是个最早期七个具有代表性的西方人看中国的恰当隐喻,仅对西方人而言,对于中国人却是毫无意义的一个字眼。从第一个来中国的马可波罗起,开始筑起了“纸天堂”的框架,而从吗噶尔尼后,“纸天堂”的那层薄纸开始被捅破,才发现这只是一个具有华美外壳,却被一群“愚民”占据着,这激起了他们原始的兽性以及自以为是,将那华美的表象捣碎一地,带着财富回去,但是内心的罪恶感却将他们最后一个个吞噬殆尽。

精彩短评 (总计88条)

  •     祝勇是我喜欢的一个作家,用散文的笔触去写历史,身临其境地心里描述和环境描述,让人很有画面感,历史在静谧中发生,而我们看客也只是悄悄地看着。喜欢他从《旧宫殿》开始。
  •     难得一见的历史视角
  •     一部关乎中西方之间千百年来纠缠不清之暧昧的散文解读,细腻的文字里透露出来的是文人般慈悲的关怀与对文化碰撞之间的深层思考
  •     有些零碎,有些地方还有些血腥。不过,选择的这个角度有些别致。。。
  •     祝勇是个会讲故事的作者,选取的题材、切入的角度都使人耳目一新,一部中西文化交流史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这些来华外国人的悲喜剧也折射着古老中国的独特魅力和无法置身世变之外的坎坷命运。
  •     作者对悖论很有兴趣啊!
  •     很好,很不错。还会买。
  •     值得一读
  •     文字腻了一点儿
  •     哥伦布是杀人凶手,大骗子,洪秀全是大神经病。。
  •     写得很散乱,连续读会有一定困难度,不过这种方式解读历史还挺有意思
  •     祝勇的坏处在于:他总爱抄袭著作权属于同一个人的优美文字。甚至是整本书的改头换面。《纸天堂》与《血朝廷》的雷同延续了当初《旧宫殿》与一本忘记名字的被我遗弃在原公司同事手中的书籍仅仅换书名便出版的行径。 我对祝勇是偏爱的。
  •     角度别致,文笔优美,意蕴悠长。
  •     从马可波罗、利玛窦、马戛尔尼、呤利到洛克,这些怀揣各种目的来到中国的西方人身上,折射出西方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以及东西方历史文化的纠结。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即中国历史上特别是近代史上几个具有特色的结点,反映了中国朝政、历史的变化。作者在这些随笔中给我们带来的,不是像元素周期表一样科学、完整的年表,而是带我们去倾听历史人物的呼告与呐喊,是两扇返回历史的门。作者注意到,“中国文明”与“地中海文明”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之间的联系,有如阴阳两极,在“两极互动”中,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纸天堂——西方人与中国的历史纠缠》虽以随笔形式写成,但对历史的表述并不随意,作者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并作为引征,特别是在写“洛克”一章时,竟也沿当年洛克行走的路线,实地踏勘一番。
  •     比想象中的好,有点凌乱,但是读到一些历史细节的时候还是为之所动。
  •     祝勇的文笔对我的胃口
  •     看到这个书名,误以为是一本书话、书评类的著作,没想到是一本历史著作。不过看一看也可增长见闻。所谓《纸天堂》只是书中的一部分,说的是太平天国的事。太平天国的理想只是在纸上描绘出来的天堂,故称“纸天堂”。
  •     分享知识 分享快乐
  •     非常精准的评论中国历史上的西方人,马可·波罗、利玛窦、马戛尔尼、约瑟夫·洛克
  •     还成
  •     见解新颖,告诉我们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
  •     脑洞之大 内心之丰富 史料之精准 又会煽情 祝作家大概是最适合故宫的人。
  •     有些体会挺有意思的
  •     或许我一开始就不该把这本书当做历史来看,以致最后因忍受不了大段的空泛抒情而弃掉了尾章,有缘或许会在某个更加成熟适宜的时刻重拾他的智慧
  •     祝勇的书总是深入浅出,这一本依旧没让我失望……
  •     痛与快乐的阅读,想象的剧情有意思,可读起来也太难受了。。。。。。
  •     看几本海外华人以及西方研究东方文化的学者的著作,皮毛地了解所谓“全球化”、“大历史”观点。同时,也偶尔阅读偏左文坛的学者论述,批驳以西方视点为中心看待中国。

    内心越来越强烈地希望继续追索这个问题——从所谓全球化历史的角度,西方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他们的认识是如何逐步形成?作为一个中国人,读他们的理论,觉得他们客观吗?自己可以认同多少他们的观点?他们眼里的中国,和我们眼里的中国,有何不同?

    祝勇的《纸天堂》,让我可以从一个同时代的人的研究里,找出一些上述问题的答案,至少是参考答案。《纸天堂》,副标题是——西方人与中国的历史纠缠。好题目,就是我感兴趣的,就是我找寻的。

    通过本书,作者旨在说明——各种不同的文明之间,产生文明冲突,需要的是,在观察和借鉴对方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怀疑完成自我超越。不同文明为彼此提供新的检验尺度,重要的是,通过异质文化调适验证自身。

    《纸天堂》开辟七章,按时序例举七个老外与中国的纠缠,历时从13世纪到20世纪,700年。

    在书中,我看到作者以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为骄傲;我也看到作者对西方列强霸权的声讨;当然,我也看到作者清晰剖析中国的毒瘤。

    读后,了解西方人眼里的“另一个中国”,无疑增加了视角,让事物变得立体和丰富。这种镜像对换的观察,让我们从多角度解读自身,也解读西方。无论如何,在高喊“全球化”的今天,作者进行这样的他者认定和自身认定,是意在让我们了解各种文明发展环环相扣的关系,从而看到民族发展的希望吧。

    一直读祝勇的书,祝勇的文笔和条理,都没得说,清晰简练,优美准确。所用比拟,非常有力而对照之下,理论凸显。这使得这本400多页理论阐述较多的书籍,具备散文一样的韵致,在描写景物的时候,甚至像散文诗一般优美。

    无论从史学还是文学的角度,这都是不错的书,值得读。
  •     祝勇的历史散文
  •     祝勇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时时渗透的人文关怀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淡淡的忧伤,就像我们在一个日薄西山的下午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门前,早先在墙角下晒太阳的老人已不见,但老屋还在。只是不知什么时候老屋也会消失,既然这样,让我们围着老屋慢慢转几圈吧!
  •     总算对自己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了。
  •     最后一点没看完,有点太煽情了
  •     关于杨家坪特拉普派修道院: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showone&uid=2359&type=blog&itemid=454097
  •     这种娓娓道来的风格喜欢极了!
  •     在很大程度上,书的前一部分,作者引经据典,中西结合,也深刻在各个层面中暗含了“纸天堂”这一意义。但是后面的两个章节有些牵强,而最后一章简直是狗尾续貂了,当然书中的文章多是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作,这使得连续性有所偏差,总之书是好书。
  •     还没看,不过质量不错。
  •     不错,值得购买。。。。
  •     我不懂历史,但是我总觉得历史散文不应该写的这么“含情脉脉”……
  •     祝勇的文字很流畅,读起来轻松。而且其提供的视角较中国历史教材抑或历史小说都独树一帜。
  •     刚刚开始看,打算继续看下去!
  •     很久没见到这么华丽的语言来写历史了,值得收藏。
  •     旁观历史
  •     祝勇的此书内容一般,没有期待中的好,有些失望。
  •     作者立意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纠缠上,但似乎并未完成这个任务。通篇抒情多而分析少,一到关节处就用精美的文字蒙混过去,结果沦为一本情怀类散文集,有些令人失望。
  •     历史是一门饱含诗意想象的学科,见树又见林,在想象和史料间拿捏平衡。 读祝勇老师的书总有一种在看纪录片脚本的感觉。
  •     后面有点不喜欢
  •     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织与恩怨,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碰撞,天堂是传说,纸,轻飘飘的,有人命,还有破碎的古老国度。。
  •     历史原来可以写得这么新鲜
  •     书的内容写的挺美
  •     纸天堂~ 西方人与中国的历史纠葛,诉说了从马可波罗到洛克,一代又一代西方人对中国的探索。其中对于明朝利玛窦、清朝马嘎尔尼的两段描写最为精彩,推荐~
  •     这本书和他写的那个郑和下西洋的纪录片风格有点像。看来我的评价早了。上一本非典型面孔。估计是他的游戏之作。我喜欢的祝勇回来了
  •     我一直希望有这样一本历史范畴的通俗读本,不类于完全口语化的历史普及,而是艺术加工的史实呈现,一本好书。 西方人视角下,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下纵向连续的中央帝国,被拉扯进纵横交错新世界格局的另类表述。
  •     说是中西文化交流,倒不如说是二者是如何完成位置互换的。西方人觊觎中国的富饶,本不含文化什么事,东方反过来师法西方也不是觉得西方文化有多么高大。文化优劣就是先建立在物质差距上,进而确定的优劣的理由。西方所谓的进步观念,个人主义,让无数的人冒险,征服,殖民,获得巨大财富之后反过来论述竞争的合理性进而为殖民、战争寻找伦理基础。他确实有如一针强心剂加快了各种族各地域的“文明进程”,结果就是进入一个“单向度的世界”。
  •     破碎的结构从人物世界的小细点切入像华尔街日报体,深受黄仁宇万历15年影响。主观抒情,浩叹连篇,自说自话像黄继光合理想象通讯,耽于刻画血腥杀戮场面,津津乐道如莫言红高粱。中间还夹杂着一些与篇章结构不对称的大篇幅政治历史分析,如礼仪,下跪,握手,文明冲突
  •     就冲着祝勇的文笔去的
  •     祝勇的书友一种文化的味道,读着让人沉心静气,愿意和他一起去领略各种各样的视点风景。
    兴许,世界的美景很多,只是我们站在了一个错误的位置上,看到的只是一堆没有生命之感的俗物。这一本书,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角度。
  •     作者力图用优美抒情的文字来展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近代历史片段,总体来说还是成功的,就是有些枝节蔓出的感觉。
  •     好书,送货及时,价格公道。很合算!
  •     值得看,历史无对错,
  •     祝勇的书都很喜欢
  •     看过祝勇写过的一些类似于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感觉字里行间对往事的追思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笔力的。现又上来了一本历史散文,不能不看。
  •     说是中西文化交流,倒不如说是二者是如何完成位置互换的。西方人觊觎中国的富饶,本不含文化什么事,东方反过来师法西方也不是觉得西方文化有多么高大。文化优劣就是先建立在物质差距上,进而确定的优劣的理由。西方所谓的进步观念,个人主义,让无数的人冒险,征服,殖民,获得巨大财富之后反过来论述竞争的合理性进而为殖民、战争寻找伦理基础。他确实有如一针强心剂加快了各种族各地域的“文明进程”,结果就是进入一个“单向度的世界”。 “纸天堂”是个最早期七个具有代表性的西方人看中国的恰当隐喻,仅对西方人而言,对于中国人却是毫无意义的一个字眼。从第一个来中国的马可波罗起,开始筑起了“纸天堂”的框架,而从吗噶尔尼后,“纸天堂”的那层薄纸开始被捅破,才发现这只是一个具有华美外壳,却被一群“愚民”占据着,这激起了他们原始的
  •     马可波罗、利玛窦这些原来比较陌生的名字,第一次以比较清晰的面貌出现在眼前。也突然发现原来早在13、14世纪,中国曾经是西方学习的楷模,这一点在当今我们全面西化的背景下尤为值得深思。文明的繁荣与衰落的内在规律也是本书读后可以回味的东西
  •     越到后面故事写的越引人入胜。
  •     文笔绮丽,内容不乏新意
  •     没看呢不知道…………
  •     历史散文,读的时候常常想起钱穆先生的那句“对于历史的温情”。好书。
  •     风格上很怪异,有点像《看不见的城市》,又缺点味儿。说是讲历史吧,又有点过于主观。反正不适合我这种普通读者看。
  •     一直想找一本书,可以以全局的角度看待过去,封建制度的最终崩溃,近代最动荡的年代决定了中国的命运,祝的文字与其说是客观理性的历史不如说是散文,字里行间流露的是自己对于历史的感叹
  •     对于历史知识极度匮乏的我而言是读读更好的故事,不时会有“原来如此”或者“原来可以这样理解”的想法;即使太过身临其境的描述有点难以接收
  •     一部中国的史实,是如此的强大与先进……
  •     领导书单之一,应该还不错
  •     老师推荐的数目,还没看完,感觉不错
  •     书在快递途中,已经变得有点扭曲了,还没看内容,不过祝勇的,应该不错
  •     垃圾书
  •     好书,读了让人受益颇多。
  •     本来应该是个很有趣的视角,但就个人喜好而言是令人失望的阅读过程,充斥了太多大段大段的抒情、想象中的细节、华丽繁复的修辞。作家写历史,真心不好看,废话太多
  •     我真后悔,怎么接触祝勇。书给人辽阔的视野,以臆想的场景还原历史,衬托出作者的史学观念,却那么符合我的心意。而且,我竟然发现自己跟祝勇笔下的洪秀全心有戚戚。
  •     三联出品,质量的保障
  •     近代西方人把东方文化从神秘和崇拜的宝座拉下,肆意践踏。但精神和意识是无形的,洋枪洋炮不能轻易征服。
  •     还好,用部分外国人的视角来看待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
  •     祝勇的文笔不是一般的好,这本书的选材也比较吸引人,但不学究,大众了解历史的另外一个视角!
  •     《纸天堂》,值得一看!
  •     十几天的时间里,断断续续的读完这本书。和小然一样,从最后一篇讲述洛克的文章开始读起,读完之后转向第一章,顺序读完。这种顺序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们都曾经走过部分洛克在滇西北的足迹,所以想要了解他的香巴拉世界里到底是什么样,而祝勇眼中的洛克又是什么样。2013年在川西跳过了三怙主神山,但是却让我更加对他向往。今年的行程计划没有什么安排,我希望能够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已经不是满满的想去的行程单,而是一点点的内心历练。
  •     书的好坏在于它的内容,它所传达的思想。《纸天堂》无疑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在这只想说一下这次的购物心情,第一次在亚马逊买书,服务很好,很到位,商品的质量及包装还有时间方面都很满意。以后会更多关注亚马逊,当然,作为消费者,很希望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所以。。。嘿嘿。。。总之,这次购物很满意。。。
  •     如果没有那么民族主义情绪就好了,左派的老毛病
  •     2013-08-10 在读
  •     喜欢简单的封面和纸天堂这三个毛笔字
  •     历史式的散文,值得品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