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埃塞俄比亚史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9-12
ISBN:9787100068994
作者:萨义德·A. 阿德朱莫比
页数:27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在21世纪,现代埃塞俄比亚的叙述史和古代非洲文明历史上所发生的主要事件都与全球社会密切关联,其强烈的文化、政治与宗教势力促成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国家的演进,但同样重要的问题又是与现代这个时代不可分割的。在现代读者心目中,埃塞俄比亚这个概念就是一个又一个战争和自然灾害(包括近来的大饥荒)的故事。事实上,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圣经》和古代希腊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埃塞俄比亚的身影。在1855-1974年间,该国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证明了这个现代中央集权国家的存在。与海地和利比亚一样,埃塞俄比亚保持着自己曾经是历史上3个独立的黑人国家之一的地位,期间只有5年被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所占领,埃塞俄比亚在非洲反对欧洲殖民化过程中成功地保卫了自己。现代埃塞俄比亚的历史还向读者提供了全非洲文化、思想和政治历史中的一线灵光。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是美籍埃塞俄比亚历史学家

书籍目录

前言与致谢埃塞俄比亚历史年表第一章 埃塞俄比亚:思想和文化背景  引言:洞察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方式和它对非洲离散者的影响  地理、文化和政治背景  人民  奥罗莫  绍阿  来自阿拉伯半岛的文化影响  基督教和古代阿克苏姆的冲击  埃塞俄比亚绘图文化:插图与文学、艺术和音乐  文字第二章 19世纪晚期以前的全球化与现代化  葡萄牙人和耶稣会  特沃德罗斯二世(1855--1868)  约翰尼斯四世  绍阿的孟尼利克二世  现代化方案第三章 现代非洲的渴望:埃塞俄比亚国内和全球范围的政治扩张与社会改革(1884—1935)  神圣信念与世俗地缘政治:埃塞俄比亚迟来的现代性转变  孟尼利克二世与埃塞俄比亚现代性政治  历史视角下埃塞俄比亚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文化与知识交汇  现代化中的埃塞俄比亚:海尔.塞拉西时代  保卫埃塞俄比亚主权:军队和学术部门的作用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重建及其他矛盾(1935--1960)  走向二战的背景:意大利侵略“黑人最后的堡垒”  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早期抵抗  埃塞俄比亚人民对意大利占领的反抗  法西斯主义的现代化工程  战后埃塞俄比亚:重建、调整与复兴第五章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改革(1960一1974)  军事政变  二战后埃塞俄比亚的民族问题  埃塞俄比亚的外交政策第六章 “非洲马克思主义”:埃塞俄比亚与全球正统化和革命的代价(1974—1991)  恐怖统治  “军委会”、民族问题和埃塞俄比亚对外政策第七章 全球化和其他后现代结构形式:1991年以来的埃塞俄比亚国内外现状  追思“军委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政治转变与现代化:从马克思主义到社会民主  全球化、现代化和政治认同  结束语:非洲现代性和埃塞俄比亚的世纪埃塞俄比亚历史名人录参考文献索引

编辑推荐

《埃塞俄比亚史》集中在3个相互关联的主题上:政治、经济与文化。这3种力量自19世纪晚期以来就构成了埃塞俄比亚历史的主体。作者探索了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埃塞俄比亚与全球国家间的基本结构变迁及其所涉及的埃塞俄比亚和非洲之角地区相互关联的问题。《埃塞俄比亚史》评价了埃塞俄比亚政权是怎样对涉及资源管理、规划和优先权的世俗现实社会实行管理的,同时又怎样对国际、国内和地区政治问题进行安排的。

作者简介

该书集中在3个相互关联的主题上:政治、经济与文化。这3种力量自19世纪晚期以来就构成了埃塞俄比亚历史的主体。作者探索了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埃塞俄比亚与全球国家间的基本结构变迁及其所涉及的埃塞俄比亚和非洲之角地区相互关联的问题。该书评价了埃塞俄比亚政权是怎样对涉及资源管理、规划和优先权的世俗现实社会实行管理的,同时又怎样对国际、国内和地区政治问题进行安排的。

图书封面


 埃塞俄比亚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译文大体流畅,译者还颇有心地加了一些译注,但不知为何,有些错误却很奇怪:p.1:与海地和利比亚一样,埃塞俄比亚保持着自己曾经是历史上3个独立的黑人国家之一的地位:按此处“利比亚”必应系“利比里亚”,利比亚在北非,并非黑人国家,看卡扎菲就知道了p.5:已经失传的《拉斯特法里遗孀圣经》(the lost Bible of Rastafarian wisdom):所幸译者附上原文,否则真不易猜懂“遗孀”何指,wisdom可不是widowp.18:现在佛兰卡语(the modern lingua franca):lingua franca的意思是“通用语”p.26:祭祀王约翰(King Prester John):祭司王p.28:索马里穆斯林运动领袖艾哈迈德•伊布恩•格哈兹……即穆罕默德的左手而著名:按下文所附此人的外号是“Ahmed the left-handed”,即“左撇子艾哈迈德”p.33:英国派出了由纳皮尔将军(Napler)率领的32000人组成的远征军:应作“Napier”,又下文“埃塞俄比亚军队人数将近3000人”,疑当作“30000人”p.55:随着1884-1885年间欧洲国家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欧洲殖民者与殖民地之间所形成的新型摩尼教关系(a new Manichean relationship)对这种历史上形成的平衡造成了威胁:按此处的Manichean当指“(摩尼教式的)二元对立”,否则不免让人感觉奇怪p.83:到了20世纪后半期,埃塞俄比亚国内和国际地缘政治的交叉产生了这样的结论:由于它的政治和经济运气都不错,这就使它处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sub-Sahara Africa)这个新型自然化和合法化的地缘政治空间理论中的边缘化概念中:按这句似译反了,应是“运气不佳”?p.97:根据历史学教海尔•拉雷波(Haile Larebo)的说法:当作“历史学家”p.124:“美国和平军”(American Peace Corps)的志愿者:和平队p.134:[1959年被并入埃塞俄比亚后,厄立特里亚]又举起了“自由旗帜,一直到1933年取得真正的独立:这里1933年显应是“1993年”p.141:该工程的目的是要排除南方沼泽地的水,当时当地把那里叫做苏德(sudd):这里的“sudd”指的是(苏丹南部的)沼泽地p.182:自从2001年9月以来,当美国与伊拉克阿尔凯达运动(Al-Queda)领导人领导的激进的伊斯兰组织发生冲突时:Al-Queda还是译为“基地组织”的好,这里似也有误译,因基地组织当时并不基于伊拉克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没有想象中好看,主要是对非洲太不了解了。以前是黑奴、饥荒与种族屠杀,现在也不过憧憬马塞马拉、塞伦盖蒂或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哪会仔细想想那里的居民和他们的生活和历史呢?
  •     几乎只有埃塞俄比亚的近现代史,对古代史讲得很少~
  •     古代部分少到可怜
  •     正品,比较详细的描述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兴衰。
  •     书是世界历史文库系列中的一本,详细介绍了埃塞俄比亚的历史。
  •     取材于采访,比较生动形象
  •     依旧没有提供我想知道的东西,主要篇幅还是在介绍二战以及二战后的历史和社会动态。不过集中关注社会形态,似乎是这一套书的共同特点
  •     译文大体荒谬。前言第一句就开始天马行空了。
  •     对于只是想大致了解埃塞俄比亚社会文化情况的,不建议看这本书,有点过于偏重历史,像教科书。我想不学这个的人,是不会花时间阅读的。
  •     尤喜相对冷门的
  •     = =第六章以后什么乱七八糟的鬼。但是中文资料里面竟然没有alternative。替我国感到酸楚
  •     基本上,这个作者一口圈内术语却没多少做学问的天赋,而分包的译者们既没多少历史常识,中文水准也实在不怎么样就是了……
  •     翻译、校对有很大的问题啊,漏洞百出。
  •     : K421/7222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