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组织与大众民主》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民族史志 > 社群、组织与大众民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301156025
作者:吴晓黎
页数:389页

印度式民主的解刨

在微博上有时看到几派讨论民主,拿印度来说事。一派会说你看都说民主好,印度多屌丝,发展多慢。另一派则说你看印度人多自由,有私权,社会开放。不过,说来说去,我还没到太多深入的讨论。 民主是个大话题,现在关心的人越来越多。不过在讨论框架上,似乎还是更多在政治理念上的探讨。说句不恰当的话,当我们把民主仅仅想象成一种政治制度,是可以设计和规划的蓝图时,似乎也陷入了某种计划时代的工程师思路。 在我看来,民主背后不光需要有政治学的讨论,也要有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前两年素质论的讨算是朝这个方向迈进,可是讨论者明显准备不足,思考不深入,更没有理论框架,以至于方向偏颇,讨论起到的大概是反向的效果。 我不是素质论者,但我也不认为民主与素质,或者更准确地说与文明无关。比如说我就反对乡村搞民主,因为农耕社会面临的政治议题不同,条件也不同。正常发育的乡村应是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决策过程和陌生人社会不同。民主的交流成本反倒更高,资源分配也不够灵活与合理,就像一个家庭也不会引入民主制。 后发国家的近代化进程中,集权的多,民主的少。集权转民主有之,比如韩国,民主转集权有之,比如2011年前的缅甸。这些现象背后自有缘由,需要探讨。在这点上,印度是个特别好的例子。当上世纪40年代末,印度建国实现民主化后,它的文明大抵是前现代农耕模式为主,点缀几个现代文明岛。在这样的地域推行一人一票式的民主,问题必然发生。村民当然有其理性选择,但这一选择受到认知的制约,这需要时间去学习、改变。 我并不是反对印度民主,刚好相反,我认为印度走民主道路是其最合理的出路。但理由绝不是什么天赋人权,保护私产和公平竞争。我的理由是,印度的社群分布、文化众多,将这么多不同的文明形态硬生生纳入到统一的政治系统里,民主是必须的。否则一定会爆发内乱,乃至内战。 我认为尽管印度内部现在依然存在各种内乱,比如2008年印度教与穆斯林的冲突。但历史上混居的社群几乎不可能不发生冲突,在这个意义上,没有民主,印度要惨得多。政治的第一要务是解决安全问题。在印度,我看不到有比民主更好的选择。固然民主带来很多问题,比如效率低下,好的政策难以推动,但并不是说不搞民主,就可以节约下这些成本。相反,可能付出的代价是战争,死亡、仇恨和隔阂。同样的,欧盟的管理效率问题,或许也该这么看。 4年来我去过两次印度,总共一个多月,时间不长。见过几个共产党、农民、律师和非政府组织成员,也见过改革派的精英。无论左右,他们的共识是,如果中国引入的是市场化经济,那么印度就是市场化的政治。 我也曾买了十几本书恶补,试图去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生态,可是依然头大,唯一可以确定地是,绝对不能以所见人物的标签去理解他们。我曾经想做个关于印度左派的选题,差点给逼疯了。全印度光打着共产党旗号的党派,多达30余个。他们的主张,有些很激进,有些可能和国大党没啥区别。举个细节的例子,印共(马)党下的一个组织小册子,会印上被其他政治势力杀死的烈士名单。有的是被印度人民党(理论上是右翼)的人干掉的,有的是被印共(毛)干掉的。这些事情该如何去理解,他们的分歧仅仅是立场上的,还是利益上的,甚至背后是不同的社群基础? 我几乎是无意间找到吴晓黎女士的《社群、组织与大众民主——印度喀拉拉邦社会政治的民族志》,这本书可能是我看过关于印度的书里最有启发的。如其标题,它其实是从人类学视角切入,观察这个国家到个体,政治到社会之间的关系。 书中精彩的判例极多,不一一赘述。我只随手举出有启发的几点:一印度民主社会中,普通个体依然没有制衡国家权力机关的能力。警察暴力审讯,违法抓捕,并不能得到正义的追惩。这种故事,其实在印度电影里不少。这个游戏的玩法是,个体的自由意志、私权不见得受到保护,他依然需要依附于某个社会集团,靠集团的领袖,比如政治大佬给权力机关造成压力。印度的民主,实现了一人一票,但玩起来却还是群体游戏。当某个政党胜利,他就会利用占据的公共资源,比如信用社,优先给自己的支持者贷款。各党派的竞选,几乎都要以加大财政开支,收买选票来进行。所以今天以辛格这样的改革派,在印度依然举步维艰。 第二个,印度人民党被视为教群主义的回归。但仔细审视,它并不是简单地回归印度教传统,而是某种改革,重构印度教。 第三个可能和我个人兴趣有关了。作者说在喀拉拉邦观察,当地无神论主张者转变为有神论者的案例,无一例外都发生在穆斯林家庭背景出身的人,都是从印共(马)派回归穆斯林。这个跟我在耶路撒冷受到的启发相似,我当时觉得共产主义吸引信徒的模式,和亚伯拉罕系闪族一元教很接近,而且越激进的地方越相似。他们都能够有效地利用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焦虑、不满,筛选出最为偏执人格的行动者。实际上当我看到哭墙时,我脑袋里想的是,共产主义要不是犹太人创的才怪。所以,从共产主义转变为伊斯兰教,我觉得可能并不是巧合。 当然,作者举的样本太小,严格说不足以举证。 总之,研究印度最困难的,在我看来,是如何梳理出族群、社群、阶层、地域等,一个印度个体在日常生活里,可以具有如上多重身份,他或她的优先序列选择,如何与社会发生关系,参与到政治中去,其中太有趣,就像印共(马)成员在填写表格时,宗教信仰一栏是否要按家庭背景,比如穆斯林填等等。这些日常生活的问题,如果不能回答,便不能准确地表述印度,更不能回答印度的民主问题。这是我的看法。(仓促写的,写的潦草,水平有限,没有展开,抱歉。)


 社群、组织与大众民主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