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民族史志 > 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100055031
作者:保罗·拉比诺
页数:193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垂死的殖民主义的残余  塞斯(Sais)平原位于非斯(Fez)和塞夫鲁两座城市(均建于公元9世纪)之间的乡村,起伏平缓,是摩洛哥最丰饶的地区。这里满眼葱绿,与任何关于沙漠帐篷或摩尔式景色的浪漫想象完全不符。离开宏伟的被城墙包围的非斯城,这段风景更让人想起法国。塞斯曾是法国殖民统治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殖民者们给这里带来了机械化、灌溉,也带来了收益。  这里的田地规划得很有规则,肥沃的深色土壤、蜿蜒数英里的高架灌溉水渠、布局呈网格状的果园和不时出现的农舍,这些同雅克?贝尔克(Jacques Berque)所描述的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形象极其吻合:没有人烟的土地被没有土地的人所包围。农场中散布的农家住房的瓦片屋顶,与农业工人居住的成片的泥与砖混建的窝棚形成强烈对比,这种工人房在沿着塞斯平原去往塞夫鲁的途中越来越多。农家住房还像以前那样用篱笆隔开着,而工人房由成行的仙人掌分隔着,但农场的主人不再是法国人。这个地区已经大部分被国有化,由摩洛哥政府管理,其余则为非斯的富商所有。  即使穿过这样富饶的乡村,当塞夫鲁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人们仍然震惊于它的繁荣,这个小城从非斯的方向是看不到的。小山现在显得更加真实了,景色也更具而没有规律了。塞夫鲁大约有25000人口,是座真正的绿洲城市。塞斯平原便利的灌溉条件妨碍人们在刚接触的时候注意这个事实。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

引言
第一章 垂死的殖民主义的残余
第二章 被打包的物品
第三章 阿里:一个局内的局外人
第四章 进入
第五章 可观的信息
第六章 越界
第七章 自我意识
第八章 友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象征支配》译介

作者简介

本书是对人类学知识生产方式所作的伦理-哲学反思,将人类学田野工作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加以探讨。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作为调查对象的当地人交往的过程,并指出这种过程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学家对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图书封面


 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共建的民族志——读保罗•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一本学术作品能在学界发挥多少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与作者同时代的大师们说了算的。拉比诺这本篇幅不到200页的书,前面作序的是罗伯特•贝拉,后面写跋的是布尔迪厄,足以证明它的分量。一、至1975年此书出版时,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的方法论作为人类学的方法论,从马林诺夫斯基的正式开创到此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田野作业的方式依然稳固,也依然是每一个想成为人类学家的普通学生必须经历的“通过仪式”。建立在田野经历之上的民族志成为了对异文化最具发言权的科学文本,理论家们再借由这些经过“科学”锻造的材料去描绘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宏伟蓝图。半个世纪以来,似乎没有多少人怀疑过民族志是否“真实”的问题,以及作为民族志撰写者的人类学家是否具有对他者的文化进行把握的问题。我去了,我参与了,我在场了,所以我创作出的民族志具有毫不客气的真实性,你们要做的便是运用我的材料去解决你们的问题,而作为人的“我”却隐退了,留下一份非常客观和科学的民族志。这正是半个世纪以来存在于人类学中关于田野调查和民族志之间的悖论:一方面人类学家深入异文化对其进行主观的探究,而另一方面他的研究具有了无可争议的客观性。然而1968年,这一套统治人类学至今的理论的创建者,马林诺夫斯基那不更事的夫人却几乎毁掉了这人类学安身立命的根本,甚至是整个学科。原因就在于她将亡夫《真正的日记》出版了。——那个一方面在公开出版的学术作品中狂热称赞特罗布里恩德群岛人,却在日记中却屡屡显示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当地人鄙夷的言辞的马林诺夫斯基的形象,从此不再那么伟大了,反而显得像个人格分裂的疯子。人们也不得不将怀疑的眼光延极他的作品和他所树立的传统——愚蠢、低俗、下流的特罗布里恩德人是如何否定了“原始经纪人”这个观点的?人类学和民族志,还具备曾经被赋予的科学和客观性吗?人类学家作为专业研究者,他还是否还有去书写和描述他者的权力呢?二、我想,每一个去过怀揣着异乡梦去到远离家乡的陌生地方进行过一段时间田野作业的人,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马氏那样的“人格分裂”,按照教材上的话来说,这叫做“文化震动”。只是在最后成文时,那个被各种日常杂事折磨的要死不活的本我的形象隐遁了,剩下一个客观公正、事无巨细的“非人”的人类学家正襟危坐,告诉你什么叫他者。有勇气面对超我背后的“我”的人类学家不多,奈基尔•巴利算是一个。《天真的人类学家》极尽戏谑嘲讽之能事,以自己的经历把一个血淋漓的真相摆在大家面前,引得满世界的人对时常把“屄”字挂在嘴上的人类学无尽的嘲笑,不过也就是笑笑。拉比诺可不止步于此,学哲学出身的他显然要更严肃一些。他不仅以自身的经验将人类学家田野作业中“非我”与“真我”的惨白事实公之于众,并对之进行了哲学上惯有的批判和反思。于是乎有了这部经典的《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三、传统意义上,人类学是使用参与观察的方法,在一定区域内对异文化进行整体观的探究,他们所研究的对象是文化中的人以及他们的活动。人类学比例等式的两边站着的是人类学家和当地人。人类学家的合法性不证自明,他们接受过系统的理论和实地训练,只要熬过一定的时间,他们是有能力全面的认识他者的他性的。但是细细想来参与和观察似乎完全不是一码子事儿,参与的要求是成为局内人,和当地人达成一片,全面参与他们的活动,从文化内部理解文化中人的意义。而观察却有了点则是了然世外却一切尽在掌握,只用去看、去记、那么你的材料再怎么着也无可厚非了。这种矛盾背后实则隐藏着人类学家本我与超我,人与非人的张力。你又是如何能既从主观(参与)、又从客观(观察)来体察他性并诠释他性的?如上文所述,这个等式因为人类学家自身形象的毁灭(毋宁说是揭露)而不再成立。他毕竟不是仪器,他也是人,由本身文化所塑造的人。于是乎,对从事田野的人类学家的重新定位,对人类学家参与观察活动矛盾的化解,成了拉比诺在此书中要反思的第一个环节。拉比诺从他的厌倦开始下笔,一直以一个文化中的他者的经验,而非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人类学家的视角,强调参与观察过程中的辨证过程,如序言中一样,他再次肯定了民族志的地位,再次肯定了参与观察的功能。并通过批判性的反思,强调了主体经验而非是科学客观,在参与观察中应发挥的作用。参与观察要互为引导,迈向对他性的更深入的阐释。他说道:“无论“参与”能推动人类学家在“不把他人当他者的方向走多远,情景最终仍被“观察”和外在性所决定。在观察与参与者二极的辨证对立中吗,参与改变着人类学家并指引他走向新的观察,而新观察又改变着他如何参与,但这种辨证的螺旋式上升运动是由起点所掌控的,而这起点是观察”这既是为田野工作的正名,也为接下来的反思埋下了伏笔——如何通过田野工作,认识“他性”?四、拉比诺认知他者的过程,是一个既曲折,又好玩,但却值得细细品读的过程。他将其记录在了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里,并通过与当地不同人物的互动表现出来。理查德,法国人,酒吧老板,文化的双重失败者,却因为收音机和咖啡,因而成为了拉比诺寻找我者认同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易卜拉欣,商人,一口流利的法语,也是拉比诺的阿拉伯语老师,长时间的相处并没有使二者的关系更进一步,反而因为一次外出事件,震慑到了作者。让他意识到,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不是语言和交流的问题,而是那深刻的他性。意识到这一点后,拉比诺也开始了他的田野工作。第一个报告人阿里无疑给了他巨大的帮助。阿里是摩洛哥的边缘人,然后正是这样的边缘人在各式地方文化中游刃有余的施展使得作者有机会更全面的体察当地。阿里曾经给人类学家合作过,当然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自己又能从中得到什么。与阿里的一次婚礼上的矛盾,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学家定位的重新思考:除非是一个“非人”,要不然的话没有人可以真正的实现一个“人类学家”的角色。相反, 共同理解和经验的断裂以及重组之后,作者和阿里的关系反而更加密切了,这时阿里才带着作者真正走入了他想走入的领域,而且,作者感受到的是他作为一个现代人对远方的幻想(性经验,异乡旅行)以及一个人类学家真正想要得到的(关于兄弟会治疗仪式的数据)。当拉比诺终于有机会进入田野之后,他才发现原来进入是如此的困难重重。一番周折之后,人类学家和当地人的密切合作又开始了,然而这样的合作和阿里一样,建立在双方经验的断裂和重整上的。当地人不断向他提出在当地人认为是合理的要求(车),而拉比诺也能利用当地人的矛盾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吐出所有的真相(赤裸裸的利用),随着时间和调查的深入,我者与他者间的界限似乎慢慢的融化了,双方都成功的越界,并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在与本•默罕默德的闲聊中,这种双方的共建关系达到了终点。虽然作者已经进行了全方位的参与、调查,也成功的将自我意识注入了当地人的社区,看似水乳交融的背后,被本•穆罕穆德的一句,非穆斯林和穆斯林是不同的终止。这也是最深层次的他者和我者间的鸿沟,这是不可逾越的,尽管双方的意义之网已经或多或少的交融在了一起。此时作者顿悟。分开纠缠后,背后各自的意义之网仍然存在的,构成这层网的是彼此的历史和经验,他者非文化孤岛,自成一格,而是不同的历史脉络所塑造的。“两个主体相视、每个人都是那个自己所处的并限定了自己的历史传统的产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传统中存在深刻的危机,但依然回溯传统,以期复兴,或是寻求慰藉。我们两人相互之间是那种深层意义上的他者。” 作者对他者的认知过程不是来自于西方给予他的学科训练,而是他作为一个个体的经验,作为一个正常人的人类学家在调查时的日常经验。这是拉比诺进行的第一层反思。这样的经验人人都有,然而在以往的许多民族志中都被刻意的收藏起来了,出现的只是调查者的客观分析和诠释。拉比诺的反思告诉我们,这样的日常经验对于触摸到他者的他性是多么的重要,理应成为民族志的重要一环而非死后被发表的日记。五、拉比诺的第二层反思在于人类学家对当地人的影响上以及当地人对它的影响上。因为他的介入,本来不会去思考为什么的阿里开始思考他给婴儿吸痰的意义,本来没有自我意识的马里卡开始陷入自我意识的沉思,本来忘却了自己是圣人后裔的村民开始重新回溯自己的世系和历史、传说。双方开始不断的商榷、工作,一起来完成描述他者与我者界限的过程。换句话说,人类学家在他者的阐释再也不具备曾经的无可争议性,而当地人也因为人类学家的介入开始思考自身和对方。虽然到了最后,这样的界限没有真正的被取消,然而这样的民族志却显得深刻的多。研究对象和研究者之间再也没有那样清晰的划分了,这样的过程反而使我者和他者之间本来看似不清晰的区别也变得真正清晰起来。“每当一个人类学者进入一种文化,他要训练人们为他将自己的生活世界对象化。当然,所有文化里本来也都存在着对象化和自我反省。但这种清晰的自我意识很少接住外部媒介来转达。人类学者创造了一种意识的的双重性。于是,人类学的分析必须结合两个事实,首先,我们自身是通过我们提出的问题和我们寻找理解与经验这个世界的方式而历史地存在的,其次我们从我们的咨询人那里得到的解释,解释同样是以历史和文化为媒介。因此,我们收集的数据是被双重调节的,首先由我们自己的存在,然后是我们向咨询人要求的第二层的自我反省。”PP115没有本质的他性,他性建立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经验上,人类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得主体和客体平等,并互为对象,描述这一造成事实他性存在的根基。但以往的田野作业方式,放弃了发掘当地人对象化自我和对象化研究者的过程。因而这样非共构的民族志对于我们认识他者是有偏差的。六、辨证的参与观察、对他者层层深入的触摸使得全书回到了阐释学的主题:通过对他者的理解,绕道来理解自我”。但在当时之前的人类学却将其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对他者的理解上。并且这种理解很有肯能是跛脚的。共建民族志的过程正是理解他者后反思性理解我者的过程。理解他者的并不只有拉比诺,还有当地人。这个过程从双方开始实际接触时就开始了,拉比诺的经验将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双方共同制作了这部民族志产品"田野工作,是一个交流的阈限模式的主体间建构的过程。互为主体,字面上理解,不止一个主体。但其所处的背景既不完全在这,也不完全在那儿,所涉及的主体没有共同的假设,经历和传统。他们的建构是公共的过程。”无疑,拉比诺的反思对于后来的写文化和人类徐文化批评是相当重要的,虽然这会大大加深田野工作的难读,但也能同时拓展他的深度。那些在共同建构中被共享的符号系统排除在外的,是不可化约的他性,这是人类学永恒的主题。七、拉比诺是格尔茨的学生,在他将书稿送交格尔茨审阅时,格尔茨不建议他发表此书,理由是:这会毁掉你的职业前途。我们可以妄加的对格尔茨这番话进行一个猜测,理由布尔迪厄在后文说的相当明白。这是与传统田野工作的决裂,相当一部分持传统等式的人类学家会因此失去他们的地位,或许格尔茨也是如此吧。拉比诺在那些事关田野工作的重大问题上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是他的这本著作既延续了格尔茨深描的传统,又引领了后来民族志批判反思的潮流。
  •     【先汗一个,面临着不到七天内两篇论文、三大门严峻的考试之重要时刻的我竟然还来读些“闲书”,还硬要趁着惨淡的光亮趁热写书评。囧。】我对人类学的关注始于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种对异文化进行考察之方法的田野作业,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能够有多大的应用性?我的关注点在于生活之意义现实重建或修整——这通过来异质个体的密集交往而得以达成。这使得我总希望读到不那么“客观”的人类学描述,我乐于见到矛盾与张力得以展开的过程——在此之中,精神或行动之变化的端倪将表露出来。或许是因为这样,拉比诺的这本书使我读得津津有味。拉比诺在此书中的中心关注在于“通过对他者的理解,绕道来理解自我”,因而他始终着力突出“事实”如何在人类学家与资讯人双向互动中得以被“制造”出来。这一双向关系的典型体现之一出现在拉比诺将他的民族志扩展到对资讯人马里克的评定上时:马里克认为自己并不富裕,拉比诺的经济度量却呈现出相反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双方都在不同程度上为自己展开辩护。在拉比诺的反思中,人类学家与资讯人,或者让我们在更广义上说——具有沟通或合作愿望的异质双方,在田野工作中呈现出几组辩证互动关系:(1)新奇之常规化与熟识之陌生化只身作为外来者的人类学家尽管看到当地陌生的社会文化状况会产生震动或惊异,比如拉比诺首次见到阿里进行宗教治疗的时候,但这种新经历的识别及其常规化之间却是加速互促的,“它们很快就成了我的知识的一部分”。而资讯人作为一个报道者他不得不持续地将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客观化、对象化,这“几乎是不自然的”。奇妙之处恰好在于这种习得与复新不断交错展开。(2)“非人”(non-person)与“人”拉比诺揭露的一个重要而有趣的问题是:在田野中人类学家的规则是必须使自己成为“非人”从而得以进入异文化。拉比诺用了多个“必须”来描述这种状况,他们“必须完全使自己原有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以及世界观处于顺从的地位...避免不相信,以便用既充满同情又一丝不苟地记录事件”。如果人类学家在某些时候拒绝服从?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对于生活于此地的资讯人,根本也从未想过 “悬置他的基本假定”,他们会本能地采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来人类学家交往。而在摩洛哥,资讯人的状态更为微妙因之于他们独特的主人意识与支配欲。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中,拉比诺指出了观察与参与时时相互更新的辩证过程。作为格尔兹的关门弟子,拉比诺在结论中鲜明地肯定了文化解释论(张海洋的序中把拉比诺对格尔兹的“微词”写得生动异常,不妨一读),亦明确地肯定了文化沟通之可能性:在“扬弃式的忠诚”之后,“我们开始了一个改变的历程”。在正文最后一章,拉比诺记叙了他与穆罕默德这样一位高层次的伊斯兰教徒的友谊,亦正是此沟通之可能性的绝佳脚注。无论如何,由交往而生成的意义或行动之结构的改变,首先需要在对话中探索出共同的语言。p.s.此书关注的另一话题是田野的经验调查与理论建构之间的联系。拉比诺发现先前田野的调查往往是跟理论建构相分离的。在此书中,至少我们时刻能感受到一位出色的人类学家如何有意识地将记叙与深层意义结构的结合起来。更显著、更系统的理论建构或许我们需要阅读他此段田野工作后更为正式(一般学界意义上)的民族志《象征支配:摩洛哥的文化形态和历史变迁》

精彩短评 (总计78条)

  •     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呢
    通常突破以往限制规则的东西都有震撼人心、让人醍醐灌顶的力量,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首先就具有勇于突破和创新的魅力.....
  •     象征体系
  •     文化事实是多重阐释,是制作,是技艺
  •     有趣的书。拉比诺在摩洛哥碰到一个有一个informant,和他们有不同的相处方式。这位人类学家在反思中毫不掩饰自己的七情六欲,让人看到田野调查是一个充满了情绪、道德、政治立场的过程,而非一种“客观”“科学”的标准操作。异文化经常激起我们的浪漫想象,所以我们会说“到远方”,但是真实的远方可能是让人抑郁且充满挫败感的。拉比诺在摩洛哥当然有十分快乐甚至放荡的时候(比如找妓女),但更多时候是沟通上的失败,比如带着胃痛去参加一个婚宴半夜不能回来,比如住在村子里每天被扮演司机的角色所困扰。informant有时候想要在和人类学家的相处中处于一种权力上的优势地位,他们想要控制人类学家,使对方依赖自己。同时,informant提供的信息又是经过了选择的,他们使用甚至迎合了人类学家可以听懂的表达方式。
  •     不错的小册子,但里面说理部分翻译的让人看不懂
  •     人类学家对于报道人/资讯人的符号暴力以及互为主体的理解对于我而言,仍是值得省思的。ps:书中知道了《可兰经》。
  •     还蛮有意思
  •     看怎样才为真正地深入基层
  •     成为田野的一部分。
  •     非常好读,像小说,内容丰富有有趣,对学习人类学的学生来说,会有很多共鸣。
  •     西方的人类学家总爱用“有言在先”的句式来圈定自己的研究范围或解释自己的研究语境。与其说这是一本颠覆传统的好的民族志,不如说是终于出现了一个相对较好的翻译文本。虽如此,“人类学家做什么”、“何为田野”、“人类学家的伦理道德及其反思”……若对这些问题存有疑问,这本书到是可以用实例给出一个笼统粗浅地回答。算是反思民族志的经典吧。
  •     “在本书中,保罗•拉比诺将自己在摩洛哥的田野作业经历本身作为民族志叙述的对象,从而使人类学乃至一般的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过程成为反思对象。作者坦诚地展示了人类学家在田野的活动细节,关注人类学家与当地人认知方式的异同,说明田野作业过程如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学家收集到的资料,引起了学界内外关于学术伦理和方法论的激烈讨论。1977年首次出版的这本小册子以其勇气和智慧成为反思人类学的代表作,因其对人类学知识生产方式的**的伦理-哲学反思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好书。值得一读。
  •     批判与反思后如果没有等量齐观的重建,成果聊胜于无。
  •     读着难受 翻译有些晦涩
  •     重在描述,有一定价值,书的内容比较少,但定价太高
  •     一本不温不火的高频征引经典,一堆有的没的的田调搭讪见闻,一些当时有趣如今平淡的理论反思。如果做过田野,俩小时划出几段话、瞄瞄布迪厄的短跋也就可以了。如果没做过田野(啥叫做过呢?),其实也看不出有啥稀奇来。当布迪厄的反思理论成为流行时尚,也就消解了反思本身。
  •     在当时的环境下写出这样的书,的确要佩服作者的勇气,尤其是在导师格尔兹泼冷水的情况下,但这本小册子却宣告了人类学反思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类学者开始思考自身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这又从某种程度上加强了人类学研究的存在价值,值得一读。
  •     忧郁少年正正经经地写一本《天真的人类学家》。
  •     建议多读此类书,保护我们的家园。
  •     用简单的话讲明白的道理,挺好读的。去回顾田野中的经历,重新反思。
  •     以不同资讯人为主体描述人类学家与资讯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通过对他者的理解,来绕道理解自我”。
  •     “通过对他者的理解,来绕道理解自我”,田野经历与其说是科学方法,毋宁说是一种文化活动和哲学反思。
  •     老师推荐的,人类学的经典。但是很遗憾我看不懂。。。作为学术研究,我无法与作者的思考同步,不知道他思考的是什么,不知所云,且由于我对人类学这一学科的无知,我从中也看不出人类学田野作业要做些什么。。而作为消遣来看的话,它的故事又没什么线索,没什么剧情。。。唉,反正看得一头雾水,总算好不容易啃完了,随便翻到哪一页再看还是觉得跟第一次看一样。。不知道以后的我会不会有点进步渐渐明白这本书讲什么。
  •     看得很快……
  •     反思人类学民俗学田野作业方法
  •     世界人类学名著,非常不错
  •     虽说反思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大标志,但偶觉得浅尝辄止的反思也只能证明你是个人,别无它耳。偶愚钝的以为,还是最后的附录有点意思。
  •     互为他者。
  •     讲到了资讯人与人类学家的双重作用,其无可避免性必然要求调查时时刻的经验反思。是对科学客观研究的反驳与质疑。因而我在想,在人类学家与资讯人沟通的狭小而亲密的空间里,是否就是心理学分析的用武之地? umm..could be. :)
  •     田野报告伦理反思必备
  •     读完此书,觉得作者在写作此书的同时也是在经历着一种心理的纠结,由传统的客观方式调查转变到主动参与的模式上来,中间的冲突和磨合,对作者,对所有从事田野调查的专业人员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和突破。
  •     老师让买来读的 很好 物有所值
  •     字大感觉书有点憨哩,不过翻译得很好。
  •     讲真,哲学除了开头结尾之外都没太多,倒是中间涉及无数严重的伦理问题。。田野这种东西就是看别人的故事很轻松,自己做起来方知有多纠结,对新手来说处处都是雷区再正常不过,也是极大的挑战。另外拉比诺作为一个知识背景如此复杂的学者,天朝为毛没有翻译他的其他著作呢?
  •     学人类学民族学的必看之书,如何做田野以及对田野的反思!
  •     书本身的内容是不错的,质量可以。值得一读。
  •     小泥屋即视感…一个敏感忧伤的年轻人,咩哈哈
  •     听说很久了,买来了还没有来得及看呵呵
  •     反思得够深刻,我爱拉比诺。
  •     算我读的第一本正统意义上人类学的书。短又蛮好读。把人类学者的类通过仪式的田野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如何寻找资讯人?|自我意识与客体化|文化即阐释|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何限定并控制资讯人的支配趋势。|跟着读天真的人类学家。 ps布尔迪厄不说人话>_<
  •     作者最后也没能理解开头提出的困惑
  •     某些元素,如“参与式观察”,书写出自己所见证的社会图像”,“叙事,在事实里呈现并理解社会”,激起了我的兴趣啊
  •     非常不错,把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剖析得非常精辟.
  •     这周终于读完这边呢书了,收获不小啊
  •     文化即阐释。
  •     期待真正意义上的fieldwork
  •     我觉得拉比诺有点社交障碍。
  •     是我最近和某人在讨论的话题~然而这个答案并不能让我满意…
  •     初入人类学大门时读的 当时最感兴趣的是他在田野中的艳遇和自己毁掉的骑车
  •     虽然没有《天真的人类学家》有趣,但对于田野工作还是很有意义和帮助的
  •     人类学经典之作!
  •     这书写的不错
  •     又是一部经典的范例。
  •     哇塞,很不错的书籍,想了解田野调查法
  •     此书的题目便告诉我们,这本书的叙说对象是人类学家——拉比诺在摩洛哥调查期间见闻、行动及心理感受的系列田野经历。这本书的宝贵之处在于,作者所处时代的田野作业依然那么经典,就像一个谜的时代,田野调查似乎是习以为常,似乎是不存在不平等、文化偏见、权力失衡、殖民等因素的,但作者敏感的意识到了这些不平等的存在,并大胆地披露了这些。从其田野中,我们会发现文化差异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据此进一步怀疑田野调查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倘若作者拉比诺遇到了另外一些报道人或者他未能很好的处理自身观念与调查对象习惯观念的矛盾,他的研究结果又会是怎样的?这揭示了所谓现代科学人类学的不确定性,也就所谓的科学是部分的,剩下的可能充满戏剧性的。这本著作及随后的写文化、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等成为人类学自我反思的重要读本。
  •     待田野以后再读。
  •     反思人类学
  •     真的很喜欢这本呀 非常喜欢 诚实和不可消解的迷惘 伤感得叫人反而乐观了起来
  •     “人类学调查如果只是想着窥测他者的世界,抓取目标,社会材料来作主观的分析、解释并贸然建议整改,既不向目标社区和读者交待自我的认同和反思自身社会文化的局限,也不去理解当地人行事的主观道理和客观情境,那就是不可接受的田野工作,就不能通过这个学科的成年礼!”
  •     关于一个人类学家的想法与意识流,现实之间的接触与妥协,努力读懂眼前一切的努力。但是不知为何,总觉得作者仍然隐藏着内心的真实想法。关于性,关于爱恨,关于他自己的身份,优越与偏见。
  •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不过也算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读。人类学家,从来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旁观者,但同时,人类学家相对于研究对象又无时无刻不是一个“他者”
  •     列维斯特劳斯的太难了,这个还是比较简单的。自己也没有对某一特定民族志的兴趣,可以不看《象征支配》,不过这个反思看起来也是平淡如水。另外,序太长没看
  •     《写文化》的前篇奠基之作
  •     虽然还没看完,感觉不错!
  •     对于学习社会学的很有帮助,至少这种田野考察的方法值得介绍。
  •     2012年秋,读的英文版
  •     这是为了做一些专题的研究,买的一些经典重量级好书。非常值得读一读。
  •     用所谓的社会学的思维我已经完全搞不懂人类学你到底要闹哪样。为何不归纳为何不归纳为何不归纳。
  •     两层:1、咨询人将自我的生活世界客体化,然后加以描述;2、田野工作者对咨询人的话语进行阐释
  •     买了
  •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即使对于这本书整体把握略显乏力,但是不少细节还是给我不小惊喜和知识的获知。
  •     很好
  •     这本书是当代人类学书籍中的名著,是学习人类学必读的经典。
  •     很好的一本书,让人深入了解一种文明
  •     反思时代的代表作,看了之后发现很多问题都是自己在田野中碰到的,但是却没有作者的反思精神。记得当初上学习班的时候,一起的同学就在老师演讲过后提出过有关客体和主体之间关系的问题,现在想一下这些反思不正是一个需要深究的点吗?人类学家的存在对于narrator的叙述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
  •     暂只看到能干青年投身基层政权,效法上一代能人,掠夺公地私产。同时民众也汲取前人教训,以族内婚制团结起来,相互作证,与之对抗。 惊人类动机行为套路,伤其术不可复制,羡阿拉伯农民还有作证得直的法庭。伤哉!
  •     Inspiring~
  •     比想象中好看很多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