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拐点》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历史的拐点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213036774
作者:马立诚
页数:267页

读史三篇--不做没有准备的事情

  古语说“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天的人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工作很重要,我们大家都知道,可是有谁真正把准备工作能放在清单的优先项上呢?   读书时,我们谈学习方法的时候,说的最大的是课前预习,真正预习时候,少之又少。   现在,我们的工作节奏很快,事情总是很匆忙的进行。真正把“准备“也当作一件事情,并且列入清单的时候,也是少之又少。   我们的生活节奏快了,我们慢慢的沉入了自己事务中,为了做事而做事,为了忙碌而忙碌,忘记了本来得理想和目标。更是把那些我们要做的准备,忘记的一干二净。   因此,把准备工作,真正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当成一项具体的工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对于生活而言,准备说起来比较的简单,他可能是要提前作好计划,安排好进程。并尽可能地多做一些演习和训练。但是,对于职业,对于人生而言,我们可没有那么多的“演习”的机会。   中国有句老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职”,可是,如果不事先谋划好,你怎么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呢。因此应该说,“不在其位,先谋其职”。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当你没有到高处的时候,你是否完全知道,你有能力做得更好呢。你要向他们现在“皇帝”学习什么,你还欠缺什么,如何去补课。因此,准备工作首先可以是“设身处地“的去准备。   历史上很多有作为的朝代,有作为的皇上,其作为往往是在取得绝对权利之前便已经决定了的,因为很多的改革,是在他们站在旁观者(太子)的角度来思考,来准备,进而筹划好的。   多算胜,少算不胜,张瑞敏先生经常引用这句话。如何算呢,柳传志老先生说,管理最重要的三板斧就是“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管理我们自己的人生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算。   “二王刘柳八司马”的改革过程很有代表性,在没有获得皇权的时候,便已经有比较全面的改革思路,可以说他们是做了比较好的准备的。   首次,形成了以二王为核心的基本的班子。还选出了8个有才华的“司马”。   其次,战略很明确,宦官势力大,国家太穷,要控制宦官,要搞经济改革,让大家富起来。   最后,带队伍之前,他们也对队伍进行清理和调整,进行了一定的重组。   他们之所以失败,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都找到致命的原因:就是准备工作做了,但是没有做好.   对于人生而言呢,准备便是要把远景变成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因此,余世维博士说"一天做件实事,一月做件新事,一年做件大事,一辈子做件有意义的事".每一天的事情,都是为那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准备的。因此,对于人生而言,我们要有远景,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并在每一天里,从点滴坚持起。   不要做没有准备的事情,无论,这些工作做起来多么的困难,也无论,时间是多么的紧张多么的忙。准备,是把事情做出色的唯一的方法!和唯一的机会!

漩涡深处

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而是从历史中拣选了中华民族跌宕起伏的2000多年进程中,那些面临重大转折时期所发生的事情,着重探讨了对这些变革发生最重要影响的人物,来尽可能的还原历史,让我们看清历史的本来面目,也给那些曾经或者依然被我们误读的“伟人”与“罪人”一些尽量客观的展示和评价。从80年代开始,我们就进入了所谓的“改革开放”时期。众所周知,经济和国力迅速崛起,人民将注意力有政治、斗争转入经济和发展,虽然因为打开窗户而迎进了一些苍蝇蚊子,但是改革所带来的实惠是大家所有目共睹的。中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改革呢?结果如何呢?本书的13个故事为我们一一道来。13次变革基本上以失败告终,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人屈从于暴力,但拙于制度创新”。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不能出现英国宪章运动或者日本明治维新那样成功的改革和变法呢?这是本书要讨论的问题。纵观本书,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改革、变法,以暴力为前提的,大多获得通过、推行,并短期产生效果;而那些以制度改革、利益重新分配为目的的变革大多困难重重并最终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还是利益集团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千方百计阻挠改革,结果是改革没有成功,而那些利益集团的利益也随着王朝的垮塌而一无所得。本书还有一些非常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为我们还原了一些历史事件,展现了一些历史人物真实的一面,甚至有很多曾经以为的可能与事实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往往是由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或者统治者歌功颂德或者洗脑的需要而造成的。比如王莽。大多数人提到王莽的时候就是篡位的印象。通过《乌托邦改革家王莽》我们可以了解到王莽的改革其实有很多措施是非常有益的,使我国的人权又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王莽的上台也有很多官员、百姓是发自内心的拥护的,这与我们原先的很多观念是不同的。专制的皇权,源源不断地大批制造着小人,连皇帝本人也概莫能外。北宋王安石变法是很受争议的。个人觉得,历史将他推上了潮头,他也充分的把握了机会,试图力挽狂澜。略去细节,纵观王安石变法的整体效果,感觉与今天我们国家所采取的很多策略类似,或者说今天我们采用了很多王安石似的变法内容:“通过加强集权和政府包办的方法解决财政困境,不可抑制地走上了剥夺民间财富的路径,大大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其结果是必然达不到“富民”的目的,哪怕是“富国”的愿望也未能实现。“从历史上看,政府高度垄断所得越多,对整体经济的长期发展越不利,越容易形成政府对经济集权的依赖。”这一点上,秉持“入大火如入清凉界”的张居正与王安石类似,都是“思想文化上的专职主义者”,也为这位首席宰相蒙上一层阴影。加强集权所带来的必定是严重地压力的民间和社会的活力,大大损害人民的创造力,滋生更多的腐败,这已经是历朝历代血的教训,当权者需警惕!历史上中国首次的宪政革命波澜壮阔,让人读来心潮澎湃,其中众多的人物为今天的我们依然传颂。而关于立宪派与革命派的一场大辩论到今天为止也是有参考借鉴意义的,其实,我们今天依然面临这100多年前的环境。在双方辩论中,梁启超在1905年发表的《开明专制论》中指出,中国不应再实行暴力革命,因为暴力革命“决非能得共和,而反以得专制”,今天读来依然心有戚戚焉。相信,那一天我们的政权或者改革、变革不是通过留学得来的,那么我们才可能真正的进入宪政的天地。眼看着大势所趋,山雨欲来风满楼,可是当事者迷,满清政府在最后的时刻依然心存侥幸,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攫取权利,占有利益,最后的下场只能是国破山河在了。中国历史上可见的都是鲜血和权谋,一直到今天我们的文学作品和银屏还都是在歌颂着这些耳语我诈、勾心斗角和心狠手辣的官场。相反对于那些真正推动历史进步的制度改革却从来无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寒冷的政治气候造成的。终究希望这慢慢的寒夜早日过去,能够迎来百姓的温暖春天,在花红柳绿中从容的享受着自己的中国梦。

给历史白痴看的

我觉得文章做出来就是给人看的高深的学术文章像我这种历史白痴就望而却步了《明朝那些事》开始,写历史的老师都变的比较平易近人我觉得挺不错的

古今中外自个策

《历史的拐点》,最为典型的特点,从封面到前三页就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第一,杂文式的“自定义”,比如:“改革就是拐点,成功和失败都是拐点”--前半句是自定义,后半句是诉诸common sense的扩展。第二,古今中外广泛对比。比如,“就(唐)刘晏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任期间对美国经济所发挥的作用”。第三,长于吸引。比如封面说:“而十几次大的改革却大都失败了。以至于有人说,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真的是这样吗?”对此问,作者是用“13个精彩故事,悬念迭起,惊心动魄,内涵深远,影响至今。这13个故事,扇面般展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13次改革进程,并且把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西方同一时期的改革对照起来加以比较”这一中独树一帜的“史实”作为间接回答的。如果您以为他将按您的思路去直接回答,那可能会令人失望的。作者宣称“13个精彩故事连缀在一起,形象地描画出中国改革史的轮廓”。然则其韵味,个人觉得不外乎“策论”。况,所选13故事,既有公认之商鞅、王安石、张居正,又有近代之洋务、维新与立宪,乃至子产、赵武灵王、王莽、范仲淹、刘晏、“二王八司马”,就见仁见智了----这更足证是策论而非史论路数。当然,从“鉴古知今”角度看,"比对以往的改革,举一反三,实为不可或缺的明智之举",或可一读。

值得乐观的只有一句话

我之所以有兴趣读这本书,是因为它难看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段话:“中国传统历史上有个谜团,十几次改朝换代获得了成功,而十几次大的改革却大都失败了,以至于有人说:‘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真的是这样吗?’”作为一个历史菜鸟,我怀着对这个问题答案的好奇读完此书,却发现这只是一本把中国历史上13次改革描述一遍的书,当中固然有不同以往(客气了,其实就是不同于洗脑版教科书)的史观,但对于中国人是否拙于制度创新,是否只能屈服于暴力革命的这个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偏偏我却觉得,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日渐凸显,但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却显得寸步维艰,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于是我把书中记述的13次改革的结果做了一下统计,如下:* 子产改革成功,子产得善终* 商鞅改革成功,秦强,商鞅其人被车裂,改革却措施大多保留*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成功,但后被判乱杀死,赵国人亡政息* 西汉王莽的改革失败,其人被杀* 北魏皇帝元宏迁都并向汉人学习,改革成功,元宏盛年病死* 唐代刘晏、杨炎经济改革成功,但两人均屈死* 唐代王叔文、王伾的“永贞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王伾病死* 北宋范仲淹整顿吏治的“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官* 王安石变法失败,其人隐退后病逝* 明朝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在其为首辅的十年间成功,其病逝后改革废止,最终失败* 洋务运动成功,达到了发展工业等目的,但甲午海战依然惨败,洋务派领袖在近年来才得到公正评价* 倡导君主立宪的百日维新失败,光绪皇帝被软禁,康有为梁启超外逃,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 清末立宪失败,皇族内阁引发不满,被武昌起义枪声打断,清亡,摄政王载沣1951年病逝纵观这13次改革,说得上成功的只有6次,这6次除了洋务运动以外,全部发生在唐朝中期之前,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洋务运动在工业、铁路、电报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而不至于因为甲午海战的惨败而被定位成完全失败的话,自唐中期之后,中国会连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没有过,却至少改朝换代成功了5次。看着这个统计,我想起了《明朝那些事》中,当年明月有句话:“造反是一件高风险高回报的工作。”而在中国,制度创新好像是一件“高风险、高投入、回报率又很不稳定的工作”。两者相比,孰优孰劣自然清楚,怪不得那么多能人都选择造反呢!再细看这些改革,会发现经济改革还稍好推行,而一旦改革涉及到政治体制部分,往往各种势力就会纷纷跳出来阻挠迫害。比如被宦官和藩镇打击报复的“二王八司马改革”,和因为触动官员显贵利益而被诬蔑的范仲淹的“庆历新政”,都是特殊利益集团大获全胜。就是张居正这个一代名相的“万历新政”,身前是一代强人的呕心沥血,身后却是皇帝的背叛,最终让他的改革功亏一篑,原因看上去是他不会做人,太过强势,其实却是因为他为了振兴国是,连皇帝要钱都敢说“不”,得罪了最大的特权者。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推行经济改革,效果明显,这正如“洋务运动”,大体是由“体制内”的一部分人带头来发起的,目的是发展工业和技术,是“富国”。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110年前的1898年,经济领域的改革终于触到了政治体制的短板,中国最聪颖最有远见的一些人,发现我们的国家这个木桶,最短的那块板正是帝国的存在本身。于是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再到被慈禧镇压,上演了一出为期103天的轰轰烈烈的大戏,奏响了中国政治体制现代化的序章。在30年前的北京西单,有一个电工贴出了大字报要求实现“第五个现代化”,他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最终受到政治不民主的限制。在2008年的今天,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受到了制度缺陷所带来的巨大弊病,从股票市场的监管问题到腐败的愈惩愈勇,从财富分配的不均到对个人权利的漠视,甚至在过去30年中一直高飞在天的经济巨龙,如今也在官本位的重重枷锁下面临着一朝坠地的危险。没错,总是有迹象在告诉中国人:政治体制的改革刻不容缓了。可正如历朝历代一样,我们总是寻找着各种理由,回答着:“再等等,再等等!”然后偏安于曾经的辉煌,等待着木桶里的水最终溢出,一发不可收拾,然后是生灵涂炭和战乱频乃,最终能收拾起这个大国的,依然只能是强权人物,他所建立的依然只能是专制和独裁,历史又一次轮回……清末的顽固派推迟立宪的理由是 “民智未开”,今天我们的理由是什么呢?今天中国的民智开没开我不知道,但从这本书里我却确切地知道:政治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最大敌人永远是特权阶级,而今天中国的特权阶级,其力量恐不逊于历代。所以我说,这本书值得乐观的只有一句话,是引用史学家余英时所说:“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而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这就是余英时提出的‘转石效应’”30年前,一个小个子把石头推下了山,却总是怕它滚得太快;石头滚呀滚呀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我只希望,这次,它能真正滚到头。 欢迎光临我的BLOG:http://www.bullog.cn/blogs/masaiqu/

有人在看么?

本来是一个很宏大的历史叙事,被写成如此,很可惜。本来应该有一个文章,讲清楚其自身立场,归结出若干我们能够理解的一些观点,但是没有。很可惜。

有点失望

对于马先生的书,一直比较期待。《交锋》《呼喊》等作品都属有见地之作。对这本书,有点失望——太一般的陈述,而且,有点追随时下的白开水文章的味道——粗浅。尤其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的白话文——如人物对话,让人感觉看了别扭。可能是习惯了原来马先生严谨专业的行文风格和独到鲜明的思想见解,这本书,就像很随意的讲了10几个故事,然后,似乎想刻意点到一点什么东西,但是都是擦边球——不痛不痒。唉,失望了。

拭目以待吧

历史的拐点,往往是历史走向即将发生改变的关键点,恰恰也是改革的重要时机。马立诚对历代的重大改革进行梳理,并力图与同时期的西方改革进行纵向对比。然而,对西方改革的介绍在本书中介绍的太少了。通观全篇,作者的改革意向同当下中国的改革不谋而合。可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对当前中国改革进程的警示。了解了以前的改革,也就明白为什么现在的改革举步维艰,如履薄冰。尊重市场、重视民意,方能确保改革方向。正如文中所言,我们一直生活在历史的延长线上。静观其变吧。

古今中外自个策

《历史的拐点》前几页已经为这本书定了调。个人将其评价为“古今中外自个策”。第一,它采用一些杂文式的“自定义”。比如,扉页说“改革就是拐点,成功和失败都是拐点”,此句前半部分属于自定义,后半部诉诸常识。第二,它广泛联系古今中外作“策论”。它属策论而非史论。比如,目录中说“就刘晏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任期间对美国经济所发挥的作用”。它以自己的标准来选择“13个精彩故”,扇面般展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13次改革进程,并且把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和西方同一时期的改革对照起来加以比较。第三,它善于吸引但按自己独特的思路展开。比如,封面说“而十几次大的改革却大都失败了,以至于有人说,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真的是这样吗”,很好一问,但是,书中却似乎是以告诉你存在这些历史事实即以论据来算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对此,不免觉得敏锐而不厚重。当然,该书的序言(代序),还是颇为精彩的,尤其是谈到改革的阻力(利益与文化弊端)、妥协和暴力、时机把握等议题,值得深思。 如作者所宣称,"当代中国改革大业,与历史中国的诸多改革息息相关,不论是发动时机、战略选择、机会把握还是难点所在,乃至改革哲学等各方面,都能从历史的观照中找出相应的影子。先行者的成功经验,更值得深思"。比对以往的改革,举一反三,实为不可或缺的明智之举。因而,在鉴古知今这一角度,如果你不是特讲究,此书尚可一读。(PS不知咋回事,刚才的书评竟然不见了,费功夫重写了一次)

有一点失望

总的认为这本书缺乏深度!诸如张居正以及清末改革,这几部分大家比较熟悉的内容缺乏真知灼见,缺乏让人眼睛一亮的闪光点。不过,对于书中其它内容倒是可以看看,只能是了解了解。

十三分之三本好书

子产、商鞅、赵雍、王莽、元宏、刘晏、二王八司马、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等10次著名改革,用了175页;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首次宪政改革,则从176页记录到261页。篇幅方面,可以一窥作者的术业专攻。而读下来的感觉,前10次的改革介绍得形同鸡肋,味如嚼蜡。清末的3次改革,则酣畅淋漓,意犹未尽:有史料的原文披露,有作者的个人分析,观点明确,论据翔实。比较欣喜是,可以跟随作者的分析,对光绪和慈禧作一番联想,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收获。另外发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不亏是伟人,即使他们对于政治斗争的认知方面几乎是白痴。而能够相中良驹却无法尽情驾驭的光绪,实在值得所有人同情。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肯定他是一个好皇帝。“以中国国家之大,国情之复杂,民众之贫穷,风俗之保守,如果搞起暴力来,一定是多少年大动乱。收拾动乱之人,一定有极大的本领和权术谋略,这样的人,为了掌控动乱政局,驾驭各方力量,也不得不实行专制......”这是100多年前,康有为和梁启超在立宪改革时所说的。仅此数语,足以令人震撼不已。

沉重而深刻。。

看完历史的拐点。突然间窜起来就是另一方滋味。中国唐朝到清朝没有一次政治改革(变法)是成功的。从唐朝的双星陨落,柳宗元,刘禹锡的改革。宋朝王安石,范仲淹的落寞。再到明朝首席宰相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最后就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只能感慨他们都不是当时中国的特权阶级啊。触犯了深层的利益群体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

历史是厚重的,历史是面镜子,可以照射出未来的轨迹;但历史也是沉重的,有些人把历史当成包袱,觉得是阻碍我们变革的枷锁,被其束缚不能前行。谈到中国封建社会中拐点,其实就是朝代更替的导火线,但始终改变不了一个时代的烙印,在中华大地上,任何所为的历史拐点只是历史长河的某个弯曲。

过于简单地陈述13件历史上发生的变革的事实

过于简单地陈述13件历史上发生的变革的事实, 史实没有严谨地给出注释, 而是用小说性的语言描述, 这样承载的信息量就大大下降. 对于我了解的一些变革而言, 只是像流水帐一样地复述了一些变革, 一些变革远远没有我读过的帝国政界往事和万历十五年中讲的细如果对这些历史不太了解, 看看是有益的, 但看看也仅仅是看看而已


 历史的拐点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