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议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非议历史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6
ISBN:9787802088313
作者:周非
页数:272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神话时代  从中国上古的神话故事里,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先民充满了智慧、勇敢、想象力与思辨力,对人类“终极关怀”(对宇宙、生命本源、人生的意义及价值,如何超越时空的限制、情感的归依等一系列“终极问题”的探索与思考),有着让人透彻的体悟。然而,这些伟大的文化,却被后世那些所谓的圣贤们宰割得面目皆非!  ——作者手记  我们追溯民族文化源头的办法只能通过他们遗留下的东西一一我们称之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类如同一个个体人一样,在其开智初期即幼年时代,面对大干世界,只能凭自己的想象,作出种种绚烂的解释;同时,他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在想象中为自己平添许多战胜困难的本领。神话就是这样产生的!从文化意义上,我们将这一个时期,称之为“神话时代”。  神话故事充分显示了一个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思辨力,充满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通过对神话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出民族文化的性格、思维特点、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雏形及其形成脉络。因此,神话就是一个民族刚刚开智时代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神话,被历史上一些所谓“圣贤”们宰割得鸡零狗碎、面目皆非。  我们今天来谈历史,只得将那些零碎的神话,拾掇成篇,就如同考古学家将那些残缺不全的文物进行整理,然后用科学的方法,推测我们先民的历史面貌。  这些神话内容将包括“创世纪”——世界和人类是如何来的?“英雄主义”——为了生存的奋斗;“战争篇”——人类的自相争斗;“情爱篇”——  两性之情与爱。  从这些神话故事里,我们不仅大体上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之滥觞;还会看到被后世“圣贤”们宰割的残迹,这一点,对我们认识自己的历史尤其重要。  一个关于想象力的故事  美国之重视儿童教育,与中国完全不同。中国的幼儿,往往以能多识字、多背唐诗、会算术为能事,而许多美国人认为,孩子未到适合的年龄,是断然不可多识字的,否则,就扼杀了他的想象力,即所谓“此起彼伏”。于是,就发生了这样一件讼案:一个两岁女孩的母亲,状告托儿所的保姆教会她的女儿认识了字母。  案情的经过是:有一天,这个母亲回家时,带了一个纸袋,女孩很兴奋地指着上面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O”’对妈妈说:“这是O”。妈妈很震惊于女儿的识字,可等她了解到是托儿所保姆所教之后,就提起诉讼,并提出巨额赔偿要求。起诉的理由是:托儿所剥夺了她女儿的想象力,因为此前,她女儿见到“O”时,就会说是苹果、盘子或月亮什么的。最后的结果是:她胜诉了。  这个对我们中国人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的故事,却正好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出发点之异。  想象力是思维成长的基础。孩子正是通过想象,对自己的知识进行组合与创造。扼杀想象力,无异于扼杀思维的成长与创造力的培养。  如果我们把人类比作一个个体的人的话,则人类文明临界于开化的前后,不正是相当于幼儿时期吗?与之相应的是:那时,他们对世界的描述,亦即是我们今天称之为“神话”的东西,正是那时他们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透过这些遗产,考察出他们思维形成的特点、性格、创造力以及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雏形及形成脉络。  可是,中国人在研究历史时,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方法,都有一个错误的做法,即排斥神话。他们以为那荒诞无涯之辞,必然不足信;而历史则以“信”为主旨。《论语》里就说孔子“不日怪力乱神”;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对黄帝以前的历史不予记录,同时也不记录黄帝时代许多传说故事,原因也是太多荒诞不经的东西——其实正是宝贵的神话!这两个人极具代表性:因为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两千年间一直被尊为“至圣先师”;司马迁则是国学中史学方面的泰山北斗,其《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  最可恨的是他们写史(述史)时,自作聪明地把神话分割成两个部分进行处理:一部分是他们认为是“荒诞不经”的“怪力乱神”,将其彻底抛弃;另一部分作为正宗的历史,相信确有其事,保存下来。  比如孔子。首先,我可以问一问,凤、麒麟这两样东西,算不算“怪力乱神”?如果它们本身不算的话,那么,关于它们的出现,会预示着时代的一些变迁,算不算“怪力乱神”呢?我看是应该算了。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在整部《论语》里,充满着这样的“怪力乱神”。其次,经孔子手删定的《春秋》一书中,记载了很多神话,包括卜辞。经他删定的《诗经》,神话就更多。几乎所有国王诸侯们的先人,都是感应了神而生的。所谓“六经皆史”,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东西,即便不是孔子删定的,也是经过他手整理的,或起码是他非常尊崇的。唯一可以解释的是:孔子把这些东西,都当做信史了。与此同时,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把那些他认为不是“信史”的神话删除了。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记》开头时很清楚地表白:不记录那些神话。但在《黄帝传》的开头,却分明这样记载:“黄帝者……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不是神话又是什么?  经过他们的删除和篡改,这上古的历史就很成问题。  众所周知,西方有一部伟大的《荷马史诗》,但汉民族没有。按文化成熟发展的时段推,如果汉民族有神话的话,应该是关于黄帝、尧舜禹时代的事,而成书则在商周文字成熟的时代。但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如果周朝民间果然有史诗,则派下去采风的王官们必然要对它们进行“删繁就简”、“归于雅声”、“思无邪”式的修改。一部《诗经》就是明证。  现在我们必须明确,这是一个根本性的糊涂认识。其糊涂之处,就在于对神话本质的认识。  我们一般意义上说的神话,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先民们为了解释天地人文的一些现象,他们是把神话当历史一样进行叙述的。  二是宗教为了宣扬教义,还有迷信者为了宣扬他的理论,于是便多少有点影子地编织了一些神话,或者是利用、改造了一些先民的神话。  三是文学艺术创作,或者是为了娱乐,或者是寄托某种思想。  我们这里所说的神话,是特指第一种类型的神话。  而所以会产生上述糊涂认识,是很多人把这三种类型混为一谈。  今天,我们已经在品尝这个恶果或者叫苦酒!比如,被称做当今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大产业——动漫,就因为中国人想象力的缺失,很难产生大作品,便是一个典型例子。  无奈,我们今天的教育制度,还正在剥夺儿童的想象力!看到那么小的孩子,就开始大量地识字背书,何异于人类文明史上,中国一些圣人在宰割汉文化中的神话啊!  中国的“创世纪”  创世纪故事至少应该包括世界万物和人的由来。在现存的中国神话中,有《盘古开天地》、《女娲播黄土造人》及《女娲补天》。  关于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形成文字记录应该在夏商之际。可由于前述的原因,我们已经无法找到这样的书籍资料。如今所见的神话故事,基本上都是从战国后期及汉代人所写的书里看到的。比如《山海经》、《淮南子》等,我们只能一厢情愿地希望这些故事不是编书者的原创,而是他们摘引自某本更为古老的书。但令人痛苦的是,更为古老的书,汉朝人并不能见到很多,因为秦始皇烧了很多;而在秦始皇之前,那位大圣人孔子又已经删了很多。于是,我们又只能等而下之、一厢情愿地希望,这些故事是编书者听来的,即通过口头流传而得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文化到底是早熟还是晚熟,实在是个问题。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出现得非常晚,大概是在东汉或三国时期。有一位叫徐整的人,他编了本《三五历纪》。但这本书也失传了,后来有一本《艺文类聚》,引用了这篇故事。  故事说:天地原本是一体的,是一片混沌,整个像一个鸡蛋。盘古就生在其中。过了很多很多年,盘古长大了,挥着大斧子,将天地劈开,这就是“开天辟地”。然后,“轻清者上升而为天,重浊者下沉而为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又过了很多年,天极高,地极深,盘古也就极长。最后,盘古大概是累了,终于倒下死了。他死后,气化风云,声变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则因风所感,化为黎明。盘古之后,是“三皇”时代。  这个开天辟地的想象,奠定了中国人的哲学思维模式:首先,天地是大一统的。其次,没有“人格化”的神了。因为盘古原是天地的组成部分,然后,又化为天地之间的山川万物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构成了中国后来全部哲学的基础,包括儒、道、阴阳家学说。第三,天地运行的“阴阳法则”。上为天,下为地,天地原为一体,所以后来有一为二——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万物的说法。  这也是一种很直观的思维。比如,动物是怎么来的?是阴阳交配生育出来的。于是,天地便如同男女,原来在一起,然后生育了万物。它们被盘古劈开了,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仍然是不可停止的。天上有日月星辰,地上有山川草木,中间是风雨雷电,万物载之于地而依天时变化生长。现在科学假说是宇宙来源于一次大爆炸,一些人认为,《盘古开天地》基本上就是“大爆炸理论”的构想,由此可见人类思维的连续性。  阴阳理论后来被发扬光大,影响了全部历史文明的学说,直到二十世纪,人们在电子技术上的应用,方觉得它是天地间最正确、最根本的原理。因为计算机是二进制,“1”和“0”,正好是阴阳,它的原理是“灯的一明一灭”,也正好符合天地间一昼一夜的自然规律。  西方创世纪的神话,根本没有触及天地是怎么来的,不管是希腊神话里的“宙斯”,还是《圣经》里的“上帝”,似乎都是一个别的星球上的人,来到空无一物的地球上,开始花了六天时间造人、造物。直到如今,西方一遇到人类尚无法解释的文明遗址或现象时,很多人都会想到是“天外来客”搞的,比如埃及的金字塔——这也是他们思维的“一致性”。  ……

内容概要

周非,本名周飞,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将自然科学、经济学与哲学、历史和文学融为一体,对中国两千多年历史文化发展进行系统和独特的分析研究,赢得了“当代隐士、思想卧龙”之誉。所著《拷问历史》一书,曾在思想界引起较大的反响。

书籍目录

导读第一章  神话时代  一个关于想象力的故事  中国的“创世纪”  与大自然抗争  战争伴随着人类文明  中国人的爱情在哪里第二章  理想时代  中国人讲述童年身世的方式  文明的确立期:黄帝时代  黄帝时代的战争  黄帝时代的三大制度  再说说设官  最后简单地说一下封禅  黄帝时代的科技文化  黄帝的个人结局  黄帝的谱系及黄帝的文化精神  像太阳一样伟大的领袖:尧  第二颗太阳:舜  大禹:立功不如立德  再谈禅让制:被误解的禅让第三章  文治时代  “天治”及其终极  《易经》的诞生  周的开国:文治之始  周公制礼:构建理想国  《周礼》:中国圣贤们的《理想国》  官本位的形成第四章  竞争时代  礼乐崩坏于“失信”  变通术:用“智”来修补“信”  守“礼”者是蠢猪  智谋的成功者:春秋霸主及战国七雄  乱世之学:诸子百家的兴起  应该有哪些“家”  找不到民主的雏形  中国文化最大的成果:智谋  两个维护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第五章  帝国时代  崛起过程与古罗马颇为相似的秦国  被大权术者培养起来的帝国缔造人  秦王朝的两个推翻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暴秦的对立面:一刚一柔  依靠智谋成为帝国领袖的刘邦  中央集权的确立及诸侯的兴亡  帝国集权的加强:政治与经济的集权  帝国强悍的显现:抗击匈奴  帝国各阶层及其矛盾分析  知识分子蜕变为谋士  从泱泱大汉到腐朽不堪  荒淫的帝王生活  中国传统价值核心之最高体现者:大一统  《史记》的意义  帝国时代知识分子中的两座高峰第六章  信仰时代  统治者是上天派来的  《圣经》一般的《春秋》到底是什么货色  “天人合一”与“政教合一”  荒诞的“《春秋》断案”  王莽对儒教“理想国”的实践  乱世与信仰危机  荒淫透顶的帝王贵族们  在信仰中挣扎的“名士”们  觉醒的文学又沉沦于“六朝金粉”之中第七章  复兴时代  从“历史的惊人相似”看请帝国的实质  “四朝八代”前仆后继地造就大一统帝国  盛世前奏  空前繁荣的隋朝经济  李世民与杨广之比较  集第一等眼光、胸怀、勇武、智慧、运气于一身的帝国领袖  卓越的皇帝武则天  把盛世推向高峰又跌人低谷的人  开元盛世与唐代文明  盛唐的策士之风  文艺复兴  空前绝后的性开放  帝国由兴而衰之总结第八章  逆动时代  还是要“大一统”  黄袍情结:崇文抑武  宰相失位:无限集权  既不“帝国”,也不“大一统”  庙堂:政教完全合一  从变法到打击民营经济  学术思想之逆动及根源  从理学到心学:中国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彻底沦亡  科举制:知识分子在政治生活中彻底沦亡  文字狱:消灭文化异己  新血液总是被腐化  航海业的中止与闭关锁国  一群变态者第九章  启蒙时代  似乎也可以从理学中产生“新义”  一个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浪漫主义的平民文学复兴  扑面而来的“西学”  向君权质疑  黄宗羲的非君论  四大救国存亡运动  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  跨越时代

编辑推荐

  “当代隐士、思想卧龙”解开中国历史的三大之谜  为什么中国会从“大汉盛唐”的辉煌灿烂走向鸦片战争的落后挨打?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究竟什么?  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到底应该“复兴”什么?  当今历史热、国学热,“热”得有些走样,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很多最极端、最糟粕、最腐朽的东西,如阴谋、凶杀、迷信等,被一些人拿出来展示,以眩人耳目。  我们的任务不是咒骂历史,也不是炫耀历史,而是要面对未来。我们之所以要非议历史,是因为我们面对的这个未来,必须从我们的传统一路走来。  春秋战国时代,因为礼乐崩坏,人的创造力得到极大释放,文化天空灿烂辉煌,但那些争权夺利的王侯将相和东奔西走的策士们,却扯起各色大旗,将“学”变为“术”,形成了举世无双的“智谋文化”,科学与民主之路交臂而错。  中华帝国是用“智谋”打造出来的。  至汉武帝时,中国文化完全定型、成熟,其最大的特点、也是最高的价值取向是“大一统”,不仅是领土意义上的大一统,而是包括思维、价值观、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几乎无所不包的多方面的“大一统”。这种“大一统”文化,决定了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

作者简介

《非议历史》用健康的心态和理性的方法,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历史按文化发展的脉络分为十个时代,揭示了“智谋文化”和“大一统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发展,解决了三大问题:为什么中国会从“大汉盛唐”的辉煌灿烂走向鸦片战争的落后挨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究竟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到底应该“复兴”什么?

图书封面


 非议历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叫做历史。为什么叫“历史”呢?因为历史是重复的,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是上升的。所以,就是“螺旋式上升”。螺旋式上升,很像漫画里面那个冒着热气的便团。屎。
  •     这本书没看过,但是推荐一本历史入门书籍:顾颉刚的《中国史学入门》,这本书非常非常的基础,也非常非常的通俗,适合一切入门者。顺便说下大家小书这个系列的书都是又便宜有实用,很值得看
  •     我买过很多历史书,中国的,外国的都有,中国的居多。但这些史书多没有认真读过,原因有三:一、多数时候是自己无法找到一个进入历史的突破口,即是什么让我会对历史发生兴趣?仅仅是了解一些历史常识?但这个动力不足以让我去读历史,了解完了又如何?我倒是想写一本《历朝那些鸡巴事儿》,专门研究一下古人是如何淫乱的,但前提是你得看好多关于历史的书,我的古文功底相当于现在的英文功底,所以作罢。二、很多书都是一些史学家或伪史学家的著述,其观点仅在我理解的范围之内,不足以震撼我,何必浪费时间去看这些嚼出来的馍馍呢。三、说到根上,今天了解历史,是为了能让自己更清楚底看待现实,仅仅把历史当成知识或谈资去了解,跟没了解一样,而今大部分撰述关于历史的书籍多数哗众取宠,因为图书的终端是市场,有商业竞争必然会左右它的初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作者少了,急功近利的作者多了。看过几本西方人些中国历史(文学)的书,文字、思路都是挺新颖,但感觉西方人还是太不了解中国历史,写的浮皮潦草,糊弄一下西方人倒还可以,糊弄中国人就不行了。我一直想看的是,能有中国人跳出中国人自己的思维局限去评判中国历史,这一点很难。别看今天中国人都已经很洋化了,实际上骨子里仍然延续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就拿很多中国人谈论民主这一点,我一看到就想笑,骨子里还是不折不扣的传统思想。而从事历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往往是为了出学术成果,变得不学无术,整天研究一些不痛不痒的东西,一来比较安全,二来比较容易出成果,从研究的思维上已经变成了定势,我看他们研究一辈子也不过是点缀一些历史的花边新闻。前些天在三联书店买了一本《非议历史》,封面封底上的一些耸人听闻的文字让我怀疑这又是一本出于读者猎奇心里精心炮制的烂书,但翻了几页,觉得作者还算真诚,不是在故弄玄虚,便买了下来,回家看,挺好看,一晚上看一章,对于我这个不太了解历史的人来说,算是开了眼界。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但凡有点思考人生的想法,都想从历史里借鉴点什么,传统的所谓以史为鉴,在后来更多地被表面化和教条化,因为大多打着以史为鉴旗号的人,仅仅是看到了历史的表象,几千年来人们都在说以史为鉴,鉴到最后,历史永远停留在一个轮回中。这说明,过去所说的以史为鉴的人,一定是局限在某个框框之内,使之无法真正走出来审视自己或时代。更何况,一旦社会进入到某个经济繁荣时期,就更不会去想到曾经的教训,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是一个哲学问题,而在一个民族的兴衰发展规律上内在的原因一定是人的局限问题。以此审视当今时代,不亦如此吗。《非议历史》的作者周非,至少开始试图挑出这些局限去反思历史,从中可窥到一直缠绕在中国人亲手制造和迷惑的历史迷雾中的一部分答案。《非议历史》从尧舜禹说到鸦片战争,纵贯数千年,但作者谈论的核心很清楚,那就是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为什么没有让中国走向科学与民主,为什么没有让社会制度变得更加合理,原因是什么?那就是历朝历代的君王都希望建立一个像西周那样的理想社会,无论从制度的演变乃至统治思想体系的建立,无一不是从这个为出发点。而孔子把西周的社会制度研究了一遍并修订了历史之后,对后人的影响日渐加深,尤其是他作为一个思想家,他本身的儒家思想不仅被后人演变成一种宗教,也变成历朝历代统治者的“主体思想”,也就是说,任何一代皇帝,都要为自己的统治建立一套思想体系,而这套思想体系往往有过于理想化,越理想化就越容易出问题,越容易出问题,就越加理想化,然后就变成了恶性循环。写到这里你明白了吧。反正看这本书,字里行间都会让我联系到当下。到了汉朝,董仲舒确立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历代君王都把个思想当成了宝贝,很简单,利于自己的皇权统治,但结果恰恰是大一统,把中国统死了。大一统是什么,周非在书里列举了十条特征:疆域大一统、思想大一统、学术大一统、皇权大一统、思维大一统、文武大一统、民族大一统、公私大一统、宗教大一统、好坏大一统。《非议历史》对历代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反思与批判,从春秋战国的策士到后来中国统一的谋士,知识分子逐步沦为皇权的工具,也是他们日渐丧失眼力,使后来的思想变得暗淡无光。这让一个地理位置上的封闭帝国上的人逐渐变成了思想领域封闭的人。直到后来被人用枪炮打开国门。书里更主要反思了为什么中国过去对科学技术的不重视,这也是在古代形成的文人有了学问就要变成官爵思维定势,一旦为官就变成帝王的谋士,也变成了世俗认可的价值观——这才叫出人头地。因此,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给科学技术领域的人才提供过土壤,即便我们聪明地发明创造出一些东西,也都淹没在一种实用层面,而不会变成生产力突飞猛进(四大发明是最典型的)。因此,即便是在唐朝这样的盛世,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帝国,经济如此繁荣,也没有导致科技的繁荣。而进入宋元明清之后,不管是有科技萌芽还是有资本主义萌芽,因为没有这样的土壤,都胎死腹中。可以说,中国是这个世界上相当奇怪的帝国,她创造了灿烂且阴暗的历史文明,现如今,我们对她的灿烂或阴暗都已麻木,儒教或儒家文化特有的溶解力,可以淹没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的侵袭,这也让中国人养成了既无远虑也无近忧的心态。即便在今天,不管中国在各方面发展如何迅猛,她骨子里特有的传统局限制约中国进步的思维或思想体系仍然阴魂不散,说到大,中国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从历史上找到;说到小,你作为一个人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可以从历史上找到。总结一句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有先天缺陷的东西,遗憾的是在后来的进化过程中并没有把这个缺陷基因进化掉。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一般,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     中国文化史纲,对中国文化脉络的梳理和反思
  •     作者写的很谨慎;有些地方写得比较侃是为了有意调节气氛;但是感觉太不协调!
  •     观点新颖,语言偏激
  •     正在看,别人推荐的
  •     这本书看了很久,用的是一种贯通的、诙谐、现代化的语言。
  •     很搞,不怎么主流
  •     启蒙读物
  •     哗众取宠之辈
  •     力荐
  •     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历史。虽然作者的观点也有很多谬论~~
  •     很客观的分析 处在中西方思想之间来刨铣中国历史的得失~~~尤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 很到位 很深刻~~
  •     从独特地评论角度阐述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到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人文有着无比深远的影响,本书令人反思当今社会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在先前的历史上找到答案.
  •     一、神话时代 盘古开天地、女娲播黄土造人、女娲补天 后羿射九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共工撞倒不周山、刑天舞戚、嫦娥奔月、牛郎织女 二、理想时代 上古时代(黄帝至尧舜禹时期) 像太阳一样的领袖——尧 第二颗太阳——舜 禅让是一种制度,而不是看中了谁才...
  •     也翻了一遍了,感觉有些地方期待着作者跟深入的剖析,结果就几行字便结束了,有点不过瘾。
  •     有些启发
  •     不许联想上推荐的,看了却觉得很一般,属于历史普及读物,没啥深度,也没觉得有啥新颖的观点。
  •     其实也并未如前言所说有诸多的新观点……
  •     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分析比较透彻
  •     厕书,纯扯淡而已
  •     三表推荐的书书好的很
  •     还可以的历史书
  •     从三皇五帝到民主共和,纵观中国历史,横贯5000余年,评述精简到位,难得的好书!
  •     非议中的前进,批判中的赞扬!
  •     豆瓣推荐来着,网上找了部分章节看,才见序言就被囧倒了,“《论语》里就说孔子‘不曰怪力乱神’”。然后大批神话历史化,嗓门甚高而无非拾人牙慧。当然,没看完全书也许我冤枉了他~不过不准备看全书了。
  •     哈哈,我可是为了批判而购买此书的。这是一本历史普及读物,但里面的很多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会误导读者的,所以我要来批判。
  •     后面部分比中间部分好。
  •     作者用很通俗的语言展述了几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文化脉络,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审视历史,归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和体制积弱的原因。如果你对中国的现状和中国人的犬儒主义心态有所疑问,试图从过去几千年的历史里找出原因,而这本书显然是非常好的参考。
  •     换个角度看历史~
  •     很赞,读历史的精髓在于了解历史发展的方向,也即历史规律 历史的车轮式无法阻挡的。 除了,这个作者把同一句话在一本书里面前言后记以及中间说了三遍我很不喜欢。
  •     千不该万不该把苏格拉底写成柏拉图,挫挫~~
  •     作者在圈子内挺有名的,非常有个性的一个人。写的书非常值得一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