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盖尔归来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马丁·盖尔归来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
ISBN:9787301148518
作者:[美]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页数:200页

章节摘录

第二章 不安分的农民情况似乎表明,不管是在那个晚上,还是在此后八年多的时间里,在贝特朗的婚床上什么事都没发生。马丁·盖尔阳痿;两小口“被施了咒语”。那应该不是马丁碰到的头一桩倒霉事。也许对拉博德男孩来说,要在阿尔蒂加长大成人,并不那么轻而易举。他必须区分不同的语言:他父母亲的巴斯克语,他们带口音的普罗文斯语,以及他在砖厂、收割与做弥撒时看见的人所说的话。有时他得到许可,与村中的小孩玩耍——他们的长辈曾抱怨,小孩从葡萄园偷葡萄——他的名字马丁肯定让他遭到了取笑。在亨戴,它只是个相当普通的名字,但那些年在阿尔蒂加,在让、阿诺、雅姆、安德勒、纪尧姆、安托万、佩伊和贝纳尔中间,就显得奇怪了。附近有一个教区的名字也叫马丁,但这于事无补。马丁是农民给动物、驴子起的名字,在当地传说中,牧民在山上看到的熊也叫马丁。在盖尔家,这位家中的少爷得对付不是一位、而是两位个性很强的男性,他们的脾气都比较暴躁。在他后面只有女孩:他的妹妹让娜和其他三位妹妹,还有他的堂妹,皮埃尔·盖尔的女儿——她们全都是、丫头片子。后来,在他的小鸡鸡在下体盖片。内刚开始长大的时候,又有一个女孩,贝特朗·德罗尔斯,进入了他的生活。

前言

国人知道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其人,多半因为她写的《马丁·盖尔归来》(以下简称《归来》)一书;而国人知道《归来》,大约又不外乎两个原因:一则因该书被誉为“后现代史学”和微观史学早期的三部典范之作之一;一则因该书的前身、法国同名电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剧。此书在中国史学界的名声,得力于前者尤多。如今,这本书的中文版将被列入《历史一人类学译丛》刊行,不少读者不免要问:此书的“后现代”表现在哪里?它与微观史学、历史人类学有何关系?此书在历史编纂学方面,有何独到之处?此书付印之际,似有必要先行对上述问题稍作讨论,算是给这本书在学术界的地位,也给它何以在这个丛书中露面,提供一个个人的“说法”。一、戴维斯其人在过去的十年里,戴维斯留下了至少两份访谈录,一份自传性学术回顾。这些访谈和回顾涉及她生活和学术的一些重要方面,为我们理解她的学术发展轨迹,尤其是《归来》一书的写作背景和缘起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们只能敬佩娜塔莉·戴维斯的这部重要著作,她在建构历史的过程中,摆脱了任何类型的意识形态偏见……电影是一部巨片,但娜塔莉·戴维斯的书更加出色。  ——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纽约书评》本书以活泼的散文风格写成,可读性强,但并未流于简略。《马丁·盖尔归来》也许是继芭芭拉·塔克曼的《遥远的镜子》之后,叙述最生动、资料最丰富、最引入入胜的历史著作……它呈现了16世纪法国生活、爱情和司法的丰满和绚烂的画面。  ——罗伯特·C.坎波,《西雅图时报》这是迄今为止对这个独特故事的最细致

内容概要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1928-   ),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专长为欧洲近代早期历史研究,。先后在布朗大学、多伦多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执教,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荣休Henry Charles Lea历史学教授,同时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兼任历史学与中世纪研究教授、比较文学中心高级研究员。著作有《近代早期法国的社会与文化》、《马丁•盖尔归来》、《档案中的虚构》、《银屏上的奴隶》、《边缘女人》、《16世纪法国的礼物》、《骗子游历记》等。

书籍目录

戴维斯及其《马丁·盖尔归来》(代译序)
前言
鸣谢
缩写说明
导论
第一章 从亨戴到阿尔蒂加
第二章 不安分的农民
第三章 贝特朗·德罗尔斯的名誉
第四章 阿诺·迪蒂尔的面具
第五章 私定的婚姻
第六章 争执
第七章 里厄审判
第八章 图卢兹审判
第九章 马丁·盖尔归来
第十章 讲故事的人

编辑推荐

《马丁·盖尔归来》以活泼的散文风格写成,可读性强,但并未流于简略。《马丁·盖尔归来》也许是继芭芭拉-塔克曼的《遥远的镜子》之后,叙述最生动、资料最丰富、最引人入胜的历史著作……它呈现了16世纪法国生活、爱情和司法的丰满和绚烂的画面。

作者简介

1560年的夏日,如果不是有一个装了一条木腿的人闯进法庭,那个真名叫阿诺·迪蒂尔的精明的农民,几乎就说服了图卢兹高等法院的法官们,他就是马丁·盖尔,拥有马丁·盖尔的身份、财产和妻子。当马丁·盖尔现身,一切都改变了。四百多年来,这个传奇故事一再被讲述,甚至被搬上舞台和银幕。娜塔莉·戴维斯在担任同名法国电影的历史顾问之后,又进一步去探求历史真相,凭借她历史学家的专业训练和栩栩如生的叙述技巧,写下了这本新文化史学的经典之作。

图书封面


 马丁·盖尔归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2条)

  •     【内容提要】:本文以戴维斯及其代表作《马丁•盖尔归来》为中心,对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兴起的微观史学进行了一个初步的考察。笔者认为:行走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是微观史学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得微观史学既从现代史学尤其是年鉴学派中汲取营养,又接受了后现代史学的一些重要观念。也正因如此,微观史学在享受这一中间状态带来的巨大优势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理论层面上的内在矛盾。【关键词】:戴维斯 《马丁•盖尔归来》 微观史学THE MICROHISTORY BETWEEN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Focus on the Le Retour de Martin Guerre( Natalie Zemon Davis)Yifeng Xie (Department of History, Sichuan University, China)Abstract:This essay is about the Microhistory that focuses on Natalie Zemon Davis and her book, Le Retour de Martin Guerre. The author thinks the situation between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Microhistory. In this state, Microhistory got some significant theories from Modern history especially the Annales School and Post-modern History. On the one hand, this situation may become a great superiority of Microhistory,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leads to some inner-contradiction of theory.Key Words:Natalie Zemon Davis,Le Retour de Martin Guerre,Microhistory第一部分:戴维斯其人其书近来,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人类学译丛”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本著作。全书用不大的篇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于真假马丁的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法国中世纪晚期的一幅乡村图景,这就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的名著——《马丁•盖尔归来》(Le Retour de Martin Guerre)。孟子说“知人论世”,在我们深入探讨这本书的内容之前,尚需对于作者戴维斯女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据译者刘永华先生的介绍:“戴维斯于1928年出生于美国底特律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均为祖籍东欧的犹太人。二战结束后不久,她进入美国著名的女子大学史密斯学院学习,1949年获得学士学位。在本科学习期间,戴维斯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想,她称开始了解这一学说时,感觉有如“神启”;同时,她还广泛、积极参与各种左派政治活动,这些经验对她早期的研究曾有不小的影响。她初次接触法国年鉴派创始人之一马克•布洛赫的著作,也是在这个时期。 “在接下来的十余年时间里,戴维斯又相继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布朗大学任教四年。“从1963年至多伦多大学任教,至1977年离开伯克利加州大学,总共有十五年的时间,这无疑是她学术生涯中最关键的时期。在此期间,她在分析里昂档案的基础上,在欧美核心史学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颇有分量的社会文化史论文,不少已收入1975年刊行的《近代早期法国的社会与文化》一书,这些论文奠定了她作为社会文化史学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这一阶段对她的研究影响较深的是人类学与妇女研究。” (左图)《马丁•盖尔归来》书影了解了戴维斯其人,让我们再来看看她的代表作——《马丁•盖尔归来》(以下简称《归来》)。若论该书的写作缘起,还得从戴维斯与一部同名电影的结缘开始谈起。戴维斯在本书的前言中谈到:“我碰巧了解到,电影剧本作家让-克劳德•卡里埃与导演达尼埃尔•维涅正着手撰写同一主题(马丁•盖尔的故事)的剧本。于是,我加入了他们的行列,《马丁•盖尔归来》这部电影,就是我们三人合作的成果。” 然而,正是在这部电影的创作过程中,作者感觉到意犹未尽。一部数十分钟的电影,实在是不可能涵盖这个传奇故事的全部内容,也不可能揭示出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全部内涵。于是,一部传世之作随之诞生,马丁•盖尔的故事重新被拾起,并成为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微观史和新文化史代表作之一。而戴维斯自己,也凭借此书获得了在微观史和新文化史领域的开创性地位。大致看来,《归来》一书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540年,在法国中南部一个名叫阿尔蒂加的山村里,一个名叫盖尔的富裕农民离家出走,多年杳无音讯。突然有一天,“他”回来了,并与她的妻子贝特朗度过了几年的幸福时光。然而,随着“马丁”与其叔父在经济上冲突的加剧,在其叔父的威逼之下,“马丁”的妻子将他告上了法庭,说他是冒名顶替者。正在他行将胜诉之际,真正的盖尔归来了,经过地方法院和图卢兹高等法院的两次审判之后,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假马丁受到了颇为严厉的惩罚。这个传奇性的故事,不仅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而且也引发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妻子为什么要承认一个冒名顶替者为自己的丈夫,为什么又要告发他?这个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是怎样的,这个故事反映了村民的哪些想法、愿望和感情?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系列问题,这个故事得以在法国长期流传下来。1561年就有两本书写这个案件,其中一本还是参与审判此案的一个法官写的。此后,这个案件在法国常被提到,还引起热烈的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归来》一书并不是简单的在为我们讲述一个传奇故事。如果我们可以将全书的第一至第九章视作故事的主体的话,那么本书的导论、尾声以及第十、十一和十二章就全然不是在讲述这个故事本身了。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戴维斯想要达到的目的,显然不可能是仅仅通过对于史料的爬梳将这个故事尽可能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一个故事背后,作者还希望能够提供某种可能的历史解释。在1988年写的一篇文章中,她点名撰写《归来》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将这个故事置于16世纪法国村落生活和法律的价值和习惯之中,借助它们来理解这一故事的核心因素,并借助这一故事回过头来讨论它们——也就是说,将一个传说转化为历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部著作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史学界的极大关注。后现代史学的倡导者之一安克斯密特则将之与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金兹堡的《奶酪与虫子》和杜比的《布文的传说》(The Legend of Bouvines)一道,称为“后现代历史编纂学”的代表作。此外,它还被视作美国新文化史研究的典范之作。最为重要的是,《归来》与金兹堡的《奶酪与蛆虫》、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一道,开启了微观史学的先河,成为了微观史学滥觞时期的三大典范之作之一。 第二部分:微观史学的现代性特征前面我们已经谈到,《马丁•盖尔归来》一书是一部微观史学的滥觞之作。那么,微观史学的发生与发展是处在怎样的背景之下的呢?它的主要特征又是什么呢?一)总体史观——微观史学与年鉴学派法国年鉴学派的著名史家雷维尔认为,微观史学的出现与流行,是与学界对六七十年代主流社会史研究中宏观分析法的不满密切相关的。……对微观史学的兴趣,乃是这一信心危机的症候,也是确定对象并将之具体化的思想源泉。 狭义上的微观史学,主要是与意大利史学家卡罗•金兹堡、埃多亚多•格伦第、乔瓦尼•列维、卡罗•波尼等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对这一学派的方法,金兹堡与波尼曾有专文申论。……他们认为年鉴派主流的分析模式,尤其是长时段的计量分析,“会掩盖与歪曲事实”,它们处理的时段无法触及对日常生存的问题。微观史学将自身定义为“现实生活的科学”(the science of real life),以重构宏观分析无法理解的“现实生活”为宗旨。 列维认为:他们的著作总是围绕寻求对人类行为的更为现实主义的描述,采用在世界中人的行为的行动与冲突的模式,认定他超越——尽管并非外在于——指令性的、压迫性的规范体系的限制的——相对的——自由。因此,所有社会行动都被视为个体面对规范性现实进行反复谈判、操控、选择与决策的结果,这个规范性现实尽管无所不在,但给个人的诠释与自由提供了诸多可能性。……在这种类型的考察中,历史学家不仅仅关心意义的诠释,而且关注界定象征世界的含糊性,对它所能进行的诠释的多元性,以及围绕象征资源发生的斗争——这种斗争决不亚于围绕物质资源发生的斗争。 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认为:从学理上说,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把握个体,从个体的角度理解社会。 从以上的一些学者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微观史学的发生和发展实际上既是对于以布罗代尔为代表的第二代年鉴派的宏观分析维度以及肖努为代表的计量史学方法的反动,也是这一思路在某种程度上的延续和发展。表面看来,微观史学似乎没有太多创新之处,它仅仅是将史学分析的规模,从宏观的层面降低到微观分析,甚至是个人的层面。但是,雷维尔认为,恰恰由于分析规模的变化,史学分析的对象也产生重要的变化。就像摄影与地图制作一样,“改变镜头的焦距,不仅扩大了(或是缩小了)观察对象的大小,而且改变了它的形状和构成”,或者说,“改变地图的比例尺,并不仅仅意味着根据更大或更小的比例来描述不变的现实,而是意味着改变表述的内容。” 雷维尔进一步指出:“微观史学让史学家得以把握宏观方法无法分析的社会行为和经验及群体认同的形成过程。其实,这是个研究策略的变化,史学家的策略不再是对抽象的特征进行统计,而是将这些特征整合、连接在一起。这种方法似乎是人类学强调的“整体主义”或是总体史的翻版,但是,这是自下而上的整体史,而且考察的是具体的整体。”从雷维尔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微观史学提醒人们,每个历史行动者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不同层面(因而也是在不同的语境里)的不同过程,这些层面包括最地方性的到最全球性的层面,因此,在不同层面之间并没有断裂,更没有冲突。在微观分析关注的个人或群体出发,地方史与国家层面的历史可以打通。“人类学家不研究村庄(部落、集镇、邻里……);他们在村庄里做研究。”(格尔兹语)微观史学家也是如此。个体、社区、地方或区域本身,不过是史学分析的一个切入点而已。 彼得•伯克在《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一书中指出:年鉴派的历史,可以诠释为三代学人继替的过程。它也显示出统一的周期过程:今日的造反者转变为明日的当权派,并转而成为造反的对象。尽管如此,若干基本关注点延续至今。 的确如此,如果我们把布罗代尔和肖努理解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当权派,那么微观史学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被定义为造反派。但正如伯克所指出的,若干基本观点得到了延续,微观史学在将考察的维度从宏观下降到微观层面的时候,实际上并未忘记一种总体史的关怀。事实上也许正相反,正是这样一种维度的改变是的真正意义上的“总体史”有了在一定程度上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的实现成为可能,要知道,想要以一种整体史的研究方法来做一种全球或者国家层面上的考察几乎是不可能的。二)一叶知秋——微观史家们的诉求既然微观史家并没有摈弃一种总体史的关怀,那么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他们所探讨的一个局部甚至一个个人,究竟是只能代表他们自身呢?还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种典型性或者代表性呢?要解答这一问题,我们且不要妄自揣度、“六经注我”,还是先来看看微观史家们自己对于这一问题是如何看待的吧。在谈到《归来》和《奶酪与蛆虫》、《蒙塔尤》这三部微观史著作时,戴维斯曾一再强调:他们对16世纪乡村社会的兴趣,至少不亚于对他们所处理的故事本身的兴趣,在研究方法上,他们追求的正是两者相互补充的效果:我不认为后现代主义对于实际上有着不同目标的这三本书是个最有用的范畴,……这三本书全都认真地对待地方性文化,然而,它们也关注经验和长时段的传统以及思想结构。……对于那种认为这几本书是后现代的,因为它们拒绝得出普遍性的结论的看法,我的回答是:虽然彼此有所不同,但这三本书全都希望对于超出它们所研究的个案之外的过程能够得出某些洞识。它们全都得出了对于其他案例的看法,不仅是通过可能的类比,而且还通过交往网络和权力体系。 同样的,在《蒙塔尤》一书的题词中,勒华拉杜里引述了《奥义书》的话,以泥、铜、铁的转喻,摆明他处理的虽则只是一个山村,他想要讨论的却是一个时代,一个范围更大的地区。同样,金兹堡对梅诺乔的刻画,是为了讨论宗教改革与意大利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 正如伯克所称:作者借助一粒沙子研究整个世界,或是用他自身的隐喻说,通过一滴水研究整个海洋。 由戴维斯和勒华拉杜里等人的“自说自话”中,我们不难看到,虽然微观史家们将其研究的区域缩小到了一个极为有限的范围甚至个人,但他们似乎都没有放弃一种一叶知秋的抱负:总希望能够从个别的事实中发现一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信息。然而,我们怎能知道他们所研究的个案能够具有真正的典型性呢?围绕这一问题,金兹堡与列维都援引了格兰第的“正常的例外”作了答复。金兹堡认为,这一概念至少有两重意思。其一,它指的是那些只是表面看来属于例外的人和事。也就是说,从资料的角度来看,这些人和事相当少见,但是经过仔细分析,他们却是常态的现象。其二,“假如资料对下层阶级的社会现实不是三缄其口,就是系统地歪曲,那么,一个真正例外的(因此统计学上并不常见的)文献,较之一千种老套的文献更有启示”。从列维看来,“正常的例外”这一方法的关键,并不在于在一般性与特殊性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如何在力图进行抽象、归纳的同时,不牺牲特殊性、具体性。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认识,我们不难看到,微观史学的兴起和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宏观研究以及宏大叙事的发动,但二者的关系似乎并非如此简单。在缩小视域的同时,微观史家一方面既没有放弃对于总体史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没有丢下“一叶知秋”的抱负。因此,从这两点上来看,微观史学似乎并未脱离现代史学尤其是年鉴范式的轨道。可以说,它仍然具有着十分强烈的现代史学特征。第三部分:微观史学的后现代关怀当然,在看到微观史学的现代特征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了其自身具有的某种后现代关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现代思潮已经初步崭露头脚,如果说微观史学完全不受其影响而只是现代史学内部的一种范式转型,则显然也是失之于偏颇的。一)形式的内容与叙事史的回归后现代史学的倡导者安克斯密特认为,后现代史学意味着向本质主义的传统告别,向宏大叙事告别:选择对象不再落到树干或是树枝上,而是落在树木的叶子上。在后现代主义的史观中,目标不再是整合、综合和整体,那些历史碎片反倒是关注的中心。安特斯密特强调了后现代史学与传统史学的不同,叶子的特点是,它们与树干的联系只是松散的,当秋天或冬天来临之时,它们便被风刮走了。后现代史学的工作,就是收集被风刮走的叶子,对它们进行独立的研究——而不必措意它们的来源。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将叶子放回到历史之树,诸如欧洲中心论之类的宏大叙事便可能趁虚而入。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后现代史学家看好史学研究中的微观分析和叙事方式,因为它们为抵制宏大叙事提供了可能性。 有些学者认为,安科斯密特的这番话完全是一种“六经注我”式的解读,笔者以为这也未必与事实全然相合。在一次访谈中,戴维斯谈到:“海登•怀特和其他人在指出历史学行文中若干影响我们叙事的文学特性方面,给我们很大的教益。……然而,作为对于历史著作意义的一种总体性的看法,他的立场有其局限性,因为他忽略了历史学家所作出的努力以及他们在为自己的论点作出论证时所遵循的证据规则。在我看来,这两种东西是同时在起着作用的。” 虽然在这里,戴维斯并未全然肯定怀特的观点,但是,她还是十分明确的探讨了怀特等人对于她的史学研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从此后戴维斯的史学实践来看,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档案中的虚构:16世纪法国的赦罪故事及其讲述者》中,戴维斯一反历史学家(包括她本身)惯常的做法,即从历史文献中爬疏资料,讨论文献提到的论题,如16世纪的日常生活、节庆、礼仪、经济活动、宗教冲突等;她讨论的出发点,是赦免书这种文献本身:它们实在何种情形下被制造出来?它们是谁制造的?具体来说,赦免书与16世纪法国的司法程序有何关系?它们是由谁编撰出来的?赦免书中的叙事方式与叙事技巧有何特点?这些方式和技巧,与16世纪法国人的叙述能力与风格,与当时的文学创作有何关联?它们是如何影响司法审判的?在近代早期,赦免书经历了哪些变化?这样一来,传统史学借以建构历史过程的“透明”的媒介——“史料”,本身成为历史学家考察的焦点,这种方法论取向,与美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对所谓“形式的内容”亦即历史编纂中“情节设置”等问题的兴趣颇为类似,不过,戴维斯的目的倒不是要解构历史与文学之间的鸿沟,她对这么一种宏大的工程似乎从未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她的目标要更为具体:即使在讨论“史料”本身的制作过程与“情节设置”过程时,她念念在兹的目标还是对过去的建构,还是对16世纪法国的法制、社会、文学史的讨论。(我们注意到,这部著作是献给劳伦斯•斯通的,而斯通不仅是个杰出的社会史学家,而且是历史编纂学中“叙事复兴”最早的倡导者之一。) 刘永华在比较《归来》、《奶酪与蛆虫》和《蒙塔尤》这三部微观史著作时指出:三书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差别。戴维斯曾指出,《奶酪与虫子》“更少具有人种学(人类学)色彩,而另两本书更加关注对某一共同体的整体性研究。”再者,《归来》更为关注故事的多重版本,它关注故事是如何被讲述的?人们又是如何将不同的讲述合并在一起的?(《自白与对话》74-75页)落实到叙事风格方面,《归来》与《蒙塔尤》、《奶酪与虫子》也有所不同。从情节设置的角度看,叙事色彩最不明显的是《蒙塔尤》。……《奶酪与虫子》的叙事色彩比较浓,全书各个部分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对某些论题的深入分析,则穿插于实践发展的某个时间点上,因此,时间的发展序列大体并没有被切割、打断。《归来》在组织构架上,更加注意贴近(作者眼中的)事情本身的发展脉络,其叙事开始于达盖尔一家落户于阿尔蒂加,再从盖尔与德罗尔斯家联姻,马丁出走,讲到贝特朗本人,迪蒂尔前来冒名顶替,从迪蒂尔与皮埃尔吵架,讲到他们在里厄和图卢兹的官司,从整个审判过程,讲到科拉斯法官撰写审判的过程,科拉斯本人的下场,再到蒙田等人的反应等等。这样一种叙事方式,几乎完全抛弃了分析的框架。可以说,在微观史学早期的三部代表作中,无论从对宏观结构的兴趣,还是从鲜明的叙事风格看,《归来》都走得最远。 可以说,微观史学这种对于文本本身的关注和对于叙事的重视(或者说叙事史的回归),应该说已经与传统的将历史视作科学的观点甚至年鉴学派的问题导向主义史学发生了冲突。在这一层面上,微观史学不但深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站在了后现代主义的阵营里。或者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说:微观史学具有这十分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关怀。二)不确定性与相对主义史观实际上,对于历史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在后现代主义之前,即已经有一些史家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了。克罗齐 和卡尔 当然是我们相对较为熟悉的例子,其实在此之前,蒙田就已经提出过一些具有相对主义色彩和不确定性的历史观了。自我塑造与撒谎的界限在哪里呢?蒙田在一篇自我辩护的文章中,曾对他的读者提出这个问题。 他坚持认为:了解事物的真相是如何困难,人类理性作为一种工具是如何地不确定。“真相和假象是如此的相似……我们却只能用同一双眼睛来打量它们。”蒙田自己也承认曾在热烈的讨论中被冲昏了头脑,言过其辞,夸大了真相。不过,我们都在坚持我们的意见,甚至借助强权将之强加于别人。所以,宁要试探性的提议,不要毫不顾忌的确信,宁可六十岁做徒弟,也不要十岁当博士。 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戴维斯在她的《归来》一书中会专门花费一个章节来介绍蒙田对于这一事件的看法。这种相对主义和不确定感同样影响了戴维斯本人。在全书的最后,戴维斯强调:马丁•盖尔的故事之所以被不断讲述,因为它提醒我们,奇怪的事情时可能发生的。即使对解读它的历史学家来说,它也保存了顽强的生命力。我想,我已经发现了过去的真实面目——抑或,是庞塞特又演出了一次? 看来,在对于马丁•盖尔的故事的探究之中,戴维斯已经没有了那种兰克以来的史家们对于还原或者重建历史事实的自信力,与过去的史家们相比,戴维斯更愿意把这种对于故去历史的探究当作一场“思维实验”。在谈及电影对于历史研究的启示时,戴维斯说道:电影就有着微观史的某些优势,能够展示具体的表现。它会迫使你去想象某些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而那是你只用文字写作不会费心去思考的。……也许可以主要将电影视作一场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一场思想实验,而不是在讲述真相。 我们看到,这种对于历史确定性和真实性的怀疑,与后现代历史哲学是十分相似的。沃勒斯坦指出:后现代历史哲学的兴起意味着知识的不确定性,表征的则是社会的不确定性。 一言以蔽之,历史研究中重要的是文学性而非科学性,隐喻、比喻和情节取代了如实性、概念性和解释性规则。没有事实,也就没有了真理,世界被看作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这无关紧要,理解它的方式同样如此。以往史学家对真理的追求成为“高贵的梦想”,追求真理的行为演变为逻辑上无限可能的解释。这样,后现代历史哲学家就废除了“真实的”叙事与“虚构”的叙事、“科学的”历史编撰学与“诗学的”历史编撰学之间的区分,把历史学完全归结为情节编码和文学修辞。在后现代历史哲学中,历史只能作为话语或文本而存在。 对于这一点,罗兰•巴特更是指出:历史的话语,不按内容只按结构来看,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或更准确些说,是想象的产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后现代历史哲学的视野中,希腊历史女神和史诗女神克里奥的魅力再度熠熠生辉。事实上,后现代历史哲学的思考业已追溯到神话时代。 在这一点上,以戴维斯的《归来》一书的微观史家对于真实性的怀疑和对于历史不确定的思考可以说是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若合符契的。三)福柯的影响与回归政治彼得•伯克在其《法国史学革命》一书中谈到:尽管福柯对“影响”的观点持批评态度,但很难不用这个词来描述他的著作对年鉴派法国史学家的影响。正是因为他,他们才发现了身体史及这种历史与权力史之间的关联。 ……多亏了福柯,它被扩展至“微观政治学”——家庭、学校、工厂等的权力斗争——的方向。作为这些变迁的结果,政治史正在复兴当中。 在《归来》一书中,我们可以十分深切的体会到这样的一种微观政治学的气氛。假马丁与马丁叔父之间的纷争,实际上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家庭微观政治,一种对于家庭领导权或者话语权的争夺。第四部分:历史的钟摆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看到:以戴维斯为代表的微观史家们一方面上承年鉴派之余绪,具有十分鲜明的现代史学特征;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那么,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形,我们究竟应当作何理解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借用一个钟摆的譬喻。如果说自修昔底德以降直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学著述都是以政治、军事、外交和英雄人物为核心的话,那么启蒙运动时期以伏尔泰为代表的法国文化史研究就是对其的一个反动,希图将历史的钟摆摆向文化一侧。然而,正如伯克所言:与利奥波德•凡•兰克相关的所谓史学“哥白尼革命”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将社会文化史边缘化,或者说再次边缘化。 于是,在整个十九世纪,在兰克史学和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历史研究的视域似乎又摆回了政治史的轨道。然而,历史的钟摆不会永远停留在政治史的视野之中,至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又有史家与历史哲学家们起而反动,西米昂提出必须打破三大偶像(政治、个人、编年),将矛头直指政治史。随着年鉴学派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兴起,这一对于政治史的反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具体化,心态史(如马克•布洛赫的《国王的触摸》)、经济史(如肖努等人的计量史学)、区域史(如布罗代尔的《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社会史、身体史、新文化史纷纷被纳入史学的研究的范围之中,历史学的研究领域得以空前的扩展,与社会科学诸学科的联系也得到空前的加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布罗代尔将事件史(以政治、军事、外交为代表)定义为“短时段”并将之视为浮在表面的泡沫,似乎政治史、事件史的边缘化已经不可避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后现代思潮的侵入,尤其在福柯有关权力和话语的理论和劳伦斯•斯通对于叙事的强调的影响之下,我们似乎又看到了政治史和叙事史的回归,历史的钟摆又开始了相反方向的移动。虽然,这样的一个梳理难免失之于粗略,但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一方面,自修昔底德以降直至我们今天,历史研究的视域在一种类似于钟摆式的摆动中得以不断的扩展(钟摆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大,总是试图超越之前的领域);另一方面,似乎历史研究者们对于某些问题(如政治、文化)的关注确又总是在两极之间摆动的。那么,这样的一种类似于钟摆式的研究趣味的转移究竟对于我们理解微观史学有何裨益呢?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微观史学可以说既具有现代史学尤其是年鉴学派的许多特征,同时又包含了后现代的关怀。结合钟摆的理论,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微观史学恰处在钟摆由现代史学摆向后现代史学的过程之中。正因如此,它的发展不可能摆脱现代史学尤其是年鉴学派的推动作用和一般特征(例如总体史的关怀、一叶知秋的抱负);但与此同时,它的剑锋所指已经指向了后现代主义史学,这就使得其在处理史料的时候,不能不具有一种后现代的关怀。第五部分:结语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样一种摆动于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之间的状态就是微观史学的首要特征。一方面,这给微观史学带来了极大的优势,使得其既可以避免现代史学的某些“不见”,又可以避免后现代主义的某些极端相对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弊端(似乎要将历史完全解构,与文学完全等同起来)。但另一方面,这又给微观史家们带来了极大的矛盾: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历史不是一个文本(文本的不透明性),但“除了文本,历史无法企及”(詹明信语);他们想要通过具体而微的研究将历史从宏大叙事中解放出来,但同时又不得不面临消解宏大叙事带来的历史的碎片化。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后现代史学之后也难免会出现新的反动。但是,正如同钟摆一般,历史研究永远是处在一种动态的过程之中的,不会有永恒的范式,不会有包治百病的良方。有所见必然有所蔽,这样的一种动态正是历史的常态,正如同钟摆的摆动恰巧可以保持它的稳定一般,物极必反,正是这样一种对于前一状态的反动推动着历史学研究的向前发展。此外,我们还必须明了一点:钟摆停留在两极的时间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更多的时候它是走在由一极向另一极的路上的。历史研究也同样如此,极端的情形往往是极为少见的,更多的时候,它是处在一种由一极向另一极的行进过程之中(正如文中着重分析的微观史学一般)。
  •     坐地铁上下班一个来回,刚好两个小时,把这本书读完了。朋友说,它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啦。但是想到一个历史学家,女性,在档案馆中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然后时间又足够充裕,能把它写成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怎么说也是让人羡慕的一种生活。我觉得这本书有一种沉静的气质,浮躁的人写不出这种书。
  •     新文化史最重要的特点是抛弃了以往大写历史的史观,从关心民族国家的气运和历史发展的规律,转而变为了考察下层人民的生活。而且这种考察通常只关注某一小事件。通过对这一小事件的分析入微来旁敲侧击当时的一些历史背景,反映一些历史事实。但是新文化史的写作显然是受到后现代史学洗礼之后形成的历史关照法。首先他们对史料的来源有较大的扩展,其次他们的写作手法近似于文学性,这也正合乎后现代认为历史不过是史学家对过去的一种建构,期图消弥文学与历史的区别,最后他们不太关注研究结论,也无所谓与宏观史学的关系,甚至对自己的研究也存有很大怀疑,马丁盖尔归来的最后一句话就表明了这一点。而我在此要讨论的乃是新文化史与传统史学中的身份认同问题。我刚好毕业论文写的是温州人在法国的身份认同,由于关注的对象乃是一个群体,而且虽然运用了跨国主义的理论模式,但是既然有跨国主义一说就必然预设了民族国家这一前提。因此,虽然有些类似于蒙塔尤对于一个乡村群体的考察方法,但仍未脱于传统史学想要探讨史学意义的想法。而我在香港浸会时也写过一篇who am l 的论文,更接近于哲学范畴的讨论,我当时是从internal和external的角度来分析的,即内我与外我。这恰好可以同娜塔莉戴维斯的这本著作对照着看,马丁与阿诺事实上都想要抛弃以往的生活重新生活,他们在本质上想要抛弃内我,但是外我即社会对其的认同层面看,这种重塑内我的工作有所成效但很难。因为有些人认为阿诺就马丁,有些人则否认。可见个人身份的塑造不仅出于其主观意愿,尤其在这样一个严格的社会身份控制的年代,我必须要通过各种证件证明自己的身份,没有身份证就不能上火车就是一个例子。群体身份的构造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但是又绝对不是简单的相加。当个体融入群体,必然会产生一种集体无意识。但是历史学家对于群体身份认同的考察,必然要从个体入手。这时恐怕计量史学要发挥些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可靠度有多高,仍是个问题,沈坚老师说计量只能定量不能定性,要警惕。身份认同毫无疑问是一种史学前沿,也是一种全球关注,但是要如何做得好确实是个难题,本科时与吕一民老师在毕业论文的准备与答辩中讨论过,本学期又于陈导、刘津瑜和沈坚等老师讨论过,或许是我悟性太低之故,我还未完全从迷雾中冲出来。而我现在初步打算毕业论文仍做身份认同的主题,希望能通过大量阅读与讨论,尽快冲破瓶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精彩短评 (总计89条)

  •     还不错,历史人类学的经典
  •     这个结局不错:)
  •     究竟什么事真相呢?
  •     微观史学的三架马车之一,叙述远远多于分析,译者水平也不错。美国人做法国史到如此高度,已是很难得了。国内对新史学的研究方法还是缺乏关注,甚至是轻视的态度。不以为然。
  •     推荐搭配戴维斯任编辑的电影一同观看
  •     虽然是历史著作,但却有文学作品的亲近感(翻译不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微观史学,后现代史学,文化史学提供了另一种观察历史和表述历史的方式,即如何全景式地,直观性地展示过去的人们那带有私密色彩的丰富多彩的人生。书中有很对对人物情绪的推测,也许,或许,这是戴维斯努力想要展示的一部分,却也是最让人诟病的一部分。史料即有透明性,又有暧昧性。透明性揭示了历史的唯一性,真实性;暧昧性反之展示了历史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多发展的可能性)。这让我们又回到一个原始命题,历史究竟是什么?我们是否能重构真实的历史?如果能,怎么去重构历史?
  •     求教哪里可以找到Robert Finlay的评论以及Davis本人的回应?
    在网上没收到的说。。。
  •     看得很不过瘾……看来材料还是有限。作者虽然进行了一些想象和推测,但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克制。对这个故事的传奇性不该抱过高的期待……
  •     #还书债#2/60,献给朱迪斯。约莫一年前,马老师课上推荐的微观史开山著作,今天打卡
  •     都说是后现代史学的典范,可私以为戴维斯骨子里没有一点儿后现代气息啊!
  •     叫魂
  •     翻译挺好的,不过新教的“牧师”的天主教的“神父”被混淆了?“尽管如此,正如我们看到的,马丁·盖尔令人惊异的故事,虽然存在缺口,还是拥有了自己的生命,纠结着地位不同之人的心,困扰着对绝对知识和社会矫饰的断言。”
  •     人人都爱八卦,更何况有根据的八卦。后来加入天主教转入新教的历史背景,突然显出宏大的一面。真相和合理性交织在一起,“英雄像是坏蛋,坏蛋反而像是英雄”
  •     马丁.盖尔历史人类学
  •     可以和普罗普,斯特劳斯的书一起看,电影观完mark修改一下
  •     戴维斯的文化语境里,包含着大量的欧洲社会的“小微信息”,这些浓稠、密集的“小微信息”集合在一块,阐释了广阔的欧洲文化面相。微观史学著作的故事性十足,评议也很有趣,当然,大量的信息里也堆砌着历史阐释的矛盾性与含混性。
  •     作为一本学术书籍,还可以接受。如果不是搞历史研究的人,恐怕你很难让自己看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侦探+移情
  •     微观史的经典作,描写了一个极其微小,但反映了当时生活风貌的故事。可读性极强,引人入胜
  •     档案研究和历史学家想象力的完美结合!
  •     还要10.6元的运费,发的全峰快递居然还让一群人等了半个多小时,真是可笑,从来只有快递叔叔等人,第一次看见一群人在等快递的红面包车,真是气煞人也。。。。。。书也可薄。打算购买的童鞋要谨慎啊。
  •     新文化史代表作,对我硕士论文影响很大的一本书。
  •     有意思,可挖掘细节的“小说”。
  •     还是没读明白,本书只能说是开创性地提出了非常有趣的许多问题,但是对答案涉及过少,甚至难称启发性。
  •     才能看明白它在说什么。
  •     上个暑假看完的,做个标记,其实是不知道自己看了点什么也不知道说什么哎[自己太无知][皱眉][皱眉]
  •     电影视角和历史人类学
  •     @ Clownfish
    Robert Finlay的评论: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93, No. 3. (Jun., 1988), pp. 553-571.
    Natalie Zemon Davis的评论: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93, No. 3. (Jun., 1988), pp. 572-603.
    想要电子版的话,可以qq或邮箱发给你。
  •     经典著作值得一看
  •     作为后现代史学和微观史学的代表作,想必所有史学生或读过这本书或至少听过这个掌故。上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反叛了兰克为史学下的科学化定义,引起了否定史学的“恐慌”,但戴维斯的这部著作却镇定地回答了历史研究中不确定性问题。围绕三位主角,戴维斯使用的叙事方法是将描述与分析相结合(心仪的文风:D),阐述了天主教与新教、不同地区文化、经济变革等事件对16世纪法国乡村人婚恋观及价值取向的影响。五百年前的马丁·盖尔被不断解构,任何知道这个故事的人都试图寻找出一个真相,当然,目前来看所有的假设与描述都在趋于真相或增加了构建真相的途径,元叙事大概是不会复辟了吧,史学家走上的这条相对之路为史学开创了多维发展空间,也为人类认识赖以生存的无形的社会结构提供可能。
  •     被人们记住的也许不是真相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加以理解和加工的故事,想要通过理性来回溯、辨识已经模糊的历史是否也存在某种不确定性。在新的不同的故事里,"英雄像是坏蛋,而坏蛋反而像是英雄"
  •     真和假,到底有时候谁更重要? 但是书籍本身很枯燥。
  •     历史的无能。
  •     一本巧妙的考证史学书。
  •     同意前一位评论的意见,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号称新文化史经典中的经典的这部著作,读来的确没觉得怎么了不得。可能也应了《庄子》中的那句老话吧,“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吧。
  •     故事与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很相似,也可相媲美。原来历史书也可以这样写。
  •     四百多年前的今日说法栏目
  •     我才下单还没到呢
    但评论提示说---“至少可赚 900 积分”,于是我沙发了。
    这里用“至少”二个限定字是很值得怀疑的,如果木有900积分不就是欺骗消费者吗。
    希望所谓最大中文图书网站熟悉一点起码汉语词汇,切勿误用。
  •     是老师的推荐看了这本书,觉得很不错。戴维斯用她的笔写出了16世纪中期法国小村一些情况,书中涵盖了爱情,宗教,风俗,等等很多那个时代法国社会的一些缩影看了感觉受益匪浅。推荐啊
  •     新文化史的一个绝佳作品
  •     我发现你是十分有“双城记”情结呢:)而且喜欢雨果式的写作,呵呵
  •     很好……比电影好看多了……质量也很好……
  •     没看完
  •     很好的故事,只能说在新文化史领域有开拓性意义,不过带给我的收货并不那么大
  •     讲故事真真是有价值的。
  •     后现代史学的路径,语焉不详。好玩的故事。
  •     老师推荐的!!!
  •     和史景迁的《王氏之死》一样,是新史学和微观史的代表性,但在可读性上,似乎不如后者
  •     看得不够细致,总得来说是新史学的力作了。
  •     还蛮好玩的
  •     太精彩的故事。看到最后才明白Coras才是真正的主角 | 页34 “公众之发”……别闹了
  •     历史的虚构与多元的可能,一个非常好玩的故事。故事讲的内容(假作真时真亦假)本身就在冲击着一成不变的历史理论!
  •     忘了标注了
  •     其实难副。
  •     年鉴学派代表作,专业的人应该看看
  •     算是盡力把馬丁.蓋爾這個案子的脈絡理清了,也在附文中說明了由於史料不足而不夠周全之處。
  •     @苍庐
    那方便发给我么?
    qq184737039,麻烦发到我qq邮箱吧。
    拜谢。。再拜。。
  •     偏学术的书
  •     收到这本书,对这本书的质量挺满意的。这是一本挺不错的历史人类学经典。
  •     看着还是蛮有意思的
  •     这是所谓新文化史的经典,薄薄的一册,真的看不出有好在那里?
  •     外国文学史老师竟然推荐一本新文化史学的书籍;躺在床上读,读着读着睡着了,早晨醒了接着读,速度一直都很快,这我也很吃惊。
  •     普通民众的历史,既有详实的史料,又有合理的推论。值得推荐。
  •     很好玩。
  •     新文化史不得不看的一本书,从中学习如何用史学语言书写故事。可以和同名电影对比来看。
  •     这两人书评和回应都写得那么长……唉,我实在木有耐心细看
  •     并不是很喜欢这一本,感觉比档案虚构更为琐碎。或许应该后看这一本。
  •       坐地铁上下班一个来回,刚好两个小时,把这本书读完了。
      
      朋友说,它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啦。
      
      但是想到一个历史学家,女性,在档案馆中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然后时间又足够充裕,能把它写成一个合情合理的故事,怎么说也是让人羡慕的一种生活。
      
      我觉得这本书有一种沉静的气质,浮躁的人写不出这种书。
  •      不错。
  •     期末作业。正在煎熬地读,虽然知道是好书。
  •     历史人类学老师推荐的书,可以结合它的同名电影
  •       关于故事的结局,我希望改成这样:
      真正的Martin Guerre被叔叔带回村里,想取回自己本应拥有的一切,膺惩背叛自己的罪人。然而,当知道Betrande曾经挺身为骗子挡剑,曾经拒绝宣誓指控对方,在念诵起诉状时还低头流泪,Martin犹豫了片刻,决定步出法庭。
      法官试图阻拦,Martin淡淡地说:“我是路过打酱油的。”言罢飘然而去,不顾身后的笑声,以及叔叔在旁听席上颤抖的拳头。叔叔出狱之后一直没能再亲手教训他,连村里最有八卦气质的阿婆也再没听到过这位打酱油男的消息。
      数百年后在西班牙阵亡校官的档案里,学者读到了Martin的这一自述:“我从没有原谅过你,卑劣的女人。我会一直记恨,即使在死去以后,即使因此无法进入天国。无耻的背叛是众多罪恶中最不可饶恕的一种,基督的宝血可以作为这一论断的证明。”
      “但我为什么会离开法庭。。。在原告席上看到你的泪眼时,我想也许我曾经爱过这个人,仅此而已。”
      
      ***********************
      
      如果不看Robert Finlay的评论以及Davis本人的回应,我会错过书中的不少亮点。包括对Betrande女性形象的刻画,对叙述者Coras与Arrest Memorable这部作品的互动关系,以及对于Arnaud形象重塑的尝试,等等。除了对其中不时出现的过度诠释倾向持保留意见以外,我要承认,这是一部富有启发意义的作品。
  •     戴维斯的代表作终于被翻译过来了,虽然本书依然存在许多争议,但是它无疑促进了史学研究。后现代主义存在很多问题,这点事肯定的,但目前史学界依然需要大力引进,而不是一味的痛斥。 其实《马丁盖尔归来》这样的书籍研究起来并不是很困难,难在资料的获取和运用上。 我们过去对大人物... 阅读更多
  •     封面很清新内容很有趣
  •     一个难得的故事,但主要只能看刘永华老师的序,研究者该如何处理故事主人公与他生活社会的联系?资料如此的捉襟见肘。
  •     模糊的记得,这本书似乎被称为后现代微观历史的三大开山经典之作。暂不谈书的意义和创新等等,可能是文字的缘故,或是对法国那个时代历史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对我的吸引不是很大。看完后只是很平淡的感觉。
  •     强行膜S……
  •     这种微观史学作品就是太详尽了…马丁盖尔归来时,各方的反应,尤其是对于是真是假的各方态度作者写的很是考究
  •     一则小轶事
  •     功夫下挺深,价值一般
  •     看的旧版,正文拢共就一百来页,一个小故事,四百年前的资料能做到这个程度也是很有意思了(关键还是故事讲得好,不可能如小说般流畅,但也算是好看了),勾连的部分大概是我法国史不怎么样,所以并未察觉到非常好(当然不得不承认整本书结构做得很完善)。
  •     新史学代表作之一,值得一读
  •     一个故事展现一段历史,新文化史的代表性著作
  •     从这个角度来讲历史还是很新颖很有趣的 只是内容终究与我距离太远 无法切身感受 书本身讲述内容又相对琐碎 我读的也是囫囵吞枣 大部分内容都记不清了
  •        马丁•盖尔的故事虽然并不复杂,但却映射出那个时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个体身份的建构方式以及乡村的社区结构形态等等。可是,当历史成为传奇、史料变得沉默之时,史学如何进行叙事、史料如何进行选择和处理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的历史人类学实践给出了具体而又精彩地的回答。
      1、主体先入为主,带动叙事展开
       从历史人类学解读历史,要求历史学家“亲身设想主体立场、众多个体的因果关系模式和社会群体的矛盾的行动场合” 。戴维斯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中成功地达到并实现了这种要求。
       在马丁•盖尔的故事因前人的复述和普通大众的口耳相传而变为一个传奇故事且有着诸多版本的情况下,戴维斯选择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讲述”模式。她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的前言中直白地说明了自己的写作动机与写作目的,即尝试用一种不一样的方式讲述过去,对马丁•盖尔的故事“进行全方位的史学分析”,对该故事提出新问题、做出新解释。并且,为了达到探讨“历史的可能性”的目的,戴维斯根据过去留下的种种痕迹对这一故事进行了多次体验,既有埋头档案资料,梳理事件发展脉络,也有参与电影制作,获得直观体验。
       由于要对马丁•盖尔的故事进行体验,因此戴维斯遵循该历史本身的发展轨迹,依照时间顺序对故事的各个“剧情”、细节进行思考、分析和感悟,以作者自身的体验作为追索事件发展脉络和建构故事细节的前提。这直接体现为《马丁•盖尔归来》一书的章节安排。
      具体而言,该书第一章至第九章按照时间顺序对马丁•盖尔案进行了连续性、完整性的历史记叙。叙述始自老盖儿一家迁居阿尔蒂加以及达盖尔家与德罗尔斯家的联姻(即马丁•盖尔与贝特朗结婚),之后依次记叙了马丁•盖尔离家出走,贝特朗母子八年等待,冒名顶替的迪蒂尔到来等情节,而后又从迪蒂尔与皮埃尔的叔侄之争叙述到里厄和图卢兹的审判过程,最后交代了马丁•盖尔案的结局。第十章至第十二章介绍马丁•盖尔案之后法官科斯拉撰写该案法庭审理的过程、科斯拉本人的结局以及蒙田等人对该案的反应等内容。
       由此可见,《马丁•盖尔归来》一书的叙事逻辑与戴维斯对马丁•盖尔案进行体验、思考、感悟和分析的思维过程是一致的。作者在对特定历史进行体验的同时,带动了所要叙述的历史的开展模式,结果是史学家所要体验的对象——马丁•盖尔的故事这个特定的小历史——被自然而然地叙述为一个过程,实现了史学叙事的基本要求。简言之,我们可以把戴维斯的这种叙事方式归纳为:主体先入为主,带动史学叙事,遵循主体本身对历史的体验并依照历史本身的发展轨迹,安排事件的先后顺序。
      2、以散文风格的叙事方式表现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和主体对事件的高度“参与”
       前文已述,主体先入为主对事件进行体验并带动史学叙事的展开,这是戴维斯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中成功地将已经变成传奇的历史再度叙述成为历史的学术路径。那么,作为主体的作者自己,对历史、对事件的体验、“参与”达到了何种程度,我们又该怎么进行评价、从哪个角度进行评价呢?
       书写历史大体上无外乎两种类型的叙事方式:一是生动活泼的散文风格叙事,二是精深严谨的论说风格叙事;点评事件大体上也无外乎两种类型的语言模式:一是文学性的艺术语言,二是思辨性的科学语言。19世纪以前及19世纪的史学作品大多都包含了很大程度上的文学描写,即以文学的手法书写历史,以文学性的艺术语言点评事件,最终形成了文学化的史学。19世纪以后,随着实证主义、思辨历史哲学等兴起,文学化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史学家通过论说风格的叙事和科学语言的运用,使得史学作品的学术高度明显提升。
       生动活泼的散文风格的叙事是《马丁•盖尔归来》一书的主要叙事方式,文学性的艺术语言则是戴维斯写作该书所使用的主要语言模式。然而,散文风格的叙事和艺术语言的运用并未降低作品的学术水平。
       通过散文风格的叙事方式,戴维斯比较方便地使得自己对马丁•盖尔的故事的叙述包含了散文写作所必须的各个环节和因素,同时也比较连续和完整地表现了小历史的发展进程,此外还使得作为主体的作者自己在感悟事件细节的基础上进行了完美的体验之旅。从该书前九章对马丁•盖尔故事本身的叙述来看,时间、地点、人物等散文必备要素自然无需累述,而对于事件本身,我们也不难看到,起因、经过、高潮、结果等要素,同样暗含在文本之中。戴维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叙述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首先叙述时间的起因,即马丁•盖尔的出走和迪蒂尔的冒名顶替;接着叙述事件的经过,即马丁•盖尔案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叙述事件的结果,即真马丁归来和假马丁被处死。其中,叙述事件的经过的层次感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叙述事件的拐点叙述历史的转折,即通过叙述假马丁与皮埃尔的叔侄之争引出马丁•盖尔故事高潮的到来——马丁•盖尔案两次审判。
       可以说,《马丁•盖尔归来》一书中长达六章的铺垫、记叙并未显得累赘,作品鲜有直接引述史料原文之处,而更多的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史料进行“合情合理地”解读和加工之后,以此建构出历史发展的“剧情”、细节和过渡,从而读者在丝毫不觉得史料有任何堆砌之时,全书已经一口气读了大半。这样一来,我们在读《马丁•盖尔归来》这部以散文风格叙事方式写作的历史人类学作品时,能够明显感受到其线索清晰、细节生动、剧情起伏、行文流畅等特点。
       此外,在散文风格叙事的影响下,文学性的艺术语言必然大量运用,这更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使人感觉这部史学作品虽然篇幅不长,但阅读起来却完全可以获得类似于阅读文学作品的快感和满足感。进一步而言,新史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史学,戴维斯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中更是把马丁•盖尔生存时代的浓郁文化观念通过真、假马丁等历史人物在当时文化情境中的日常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书中以第三人称转述的方式书写的人物“对话”、以史家点评的方式讨论的人物心理活动和价值判断,均在文学性的艺术语言记叙过去、描写细节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应该说,这种综合了当时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主体在当下的体验结果的艺术语言,也即日常生活语言,是有高度的。
      3、通过想象补缝历史的断裂,通过推理直接讨论历史的可能性
       史料永远不可能充分和完整,历史总是充满了断裂。戴维斯自己也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的导论中直言:“16世纪的农民,百分之九十以上不会写字,现在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他们展示自我的文献。”译者刘永华也在译序中提示我们:“不管《归来》是一部民族志、微观史学还是历史人类学著作,对职业历史学家而言,关键的问题是该书在处理素材与历史编纂学方面的技巧与风格,尤其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在书中的主人公与他们生活的周遭社会之间建立起关联的。”“在过去留下来的资料对我们的主人公的生活的某些侧面保持沉默时,我们 该怎么办?”
       为了写作《马丁•盖尔归来》,戴维斯深入列日河谷地区,收集到了许多十六世纪的婚书、遗嘱、土地买卖合同、教堂和法庭档案等史料。但是,运用这些材料却两个棘手的问题:其一,这些材料只是与要记叙的马丁•盖尔案间接相关,并未直接反映出马丁•盖尔一家的具体生活情境;其二,对于作者所要揭示的历史当事人的心理活动,这些材料均“沉默不语”。面对上述两个难题,戴维斯抛弃了实证主义的史料考订方法,避开将事实考订为真的局限,另辟蹊径,十分巧妙地予以化解。
       一方面,强调对“史料解读的开放性和多元性”,通过放开想象,补缝历史的断裂,建构出历史发展的“剧情”。对于这一叙事特点,我们试做分析如下:
       在第七章中,戴维斯根据法官克拉斯的著作以及马丁•盖尔案同时期法庭庭审档案材料建构了里厄审判的整个过程,将其分为庭审前的取证(由民事当事人提名的证人当中收集情况)、庭审过程(“重新审问犯人,让他们与犯人对质”)和宣判(“法官宣判了被告犯下了冒用马丁•盖尔的名字和人格、侮辱贝特朗•德罗尔斯的罪行”)等阶段进行叙述。在叙述过程中,想象的成分是直接出现在作品当中的,并且这种想象也反映了史学家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判断。
       前文已述,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一书是主体先入为主带动叙事展开的,而在写作出来的文本中自然不可避免地需要带领读者一同想象。第七章中戴维斯带着读者一起想象法庭取证之时的“慌乱的场景”即是明证——“法官和他的代理人出现了,当地的公证员和勒福萨德法学学士多米尼克•博埃里先生在他们的左右出谋划策。证人发誓讲的句句属实,作完证后,审查员一字一句地复述他们说过的话(或者至少人们认为他会这样做),让他们进行更改或是添加内容。然后,要是他们知道如何签名,就签上自己的名字,要不然就画个押。”
       又如,在第四章中,戴维斯讨论了真假马丁是否见过面的问题,带着我们以想象的方式进行了一场思维实验,设计出了一出二人谋面时的可能的“剧情”,并在仔细思索的基础上认为,“这两个年轻人也可能在这一地区或其他地方游荡时曾谋过面”。
       再如,戴维斯还对假马丁在面对与其对质的证人时可能进行的反驳进行了猜想,认为假马丁也许会对卡尔邦•巴罗说:“我过去一生中从未见过这个人。假如他是我的舅舅,为什么他不能让其他家人也这样说呢?”可能会对鞋匠说:“这个人是皮埃尔•盖尔的酒肉朋友。让他亮出他对我的脚的尺码的记录。谁还能支持他的谎言呢?”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仅仅只是想象,然而戴维斯对历史人物对话的言辞设计是符合人物身份和当时情境的,因而所谓“想象”是建立在史家对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历史社区进行完整把握和充分解读的基础之上的。
       另一方面,戴维斯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中大量使用了“也许”、“可能”、“恐怕”等推测性词汇,通过“必不可少而合情合理的推断”, 直接对历史的可能性展开讨论。
       马丁•盖尔为何离开村子?他去了哪里?阿诺•迪蒂尔是如何、出于什么原因成为冒名顶替者的?迪蒂尔是否蒙骗了贝特朗•德罗尔斯?他又是为何未能坚持下去的?这些都是戴维斯却深感兴趣并意欲寻求答案或进行解读的问题。然而,史料要么没有,要么“沉默不语”。不过,“不确定因素、‘也许’、‘或许是’”这样一些“历史学家在证据不足或含糊其辞时的救命稻草”,却为戴维斯对马丁•盖尔故事进行体验提供了充分的可能。这在书中随处可见,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对故事的叙述告一段落之后顺便对历史的可能性进行讨论。例如:
       第一章,叙述完达盖尔一家从亨戴迁居阿尔蒂加之后,戴维斯讨论了达盖尔一家迁居的原因:或许是“一直以来战争对这一地区的威胁”;也许是“出于某种个人的原因”;又或许是“马丁的母亲动了搬家的心思“。
       第二章交代了马丁•盖尔因盗窃粮食而出走的情节之后,讨论了马丁的出走路线。
       第六章叙述完叔侄之间的争执之后,讨论了在假马丁与贝特朗合谋撒谎不被拆穿的情况下,历史发展的另一种可能的结局,即“要是真马丁•盖尔从未回来,阿诺•迪蒂尔是否能够逃过这场劫难”?当然,戴维斯没有明确给出自己的答案,而是通过对迪蒂尔与贝特朗撒谎的原因以及二人撒谎的心态进行了推断,引导读者自己去品读“沉默”的史料,在蛛丝马迹中追索那些意味深长的可能性。
       第九章叙述“马丁•盖尔归来”的剧情,在上一章已经对真马丁归家的情节做了说明的基础上,开篇就讨论了马丁•盖尔故事中“最大的秘密”,即出走二十年之后,马丁•盖尔为何突然归来。
       总之,无论是想象还是推理,虽然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但这种虚构不是随意的、天马行空的,而是源于对材料的解读,因而有其深刻的合理性。
      4、通过对历史人物行为和心理的刻画,将“生命重新显现在历史写作之中”
       戴维斯在接受台湾学者陈正国专访时曾说:“我不研究无名大众。我研究个别的人。从一开始,我便认为独特的印刷工人对我才是有意义的,我研究穷人,也是关注个别穷人能够有何历史档案告诉我们一些事情。我对群众史没有大兴趣。即使我研究一群一群的工人或边缘人物,我依然会选择具体的个人作为标杆或研究对象。”戴维斯还说,对于“具体个人”,“我一直觉得将生命重新显现在历史写作中是重要的”。对此,陈正国认为,“这的确是历史写作的进步”。《马丁•盖尔归来》典型地体现出了戴维斯在史学作品中重现具体个人生命力的学术旨趣。或许,该书最为出彩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例如,第三章题为“贝特朗•德罗尔斯的名誉”,实际上写的是贝特朗•德罗尔斯在马丁•盖尔出走后的生活境遇及其心理变化。直接反应贝特朗心理及其与家人关系的史料很少,这就为描写和刻画带来了困难。怎么办呢?戴维斯首先用邻近地区同时期的材料建构了贝特朗当时的生活环境,即通过农村妇女名字的构成、圣伊巴尔斯等地的合同文书、朗格多克的习俗等材料说明了贝特朗生活在一个男性居于主导地位的农村社会,并且受到当时女性依附于男性的价值观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戴维斯进一步描述了贝特朗地位下降的状况,即“她既不是妻子,也不是寡妇,重新与她的母亲住在同一个屋檐下。既非妻子,又非寡妇,但她不得不在磨坊、井边、砖厂和收割时面对其他村妇。”而且,“法律也没给她提供便捷的解决办法”。最后,从贝特朗所居住的具体历史情境中刻画了她复杂的心理状况:“她讲究实际的打算,让她跟儿子亲近,让她寄希望于某天它能继承那些东西”;她还注重自己的名声,“恪守妇道而体面地生活着”;但同时,她又渴望“一位即将归来的、却又截然不同的丈夫与爱人”。
       再如,第五章写的是贝特朗与新马丁的“私定的婚姻”。在叙述了家人和邻里接受新马丁的情节之后,戴维斯随即说明了家庭和邻里接受新马丁的原因:“首先,阿尔蒂加需要他”;“其次,他回家的消息事先就传开了,人们轻而易举地将他当成了马丁•盖尔”;“最后,有了新马丁,贝特朗的梦想成真了”。
       通过上述例证,不难发现,戴维斯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有血有肉地描写和刻画,人物的行为方式均是由那个时代特定的思维模式和情感需求所决定的。具体个人未被历史前进的滚滚洪流所吞没,反而似乎是在大浪淘沙过后显得更加的鲜活。必须承认,这样的历史人物才被写成了一个大写的人,这样写历史人物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
  •     故事很赞;脉络清晰;多重“现实”很有趣也很发人深思。脑洞:微观史学对于如今的互联网文本分析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因为在网络的集体书写时代每个人都在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也即是自己的真实。
  •     想到了曾想改编的一则新闻....然而我没才华又无趣
  •     新年70本之31,作为久负盛名的作品,个人完全无法看出意义所在。整个故事如果论离奇程度,不过是个冒名顶替身份案,论意义,脱不出一个村庄,论文笔,远不如法国浪漫或者现实主义的小说。因此得到如此推崇的原因,恐怕只是在于年鉴学派第三代掀起的微观史学风潮。另外从该书中,我们也不难窥见微观史学终将衰落,一个精心挑选的事件尚且如此,那充斥于你我的日常生活,又要靠什么去打动人心呢?感觉是,盛名之下,不过如此。
  •     小黑,我忽然觉得你好文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