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春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地方史志 > 九十春秋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301182550
作者:常书鸿
页数:28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我的心也被这愤怒的洪流所激动,久久不能平静。我说,我们搞艺术的人,一定要把国家振奋起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我说,我过去认为艺术家是可以不问政治的,这是不对的。我们的国家受外国侵略都成这个样子了,艺术家不能只搞艺术。我们一定要振兴中华,挺起我们民族的脊梁。这件事后来传到了艺术专科学校的训导处,这个受国民党控制的训导处,曾暗中调查我的历史,准备对我和一些进步学生加以迫害。然而,他们没有成功。在北平艺专执教一段时间后,大约在1936年底,国民党教育部次长张道藩通知我参加次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美展,并且让我担任北平方面的筹委会委员,做一些筹备工作。我把我的画和一些学生的画都寄去了。不久,张道藩就打电报叫我到南京参加美展筹备工作,我和刘海粟任全国美展评审委员。为什么张道藩看上了我呢?开始,我不大清楚。我当时只知道他的老婆是法国人,他同我一样过去也学美术,所以看中了我。后来,我才发现,他是想利用我。那时,我国美术界有三派,南京徐悲鸿、上海刘海粟、杭州林风眠,三派都有一定力量。他想独树一帜,但没有人肯跟他,于是他就想利用我刚从国外回来,拉出一派人马来为他工作。我这个人不会那一套,我同三派画家都联系得很好,根本就不存在另立帮派的念头。看画展的除国内各界群众外,还有不少外国人。有个德国大使陶德曼,当场买了我的两张静物画。他还叫我到大使馆去,为他和他的夫人画两幅肖像。这次画展之后,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杭州,见到了年迈的老祖母。当时由于父母都已去世,我特地为两老扫墓、做坟,同时还清了家里的旧债,然后又回到北平艺专任教。1937年7月7日那天,我照例和几个学生去北海公园画画,忽然听到了“隆隆”的炮声。有人说,日本鬼子在卢沟桥向我们开火了!我们全都一惊,赶紧收拾画具往家走。卢沟桥事变以后,全市大乱,几位画界的同人一起议论,北平待不住了,还是往南走吧!我也匆匆忙忙收拾简单的行李、画具,精心挑选了自己的五十多幅作品随身带走。这些作品,是我在巴黎留学十年的精华,是妻子陈芝秀新从巴黎装箱运来的。我把家具、书籍等全交托给了当时学校的秘书长赵某,但后来全散失了。1937年7月14日,我乘由北平开往南京的火车,好不容易到了南京。在南京,得知陈芝秀在我一再去信催促下,不久就要带女儿回国的消息,于是我准备到上海去接她们。我还特地去拜访德国大使陶德曼。陶大使很欣赏我的画,说我的作品十分像16世纪德国肖像画家霍尔本的作品。他一见我就问:“你准备到哪里去?”。我说:“不久妻子女儿要从法国回来,我要带家眷到杭州老家去。”

内容概要

常书鸿(1904—1994)中国当代画家、敦煌艺术研究家。1927年赴法国留学,学习油画。1936年回国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42年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委会副主任。1943年到达敦煌。1944年后,任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1982年任国家文物局顾问、敦煌文物研究所名誉所长。有《常书鸿油画集》、《常书鸿绘画作品集》、《敦煌艺术》等行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人生初途第二章  留学法国第三章  西行前记第四章  初寓敦煌第五章  艰难岁月第六章  国宝之光第七章  保护与研究第八章  飞天传友谊

编辑推荐

《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自我一九四二年接受筹建敦煌艺术研究所的任务,一九四三年三月踏上敦煌的土地,至今已整整五十年了。在我生命的长河中,一大半献给了敦煌,献给了我所热爱和向往的敦煌事业。无论是在戈壁敦煌,还是在异国他乡,或在其他地方,使我魂牵梦绕的就是你——敦煌。

作者简介

《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是一本值得广大读者阅读的优秀传记作品。传主叫常书鸿,是中国油画艺术的开创者,享誉世界的敦煌学家。长期主持敦煌研究院,也是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是常书鸿的自述史,回忆了他一生的坎坷经历,记叙了他苦学绘画、留学法国、守护敦煌的诸多经历。

图书封面


 九十春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18.3万字,常书鸿先生轻轻捋了一遍在敦煌的日子。那一代的知识分子,国家有难,自然决心献身祖国。弃掉巴黎的浮世美景,常书鸿在1936年秋回归北平。他知道,回归意味着放弃了悠然自得的学生生活以及扬名世界的可能,但他从未想过,在回国后的漫长岁月中,他一直所秉承的“为艺术而艺术”信仰逐步崩塌了。常书鸿于1943年抵达敦煌,面对世界艺术宝藏的巨大欢乐,被极端的苦难与贫穷对冲。一位艺术家,一个六人团队的“所长”,到敦煌的当务之急,不是筹建团队进行考察,而是于寒风中拉起木板除积沙、驱赶附近的牛羊啃树皮、向县长借钱筑围墙、自己修栈道……“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看到围墙挡住了牲畜的啃咬和破坏,里面的幼林生长得郁郁葱葱,工作人员及参观游览的人能在安全稳固的栈道上来来往往时,心里真是充满了喜悦。”常书鸿这样总结他的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好了,可是经费告罄。在短短十几页的初到敦煌叙述中,常书鸿提到最多的,是钱。“我们的工资往往被扣住不发”“我最后也答应了送他一张千佛洞风景画为酬谢”“重庆教育部分文没有汇来,只好向敦煌县政府借钱度日,债台越筑越高”……妻子陈芝秀离开了,团队里的董希文、张琳英离开了,新一批学生中对美术史颇有钻研的李浴、临摹壁画有清健之风的潘洁兹……都离开了,透风简易的土窑洞里只剩下常书鸿和他的儿女,与庞大沧桑的莫高窟对望。关于文革,常书鸿只用了100多个字:“十年,像一场可怕的瘟疫,千百万人倒下了,有的再没有起来。我现在不去回忆这不堪回首的‘战斗洗礼’。因为要把这十年的感受写下来,将又是一册与本书同样字数的作品,还是留给后人去写吧!总之,我的概括是:我是个幸存者,一个留下满身‘纪念品’的幸存者。”常书鸿决心淡忘,他曾经的同事高尔泰却没有。在高尔泰《寻找家园》中,专门有一篇文章讲述常书鸿先生。高尔泰这样写道:“打他们打得最凶的,不是那些挨过整的人,而是那些他们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人。以往出国办展览,先生都要把一个姓孙的带在身边,后来又送他到北京中央美院雕塑研究班深造。每次斗争会,此人都要哭着问他,用这些小恩小惠三名三高拉拢腐蚀青年是什么目的。答不上来就打。他个儿高大,出手无情,有次一挥手,先生就口角流血,再一挥手,先生的一只眼睛当场就肿了起来。肿包冉冉长大,直至像一个紫黑色的小圆茄子。革命群众惊呆了,一时间鸦雀无声。”1968年后,批斗会少了,大多时候是监督劳动。“先生脊椎受伤,不能站立,劳动时只能用两块老羊皮包住膝盖,两手撑地,跪着爬行。给他的任务,是喂猪。……这样一端一爬,一端一爬,到猪跟前,倒给猪,再往回爬,端第二盆。猪一饿,就要吼叫,听到的人就要朝先生吼叫。为了满足猪的要求,先生一天到晚,不停地来回爬。院里堆着煤,以致身上乌黑,日久他乌黑的形象,成了伙房后院景观的一部分。”我突然明白了,为何常书鸿先生将他的自传写得如此违和、平淡甚至小心翼翼。一面处处提及各种级别的领导,时不时自我批评,再加上“晚年很幸福”的总结。只是在全书结尾,他喊着“敦煌啊敦煌,我永远的故乡!”九层楼上铁马叮当的悦耳响声,莫高窟内婀娜多姿的飞天形象,直入梦来。就这样,历史的大手把艺术的独立性撕得粉碎。
  •     常先生大名多有耳闻,然而真正初知其人其事,是在冯骥才先生《人类的敦煌》一书。简单的几页描述,看得我感动的一塌糊涂。可惜读到这章节时已经从敦煌回来,否则定当往他大漠的孤坟,深深鞠上一躬参拜。书已绝版,是从孔夫子旧书网上购得。翻读起来,文字平平,尤其后半部分有流水账感,然而即便在某些那刻意歌功颂德的辞章中,我依稀仿佛看到了一位饱经折磨的老人,颤巍巍、却依旧缓缓的站起来的模样。先生对敦煌的坚持,用冯骥才的描述,就是匪夷所思。这不仅是在于他放弃旅法出挑留学生可能享受的物质生活,来到这边远贫瘠的大西北,而且是在于敦煌带给他的无限的孤独。这孤独在前期是先生描述的,在这个沙漠孤洲上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的寂寞,职工竟会为等待亲友的书信,彻夜不眠;到后来,他的妻子头也不回的和手下私奔,他的学生和亲密战友一个又一个的离他而去,他倾注无数心血的敦煌研究所被撤除;再到后来,根据高尔泰先生的描写,他在文革之中被一手栽培的门生打的口角流血,他用那双画过金奖油画、修补临摹过敦煌壁画的手,撑跪在地上,从早到晚一端一爬,一端一爬给猪喂食,耳边是猪的吼叫和看管人的呦喝…然而,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当池田大作先生问起“如果来生再到人世,你将选择什么职业呢?”先生回答“我不是佛教徒,不相信‘转生’。不过,如果真的再一次托生为人,我将还是‘常书鸿’,我要去完成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我感到我的心因触动而颤抖。我为先生的遭遇愤愤不平,并为他最后说出这样的语言所折射出的高尚人格生起无限的敬佩。某人却说,其实非常羡慕先生,一个人这一辈子,找到了可以自己为之奉献的事业,而这份事业又如此的脆弱,他在热爱的同时深深的被需要,自然无怨无悔。细想之下,颇有道理。先生何其有幸,献身敦煌;敦煌又何其有幸,邂逅先生!当然再到后来,突然又想,像先生这样的才子,只可以用来敬仰,却无法成为好的丈夫。无论依网上传言他对前妻多么不管不顾,我相信他是深爱着她的,不然怎么会在得知她离自己而去的时候, 以文人之躯,单人匹马在大西北追赶,路过荒郊野岭强盗出没之地,没有丝毫停留。那种在一望无际的黄沙戈壁间,纵一匹马狂奔不止,直至从马上摔下失去知觉,是该出于怎样的悲恸欲绝!可痛过之后,清醒之时,他回忆,在事业和家庭面前,他依旧选择返回敦煌继续未竟的事业。对于先生这样的人来说,他的事业才是他的一切,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所有的家庭,情感都必须让位。陈芝秀离开了,而能留下与他共度余生的李承仙,只因也是“敦煌痴人”一个,她最初与先生的结合,也是应了敦煌事业召唤的背景,与其说是只身陪伴了常先生,不如说是她也献身了敦煌。所以说,与像先生这样高度理想主义与高度使命感结合的人一起,要不,便看透看开,无所谓自己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只是单单的崇拜支持他;要不,是得与他共享理想和使命,才能幸福。并以此自勉。
  •     佩服和羡慕常书鸿先生,在艰难的岁月里,为了敦煌的保护和研究事业,毅然放弃了金钱、前程,甚至牺牲了家庭,可谓大丈夫。就书籍本身而言,文笔一般,但是解放前的内容依旧很能打动人,是本书的精华。解放后的部分则落入俗套,了无新意。尤其是本可大书特书的文革部分,常先生直接以不堪回首而一笔带过,可见创伤之深,令人唏嘘不已。最后的保护、研究和交流部分,则有流水账之嫌。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文字本身平淡,还代些毛时代的遗留,但是常老却是值得敬佩和尊敬的,敦煌守护神。
  •     常先生真如萨捶太子,舍身敦煌,无怨无悔;半部好书,后半部分夹杂了政治就感觉没前半部分有味道了
  •     尽管对常书鸿先生献身敦煌艺术的精神肃然起敬,但客观的说,这本书确实写得很一般,没有什么精彩之处。
  •     这本书写得精彩吗?非常不。但却更说明问题。一个人做过太多事,经历太多磨难,反而写不出来自己的故事,抬笔时估计就想:“唉算了吧,多大点事啊”。文中处处的战战兢兢,处处的刻意淡化,反而让人唏嘘不已。敦煌啊敦煌。
  •     这本书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很多图片,具有可读性。书中讲述了老一辈敦煌保护者的艰辛故事,挺感人的
  •     感谢北大出版社的大师自传系列书,迷恋敦煌,喜欢所有关于敦煌的书。
  •     童年生活写得很好,之后行止大略可观,文字差了一些。可惜文革这一段时间直接略过去了。高尔泰写过一些。
  •     从高尔泰的文字里知道他,特意找来自传读。九十春秋,从法国街头的巧遇到辗转来敦煌,一大半的时间在沙漠里守护着莫高窟,令人动容…解放后的记叙显得更小心翼翼与“政治正确”,虽然反感,但想到高尔泰提到的文革常先生的遭遇,心有戚戚。关于文革十年,书中只提到了寥寥数语——“我是一个幸存者,一个留下满身‘纪念品’的幸存者”……其中有几句提到井上靖夫妇来敦煌,“井上靖先生喜欢在沙漠独行,不时地用小梳子梳理那被风吹乱的头发,也不时地用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他的感受和创作的思想火花。”沙漠独行倒真是个符合井上靖先生的词啊。
  •     刚看完井上靖的敦煌,所以比较想找些敦煌有关的又不是非常学术枯燥的书看看;试读了这本一下觉得比较吸引我,所以买的;前半部很喜欢,关于小时候的回忆,留法的各种新鲜与内心挣扎,比较朴实,然后看出作者的努力,寻找,奋斗,坚持,脉络清晰,而且很精彩,充满一种向上的又颇具散文小调调的情怀;;后面三分之一觉得看不看都一样了。非常敬佩作者的耐得住寂寞,和坚持。。 在现在这样的年代,有谁还在如此苦行僧呢,选择越多世界越有色彩,反而可能越让人一事无成了。看完又百度了一些关于这位作者和他后人的故事,我想,如果哪一天我去敦煌,应该能看到许多关于这位作者曾经做出过的努力的介绍和纪念。这样的一辈子,是我努力的方向,寻找到自己冥冥中注定的兴趣,行当,事业,忠其一声。也许后半段的光彩与落寞,正是那个时代所造成的结果吧,,,anyway,我们生在这样一个束缚减褪的时代,怎么不是一个好时代呢?致敬前辈
  •     质量不错~~送货速度快~~
  •     在我生命長河中,一大半獻給了敦煌,獻給了我所熱愛和嚮往的敦煌事業。無論是在戈壁敦煌,還是在異國他鄉,活在其他地方,使我魂牽夢繞的就是你——敦煌
  •     敬佩那个年代的人的专注。但是书写的挺书面语的。像报告体。。
  •     这套书的策划不错,但是各位传主是否能领会,领会了又是否配合,配合了编辑是否高明都是未知的。常先生显然按照英雄事迹——当然,他的确算是文化英雄——的方式理解了本书的写作。所以,他截取或者制造了半个世纪中最闪光的一些片段。大量具有学术史价值的问题回避了。我读此书皆因“文物外交”一题。
  •     “敦煌啊,敦煌,我永远的故乡!”(常书鸿)
  •     一般般的书,作者被我党整怕了,说话很小心,所以可读性一般
  •     普普通通,波澜不惊的陈述。
  •     常先生思想改造的十分彻底,满篇人民日报腔。看不出留法十年的艺术家气质。但感觉他对敦煌的爱和坚持是真挚的。
  •     这本书非常好看,学到不少
  •     九把刀出品 不必多说啦 好东西
  •     书一般,写作风格尤其。。。那个。。。常老功绩很大,画的水平高,但是文字的水平就不敢恭维了。这书只能作为资料来读吧,浓度也不是很大,从底特律到波士顿的飞机上读完的,可见有多稀----我不是说排版
  •     这是木南从敦煌带回的书,书主人还与常书鸿有过交往,书的扉页上写着,“向古人学习”。常书鸿身上有某种天才性的悖谬:对日常与琐事的漠然以及对艺术的痴恋。所以,除了线性的历史线索勾勒,我们很难看到他对自己艺术之外生活的评价。在敦煌石窟中,他面对太子舍身饲虎图,说要献身敦煌,弃绝生活里妻子离开的事实,诚不吾欺也。
  •     如果你喜欢纪实性的东西,对敦煌感兴趣,应该也会喜欢
  •     可能是特殊的年月受的创伤太厉害,这本书远没有想象中精彩,相对于此,萧默的那本反而更值得一读
  •     感动不能言
  •     我能想象自己站在哪些巨作面前泪流满面的样子。
  •     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好书,必读。
  •     无论他的艺术观与我们自己的有多大的差异,他都当得起人们叫他一声“先生”,常书鸿先生:一个将全部激情奉献给真正的艺术的人。读了这本书,这种感觉会更强烈。
  •     …我觉得自己在看我党对敦煌文化保护史…
  •     去敦煌的路上读的此书
  •     九旬老人语言朴实,唠家常般地谈自己的身世,不喜也不悲,一位并不低于徐悲鸿的大画家,却将终生托付给荒凉戈壁的敦煌,爱妻也耐不住苦难离他而去......由常老的唠嗑又见到了这代人的坎坷波折,但他们宁折不弯地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那,哪,后来者呢?
  •     越看越像“大狗熊”.... 很规矩的那种回忆录。我比较期待李先生的回忆录。
  •     K825.72/9253-3 普通 浦分
  •     常先生值得敬佩的地方还是在敦煌的坚持,至于其他的成就不足谈。
  •     没看完,临了看了一些,还是值得一读
  •     遇见常书鸿,于是遇见今日的高尔泰
  •     非常好,听常沙娜奶奶的讲座推荐的书,常老写的文字清晰流畅,敬佩!
  •     最早从NHK记录片知道常老,为敦煌奉献终身的大家
  •     常书鸿先生在敦煌学上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对敦煌的了解很有帮助。
  •     好书,有大量的鲜为人知的内容,对于喜欢敦煌学的人来说,很有必要看看。
  •     後半部基本都是“新話”,。。。往事不堪回首,最重要的文革十年幾乎隻字不提。。。
  •     读的过程中 感受最深的是那些保护的不易 技术的落后 只是一盏油灯来照明 工作的人的视力已经很差 但是什么都阻挡不了保护国宝保护文化遗产的心
  •     文字一般,部分流水记账之嫌,五星给的是常先生其人其事。即使在几处刻意的歌功颂德中,我依旧仿佛看到一位饱经折磨后颤巍巍、却依旧缓缓站起来的老人。他的人格和坚持堪称伟大。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执着坚定的一生,让人心生敬佩。
  •     佩服和羡慕常书鸿先生,在艰难的岁月里,为了敦煌的保护和研究事业,毅然放弃了金钱、前程,甚至牺牲了家庭,可谓大丈夫。 就书籍本身而言,文笔一般,但是解放前的内容依旧很能打动人,是本书的精华。解放后的部分则落入俗套,了无新意。最后的保护、研究和交流部分,则有流水账之嫌。
  •     单是为了这份对敦煌的爱,也给满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