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通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地方史志 > 成都通史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220082078
作者:罗开玉,谢辉
页数:54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命大举攻蜀。秋八月,陈师誓众,发军于洛阳。十月,邓艾从阴平道奇袭成功,迅速打到江油。后主刘禅忙在成都皇宫中召开御前会议,商量应付办法,最后决定降魏。刘禅之子北地王刘谌,在一旁听后,怒道:“若理穷力屈,祸败将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奈何降乎!”刘禅将刘谌喝退,即派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捧着降书和印绶前去投降。“绍、良与(邓)艾相遇于雒县。艾得书,大喜……”即当时魏军还远在离成都百里外的雒县(辖地包括今广汉及彭州、金堂部分地区)。刘谌带着全家,来到南郊惠陵旁的昭烈庙里,先祭拜刘备,痛诉父亲投降,表明自己宁死不降,杀死妻、子,尔后自杀于庙里。 姜维还试图挽救蜀汉。钟会本有割据蜀地的野心,受降姜维军后,便厚待姜维,还其印号节盖,与其出则同车、坐则同席。钟会等诬告邓艾成功后,便带姜维到成都。钟会在欲策动魏军叛魏时,引起斗杀,钟会、姜维等被杀。蜀汉政权割据西南凡二世,共43年(实际据蜀49年)。像蜀汉这样的政权,在国势未受大挫,仅因一支轻袭部队突然出现,并还在远离国都百里之外,便开城纳降、奉玺上门,在我国历史上还不多见。 三、秦汉三国时期成都历史的主要特征 秦汉三国时期,是成都地区与巴蜀一道、加人封建大一统王朝家庭的第一个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举措多具始创之功,多具开先河之效,多具深远影响。秦汉统一大业与成都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方面,成都为秦汉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是秦汉统一大业的战略根据地;另一方面,秦汉统一大业促进了成都的大发展。 综观秦汉三国579年历史,成都地区能贯穿始终的最大历史事件便是逐步建成了天府之都。“天府”初有二义:一是星座文昌宫名,见《史记•天官书》等;二是《周礼•春官》记载的周王室的一种职官,司王室重宝、档案等的保管。此后,“天府”便有了王室宝库、皇家宝库之意。在此基础上,演化出地域之称。战国晚期至西汉,关中地区首先被视为“天府”。苏秦曾对秦惠王道:“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秉,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汉初,刘邦选都时,张良指出:“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专制诸侯……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师古曰:“财物所聚谓之府。言关中之地物产饶多,可备赡给,故称天府也。”

书籍目录

概述
第一章 成都在秦汉统一和蜀江征战中的地位
第二章 公孙述“成家”政权与成都
第三章 蜀汉与成都
第四章 民族、移民、豪族与奴隶
第五章 冶铁之都与天府之国的建成
第六章 天府之母——都江堰等水利的创建与管理
第七章 天府基础——农、牧、渔、林业飞跃发展
第八章 天府之翅——手工业高度发展
第九章 发达的蜀学
第十章 民俗文化
第十一章 道教诞生地与宗教文化
大事记
后记
《成都通史》编纂委员会后记

编辑推荐

《成都通史(卷2):秦汉三国(蜀汉)时期》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成都通史(卷2):秦汉三国(蜀汉)时期》记录从古至今成都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文明演进历程的大型通史著作,涵盖成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旨在揭示成都城市文明的基本发展轨迹和主要特点,突出成都城市文明的闪光点,为成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养料,为成都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来自历史深处的智力支撑。

图书封面


 成都通史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