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米、丝、泥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史 > 虎、米、丝、泥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214065308
作者:马立博
页数:40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与长江水系的连接岭南水系作为中华帝国运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早的时候就建立了与长江水系的联系。公元前230年前后,秦始皇军队中的工程专家史禄受命修筑灵渠,沟通经桂林南流的漓江上游和经湖南北上进入长江水系的湘江。就其设计的精妙而言,灵渠至今仍是水利工程的杰作。甚至对灵渠本身的详细描述都不足以形容其沟通湘江和漓江水系之妙,李约瑟恰当地将其名称(灵)译为magic,重点在于强调其创造性的精妙而不是规模的宏大。灵渠最早作为从华北向岭南运输秦朝军队和战船之用,后来成为了岭南经长江到华北货物往来运输的重要通道。②岭南的自然环境为人们改造和利用这一地区的水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河流系统为岭南内部地区间货物流动提供了运输网络,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粮食等大宗货物通过西江到广州城的运输,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水利灌溉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可以被视为人们在这一地区定居的有利条件。在过去的一千多年中,大量的水流汇入西江盆地再通过梧州附近山中的出口流出,不仅灌溉了盆地,而且建立了岭南两个地区的水上联系。然而对生活在岭南的人们而言,这些自然条件还不足以联系岭南和中国的其他地区,因此他们又开凿了另外两个交通的枢纽:灵渠和梅岭关。

内容概要

作者:(美国)马立博 译者:王玉茹 关永强

书籍目录

目录
译者的话
中文版序
致谢
引言
问题与视角
第一章“杉松百围”:岭南的自然环境
自然地形
山脉和丘陵
气候
河流和淤泥
森林和野生动植物
生态变迁
气候变化
结论
第二章 “岭外毒瘴,不必深广之地”:人类定居与岭南的生态变迁(2—1400)
土著居民
岭南汉人的移民与定居
珠江三角洲的塑造
亲历创造:来自珠江的三角洲家族
结论
第三章 “农为国本”:明代岭南的经济?复与发展(1368—1644)
人口与土地(1400—1600)
人口及其增长(1400--1640)
土地利用与种植模式
农业
经济作物(1400--1550)
农业商业化(1550--1640)
周期性集市和市场体系
明代气候条件的变化
欧洲贸易与白银输入
从稻米盈余到稻米短缺
结论
第四章 “民多流亡”:17世纪中期大危机中的战争与环境(1644—1683)
17世纪的气候变迁
白银输入与国际贸易的变迁
土匪和海盗
1644年的历史转折点
1648--1653年的人口危机
1661--1669年沿海人口的迁移
1670年代的“熟荒”
危机年代的结束
人口和耕地
大危机与环境
……

编辑推荐

《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是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的。

作者简介

本书首先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简要回顾了岭南地区从先秦到元朝的历史,之后以侣世纪为中心,详细考察了从明朝初期直到1850年前后岭南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互动过程。
本书指出岭南环境和经济史中有五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宋元时期汉族移民对瘴气免疫能力的提高和水利设施的建设,使得他们能够深入到土地肥沃的河谷地带,并逐渐取代了土著民族;珠江上游农业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在蒙古人?侵时被南逃到珠江口的汉人拦截下来,最终塑造出了珠江三角洲;16世纪中期开始的商业化进程;促使珠三角的农民改稻种桑(蔗),从而改变了土地耕作的模式;17世纪中期危机之后,岭南人口的持续增长促使清政府采取了鼓励垦荒的政策;人类的垦荒活动使得岭南地区的森林分布日趋零碎,生态系统被不断消耗,以华南虎为代表的物种不断消失。而在这些里程碑式事件的背后,发挥作用的是三种驱动力量:气候变迁、人口变动和经济的商业化。

图书封面


 虎、米、丝、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老外博士详尽的考察了帝制华南的经济环境史,当然他的主线是水稻,从华南西北山区,到适应獐气进入东西江口,再是进入海岛抛石填海,然后农业商业化专业化,生态一体化。这个过程也是对生态环境逐步适应改造和破坏的过程,其中三种要素(人口,气候,商业化)起到了主要作用。尽管没有明说,政治的力量依然处处体现在环境变化史之中。尽管最后提到了三个视角,并以华南虎的视角展现了生态衰退,但相比稻米的商业化过程,仍是不尽详细,虽然虎可以作为生态系统变化的标志,但是面临生态变化,虎到底是怎么想呢?
  •     如副标题所揭示的,这本书有“环境”和“经济”两个主题,试图在一个长时段内考察岭南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如何在经济发展(尤其市场力量)的推动下,逐渐建立起一个更大、更一体化的系统。作者似乎暗示,农业时代的开发,经济与环境息息相关:原本一个个闭锁的生态环境,也就是一个市场体系,跨系统交换较少,而逐渐地两者都开始了一体化整合的过程。他考虑了政治、环境、经济的因素,技术因素也有提及,但着墨不多(实际上这么长的时间,应该多少伴随着技术的改进);文化因素则几乎没有提及——我觉得书中提到粤东潮汕嘉应等地与珠三角一带市场缺乏强关联性,文化因素应当也纳入考虑。而书中提到的广西南宁等地逐渐被纳入珠三角为中心的大市场中,这也是广东文化渗透进广西的过程。所有因素中,作者看来最在意的还是经济,所以虽然谈“环境”,最终这本书还是更像一本经济史著作。也难怪两位译者都是做经济史的。译本大体流畅,但不必讳言,原本应该可以做得更好吧?偶尔有些细微之处,感觉还是未能最用心,试举数例:p.3:他邀请我到动物园的虎屋与他访谈:按原文是he invited me to visit him near the tiger house at the zoo,显然不是让两人在老虎馆见面(那不免也太危险了),而只是在那附近p.55:傣族是唯一没有被汉人看作蛮族的民族。但这并没有能够阻止秦朝的征服战争,于是傣族的统治精英逃往南方建立了另一个泰国政权,低地地区就只剩下了从事农业的壮族人:按原文the Tai were the only people whom the Chinese did not consider barbarians. But that did not prevent the Qin from conquering them, which they did overa period of years (234-222 BCE). The Tai ruling elite fled south to organize another state in Thailand, leaving behind the Zhuang agriculturists in the lowlands. 这里的Tai,指的不是现代的傣族(无疑从来不是两广的土著),而是操古越语(一种侗台语)的族群(现代壮族、黎族等的祖先),即古越族。所以这里“傣族”应译为“古越人”或“操台语的族群”;至于说“另一个泰国政权”,这也是作者的失误所致,他可能指壮语和现代泰语有亲缘关系,故而作此推测,但没有什么能证明公元前三世纪的越人曾逃往现泰国境内建立过什么政权。又,文中which they did overa period of years (234-222 BCE)一句漏译。p.58:清代成立五个府(泗城、思恩、太平、镇安和南宁)的地区,唐代统辖为一个(永州),而且清代南宁是玉溪沿岸的低地地区:按原文Where the Qing created five prefectures (Sicheng, Si’en, Taiping, Zhen’an, and Nanning), the Tang had just one (Yong). Moreover, where Qing-era Nanning was in the lowlands along the Yu River (a major tributary of the West River). “永州”当为“邕州”,“玉溪”当作“郁江”,且漏译“西江的一条主要支流”一句。书中p.62-63等处“玉林”严格来说也是错的,因为在1956年之前,当地地名都应作欎林或郁林p.95:有数十艘大型的国外商船在广州抛锚:按原文Scores of “large foreign ships” anchored off Guangzhou,指“许多‘大番舶’停泊在广州”。又下文“面向大陆的海南岛琼山城”原文the Hainan Island city of Qiongshan (which functioned as the prefectural city) , situated on the coast facing the mainland,括弧里的句子被漏译,而据原文,“面向大陆”是修饰“海岸”而非“琼山城”的p.95:粮食短缺现象不仅出现在海南岛,也出现在拥有大量人口的雷州半岛:这句话乍一看没有错,但原文是:The demand for food, not just from Hainan Island but also from the large population that had settled on the Leizhou Peninsula,确切地说是“粮食需求不仅来自海南岛,也来自已定居雷州半岛的大量人口”p.148:[清初迁海]一项同时代完成于菲律宾的西班牙史料断言,不仅沿海地区的居民被内迁安置,而且沿海地带都被废弃,如同“世界末日的浩劫”一样:按原文A contemporary Spanish source based in the Philippines alleges that the population was not merely relocated, but that the coast was laid waste in “the greatest conflagration and havoc that the world has seen.”指:当时菲律宾的一条西班牙语史料断言……沿海地带在“世界从未见过的大火和大破坏”中被废弃。p.280:法国农医学家:原文French agronomist,系“法国农艺学家”p.281:最重要的是不同于我们在河中小便,他们家家户户都把尿储存起来并用于施肥:按原文above all that which we throw in our rivers: they make great use of urine, which is carefully stored in every house, and sold to advantage. 此处throw in our rivers,当指欧洲人把小便倒入河流,而不是“在河中小便”;此外sell to advantage,非指“用于施肥”,而当指售出以彰显其肥效。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为啥总觉得人家的研究有意思自己的没意思呢...
  •     “作为经济史研究新领域的环境史”
  •     一半或未足一半,前数章 2011下半年.大三上学期
  •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展现了什么叫舍本逐末,买椟还珠!本以为可以讲一个与我心意相通的主题,结果还是被传统思维坑了。。。
  •     : K296/7104
  •     内容很精彩,版本也很好
  •     过多使用二手文献似乎是环境史研究者的一个特点啊!
  •     当当网如果加大打折力度就好了,书本身没问题!
  •     环境史和经济史结合的很好,总的来说线索也很直观,基本就是从先秦到帝国晚期的岭南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的互动过程,虎米丝泥四种物品选取也有代表性。但是有些显而易见的结论却在花大力气,让人觉得得不偿失。
  •     对生态学理论之运用甚好,并未因为生态学的运用而单纯走向“破坏环境论”的老路。注意到疾病的讨论,考虑颇为周全。“造成珠江三角洲”等说有新意。常见史料靠转引,除了奏折之外基本没有其他一手史料,气候探讨及方志运用上问题很大。
  •     很好 视野开拓 资料翔实
  •     环境史与历史地理的范例性文本
  •     很细,很专业,不错的研究读本
  •     环境史与经济史的结合,经济史的老本行,环境史部分似乎有拾人牙慧之嫌
  •     好书,角度独特,材料细致。
  •     印证了此前很多有关对岭南、珠三角的历史假想。
  •     展开的太过琐碎,没有很好的分析框架。而且要分析的东西似乎太多了点,一会讲到自然环境,一会讲到社会,一会讲到政治。。。
  •     挺好读的,但是主标题离题好远,虎米丝泥简直大家来找茬,等着看作者什么时候绕回来,心塞。
  •     嗯 比很多国内的著作写得清晰明了,而且一看就知道研究很仔细很深入。
  •     岭南环境史,无论是题材切入还是数据搜集都是十分精彩的。不知道中国人自己有否类似的著作研究呢?
  •     学术著作,需要仔细研究。
  •     煞有介事的闲扯,胡乱抓材料堆事实,看导言以为是个好题目,结果彻底被骗,中文关和常识关都没过的汉学家,加州学派果然没啥好货。
  •     作者思路清晰,将各路理论很好地捏合起来并化为己用。是一部典型的美国中国学研究专著。
  •     研究视角很新颖。
  •     虽然题目是虎米丝泥,但还是主要围绕米和泥(田)来展开的……
  •     很好的书,值得学习。同类中的佼佼者。
  •     体现了年鉴学派风格的著作,非常有学术价值。
  •     对于本人来说是写华南史新的角度
  •     从经济情况进入华南环境史的研究是很好的切入点,具有启发意义。经济作物、移民、粮价、市场整合、白银等丝丝入扣,逻辑完整。但是在环境情形的分析上,仍需细化,以作区分,可能会更好
  •     老虎吃人了,然后呢?没有然后了,本书已结束,辄馨同学对此耿耿于怀,啊哈哈。。。
  •     多年前城市笔记人老师就推荐此书原版,现在终于有了翻译版本。
  •     选合适的题目,就能做出别开生面的研究。至于研究材料,其实是随处可见的。无论是历史系还是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不妨选一下作者如何选材。本书对于经济史的研究,也提供了扎实的史料。只不过其组织材料的框架,也就是史识,还可以更加睿智。这需要融合更多环境经济学的识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