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教辅 > 研究生 >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2
ISBN:9787301200018
作者:杜石然//范楚玉//陈美东//金秋鹏//周世德等
页数:46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当时使用的纺织原料,多半是野生麻类和其他野生植物的纤维。更重要的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开始利用蚕丝织作。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中,除了发现苎布,还出土有一段丝带和一小块绢片。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唯一这样的国家。原始的纺纱方法有两种。一是搓捻和续接,用双手把准备纺制的纤维搓合和连接在一起。另一办法是使用原始的纺纱工具——纺坠。这种工具已经具有能够完成加捻和合股的能力。纺坠,即是在一根横棒的中间或一个圆盘状物体的中间,插置一根植物杆,利用横棒或圆盘转动时产生的力偶,使纤维抱合和续接。原始的织造方法,是在编席和结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人有“编,织也”②的说法,说明了这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我国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发明了结网的方法。山西大同许家窑旧石器遗址出土了许多石球,经考古学者研究,都是十万年前人们使用的“抛石索”的遗物。“抛石索”必须使用植物韧皮或动物皮条编制网兜。新石器时代出现了正式的织造技术。最初是编织,像编席一样完全用手编结。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片上,印有好像是用绞缠法制作的布痕,就属于这一类。随后,又出现原始的机织工艺,利用原始腰机和引纬的骨针织作。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了管状骨针、木刀和小木棒,经鉴定,可能是供装置这类机械的部件和引纬的工具。随着织作方法的发展,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能够生产具有一定水平的织品。苏州草鞋山遗址曾经出土一块约六千多年前的葛纤维织物,经线由两股纱并合而成,系用简单纱罗组织制作,罗孔都比较规整匀称。钱山漾出土的绢片,经纬密度均为每厘米48根,丝缕相当均匀,比较坚密平整。建筑远古时候,我们祖先曾经在树上“构木为巢”⑧,或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居住的地方。到新石器时代,人们居住的方式就较多样了。少数地区如广西、云南、广东等石灰岩洞较多的地区,人们还有住在天然山洞里的,但多数地区已普遍建筑了住房。在黄土地带和地势高亢的地区,主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和原始地面建筑。在湿热的沼泽地带,则主要营造源于巢居,把居住面架设在桩柱上的干栏式房屋。半坡遗址半地穴式房屋大部分是取土形成竖穴,上部用树木枝干等构筑顶盖。建筑面多呈方形或圆形,中部有一根或多至四根对称的中柱,住室中央或近门处有一圆形火塘,门前有缓冲空间和沟坡状门道。地穴是直壁,一般深50~100厘米,穴底和墙壁涂草筋泥。柱基用原土回填。顶部是自四周向中柱架椽,成方锥形或圆锥形屋顶,内外都涂草筋泥。门道雨篷用大“又手”。中柱和椽木交接处用藤葛类或绳索扎结固定。顶部节点附近留有排烟通风口。

内容概要

杜石然,吉林市人,1929年生,1951年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先后供职于吉林、长春两地图书馆,业余时间开展中国数学史学习和研究,1954年开始有成果发表。1957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科学史研究所攻读中国数学史硕士研究生,师从李俨、钱宝琮。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通史研究室主任。还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数学会理事。1990年赴日,曾任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1990)、佛教大学教授(1991-2001),并任该校硕士、博士生指导教官。授业科目: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等等。研究领域为:中国数学史、中国科技史、科学思想史、比较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数学简史》(与李俨合署,中华书局,1963;英译本,牛津大学CLAREN-DON出版社,1987)、《数学·历史·社会》(中国数学史论著选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中国科学技术史稿》(合作,科学出版社,1982;日译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7)、《中国科学技术史·通史卷》(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等等。多年以来还曾组织、参加编写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中国数学史》(署钱宝琮主编,有日译本)、《宋元数学史论文集》(署钱宝琮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英文)、《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上下)等论著。还曾长年致力于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卢嘉锡主编,科学出版社)的企划、立项、组织、编写等工作。范楚玉,江苏靖江人,1932年10月15日生,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63年一1967年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夏纬瑛先生,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1978年)、副研究员(1987年)、研究员(1990年)。还曾担任研究所科研处长,中国农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史学会秘书长等职,为科学史研究工作的规划、运营、提高、干部培养等工作作出贡献。个人专业领域为中国农学史、中国生物学史、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主要论著有参加杜石然负责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获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在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卢嘉锡主编)工作中,是整个丛书的编委会成员并担任了《农学卷》副主编。还曾参加河北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中华文明史》、任继愈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典籍通汇》(任农学卷主编)的编写工作。还与苟翠华、汪子春合作编写了《悠久的中国农业》、《农学与生物学志》(《中华文化通志》“科学技术典”)等。此外,发表的论文共有四十余篇。较重要的有《夏小正及其在农业史上的意义》、《西周农事诗中反映的粮食作物选种及其发展》、《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人们对地的认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天时、地宜、人力观》、《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的天时、地宜、人力观》、《陈勇的农学思想》等等。其他在科技文献整理、校释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如与陈美东等四人合作编写的《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曾多次印刷。社会影响较广。陈美东,1942年2月19日生于福建省连江县,2008年12月30日逝世于北京。1964年8月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系,同年考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天文学史研究生,师从叶企孙先生。1967年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该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所长等职务。陈美东,从事科学技术史研究工作以来,致力于天文学史、中国科技通史和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著述丰厚,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论著26种。曾获全国新长征优秀图书三等奖、全国优秀外文图书二等奖、全国科学技术史优秀图书一等奖、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全国科学技术史优秀图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陈美东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历法研究,堪称当代中国传统历法史研究第一人,其著作《古历新探》对各朝代历法的解析、计算和结论,获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参与主持撰写的《中国天文学史大系》是百年来中国天文学史研究的集大成巨著。他的代表作中尚有《中国古星图》、《郭守敬评传》、《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中国天文学史大系·古代天文学思想卷》、《中华文化通志·科学技术典十志》、《自然科学发展大事记·天文学卷》、《中国古代科技史话》、《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中国古代计时仪器史》和《历代律历志校订》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原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萌芽
一 伟大的祖国,古老的文明
二 劳动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
三 从采集狩猎到原始农牧业
四 原始工艺技术
五 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六 原始自然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和科学知识的积累
一 奴隶制度的出现与科学技术
二 青铜时代和青铜冶铸技术
三 农业生产技术
四 手工业技术
五 初期的天文学和数学
六 物候和地学知识的积累
七 初期的医药学
八 天命观与阴阳五行说的起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奠基
一 社会大变革与科学技术
二 铁器时代的到来与冶铁技术
三 精耕细作传统的开始形成与生物学知识
四 大型水利工程的开始兴建
五 《考工记》——手工业技术规范的总汇
六 《墨经》中的科学知识
七 天文学和数学的进步
八 地学著作的出现
九 医学理论的初步建立
十 诸子百家的自然观和学术争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
一 封建制度的巩固与科学技术
二 农业科学技术和水利工程
三 生产工具、兵器的铁器化和冶铁术的成熟
四 天文学体系的形成和杰出的科学家张衡
五 数学体系的形成
六 地图测绘技术与疆域地理志
七 医药学体系的充实与提高
八 造纸术与漆器工艺
九 建筑、交通及纺织技术
十 学术思想和王充《论衡》
十一 中外交通和科技文化交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古代科技体系的充实和提高
一 三 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
二 贾思勰和农学名著《齐民要术》
三 天文学的一系列新发现
四 杰出的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
五 地学的新进展
六 医药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七 炼丹术和化学
八 制瓷、灌钢和建筑技术
九 机械制造的新成就
十 自然观和宇宙论方面的论争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持续发展
一 经济和科技文化繁荣的大帝国
二 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三 冶金和纺织技术
四 都市建设和桥梁工程
五 地理学的成就和大运河的开凿
六 算经的注释和数学的发展
七 天文学和杰出的天文学家一行
八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造纸技术
九 炼丹术和化学的发展
十 中医药学的进步
十一 中外交往和科学技术交流的发展
十二 柳宗元、刘禹锡的自然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
一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背景
二 火药和兵器的进步
三 指南针的发明与航海造船技术
四 雕版印刷的盛行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五 卓越的科学家沈括
六 农业生产和农学的高度发展
七 数学的辉煌成就
八 天文学发展的高峰和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
九 地学与水利建设
十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
十一 瓷器和冶金的进展
十二 建筑与桥梁技术
十三 纺织技术
十四 中外科技交流
十五 张载和朱熹的自然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传统科学技术的缓慢发展
一 资本主义萌芽及其缓慢发展
二 郑和下西洋和造船航海技术
三 先进的冶金技术
四 黄河、大运河的治理和盐碱地的改造
五 “一岁数收”技术与新作物的引进
六 建筑技术的普遍提高
七 商业数学与珠算
八 声学知识的新发展
九 传染病学和外科的成就
十 地方志的科学价值
十一 明末著名科学家及其著作
十二 “理学”、“心学”的泛滥和启蒙思想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西方科学技术的开始传入
一 没落中的封建社会
二 耶稣会传教士来华及其影响
三 对待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传人的政策和态度
四 康熙帝和清初全国地图的测绘
五 西方天文、数学知识传人后取得的成就
六 其他科技成就
七 乾嘉学派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十章 近代的科学技术
一 近代中国的社会
二 洋务运动和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大量传人
三 各种自然科学知识的传人
四 各种技术知识的传人
五 西方医学知识的传人
六 20世纪初期的中国科学和技术
本章小结
结语
一 科学技术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二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三 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问题
四 中国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人名索引
书名索引
后记
修订版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骨干力量,由杜石然先生领衔用三年时间编写的一部中国科学技术通史的经典著作。数十位中国科学史界的顶级人物参与了本书的编写或为本书编写提供了资料和修改意见。本书是集体智慧结晶,由名家执笔、精心雕琢,书中内容详而不繁,约而不漏,论述严谨。本书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出版以来一直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指定教材和优秀普及读物。本书多次重印,并被译成日文由东京大学出版部出版发行。现在重新出版这部著作,对于普及科学知识、弘扬中国传统科技文化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书可以作为本科生选修课“中国科技史”的教材,也可作为科技史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和中国传统科技文化普及读物。

图书封面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读书报告宋宇一、著作基本信息杜石然、范楚玉、陈美东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二、著作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中国科学技术通史。该书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是专业性强,《史稿》的几位作者都具有很强的专业背景,其中几位还是某学科领域的顶尖专家;第二是门类齐全,既有对中国古代自然知识如天、算、农、医的探究,又有对炼丹、金石等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门类的研究。第三是将内因与外因相结合,不仅对知识本身及其发展脉络进行描述,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对政治环境、经济、文化、思想变迁都进行了扼要的归纳。第四是重视考古资料和传世文物的考察。第五是反映了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影响。这本修订版,就是以1982年版的《史稿》为底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处修订,而不仅是简单的翻印。这本书的体例是把整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按照时代先后,分成若干阶段进行“断代”研究。在断代的原则上,采取以中国科技史本身发展的阶段特色,划分为萌芽、积累、奠基、体系形成、提高、高峰、缓滞等若干阶段,同时也与中国历史上的王朝相互参照。虽然没有采取原始、奴隶、封建等社会形态划分,然而小节标题中出现的“奴隶制度”、“封建制度”以及“资本主义萌芽”,体现出了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史学思想。同时为了使叙述相对集中,作者们还采用追叙和延叙的手法,打破了严格的时间限制。编者们认为中国科技史存在着自己独特的体系,与世界其他文明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国的科技史体系可以自我更新,不断的持续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史显然也是整个人类文化史的一部分。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通过世界各地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吸取了许多科技成果,同时也在交流中,将自己的许多科技成果奉献给全世界。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科技内容也是这本书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三、报告主体本书正文由十章和结语组成,前八章分为萌芽、奠基、高峰、缓滞等,表示了科技史发展的几个阶段。每章第一节先介绍本章所处的时代背景,然后介绍具体的科技成就,章末有小结,小结之前均介绍了当时的自然观或学术思想,其中第四到第七章均有介绍中外交流的内容。第九、第十章介绍了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和近代的科学技术。这十章简要涵盖了从距今约一百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到20世纪初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正文最后的结语部分先是说明了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起到的革命力量以及科技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条件,然后回答了中国古代科技自成体系的原因,以及回答了为什么中国科技在近代落后,或者说近代科技为何不能在中国产生这个问题。下面将个人读书后的心得进行简要汇报。第一章讲原始科技的萌芽,由于当时没有流传下来的文字可供参考,因此史前原始社会的科技状况,只能从出土文物,神话传说,以及后世的记载中窥见一二。该章节的内容比较简略,就是因为学术界对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还不够。其中对石器的制作,火的使用,原始农业的产生,以及制陶、纺织、建筑等原始工艺也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然而对车轮这项重要的发明,只有不到200字的说明,表述过于简略。有学者认为车轮发明前就有了制陶用的陶轮,车轮是模仿了陶轮而产生的。笔者开始支持其说,后又有新的想法。《史稿》称原始的车轮应该是“辁”,是没有轮辐的圆木。《说文解字》:“辁,蕃車下庳輪也。一曰無幅也。直斫木爲之,如椎輪。又與銓通。”庳轮就是低而小的轮子,因此辁的体积应该不大,《说文》称其“斫木爲之,如椎輪”。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通过考察民族志,笔者在现代的纪录片中发现,在东南亚金三角地区的山地民族,使用一种独轮小推车,车轮在推车最前端,中间贯穿一轴与三角形平面车体相连,车轮为圆木的一截,小巧且呈椭圆柱体,与石器时代的椭圆珠挂饰形状相似。因此笔者认为,辁或车轮的产生未必是受到陶轮的影响,因为圆柱型的木材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滚动性,早期的人类利用滚动的木材进行运输,后再将木材直接砍下一截,经过简单加工,中间穿孔连接上搭载平台,就能成为一辆推车。至于辁的形态,可能不同地区的人类,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环境因素,打造出来的辁也会具有不同的形态,辁未必都是一种样子。辁向轮发展的途径也是多流的,车轮发展到今天更是多种多样,形态万千。第二章讲科技的积累。奴隶制度的出现,造成了更大规模的劳动分工,使得科学开始从生产技术中分化出来。这个时期农业生产规模更加庞大,手工业兴起,夏商周时期,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代表了奴隶制社会发达的文艺和科技水平。青铜的冶炼技术分为五个时期,从新石器晚期到二里头文化早期为草创期,之后到二里岗时期为形成期。商中期到西周早期是鼎盛时期。西周中期以后,是陶范熔铸技术的延展期。春秋中期到战国,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奴隶社会时期为以后天文、数学、医学、农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准备了条件,中国古代科技体系中的若干重要特征均于此时开始出现。特别是天命观、阴阳、五行、八卦说对日后中国人自然观的形成起了重要影响。第三章讲科技体系的奠基。西周末年奴隶制开始崩溃,生产力的发展,为封建制的建立创造了物质基础。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手工业也有了很大进步。冶铁、煮盐、漆器业开始兴盛。私学的繁荣,学术交流更加频繁,学术思想和科技成果更加进步。《吕氏春秋•上农》等篇所反映的精耕细作技术,表明我国农学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体系。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建设达到了高潮,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诸子百家学术争鸣,对自然科学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第四章讲科技体系的形成。汉武、昭、宣时期科技发展第一次出现高峰,东汉前期出现了第二次高峰。秦汉时期农业科技和水利工程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冶铁技术更加成熟。历法体系形成,天文学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九章算术》代表了数学体系的形成。地图绘制在汉代以及相当高明。《汉书•地理志》的出现表示我国地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神农本草》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张仲景、华佗也为医药学体系的充实与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可惜的是,中国史书中对当时造纸流程的记载几乎没有,关于蔡伦造纸的记载,也只有所用材料的记载。然而考古发现证明,西汉就存在了纸,虽然还不便书写,而且技术比较原始,但是造纸术的发展还是很快的。然而,小结中所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神学目的论和谶纬迷信以有力打击”实在缺乏证据,令人不敢苟同。东汉初年谶纬大盛。东汉光武帝刘秀曾以符瑞图谶起兵,即位后崇信谶纬,“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之学遂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圣性。而前文又说“东汉前期出现了秦汉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二次高潮”,既然科技进步会打击迷信,为何东汉出现了谶纬和科技进步的两重高峰,这岂不是矛盾的吗?虽然科技与迷信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但是在中国历史上,王充及其《论衡》在当时的影响未必巨大,也未必会出现所谓思想斗争。第五章讲科技体系的充实和提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内地与边疆地区对于知识、宗教思想的交往频繁,对优良动植物品种的引进也十分重视。《齐民要术》不但总结前人的农学知识,而且反应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的农业科技水平和南方的一些生产情况。刘徽、祖冲之在数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道教成为主要宗教之一后,由于炼丹企求长生不老,深得统治者的喜好,而炼丹术的发展为化学、医学的发展都有贡献。第六章将科技体系的继续发展。隋唐两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唐中期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统一安定的环境使得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唐代江东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农耕工具走向成熟和定型。隋唐时期南北同时大修水利,水利工程达到全面的兴盛。唐代饮茶在全国形成风气,茶树栽培技术比较成熟。隋唐冶金业相当发达,唐代所用“吹灰法”炼银是比较先进的,而且唐代的金银器加工工艺精巧。隋代大运河的开凿,为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唐初期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推动了文明的发展。道教进一步兴盛,使得炼丹术进一步发展,《道藏》中就有许多有关炼丹的书籍。八九世纪左右出现的黑火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炼丹设备的出现和炼丹药物的命名,体现了炼丹术进一步严谨化,表明这时候的化学与医药学正逐渐在炼丹术中发展成型。中外交通进一步发展,科技交流成果更加丰硕,唐代制糖、医学等技术从印度传入中国,对国内科技发展产生了影响。第七章讲科技发展的高峰。宋辽金元时期,南北分立,且战且和。在相对稳定的时期,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科技也得到了发展。出于备战考虑,宋朝政府对于军械发明和防灾工程十分重视,民间的发明热情高涨。宋元时期火药和火器制造成为军事手工业的重要部门。宋代航海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指南针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宋代的造船航海技术也十分先进。宋代雕版印刷趋于鼎盛,并出现了活字印刷术,这是一项伟大的创举。沈括是十分博学的科学家,他注重科学观测,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并且将同时代的科技成果忠实的记录下来,他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十分重要的著作。陈旉《农书》论述了南方水稻区的农业技术和经营方式,体现了精耕细作的传统思想。王祯《农书》综合了黄河流域旱田与江南水田两种耕作的生产实践,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同时该书记载了详实的农具图谱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在第七章第七节即本书254页的插图7-10标注有误,应该是“开方作法本源图”结果误写成“古法七乘方图”。(详见钱宝琮著:《中国数学史话》,北京市: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7年版,第112页。德宗:《<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中“古法七乘方图”的正误》.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第1期)。希望在修订版之后的版本里这个错误能够改正。宋元时期中医分科更加细致,医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宋慈的《洗冤录》是世界法医史上的经典。宋元的制瓷技术十分纯熟,宋代的青瓷十分精致,元代在白瓷上画青花,形成了元青花瓷,并逐步向彩瓷过渡。不同时期的瓷器,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生活需要。李诫的《营造法式》为建筑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福建泉州的洛阳桥,一方面创“筏型基础”的先声,一方面其在桥基、桥墩石缝间种植牡蛎的方式,将石块连成了坚固的整体,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第八章讲传统科技的缓慢发展,第九章讲西方科技的传入。资本主义萌芽的提出暂且不论,然而第298页称“李时珍、宋应星、徐霞客等•••他们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下,思想比较活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习惯势力的束缚,能较好地深入实际考察、研究、总结,从而在科学技术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一句话完全不能成立,就“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下”这句显然缺乏史料支撑。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明代造船术、航海术高度发达的标志,也代表了科技史上的伟大成就。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方以智的《物理小识》都是明代科技史著作中的代表。受到世界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明代引入了许多国外的农作物,如玉米、甘薯、烟草等,推广这些高产、经济作物的农业著作也随之产生。而地方性农书大量出现,是明清时代的一大特色。明代朱载堉发明的十二平均律为世界音律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世界医药学和生物学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徐光启翻译了许多西方的科学著作,是介绍西方科学的先驱。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集前人之大成,并加入自己的试验和观察所得到的成果。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记载了许多作者亲自进行野外考察勘探的结果,很有科学价值。明末政治腐朽社会动荡,科技不可能有大的发展,而清初满人统治阶级,对汉人知识分子进行了残酷的高压统治,使得学者不敢轻举妄动,只能钻进故纸堆中考证古文。而西方传教士的主要目的还是传教,他们传入的地理知识、物理知识等等都是为了给自己的传教创造方便条件,是不能指望他们将中国的科学技术造成很大提高的。第十章讲近代的科学技术。事实证明,洋务派希望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持摇摇欲坠的腐朽政权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而洋务派李鸿章、左宗棠等地方代表所开办的近代企业对中国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影响十分巨大。同文馆和国内各翻译馆所翻译的外国科技书籍,确实对国内的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徐寿、李善兰、华蘅芳是学习和介绍西方近代科技的代表人物。中国科学技术史在五四运动之后,渐渐融入了世界科学发展当中,揭开了中国现代科技史的新篇章。结语部分,说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是否先进。有读者称“修订版仅是更换了部分图片,文字内容几乎未动。史料略有陈旧了。”本人以为,要用六十万字总结中国从原始时代到近代的科学技术史,是十分不易的。而且要将中国科学技术的体系搞明白更是难上加难!现在看来,这本书基本上将中国科技的体系说了出来。本书目录只有二级标题,而且二级标题过于简略,无法体系出内容的主旨。再版的时候,希望将目录继续细化,争取列出3级标题,并做到让人一目了然。作为学术著作,《史稿》成书于1982年,那时候文革刚刚过去没几年,编者们都是从文革中走出来的,难免在思想上留下文革的烙印。强烈的阶级意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观在书中随处可见。相比较而言,2001年出版的戴念祖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意识形态的内容少了许多,学科体系也更加清楚了。所以《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依然有提高的空间!我们不能再将20世纪末的某些陈旧思想带进21世纪去了,放下思想包袱,用史料说话,而不是意识形态的自言自语,这才是读者希望看到的。而这个任务需要新一代的人来完成了。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本准备拿来研究技术的变迁逻辑,却发现这本书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只讨论社会与技术的互动关系,不讨论技术本身的变化规律,不禁颇感失望。书是亚马逊搞特价一毛钱买的电子版,北大出版社出的,能看出老一辈科学史学者的心血,当做地铁通俗读物还是不错的。
  •     拧巴的中国科技史
  •     质量没我呢体买了真没看。。。这种书。。。哎,被迫的,不说了
  •     修订版仅是更换了部分图片,文字内容几乎未动。史料略有陈旧了。
  •     书还不错,科技史专业的好书
  •     犁田,缂丝,历法,炼铁,造船……
  •     7.8
  •     考博用书,日常也是一本不错阅读的书
  •     居然第27至42页和后面的装订反了,到74页后面了,可惜我在书上画学习记号了,要不坚决退还。书的内容应当还是可以的吧,等多看看再说吧。
  •     在繁杂的史实沙粒中筛选出黄金,虽有不当之处,但可取之处也多,在有限的篇幅中既能捡尽骨架,又能兼顾雅俗,算是很不错的了。
  •     强意识形态纲领再加上匀称严整的结构相当挑战读者的耐力,很多时候也就只能发挥一部中型辞书的作用。虽然李约瑟的部头更大的恐怖,相较之下却更容易燃起通读的欲望。通读精简本也好。
  •     有些东西感觉不够详细,而且不如另一个版本具有可读性。但能将中国科学史发展的脉络讲清楚已实属不易。
  •     有读者称“修订版仅是更换了部分图片,文字内容几乎未动。史料略有陈旧了。”本人以为,要用六十万字总结中国从原始时代到近代的科学技术史,是十分不易的。而且要将中国科学技术的体系搞明白更是难上加难!现在看来,这本书基本上将中国科技的体系说了出来。本书目录只有二级标题,而且二级标题过于简略,无法体系出内容的主旨。再版的时候,希望将目录继续细化,争取列出3级标题,并做到让人一目了然。作为学术著作,《史稿》成书于1982年,那时候文革刚刚过去没几年,编者们都是从文革中走出来的,难免在思想上留下文革的烙印。强烈的阶级意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观在书中随处可见。相比较而言,2001年出版的戴念祖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意识形态的内容少了许多,学科体系也更加清楚了。所以《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依然有提高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