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坛经-中国家庭基本藏书.笔记杂著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国学普及读物 > 金刚经.坛经-中国家庭基本藏书.笔记杂著卷

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805987781
作者:梁归智
页数:199页

书籍目录

前言金刚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第三品 大乘上宗分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第二十五品 化天所化分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静分 第三十品 一合相分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附录  《金刚经》主要译本  《金刚经》笺注、研究著作举例  《金刚经》名言警句坛经 行由品第一 般若品第二 疑问品第三 定慧品第四 坐禅品第五 忏悔品第六 机缘品第七 顿渐品第八 护法品第九 付嘱品第十 附录  《坛经》重要版本  《坛经》研究著作举例  《坛经》名言警句

作者简介

本书是“中国家庭基本藏书”系列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坛经》、《金刚经》这两释家经典。书中除收录了原文外,还附有注释及导读,便于读者爱好地阅读理解。 本书形式新颖,携带方便,可供广大读者阅读。

图书封面


 金刚经.坛经-中国家庭基本藏书.笔记杂著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金刚经》不讲法,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是梦幻泡影,这就太装了,你不讲,我如何知道。唯一看得到的就是要求无相。还有一个比较让人难过的是,原来佛陀跟耶稣一样,都是致力于推销的,说什么只要用力传销我这本经,所得的福德就会超过那些用全世界的财富布施的人,这不明显是利诱嘛。不过宗教不讲利诱,那才是见鬼的事情。总之,《金刚经》可读性不强,特别是当你对佛陀没有敬畏只有好奇的时候,会大失所望,发现整部经基本上都是在吹牛。以上我对于《金刚经》的评价,在《坛经》里面有个说法叫做“谤经毁佛”,罪很重,比普通的恶人要严重许多。好在我本不信佛家的世界观,并不害怕。《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的主要研究成果,相对而言,比《金刚经》要丰实很多,具有较大的可读性,虽然你不信其世界观,依然会有所得。慧能是个牛人,不识字,别人读经,他是听经,一听就悟,因为他自己太聪明了,所以他以为别人也跟他一样,于是创立了禅宗顿教,讲究顿悟,认为佛性源于每个人的自性。总的来说,其实禅宗顿教就是一个邪魔外教,只不过它邪得比较拉风,比较霸气,因而也就成了正道。个人觉得,顿教的教义其实并不好,没有了像慧能这样聪明的人来讲,并不会有多大的效果。我觉得有意思的几个术语,无念,三障,戒定慧。虽然大体上不信教,然而读起来却可以收获内心的平静,这是相当难得的,强推《坛经》,《金刚经》比较短,顺带一看也无不可。
  •     很久以前我就明白,没得到的东西未必是好的,得到的一定是不好的。拿某位经常与我分享她的爱情故事的知性女人的话说:人都是贱的。 林夕自述近10年来研究佛学,歌词也尽显禅学味道。一句:但凡未得到,但凡是回忆,总是最登对。让我感慨不已。 我的手机上至今的开机语是:当时只是平常事,至今思量倍有情。一句话,我一直在努力学习放下。按佛家的思想,人苦恼是因为人有贪痴嗔,有贪痴嗔是因为欲望,消除欲望不是对欲望视而不见,而是要认清欲望只是表相,是空但又不是空,好相貌只是臭皮囊,内心的空灵才是真正的世界。因为世人看不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此无法获得大智慧进而涅磐跳出六道轮回。除去最后一句话是无法考证外,前面的思想放在当今心理学里面一点都不过时。连医学界都分析人的爱情是因为费洛蒙的分泌发出的求偶信号诱导出的。因此,以后失恋的人不应该悲伤,而是应该去找医生开药。而达摩向慧可说“将汝心拿来我与汝安”的故事可以算是最早的心理学案例了。禅宗里面始终有入世后方能出世的修炼法则,简而言之就是你得尝尽了人世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大喜大悲后才能看透一切皆是镜花水月,并破而后立。我比较欣赏这种态度。因此我从没有把佛经当宗教来读,而是当哲学和励志学来研究。而始终想不通的就是这门大智慧的宗教过处,都是尸横遍野,历史上的灭教兴教运动几乎不留间隙的进行。佛陀要是真有灵,我倒还真想听他老人家解释解释这一切。
  •     首先你要知道的是:《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是非常著名的佛教经典著作,也出了不少名句,全经字数不多,为语录体,记录了佛祖和众弟子聚集在一起打坐时十大弟子之一的须菩提和佛祖本人一问一答讨论问题的对话。《坛经》则是记录中国禅宗六祖慧能生平和讲义之书,字数稍微多些,故事性也更强。大概因为这两本经书主要讨论的都是关于“空”的议题,且都比较有名,本身《金刚经》又很短,所以出版社经常把这二者放在同一本书里。《金刚经》(即《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bō rě)是梵语的音译,在原文里是智慧的意思。这里要说明一下日语里也有写作“般若”的词汇,但却是一种因女人强烈的妒忌怨念形成的恶灵的意思,很容易混淆。波罗蜜也是梵语音译,是渡到彼岸的意思,也不要和叫做菠萝蜜的水果搞混啊(所以佛经起个名字也还真是到处有同音同字的陷阱,让初接触者一头雾水)。《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的名字大概就是“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透彻大智慧从而到达苦海彼岸”的意思。简单说来,须菩提向佛祖请教的问题是:“善男善女若想修炼成佛,需要怎么做。”佛祖循循善诱,打了很多比方,又多次就自己的论点反问须菩提(当然每次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因为毕竟须菩提是佛陀弟子中最善解空理者,被誉为“解空第一”),我觉得答案可以用第五品里的“凡有所相,皆是虚妄”来概括。佛教最重视“空”的修炼,可以说一切“法”都是为了修成“空”而存在的,佛也说了,“法”如“筏”,乘它渡过苦海成佛后就要舍弃的。但是事情又不是这么简单,修“空”又不能执着于“空”,一念执着,“空”即不再是“空”了。我的理解是,真正想修炼成佛,一切的一切都是要舍弃的,因为世界本身空无一物(这里非常唯心),但你一旦产生了“舍弃”的想法,就又失败了——既然空无一物,“舍弃”的概念是哪来的?经书结尾第三十二品里出现了名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完美总结了全经的主旨。我个人认为佛经高出基督教《圣经》和伊斯兰教《古兰经》的点在于不破的自圆其说能力和关乎生命轮回不灭的哲学思考,不囿于一国一族。虽然《金刚经》里也会提到诸如传播此经有利于修为之类的传销常用语句稍许拉低了逼格,但总体还是令人尊敬的。《坛经》: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我个人觉得因为里面收录了不少六祖慧能大课的讲义,讲坛边上记录的经书嘛干脆取名叫《坛经》了。让我们来捋一捋六祖是怎么排辈儿排到六的。话说中国古代汉传佛教禅宗创始人是个南天竺人,叫菩提达摩(Bodhidharma),是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他来到中国传教,收了徒弟,是为二祖慧可,二祖再收徒弟,是为三祖僧璨,以此类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当然是五祖弘忍的徒弟。但是事情要是这么简单六祖也不会如此出名了,《坛经》也流传不下来。这个六祖慧能并不是从小在寺里跟着五祖学佛的,算是半路出家,天赋异禀,最终得到五祖从菩提达摩时代就流传下来的衣钵,并且照五祖的意思,到他为止,往后只传佛法不传袈裟,让这外物引起的纷争就此了结。慧能祖籍范阳(据说就是如今北京),父亲为官被贬到岭南(如今广东一带),没多久便去世,仅剩孤儿寡母,他就靠打柴为生。少年时一次卖柴,偶然听到人诵《金刚经》,被深深吸引,又有幸得到好心人资助,只身一人前往湖北黄梅的五祖禅寺拜访。一开始大家觉得他是南蛮,文化程度也不够,但也伶俐,言谈间已经引起五祖注意,五祖为了留住他,同时不引起其他人的怨气,让他在厨房舂米。此时正好是五祖要寻觅传人的时候,他让众徒弟回去凭借自己本心的智慧写一首偈(jì 佛经中的唱词)然后上交给他看,写得好的可以考虑传衣钵成六祖。众人都以为大师兄神秀能得到真传,导致大师兄压力很大,怕写不好,但不写也不行,于是偷偷夜里去五祖房间外走廊写在墙上,心里打的算盘是五祖喜欢就承认是自己写的,不喜欢就当没有这回事。他的偈是这样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五祖第二天起来看到,先是夸了这偈一番,让门徒都诵咏起来,神秀于是承认是自己写的,五祖告诉他,你这是到了门外,还没进门内,回去想想,再做一偈来。厨房舂米的慧能这时候也听到寺里都在诵咏这一偈了,他觉得此偈不妥,但自己连字都不会写,于是叫来修行的客人帮忙写了如下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高下立判,五祖当夜就把他叫入方丈堂,传授佛法和衣钵,叫他带上东西速速离开是非之地。五祖的意思是,当年菩提达摩来东土传教,没人相信他,所以才需要贵重的袈裟和神器撑场面,一代一代传到五祖这里,信物已经失去了当初的意义,但江湖各方又都觊觎宝物,不如到六祖为止,今后不再传下去,毕竟被外物喧宾夺主,也不是达摩本意。多年后六祖还真在自己圆寂前命人修建了宝塔,把这几个物件儿埋在了塔下。话说刚刚被传为六祖的慧能带着衣钵连夜出逃,被各路坏人追赶,其间还就地感化了一位已经追上他的恶人,赐法名慧明,后为了避讳慧能的慧字,改名道明,成了他的弟子——我认为这也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总之东躲西藏了很多年,最后回到老家广州,才终于敢露出自己六祖的身份,升坛讲课,弘扬佛法。六祖出身贫寒,大字不识,但聪明伶俐、逻辑清晰,对佛法有天然的领悟,传奇般得到五祖青睐——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语言平实,讲义简单易懂,更容易为普通百姓所接受,所信者众。可能因为他自己也是半路出家,他所在的门派讲究“顿悟”,也就是智慧来临的瞬间便可领悟成佛,所以才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一说。而原来五祖的大徒弟神秀,在佛法的领悟上面确实资质差些,但他后来还是创建了北宗禅,讲究“渐悟”(咱们笨但是慢慢努力还不成吗?),唐朝时因为北方地区政治经济更为发达些,他活着的时候反而发展得比南方的六祖慧能还要好。《坛经》是六祖徒弟法海(没错,是叫这个名字)辑录,话里话外嘲笑北宗禅“笨”且不是正统,稍微有点酸。所以我想写出白蛇传故事的人,大概当年修的是北宗禅,把法海这个名字安在了恶僧头上。PS:关于印度禅与中国禅的区别和禅学在中国的发展,推荐大家补充阅读一下胡适语言平实逻辑清晰的著作《禅学指归》(群言出版社出的名字叫《看破不说破》)。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     2002年读过的书,似懂非懂。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登诺亚时,若可随身一物,便是此二经合一之书。《金刚经》大旨,《坛经》彻解详解。无论开悟与否,携之上舟,皆可利己利他。
  •     抄毕
  •     为了论文普及佛学
  •     借自国图
  •     有机会一定去韶关看看南宗祖庭和六祖的肉身菩萨像
  •     我知道我需要什么。
  •     小册子,便宜又实惠。
  •     天书啊……理之极致!
  •     原来西游水浒都受经书影响啊
  •     居然是我的古代文学老师编译的。。。神奇
  •     版本···
  •     大一的时候捐给希望小学了,嗯,其实自己没看完,家里还有一本,寒假回去或许会把它好好读读。
  •     读过这本是钟明译注 译注者亦精彩
  •     坛经讲的是六祖身平 上下5千年国内唯一称得上经的佛学典籍...唯一疑问是 六祖出家尚幼...家中还有母亲的这份割舍的..只留了点银子 就跑出来了...也许是唐朝...儒家思维洗脑 还不深 金刚经 再读个5遍 ...
  •     呵,想起来都是很远的事情了。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一切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     试图虔诚
  •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     很不懂。
  •     啊弥陀佛
  •     太智慧,所以读的时候觉得心思疼痛。
  •     望不尽的虚空
  •     读坛经如听故事,娓娓叙来,不懂佛法的人也内心生出些感叹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坛经》中的这一谒,让我开始真正喜欢这两部佛经,伴随着会心的一笑。
  •     不住色,不住空,一知半解,不知是否曲解了佛义。
  •     里面的故事不错
  •     粗读一遍
  •     心如金刚
  •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     远方出版社
  •     般若智慧.
  •     为人还是难有信仰。看的时候内心就一定的抵触
  •     虽然不是太懂但我尽力,毕竟我还不够成熟不是么?
  •     入门好书。
  •     大学时读的
  •     在迷茫的苦海之中起起伏伏,应不断诵读并转化为实践
  •     最近心不静。需要多读读。
  •     空
  •     Ylunar January 2-8. insight at the moment jingangJ. Konw the intrinsic nature by tanjing. I guess I had konwn the meaning of the dream three years ago. the room.
  •     《坛经》勉强可以看懂,《金刚经》很难把握!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