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法律史 >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509336540
作者:秦涛
页数:239页

章节摘录

聊公读西哲孟德斯鸠之《论法的精神》,至第三十一章,有云:“我们应当用法律去阐明历史,用历史去阐明法律。”乃抚掌大笑曰:此言得之!孟氏得之,毕竟是西洋的东西。聊公决心用自己一支如椽大笔,数着历史上几个或真或假的公案,来聊上一聊。故曰“聊公案”。聊公的案子,都是些平淡无奇、情节简单的小案子,断然比不上包公之回环曲折,亦不如狄公之疑雾重重。但以其机节独到、启思发想,与禅宗公案颇有似处,故录之耳。有了缘故,还缺少位主人公。此事难不倒聊公。但见聊公抬起手来,飞击键盘,打出“某甲”两字,一位英明神武的主人公就此诞生。聊公继续击键如飞,某甲亦随着键盘的起伏跌入了时空的漩涡。前途之叵测,情节之跌宕,保证他经历一次再也不想有第二次。传说时代:从洪荒中走来一块板砖引发的血案这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世界。要讲述法律的起源,不得不从这样一个时候开始,再往前,便只有沉默的大地和永恒的苍天相对无言了。那个时候有没有法呢,这有争议。你现在所看到的这片大地上,草木茂盛,许多动物出没。有今天依然能看到的动物,也有史前没有灭绝干净的兽类。它们有时候也会遭到天打雷劈,但这算不上惩罚,因为谁也不知道它们有没有做错什么。突然,一头庞大的野猪惊恐地从林子里突驰而出,随后跟来的是乱飞着的木制或者石制的长矛和板砖。野猪被打倒,四周重新陷入了沉寂。许久,一群人探头探脑地走出来。一个稚气未脱的小鬼用一根树枝戳了戳野猪的身子,野猪没动。小鬼一招手,那群人一拥而上,打算把猎物抬走。“慢——!”对面丛林里走出来一个人,神气十足地曰:“这野猪是我打死的!你们不许动!”大家定睛一看,这个人正是某甲。当然,这是聊公的解说,大家并不认识他。于是有的抬前腿,有的抬后腿,有的抬尾巴,继续打算把猪弄走。某甲不依不饶,扯着猪的一只耳朵,硬说猪是他弄死的。这边的一伙人与他争辩。虽然语言不通,但两边显然是杠上了。最后大家决定找个人来评理。这时候,在一边洞若观火的聊公款款走出,微微一笑,道:“这个好办,我来给你们评个理。”那伙人委婉地表示了谢绝:“你是和他一伙的,俺们信不过你!”于是喳喳呼呼地把某甲和聊公一起抬上,跑到某草棚子。铁面无私皋青天这个草棚子修得气派,足足能呆下八九个人的样子。草棚子里走出来一个人,看上去年纪应该比较大了。此人长了一张马脸,而嘴还突在外面,像乌鸦嘴。除此之外,他的脸色发青。这一切都不是聊公因为要求评理不成而故意糟践他,而是几千年之后的荀子刘安班固之流在自己的书里面编排的。没错,这个丑人就是上古时代最公正最铁面的中华首任大法官皋陶了。其实长得丑并不是他的错,实在是由于文献对上古追述的时候总是把图腾和人串在一块儿杂写。皋陶部落也许尊奉鸟图腾,所以把皋陶写成了乌鸦嘴。某甲一见皋陶,顿时跪下,哭喊:“青天大老爷!小的今天打死野猪一头,这伙强人却说是他们打死的。实际上他们用的是矛,而小人用的是板砖。矛都扎在了猪屁股上,而小人的板砖拍在了猪头上。哪个是致命伤,一目了然。有小人带血迹的板砖为证,请大人明鉴!”说完,双手奉上板砖。板砖上铭着“某甲记”三个歪歪扭扭的甲骨文。按理说,接下来的程序应该是先验明猪的致命伤究竟何在,然后鉴别出板砖上的血究竟是猪血人血还是番茄酱,事实清楚便可适用相应法律做出判决。有必要的话,聊公也可以上去做个人证。不过皋陶到底是皋陶,取过板砖,微微一笑,扔到一边,用低沉嘶哑的声音威严地喝令:“牵!”左右牵出来一头神兽。此神兽头上有只独角,毛色发青,四足如熊,神威凛凛,令某甲不禁打了个尿战。皋陶一指某甲,神兽腾的扭过头来,眼睛瞪得像铜铃,发出闪电般的光芒,一步步向某甲逼近。某甲吓得瘫软在地。神兽越走越近,猛地张开血盆大口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长啸:“咩~~~~~~~~”廌再次声明:不是聊公心存嫉妒编排神兽,实在是无数古籍上确凿写着此兽长得极像羊。这个“神羊”(《后汉书》给取的这绰号)便是獬豸,单名一个“廌”字。固然,也有旁的权威书籍说它长得像牛鹿熊麒麟之类,这里为了叙述方便,就径取一说啦。某甲一见此兽叫出“咩”来,估计是食草动物,便长舒一口气,继续以企盼的眼神含情脉脉地望着大法官皋陶。聊公心知此兽的神威,早已心上一紧。又苦于不能告诉某甲,只好劝他自求多福。廌走到某甲身边,定定地看着某甲,似乎要从他脸上看出事情的真相来。而皋陶亦半睁开眼睛,神色凝重地看着廌的一举一动。突然间——A版本,廌用角顶了某甲一下,皋陶眼睛一亮,大喝一声:“拿下!”某甲顿时被拿下,处刑(至于处什么刑,下边再讲)。此版本见《论衡》。B版本,廌用角狠戳某甲,扎穿心脏(或者颈骨等致命处)。某甲一手捂着心窝,一手指着廌,痛苦地说:“你——你——”气绝身亡。此版本见《淮南子》。C版本,廌再次张开血盆大口,把某甲整个儿吞进肚子里去。此版本见《艾子杂说》。D版本,廌冲上来绕着某甲又跑又跳,一个劲地撒欢。此版本见某甲的想象。B、C两个版本里,某甲死掉,不管。A版本里,皋陶已经可以断定某甲有罪。所谓“审判”,分为“审”和“判”。审理阶段已经结束,下面就是判决。在此之前,某甲提出了抗议:“我抗议!”皋陶一敲法锤:“说。”换了外国怎么审某甲站起身来,整了整衣冠,说:“你这种审法太愚昧并且不人道。我建议采用文明国家的审理方式。”皋陶点点头,问身后的师爷公孙策:“英国采用的是什么审判办法?”公孙策一脸茫然地看着皋陶:“什么是英国?”聊公咳嗽一声,走上前来,唱个肥喏,曰:“英国采用的是热铁法。”皋陶说:“麻烦先生示范一下。”聊公唤来一个皂隶,命他取来一块烧得透红的铁,放到面色煞白的某甲面前,道:“摸。”某甲扭身就要跑,被身边两个牢头摁着,把手揿到热铁上,嗤——某甲杀猪般的惨叫,聊公皋陶公孙策皂隶牢头一干人等齐声说:“太残忍了!”烫手完毕,聊公吩咐:“将此手严实包扎,三日后看。如无溃烂,则是冤枉;如有溃烂,则有罪无疑。”某甲饱含热泪,道:“英国在这个时代也是蛮荒之地,我要用埃及印度巴比伦三大古国的审判方法!”聊公沉稳得很,道:“先用印度的。取一只羊脾来!”皂隶甲取来一只羊脾。聊公又道:“涂上各种毒药。”七八个皂隶拿着刷子往羊脾上涂五颜六色的各式剧毒。聊公曰:“吃下去。若无恙,则为冤枉;若有恙,则有罪无疑。”某甲不肯,早被七八个刽子手捆翻在地扒开嘴来塞进羊脾。顿时面色青紫变幻,七窍缓缓流出血来。聊公大场面见惯,继续说:“换巴比伦的。把他捆在石条上投到河里去,看他是沉还是浮……”某甲惨叫一声:“打住!埃及的呢?”聊公今日誓要卖弄到底,便曰:“好,换埃及的。将某甲心脏取出,称量一下。以其轻重,决定冤屈与否,是该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某甲狂喷鲜血,仰天而倒。皂隶们跃跃欲试,都想一睹新鲜,却见某甲翻身而起,温情道:“还是我中华古国之审理方式文明人道,小的伏法!”皋陶面无表情地点点头:“早伏了法,又何必受这许多皮肉之苦。来啊,拉下去劓了!”忽有一人高叫道:“且慢!”正是:聊公博识无不服,某甲遭刑有人怜。欲知这叫停之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五  刑上回说到有一人保下某甲性命。众急视之,正是聊公。皋陶在上回中已经见识过聊公手段,恭敬问道:“先生有何嘱咐?”聊公说:“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某甲虽然已经伏法,但显然对什么叫做‘劓’不甚了解。希望大人能给在下一个机会,向他详细讲述五刑之起源,同时也使我们这本书更像科教片而非警匪片。”皋陶问公孙策:“你以为何如?”公孙策回曰:“我根本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皋陶点点头,对聊公说:“那就劳烦先生了。”聊公乃作法,时光倒流。这是一片开阔的史前原野,到处都是断折的胳膊和腿,还有缺胳膊断腿的人横七竖八地躺着,好像被小孩子弄坏了的人偶玩具一样。显然,这是一个战场。几个奇装异服的少数民族士兵在巡检。一个士兵发现了七窍流血面色青紫一手溃烂的某甲,问聊公:“此人是谁?”聊公恭敬答曰:“炎帝部落的士兵。”士兵便将某甲轻轻提起,扔进战俘和战利品堆里,一起打包带走。好,趁这个间隙,我们先来讲解一下什么叫做五刑。所谓五刑,最早乃是指劓、刵、椓、黥、杀五种肉刑,首创者是蚩尤部落,也就是刚才把某甲当战俘抓走的那个小兵所在部落哇哈哈哈。黥,在脸上刺字涂墨;劓和刵看字形就晓得了,割鼻子割耳朵;椓,分椓阴和椓窃,分别是指男子去势、女子幽闭(简单来讲就是分别损坏男女的生殖器官);杀,砍头。这五刑,当时还按受刑者身份的异同,分地方执行。平头百姓,在菜市口砍头;贵族,去郊外秘密执行。除五刑而外,还有流刑,就是发配边疆,在当时是用得比较多的刑罚。像尧的不肖子丹朱之流,就被流放到华夏大地的对立面去了。这些当时的政治犯,给边远未开化的民族带去了文明的曙光。另有说法,认为五刑在当时都只是“象刑”——象征性的刑罚。杀,就拿块黑布把脸蒙上;椓,就戴块黑尿布。这在当时荣辱意识强烈的原始部落是有可能的,到后来世风日下的时候,随着人们脸皮的增厚,象刑就变成肉刑了。也有可能是两套刑罚并存,象刑用来教育部落内部犯了错误的同志,而肉刑用来镇压极少数阶级敌人。五刑之创造顺序,应该是先有杀,再劓、刵、椓、黥。我们可以以某甲的经历来说明五刑的创制经过。话说某甲被蚩尤部落俘虏。当时蚩尤族正闹饥荒,把某甲养着吧,肉又不能吃,还糟践粮食,我们自己还吃不饱呢!于是把某甲杀掉,这就是杀刑。也许杀了以后觉得不解恨,再往他尸首上砍几刀,这叫戮。如果当时蚩尤族生产力发展了,粮食够吃,觉得某甲可以留着做个猪倌帮忙喂猪,又怕他逃走,大伙一合计,觉得养猪靠手就够了,就把某甲的脚给剁了,这就是剕。这是后来黄帝族要发明的刑罚,蚩尤族可能还没有掌握。某甲虽然脚断了,但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逃跑,于是每天苦练倒立,终于有一天,靠双手倒立着跑了。蚩尤族人把他捉回来,在脸上刺了“这是蚩尤族的奴隶”,涂了墨,这就是黥刑。想想还不解气,又把丫鼻子给剁了,这就是劓刑。再把耳朵给削了,这叫刵。某甲身残志坚,趁男人们出去打猎,把蚩尤族一个MM给泡了。男人们回来一看,怒了。一个机灵的家伙咆哮着“去势!去势!”于是就去势了,这就是椓刑。当然,某甲这个时候也可以改变性取向去勾搭男人,而且这在当时不算犯法,大约要到商朝的时候才予定罪。以上五刑,都是肉刑,在中国法制史上一直沿用到西汉,才由文帝基本废除。之后又经反复,真正的清除,要到清末修律。这五刑将来要经过皋陶改造,就是大多数法制史课本上所谓的“奴隶制五刑”,以与后来所谓的“封建制五刑”相区别。始作俑者是蚩尤,发扬光大者则是我们的华夏首任大法官,也就是后来的皋陶了。聊公说完这些,咳嗽一声清清嗓子,问:“大家明白了吧?”皋陶咽了口口水,说:“大哉其创造力!那蚩尤是怎么想得到刑这种东西的呢?”聊公说:“问得好!要知道这刑是怎么来的——啪!(惊堂木声)且听下回分解。”

内容概要

秦涛,江苏常州人氏。少好文史,小学二年级通读《三国演义》及《新华字典》,至今引以为傲。长而偏科,遂负笈西南攻读博士,常以杂而不博为恨事。2012年起担任央视《法律讲堂》主讲人,每自以为“说的比唱的好听”,时人未之许也。已出版作品《老谋子司马懿》。

书籍目录

一、传说时代:从洪荒中走来
3
一块板砖引发的血案
3
铁面无私皋青天
4

5
换了外国怎么审
6
五刑
7
刑起于兵,法起于律
9
死而不亡蚩尤族
11
边立法边造字
12
首例问责制和迟到处罚
13
诸神隐退,装神弄鬼
15
二、夏商西周:上古的光荣与梦想
16
神与王的矛盾
16
以德配天
18
齐鲁斗法
20
第一个隐喻
22
第二个隐喻
25
周公制礼
27
法律是什么
30
在西周生活
32
在西周犯罪
38
一个案子了结西周
42
三、春秋战国:白金时代的破与立
46
二尸三命案
46
子产铸刑书
50
邓析之死
54
最低共识
59
道家无为
61
儒家教化
65
墨家无别
70
法家法治
74
春秋战国的视野
87
四、秦:法治的理想国?
89
给你三个选择
89
秦国御前会议
92
旧制度与大变法
96
变法的后话
101
我们曾经有过选择
109
秦朝御前会议与政府保姆论
115
秦朝的N种死法
120
竹片上的法律
128
清算秦王朝
134
五、汉:时间中止了
137
汉朝的抉择
137
道家大放异彩
141
法儒再出江湖
148
为皇帝立宪法
153
春秋决狱
159
赵娥手刃仇人案系列报道
167
复仇!复仇!
171
张成之子遇赦杀人事件
175
党锢之狱倾人国
178
六、魏晋南北朝:中世纪并不黑暗
182
死在三国
182
一个判例的诞生
186
一肚皮古义的《新律》
189
不识《泰始律》,读尽法律也枉然
193
法治及其儒家资源
197
人治法治三层次裁决机制
202
脱胡入汉《北魏律》
206
南北朝的法律世界
210
七、唐宋:百川归海的中华法系
215
隋律兴亡纪实
215
三省六部制
219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222
一个虚构案例的唐朝命运
226
我们曾经天下第一
230
狄仁杰VS来俊臣
233
十三岁少女杀人未遂事件
237
包青天与大宋提刑官
242
八、明清:几度夕阳红
245
明朝那些法儿
245
老朱的群众路线
247
锦衣卫•东厂
249
原法
251
清朝法制过眼录
254
三千年文祸
256
历史在这里转弯
258
未完待续
260

编辑推荐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编辑推荐:从没有法律史——如此搞笑、穿越、惊悚、悬疑、无厘头;从没有故事——蕴含如此丰富而真切的法律史知识;可以读得非常开心——彻底松弛大脑,跟着剧情爆笑和傻乐;可以看得非常睿智——高速运转大脑,随时把握情节与隐喻!

作者简介

从没有法律史——如此搞笑、穿越、惊悚、悬疑、无厘头;从没有故事——蕴含如此丰富而真切的法律史知识;可以读得非常开心——彻底松弛大脑,跟着剧情爆笑和傻乐;可以看得非常睿智——高速运转大脑,随时把握情节与隐喻!

图书封面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书中学到的几点1、统治者总要为自己的统治想一个理由,凭什么你能做老大,我就不能做,于是,天子,以德配天,乃至后续的,有德者居之,适应天时等各种论说的出现,都是为了解释皇权的正统性2、帝王的御下之术,伴君如伴虎,其实,主要是因为,皇帝可以无视法律,随便给人问斩,按目前的道理而言,其实,帝王和臣子都是一样的,他们只是代理人,替老百姓治理这个国家,让老百姓过的更好,希望我党能够坚持为人民服务啊,统治者乱法,法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没有价值,法奔溃的时间也就不远了3、有共识,才有分歧,没有共识的分歧是没有意义的,是鸡同鸭讲所有的争论应该建立在对讨论基础点的共识上,比如说,前提条件,假设条件,如果连这个都没有共识,我们去讨论结论,又有神马意义呢4、法治好,还是人治好其实,统治者就是在二者之前找一个平衡点,法律不能被舆论绑架,同时法律如果能被舆论绑架,也说明,法律还不够完善,完善的法律不应该多,法律多了,也就相当于无,因为法律太多,大家都还没学习呢,谁知道新法,届时引用哪个法律都不知道已经忘记哪个人的论点1)法治,底层的严格按照法律走2)管理着,这个侧面的可以做春秋决狱,也就是说,在法律的外延,可以利用儒家大义进行对案件的判决3)最高领导层,对于管理者无法完成的,无法决议的,就由最高领导者决议,这让我想到改革开放时候,所有的工商个体都是试点,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都有判刑的危险,这个时候,其实很多违法的事例,都需要我们的邓爷爷来决定,比如傻瓜瓜子的创始人
  •     寒假在多看阅读上偶然免费下载,假期心神不宁,读了几页随即放下。半年之后,再翻起,不禁拍案。对于历史,对于东方,对于西方,从小到大接触到的各种信息给人的直接感触就是我们中华文明是一个重情义轻理性的文明,而西方在古希腊的理性精神与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的传承下一直就是一种讲究理性尊重人权的文明。最近一年都在读一些历史书籍,比如吴晓波先生的中国商业经济史三部曲,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等等,这些书读完后并没有让我产生一个直接的答案,比如越发肯定了上边的论断,或者推翻了上边的论断,但至少感觉走在了寻找答案的路上。就好像在历史的真实面目之前,我们都是瞎子一般,道听途说外加自己的幻想虚构出了一个模模糊糊的轮廓,但在历史活生生的细节面前,才感觉到与真实之间曾经隔了许多层纱,才知道之前那个轮廓是那么的经不起敲打。读史最大的驱动力就在于历史的本质总让人迷惑不解。无数的细节构建了历史,而从这些细节当中能否构建出历史的本质,历史的主体,历史的框架,无疑是非常考验写“二手”史书的作者的。我等不才,看原史就像晚上摸象,而这类带有作者自身观点的“二手”史书,真是为我们在黑夜当中点亮了一盏油灯,在理性的精神和更高的视野下,带领我们去感受历史的本质。跑题了,本书读完,最直接的受益有两点:1.中国的法律发展是带着理性的光辉的,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以及朝堂官员,对于法律的思考,制定,执行都是经历过非常严肃的探讨的。2.更新了我这种从小被依法治国教育所默认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法制的不单纯是要求我们依照律例去机械的判决,法的本身在于维系社会维系家庭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律则是避免被人治所左右而做出的一个相对客观的参照评判标准。二者的结合才是真正的散发着理性光辉同时不失人性的社会。希望未来,我们能在这样的路子上逐渐走下去!
  •     我怎么是第一个写影评的人。不,是书评。(我感觉我沾染了聊公之无厘头气味,下面要好好说话)这是一本好书。觉得它好,不是因为它用无厘头的这种方式,偶尔还让历史人物来个错位旅行。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又是聊公的话,我感觉我出不来了)。刚开始入戏的时候,觉得这种无厘头有点无聊,有点多此一举,而渐渐跟着历史的进程,就能体会到其中乐趣。我们都知道,如果对历史这一块不是特别感兴趣,那你在读它的时候是很容易睡着的,而读这本书的时候几乎没有这种疲感。当然,它归功于聊公的有聊和有料。什么料?感谢聊公取的历史材料基本都比较有意思。法律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因为它是由人制定出来的。可是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莫大的差异,所以法律的制定与发展也必然成为一场博弈。读这本书中的法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能够复习一遍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至于聊公与某甲的不断穿越,倒让我想起一部电影来,《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聊公,难道你是耶稣?话不多说,用丘吉尔的名言结尾:你回首看得越远,你向前也会看得越远。等会儿,这时候某甲拼命拉住即将关闭的大幕,大喊道:不注重过去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谢幕之后,远在海洋对面的安倍,不禁打了个冷颤。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秦涛博士好棒 用幽默轻松诙谐的视角解读中国法律史
  •     此书用诙谐、幽默的口吻叙述我泱泱中华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件,符合现代人的思维和语言习惯,值得一读!
  •     虽然觉得聊公和某甲显得有些啰嗦,不过反念一想不这么写中国法律思想史就会变得很晦涩深奥,推荐给喜欢法制史人们的入门读本,即使书名和部分内容不显严肃,读完也足以让人掩卷沉思,作者给我提了个醒,也许这片大地上照搬西方那一套并不好用,回头再去读读《论法的精神》和乡土中国。
  •     作者在大学本科中写出的东西
  •     这天马流星的写作风格,我喜欢
  •     忽视这个随大流的书名吧 | 学历史的时候很少学到当时的法律,本书是不错的普及教育 | 春秋战国的部分好似政治哲学史, 后来则越来越具体的谈到当时的律,案例之类 有些案例挺有意思. | 通过虚拟人物对话来思辩, 人治? 法治? 恶法是不是法? 法与情相悖与常理相悖 怎么办? 舆论干预司法 好吗?....别急着回答或许有时候我们只不过从一个偏见走向了另一个偏见 | 本书最无奈的一句话当属 "'阿云案'唯一的局外人,就是阿云. "
  •     看了那么多的法制史书,这本的确是一本不错的好书。笑着学习。
  •     前半部分对于儒家,道家,法家的分析很到位。对于各家的观点总结得相当精辟。后半部分有点简略。
  •     各种别笑系列中偏门的一本,作者知识背景不错,但俗与雅之间的整合毕竟困难,法律史入门休闲书籍
  •     内容尚可,文风带点幽默。适合初学入门者或者用来普法。用法律阐明历史,用历史阐明法律。
  •     有时觉得,或许做科研的我和学法律的你们真的有点缘分。2016Sept10th记。
  •     满满的干货,当然对于历史系或者法学系的来说就不算什么了。边翻袁腾飞老师的中国史才看完的
  •     作为一个学过一些法律基本知识的法学本科学生,我觉得这本书很好,既不过分深奥又处处充满作者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重点是真的很能启发我也跟着去思考。第一次对我国法律史怀揣着如此真诚的敬畏。如果有心想了解中国法律史的话,这本书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读书最后的效果因人而异,本书的风格我想也未必是所有人都喜欢的。
  •     秦涛大神的这本书将中国法律史讲的像小说,搞笑中引人深思,真的是很不错的一本书。整本书处处可见辩论之争,师兄的博古通今精读文史,实在是让人佩服。聊公之伟大,实在可以和当下大火的钟馗相比。
  •     无厘头的诙谐语言,讲中国到近代的法律史,很不错很不错。不是学法律的,我也看懂了
  •     就当科普书看呗,指望深入的了解一段法律史肯定不能看这书,别期待太高。
  •     别样的风格讲述了中国的法制史,的确让人爱不释手
  •     从《极简欧洲史》了解到《查士丁尼法典》,突然就想找点儿普法读物了,想想我也够迟钝的,早应该有这样的觉悟啊,回想去年数次请教法律顾问,拜读文字后就佩服不已。于是开始找书,就找到了这本。读毕,感慨作者果然大才,上下五千年的法律史在一个个故事中呈现,读起来引人入胜;同时,又有足够的专业精神,引人深思探究。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诸子百家对人治和法治的辩论,我一直以为人治是落后倒退的,一切都应依法办事,殊不知法治所需的法律文本永远不可能涵盖所有现实生活,尤其还存在大量法与理不符的情形。此时,不论舍理从法还是舍法从理都有问题,而早在西晋时期,就有先哲提出“人治法治三层次裁决机制”,要求中下级司法官员恪守法律条文,用生命捍卫法律;高级才能依理论当,疏通法律与情理之间的隔阂。于我而言,不就是应该死守底线吗
  •     把类似法律制度史这一严肃的话题,变得幽默、穿越、悬疑、无厘头。。。。种种现在流行的网络文风集合一体,使得法律制度史变得真正适合了大众品位,但没有去迎合快餐式文化的表达方式,好书!
  •     其实很严肃,个人觉得把刻意搞笑的部分去掉会更好吧
  •     风趣幽默,可以当闲书来读,娱乐一下,顺便复习回顾一下中国法制史
  •     的确有意思,要不是有人推荐,仅仅这个恶搞的名字就会擦肩而过。从本质上论证了法和律,没想到的角度来说,特别好玩。
  •     诙谐、通俗的中国法律史普及读物!推荐。有治人无治法
  •     半个法律人认为该是写的最诙谐幽默的法律史科普书籍了吧
  •     网上读了免费的前一段,一发不可收拾
  •     因为是法律专业的 所以觉得蛮好看的
  •     2016最后一本书
  •     很有趣,闲暇读读挺好,有收获
  •     作者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解中国法律史,从上古走开直到明清。不过有一点就是看这本书还是要一些基础的,不然就只能笑了。因为有些知识是不能恶搞的,但是作者对它的风趣解读可能会误导不明真相的读者。不过这只是对于法学人士来说啦!如果是仅供消遣那就无所谓了。
  •     书很好,诙谐幽默,内容丰富,能学到很多
  •     研究生学的法律史,可能在现在功利色彩很浓厚的社会,很多人觉得学法制史有什么用啊,自己当时也是因为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好考才选的法律史,可是真正开始学习它,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专业。现在也开始教我的学生法制史,读了秦老师的书,感慨良多。佩服秦老师的渊博,正是有您这样的大师,法律史专业才有希望。向您学习!
  •     140622已购
  •     曾经很好的朋友推荐的 配合课本读正好 但是没读完就丢了
  •     哈哈之余,若有所思。减压。3.5。
  •     用词迁句幽默风趣.对我们读者而言.这样的风格的确能够产生很大的阅读兴趣.没有买错
  •     里面包含太多常识,不一定是法律,有政治,通过这本书解释通了很多疑惑,比如,希腊民主的解体,封建必将消亡,我很少给一本书满分,但是这本书值得
  •     在快乐中学习!轻松学习中国法制史!值得一读!
  •     作为法律专业学生看完这本书后感觉受益匪浅
  •     白话说法史,一般读者读起来也可以很带劲儿!
  •     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果断下单了先秦政治思想史,收藏了文史版法律讲堂。
  •     还没看 期待有用 质量好
  •     还没看,人物有点等不清啊
  •     文字语言诙谐搞笑,文章内容发人深省。读书可以明智,读史书可以知兴衰。读这本别笑,尚需一些法律基础、历史常识,书里面各种思想流派的争辩可谓一大风景,感叹聊公历史知识的广博,钦佩作者对法律思想的洞悉!
  •     法制史的老师若这样讲课,估计效果甚好。
  •     看似不正经,满纸黑幽默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才看了一小段,第二次看作者的书了,长知识又不乏味,喜欢
  •     好书!!!!!!!值得拥有
  •     以轻松的手法去描述中国的法制史,不错
  •     看似无厘头,其实很严肃。PS:封面实在太有地摊畅销书的气质了,差点被直接丢到差评的书架上去。
  •     对于那些过于吹捧和过于贬低实在不能理解。客观来说,作为法律史普及读物算好的了,学富五车的大家也未必能写出这个效果。这本不是学术著作,所以不要那么苛求。
  •     有种故作幽默的生硬感,让人读了很尴尬
  •     没笑,很好的业余人士科普书
  •     希望能对我古代法律史有帮助
  •     从另外一个视角展现了中国法律的发展史,诙谐幽默,通俗易懂
  •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将雅化俗,言之有物,法制中国之佳注脚。
  •     四点五星,有些段子太生硬。其他都很好,不止于讲述法制史,难得又复习了一下法制史。
  •     中华法系自有所长,还真不必什么都推西方
  •     看过的最有趣的“专业书”!
  •     看这个名字,想起来袁腾飞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都是一样调侃的语气,本书却深邃、专业化得多。我本学期有中国法制史的课,因此买来当课外读物,随老师进度读,仍觉得有些许吃力。
  •     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
  •     有趣 引发思考 但是觉得更适合法学学生读 普通学生还是难以理解
  •     闲来可以长见识
  •     想学学法律,希望有用
  •     文笔流畅,语言幽默,在看书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法制史。
  •     买来提高法律史兴趣的,结果测评出自己是文盲啊。。。。。。好多字都不认识--!内容很丰富
  •     当小故事看,看出大问题
  •     法律不再枯燥,有趣的很。
  •     通俗易懂,但是觉得“史”比较突出,“法律”还不够,仅仅走马观花看看。
  •     听别人说,不如买本回家看
  •     作者笔风幽默至极,风趣盎然;想象丰富,不拘泥传统。读罢,便大致了解中国古代的法律史,打破了人们固有观念,原来古代时候是这样阿。
    作者笔下语言背后意味却是令人不由深思当到中国法治该如何发展?
    最后一点小问题,因为本书写的是古代法律史,所以有很多生词,建议能注一下音,如果一个一个去查真的很耗时阿!
  •     低俗之作
  •     这才是我脑袋里的怪东西。科普文的背后是深厚内功
  •     读起来很轻松,很搞笑
  •     学校老师写的,必须支持下。。囧
  •     容易理解。趣味性强。很容易读。历史也很全。就是有的时候废话有点多啊
  •     西政校友编著。对法制史的记忆有帮助
  •     配合着法制史来看的,无疑使历史变的更生动鲜活。唐之前还好。之后似有狗尾续貂之嫌。只能算半本好书。
  •     书已读完,深入浅出,语言幽默,作为了解法律史的课外读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最近在看这本书噢 很好看 内容很有趣~可以了解中国法律历史的发展!!!可是好惭愧!很多专业性的词不知道发音!不如第一节那些什么獬$哈哈 书不错 推荐看噢~内容真的很有意思。
  •     作者博闻广见,幽默风趣,IN……成功解救枯燥无味的法制史。
  •     看看中国的法制史吧。。学法学的人看下
  •     内容非常丰富,幽默,诙谐的手法来描述中国的法律史,值得一读的书。
  •     一旦某人或某集团说自己代表了谁谁谁,那么我们就要去思考:第一,你凭什么可以代表?第二,如果你代表他,那么如果你和他矛盾了,我们相信谁?
  •     很有意思的法律史书 推荐
  •     中国法律史的读物,文字风趣幽默,但是配合专业课一起看也收获颇丰
  •     很有普及意义,受教不少!
  •     精辟入理,诙谐风趣,从各朝各代的法律视角,观看朝代的更替,赏叹王国的兴衰。
  •     大致翻看了一下,好书,很值得一读,最近很忙,抽空慢慢看吧!
  •     将严肃故事融入到段子中,作者理论知识还是很丰富的,看得很爽。
  •     这本书把历史讲得很有趣,很容易记住
  •     如果你并不想看深奥厚重的专业课本,那么这本书将是你了解中国法制史的不错选择。作者以幽默风趣的口吻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主导叙述又极富专业真实法律史知识。个人觉得本书最大特点,会让你觉得上下几千年的法治历程是活生生摆在你面前的,甚至会有孔孟商鞅坐在你面前给你讲述他们的理想社会的错觉。
  •     偶尔在书店闲逛,发现这本书。本身是学法律的但是刚看到这本书时,细细品味发现故事铺垫意犹未尽,信手拈来之故事,步步演绎法律史说。颇有《明朝那些事》之风,实乃开心学习之丰碑。让枯燥的法律史如此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而流连忘返呀。值得推荐。
  •     这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手法,描写了千年的法律历史,让人在愉快的气氛中读懂历史。
  •     在史书上留下痕迹的,必有其当时当地的意义,后人不应苛责古人。然叹息“有律无法”,千年历史的闪光点犹如深海荧光。
  •     文章例举了各种文献中的说法,将法制史上的著名事件还做了比较法的研究,很轻松幽默的学习了法制史
  •     很好,很有意思,是一本有意思的读物
  •     聊公,哈,你真是深沉而逗比。
  •     很有趣的一本关于中国法律发展史的书,笔调诙谐,内涵深刻,值得一读。
  •     很好的故事书,休闲读读,顺便把法制史过了一遍,不错,可惜参加司法考试时候没有读过,那时候可被法制史折磨的不轻,不过作者有些地方有强行卖萌的嫌疑,卖萌犯规哦!
  •     看了些挺好的,但貌似不是特别搞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