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英译诗文选:东坡笔意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1355627X
作者:林语堂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林语堂(1985—1976),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以写作和翻译的形式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在英语世界影响深远。

书籍目录

Record on the Terrace for Stepping on the Void
凌虚台记
Paper for the Palace Examinations
拟进士对御试策(节录)
Painting the Inner Law of Things
净因院画记
Memorial to His Majesty Emperor Shentsung
上神宗皇帝书(节录)
The Valley of Yuntang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Ankuo Temple
黄州安国寺记(节录)
The Stone Bell Mountain
石钟山记
The Story of a Girl Who Came Back to Life
处子再生
The Secret of Longevity Life
延年术
To Eat and Sleep
措大吃饭
Truth Is Harder to See than the Sun
日喻
Tungpo on the Art of Writing
与友人论文书选
Moments with Su Tungpo
志林书札选
Song of Shangtu
上堵吟
To Tseyu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 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 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Nostalgia—In Response to Tseyu’s Poem
和子由渑池怀旧
On Duty at Court on New Year’s Eve
熙宁中,轼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今二十年矣。衰病之余,复忝郡寄,再经除夜,庭事萧然,三圄皆空
To Tseyu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
Lakeview Terrace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The Sigh of a Peasant Woman
吴中田妇叹
West Lake
饮湖上初晴后雨
On His Trip to Fuyang
新城道中
On the Western Garden
西斋
The Recluse Pavilion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吏隐亭
Cloud Gazing Tower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望云楼
To Tseyu—On Leaving for Michow in Early Morning, to the Tune of Ch’inyuanch’un
沁园春 孤馆灯青
A Dream, to the Tune of Chiangch’engtse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Mid-Autumn Festival, to the Tune of Shuitiaoket’ou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To Linkao at Night, to the Tune of Linchiangsien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Let Me Go Home
满庭芳 归去来兮
Random Thoughts, to the Tune of Shinghsiangtse
行香子 清夜无尘
For Chaoyun, to the Tune of Tuenchiao
殢人娇•赠朝云
Plum, to the Tune of Hsichiangyueh
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
Imperial Decree Conferring Posthumously the Title of Grand Imperial Tutor Upon Su Tungpo
宋赠苏文忠公太师敕文

作者简介

《林语堂英译诗文选:东坡笔意》是《林语堂英译诗文选》(全六册)系列作品之一,收录林语堂翻译的苏轼诗文30余篇,林语堂熟谙中西文化,其翻译中有创作,译文不仅充分展示出其英文造诣,而且把中国文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传达给西方读者,使西方读者能够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进而推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林语堂英译诗文选:东坡笔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作者 一滴水的重量郴州白鹿洞有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词并苏轼跋,米芾书词和跋,后刻于石上,世称“三绝”。成都武侯祠镇馆之宝唐碑,由唐宰相裴度撰、书法家柳公绰书丹、名工匠鲁建刻石,又称“三绝碑”。清华园内“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堪称彰扬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的丰碑:“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阙纪念碑由“义宁陈寅恪撰文、闽县林志钧书丹、鄞县马恒篆额、新会梁思成拟式、武进刘南策监工、北平李桂藻刻石”,集各领域一流大师之力,四美具、二难并,堪称当世多绝之碑。      与撰文立碑相较,编书立著是另一种纪念和记录方式,而后者于精神之弘扬与思想之传布,影响甚至更为广泛。为纪念林语堂先生两个甲子诞辰,《林语堂英译诗文选》(全六册)从策划之初即以打造一部出版界“多绝”之碑为目标,搜集整理林语堂英译古诗文名篇,辅以名作原文,配以传世书画,试图在书卷之中还原一个古今相续、中西相通的交流场,使读者在更大的空间更多的维度来阅读林语堂。      林语堂的“有不为斋”里挂着一幅自评的对联,“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由梁启超手书,是书房里最重要的装饰。气魄鸿大,是林语堂致力沟通东西文化交流的真实写照。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士,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氏从事英文创作三十余年,以写作和翻译的形式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在英语世界影响深远。      一、   因求学和工作的缘故,林语堂曾旅居海内外很多地方,但不论走到哪里,他都随身携带着一套精心挑选的中国古籍,一读再读。从这些书籍中,林语堂又摘选精品,译成英文,曾专门结集出版《古文小品译英》,另有若干译作散见于《生活的艺术》、《苏东坡传》、《吾国与吾民》、《中国的智慧》等作品中。      进入林语堂视野的,均为代表时代和风格最高水平的名篇,从先秦诸子散文,到魏晋辞赋,再唐宋诗词、明清小品,一方面,这些文章时间跨度很大,不拘于一时一派,另一方面,又可见林语堂所崇尚的道家精神贯穿其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皆为“滋养灵魂、放松精神、赞颂生命”之作。      编译古诗文在林语堂的创作生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不光是就林语堂文化使者的身份而言,更是就林语堂的文学艺术思想体系而言。林语堂在《古文小品译英》序言的开头即坦言,所选作品多少都带有一些“闲逸”的气质,并进一步解释这关乎“简单生活的诗意和美感”。因此,林氏译笔下反复出现苏东坡、陶渊明、李笠翁等人的作品,并非偶然,其间隐然贯穿着一种人生哲学。而这种哲学在辞官归田、临流赋诗的人生思考中,在独往山中、慵对风月的审美态度中,也在拔钗沽酒、赌书消茶的生活图景里。      林语堂认为,“陶渊明到白居易再到苏东坡,都是沿浪漫主义一脉相承”。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京华烟云》中最终抛下俗世云游四方的姚思安形象的创造,到带有悠闲甚至超脱的作品译介的偏好,再到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观的提倡,林语堂的思想是一贯的。陈平原在《林语堂的审美观与东西文化》一文中更加明确地指出:“由中郎而东坡而陶潜而庄子,林语堂这才寻到真正的‘根’。林语堂艺术思想四个支点(非功利、幽默、性灵、闲适),借助于道家文化,才真正汇为一体。”      因此,以时间为序编辑而成《林语堂英译诗文选》不应简单看作一个个散篇合集,从某种程度上,它体现了受过现代学术训练的林语堂反观古典文学史的思考,并构成了林氏心中古典文学谱系,甚至林氏思想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面。由此,从原作编选的角度,可称“一绝”。      二、   林语堂将翻译视为一种艺术,在《论翻译》一文中以交友为喻,“翻译很微妙,非与原作者心意相通不能做好;翻译一位作者的作品相当于用一种新的语言为他发声,这样做的前提是要与作者成为朋友。”林语堂英译古诗文选是对这种翻译观的最好注解。      首先,林语堂对原文的选择是自由的,只翻译自己喜欢的作品,只译介与自己意气相投的作者,这在他最为推崇且译介最多的苏东坡身上体现得最明显。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的序言中写道,“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其次,正是受这种“用一种新的语言为友人发声”的观点的影响,林语堂的译文常常呈现出两种极具差异化的倾向。对写实性文本的翻译,除为篇幅计所做的故意省略外,译文的信息的呈现力求完整,如陆龟蒙《书李贺小传后》和秦观《五百罗汉图记》的翻译,对细节的重塑可谓纤毫毕现。另一方面,原文文体特点造成的铺陈,林语堂在翻译中又以一种“为友人发声”的自信,大刀阔斧,几近重新创作,陶渊明的《闲情赋》和摘选苏轼与若干友人书信编译而成的Tungpo on the Art of Writing可算典型。      林语堂英文创作之水准已为世所公认,在古诗文英译上,林氏简洁从容的行文与恰如其分的几处幽默之笔,似乎是文言文与英语在他这里达成的某种默契,此为《林语堂英译诗文选》的“二绝”——译文之绝。      三、   中国古代的文人生活里,诗文书画本不分家,古典文学中的经典形象和故事在艺术世界里也不断被演绎、被“言说”,也因此诞生了许多书画史上的传世之作。《林语堂英译诗文选》在编辑过程中,搜集了许多与诗文主题相关的书画作品,遴选最具艺术价值的纳入其中,在语言文本之外,创建另一个阅读的维度和空间。      首先纳入考虑的是与文本直接相关的书画作品。庄子寓言《鱼游濠上》配图为宋代李唐的《濠濮图》,展现深秋时节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之上讨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场景。王羲之《兰亭集序》既有冯承素摹《兰亭序》拓本,又有文徵明描绘“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兰亭修褉图》。      作者本人的艺术作品同样重要。《东坡笔意》分册主要配以苏轼本人创作的或以其交游行止为主题创作的书画作品。与《黄州安国寺记》一同呈现的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创作的“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上神宗皇帝书》(节录)配马远《西园雅集图》,可见苏轼、黄庭坚、秦观、晁补之等名士雅客集会驸马都尉王诜府第西园之盛景;苏轼仅存的两幅(可确认的)画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也依主题穿插其间。      林语堂提倡小品文笔调的写作,他的英译作品中明清小品文达一半以上。《明清小品》(上、中、下)在配图时主要选择与文本创作于同一时代、在主题和审美风格上与原作最相契合的作品,譬如,以周臣《春泉小隐图》配陈继儒《小窗幽记》,以陈洪绶《斜倚熏笼图》配李笠翁《品香》,等等,以图画充实读者对于过往时代的想象。      由此,围绕名作名译搭配的名画名帖可称为《林语堂英译诗文选》的“第三绝”。此外,著名书法家、艺术史家白谦慎为各分册题签书名,在“三绝”之外再添一绝。兰梅竹菊四种藏书票的设计、字体字号的选择、各册封面颜色的确定,无一不是经过反复考量和打磨的结果,旨在赋予这套书更多的价值和美感。      结语   以名译配名作,以名画配名诗,《林语堂英译诗文选》是致敬经典,是阅读体验和审美体验的尝试创新,更是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力图打造出版界的“三绝碑”。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看到一些中学时背熟的名篇,心中浮现出以后在晚上灯光下复习、朗读、重背、抄写、默写的情景;其他古文和诗词也是;“硿”这个字原来早已学过;《东坡志林》一定要找来看;“清夜无尘,月色如银”写那种月下空明的境界数他最佳;“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宦海风波定后,不过希望这样简单的生活罢了。
  •     很少读古文了,这么精致的书很值得收藏;奖品给五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