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

出版社:江西美术
出版日期:2006-10-01
ISBN:9787806909188
作者:过伟敏
页数:438页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  城市历史地段景观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  建筑空间的更新设计与再利用  三  建筑室内设计延续城市文脉的方法  四  空间的语言同构作为室内外景观形态连续的手段  五  解读传统民居建筑入口的“表情”  六  江南水边聚落的模式语言  七  江南传统滨水城镇的亲水空间  八  江南水乡桥的景观意义  九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雕刻在参与景观艺术构成中的作用第二部分  个案研究  一  关于无锡城区旧建筑和历史风貌街区的调查研究  二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关系  三  街道类型和公共空间  四  地域建筑景观的艺术特质  五  装饰艺术及建筑细部第三部分  无锡城区旧建筑和历史风貌街区图片  一  清明桥沿河、南长街、南下塘、船厂里、日晖桥、大窑路、黄泥蜂、夹城里等街区  二  周山浜、长庆路、绿塔路等街区  三  竹场巷、北闸街、蔡墅巷、三里桥、青石路、后祁街、民主街、霞美路、东升里、梨花庄、丽新路等街区  四  江尖、龙船浜、和新里、开源里、上下河塘、惠山浜、惠山直街等街区  五  道长巷、西河头、连元街、小娄巷、东大街、新生路大院弄、福田巷、中市桥、汉昌路、河埠里、日晖巷等街区  六  荣巷、朱祥巷、蠡桥村等街区  七  门脸  八  窗户  九  山墙  十  装饰与雕刻  十一  石作  十二  中西合璧建筑  十三  工厂及水运  十四  传统生活用品及生活设施  十五  门牌号及指示牌与涂鸦第四部分  设计研究  一  区域保护与改造的设计实验  二  单体保护与改造的设计实验附录  无锡地区旧建筑部分装饰图案  一  雕刻饰纹  二  马头墙山墙檐部  三  门饰  四  窗饰木雕  五  擎檐撑裙饰木雕  六  瓦饰屋脊  七  柱础  八  石雕砖雕参考文献连结历史与未来


 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江大师生8年研究无锡“老房子”出专著这是一本散发着油墨香气的厚书。摊放在我们面前时,它还没有在书店上架。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师过伟敏、史明领衔编写的《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汇集了无锡城区几乎所有地区的老房子图片2000余张,并首次更从建筑理论高度分析了无锡老街、老屋的种种特质。抚卷品览,会发现我们身处其中的城市是那样的熟悉,又那样的陌生。扒扒梳剔理 细叙无锡城市变迁作为第一部以无锡城区传统街区旧建筑及其环境为研究对象的建筑学、设计艺术学专著,《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全面调查了2000年以前尚存的旧住宅和老街区,梳理了锡城老房子的建筑面目。为我们梳理出无锡建城2000余年来建筑面目。在城市规划上,历史上的无锡始终受到河网交错的自然环境、(河网交错)和中国传统棋盘格局人工控制(中国传统棋盘格局)的双重影响,但因为它的行政级别低于扬州、苏州,又高于同里、乌镇,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格局。与其他江南城镇不同,无锡“水巷曲弄、粉墙黛瓦”的传统街区深深烙上了农、工、商的印记:因为无锡的农、工、商一直在国内有重要影响,使得传统街区在通常江南城镇之外,别具自身特点。特别是近代产业的发展消亡,留下了深深印记:北塘运河两岸米码头、布码头因河成市,街随河走,屋顺河建。沿河居民因地制宜地开设商铺。这里巷弄曲折,多居住市民阶层。没有豪气的院落,小型“蟹眼”天井随处可见。城内崇安寺、城外惠山直街一带,则次第开着酒楼茶馆。荣巷老街明清以来一直是无锡城郊重要的街道,作为太湖流域少见的水陆相衍型古镇留下许多历史久远格调高远的“老房”。从清至民国,棉花巷相继建造不少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宅,到抗战时形成了当时的高等住宅群…… 小小天井 显显露无锡人的精明“庭院深深,深几许”,中国人自古对就对庭院情有独钟,多少家庭事务在小小的天井里发生、完成。然而无锡人却偏爱那集合了观赏和实用功能的天井。阳光充沛时,天井中通常晾满了主人的衣物;阳光充沛时,天井中便晾满了主人的衣物;大雨滂沱时,天井四周的排水沟决不让家里“水漫金山”;加之朝向天井的排气口,整个排水和通风设施丝丝入扣,巧妙精致。这不仅适用本地多雨潮湿的天气,更在心理上契合了无锡人“四水归堂”、“财不外流”的心理。角落里那一两株观赏植物,与四周建筑的雕花漏窗、彩绘玻璃相得益彰,满足人们对“园”的遐想。天井四周的房屋一般都有二三层高,有很好的拔风效果。门扇开启时,人们坐在厅堂便能晨沐清风,夜观星斗,还可在天井摆上桌子吃饭。在获得户外空间的同时,又有一定的私密性,真是人井合一。  无锡的民居通常利用前后房屋来构造天井,即使两个房屋齐平排列,也会想尽办法来获取门前的一块空地。“不从范式,崇尚革新,实用为先,复杂多变”。过伟敏在小小的天井上总结出了精明无锡人在民居上的心思。大雨滂沱时,天井四周的排水沟决不会让家里“水漫金山”——房屋的排气口均朝天井,整个排水和通风设施丝丝入扣,巧妙精致。传统的蓄水通风系统不仅适用多雨潮湿的天气,更在心理上契合了“四水归堂”、“财不外流”的心理。天井虽“小”,依然可以满足你对“园”的遐想。不同的“铺地”将不同的区域一一划分。而在角落里的那么一两株观赏植物,与四周建筑的雕花漏窗、彩绘玻璃更是相得益彰。无锡民居天井四周的房屋一般都有二三层高,尽管阳光射入较少,但有很好的拔风效果。门扇开启时,人们坐在厅堂便能晨沐清风,夜观星斗。夏天还可纳凉,晚上可以在天井摆上桌子吃饭,在获得户外空间的同时,又有一定的私密性,真是人井合一。无锡的民居有用前后房屋来构造天井的。有限制的,就采用与相连房屋错开排列的组合方式。即使2个房屋齐平排列,也会想尽办法,利用一些墙体来获取门前的一块空地。“不从范式,崇尚革新,实用为先,复杂多变”。 无锡民居属于江南民居的大类型,但从小小天井上,过伟敏总结出精明的无锡人的特点。老屋新建 留下城市文脉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炸式地扩张。当有主政者的主观意志,亦有上个世纪60年代建筑理论的影响,“改造”的设想始终是摆脱传统城市结构和文脉的束缚。在“拆旧建新”成为主导思想时之下,大批具有实用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的旧建筑化为瓦砾。许多城市面貌几近一致,建筑风格的地域特征、文化生态消失殆尽。本书《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利用》用相当的部分篇幅讨论了这一问题,并专辟一章介绍江大设计学院近年来的一些设计方案。按照过伟敏的思路,无锡是个典型的江南城市,早期城市的形成和繁衍依赖于河道,蛛网状的建筑分布与人性化的空间处理极具地域特色。城市街区景观步移景异,层次极为丰富。因此对无锡城区的改造不宜采用“横平竖直”的道路结构,要甄别并尊重地段原有的历史信息,将新的信息通过设计手段与历史进行“对话”,特别保留那些传统上富有人性的空间处理方式。而不是片面求“新”、求“洋”。他认为,建设及建筑的吐故纳新是一个客观规律,对旧建筑循环再利用和保护城市风土街区并非保护落后,而是延续一个城市的文脉,保护和发展城市文化和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他指导的学生在古运河淘沙巷、清明桥等社区的改造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及“墙倒屋不倒”的结构方式等特色,既较好的保留了无锡特色老房子的轮廓肌理,又考虑到了现代社区生活的实用。                    走出怀旧的“蘑菇云”          ——访过伟敏教授十多年前,江苏美术出版社出了一套“老房子”丛书,从此那些东倒西歪,有着斑驳墙面的旧式建筑立刻打开人们对城市的记忆。成了一个最好的“忆旧”载体。无锡同类体裁的图片册也出过不少。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过伟敏认为这是称之:经济的持续提升后人们对转而寻求与之对称的“文化的必然追求厚度。可以说”,在质疑“拆旧建新”的同时被质疑后,城市上空升腾起了一个个怀旧的“蘑菇云”。在进行这项长达8年之久的“无锡城市建设中传统特色保护与继承的方法研究”前,过伟敏自己也曾做过“建新”的工作。 43岁已经拥有“博导”资格的过教授,在江南大学从事环境设计教研18年。同时,他还是建筑设计界里小有名气的“过老师”。 但在完成了许多设计项目后,他却渐渐发现随着高楼的增多、道路的拓宽,自己出生成长的城市就像童年时奔跑、嬉戏的青石路一样,越来越陌生了。我们是否失去了什么?设计师通过设计来影响城市建筑文化的力量是微薄的,尤其在当今浮躁的大环境下。过伟敏决定退回平静的书斋,走进自己熟悉的老弄堂老街区,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个城市的历史,并寻找求保护这种记忆的方法。开始是影像记录,研究发达国家在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文献,并率领研究生开始了局部性的研究,再组织进行这方面的实验探索。后来,曾在建筑设计与规划部门工作过的史明老师也加入进来。2004年,这一项目又得到无锡市建设局“市建设科技计划”的资助。赶上了建设“文化大市”和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好时候。终于能够把78万字的成结果奉献出来了。过教授反对那种“博物馆式”的保护,他认为对“老房子”的眷念仅停留在记录上,无异于一种自恋。他之所以甘于寂莫,下大功夫编这本书。除了过程的愉悦,更希望自己团队的研究,能给无锡保护和改造这些宝贵的遗产开拓一些思路。说起遗憾,则是研究的进程远远滞后于拆除的速度,书中照片上的许多房子现在已经永远消失了。说起欣慰,就是有不少学生已经由不解到热心,甚至把也迷上了“老房子”研究到了国外。还有他那上初中的儿子,也对老房子发生了兴趣,这本书里有些照片还出自他手呢。甚至有人赴国外读博时,也延续着这个课题的研究。(此文于06年12月4日在江南晚报发表,此为原文,发表文章有删节。此文合作者 石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