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经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11239761
作者:释永信 编
页数:17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出世间就在凡夫凡心凡行外面。出世间离我们远不远?说远也不远,就在我们的胡思乱想外边,说近也不近,我们的胡思乱想总是无边无际。出世间就在我们心中,世间亦在我们心中。超凡入圣,出世入世,都在我们心中。凡人圣人之别,不区别在外形相貌上,千万不要以为学佛成圣就怎么啦,住大雄宝殿,坐莲花台,香烟缭绕,万人叩拜,或者容貌就变得稀奇古怪,是吓唬人,这些都是想邪了。凡圣之别,只是一心之别,一念之别。别什么?凡人心乱,圣人心定。凡人做什么都心乱,想这想那,睡觉时心还乱,七梦八梦,打起坐来心更乱。而圣人内心干净得很,不管他手头上活多忙,从日出忙到日落,但他的内心始终不乱。佛经上所谓“涅槃寂静”,并不是指木头人一样死气沉沉,而是指圣人内心已没有俗人那种乱哄哄、杂七杂八的东西。所以古代禅师也说,开悟成佛,“不改旧时人,只改旧时的行履”。就是说,开悟成佛以后,人还是那个人,但是他的心变了,他的行为变了。他对世间一切事物都悟穿了,做人非常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清二楚,他从世俗的日常烦恼病苦纠缠中解脱出来了。仅此而已,非常平常,这就是学佛成佛对于人生的益处。 23论行修的厌世 释永信 佛教的“厌世”不是消极的,不是逃避式的心理厌恶,而是对世俗生活觉醒后,即体证世间万事万物空性过程中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佛教的“厌世”,对世俗生活的舍离,恰恰最能体现出佛教徒对于人生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超越自己的珍贵品质。正是这个意义上,相传唐太宗曾感叹:“出家修行乃大丈夫之行,非王公将相所易为。”如果我们不是简单地把佛教的“厌世”与世俗生活中的想不开、寻死之类混同起来,那么,修行者的“厌世”程度,即内心舍离世俗生活程度,应是衡量修行者修行功夫非常重要的标志。因为修行者舍离世俗生活的程度与修行者对世俗生活的认识觉悟程度直接相关,所以,修行者的“厌世”程度,也是修行者智慧水平的标志。一个人真对人生宇宙有所觉悟,对世间万事万物空性有所体证,那么可以肯定,他对世俗生活一定有所舍离。

前言

序释永信少林寺自建寺1500余年以来,历代高僧薪火相传,严格保持着佛教的宗法传承,为中国佛教的律宗、禅宗奠定了基石。中外文化交流是少林寺的优良传统,作为宗教实体,少林寺本身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少林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突出代表。为更好地弘扬少林文化,增进学者与佛教徒之间的互动交流、信徒与非信徒之间的互动交流,我提出创办一本内部刊物——《禅露》,并于1996年5月份发行创刊号。《禅露》上刊登的大部分作品,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与国际化结合,与时尚结合,与日常生活密切,与佛教修行生活密切,是一本读者喜欢读、值得读的文化交流刊物。转眼间,《禅露》杂志已走过15个春秋,先后出版发行60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与好评。今年年初,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朱庆博士及资深出版策划人舒霖先生,向我提出摘录《禅露》十五年优秀作品结集成册的建议,得到编辑部工作人员的一致支持。经编委会商议,决定将遴选出来的作品进行编校、整合,结集出版三本书:《先知先觉》《我思故我悟》《幸福禅》。这三本书将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在内容上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点,以飨读者。关于“幸福禅”,我想谈两点体会。一是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心境,心是快乐和幸福之源,幸福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我们把它想得太复杂了。二是何谓“幸福禅”?禅是什么?不胡思乱想就是禅。你整天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不好好做事,就很难达到禅的境界,就很难感受到法喜的充盈。“幸福禅”就是安住当下,活在当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找到自己的心,自己的那颗如如不动的心。现在,大家追求幸福感的需求空前高涨,各个城市也以居民的“幸福指数”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人们的内心缺乏信仰,让贪欲之心过分滋生。试想,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也没有尽善尽美的人和事。我们若是将不满足化为牢骚与抱怨,则丝毫感觉不到幸福和快乐。反之,若我们因不满足而积极奋斗、努力,就能感觉到幸福原来就在身边。禅在一笑一花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复杂;幸福也在一念之间,只要心中有快乐的种子,则幸福如影相随。我也相信这三本书,会给大家带来一丝清凉,一份禅悦,一份法喜。是为序。中国嵩山少林寺方丈 释永信二○一一年七月吉日于方丈室

名人推荐

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止恶扬善,行于正道,不着事相而无所住,因循事理,任运无碍,最后证得无上佛果。——释永信

内容概要

释永信,少林寺第30代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1988年2月,成立少林寺红十字会,创立少林书画研究院。曾经接受杨澜访谈。2003年10月,访问西班牙,拜会奥林匹克委员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促进中华武术列入奥运会运动项目进程。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先知先觉  01.息诤论(一) 菩提达摩  02.息诤论(二) 菩提达摩  03.息诤论(三) 菩提达摩  04.悟性论(一) 菩提达摩  05.悟性论(二) 菩提达摩  06.悟性论(三) 菩提达摩  07.血脉论(一) 菩提达摩  08.血脉论(二) 菩提达摩  09.血脉论(三) 菩提达摩  10.执相求理,终无是处 菩提达摩  11.大乘入道四行 菩提达摩  12.学佛的本起因谛 本如法师  13.妙在“道”无形 绍云长老  14.学佛也要定宗旨 达照法师  15.时时与佛不二方是正修 达照法师  16.一觉就是彼岸 达照法师  17.诸法实相无男女 妙一法师  18.圣言教中无二相 妙一法师  19.“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妙一法师  20.心即是佛 希运禅师  21.不做宗师 义怀禅师  22.论出世间 释永信  23.论行修的厌世 释永信  24.舍离与布施 释永信  25.佛之妄想 释永信  26.慧能禅师语录:清净法身 释延王编译  27.云居智禅师语录:见性成佛 释延王编译  28.神会禅师语录:烦恼即菩提 释延王编译  29.弘辩禅师语录:禅无南北 释延王编译  30.义玄禅师语录:万法空相 释延王编译  31.释永信方丈语录:压力与烦恼 彭明榜 李阳泉整理  32.释永信方丈语录:信念 彭明榜 李阳泉整理  33.释永信方丈语录:成功 彭明榜 李阳泉整理  第二篇 禅学禅武  34.禅宗基本 释永信  35.坐禅与禅定 六祖慧能  36.禅宗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周来祥  37.关于“和” 周来祥  38.《百丈清规》的滥觞 徐文明  39.禅和人的关系 释延王  40.坐禅开示 虚云老和尚  41.如果人们拥有了禅 释惟贤  42.达摩祖师的“四行”与戒律 释永信  43.继承“四行”的传统 释永信  44.少林寺禅学源流之一:跋陀、僧稠禅系 释永信  45.少林寺禅学源流之二:菩提达摩、慧可禅系 释永信  46.少林寺禅学源流之三:法如、慧安禅系 释永信  47.少林寺禅学源流之四:福裕曹洞宗法系 释永信  48.禅武同源之一:少林 释延王  49.禅武同源之二:生活 释延王  50.禅武同源之三:自然 释延王  52.禅武同源之四:自心 释延王  53.武术的禅与禅的武术 释延王  54.少林打七 释本如  55.少林打七的规矩 释本如  56.少林武功的三大境界 释延王  第三篇 佛禅入门  57.佛教的“空” 潘宗光  58.佛教徒的“思” 释正进  59.了生脱死 释永信  60.“六和敬”原则的现实意义 邹相  61.佛寺与道观 释延王  62.无相戒的佛学意义 徐文明  63.《金刚经》的体、相、用、宗 恒毓  64.修行的四个先决条件 虚云老和尚  65.八大人觉经 安世高  66.因缘果报 释永信  67.关于随缘 释永信  68.六道轮回 释永信  69.出家人的职责 释永信  70.佛陀的四戒具足之一:戒杀生 远尘法师  71.佛陀的四戒具足之二:戒偷盗 远尘法师  73.佛陀的四戒具足之三:戒妄语 远尘法师  74.佛陀的四戒具足之四:戒邪染 远尘法师  75.佛门饮食养生三要件之一:食无求饱 释延琳  76.佛门饮食养生三要件之二:戒肉食素 释延琳  77.佛门饮食养生要件之三:禁酒饮茶 释延琳  78.天王殿中的四大天王 饶子群  79.学佛五忌 达照法师  80.菩提 张和增  81.菩提树 张和增  82.菩提心 张和增  83.菩提心是慈悲的最高境界 邹相  84.从三个角度理解菩提心 邹相  85.佛教中的端午 佚名  第四篇 机锋辨禅  86.无法本是道 善会禅师  87.作为佛子应该咋办? 释慧贤  88.以教教禅 释普雄  89.希望禅法常住每个人心中 释通照  90.拉起手方可宗风大振 释妙昊  91.当下即是正法时代 释宗岳  92.正法、末法在个人的心中 释心智  93.释迦拈花,迦叶微笑 肖永明  94.修行者的入世困厄 释永信  95.佛教徒与佛学者的立场 释永信  96.信徒佛教与学者佛学的“互观” 释永信  97.佛乃正信而非迷信 释永信  98.在知识化时代,佛教不能知识化 释永信  第五篇 体验佛禅  99.日常修行不可或缺的道心 释永信  100.修行出偏或成就巩固 释永信  101.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释永信  102.诸善诸恶均关其心 释永信  103.漫谈“修持” 释印松  104.缘起之苦 佛使比丘  105.苦在生活 佛使比丘  106.了生脱死正是大活人 释永信  107.坚守自己的信念 远尘法师  108.照一隅灯 远尘法师  109.菩提树的影子 延斌  110.妙音与妙灵 钱二小楼  111.法远成佛之路 远尘  112.破灶堕和尚 徐金龙  第六篇 纯禅纯诗  113.纯禅纯诗 释延王  114.仙诗非禅诗 释延王  115.诗意中的禅境与仙境 释延王  116.诗中的非仙非禅 释延王  117.禅风与仙气 释延王  118.无相颂 慧能  119.在家居士修行无相颂 六祖慧能  120.钟声 释延王  121.法音 释延王  122.醒世歌 [明]憨山大师  123.五律禅诗三首 昌莲  124.煜隐禅诗四首 煜隐  125.晚霞 吴小妮  126.尼庵听蝉 吴小妮  127.石窟寺 吴小妮  128.我真的很幸运 吴小妮  129.山间禅者 清净  第七篇 小公案,大道理  130.从禅宗公案想到的 释永信  131.小公案,大道理:途中珍重 邹相  132.小公案,大道理:本分事 邹相  133.小公案,大道理:无明的产生 邹相  134.小公案,大道理:唯我独尊 邹相  135.小公案,大道理:求人不如求己 邹相  136.小公案,大道理:解铃还须系铃人 邹相  137.小公案,大道理:习劳 弘一法师  138.小公案,大道理:地狱天堂一念间 清凉月  139.小公案,大道理:苏东坡的“屁” 清凉月  140.小公案,大道理:实相与布施 释永信  141.小公案,大道理:卖掉贫穷 继禅  142.小公案,大道理:无所执著 蔡惠明  143.小公案,大道理:花禅 陈元武  144.非关文字 远尘法师  145.小公案,大道理:一剑斩尽 非文  146.小公案,大道理:桃花悟道 非文  147.小公案,大道理:地上与地下 能仁  148.小公案,大道理:对牛弹琴 能仁

编辑推荐

《菩提心经》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菩提心经》是少林寺主刊《禅露》的精品集萃。编者将《禅露》15年优秀作品结集成册,以佛门法师、学者对经典的解读及与佛教有关的感悟、体会等为主,精选了148篇佛理探究及佛学修习的文章,以小见大,小故事中讲述大道理,指引人们探寻佛学的真谛。


 菩提心经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有一小段写了下佛教和道教的区别:僧人衣服颜色 寺院的朝向等 比较有意思的 还有一些寓意很深的小故事。2014.7.27
  •     生命的最后时刻,大舅要读的几本书之一。即使他尚未来得及读,亦在心灵上得到了几分满足。
  •     心随境转,当下就是地狱,而境随心转,天堂就在眼前。你的心若整天沉浸在凄忧愁苦中,那么你的人生也就会苦恼无边;而若你的心充满欢欣和闲适,则你的人生也会处处是鸟语花香,春光明媚。当外境来临时,是以心转境还是心被境转。 佛学入门,浅浅了解禅宗教的区别,一些大有深意的人生哲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