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300171890
作者:冯仕政
页数:38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资源动员论取代集体行为论无疑是西方社会运动研究中的一次范式革命。这次范式革命在很多方面符合库恩所描述的特征。首先是西方社会运动的发展及其特征在很多方面超出了集体行为论的信念。如第二章所述,集体行为论关于社会运动有两个基本看法:第一,社会运动是社会整合不良、社会结构崩溃的产物;相应有,第二,社会运动是怨愤情绪的集体宣泄,是一种非理性的越轨行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两个看法都与时代形势格格不入:一是在理论上,当时的社会运动总体上都表现出良好的组织性和目的性,所采取的抗争方式也比较理性。即使间或发生暴力,也多是由于国家的暴力镇压、司法机构的不公平对待和白人(对黑人)的攻击引起的。这样一种社会运动形象让人很难将之与集体行为论所想象和预言的非理性行为、社会崩溃等表现挂起钩来。集体行为论在理论解释上的困境暴露无遗。 二是在意识形态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主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当时大量社会运动也都以争取民权和民主为诉求。集体行为论虽然已经摒弃早期聚众研究中包含的反民主倾向,但其中残留的关于社会运动的负面想象仍然是不受欢迎的。尽管从事实来说,社会运动确实属于挑战主流社会文化和政治秩序的“越轨行为”,但在道义上,这种越轨无疑是可接受的,甚至是应该支持的。在这种历史氛围下,集体行为论中暗含的对社会运动的贬抑,无疑属于“政治不正确”。这也是造成集体行为论退出历史舞台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在人事上,60年代中后期,一些早年参加过这样或那样的社会运动的青年学生已经毕业,其中不少人成为大学教授,进入社会运动研究领域。以过来人的体验,他们不仅对集体行为论的缺陷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更不能容忍集体行为论对社会运动的“诬蔑”。不少从事社会运动的研究者都直言不讳地提到早年的社会运动体验对其理论倾向的影响(比如Meyer 2002:7—10)。于是,随着人事代谢,一场静悄悄的“科学革命”在西方社会运动研究领域发生了。 上述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批判集体行为论的大合唱,并终于在1977年彻底终结了它在社会运动研究中的统治地位。正是在批判集体行为论的过程中,资源动员论冉冉升起。这个“冉冉升起”的历史过程比较复杂,很多历史细节现在已难以廓清。

内容概要

冯仕政,重庆市忠县人,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历史社会学、社会不平等、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等领域的研究,尤其关注当代中国的国家建构、社会治理、群体性事件、信访,以及高等教育中专业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在《社会学研究》、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并著有《再分配体制的再生——杰村的制度变迁》一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重点项目等课题多项。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西方社会运动研究概览
第一节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美国社会运动研究传统的源流
二、美国传统下的专业领域名称
三、西欧社会运动研究传统的演变
四、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知识视野
第二节 集体行为的含义及类型
一、“集体行为”概念的提出及演变
二、集体行为的基本类型
三、聚众
四、群众
第三节 社会运动概念的定义及争议
一、社会运动作为集体行为
二、社会运动作为政治斗争
三、社会运动作为对权威的挑战
四、社会运动概念:评论与总结
第四节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知识谱系
一、研究主题
二、理论视角
三、本书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 集体行为论
第一节 集体行为论的兴起与分殊
一、集体行为论兴起的时代背景
二、集体行为论的思想原型
三、集体行为论内部的理论分野
第二节 符号互动取向的集体行为理论
一、勒庞的集体心智理论
二、布鲁默的循环反应理论
三、特纳和克利安的突生规范理论
第三节 结构功能取向的集体行为理论
一、斯梅尔塞的值数累加理论
二、康豪瑟的群众社会理论
第四节 相对剥夺取向的集体行为理论
一、戴维斯的丁曲线理论
二、格尔的相对剥夺理论
第五节 集体行为论的衰落与调整
一、对集体行为论的挑战和批判
二、集体行为论的调整与修正
三、集体行为论的回归与最新发展
第三章 资源动员论
第一节 范式革命与资源动员论的诞生
一、资源动员论崛起的时代背景
二、奥尔森的挑战
三、资源动员论的酝酿与诞生
四、理论关切与基本假设
第二节 社会运动市场
一、运动市场论
二、社会运动市场的构成
三、运动资源的分类与性质
四、资源的配置与社会运动
第三节 社会运动组织
一、社会运动组织的类型
二、社会运动组织的效能
三、社会运动组织的领导和领袖
四、社会运动组织的演变
第四节 社会运动参与及招揽
一、社会运动参与的类型
二、社会运动参与:回应“奥尔森命题”
三、社会运动参与作为一个过程
四、关系网络与社会运动参与
五、运动参与研究中的其他问题
第五节 社会运动业类与部门
一、组织间关系与“多组织场域”
二、关于社会运动组织间关系的若干命题
三、社会运动组织间的结盟
四、从资源动员论到政治过程论
第四章 政治过程论
第一节 政治过程论的兴起与发展
一、政治过程论的诞生
二、对集体行为论和资源动员论的批判
三、麦克亚当的政治过程模型
四、政治过程论:从模型到框架
第二节 政治机会结构
一、概念界定和使用中的机会主义
二、政治机会还是政治威胁?
三、概念和理论发展的方向
……
第五章 框架建构论
第六章 新社会运动论
第七章 结语:反思西方社会运动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中英对照表
重要术语中英对照表
后记

编辑推荐

《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介绍的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会运动研究在西方已经成为一个横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历史学、人类学、组织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等多个学科的专业领域,所形成的理论概念和观点丰富而庞杂。

作者简介

《社会学前沿论丛: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介绍的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会运动研究在西方已经成为一个横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历史学、人类学、组织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等多个学科的专业领域,所形成的理论概念和观点丰富而庞杂。本书在充分掌握第一手文献的基础上,将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划分为集体行为论、资源动员论、政治过程论、框架建构论和新社会运动论等五个主要流派,仔细梳理每个流派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理念,以及由此而来的分析思路、理论假设和概念框架,揭示每个流派的优长、局限以及彼此间的批判和继承关系。本书既是对西方社会运动研究成果的全景式检阅,对研究中国当前和历史上的运动、革命、群体性事件、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直期待冯老师的这本书。冯老师治学严谨,充满才气,课堂上洋溢着学术智慧与哲思般的幽默。买到书后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这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社会运动理论,按照社会运动研究的发展梳理相关理论,脉络清晰。整本书章节编排与冯老师课堂讲义大致相同,“教学相长”,这本书展现了他多年教学经验上的扎实学术功底。适合对西方社会运动理论感兴趣的初学者。虽然作者没有明说,但是一个基本的理念是: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虽然不同,但是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对中国所产生的诸多社会运动依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正如赵鼎新所说,在社会机制这一层面上,西方理论完全可以解释中国发生的种种。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准中国与西方社会的结构性差异。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第一遍觉得是便便,第二遍觉得字字珠玑。我果真退步了【嚎啕】
  •     hihi 我负责第三章的勘误 发现18处错误☺
  •     过于学术化
  •     文献清单已可看出用心程度。与冯对话过几回,是有点子也有苦功的学者。与老赵的书颇可相互对证,且由于本书集中绍介和梳理理论,对入门和备查来说用处更大,尤应注意作者爬梳理论及向原作者请教的功夫,实比某些国内学人随手拿来用而不顾对话情境的做法高明。书中所言社会运动研究与理论粗略有两大困境:受困于“西方”历史情境而难以关怀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社会,脱嵌于总体性的集体行动/非正常政治研究后过分专业化微观化而失去与其他学术脉络的联系,被迫以抗争政治为路径慢慢复归政治学/社会学光谱。实际也是社科专业化细化后所形成的问题之一,不过社运研究本来就是以问题和现象为中心、而非以国别/理论/学科为起始的研究领域,若强求社运理论必须如何如何,似有越俎代庖之虑。结尾仓促感尚可理解,实证研究做不了理论自然无法对话。
  •     非常清楚明白的导论,无论对社会运动是否感兴趣都值得一读。因为每个人总会在某些方面成为弱势群体,社会结构之不平,集体行动之不易,都是人类社会建构平等童话所面临的阻力。
  •     清晰的入门读物
  •     不错,比赵鼎新具体
  •     没有仔细看,但是已经感受到了牛逼的气息
  •     直接与西方理论对话的一本书,很翔实,可见作者学问扎实到家。
  •     出色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乃至研究导引,让人佩服。框架明晰,照应周详。线索清楚,述评中正。文献扎实,可备检考。相较赵鼎新社运前作,文献内容绍介更详,方法论争略点即止,中西案例能省则省,结尾憋屈无奈。行文呆板枯燥,姿态更见谦恳。中文有十余处编校错误,英文未详察
  •     内容细密繁复,行文呆板枯燥。
  •     文献收集很全,可作索引和参考。结尾有些仓促,此书应该算经验研究之前的准备工作吧。
  •     喜欢冯老师的书
  •     对于这个领域成果有了不少了解,要是多一些学者做些这方面引介梳理工作就好了
  •     终于讲完40页媒体和社会运动ppt,赵鼎新冯仕政李金铨,内心灰常敞亮!这段时间亦是本学期最有意义的读书体验了。
  •     如此实在、用力、一目了然的理论书难找其二了吧
  •     介绍欧美社会运动理论,追根溯源,展望未来的教材。
  •     细则细矣,略显枯燥。看完老赵的那本,会觉得这个领域好有意思,赶快找些实证研究来看;读完小冯这本,觉得这个领域也就这样了,好多争论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无聊且琐碎。
  •     我导的书,没什么说的。
  •     跟着作者的逻辑走,这本书很精彩细致。
  •     如果我能以这种态度做学术
  •     Anyway ,five stars for professor Feng!
  •     条分缕析,学派分明,进路清晰,很好的文献索引利器。(冯仕政是个分类狂魔…………
  •     看完赵的再看这一本,感觉要更清晰,大概前者是讲义的缘故吧。
  •     居然漏标……该打
  •     冯老师这本书介绍的很齐全呢
  •     翻完,极好呐。老赵专注在方法论上狂喷,这本是个极好的文献综述呐!(顿时想到了某些老师的作业……
  •     好参考
  •     当年有幸听上了冯老师社会运动的课,基本上课和写作思路一致,不过课堂上很多有趣而现时的insight没写进书里。每当看小冯的论文和书时,就能看到每年课堂上提到的东西怎么写进书里,感觉十分美好。即便听过他和老赵的课,看起来仍然有吃力的部分。而文献和思维路径很熟的政治过程和新社会运动就特别流畅。所以还是要多看书啊!冯老师最后一部分的反思总结看得我特别感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