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岛编年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42645432
作者:包慧怡
页数:320页

内容概要

包慧怡,1985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英语系,都柏林大学英语系中世纪文学博士生,研习中古英语头韵诗及8-15世纪手抄本。 著有诗集《异教时辰书》,出版译作《好骨头》《隐者》《爱丽尔》等九种,2014年爱尔兰都柏林市驻市译者。散文及专栏见于《书城》《东方早报》《上海壹周》《上海文化》《澎湃》等。

书籍目录

代序:走近凯尔特(陆谷孙)
在外过冬(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辑:都柏林人】
凯尔特温吞水
维特根斯坦的海鸥
盖尔语的薄暮
文艺青年:请来爱尔兰从政吧!
轮子上的绿帽节
谁是圣帕特里克?
艾比剧院
凯丽舞
都柏林城堡
逐鹿
四座机场
【第二辑:浮世翡翠岛】
泥沼人
凛冬之境康瑙特
叶芝故里
凯尔特女娲
寻找冰川湖
海岬上的灯塔
芒斯特石头记
慢舟
【第三辑:作家与手稿】
《凯尔经》的图像学
乔伊斯圆塔
琪根的诗小说
岛屿柠檬和世界鳗鱼
群青的狂欢
“北欧武夫”在克隆塔夫
列车来自猫城
面具的真理
贝克特之乡
【第四辑:通灵人之梦】
凯尔特人信札
失焦
两点钟
关于占星的九小节
换生灵
Shimmer
花央
土曜日
约伯的新年
某夜过早入睡
我为什么恋慕蘑菇
玩偶
岛屿生活

作者简介

本书是包慧怡客居爱尔兰期间的见闻札记。如同晃动圣科伦基尔的水晶魔眼,作者引我们观看这座旧称“冬境”(Hibernia)的翡翠岛无人注视的背光面。在埋葬着法登默圣诗集的泥沼深处,在淙淙泠泠的盖尔语诗节中,在千年墓葬石和凯尔经羊皮上盘旋的螺纹里,在乔伊斯圆塔、贝克特桥与王尔 德故居的角落里,在叶芝和格列高里夫人洒落的塔罗牌中,在托宾与琪根反复描摹的无人海岬边——爱尔兰大地遍布着化身为矮妖和精灵的秘密,它们并非有意躲开人群,只是在等待一个波德莱尔式的迷路者,或者一双慢下来的眼睛。


 翡翠岛编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刊于《上海壹周》(2015年2月2日)诗人。作家。译者。研习神秘主义头韵诗及八至十五世纪手抄本的中世纪文学博士生。八五后少女。会讲盖尔语。蘑菇爱好者。通灵人。豆瓣上的“布莱瓦茨基夫人”。曾居于黑岩镇海边一栋孤寂的楼内。现旅居都柏林市中心某地下室。试图描述包慧怡令我陷于多维面向的泥沼,而包慧怡甚至对泥沼都有精辟而诗意的评论。泥沼是“天然的防腐利器”,她在《翡翠岛编年》里《泥沼人》一文中写道,“泥沼下方是一个无迹可循的黑暗世界,因此自古就是秘密处决人犯的理想刑场。”然而在同一段结尾,史实的黑暗已让位于肆意的奇想:“我不禁暗自揣测,无数仍躺在泥地的无名人儿啊,在沉积物流淌的床上可也有深沉瑰丽的梦境。”究竟是属于哪一个面向的包慧怡写下了这些文字,已无可分辨、也不再重要。因为这些兼具诗意、才学及想象力的文字如同一场神显,泄露了文字背后的那位隐者、那个创世(一本书不啻一个世界)之神。“你有信仰吗?”在季风书园活动开始前的午餐上我问她。“我还在纠结,”包慧怡答,随后又半开玩笑地反问,“‘慧怡’是不是很像一个法号?”而我也无法确切想起第一次见到包慧怡的场景。我只好在微信上问她——她的微信ID是“谁叠被子谁是猪”,显然我们属于相同的哲学流派,瞬间证明了彼此相识之偶然性中的必然——结果,她似乎更乐于保留记忆的“可能性的泡沫”,给了我两个选项:要么是在2011年王安忆和托宾对谈的时候,要么是在2012年乔·邓索恩与周嘉宁对谈的时候。记忆之锚令我终于想起那些片段。王安忆和托宾的对谈是在长宁区图书馆;而邓索恩与周嘉宁的活动,则在盛夏的作协里。这两次,包慧怡都是现场翻译。事实上,即使包慧怡在上海,能见到她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她始终是一个耐得住寂寞、默默做学问的人,她并不热衷于社交,甚至根本不用微博(据说曾有一个ID用于潜水,但不久忘了密码,便顺势告别了那片水域)。就好像即使在上海,她也一直在过某种意义上的岛屿生活。由十九段断片组成的《岛屿生活》是《翡翠岛编年》里我最爱的一篇。包慧怡将具有确定性的日常生活“反译”成测不准的诗性文字,于是智性有了灵性的光泽,阅读的愉悦变成了双重的。对于还没有读过包慧怡的读者,我只想借用那句著名的上海谚语“伐开心?买包包!”(朋友们都叫她“包包”)来强调这种唾手可得的愉悦感。实际上,包慧怡曾写过三篇《岛屿生活》。小说《岛屿生活》曾发表于《天南》文学双月刊上;而诗《岛屿生活》则收录于独立出版的诗集《异教时辰书》里。若拂去表面的迷雾,我更愿意将这三篇同题的《岛屿生活》都当作诗,将包慧怡始终当作诗人——而那首诗是这样结尾的:“奇迹是众岛的特产;从观看一幅画到成为画成为颜料、天青石、山脉,成为布纤维和透视法你想知道的一切,岛屿都乐意吐露但别指望真相。”
  •     第一次听说包慧怡是因为她翻译了唯有孤独恒长如新,复旦的才女。后来知道翡翠岛编年出版了,加上自己本来就对爱尔兰这个国度充满好感,于是就买来看看。看之前的很多评论都非常喜欢通灵人之梦这一章,然而我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共鸣。可能是自己没有什么诗人气质,这些太跳跃太想象力丰富的文字反而让我觉得不知所措云里雾里。第三辑最见作者的功力,旁征博引,写得非常精彩。但要欣赏这种精彩的前提是你一定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否则通篇读下来的感觉也仅仅是:噢爱尔兰有这么个文学巨擘,噢他有这些流传于世的成就。对于我这种对爱尔兰的认知就仅仅停留在叶芝,贝克特,王尔德,乔伊斯等文学大师的名字的人来说,就只能走马观花似的看完这一章。个人最喜欢的是第二辑,浮世翡翠岛,有一点林达美国系列的感觉,但更为灵动飘逸。诗人气质的人写起游记来仿佛一草一木都带上了浪漫气息。作者用一双独到的慧眼观察着一些常人难以察觉或不屑一顾的细节,并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想象娓娓道来。处处穿插的爱尔兰历史文化故事给这些轻灵的文字平添了一抹厚重感。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作者敏感细腻的内心,但她情感的表达又是很克制的,没有煽情,只有一些自然的情感流露,真实而不造作。孤独与丰富矛盾却和谐地统一在作者的身上。第一辑都柏林人像一本小小的爱尔兰风物志,让我觉得那里的人们着实可爱,当然这也许要归功于作者幽默的笔触。作为一个学英语翻译的学生,包慧怡实在是我顶礼膜拜的对象。在我们这一代靠微信微博过活的年轻人中很难再找到像她这样有如此深厚文学积淀又耐得住寂寞的人了。如今的文学翻译真的是式微,很多院校重视也是像口译这样拿得出手的金字招牌。想包慧怡这样的年轻译者真是少之又少了。
  •     在豆瓣上看日志知道了作者,知道了作者后知道这本书,并决定买下来,我知道我可能不会很喜欢,但是我要买,因为像作者那样能够忍受孤独的读书人,现在已经很少了,如果不买他们的书,以后这样的读书人就吃不好,穿不暖,渐渐也就没有了,那些古老的文字和晦涩的书籍,我们的后代也就无缘得见了,如果老是买那些肤浅不堪的励志鸡汤书,那些烂作者和烂书就要大行其道,后辈也要受到荼毒了。以上是为什么我要买,下面是为什么我不太喜欢。首先,爱尔兰对我来讲是比较陌生的国度,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完全关于爱尔兰的札记,我很高兴这本书让我对这个地方有了更多的了解。其次,像这样的异国见闻录,我一般往两个方向上设想,要么像三毛一样感性地说故事,要么像林达一样理性地讲道理,如果两者折中大概就是何伟式的异乡人视角,这几种我都喜欢。本书基本没有塑造什么人物情节,部分内容是往讲道理的方向上走,主要讲了本土语言文化的变迁,文学渊源,宗教历史等,我总的感觉是这些都停留在陈述的层面,像上课一样学了很多知识,思考和观点比较少,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少,没什么广度深度,很多知识本身很有趣,像本土语言的没落啦,那本异常精美的经书啦,然而常常感觉获取信息的时候被杂七杂八的琐事拖累,不干脆,比如遇到吉尼斯家族的富豪那一段,有些对话和描写实在了无新意。该书另一部分的内容基本是游记的形式,大概是“今天我去了...看到了...它是...然后看到了...真美丽/空旷/寂寥”这样结构的文章,老实说,这种单纯的游记如果没有三毛一样的情感,林达一样的说理或者何伟一样的视角,很难吸引人,毕竟作者写得再美好再贴切,看多了,也只是形容词和名词的堆砌而已,我知道了那里好美好美,又怎么样呢?如果仅止于此,不妨去看旅游杂志呢。我特别反感游记式的文章里常常出现的这种情况:“左边是XX,那边是XX,哪里哪里还有XX”。只说有这些东西,却并没有说清楚为什么要提它们,它们有何特殊的地方,仿佛只是想如实地告诉我当时当地的情景,实在像小学生写作文一样,既无趣味也无美感。本书最后一部分大概是作者作为诗人和文学研究工作者在严肃文学方面的尝试,惭愧的很,我不大欣赏的来,有的地方觉得耐人寻味,有的地方觉得有点像郭敬明...不过总的来说佩服作者在词汇方面的渊博,想必和多年的文学工作是分不开的。本人学识浅薄,以上纯属瞎写,如有冒犯,多多包涵。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今晚要墮入您的夢中了,布萊瓦茨基夫人。「それは花開くような、美しい命の音」
  •     可能对爱尔兰太陌生
  •     有人说像旅游杂志。或许并没有评论者的眼光,我只是喜欢葳蕤而无为,刻意疯疯癫癫的文字。何必放下知识?文学让诗意饱满,让美深刻,所以我喜欢第三辑。
  •     阅历实在有限,即使明白它深邃又优美,也无法吸收,囫囵吞枣、生涩难言,通灵人之梦那辑美如呓语,隔膜又新奇。
  •     孤独的象征、孤独的隐喻、喃喃间看见一切流逝,匆匆的赶往下一个时间的废墟。没有爱尔兰,只有翡翠岛和我们,他们都是孤独的代名词。
  •     2016.7.16-8.11“万物的一生不过是从一个漆黑温暖的洞穴去到另一个漆黑冰凉的洞穴,中途的开拓和延展,不过是映在想象之虹膜上的虚线蝴蝶,弄臣还自命为创始者。”作者很博学,最喜欢第三辑。
  •     本着了解风土人情买的,有点失望,还是通过电影学地理更有趣
  •     最喜欢《通灵人之梦》。
  •     就我所知,再没什么比浅尝辄止更令人心醉。/往返上海×2的列车上看完。
  •     我自中学时代起就对爱尔兰产生了天然的迷恋,可惜的是英国读研期间竟未踏入这片土地,仅在临回国前匆匆去了趟贝尔法斯特,因为赴北爱无需额外办理签证,仅一天时间漫无目的地游荡,却也让我感觉离爱尔兰更近了一些。包慧怡女士的文字真美,读到第四辑时简直惊艳。本次休假一定要买来包女士的最新作品以及以往的译作读一读!
  •     对那篇前言里写的几乎每一个字都感同身受。对作家地理那部分心向往之。而中间游走爱尔兰的风俗地理与历史知识的部分,现在理解仍有困难,非去不能读也。
  •     喜欢第一篇 有错别字 有错别字 有错别字
  •     读完此书,作者笔下的爱尔兰确实值得一游。唯作者第四辑个人作品感觉太小众,难以产生共鸣。
  •     才华逼人
  •     第三部分好
  •     个别地方有小错,但完完全全值五星。让莴重新相信文学的一本书
  •     灵灵灵
  •     不是我的菜 可能对爱尔兰并没有那么大兴趣 所以全书有种读不下去的感觉
  •     爱尔兰岛屿风情志。 可惜是我太浅薄,似懂非懂看完只觉得她的文字里流淌出一个有浅海,诗集,灯塔,精灵与凯尔特神话的爱尔兰。由此爱上诗歌和岛屿
  •     爱尔兰的绿,慢慢开出葳蕤的花园。
  •     和《亲爱的老爱尔兰》有重叠部分,不同的讲述方式,不过明显两人也对同一问题交流过。对书的第四部分无感,不过可以减少阅读的时间。
  •     多希望作者再出一些有关爱尔兰和中世纪的书
  •     暂时不想看札记了。许多时候札记是专栏文体,更多对著者有意义。论文式长句和比较陌生的中古爱尔兰历史..对自己有两个提醒(不妄自菲薄;写东西时如何让陌生事物更好读
  •     32
  •     开始考虑要不要去读书,有点怕冬天
  •     读第四辑的时候,偶尔会想起《福楼拜的鹦鹉》,奇妙的陌生感。包老师真是才华横溢啊。Bishop的意象和感官令人窒息。
  •     我记得以前有人跟我说,看书选择三联出版的准没错,我发现诚然三联的书都是那么阳春白雪,就连一本游记,也选择了一个孤独的与我同龄的女诗人写的,让我顿时对乔伊斯的膜拜又增加了一层。爱尔兰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外国文学的圣地,乔伊斯,叶芝,王尔德,都是让我望而生畏的名字,然后呢?如同此书,让我感受到作者的孤独,与爱尔兰的孤独百分之一百的契合之外,没有留下任何其他印象,我只能说差强人意,颠覆了我心目中憧憬的爱尔兰。
  •     很失望,留白太多,无知识无趣味不好看。而且装订质量太差,看了不到一半就掉了十多页。
  •     月考前安神带了这本,每读一遍就更想去看看那究竟是怎样个清清冷冷的仙境。
  •     在学校图书馆前被簇新的版本和书名吸引,然后是书背的书评和前两篇文章;读下去发现对各种意向接受无能,广受赞誉的第四辑依旧读不下去;止于 125页;或许不是与所有书的偶遇都能达到最初想象的关系;第一遍,书页已有脱落。
  •     游记部分比较一般,给人的多还是对未至之地的向往和好奇,倒是后两辑时有灵光。我还是不太能接受将时下流行的口头语放入书面散文。印象最深的竟然是“美不过是/我们恰好能承受的恐怖的开端”。叶芝和乔伊斯的故乡,有一天会到达吗?[今晚你的城市暴雨如注,你被困在你的孤岛,月亮被困在她的。我不知道你会与谁作伴,但我要为你收好我窗外的月亮。]
  •     今年看过最合胃口的书 就适合在冬天猫在被窝穿着厚厚的毛衣听雪的时候读 万籁俱寂 能听见心脏上的尘埃在跳 舍不得一口气读完
  •     爱尔兰是我喜欢的国家之一。最直接的原因归于一个人,叶芝。在图书馆偶然发现这本书,赶紧带回来看了。开篇的那种与世隔绝的隐士味道很招人喜欢,似春天里的苔藓,幽暗,独自自由生长。中间的文字归于平淡,更接近与游记散文。但还是认真的看了。有机会去爱尔兰旅行吧。
  •     真是才女,中文世界里有了一本极好的让我们窥得奇幻爱尔兰一角的书。
  •     文笔是幽美的,内容是暧昧的。布莱瓦茨基夫人笔下的爱尔兰是阴柔的,丽妃(Liffey)、薇克洛(Wicklow)、布拉霓(Blarney)……翡翠岛上却没有翡冷翠。
  •     作者读过很多好东西,也许有品味,可是没有才华。
  •     有一种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感觉,像是赶出来的稿子一样仓促…略失望。
  •     容易出戏。对文化札记类,更希望看到作者将自身收敛到风俗和诗性背后,丢弃那个无时无刻不在澄清自己的“我”。三四辑很动人。
  •     想去看看叶芝的墓。
  •     包慧怡的作品都很喜欢
  •     本来就迷人的爱尔兰风光在作者细致的描述下不胜收,看书的时候,觉得好像并没有任何事情需要我们着急的,慢悠悠的,可是很美好。 【Cast a cold Eye On Life,On Death,Houseman.pass by】
  •     第四辑最看不懂也最喜欢 都柏林必去
  •     冷冻绿岛,好像玻璃模型。
  •     无感到令人发指,许是我水准不足,没读过什么爱尔兰文学。
  •     全书最喜欢的居然就是序言了
  •     是那种人如其字的坦诚
  •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是写爱尔兰的风俗与人情,第二辑是写自然风光,第三辑写的拜访文豪旧地,最后一辑是作者写的小故事。第一部分最容易读,轻松有意思,自然风光里那些城堡悬崖隔得太远,所以不太容易感触,文豪就更难打动了,才学浅薄。最后的故事天马行空。
  •     首先这本书不怎么成体系,随笔、日记与游记并存,逻辑混乱。此外,少有的涉及到历史的东西也有很多错误。比如72页写到爱尔兰人食用土豆已有上千年历史,我想作者不会不知道土豆是1493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才逐渐传到欧亚大陆的吧?何来上千年之说?
  •     前三章有种异常的代入感,阖上书似乎依然能听到大西洋生生不息翻滚着的海涛声与终日乌云蔽日的远空海鸥的低鸣之音。这充满神性与诗意的翠色岛屿本与我并无瓜葛,而我却透过这零碎的描述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乡愁感。因尼斯弗里岛的松土人是我始终如一的一个奢望,大西洋洋流是我永恒的归途。(第四章等待某个阴天再看一遍)
  •     潮湿碧绿的苔藓,薄脆的玻璃质感,坚硬冷冽的岩壁和常年吹拂的风。还有各式各样的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