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彗星划过夜空》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世界政治 > 如彗星划过夜空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3
ISBN:9787108023803
作者:林达
页数:392页

有关美国梦的追求

美国梦在不同的人心中总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是作为一个梦想,也许他最本质的含义就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未来,这也是第一批去美国的移民者心怀的梦想,我们所知道的五月花号精神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一点。其实做为中国人,改革开放后,也太多人心怀一份美国梦,一份有关梦想的追求,也许很多年后再度这本书当年带给我们对美国的向往还在,只是更加理智了,我不愿承认美国的生活就比我们好,但是有一点美国梦想的实现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他早已不代表着美国人的梦想,他的更为普及的意义就是那为自己人生幸福自有追求扥梦想。而且一个真正完美的社会,应该是估计每一位社会成员梦想的追逐的。读过这样一本书后,也许对抑郁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也不会让我们在盲目的崇拜下去。

近距离看美国

断断续续的,终于把林达的这四本近距离看美国读完了。相比我之前读过的其他介绍美国的书籍,林达的这四本书显得通俗易懂,透过书中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不觉加深了对美国的了解,也暗暗惊叹美国的神奇。《之一》中主要讲诉美国的权利法案,其中举了辛普森这个例子;《之二》中介绍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大环境,立法,行政,司法三方相互制约,同时在制约中达到平衡,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就是挑战这种制度的下场;《之三》中介绍了美国的种族问题,包括奴隶制的产生和变化,美国内战中对奴隶制的废除,黑人民权运动,其中自然提到了马丁路德金这位杰出的黑人演说家;《之四》中讲诉了美国建国之初的艰难,费城制宪的那群代表们绞尽脑汁争得面红耳赤想让这个国家成为不同于欧洲的真正民主国家,他们创造了一个奇迹,200年后的美国依然在按照他们的愿望稳步向前走,美利坚的强大他们功不可没。我想,读完这四本书,对于美国为什么会成为当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肯定能找到自己的答案。美国走到今天显然不是一帆风顺,他也经历过殖民地的统治,经历过独立战争,经历过内战,经历过世纪审判,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候,他的核心也就是宪法的精髓从来都不曾改变。美国的建国先贤们,他们肯定不会想到美国建国后会遇到这么多的挫折,他们只是相信,对自由的渴望,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和人的生存共存的。而社会管理概念不是从上层权力切入,而是从人的自然权利切入。于是乎,政府不一定就是天使集中的地方,更可能会是人性弱点的集合,所以政府是首先需要被制约。不得不佩服这种思想的伟大,更何况是在200年前的今天。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固然有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因素,但我想更重要的应该是美国的那种民主自由精神。也许很多中国人都知道,出国去看看总是好的,而且出国最好是去美国。无论他们是冲着美国的国际地位而去,是冲着美国的消费水平娱乐方式而去,还是冲着美国的自由而去,我想他们肯定都能体会什么是美国精神,什么是美国传奇。

不仅是宪法,关键是宪政

一部宪法成就了美国人的宪政精神,或者相反,这我没研究过,不敢多问,但若想深入了解美国宪法的变迁和精神《最高法院和宪法》商务印书馆这本不错,上学时啃的,看得很累,收获也很多!

摘录与小感

真正能够对新闻自由构成威胁,真正有可能迫使新闻自由让步的,就是国家利益。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新闻自由和国家利益是虎为代价的。美国人始终站在两难之间,安全与自由。新闻监督是整个游戏规则在操作过程中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言论自由的关键是言论的“内容中性”,对于各种宣传,他只是简单的交给民众去判断电脑的信息传不是双向的,而不是像电视那样是单向。在美国,成立一个政党的困难不在于政府的干涉,而是在于你很难吸引一群人跟着你走。宗教自由的关键是宽容与共存。组织民兵是美国人民的合法权利。枪从本质上改变了人民的自卫能力,也带来了由于各种不负责的人滥用强猴子而造成的严重后果。枪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权利。作为个人,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决定是否拥有武器,但是对于整体人民,拥有武器是一个不可剥夺的权利。IV政府不但应该拥有一般人民授予的权力,而且应该拥有一般人民的想法和愿望。国家的立法机构就应该是整个社会的缩影”1787 年7 月17 日,是一个平淡的日子,却也是美国历史上决定命运的一天。费城制宪会议达成了“伟大的妥协”。不知你是否理解,这不仅是国会的一个选举产生方式的认定,而是通过对联邦政府具体构成的讨论和认定,从这一天开始,各州代表认同了合众国的实质联合,认同了合众国的政府,认同了从此他们是美国人。,促成费城制宪会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作为一个国家的美国将合未合的状态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他们必须决定是联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大国,建立大国的金融、经济结构和信用,来面对欧洲和世界,还是回到小国寡民,各自照管自己的小炉灶。一个较好的政治制度,只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走向自由、追求幸福的可能,而不是一个保证,它并不能一肩挑起所有的担子。美国政治就是一种有反对派的政治,由制度来保障反对派的存在。任何政治家,不管在台上还是台下,都必须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对立派,以民主制度的要求来对待“政敌,代议制民主,总是一个精英占绝大多数比例的管理阶层,这是现实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他们是把民意咀嚼消化之后,再根据自己对民众利益的理解来决策的。也就是说,一个政治家和他的选民之间,总是有差距的。好的政治家,必须比民众更有“前瞻眼光”,坏的政治家则偏离民众利益。在民众整体水平不高的时候,民主化甚至会加剧这样的竞选和报纸的粗俗化。报纸反过来又给社会风气带来负面的作用。媒体的进一步成熟,就是脱离它的党派性。从一个个不同政党的喉舌,回到社会的公器的位置。在美国,报纸脱离党派是从两条路走出来的。一方面,由于竞争,开始形成大的报业集团、媒体集团。它的资金之巨,是没有一个党派有能力随意操纵它的。可是,由于报业本身不受任何人的钳制和约束,这种自然的商业竞争也曾经走向大规模制造假新闻、耸动新闻的道路。最终,也是依靠商业竞争,依靠民众对真情实况的需求,才把新闻界拖回了正路。另一方面,就像当年在美国的建国时期,出现一批有思想的绅士一样,媒体、新闻业,也出现了一批有思想、有事业心的精英。他们开始承担起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责任来。坚持报纸有发表权利的惟一办法就是发表自由的新闻界的重大责任是防止政府任何一个部分欺骗民众最近在看《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有朋友看到,都会问,你要去美国?我每次都说,不啊,就是做作了解。 想来我也不去美国还去了解美国文化是多此一举,但是个人总是闷在自己国家的视角里看待事物,会显得很狭窄。何况林达先生写的很生动,在他的视角给我们很好的展现了美国的精神文化,以及从几次大事件引发出来的思考。每个事件放在国内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我们的权利维护和政治自由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法治如何才能逃离深重的人为因素。可能美国历史短,还没有太多的禁锢,而中国的禁锢太多了。在古代,曾国藩虽为“圣人”,但是依然会成为染缸的一员,蚍蜉岂能撼树?

忧虑与期望

看了林达看美国系列的几本书:《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包括这本。每次拿到几本新书,总是在第一时间先把林达的先看了。林达的书一如既往地以朋友的口吻,将发生在美国国土上的,那些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向你娓娓道来。这是一本与美国民主有关的书。对美国民主的了解越多,对中国的现状就越加担忧。民主的制度绝非一朝一夕,依靠一两场革命就能建立起来的,需要一大批人理性地思考,还需要一片可以承载它的土壤。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占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这些都是甩不掉的包袱。美国是那么遥不可及,不止是地理位置,同时还有公民意识。没有公民意识,民主也就无从谈起。公民意识基本可以解释为,个人对于权利的争取以及义务的履行。在网络上厮混久了,长年选择性地接收信息,常常会有一个错觉,认为自己的一些想法具有普遍性,但实际情况很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13亿人口,大部分连基本的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还没解决,又如何能建立起具有独立判断力的公民意识呢?林达在讲述美国故事时,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国内的影射,可以说是充满忧虑,而我,更愿意理解为是一种期望。

星辰

这本书名非常有诗意,全书最后一句话点了题----“也许今夜没有星辰,可是,他们相信,在云霭之上,依然有群星在太空闪亮。”我想这里的星可以理解为:建设美国政治文明的卓越功臣们;也可以理解为:人们追求自由民主的出自本性的信念。

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

看到美国宪政制度的设计及演进过程,有很多出乎意料,一些我以为起初当然就有的权利原来是争取来的,我以为是争取来的权利原来是没什么争议的。无论如何,freedom is not free,不断支付代价又不断自我修正的这个过程,让我确定一件事——好树结好果子,坏树结坏果子。这个根,不是常常被提及的制度,而是信仰。制度是什么?制度是信仰的外观设计。

看林达的《如彗星划过夜空》(转)

这几天忙里偷闲,在看林达的《如彗星划过夜空》,终于明白了心中一个一直难解的疑惑:美国建立的违宪审查制度,让几个并非民选的精英法官能够运用个人判断,断定民选的议会通过的法案违宪与否,岂不是精英政治对于民主政治的反动?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从阅读林达的《总统是靠不住的》,到这本《如彗星划过夜空》,终于可以稍解我的困惑。《总统是靠不住的》说明美国制度的构建就是出于对人性对一切的怀疑,尽力把权力分散使之制衡。而《如慧星划过夜空》中说道费城制宪会议与会人士不仅是恐惧专制权力,也对“民主”深深的警惕。后世很多人对此大惑不解,而实际上此处的民主是特指雅典市的全民民主,容易演变成多数人的暴政。美国参众两院的架构也源于对民意被滥用可能性的警惕。当整个社会的民众素质未达到一定的文明程度,直接的不受控制的民主极容易导致民意的被操控,民众在集体之中会丧失理性,互相为自己的恶行做出正当解释。典型的例子就是希特勒对于民意的掌控,使之成为扩张自己野心的工具。很佩服费城制宪会议的先哲,在那个年代已经对于多数人的暴政有了清醒的认识。

人格分裂的一代?

这段时间,搜狐博客访问速度持续下降,导致我极其郁闷。每次有想写的欲望的时候,页面总是刷新半小时也出不来。似乎不是搜狐那边的原因,应该是学校网络问 题。现在访问三大门户网站,除了网易之外,访问搜狐和新浪明显变慢,据说是局域网中充斥着arp攻击的原因。不明白,但还是希望网络尽快恢复正常。这几天忙里偷闲,在看林达的《如彗星划过夜空》,终于明白了心中一个一直难解的疑惑:美国建立的违宪审查制度,让几个并非民选的精英法官能够运用个人判断,断定民选的议会通过的法案违宪与否,岂不是精英政治对于民主政治的反动?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从阅读林达的《总统是靠不住的》,到这本《如彗星划过夜空》,终于可以稍解我的困惑。《总统是靠不住的》说明美国制度的构建就是出于对人性对一切的怀疑,尽力把权力分散使之制衡。而《如慧星划过夜空》中说道费城制宪会议与会人士不仅是恐惧专制权力,也对“民主”深深的警惕。后世很多人对此大惑不解,而实际上此处的民主是特指雅典市的全民民主,容易演变成多数人的暴政。美国参众两院的架构也源于对民意被滥用可能性的警惕。当整个社会的民众素质未达到一定的文明程度,直接的不受控制的民主极容易导致民意的被操控,民众在集体之中会丧失理性,互相为自己的恶行做出正当解释。典型的例子就是希特勒对于民意的掌控,使之成为扩张自己野心的工具。很佩服费城制宪会议的先哲,在那个年代已经对于多数人的暴政有了清醒的认识。如林达所言,即使在今天,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因为原罪感,容易美化底层民众,成为不现实、非理性的民粹主义者。多数精英们以批判权威为荣,而少有人真正的站在尽可能中立的立场,对于专制权威与民意的非理性同时做出批判。这个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同样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人们摆脱时空的阻隔,很快的接收到世界资讯,并可以隐身在虚拟的id背后做出评价与反馈。数千年的暴政历史,使人们压抑良久。如今,民意之口一开,除了少数理性的诉求之外,语言的暴力也充斥整个网络。多少人将网络作为发泄的渠道,陷入虚拟的语言与精神的狂欢之中。虽然社会的现实结构暂未受到网络的较大冲击,但是这种网络上精神暴力的蔓延却充分的说明我们还远未使个人成为真正理性的个体。我们的文化自从五四的断裂之后,一直处在一个道德的虚空之中。话说回来,网络上浮躁、暴力、空虚情绪的蔓延,又是现实中民众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这说明我们的社会中,正常的诉求自己的渠道是何等的狭窄。我们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是“良善之民”,在虚拟的网络上便肆意展示自己的阴暗面。网络使我们成为人格分裂的一代吗?不是。没有网络,以前有地下舞会,有手抄本。。。我们其实一直是人格分裂的一代,因为主流意识形态希望我们成为的道德模型,严重背离了人性的真实。

美国和中国的天壤地别

这本书真是难得呀!看了之后让人沸腾。有志的人都得看一看!但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前三本本人没看过真扫兴!有机会我一定看

【钛艺书评】窗口

历史是一件注定的事情,我们一般都会这么想。因为社会注定从奴隶制过度到资本主义,而人们生来注定是那些人,历史的参与者们在冥冥之中注定要做那些事情。但回过头去看历史,有些时刻却让我们总觉得一身冷汗。在很多机缘巧合下,前人达成的某些成就早已不可复制。这些由历史留给我们的机会窗口极难被提前预判,而我们社会的成长又要以这些机会为基石。如果谈起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那一道门,我认为以美国制宪会议为界怎么也不为过。关于美国制宪会议曾有诸多前人和现世的学者们进行研究,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也非常充实,对于想要了解这方面知识的人而言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包括当时制宪会议的参与者和美国国父麦迪逊整理的《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还有关于华盛顿、约翰亚当斯、托马斯杰斐逊、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大量资料被流传下来。国内也有很多作者写了与之相关的作品,比如易中天的《艰难的一跃》,还有林达的这本《如彗星划过夜空》。当你越熟稔这段历史,你就越明白林达所起书名的精妙。这段历史就是如彗星一般,匆匆而过,不可复制,留下的却是人类现代政体的坚实基础。一伙北美大陆的乡巴佬为了“没有代表不纳税”的简单理想和当时世界上的最强国家发生了斗争,在法国和西班牙的帮助下,他们赶走了英王的龙虾兵。但这仅仅是一段艰难岁月的开端。在这颗星球上还遍地是王权与皇权,法制刚刚初露端倪的时代,功勋卓著的华盛顿却没有打算成为新大陆的国王。而美国的国父各个厌恶王权,这让美国在独立之后的岁月里陷入了一段无政府主义状态。但也正是这段无政府主义状态的存在,既催生了费城制宪会议的召开,也反映了这个国家不要王权的决心。每个州派来的国会代表陆陆续续抵达费城。与会者各怀鬼胎,他们代表着各自州的利益,而这些利益因为州之间平等的关系极难调节。新泽西州指责他们使用纽约港口时被征收费用,弗吉尼亚和马里兰为了一条相邻的河流争得面红耳赤。拥护弱化中央政府权力的共和派打算立法限制政府的权力,后来纽约州的两个代表就因为会议的制宪目的而退出会议;而汉密尔顿和麦迪逊这样的联邦派希望借此机会建立联邦政府,赋予其征税的权利,以此确立国家信用,偿还独立战争时欠下的债务与军饷。大州想确保自己大州的利益,如果交税比小州多,享有的权利就应该多一些;小州认为州之间是平等的,不应该以人口所带来的税收优势来衡量。东边的州没有西进发展的可能性,就想掐住西边州发展的可能性;西边的州望着法属路易斯安那的广袤土地,心里打着自己的算盘。南方州广泛蓄奴,希望争取权利的时候奴隶折算人口,交税的时候奴隶不算在人口内。可以想象这些人之间会爆发怎样的争吵。被选作会议主席的华盛顿关于他们的讨论不发表任何看法,81岁高龄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像当初作驻法公使争取战争借款时一样风趣幽默,但各个州的代表屡屡吵成一团,谩骂和攻讦简直是这次会议的主基调,很多与会者差点就要退出会议。会议能否开下去几成问题,制宪与联邦的制度建立岌岌可危。就在这毫不明朗的前景中,制宪会议慢慢前行。首先是麦迪逊根据之前对欧洲政治和启蒙运动的学习,提出了弗吉尼亚方案——议会作为立法机关分为两院,下院由人民直选,上院由下院选举,每个州的代表人数由州人口决定。行政首脑由立法机关选举,最高法院则由立法机关指派。新泽西方案与弗吉尼亚方案类似,但保证小州的权利,各州都有一票否决权,同时国会的法律将高于各个州。小州与大州为了这两个方案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分歧已经闹到小州代表打算退出议会的地步,直到康涅狄格州代表罗杰·舍曼提出了折中的方案——议会分成上下两院,众议院中每个州的代表数目由州内自由民加上五分之三的奴隶的数目决定。参议院中每个州都有两个代表,由州议会选举。这个折中方案还一举解决了南方州关于奴隶人口所带来的利益问题,虽然埋下了日后南北战争的伏笔,但作为一个折中的方案保证了制宪会议的成果。在康涅狄格妥协的基础上,制宪会议不断落实行政与司法运行的细节,最终确定了三权分立的平衡政体策略,一部基于三权分立、基于社会契约、基于法制而非王权的宪法横空出世。但这并非终结。在反联邦主义者的坚持下,美国的权利法案作为宪法修正案在数百年的历史中陆续通过,而这些修正案旨在保护个人自由不受政府权力滥用的妨害。自此,延续自英国在1215年签署的《大宪章》精神终于开花结果,人类真正将国王一脚踢开,为法律戴上了至高无上的王冠。这一份属于全人类的荣耀与幸运,怎么唏嘘都不为过。

随便摘几句

书中的金玉之言很多,随便打几句人类文明可能在一部分人类中先创造出来,而它被称为文明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有能力超越自身利益的局限,有了抽象的人道、人权的思维,而且,还在设计制度,保障这样的权益。民主意识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人性的觉醒,从而自然的引发出对于底层悲惨状况的同情与不满,进而为他们争取权益。正由于这种同情大多发自有比较优越社会地位、文明程度较高的阶层,或者说发自知识阶层,因而他们的民主意识从起源来说,都是带有原罪负担的。他们非常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就是会不由自主的要美化底层,以平衡自己的原罪意识。他们会在表达对底层苦难同情的时候,表现的煽情和夸张,以支撑自己的道德感。他们中的一部分,会要求竭力降低自己的文明水准、甚至在行为上表现出反文明的粗俗。麦迪逊:幅员广袤的大国,也许更适合共和政体。正因为大,正因为辽阔,正因为分散,就有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利益,这些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利益的相互制约,正是一个好的共和政府存在的条件。任何一个刚刚运行民主制度的地方,都会经历相互谩骂的阶段。民众先知道言论自由是人的最基本权利,而经过很多很多年,民众和媒体,才会理解人身攻击和谩骂,不属于健康的民主生活。

我们仍在仰望星空

我们仍在仰望星空   周重林   今天看来,正是林达培养了中国一大批具有美国意识的年轻人。说起美国的时候,林达成为一个避不开的名字。他和他的著作早已成为认识美国的启蒙读物和经典教材。在书店看到《如彗星划过夜空》,我给一位师兄电话,以激动的心情告诉他,林达又出新书了。电话那边说,我在昨天已熬夜读完。   熬夜读完,我读林达的书每一本都是这样吧。   从1997年开始,林达陆续出版“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和《我也有一个梦想》。当时我不知道,这个系列还会继续,毕竟过了9年的时间。《如彗星划过夜空》延续着过去的书信体,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像极了一位长者在耳边讲述人生经历,这样的书,不仅令人记忆深刻,还提供了很好的传播方式,在看完之后,很容易在茶余饭后复述其中的大量段落给朋友们听。     这9年的时间,世界又发生了许多变化,弗里德曼的预言落空,世界不是平的,而是向更加纵深的地方发展。互联网带来的咨询的便利,我们得以在各个层面去了解美国和这个变化中的世界,回头审视林达的一些观点,有时难免发现一些偏颇之处。但那一代的中国人,说起美国事,大多都是以浓烈的中国意识来看问题吧。     在阅读完《美国宪法评注》之后,读到《如彗星划过夜空》,真是意外收获。这本书第一部分讨论的也是美国宪政民主的发展过程,书一开始便切入到美国建国初期,以华盛顿、杰斐逊等人的个人思考开始,连带出民主的起源,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其中,用大量笔墨描述了华盛顿的个人人格,他为自由而战,赢得了无人能及的地位,胜利后却解散军队,重做回农场主,等到美国宪法在多方讨论、妥协,最后形成后,才重返政治舞台。当我们寻找某种典范的时候,我们总是要回顾历史,去看看这其中究竟有谁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这可算得上是对最初那本《总统是靠不住的》某种回应。   书的第二部分的内容讲述的是1960年代美国行政机构和新闻界的纷争,许多人都熟悉这段历史,《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凭借宪法赋予的权力,与尼克松政府抗争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全面放大了美国式民主的运作机制,也蕴含了制度中的危机。关于这段历史,奥利弗斯通有两个著名的电影《刺杀肯尼迪》和《尼克松》算是从另一面来解读美国。也许美国政府并不可怕,可怕是那些看不见的利益集团。   在诸多的美国文本中,林达的文字令人迷恋,我想除了优美的文笔和故事化的叙述外,更在于他们的立场——一种平民化的视觉,用流行语来说,就是草根的意识。这种不带说教的言说,从一开始到现在,也只是给朋友的书信,只是在这些家常信,我们读到了一种力量,希望。   彗星划过天空,有些人在仰望,另一些人记录下时间地点,错过的,在满怀希望中慢慢等待——那些短暂美好,那些关于人的价值,信念,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消失。     林达著,《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3月版,定价21元。

只是在重复前几本书的故事

读了一半没看了,没有前三本好。前三本为我们打开了了解美国历史的窗口,讲述了美国的制度、民主、法制进步的过程,以一个来自他国的人的眼光,审视着美国的制度,同时反思其自身的制度缺陷。这一本有点不知所谓。

有点腻

有点腻。这是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最后一部——终于是最后一部了。虽然我是个喜欢政治的诡异女性,但连续看四本介绍同一个国家政治的书也还是受不了了。这本书里有大量的历史。我最不喜欢看的就是历史,所以很多地方都是跳着看的。作者在试图向读者解释什么民主,可就像他自己说的,每个人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中国人由于自身文化的强大,更加难于美国人的理解相同,那么,解释这么多又有什么意义呢?特别解释的还是美国民主形成的原因——在这点上,我觉得作者已经开始像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了——据说中国人善于归纳总结,而美国人善于因式分解。不过这个系列确实让我受益良多,这从我最近越来越明显的反DONG思想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我朋友最近说我开始重新进入青春期,因为我越来越叛逆了。

深深的忧虑

现在的美国让人深深地忧虑。 很多美国人已经不知道权利法案在如何保护他们了,甚至还认为 我们的这个权利哪个权利 太多了。真想把美国人扔到中国来,过个一年半载看看他们是不是还笑得出来。 更不用提移民,华裔,亚裔,墨西哥裔,拉美裔,西班牙语系裔,整体的现代公民素质之差(每个种族都在为自己的权利而战斗,但是不要忘了,这个自己包括每一个个体,经典的反面例子就是伊斯兰人,我始终相信,他们的舆论里,基本没有个人)。反倒是黑人,因为感到还不够公平,对于民权还是很执着的。我是中国人,喜欢唐诗宋词,喜欢中华美食;但是如果中国人就是冷嘲热讽,幸灾乐祸"美国已经偏离了他们艳羡的那种“美国”轨道"的话, 我宁愿不做中国人。如果美国人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会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帝国。但是这样的帝国是不会长远的,种族问题始终没有大的好转,比如我们可怜的华裔,在美国如过街老鼠一样的华裔;资本越来越强大,政府越来越无法无天,关系人情在社会里越来越重要(wiki里可查阅克林顿,看看这个比布什父子好得多的家伙也都干过什么). 对于公民个人权利不再坚持,80%, 90%...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明白这个国家的第一代公民,他们越来越无法认同这个基本道理: 这个国家就是为了个人而存在的!

2011年7月_《近距离看美国之四》

最后一本近距离看美国,前半部分主要叙述了独立战争之后13州各自为政,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得开国者们重新聚集到费城商议建立一个联邦政府,这也就是建立美国的开始。经历了艰难的谈判和探讨各种开创性的理念,最后才妥协出来立国之本的宪法。费城的制宪会议也被后人称为“伟大的妥协”。 林达在描述整个制宪会议的故事中,也一起刻画了美国的这些伟大先驱,比如华盛顿、亚当斯、汉密尔顿、杰弗逊等等。 作者把制约各种权力的立国思想,特别是对政府的制约,归功于伟大的立国者无私、高尚的品格以及远见卓绝的思想,但是我个人更愿意相信是立国之始13个州力量的平衡,从最初聚合发起独立战争,到费城聚合在一起讨论建立联邦政府,始终没有一个强大和专制的力量存在,所以最后是在充分讨论、交锋和最后妥协而奠定了美国立国的根基。 中间部分又回顾了林肯南北战争的历史,当时美国已经进入平民政治,从最初的精英治国已过渡到全民选举,所以政治家都知晓要讨好选民。 林肯在奴隶制上也态度模糊,他的立场就是保证奴隶制不向北方扩散,也同意南方诸州保留现状。但南方7州决定脱离美国联邦而独立出去的时候, 林肯基于国家不能分裂的爱国主义而打起了南北战争。在近距离看美国的第三部书有更详细的描述。 后半部分通过“五角大楼秘密文件”事件讨论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新闻自由对防止政府作恶、权利制衡的重要。美国新闻界从建国开始无所顾忌的攻击、污蔑、谣言慢慢发展到20世纪成熟、自律、独立的新闻道德,在针对政府刻意掩盖越战事实的时候,新闻界一起努力公布了秘密文件,让公众得知真相,维护了真正代表人民的国家利益和捍卫了政府权利制衡的立国理念。

四本都读过啊

轻松讲故事,非常有意思。最先接触的是总统是靠不住的,受益匪浅,不可思议,一发不可收拾,一本不差的读完了,还把林达夫妇的其他书都尽量找来看了看。喜欢《像自由一样美丽》,让人心疼。

《华盛顿邮报》办报原则

来源于本人博客:http://cunfu.info/2009/01/24/hua-sheng-dun-you-bao-ban-bao-yuan-ze/热闹的春节,而自己年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乐得静心读几天书,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愿望,就是读完林达的那几本,不能让它们总是占有自己书桌宝贵位置。对于办报原则与艰辛、社会作用与影响,国内近几年有关民国时期的办报进行梳理的著作,就自己粗粗地也曾读过两本也见过几本在书店摆放,当然49年之后的办刊之类的文章与图书我基本上没读过,可能是自己读不懂的原因。对于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几大报纸,自己基本就不懂,倒是看电影尤其是CCAV中的时事节目,又尤其是俺们党总是批评与引用的《华盛顿邮报》曾经在俺心中一直是个世界最反动的报纸了,它上面讲的事情与分析我都认为是全世界最不合理最带有阶级性的文章了,当然这些想法是如何养成的就没法分析了,不是说医生也无法治愈自己的疾病嘛。最近不折腾包括的范畴涉及到报纸如南方报业集团之类的,所以更觉得自己应该加强意识形态的学习,做一个自觉批判西方腐朽思想与站在正确意识形态一边的人,这不今天读到一点《华盛顿邮报》老板的办报原则,抄袭一份存档于此以供大家批判所用。1933年犹太人尤金.迈尔买下了《华盛顿邮报》,并在1935年3月5日在报社发表了他的办报原则:1.报纸的第一使命,是报道尽可能接近被确认为事实的真相;2.报纸要报道我们能够了解到的有关美国和国际重要事务的全部真相;3.作为新闻的传播者,报纸要如绅士一样正派;4.报纸的内容应老少咸宜;5.报纸要对读者和普通民众负责,而不是对报社老板的私利负责;6.只要对公众有益,报社要准备为坚持真实报道而牺牲自己的利益;7.报纸将不与任何特殊利益结盟,但是在报道公共事务和公众人物的时候,要公平、自由和健全。P268

关于美国制宪历程的通俗读物

  与其他国家不同,美国是先制宪后建国,至少也是制宪与建国同步,制宪过程即建国过程。1787年费城会议上起草的《联邦宪法》由于其严谨的设计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其对后世的影响越来越深远,也成为许多国家立宪、制宪的参照物。  如果不是麦迪逊将其在制宪会议期间的笔记予以出版,我们根本想象不到制宪会议上争论之激烈,过程之艰辛。2003年,尹宣翻译了麦迪逊的这本笔记《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使当年的讨论过程完整重现。由于其学术性较强,且总字数达到63万字,为了便于普及其中的精华,又衍生出几本基于这本笔记的通俗读物。林达的《如彗星划过夜空》和易中天的《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就是这样两本书。下面是摘自两本书中我觉得有感觉的一些段落:林达:《如彗星划过夜空》P75民主意识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人性的觉醒,从而自然地引发出对底层悲惨状况的同情何不平,进而为他们争取权益。正由于这种同情大多发自有比较优越的社会地位、文明程度较高的阶层,或者说发自知识阶层,因此他们地民主意识从来源来说,都是带着原罪负担的。他们非常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就是会不由自主地要美化底层,以平衡自己的原罪意识。他们会在表达对底层苦难同情地时候,在赞美底层地时候,表现得煽情和夸张,以支撑自己得道德感。他们中的一部分,会要求竭力降低自己的文明水准、甚至在行为上表现出反文明和粗俗。P76知识阶层的所谓道德勇气,一部分应该是表现在对强权的批判上,但更为困难更难做到的,是表现在他不迎合、不取悦于民众上。前者是很容易理解也相对更容易做到的。可是,只有非常少的人,能够有智慧有勇气做到,对强权和民众,都保持应有的独立和批判。这和他是否同情弱者,是否保护弱势群体,其实是两回事。P106如果你是少数,多多发表意见;如果你是多数,专心投票即可。――罗杰。谢尔曼P259现代民主国家,不论它是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制,实际上都是代议制民主。也就是说,它都是间接的民主,都是由一些民选的、但基本是精英阶层的议员和行政官员在代民议事。。。反而是一些专权的国家,他们的议会可能充斥着大量底层民众,因为在这里并不需要议员们事实上的管理和判断能力,需要的只是能够控制他们。P360对机密的判断,政府方面和媒体方面的着眼点完全不同:政府方面是,只要有可能是机密就一定是机密,只要有一部分是机密就全是机密,只要有一刻是机密就长久是机密;而媒体方面是从民众的眼睛来看的,只要民众知道了不会出大事的就不是机密,民众有权知道的就不是机密,需要保密的那一刻过了就不是机密。P388假如制度完善的速度,远远落在政府的能力强化的速度后面,也就可能约束不住,政府就可能成为一匹脱缰野马,擅行其道。。。一些制度转型较晚的国家,面临的就是类似的危险。政府的发展先行一步,待开始制度转型,政府本身的规模已经是巨无霸了。制度转型需要漫长的时间,可是,在新制度完善之前,政府能力却已经非常强大、制约很困难了。也就是说,社会失去了一个制度生长、政府生长、民间社会生长,三者同步生长和磨合的过程。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P56制宪要解决的,是新宪法从哪里获得授权;建国要解决的,则是新宪法向什么人授权。也就是说,制宪的麻烦是“谁来授”(人民授权还是各邦授权),建国的麻烦是“授给谁”(全国政府还是各邦政府)。因此,制宪的分歧,主要表现为邦权与民权之争;建国的分歧,则主要表现为邦权与国权之争。P133法治不是法制。它不是“依法治国”,而是“以法治国”。依法治国(法制)是以人(统治者)为主体,法律为手段,因此仍可能(当然不一定)是人治,只不过这个“治国之人”在行使治权的时候,要以法律为手段和依据而已。以法治国(法治)则是以法律为主体,人(执法者)为手段。在法治制度下,治国的不是人,而是法。立法官员也好,行政官员也好,司法官员也好,都不过是法律体现自己意志的工具和手段。行政官员执行立法机构所立之法,司法官员解释立法机构所立之法,立法官员则根据宪法来立法。立法官员所立之法如果违宪,就不能成立。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都是执行法律的人(执法者),只不过立法官员执行的是宪法规定和赋予的责任而已。P164人民的权利兵不等于公民的权力,尽管人民是公民的集合体。但正因为人民是公民的集合体,所以,人民的权利是整体性的,公民的权利却是分散的,属于每个人的。整体的权利兵不难得到保障。因为总统毕竟在名义上是人民选举的,议会在理论上也是“民意机关”。他们不大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侵犯作为集体的人民的权利。即便个别人立法失误,也还由三道防火墙,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公民的权利就难讲了。立法机关作为“人民代表”,完全有可能以人民的名义侵犯和剥夺公民个人的权利。比方说,要求局部服从整体等等。这就不能不防了。没错,局部是要服从整体,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公民有时(比如战时)也要牺牲个人利益。而且,为了获得公民权,个人也必须让渡部分权利。但必须讲清楚,第一,权利不等于利益。利益可以牺牲,权利则未必。第二,权利的让渡要有一条底线。也就是说,有些权利是不可让渡的,比如宗教信仰和言论自由的权利。第三,如何行使公民权利,是公民个人的自由。国家和政府不能因为公民不行使这些权利而予以剥夺。

近距离看美国-全本读后

这些书我不会再看第二遍,因为关于美国的民主、多数的暴政、人性弱点、制度约束、政客和理想···这些问题的辩论、看法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以后这些思想会时时修正、出来遛弯儿。林达看美国之一: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感看完了两部关于美国的权力法案,或者说宪法有关的评述,心向往之。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再看几本专门用法案阐释美国宪法的著作,当然了,对照美国的宪法手册。接着就是努力赚钱,只要足够我去美国的路费,我就去会一会这个个人意愿、自由和幸福高于一切的国家。不是旅行,而是生活,直至深刻感受其精神、并且被它潜移默化地改变。接着,就开始一段新的升华。读的越多,就越对中国的各种法制、政策产生一定程度的怀疑。选举权、财政的透明公开、言论自由(结社、游行、新闻发布等)、审判的公正和寻求公平正义、政府有无实业、社会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因果前后、私有制、个人意识等问题上,虽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论题,但是仔细想想美国的很多做法都是值得借鉴的。照搬又是不可能的,国情、文化、风俗传统、思维方式等,互相影响,纠结在一起,注定了每个国家的体制都是独一无二的。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的进步也不是时下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摸着石头过河,总好过满足现状,即使出现些许的退步,那也总还是迂回前进。深入之,国家体制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纵横交错,要改变正是“拔根萝卜连着泥”,难度实在是超出了我的脑容量。光是想想就头疼的要命,行动谈何容易?鄙人向来就不是这方面的行动派,让我实际解决那种数学或者计算机上的问题还可以,因为他们都是有自己的严格的执行顺序和既定结果的。而这种和人打交道的,要把各种理性、感性、政治等所有人能想到的因素都考虑进去的问题,犹如帝国大厦般的庞然大物,不可打倒、不可超越、实在无法以一人之力创造之。何况现有制度的存在,如果不出现大的纰漏,还是有其巨大的使用惯性。

内心光明就不会惧怕黑暗

牛博网上的王老板说,使他走出爱国愤青境界的是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那几本书看得我彻夜难眠,激动得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忽然间,你看到了一束光…我无法忘记他就像唠家常一样给我启蒙的时刻,我无法忘记那年冬天我蜷缩在被窝里读书的时刻,我无法忘记望着黑漆漆的夜空忍不住想哭的时刻...

真的很喜欢这套书!

不可否认,美国是现在的super country,很多rule都是由它来制定,通过这一系列的书,能够更多的了解它的文化和世界格局。

读林达《近距离看美国》

在看到《近距离看美国》之前,我以为我理解美国;在那之后,我发现我其实是误解了美国。林达这套书,是了解美国的敲门砖,也是关于现代民主和公民权利的通俗入门教材。林达以一个旁观的平民知识分子的视角,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娓娓道来美国式民主的运作机制、国家的权力制衡、成熟的民众权利与自由等等。从《历史深处的忧虑》一直到《如彗星划过夜空》,事实上林达致力于阐述美国这个国家对内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运转的,这个国家建立于一种怎样的根基之上,这个移民大熔炉能够正常稳定是靠什么来包容或维系的。今天,“民主”、“自由”、“公民权利”已经是很多人都可以随口说出的词,但是我们是否真正地理会了“民主”、“自由”、“权利”背后的含义呢?民主的误区在哪里,存在着什么样的危险?个人自由包含了哪些方面?自由的代价又是什么?公民权利如何得到有效保证?如果作个简要的总结,美国的根基就是它的立国精神、基本信仰,即“人人生而平等,并拥有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几句话绝对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被美国人贯彻在了生活和行为中;为了每个个体的这些基本权利,才有了那部200年不变的美国宪法,而法律就是美国整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就是这个国家的运转机器和纽带,这一游戏规则触及社会每一角落,不仅个体之间如此,个体与政府之间也如此,美国人认真遵守游戏规则,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才能得到最大可能的保证。就这点来说,中国也有法律,但法律不是中国的游戏规则。难以言说的“潜规则”才是中国的游戏规则。从潜规则到一个良性的规则,我们还有多少路要走?

只是有些话想说

距离读完这4本书已经一周有余,也许现在是时间将某些东西再拿出来细细咀嚼一番,在周围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明天的主题论坛时,能够有时间安静地写点东西确实不容易。现在越来越觉得,时间是最珍贵的礼物,总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惊喜。首先,我是很喜欢林达的这种写作风格的,有如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虽然是写给别人的书信,但介绍还是比较详尽的。在介绍一件事情的同时,不仅能把它发生的整个过程说明白,还会介绍在发生这个事情的客观环境,再辅之以别人对它的反应和评价。坦白说,我是很看重客观环境的,因为有些事情只有在了解了环境以及对应当事人的生长和生活经历后,才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选择,这件事情的经过。这大概和我的性格有关,从大学开始,对于周围事物就慢慢变得很少下结论,只要涉及到人的选择时,总会先将它的全部过程以及当事人的性格全部掌握后,再假设我是那个人,我会做何选择,再去做出自己的评判,再去做出自己的评判,所以,在很多时候,总会给人以奇特的印象,比如在招新面试别人时总会问些无厘头的问题,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发现有何不妥之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这样与其他人拉近距离。再说回这本书,我对于这种把能够找到的相关内容一一列举说明,再一步步推导出相关结论的过程很是偏爱,这大概是理科生的思维,不过如果只有事实列举,结论让读者来做就更好了。在与其他人聊天的时候,我也总是说,尽管作者在尽心地客观描述,谨慎地推出结论,但是毫无疑问,书中对于事情始终是带有作者接触阶层的片面性,当然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作者并非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所以对有些事情的理解并么有那么根深蒂固,理所当然,不过瑕不掩瑜,还是觉得挺真实的,我还是比较喜欢真实的东西的。在之后,我也是在想,作者是否会有选择地筛选材料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呢?我觉得是有可能的,就像之前说过的,每个人都会受他所在阶层视野的限制,再者,作者也非圣人,也是可能像媒体工作者一般摆出想要引导别人得出作者意愿结论的事实论据,所以在看书的同时也在保持自己的理性。慢慢地,就把这系列的书当做历史书来看了,或者说故事书也不为过,毕竟有一个局限性摆在了我的面前,我也未曾到过美国,未曾和那里的人接触生活,所见所听不过是些书籍和电影,很多认识都比较肤浅,所以我还是遵循之前的原则,对于一件事没有充分认识之前不会轻易下结论。再说到书本身,好像前面说的内容太多了,不过对于内容还是有很多内容不吐不快。首先是美国与中国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总会有很多人说美帝如何之好,自由平等如何体现,虽然我不是亲美或是反美之类的,不过我坚信任何一个地方如果只看到它的繁华,那么它的阴暗面必然是你未曾接触到的,每个地方都会有阳光也会有黑暗,只是比例不同而已,而且这个比例会因事不同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后来我会慢慢减少比较,不仅仅是事物本身,更多关注精神的生长。其次,在很多方面是我们迫切需要改进的,人们的素质首当其冲,要让人们又基本的判断力,能够明辨是非,就像之前龙应台所说,有几流的人民就有几流的政府,只有从根源上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推动政府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初次之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制度,制定一个规范,即使是不完善的,也要先确保其能实施,再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改善,而这一切在我们国家似乎已经成为了笑谈,有太多的制度在权力的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一次又一次地造就制度面前的不平等,所以有能够制约权力的制度建立势在必行,当然要推动它的实施有多反面的条件,我觉得最基础的还是人民的素质提高,人们都学会守规矩,在之后才能慢慢推动它的前进。不得不说,我是不相信人性的,我相信人性是善良的,可能大部分时候是善良的,但为了个别时候的邪恶,才需要有东西来制约。另外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会有它特有的时间观和价值观,而这个的形成又和这个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所以不要说我们要去学这个学那个,我们需要的是不断的改进改进。好了,写的差不多了,下课铃声响,当然我不是法学或是社会学专业,所以对于有些事情的看法有失偏颇,仅仅是将心中所想说出来而已。

值得一看的好书

终于看完了林达介绍美国的这四本书,对美国的政治、司法等制度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差异真可以用南辕北撤来形容,难怪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势成水火,当然优劣就不评论了。不过,本书的缺点是只讲了美国好的一面,没有多讲讲民主制度的弱点,所以情况只了解了一半。

星漢燦爛時

林達夫婦確實筆力非凡,有趣有深度,很受啓發抽空做些摘抄!文道推薦http://www.youtube.com/watch?v=G956R4lKBPY&feature=related

又一次的启蒙

一连气读完了近距离看美国的四本书,不夸张地说这又是一套改变价值观的书。所以,很多人对它的评价为启蒙。在没有看完最后一本的时候,就不断像周围的朋友推荐这套书,介绍书里面叙述的故事与观念,有些人质疑说,作者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怎么能证明他所表达的就是真的?我觉得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如何证明呢?看到书评中对林达夫妇的描述,才知道他们只是一对再普通不过的夫妻,但是恰恰是他们手中的文字,能够感染与传播如此多的能量。是的,什么是书呢?在我看来,书就是作者基于自己的观点表达他想要传递给阅读者的信息。也许在你看来已经是无比客观的东西,在他人眼中也是另有所图的。所以,在阅读每一本书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结合自己全部的见解去理解书中所表达的内容,去分析与判断你是否接受作者想要要传递出来的观念。没有一本书是绝对客观的,它都存在着主观的局限性,就像我们每一个读者在阅读时也存在局限性一样。我们都做的最多也无非是在知道更多,经过更多的人认可后,结合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形成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描述了这么多题外话,只是为了说明我希望能够不带着先入为主的状态面对书中所描绘的故事。相较于传统枯燥无味的历史教科书,林达的这套书就像《明朝那些事》一样,更浅显易懂,所以更易被人所认可与接受。它更倾向于我们从一个人对事情的正常角度本性思考去切入,将事情娓娓道来,那些貌似理想化的美好场景确实让人心神向往。《历史深处的忧虑》中的权利法案与辛普森世纪审判,《总统是靠不住的》中的三权分立与水门事件,《我也有一个梦想》中的种族问题与南北战争、民权运动,《如彗星划过夜空》中的制宪会议与新闻自由,这些问题其实都早有听说,但是书中如此详尽的描绘与深入的剖析,还是让人深感过瘾,读过颇有拨云见日之感。我相信书中所描绘的内容与作者的理解,只是历史中的一个侧面,历史形成现在的样子一定还会有许多繁杂机缘的细节,但我非常认同作者表达的大部分观点,很多也许看似理想,不切实际,但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富于理想的历史巨人,才成就了如此这般的一套制度,一个国家。还有朋友问过,看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吗?这个问题我也思考过,其实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内,很多东西都是要适应环境去生存的,但是在拥有了更加多元的视角与价值判断后,看待周围事物的角度有时候真的会不太一样,所以在我们面对具体问题的很多时候,观念形成的态度也会影响我们的选择。我们都愿意当一个不那么被环境局限住的人,不是吗?至少在思想上不被局限吧。

美国系列最好从《如彗星划过夜空》看起

很偶然,我先买了这本,所以阅读顺序和多数读者可能有点不一样。我的感觉这本书是对前面三本,司法,行政,立法的总结与梳理,对于“美国”是怎么来的这样一个故事对读者娓娓道来,就像一个独立成章的总结陈词。看了这一本我有了很强的想去美国看看先贤祠的冲动。建议大家,克制一下习惯思维,从这本看起,再回过头去看那几本应该更有感触。

枪就是权利

枪击案件在美国时有发生,为何美国人不选择禁止枪支流通呢?美国不禁枪是由于军火商、枪支协会或是相关利益集团的存在?我想主要并非如此。代议制对于现代人口庞大的国家来说,的确并不是完美的。但在美国这样高度法治的国家,成熟的选举制度、议会开会有电视直播,再者媒体监督积极,言论出版相较其他国家可谓极端自由,这些都使得议员们不得不为各自州的选民们说话。道理很简单:你不为我讲话,下次就给我滚蛋。历史上,鉴于惨痛的教训,也曾不断有人提出过禁止枪支的提案,但最终都没有被通过。因为是宪法赋予了人民拥有枪支的权利。美国的《权利法案》第二条:“一支纪律严明的民兵队伍,是一个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的,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正是宪法修正案中有的这么短短一句话,保障了人民拥有枪支的自由。而自由的含义也为老百姓合法持枪提供了正当性基础。美国宪法修正案即权利法案的前十条是1789年提出后就通过并且至今行之有效的法律,在这两百多年中,历数各个事件,其中不乏这类枪击案件,美国人民为他们坚持的自由付出了很多高昂的代价。然而,美国式的思维是,他们更担心的是政府一旦建立,就会日益强大,滥用权力的情况也会随之发生。为了防止美国建国先贤们担心的庞大暴力政府出现,防止政府侵犯个人权利,枪是每一个美国公民所必备的,枪就是权利,是自由的前提。当然,持有枪支也使得老百姓在与其他侵犯个人权利的行为斗争时显得更有信心。比如犯罪。你只需略读关于美国的历史,就会知道,自由在美国,从来就不是什么感觉很轻松的话题,而是这个民族通过两百多年的历史认识清楚了自由的真正含义后作出的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在一个自由、民主法治的国度,自由和代价这两个词往往是同日而语的。而相反,专政国家之下往往更容易很有秩序。美国国会也在不断出台很多关于枪支的管理立法,以此加强对枪支的管制,比如书中提到“买了枪之后你只能放在你自己家里,不能带出自己领地的范围。如果要带出去,就必须申请许可证。”政府也呼吁禁止枪支,但在美国,由于三权分立,行政分支的政府说话并不算数,人民才有最终决定权。美国人今天仍然在坚持他们自己的选择,也在持续为此付出代价。我在设想这样一种情形:在美国,某州政府官员正准备对某居民房进行强拆,某居民端着来福枪:“操,拆一下试试!” 当然,这或许根本不会发生。刚好读完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最后一本书,恰巧美国最近发生了校园枪击案件,把这问题简单说一下,我不知道是否说清楚了。总之,作为读书笔记。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晚。

适合启蒙。

总感觉叙事性的书有点啰嗦,虽然有曲折的地方引人入胜,但是大概的过程,结局都能猜的八九不离十。。可能这类书更适合启蒙,适合还不清楚基本常识的小白。(虽然曾经我也是。)1民主表面上看是大众说事,但是为了避免多数人的暴政,需要有平衡机制。除此之外三权分立也保证了横向的权力的制衡美国的民主本质上貌似就是制衡,制衡产生宽容民情,多元社会。中庸的确强大。2托克维尔很强大。民情,文化,制度三者是统一体。可能美国的存在是唯一的。3美国刚开始并不具备一个优质民主的条件。但是在一个比较好的地理历史环境下,并在一批精英的带领下美国逐渐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 没有新闻自由,一切自由皆无意义。20世纪的风风雨雨也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流通畅通无阻的环境对于维持一个健康的民情,中和的社会是多么重要。 5看完书,其实还是有疑问,把这种制度照搬过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可能这书本来就不是解答这问题?

失去的乐趣

昨天无意中翻到了10年前在大学里选修的宪法民法刑法的笔记,当时宪法的老师是周叶中,如今本科选修的难得再听到他的课了吧?再看这书,颇是感慨了。当时为选新闻和法律两条路迟疑,到头来哪条路都没走到头,于是哪一种乐趣都无法体会,只能看看林达讲故事了。所幸故事讲得颇有趣。

不错的一套书

林达先生这一套近距离看美国丛书笔触生动,化繁为简。把纷繁的美国政治、历史、社会、文化内容向我们娓娓道来,为我们了解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视点。

The power of faith

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四本书读是都读完了,却给我留下了不少疑问、值得回味的事实与观点,不过最直观的收获是,看美剧时,多了些背景知识,比如《Cold Case》最新一集提到二战时有关美籍日本人集中营的往事,又如《Shark》中不时出现犯罪嫌疑人用宪法的第五修正案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令检察官束手无策的场景...从1620年第一批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抵达北美大陆时的《五月花公约》,到1774年《独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然后是1787年的美国宪法及后来的权利法案,南北战争及之后增加的旨在保护少数族裔权利的三条宪法修正案...不自觉地想到同时代的我们正处的朝代和正进行的那些事儿~~~

向左走向右走——从本书角度看台湾与美国

自启蒙时代起,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普通民众,从小就被教授着民主与自由的思想。在我看来,所谓民主,就是由一个我们大都认同的一个“民主内涵”,包裹上一项项外在的具体的“民主制度”所构成的一套完整的体制。这套体制能否有效地运行,取决于内涵与制度的配合。也正是这点,使我们看到的许多在现实中同样是民主体制国家,有了优劣之分。不少新兴的民主国家,为了追赶国际“潮流”,粗略地建立一套自认为符合民主内涵的制度,实际上却在一步步背离民主的本质。民主的内涵说起来很简单,制度建立也不困难,但关键在于如何使制度与内涵完美的融合。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了有些国家,在它的制度设计之初,通过其伟大的智慧,在内外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其独特的价值准则。读了林达夫妇的《如彗星划过夜空》,使我更加详细的了解了美国制宪过程中的种种细节。也正是美国制度的设计者们在当时的讨论,给了我重新思考民主价值的启示。我们感叹于美国国父们的智慧,在那个年代设计出一套有如此前瞻性的体制。我们也能看到,在今天的世界中,同样有着相似体制的国家、地区陷入“民主的困境”。就拿我比较熟悉的台湾来说,同样是与美国相似的三权分立,民选总统,民选议会,却始终被一个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困扰。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台湾欠缺的正是美国自制宪会议时就已有的的价值准则。民主,使我们目前能找到的一种“最不坏”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民主制在理想状态下有着无懈可击的合法性,但具体应用到现实之中也会表现出一些弊病。从理论上讲,在理想状态下,我们每个人让渡出一份权利,签订契约,组成政府,每个人就都有权参与政府的运行。如何让这些人达到一个一致的决定,就可以用表决,由多数人的意志作出决策,以维持效率。这是比较简单的去理解民主。我们也可以将民主简单的理解为:少数服从多数,同时尊重少数人的权利(不侵害少数人的自然权利)。在理想状态下可行的理论,不见得可以完美契合于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中,人性是复杂的。多数人的决定是错的怎么办?多数人侵害到少数人权利怎么办?所以这套理论需要在现实中有着相应的制度支撑,让这种理论利的一面得到放大,弊的一面尽可能压制。这也是我所提到的让制度去融合内涵,从而创立更有效地体制。美国的国父们在构建美国制度架构时所确立的价值准则——妥协与制衡,可以视作是一种使现实中的民主体制维持其本初内涵的有效方法,也得以成为今后美国政治得以稳定运行的政治遗产。美国民主的妥协精神与制衡原则是贯彻始终的。其中妥协更多的体现在过程上,表现为保守。制衡更多的体现在结果上,表现为混合。美国的国父们大多有着欧洲式教育背景,绅士精神与精英思想已融入其种种行为。从根本上讲,由精英们制定宪法再由民意表决本身上就是一种保守倾向,或者说是一种妥协,一种向当时社会历史状况的妥协。在民众的文明程度对于充分民主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精英们需要在理想、现实之中做出妥协,因为他们深知民主制的需要有一个相应的社会文明程度去配合,既包括社会上层政治家,也包括低层民众。当民众的现实素养还未能达到民主要求时,他们需要做的是先将民众引上正轨。所以制度的设计者们没有过分的强调,在当时看来是主流的,被我们认为是激进的民主方式,反而倾向保守。在这些政治精英的制宪过程中,代表间意见冲突也屡屡发生,如涉及到州权与民权问题上,涉及到联邦政府权限上,涉及到政治思想原则问题的冲突上。这些冲突如何化解?相信很多人会相当然的认为是弱者服从于强者。但就历史事实而言,与之正好相反,强者向弱者的妥协一次次挽回着局面。与这些精英的背景有关,他们是绅士,有着谦和的性格和卓然的远见。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追求——创在一个能使人得到幸福的美国。当他们看到因自己的坚持而可能导致的会议分裂时,宁可放弃某些坚持的原则,通过妥协来使会议得以持续。弱者屈服于强者更多的是压迫,强者服从于弱者才是伟大的妥协。这种妥协,因有了“共识”而找到妥协的条件。我们看到,古典的绅士精神在主导着会议的进行,也许从今天的视角看,这种保守是制度设计者对于民意的背离,但从历史进程来看,这种保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保守,而是保守与激进妥协后的保守,更是一种审慎态度,一种伟大的精神。美国的制度设计者设计出的混合体制,充分体现的制衡的原则。我们钦佩于他们的前瞻性,在当时没有先例可以参考的情况下设计出一套有如此生命力的体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要么选择保守的专制,要么选择激进的民主(狭义的),而这两种制度无论哪个在设计者们看来都有着相同的弊病——权力不受制约。现当时他们认为的民主,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民主含以上并不相同,民主只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的一种方式。就在制宪会议之前,罗德岛事件中,立法机关依仗民意的蛮横,使美国一开始就对多数人的暴政保持警惕。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削弱民意的作用又是行不通的。主导政治的上层知识分子,他们的民主意识从起源起,就带着原罪负担,非常容易进一个误区,就是不由自主的美化底层,以平衡原罪意识。所以设计者们不得不在这其中找到平衡点,通过混合制度的方式互相制衡。制度设计者寻找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优点和弊端,混合出一套具有三者优点的制度,三者的弊端就可以分别用另两者的优点制衡。例如美国总统可视为君主,他的优点在于效率而弊端在于专权。专权就可以用可视为贵族制的参议院的审慎,和可视为民主制的众议院的民意来制衡。设计者们深知个人不受约束和多数人不受约束的结果是一样的,就是产生暴政。正如杰弗逊所说:“在权力问题上,不要再信赖人,而要用法治的制约。把权力集中到一个机构,恰是暴君政府的定义。政府不仅应建基在自由原则上,也应该把权力分开,使其平衡,使任何一个机构都不能越出它们的合法限度之外,使其得到有效抑制和制约。”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制度设计者一开始就不相信任何权力,即使它是由民意组成。他们也主张者精英更多的政治,因为他们相信精英们更懂得克制自己与遵守规则。制衡原则的伟大不在于对专制的制约,而在于不迎合,不取悦民众,对强权对民众都保持着独立和批判。美国的体制得以有效运行二百余年,与其这种将民主内涵和民主制度融合的价值追求是分不开的。而现实中很多国家或地区,实行着他们认为的民主体制,却一步步走向民粹的泥潭。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台湾“太阳花运动”,只是其政治不稳定的一个缩影。有些观点认为是“民智未开”导致的这些地区天生不适用于民主体制。但不要忘记,美国建国之初的民众素质并不比现在这些地区民主素质要强。在我看来美国人政治素养的建立离不开民主制度的培养,更离不开我上面说的妥协制衡价值观的引领。这种价值观为美国建立了一个保守、有序的政治氛围,这种氛围正是台湾政治生活中目前最为欠缺的。我刚刚对美国的总结为“妥协下的保守”,“制衡下的混合”,对台湾的印象可称为“分裂下的激进”,“民主下的专制”。谈起台湾当代政治不可不提“二二八事件”,再加上历史上台湾与中国大陆合少离多,导致了台湾社会的基调——族群分裂。这种分裂不是简单的像一个正常社会那样的左右分歧,而是一个没有“共识”的分裂,且特殊的历史背景也加剧了分裂产生的对立也间接导致了激进的政治氛围。台湾自20世纪40年代起就开始了持续三十余年的“戒严时期”,长期压制的“民意”得不到正常渠道的施放。民众开始尝试用激进方式武力抗争,在统治者最终宣布解除戒严后,民众也难以放弃这种激进的争取权利的方式。长期的压抑,让台湾人产生了强烈的被夺感,他们需要在公开场合发声,突显自己的主体地位。这样,分裂与激进相结合,台湾的政治生活中就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我们说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妥协”,但是妥协的前提在于要有“共识”。如果社会分裂到失去了共识,那妥协也是难以存在的。一般的社会中,往往有各个利益集团天然的相互冲突,所以大家都要在议会中有自己的代表,把各自的要求说出来,公开的争辩讨论,最后各方妥协并达成协议。台湾的困境除了在于妥协难以形成外,还在于整个社会的激进倾向。长期压抑的民众更倾向于直接诉诸民意的“广场政治”,而非信赖议会结构即“立法院”。广场政治是平民的政治,这与国会中政治精英的政治有很大不同。精英们可以将民意咀嚼消化后,再根据民众利益来决策,他们往往有着更高的素质与长远的视角。而平民的素质往往良莠不齐,眼光相较于精英更关注当下,且“广场效应”会使很多参与者做出非理性判断。广场政治可以作为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但真正的政治决策还需要理性考量。民众倾向激进的原因,可能是民主对立法院委员的不信任,对立法院的不信任,乃至对整个政府体制的不信任。这也引出我认为的第二个原因。“民主下的专制”可以有多种理解。可以理解为民主体制外衣下隐藏着一个实质上独裁的体制,也可以理解为这种“民主”本身就是专制的。不论怎么理解,矛头均指向一点,就是“制衡”的欠缺。这个问题的根源应该在于制度设计上的不尽完善。台湾现行政治制度的理论源头可追溯到中山先生,他对中华民国的制度架构设想中设计了一套权能分开、五权分立的体制。五权及总统全部由民选的“国民大会”制约,那五权内部也就没有制衡的必要,故中山先生所认为的五权更多的是分工合作,而非分权制衡。台湾现行的《中华民国宪法》基本沿袭了中山先生构想,但经过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7次修宪后,政治架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民大会被撤销,五权分工改为实质上的三权分立,但就在这三权之间由于基本架构所限,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互动制衡机制。我说的所谓“隐藏的独裁体制”指的是一个很难有制约的行政分支。台湾现行的半总统制体制中,总统、行政院长共掌行政权。行政院长需总统任命,且不需要立法院批准,这使得行政院长政治上极大地依附于总统,并且会出现行政分支与立法分支(主要指立法院多数党)不一致的“少数政府”。半总统制下总统有着特殊的权力,当立法分支与行政分支互相杯葛时,理论上总统可以一意孤行支持行政分支。因此台湾的民众不愿去相信他们的总统,即使这位总统是由全民直选出的。当民众认为总统可能做出有违自己利益的决策时,这些人就会选择最直接的上街方式表达抗议。我说的所谓“民主本身的专制”指的是立法院的一院制结构。自修宪后,立法院就成为了唯一的民意机关。这种“一院制国会”有其高效便捷等特点,但也带来了制衡的缺失。两院制国会的构想为的是能有一个更精英化的上院与一个更平民化的下院相制衡,以避免民意机关里“多数人的暴政”。而诸多历史或现实也告诫我们没有制约的“民意”无异于暴政。台湾的立法分支的设计使其不可避免的带着更浓厚的平民色彩,缺少精英应该有的审慎。所以我说从理论上讲,台湾立法机构本身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难以控制的“暴力机器”。制衡原则的缺失,造成的是民众对政府体制的不信任。不仅体制内部各权力分支要制衡,立法、行政分支的官员也要在民众的监督之下,并接受质询。民众必须有表达反对意见的机会,制度必须提供给让民众表达反对的机制。要用制度设计去消弭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此外台湾制度的不成熟还在于媒体的不成熟。很大程度上,由于政党与媒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媒体对政治运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观念上的分歧在媒体的放大下更容易得到激化,这也就使得台湾社会更难达到一个有序、妥协的境地。媒体的最大价值应在于成熟的媒体可以脱离其党派属性,从一个个不同政党的喉舌回到“社会公器”的位置。台湾的“民粹困局”不是仅仅因“民众素质”或是“领导无能”等表面原因引发,究其实质还是在于整体的社会氛围,使得各种矛盾得以在其中发酵,造成了“共识”的缺失。总而言之,当我们回溯美国先贤们制宪的历史,还是会得到许多启发。民主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核心精神,也将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演进。看看我们构想出的民主体制,不论它们有着怎样形式的外衣,只要它能适应民主的内涵,就可以被我们称为“不坏”的政治制度。美国式的用“妥协”和“制衡”作为制宪的价值准则,至少在我们今天看来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当我们为现实中的困惑而不解时,为何不去古代先贤那里汲取智慧呢?

我读林达和钱穆

最近买的两本三联的书都是有关制度的,《如流星划过夜空》,《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前书林达讲述了,美国的制度是如何建立的。近距离看美国的前三本都是在一个实践的层面上讲的,美国的制度是如何实施的,究竟有什么好处,以及种种其他的相关事情。而本书则讨论了,这样一个制度是怎么一步步建立的。作者前半部分只是给了个粗线条,后面还是又回到了老路上去了,讲讲新闻自由,宪法第一修正案。后书钱穆讲讲中国的:汉,唐,宋,明,清,这5个在中国历史上说的上是代表了制度变化的朝代,以它们作为代表,勾勒出中国历代政治的基本框架。我读钱穆先生的书也有五六本了,其实每本都可以看出来,钱穆先生对于本土的历史遗产的珍视。当然,这样的珍视是有变通的。钱穆先生在他的书中很多次都提到了对于孙中山先生的政治智慧,对于中国政治制度的继承性发扬。《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里头讲到了汉代的兵役制度,男子要到23岁才正式服兵役,因为男子自20岁成人以后,可以独自的有积蓄。而三年的积蓄可以支持一年的荒乱。中间的灾年也可以通过以前的存积支持。这样,到男子的23岁为国家贡献的时候,家里不至于无任何的积蓄。而这样的兵役制度只是其他的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一个而已,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制度设计本身考虑了种种的现实因素,而这样的制度设计,不全像我们以往所想,全是封建的压迫人的东西。有人说,我们的政治理论建设远远落后于西方,钱穆先生说,那是因为我们古代的流动机制,统治者需要读书人的知识来加强统治,而知识不完全是掌握在上层的,所以底层的读书人可以通过考试进入政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而不再需要单独的抒发,阐述单独的政治理论。而这样的后果是,我们的政治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因为没有人单独的阐述,在后人的当代眼光看来,都成了封建包袱。但制度本身是存在历史合理性的。在当时人的眼里,它们的存在肯定是合理的。一个完全不合理的制度,怎么可能存在千年?而我们后人,往往的教育使我们忽略了这些。其实读钱穆的时候,觉得很有意思,钱先生一直在坚持的是,咱们不能看着外头的东西好,就把历史全丢了啊,其实咱们的东西也有好的,不信,我给你说说看。林达和钱穆都关注到了制度存在的土壤,任何的制度都不可能是无土生长的。其实,这个话题早不新鲜。很多的东西都滥觞于此。孙立平最近的“使事情进入可治理状态”,说的就是重建制度发挥作用的社会基础。哈耶克的立法观点也早就阐释,法其实分“内在法”和“外在法”,而我们要尊重内在法的自发成长起来的合理性,合理的自发秩序本身是最重要的,而外在的法律规定如果不能顺应它,本身就可能构成恶法。构建制度生长的合理性,给制度的建设赋予深层的土壤,本身是制度是否可以理想生长的条件之一,照搬好的制度,往往收效甚微,拉美悲剧,后发优势还是劣势的讨论本身,就是这样一种证明。其实我觉得,林达的新书起名《如流星划过夜空》,其实是暗示了美国的建国制度的实践所需要的条件,在以后的时代里,可能很难再次实现.所以我们只能像看一个流星一样,去看待美国旧日的历史。美国的幸运在于,他们在没有构建出庞大的政府以前,就已经有一个宪法的指导。宪法,政府,民众三者是在一个互相成熟的过程中慢慢长大的,在这中间没有哪一个因素是独大的,可以控制其他的因素在博弈中发挥作用。所以在以后的岁月里,美国历史就是一个互相妥协互相成长的过程,没有哪一个因素发育的不合理。所以,在以后的实践中,这些因素是互相牵制的,可以使事情发展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而以后的所有的国家,本身已经缺乏了美国当初那样的历史条件,美国可以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来全力的建设,可以说是在一张白纸上新画任何像画的东西,但其他的国家的历史包袱,已经使得宪法在发生以前,其他的因素已经在起跑线上跑了很久了,这本身就是一场不和规则的比赛。要实现完全的宪政的话,在宪法本身没有出现以前,政府已经是独大了,民众已经独大了,这样,在宪法想要真正起作用的时候,想要长大的时候,已经有因素会阻碍她了。单纯的政治独大,或者是民众的独大,在宪法想发挥最大作用的进程上,都是一种阻碍。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使宪法发挥本身能够发挥的最大作用的。孙中山先生的训政实践,本身就是一种构建中国人民主自由精神的土壤的尝试。而实行宪政,在缺乏合格公民的时候,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孙中山在呼吁现代国家制度的时候,不得不先实现一种较为低级的水平,当民众做好准备以后,再实现真正的宪政。但这个过程中见,国民政府已经是在不大受限制的成长了。所以,我很怀疑,即使没有日本打断我们的本身的历史进程,单纯国民党的统治,是否能够给人民一个民主国家。储安平在上海办《观察》的后半期,对于批评国民党都不感兴趣了。因为现实实在是太黑暗,都提不起力气来了。法国大革命本身又是另一种形式,在宪法没有成熟,或者说是形成以前,民众已经完全的投入到了卢梭的先验理性的社会构建中去了。国王统治被推翻,民众完全没有了限制。所以,“人们选择了闪电和惊雷而不是阳光,因而必将在黑暗中徘徊”。

现代民主和公民权利的入门读物

偶然间看到《总统是靠不住的》的一发不可收拾连续读完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1234还有两本穿插花絮几本书内容很庞杂是一套很好的了解美国政治制度的入门读物但同时 更是一套现代民主和公民权利的初级教材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之一的是美国的言论自由这里的自由指的是“内容中性的自由”说白了 就是“好的坏的对的错的随便说”但实际上 我的表达也不是很准确因为没有人能界定什么是“好的” 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谁有这种权利?凭借的依据是什么?你的真理对别人来说 可能是荒谬至极任何一个人 尤其是最强势的国家机器没有权利钳制舆论 不可以设立防火墙来规定某些言论可以被表达 某些不可以甚至动用行政 甚至暴力手段 去打压那些“不正确”的言论有人说林达过于美化美国的政治制度有人说林达夹带私货可能因为我在这个领域阅读不甚广泛尚未发现哪些是“私货”但我确实在这几本书里看到很多人性中的闪光点微博上最近每天都有各路人马在吵架很多时候吵着吵着争论就上升到体制层面“民主”“自由”也是出镜频率非常高的词汇但是每个人都这两个看似简单的词理解都可能不一样 甚至大相径庭也许很多年轻的孩子应该来看看这几本书?在追捧美国民主之前先应该了解清楚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吧?

读完林达全集了。一段美好的经验。

《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带一本书去巴黎》《一路走来一路读》《西班牙旅行笔记》《如彗星划过星空》《像自圝由一样美丽》不知道算不算是全集了。这些书,有的是给我启蒙,有的是在我对议题有了很强烈的意见后读的。无论哪种情况,林达永远是以一个温和智者的口吻娓娓道来,将我好辩的焦急层层剥去,留下深长的反思。如果你问我什么是普世价值,我会让你看林达的书。最宝贵的不是书的内容,而是这样一(两?)个人类,以平和,洞察和悲悯,去讲述另一群人类的故事。这真令我感动。恶心的是,这样一篇书评,我居然还要去民感慈。

如春风一样温暖

林达夫妇的这套书陆陆续续买齐了,也在陆陆续续地看,但却没有一本从头到尾通读。倒不是说他们的书不好,读不下去。实际上,这套书并不是一定要如学习教科书般正襟危坐刻苦研读,你只需放松心态,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拿来一读。作者的文笔清新流畅,有几本书是用书信体写的,娓娓道来,感觉就像是和朋友闲谈,没有任何压力,字里行间有一种信任,一种体贴,有一种人与人之间通过文字达成的默契,总之,读他们的书,如沐春风。林达的书,基本是围绕美国的民主,宪政,历史和文化制度这些展开的,后来又写了巴黎和西班牙。读美国系列,让你不由羨慕美国人,真的是上帝保佑美利坚,美国民主制度的诞生,成长和发展,完全得益于美国所独有的人文环境和自然条件。美国在经历了长达八年的独立战争,枪杆子居功至伟,在胜利之后独立之际,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十分有可能演化成军人专权或者黄袍加身国王登基了,但在美国却不是,枪杆子把政权交给了文人政府,大陆军司令官华盛顿卸甲归田,军队解散了。权力如同毒品,你一旦尝试过它的滋味,就很难主动戒掉了。伟人,真正用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打动你的伟人,比如华盛顿,在历史的关键点,做出了伟大的选择,做一个农夫,而不是国王。国王和皇帝太多了,华盛顿只有一个。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中国何时能出一个华盛顿?

一点读后感:政府不能替代人民选择。

1,美国的先贤 在相对理想化的环境中(没有外力政治干扰而国内民智未开),按照自己对民主和自由的理解,实施了一场伟大的社会政治试验,而事实证明了他们的远见和伟大。毕竟“伟大”一词用在政治家身上实在少而又少。 2,在新闻自由和国家安全两难的选择之间,美国最终选择了新闻自由,这是把“政府之恶”圈在笼子里的最好的防范工具。 3,有的时候我在想,所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除了一些基本的条件之外,其实还是看谁的政府和国家少犯错误。那些为了一些少数精英“脑子想象中的目标”而利用国家机器、发动全体国民不惜一切代价、不管黑猫白猫的国家行为,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他们的少数派目标(这也往往被自诩为执政的成功和合法性),但与因此造成的整体性社会价值伤害和国家结构失衡导致的错误和损失相比,会严重不对等,而这样的结局,从大历史角度看,还不如不去做那些一意孤行的事情,还不如让社会在形成基本的公平公正、保障自由的社会法则基础上,自然发展去更好些。也就是说,政府绝对不能替代人民选择。 4,相对于前面的三本,这本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近距离看美国宪法确立史

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丛书终于都读完了,这本第四册是感觉从美国历史中的最深处的渊源切入,叙述了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在制定美国宪法时,斟酌再三,依仗美国当时的精英政治,从美国的长远目标出发,结合来自欧洲的各种自由、民主的思潮,经过了几个月的辩论,最终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确定了美国宪法的基本草案,这是在新大陆近300年的历史中最伟大的事情了。没有自私自利的心理、没有作威作福的行径,所有参与成员无论是蓄奴州还是自由州,都为各自州的人民的长远利益着想,运用他们的知识、文化,最终将美国的法律基础确立了。令人感慨颇深,意味深长,恰似主体描绘的图景:如彗星划过夜空。

终于说到宪法本身的制定过程了

读完前三本,很容易感受到宪法之于美国的重要性,包括紧跟着的十条宪法修正案,可以说宪法及其修正案给美国的民主和权力制衡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之前有读过易中天先生的《费城风云:1787宪法的制定过程》,可两本书结合起来读。易中天先生的那本书中心就是宪法是怎样制定的,当然比本书更详细,但本书还写了其他的很多事情。对美国的那群开国国父们不得不抱以尊重和钦佩的态度。从华盛顿,富兰克林,杰斐逊,亚当斯等等所有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人。确实是一群绅士和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古典政治家?而这又与他们充分吸收了欧洲大陆启蒙运动各思想家的精髓分不开的。所谓美国文化是从欧洲文化继承过来的,并在北美大陆本土进一步发展,是很合理的。

全新的自由肌体

感叹于200多年前以美国的国父们为核心的精神贵族怎样在新大陆设计并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自由国度,更为其诞生以来在人类内在的善的原力引导下战胜原始与丑恶走到今天典范位置而骄傲。并深信其活力还会继续推动着它在未来的进步。

来自新大陆

一全球化是一个强大的趋势,从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世界现状看来,没有哪个国家,没有哪个民族可以脱离全球化大趋势而存在的。那些崇尚光荣孤立政策的老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无意有意忠诚为了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而东方古国中国也正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自1979年国门重开以来,西方思潮如泉涌般进入中国,带来的影响有好的,也有不好,更多的是留有争议的;触发的事件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更多的是谁也不愿再提起的。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我们曾经的政治死敌,现在的复杂伙伴,未来的竞争对手——美国。现如今,美国的流行文化,以包括音乐,电影,小说等各种形式流入中国,对中国的七零后,八零后,乃至九零后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我们谈美国,喜欢美国,批评美国,崇拜美国,仇视美国等等情绪背后,是否有一个理性的对美国的了解在支撑着?换一种说法即是:我们对美国的一切感情都有点捕风捉影,因为我们当中还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个国家的深层文化和传统。我本人对于美国文化一直是一种观望的态度,虽然从小接触美国文化,但从来没有陷入过狂热的境地。进入大学之后,有机会读了一些关于美国文化深层的著作,才慢慢地开始了解这个民族。这样一个建国只有两百多年的民族,一片曾经狭小 的荒芜新大陆,一个靠宗教异议者和囚犯,奴隶组成的国家,竟然在风起云涌的国际竞争和争夺中成为了世界的霸主。这其中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而不单单是我们平日里接受的教育所宣称的各种荒诞理由。美国在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中的霸权也好,强权也罢,这些都不是它崛起的真正原因。美国的崛起在物质层面上当然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异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历史原因上也无疑仰仗了其旁无强国,一枝独秀的绝好地缘政治环境;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美国的开国元勋的先知和决绝,以及美国人骨子里对自由和民主的不懈追求,以及对旧文化糟粕的抛弃,精华的继承。美国没有羁绊,早期殖民者来到美国原因十分复杂,为了摆脱英王的宗教压迫也好,为了谋取殖民便利也好,因为犯罪被流放也罢,单纯为了冒险也可,这一切的原因构成了吸引人们来到美利坚大地的原始动力。也正是因为这原因的复杂为美国社会最初的构成提供了一个广泛的阶层基础。既不是单纯的贵族,也不是全然的罪犯,更多的是为生计的芸芸众生。这样的一群人在一片蛮荒之地要建立起一个与欧洲不同的城市,或者说国家,其实在最初他们自己都没有清晰的概念,究竟什么会最终成为这块土地的官方名称或组织形式。但是有一点他们是肯定的,那就是这片土地将不同于黑暗的,封建的,压迫的欧洲。后来著名的牧师兼马萨诸塞州清教徒总督约翰•文思洛普(John Winthrop)(1588-1649)说:“我们要建立一座山巅之城。”这表明美国的早期移民便有着一种建立一片上帝许诺之地的决心。美国人骨子里最根本的文化和精髓是一致的,即使美国人种的构成纷繁复杂,但是一但在这片土地生根,人们灵魂最深处就是一个美国梦,一股美国信念。这才是这个国家获得源源不断发展动力的原因所在。杰斐逊当年在《独立宣言》上写下的那句千古名句:“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时或许并不知道这样一句宣言在美国人的精神构造中造成了多大的影响。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无论是宗教信仰抑或政治信仰,我们都没有,这是中国人精神发展中最可怕的现象,一个国家要崛起如果没有一种信仰在指引在指导就会为独裁专权开道,就会为扩张找理,种种道德约束的天然丧失将会是国家的悲哀。在这个时候我们仔细审视我们对手的发展史,或许能够获得最大的启发。而林达的这套《近距离靠美国》是最近几年所出的讲美国谈美国的书中比较有深度而且比较普及易读的一套。这一次我读了其中的《如彗星划过夜空》,不禁对美国政治体制和宪法的形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阅读完之后掩书长思,感慨万分。二林达的这本书的整体构造是以书信的形式展开的,且不论这是其真实的创作来源,还是形式上而已,我认为这样一种方式是比较适合书籍中思想的普及和传播的。举凡书中所列举的史实也好,思想也好,都是些离我们很远或者非常艰深的理论讨论,如果林达再按照传统的学术风格或者正规政治学书籍写作模式来写的话,那么最后出来的效果一定很不好。但是林达很巧妙地用书信体将全书的内容前后紧凑地串联了起来,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这是题外话,最重要的还是书中传达的思想和史实。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将美国送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要知道这个问题是大且宽泛而且时常敏感的。纵观人类历史,一时称雄称霸的国家多得数十上百,中国也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世界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但是一切的繁华似乎都逃不出衰败的宿命。在当今这个金融危机的时代,有很多人感叹抑或嘲讽道:美国的时代要终结。每每听到这样的言论,我总觉得不寒而栗,这是一种怎样的高傲自大,抑或自不量力啊!要知道美国历史上经历的金融危机多如牛毛,按照短周期理论,可谓三五年即是一个小危机,大的也有那么两三次,照这样推理的话美国早就应该衰败好多次了,哪里还成得了世界的霸主!美国的崛起要追溯到她建国的时候,十三个殖民地其实是各有领主的,总督也好公司总监也好,他们或多或少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自成体系的。虽然互相之间有沟通和贸易往来,但是在近两百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下,这些殖民地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十三个小国家。State一词现在翻译成“州”,但是在早期的美国历史上将其翻译成“邦”我想是更合适的。因为州属于一国,而邦则相对独立。这样的一种各邦分离状态一直持续到英国的殖民压迫激起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为止。十三个邦组成一个松散的邦联进行独立战争。我们现在对于美国早期建国的认识有很大偏差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清楚地知道美国一直到1789费城制宪会议为止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只是一些小国家的松散邦联而已。美国政治体制的独特之处在于,这样一种各邦之间的相对独立关系并没有随着费城制宪会议的圆满进行而消失。到现在美国各州都还是相对独立的,无论是从宪政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来说都是这样。我觉得州的独立性与联邦的统一性的完美结合是美国国父们分权制衡思想的直接体现。一个国家如果实行的是单一制国体,那么其政治上的民主与完善就要依靠整体的优越设计了。而单一制国体在实际上是有普遍性的,因此许多民主的单一制国家政体上会采用分权的组织形式以及多党轮流执政,这两个制度是确保民主的基本制度。如果这两个条件都没有办法满足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政治民主建设是很难取得实质上的进步的。我们可以来看前苏联,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民主在斯大林的独裁统治下被破坏殆尽,最终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也是一党专政政体下难以进行民主政治改革的矛盾爆发的原因。然而美国在建国之初就达成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完善的权力平衡。这是所有国家都可望而不可即的先天政治优势。其实,美国整个国家体制建设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并不是所谓的民主,而是孟德斯鸠的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洛克早在孟德斯鸠之前便提出了权力制约的观点,在他的著作中也有类似“三权分立”的观点和论述,但是他的权分得重叠不完善 ,直到孟德斯鸠在《法意》(《论法的精神》)中提出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为止,分权思想才成熟完备。而恰巧在启蒙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杰斐逊正在法国做大使,这也使得先贤们得以及时了解最新的政治思想动态,在自己消化咀嚼之后用于创建一个新的国家。中央权力的三权分立使得美国在政治上清明见底,而不会有行政权一手遮天的现象,也更不会有一党独断,专权独裁的情况出现。正是在这种圆满的制约和平衡中,各个部门分工合作,又互相监督,最后实现了全民的民主。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点,在制宪会议中我们发现美国国父们是几乎排斥民主的。理由很简单,民智尚未开化,何来民主?民主一词源于希腊语Demo意为人民,Cracy则为管理,让一帮无知移民来管理国家是必然危险的。而且这里民主狭义上指希腊的全民民主,直接民主,这在美国十三个殖民地也是难以执行的。因此如果建立一套避开民主却不会阻碍民主发展的体制成了国父辩论的焦点。最终的方案是伟大妥协的产物,但是却在无形中为美国民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因为这是一个被思想家在辩论与思考中构造出来的国家。她没有借鉴前人,也没有理所当然地赢者称王,变成君主制国家,而是在一群思想家、政治家的摸索下,创造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新体制。而这种体制的实验性是充满风险的,一但不成功则可能前功尽弃。但是我们从历史发展轨迹中看到,一代代的当政者都在努力维护和完善这一体制,使得她一步步适应者世界的发展,也一步步将美国的民主发扬到了极致,直至把她送上世界舞台的巅峰。三、早先在我们国家时常说:自由主义泛滥。总之“自由”两个字在中国是有十分特殊的含义的。一方面,社会主义自然应该是自由的,国家、政府、政党不单不该反对自由,而且应该想方设法创造各种条件使得社会风气自由活泼。但是另一方面,自由主义和自有不同,她是所谓资本主义思想的糟粕,会对国家的安全和发展造成很大的隐患。于是在这样一种悖论之下,人们习惯于避开“自由”两个字。但是在讨论美国时如果不谈自由则是万万不可能的。美国人一向宣称自己是自由国家的国民,不同于束缚人性的欧洲宗教社会。作为上帝选民 的美国人有充分的自由和民主。这不是从体制上就可以保证的。前面我讲了讲自己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一些想法,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体制是确保人民的自由和民主的,但是如果一个民族习惯了被奴役的生活,那么他们的民族文化就是奴才式的,即使统治者给与了自由他们于是不懂得如何享受的。比如说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他们竟可以在殖民者暴虐的统治下相安无事的生活这么多年,直至把自己本国的语言都丧失了为止。这原因当然是复杂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即是:印度在英国进入前就已经亡国,铁木尔王朝的铁蹄把古印度的文明铲除地只剩下残破的外衣。奴性一旦养成积年难改!中国人也有奴性,鲁迅花了毕生精力要改造的国民性格至今仍然阴魂不散,但是中国人的性格有两面性,奴性的底层是一股顽强不息的民族自尊心,两者时常在关键的时间斗阵、转化,这也是中华文明被无数次征服却从未灭亡的原因。但和美国相比,没有哪一个国家是自由的。这不是政治上的自由而已,美国人民族性格中的自由性才是最根本的。先贤在建国时注重的不但是政治上的完善性,他们还考虑了如何让这个体制在体制外产生同样重要作用:亦即如何培养这个新生国家的国家性格。杰斐逊关于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权利的叙述是最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要理解它、记住它不难,但是要真正融入心中则只有美国人做到了。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对抗美国司法部的越战秘密文件事件中我们就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美国国父设计的体系保证了几百年后人民依然有足够的权利与政府对抗,最终保护自己的权利。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政府不是不可以推翻的,人民同意被统治是建立在与当政者的契约之上的。人民将这一部分权利交出是建立在当政者维护他们的利益的基础上的。一但政府已经无力再保护人民利益,或者竟要侵犯人民利益时,人民是有权利推翻这个政府的。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但是真正落实到制度层面的只有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赋予人民的不但是言论自由,更是维护自己最根本公民权利并与恶的政府对抗的权利。这不禁引起我们的反思。四、能够看得出林达的这本小书是较多参考了麦迪逊的制宪会议记录以及其他一些历史著作,但是能够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设讲述地如何生动有趣也是十分难得。看完这本书掩卷长思,想想当今之中国,我们缺少的是什么?经济上的繁荣我们已经享受多年,政治上我们却是一无所有,当经济的开放和自由进一步推进时,政治的陈旧和腐朽会造成怎样的结果?我不敢想象,但只想有识之士能够进一步设想思考下去。为我们这个经历了太多磨难的祖国母亲献出更多治国良策,而不只是阿谀奉承,粉饰太平的言辞!参考文献1、《近距离看美国》之《如彗星划过夜空》,林达 著,06.3月第一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2、《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麦迪逊著,尹宣译,03.1月第一版,辽宁教育出版社•沈阳。3、《国富论》,亚当•斯密著,王大力、郭亚楠译,09.2第一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4、《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1653-2004)》,J.S.戈登著,祁斌译,05.1第一版,中信出版社•北京。

美国宪政前传

近距离看美国的前三部是在网络上看的,有些年月了,也是从那时起开始对原本枯燥乏味的民主政治话题感兴趣了。法律文本是枯燥的,只有接触到现实才会变得鲜活生动起来。能够把这样的话题讲得生动,那就是林达的本事。没有板起脸来的说教,而是以书信的方式,给你讲一个一个的故事,从而深入理解法律条文的内涵。美国是一个很简单的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她的年轻,建国只有两百多年,所以没有历史积累下来的沉重包袱。同时,美国的国土辽阔人口稀少,从而形成了自由的传统。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独立战争之后,主要的功臣们都会自家“种地”去了,而不是抢着坐龙椅!这在有着浓郁政治权利争斗传统历史的我们看来,实在是不可思议。然而,这就是美国当年的现实,独立之后竟然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如彗星划过夜空》的故事就是从这里讲起,美国各大州是如何决定开始组成联邦(即所谓的United States的),又如何来制定这个国家的宪法的。总统是如何产生的,参众两院又是什么回事?按照时下流行的电影手法,这近距离看美国的第四部应该叫做“前传”才好。美国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开国精英们不仅是好好人,还深受欧洲民主思想的熏陶。为了保证政府的权利不被滥用,精心设计了一套机制,并以身作则开了一个好头。美国的幸运还在于,宪法在制定的时候,政府还很弱小,所以两者可以同步成长,相互制约,而不是某一方被遏制了。宪法制定得再好,最终还是由人来执行,是人就是会犯错误。所以,美国的宪法就是在修修补补中得以不断完善,林达所讲述的就是这些故事,所谓“司法挑战”。关于美国的制宪会议,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允许代表们反悔!即可以对已经做出的表决进行重新投票,以避免有人利用某种手段来暂时赢得票数。因此靠技巧获得的投票结果必然不是每个人都心服口服的,因为即便当时同意了,日后若是不爽了,很有可能就不会去遵守,那么决议就没有意义了。所以,美国宪法的制定是旷日持久的,一定是大家都同意了。因此美国的宪法是不彻底的,是不完美的,而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她甚至都没有提出废除奴隶制。但是,她却因此是一个行得通的,有效的宪法!才有机会能活下来,才能一步步的完善。本书的最后,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讲述五角大楼文件的故事,那是一场关于新闻自由和国家机密的争论。通过这场争论,我们看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是如何具体运作的,新闻自由的权利如何进一步得到捍卫的。也进一步向我们说明了,美国的法律并不是天然就合理的,而是历经了一场场的磨难。这其中到处可见美国精英阶层的身影,正是他们创造了美国的今天。

民主从何而来

第一次看林达的书应该是《一路走来一路读》当时就觉得这个作者的美国历史学的真好,没到一个城市旅游,都会将这个城市发生的历史大事全部写出。当时书中已经有写到一些涉及制度的事情,但是当时没有注意。看完,也就草草写了一篇简评,也就过去了。今天升到了大二,我们学校大二太闲了,也就让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在京东上面买书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搜到了林达的书,就趁打折买了回来。把四本看完之后也对美国的制度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近距离看美国的第一本详细讲了美国在1791年制定的宪法前十条修正案也就是俗称的《权利法案》,不过貌似也就涉及到了第一条到第七条,然后略微提到了第九条。当然对于我来说,第一条当然是属于民主的基础,这一条的重要性也在第四本的新闻出版自由里面展现了出来。如果没有一个言论自由的社会,也就没有权利对政府进行监督,而政府就可能去侵犯人民的权利。第二条也就不谈了,我也不怎么赞成人民拥有持枪权,毕竟我们祖国的人太多了。第三条到第七条都是林达所谓的保护人民以及被告人的条款,其中个人认为第四条与第五条也是民主的基础,要不国家随时可能侵犯个人的隐私权,及财产权,更可能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权。我们国家真的做的不过,要不也不会查水表送快递了。第二本以我的理解应该是说了美国宪法中所规定的三权分立,三权分立的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将让三权互相“平衡及制约”不至于任何一方可以强大到单独威胁人民的自由。书中也例举了尼克松在1973-1973的水门事件,说明了即使是总统也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宪法之下,尽可能的平等。第三本讲了美国的痛楚,也就是种族歧视。不过我们何尝不是如此进行种族歧视,用书中的例子每当我们说着:“美国人怎么着时。”也是在依据人的种族及肤色进行判断。书中也说道了1861年的美国内战,也说道了1839年阿姆斯达案,也说道了1955年的美国黑人运动崛起,也说道1964年民权法案的通过,以及现代美国的种族问题。这本书中从头到尾都充满了人人平等的信念。用书中的一句话,美国仅仅200多年的历史也就是人类最初的人性驱逐这片土地上的野性的历史。第四本是讲了美国的党派何来,以及美国立宪之间发生的一些小事情,而且将宪法第一修正案里面的出版自由的权利进行了详细解释。一个国家的出版自由是维持国家民主的基础,出版自由应当是中立的,应该有敢于揭露大事件的勇气,政府不能随便敢于出版自由。我们国家的出版自由实在限制太大, 例如前一段时间的表叔,完全就是坑爹嘛,这是。民主是什么?依我个人的见解,民主真正的含义就是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时候,也要让他人发出声音,维护自己的自由的时候,也要尊重他人的自由。要不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多数人的暴力,没有真正维护少数人的自由,也没有维护少数人的利益。人民在孤独的时候的理性,但是在人多的时候,人的理性就湮灭在群众性中。勒庞在《乌合之众》之中详细说明了这个过程,再此不表,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一本不错的大众心理学的书。这个理论被现实所证明,比如中国前一段时间的反日的暴力游行,人们在游行之中失去了理性,很明显的被气氛所感染,失去了自己去思考摧毁同胞财产的不合法性的理性。自由最好的解释我觉得可以引用美国的权利宣言之中的第一条以及第五条。在平时,在不侵犯他们自由的权利以及法律的情况下,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被卷入到法律之中的时候,即使面对实力完全不平等的政府,也有能力去维护自己合法权利。这也就是自由最好的解释。民主以及自由必须是人民的权利,也必将是人民的权利。真正可能侵犯人民的民主以及自由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一个专政以及暴君。所以要民主则必须要解决这两个方面,立法减小一个政府的权利,制约其权利,才有可能实现民主。否则必然出现英国克伦威尔的悲剧,虽然我觉得中国在建国初期确实出现了如此悲剧,不过在改革开放之后,虽然中国不是很自由,但是我们也确实能看见中国自由的进步。中国真从79年改革开饭算起来也就是30多年,但是已经走到如今一步,确实不易。美国在从76年建国30多年算起来的时候,虽然有了《权利法案》但是毕竟还有个历史决定的奴隶制在那里,虽然说来有点勉强。不过我对中国未来的自由还是持中立偏乐观吧。毕竟它是我的祖国,我希望祖国能变好。虽然很难做到美国那样,不过进步毕竟存在。民主从何而来?从自由而来。自由从何而来?从人民自身而来。人民自身就要有想法去维护自己的权利。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皆有生命权,自由权,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林达的美国民主

林达这一系列的书籍,讲述了从美国建国开始,到克林顿连任之时美国的发展。以一个外来者的眼光解读美国的民主进程的发展,也探讨美国存在的问题。从制宪会议开始,到种族矛盾的起始,南北战争,然后是尼克松总统时期对于宪法的挑战,之后是克林顿时期以及现今美国的状况。在林达的笔下,美国的民主是一种渐进式的政治改革,美国的发展就是美国司法领域的发展。在美国历史中,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律师,从制宪会议中律师出身的各位美国国父,到阿姆斯达号事件中对于奴隶交易的辩护,到南北战争结束后,宪法的第十四条修正案对于黑人权利的保障,然后是尼克松总统和司法系统的角力,到了克林顿时期,总统也总是与官司缠身。整个美国的发展,是一部司法系统从纸张上的独立,到马歇尔大法官对于“司法复审权”的确立正式标志司法系统的权利的确定,以及后来一系列敏感事件中,最高法院对于这些事件的判决。林达的四部书,是对美国在三权分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的观察。美国的人民,从来到一片荒芜的新大陆到反抗英王的统治,追求自由成了美国人民最大的目标。正如同林达在第一本《历史的忧虑》中反应的,美国人民为了自由,放弃了许多东西,包括自身和国家的安全。从美国宪法中的无罪推定,追求程序公正的理念中,我们就能够发现这一点。我们国家也许是“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美国人的想法确是“宁可放过一百,不可错杀一个”。美国人对于死刑判罚的严苛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整个美国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政府这一机构是否权利膨胀从而压缩了公民个人自由的空间。这可能是因为美国的国父们从独立战争中得到的教训,从英王的蛮横的统治中建立一个不会危害人民自由权利的国家。美国的另一个问题是种族问题,在林达笔下,美国起始的种族问题是经济发展问题,后来的问题,是南方对于传统文化和保守主义坚持的问题,而今天的美国种族问题,主要是移民带来的新时代下的问题。从起始时美国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免费劳力,到南北战争后南方的种族隔离,之后经历民权运动,然后是移民状况下对于不同文化融合的困难。可以说,美国现在的问题,可能是整个世界文化交流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存在困难,这也是现代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辛普森案中依然能够窥见种族间观念的不同。值得一提的是,林达塑造了一个追求自由、追求独立和发展的理想美国形象。这种描述略微有些理想化的成分,夸大了美国政府和从政者的正义感和对公正的追求程度。从前两部,尤其是第二本《总统是靠不住的》反应的尤为明显,而在第三本《我也有一个梦想》这本开始,林达的思想观发生了变化,开始朝着美国民众和历史文化因素的方向考虑,其中对于辛普森案的在讨论能够明显发现这一点。在第四本《如彗星般划过夜空》,林达的思想逐渐考虑到一些客观因素,如美国本身的所处于的特殊历史和地理环境,他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民主的发展要有群众基础,要有思想觉醒的土壤。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这种理想化。当然,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这是必然的。总的来看,林达笔下美国的民主,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的奋斗的结果,而不是被历史推动的结果,虽然在最后一本中部分改变了这一观点,但个人英雄主义在林达的笔下反应的很清晰。而一些学术工作者,却过多归因于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等客观因素,在他们的眼中,历史成了一种略带必然的各因素加权函数,历史显得不那么精彩。这也许是当年明月和林达的书能够畅销的原因了。无论如何,林达再现了一幅生动的美国形象,让我们这些远在亚洲大陆的封闭者能够对于美国有一斑窥豹的感觉,实属不易。感谢林达。

感谢有这个机会去真正读懂历史

早上看完这一本,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就算结束了。一直等到这一刻才来写,因为这是一个系列,缺了哪一本看起来似乎都可以,可是看完时才发现都是不可或缺的。显然不会有完美的书,读完第三本的时候手贱看了书评,有不少认为到了第三四本,林达二人的局限性便显示出来了,但这大概是一种很可贵的精神,毕竟,书里便一直说,每个时代,每个个人总会有局限性,那么何况作者呢。可以读出他们的局限性,大概是作者多渴望的一件事。多感谢,有这个机会可以去真正地读懂历史,啊。想想这二十年来读过什么历史书,中学的历史课本除了会宣传政治正确性,以及泛泛五千年史,之外,即使到了高中,大概仍然是一份浅显的普及书吧;若谈起书店的史书们,明清宫廷帝王的雄才大略是主角,又何况20世纪的大部分历史甚为禁忌。似乎真的没有读过这么带着理性之光的历史。这并不是一套容易咀嚼的书,案例与案例之间的论述大概只比大学的思政课本好一点而已了,然而案例的分析描写,异乎国人思维却合乎理性的种种结局,却让人甚为喜欢。以至于,当明白了这其中的思维后,在案例之中,暗暗为正义与理性的抉择叫好称快,敬畏每一位推动历史的人物。中国历史上是不缺少这种人物的,可是他们与他们的主张却会消失历史上那些个集权思想统治中,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吧。这段历史,让我多么惊异美国的诞生与发展有着多么奇妙的幸运与惊喜。想吧,美国独立之后的十三个州,没有割据为十三个国家,却组合成联邦,固然有联合发展的原因在里面,可是若不是齐心宣布独立于英国殖民地,大概之后也不会有这个机会在一起了。若不是这个机会,怎么会知道原来美国建国是如此的不容易,超前的民主制度,让这个落后的国家付出了多久才平衡了,怎么会知道原来美国宪法制定中的理性之光呢,这在历史课本中可只是一句话的事啊。想想国内吧,美国200年走过的路,慢慢地平衡了超前体制与落后民众之间的差距,也走过前期混乱无序的局面,若不是前期英国贵族式的精英们沿袭了下来,大概这路子不好走,可是历史没有假设。而咱们国家只走过了60年,何况建国初期民主不开,更何况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混乱,这个重建思想基础的过程更是何其漫长。说过这书不可能是完美的,例如第四本书中,林达对于事件人物的揣摩似乎主观色彩更加强烈。只是,写这么四本书大概花了不少气力的,逐步分析的过程,让人明白这一切是如何演化过来的,而理性之光迸发中有多少值得我们借鉴的观点。因而不妨碍这是一部理解美国,普及理性极佳的读物。ANYWAY ,感谢有这个机会去真正读懂历史。

很通俗很受用

讀後感例:制度不是设计的也不是社会自发生成的,而是两者的结合。美国建国之初制度之所以比较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一在于他们以英国制度为蓝本根据美国的社会实际予以改造,使之适合美国社会的发展,当时制度在美国的实践已有百年;二则由于美国拥有一批杰出的能人,他们运用自己的能力根据社会需要整合出一套制度;三则源于美国民众的文化,他们崇尚个性自由,在深受英国统治的表达欲望限制之后,充分表达各自利益诉求,在各方争讨中,妥协出一个被认为的制度。四,美国这个国家历史几乎为零,在没有历史包袱的情形下,接受外来事物是比较容易的

如彗星划过夜空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最喜欢的两本~《我也有一个梦想》讲的是美国的奴隶制、南北战争、目前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及不同时代人们为了追求人生而平等所做的努力。《如彗星划过夜空》讲的则是美国成立伊始,为了这个国家更好的运转,制定宪法以及人们对于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追求。在美国当时地广人稀,交通不变的大时代背景下,各位议会代表还是穷尽一切办法赶到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当时的代表支持共和而反对民主,当时民主的概念是粗暴的民主(法国大革命),即将普通平民的权利和社会精英的权利相同(特别是社会贵族支持给平民以同样的权利,却不知道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较低使他们还没有能力对社会负责任。),这就闹出了许多社会混乱——罗福岛故事——钱不够就直接印钱,而债主必须接受贬值的货币,因为法律也是平民定的。费城制宪之所以能成功,是各个州都进行了极大的妥协才促成的。制定众议院代表比例制、参议院等票制,两院互相制约。众议院是民众普选制度,而谁有投票资格呢?当时对民众的定义是有一定土地的人,因为当时的美国地广人希,土地极易得到,他们认为有土地的人才是真正热爱这个国家、热爱生活的人。书中写道——在费城议会的代表们心中,这些辛勤的劳动者,这是美国的社会中坚,他们就是最理想的“人民”。直至今天,“辛勤劳动者”,依然是美国人对人的最高评价之一。(P101)当时的美国还有绅士之风,当时的大部分官员都是不拿薪水的。而当时的党派观是以结党为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自然发展,慢慢的还是形成了党派之别。费城制宪后最关键的十年,是汉密尔顿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经济建设,恢复了美国当时的国际信用,建立了美国的经济制度。

摘录

现在人们常常说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有时候让人很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搞不清这民主明明是一种制度,怎么又变成了生活方式?但从这个思路推衍,也许更容易理解,民主制度背后,是一种思维方式。制度背后,是一种思维的表达。它主张人的平等,宽容,主张一种自由意志与另一种自由意志之间的相互不干预、妥协、礼让、双赢,等等。我们把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称为民主式的思维。一个人的个体生活,是不需要什么民主的。也许不必把“制度”二字看得过于高深莫测,制度也可以是非常小的规则。例如,文明产生了符合民主思维的开会原则,就是“让我说话,也让你说话”,“谁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我有说话的自由,你也有说话的自由,我的自由不能侵犯你的自由”,“要相互尊重”,“要遵守大家规定的程序”等等。这样的规则,可以用来开费城制宪会议,也可以用来开非常小的会议。这些思维方式,可以在大大小小的社会交往中都形成一些规则,最后,逐渐形成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一种习惯。个人养成这样的习惯,我们会说,这个人有“民主性格”,而一个社群以这样的习惯交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了。以这种思维方式去主导建立一个政治制度,就是民主政治制度了。美国革命以“人人生而平等”为口号,和贵族制度更是从本质上不相容。所以,美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废除任何基于身份的贵族制度,政府也不得向任何人颁发贵族称号。所以,美利坚合众国没有贵族,不以贵族为荣。可是,美国有绅士。这些美国绅士们传承了欧洲贵族品质中的优秀部分,如对指知识的渴望,注重教养,追求荣誉感。对他们来说,荣誉和人品、道德是一回事。荣誉涉及到自己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寻求自身的人格完整,而不仅仅是“名誉”,不仅仅是别人怎样看待你。他们耻于看到自己是品格低下的人。他们当然也有人的弱点,也一样犯错误。可是,人有还是没有行为准则、荣誉感和羞耻感,是不一样的。个人作为个人行动的时候,都会对自己有一定的道德要求,有人之常情,有恻隐之心,会自觉得压抑人性中自私和恶的一面。可是一群人结成一派行动的时候,就会互相提供行为的正当性,提供派别内部的互相暗示,自我道德要求就会下降,甚至做出在一个人的时候不会做的坏事。

心在路上——小记丁林(林达)

丁林和林达的文章都爱读,前者的文章在网上流传甚广,后者的书在读者中颇富盛名。但近日我却突然读出一团迷雾来。这迷雾不是因为两人的文章,而是这两人的关系。当初以为丁林和林达没有关系,后来发现不是,好像丁林就是林达,再后来,有朋友告诉我,丁林不是一个人,是两个人,是林达夫妻两位一体的笔名。这真是一种奇怪的阅读感受。 林达出版过的书,我见过三本:《历史深处的忧虑》《 我也有一个梦想 》《总统是靠不住的》。前三部书被称为“近距离看美国”三部曲,在读者群中影响巨大,其对美国社会、民主、制度的描写和阐述,深入浅出,耐人咀嚼。后来据说还出过一本叫《带一本书去巴黎》的文集,这本书出版较晚,较前三本书影响力要小的多。 作者很低调,书没有前言,没有序,没有跋,突然就开始了,而后突然就结束了。这种出书的方法,要读者选中和喜欢,就只能完全靠文字的功力了。但也正是作者的这种过分低调,引发了我的好奇,所以吃过了鸡蛋想看鸡的我,便到处找起作者的介绍来。结果找来找去,一无所获。后来,还是在朱学勤先生的文章中找到蛛丝马迹。在《从“五月花“到“哈佛”》中,朱先生有这么一段文字: 圣诞节到了,我的南方朋友从佐治亚 —— 即中国人很熟悉的小说《飘》的家乡,长驱三千英里,开车两天来看我。而他们夫妇写的两本介绍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的书,那一年在中国也上了热点图书排行榜,《历史深处的忧患 —— 近距离看美国》和《总统是靠不住的》,已经为中国读书界熟悉。那两本书写得好,与他们的生活状态有关,抵美多年,他们以小贩为生,在草根层摸爬滚打,一点没有在美留学生阶层的那些坏毛病。夫妻俩遥闻哈佛大名,却总是自认为是南方的乡巴佬,轻易不敢来,这次乘着我在那里,就到哈佛来探头探脑了。因此,我戏称这一年的圣诞是“两个小贩到哈佛”,而他们对我的报复,则是带给我一本《总统是靠不住的》,扉页赠言居然如此回敬:“ 1997 年圣诞:哈佛不读书纪念 ! ”他们开车载着我东跑西颠,走了很多我平时因没车而到不了的地方。那一个礼拜,我果然读不成书了,这一对小贩夫妇开心得哈哈大笑。 这一对夫妇,就是林达夫妇。不过,从朱先生的文章中透露出来的情况来看,林达夫妇竟然是一对小贩,这与我当初的想像大相径庭。我认为,这两位至少也是个学者,在某个著名的大学里当教授,或者做访问学者。但结果竟这样出乎我的意料。这多多少少在我的心理上形成了一个落差。不过我同时也对这对“小贩”夫妇存疑。若真是小贩,他们怎么有那么充裕的时间和闲情来写东西呢?可能是朱先生对林达夫妇太熟悉了,所以才有此戏称吧?! 后来继续寻找,在朱学勤先生的的著作《书斋里的革命》里一篇叫《小概率事件》文章中,再次看到了他对林达夫妇的描写,这次写的稍微清晰明白些: 我到了美国,去了南方,在佐治亚州一个偏僻农舍里,与写作《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个梦想》的林达夫妇畅谈了三天。 看起来这回没错了,竟而是在“偏僻农舍”里见到林达夫妇。看来不是小贩,也是农民了。 再找。我终于又在朱先生的《带一本书——从美国到巴黎》中,读到了关于林达的比较完整一点的叙述,其中肯定性地说明了,林达夫妇确实是一对小贩,他们就住在美国的乡下比较偏僻的地方,挣扎在美国生活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半年劳作,半年写作”。其中,朱先生对林达夫妇贩卖生活还有一段比较细致的描写: 车停稳,先搬出众多木板搭制简易货架,将待售的艺术品一一摆上;天一黑则把这些货架还原为长短不一的木板,收回车内。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他们笑话我是“中国干部参加美国劳动”。赶集的日子从五月到十一月,天冷叶子一落,数一数半年挣的辛苦钱够一年食用,他们也就安心收工不干。从秋天到冬天,他们是回到老屋,砍一点自家林子里的劈柴,点炉子生火,在火炉边阅读、画画,写作“我有一个梦想”或者“带一本书去巴黎”。 待确认清楚丁林夫妇确实是一对小贩之后,相反,我却没有失望,反而有一种羡慕和欣慰。“半年劳作,半年写作”,这是多么好的一种心态,也是令我对当初产生那样的想法感觉到惭愧。这种“只是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劳动,自由地写作”的简单生活方式,其实比那些追逐名利的学者们的生活方式更令人崇敬。“见所见而写,闻所闻而写,随兴而起,随兴而止。”这种低调、平民的写作方式,也许更值得我们尊敬。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追求,他们那种“清贫而丰富”的生活,其实更加令人相往。 2 我认为我的追寻到此也就告一段落了。不料不独我吃过鸡蛋之后对下蛋的鸡感兴趣,其他的读者们也有类似的爱好。 今年年初,在关天,有位网友写了篇帖子,进行林达探秘。这位网友这么一招呼呼,一下子点燃了藏在大家心中的激情,呼啦啦,上来一大帮,各抒己见,各供材料。但可惜,各位读者对于林达夫妇的了解,也就仅止于我所了解的水平,再多,似乎也没有了。 不料,山穷水复疑无路之际,却突然柳暗花明起来了。这所谓的“柳暗花明”就是:竟然因为这帖,引出了在关天潜水的林达夫妇。更让人们惊喜的是,他们非常难得的,在这里做了一翻“自我交待”,约略追述了自己的过去,还谈到了他们的现状。我读到之后,倍感欣喜。却不料,喜之过早,后来林达夫妇却要求版主删去了他们的那段“自我交待”。后经过百般努力,我终于获得了他们当初贴的那段文字,录在下面,供当初未能得见的网友一饱眼福: 诸位,别猜了,我坦白交代了吧。 我们夫妇俩,叫丁林也罢,叫林达也罢,都不过是为了发表一些话非要一个名字不可时,起的一个名字。男的原来姓丁,女的名字里有一个林。通常都是女的写头一稿,所以仔细的人看得出有女性的痕迹。之所以不怎么“秀”,实在是没什么可“秀”的。读者诸君读了,觉得有道理,对那些故事留一个印象,我们就满足了;觉得没道理,骂一声,也没什么不可。 我们俩是中学同学,朱学勤先生文中提到的刘海生老师就是我们上海复兴中学的老师。 我们俩在黑龙江小兴安岭插过队,干农活,还放过马。后来回上海,男的是街道工人,女的干过几年建筑队木匠。文革结束进大学,学的都是“工科”。女的毕业后又考了研究生,师从陈从周先生。后来我们两人都在大学里工作,但不久就都辞职了。那是大概1987,88年的事情。此后就都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当然,有点书本和技术底子,活儿比一般小工要轻得多,但是和工人们一起住工棚,却是当然的事。这样直到91年偶然的机会出国,机缘还是打工。 出国后,干的活在农业、仓库、建筑、运输等等的边缘,就是说,在老板手下你该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也上过一点课,很杂。读书,也很杂。“小贩”一说,还真是准确的说法。在各地小镇的地方节庆上,摆一个“摊”,卖小玩意儿,比如自己做的小东西,工艺品之类。相当于赶庙会。如此谋生不易,所以我们俩还得有一人维持一份固定的job,每天上班。如此谋生的好处是,走遍了南方的小镇,习惯了黑白红黄乡下人。 最怕的是,编辑在我们的“名字”旁注:学者。非得是学者才有credit吗?不是学者能不能有常识?我们早不是什么学者。我们俩手上都是有茧子的。 最近我们俩在忙于自己动手盖房子,改善居住条件。DIY在这儿非常普遍。杰米·卡特总统是我们州的人,他老先生就喜欢空下来做做木工活的。我们觉得这挺好,你说呢? 记得曾经读到过何清涟一篇文章,说人生宛如在路上行走,但各自在路上的境界却不一样。大多数人是“身在路上”,他们为自己设定的物质性目标所累,最后都难逃恺撒之悲;少部分人是“心在路上”,他们为心灵的自由而生活,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中,赋予人类文明以尊严与崇高,为人们留下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丁林,就是那类为人们留下精神财富的人。 祝福丁林,希望他们在DIY的日子里,过的富足快乐!也许希望他们能够给我们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想起几年前写林达的旧文,搬过来,充数。)

从历史中看美国式民主----读《如彗星划过夜空》有感

一位国际经济法的老师极力推崇林达的作品,说百看不厌,我一直奇怪关于宪政与民主,一向都是晦涩无趣,如何当作枕边书闲读?带着这份好奇去书店,书的名字还真让人吃惊,《如彗星划过夜空》可倒真像散文集的名字了。书本就轻薄,再加上以书信的形式来表达内容,读起来更加轻松有趣。文章从独立战争开始谈起,英国人被打走了,然后松散的13个州如何自处?是要枪杆子维持的军政权还是民众授权的合法政府?华盛顿将军利用自己的威望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替新生的美国做出第一个选择:要民主制度。那又如何达成呢? 美国建国者最早的思路,是联邦小政府,弱政府的思路。如此,我便如同听故事般,迫切的追问,弱政府能够达成民主吗?本书第二章的名字就叫做艰难的尝试行不通。头脑并不复杂的民众想,不是说民主了吗?民主不是多数人做决定吗?这好办!于是,欠债的农夫一多,就群起要求州议会通过立法,允许他们缓偿债务,或者免除,债主当然不肯接受,认为这简直就是抢劫。于是,本书的第一个高潮出现了,作者用大量的章节围绕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将美国宪政民主从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娓娓道来。作者循着这一历史进程,一步步剖析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历史机缘,理念根基。对于民主制度的发展,我有些许自己的认识。人们一谈起民主,往往要追溯到古希腊文明,并且对于其消逝感到扼腕痛惜,可是这个孤独的早产儿注定要灭亡,假设他得到的不是一个暖箱,而是一个野兽出没的丛林的话,我们又凭什么指望它能够生存下去。事实上这段文明中激进的民主制度和凶猛的斯巴达入侵者摧毁了这段短暂的文明。到了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尤其是底层的民众越来越怀念这种民主的滋味,他们要求什么事情都是大家在广场上,举手表决说了算。如同法国大革命时期,民众的狂热和激进,使得法国的制宪和民众暴乱相互交相辉映。宪法是出来了,却没有效力。法国民主革命的惨痛教训就是人们在获得平等的同时也失去了自由,中央集权未见削弱反而比以前更加强大。所以,我始终反对这种“过激的民主”,这无非是让民众掌握了超越其水平的决策权,并且深信,这同时是雅典城邦消逝的主要内因,这种民主其实是把过多的决策责任,过早的直接的放在了还处于蛮荒状态中的民众手中。“在所有的政治制度中,民主是最迫切要求头脑清醒的制度。因此民主理论就要把有关民主应是什么、能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和不应成为什么的各种交织在一起的一团乱麻解开,以免使预期的善变成出乎意料的恶” 在林达的笔下,我不得不佩服美国建国者们冷静的,理性的与民众保持了应有的距离,虽然他们也读着法国人充满激情的启蒙文字,可是他们兼具了知识阶层的道德勇气,一部份表现在对强权的批判,另一部分,更为重要的,表现在不迎合不取悦于民众上,整个费城制宪会议都在秘密中进行,排除民众的干扰,这点尤为可贵。我们从小就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教育,批驳英雄史观,但是通过这篇文章,我的确看到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如华盛顿、汉密尔顿、亚当斯、杰斐逊等人真的如夜空中的彗星,如此璀璨,他们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时,尤其是在通过有关参众两院组成办法的康涅狄格草案时,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美国的国父们对于民主制度的建立,功不可没。当然民主制度得以施行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存在了相适应的社会文明程度,本书也提及了这一点,作者认为,人类社会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是从文明积累最后是的那个部分开始推动的。底层民众是社会的最弱势,是最值得同情和关怀的群体。可是,通常人们闭起眼睛不看的是由于文明积累层的薄弱,底层同时也是社会最危险的一个部分。因此,看上去是以民众为主题的民主,在它的源头发展的时候,实际上却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我在看小说《白鹿原》的时候,就深有这种感受。无论村子外面的世界怎么闹革命,是皇权复辟了,还是实行总统制了,是国共合作了,还是内战打响了,农民关心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还交不交皇粮了,交多少。许多仁人志士在为民主、为宪政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老百姓赶着牛车,嘴上嘀咕:这帮造反的,庄稼还种不种! 可见当时的中国文明程度远远不够。然而,这一文明程度是如何积累的呢?我在本书中并没有找到特别精辟的论述,倒是在托克维尔的专著《论美国的民主》中找到了吸引眼球的地方,只是他把林达笔下的“社会文明程度”叫做“民情”。托克维尔所谓“民情”主要是指一个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规范与心理习惯。“我在这里使用的民情一词,其含义与其拉丁文原义一样.它不仅指严格意义所说的心理习惯方面的东西,而且包括人们拥有的各种见解和社会上流行的不同观点,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所遵循的全部思想。因此,我把这个词理解为一个民族的整体道德和智识面貌.”。 托克维尔发现美国民主之所比较成功关键就在于美国有着优良的民情风尚:美国的人民习惯于自主管理自身事务,乡镇自治传统培育人民积极参与公共管理的热情,而不是事求助于中央政府;活跃的社团组织,使涣散的个人凝聚成一个个坚强有力的团体,既可以对抗国家权力之专横,又使人们习得了政治参与的艺术和技巧;度诚的宗初言仰使人民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教化,不致陷入物质主义的泥淖而不能自拔;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原则使过度的个人主义得到节制,在追求个人福利的过程中不忘公共责任……这些优良民情有效矫正了民主所带来的弊端,克服了其不良倾向,使美国在走向民主的同时避免了专制集权,在获得平等的同时依然保有自己的自由。民情使美国的民主拥有了适宜的社会土壤,使平等自由原则成为寸眼于人民心中的活生社会实践而不是停留于书本上的教条。

如彗星划过夜空

启蒙读物。从平民视角,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美国民主、自由的发展史。从独立战争,到制宪会议,到内战,到后来的言论自由之争。内容涉及到民主的含义,辩论的艺术,伟大的妥协;以及先知的作用,民众的坚持。

今夜星辰今夜风

这是“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最新一本,林达再一次回到美国建国之初,先是以费城会议为线索,讲述了美国早期政治家的故事,讲述了他们的经历、思想和立国理念。作者不仅试图对美国“自由”的立国之本追根溯源,同时也多少重现了早期美国政治不成熟时期政府各方面力量之间相互碰撞而是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建国初期各州为缔结联邦所达成的种种妥协,有的得以巩固成为沿袭至今的民主制度,而有的却造成了日益加深的分歧,引发了激烈的冲突。在又一次试图分析内战的起因和总统林肯在内战中所扮演的角色之后,整本书的后半部分用了大量的笔墨叙述了艾尔斯伯格泄露五角大楼越战机密文件的事件。这本书的内容跟之前两本比起来显得更杂,好像查缺补漏,把美国民主制度中的方方面面又温习了一遍。接近于后来《带一本书去巴黎》的风格,作者在叙事中更多地流露出了许多个人的感情色彩,比如对于杰斐逊汉密尔顿不吝言辞的赞美。书中也出现了两处让我深为感动的描写:1789年9月制宪会议期间,杰斐逊正在法国出任外交官,再给当时的一位制宪会议代表麦迪逊的一封信中,他把对美国宪法的批评和长久的哲学思考写了下来。正赶上他要动身回到美国,他就准备把信带上当面交给麦迪逊。可是他又继续思考了几个月,直到1790年1月,他才把信给了麦迪逊。随信还附上了一张纸条,写道: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思考,我没有改变我的看法,现在提请你考虑。而杰斐逊思考的问题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政治观念和制度,下一代人是否应受其约束?他的结论是否定的。他说:“大地总是属于活着的一代人。”私自复制了五角大楼机密文件的艾尔斯伯格为了呼吁全国人民反战意识的觉醒,四处寻求公布机密的途径。当刊登了五角大楼机密文件的系列报道的《纽约时报》接到了联邦法庭的禁令,被迫延迟发表余下的报道时,艾尔斯伯格又把资料捅给了《华盛顿邮报》。报社编辑们冒着危险如同间谍一般搞到文件,又挑灯夜战采写报道,可担任法律顾问的律师们又强烈反对发表这些文件。《邮报》的女老板凯瑟琳·格雷厄姆必须做出最后的决定。此刻,发表这些文章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跟《纽约时报》这个对手竞争那么简单的问题了,而更多是冒着背上“对抗法庭”罪名的风险来捍卫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这里作者一句话的简单交代,勾勒了当时美国存在的观念冲突,在格雷厄姆一个家庭中的体现:凯瑟琳·格雷厄姆,尤金·迈的女儿,这个时候已经在历经生活沧桑之后,结下了父亲和丈夫留下的《华盛顿邮报》。60年代的战争和社会变革、动荡,在美国造成的观念的分裂,也进入了她的家庭。她的三个儿子,一个在越南战场服役,一个在街头反战,一个在家里吸毒。我感动,是因为我相信格雷厄姆在做出发表新闻决定的时候,内心的斗争一定是复杂而激烈的。这里边不仅仅闪耀着捍卫新闻自由的理性光芒,还一定承载着战争给她的家庭带来的种种痛苦,乃至价值观冲突;而同时由于公司刚刚上市,她也冒着毁掉一个企业的危险。看这本书的另外一个感触是一个制度从最初建立,到初期的实行、逐步完善健全,所经历的过程是漫长的。这其中有各个利益集团的碰撞平衡角力,也有公民意识的逐渐觉醒。美国从一个松散的联邦到战后逐渐确立世界强国的位置,用了近两百年。中国就算是不继续走弯路,所需要的时日还很长……看完了林达的四本书,松了一口气。好像完成了一个任务,给了自己一个交待。回想这一年以来的收获,感觉自己所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上的改变:比如对政治的态度,对制度问题思考时所应该采取的姿态。至于说对具体问题的理性思考能力,我还是相当欠缺的。我也试着把我所完成的这种价值观转变推介给其他人,才发现就连这点转变也并不是很容易发生的。我觉得很多东西都可以归结到人性的善良:因为一个善良的人,必定不会仅仅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而不去管他人疾苦,更不必说自己需求的满足往往是建立在他人疾苦的基础之上。而政治说到根本无非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秩序,如果一个人对于政治的态度是冷漠的,那么他必定是自私的。当然,人有自私的权利,但若人人自私,他人的疾苦终有一天会变成你自己的疾苦。

近距离看美国三部曲的补充篇

看完了近距离看美国的四部曲,对前三部都大力推荐了,但在我心中这套书只是三部,第四部应该改名叫后记或补充篇。整本书虽然对前三部作了拾遗补缺,但是除了民主的话题相对前三部有些内容突破外,其他很多主题都在前三部提及了,稍嫌罗嗦。当然如此评价还是爱之深,责之切,这套书非常优秀,如果什么时候作者把书重新编辑一下,把第四部融合到前三部里面就很完美了。

借问一下

有哪位豆油知道描写美国文官制度的书?美国总统四年一换,可美国的行政机构和各部门的行政官员是录用、任职、考核、升迁的;总统和内阁的更替对他们有何影响?如果哪位豆油知道有关这方面的好书,请不吝推荐。

我的启蒙读物

这套书是林达写给远方朋友的信件汇编而成,文字亲切质朴,笔调冷静理性,将美国从独立建国发展至今的历程娓娓道来,穿插许多历史典故,更为难得的是,作者始终像一个旁观者,带着冷静的思维审视着这些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思想起源、所面临的艰难抉择、造成的影响以及流传下来的人类精神,读来余味未尽。对比着《寻找家园》中描述的一切,发现美国人建国以来直到如今仍然害怕的,恰恰就是我们过去乃至如今仍然承受的。

精彩

1. 美国建国初期制定宪法一段和五角大楼秘密文件一段这两个故事最精彩2. 制定宪法和亚当斯与杰弗逊之间矛盾部分可以和美剧"约翰亚当斯"参照. 3. 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跌宕起伏, 比美国律政剧还要精彩. 看到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编辑们决定要求发表国防部秘密文件那一幕, 非常感动. 还有就是最近的维基泄密简直就是这个的翻版啊.

很不错

今年终于看完了这一系列四本书,算算从买来到现在已经四年多了,有点汗颜。尽管成书已久,不过里面的内容相当有借鉴意义。加上这些年美剧看得多,所以很多内容理解起来并不是很费劲。也长了不少见识。给学生推荐林达,他们竟然都不知道~~~~

摘的几句

在原罪负担之下,承担原罪感的人群往往是不自信的,他们需要他人对自己做出道德上的肯定。结果就是以过激的平民认同和平民倾向,来达到心理和道德需求上的平衡。所以,我以为知识阶层所谓道德勇气,一部分应该是表现在对强权的批判上,但更为困难更难做到的,是表现在他不迎合、不取悦民众上。麦迪逊非常冷静地指出知识阶层和民众的本质差异,他说,有人好像动辄就喜欢提到“人民”,奉人民的意见为宗旨,可是,有没有想过,加入人民能够拥有“在座诸位的见识和知识”,他们又会是什么想法?如果你是少数,多多发表意见;如果你是多数,专心投票即可。

幸运的美国人

看完这本书,太感慨于美国人的幸运了,正如书中所写的后人也对建国的那段历史做了研究,想得出那些开国元熏们是以怎样的动机来完成这一切的,有一个解释我觉得挺有趣,就是当时在法国的谁来着说‘这是半人半神的一群人’呵呵。也许也算是一种解释吧。本书的最后三分之一关于越战的是最精彩的,比科幻小说还要让人入迷。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动物庄园》这本书,对照下来,更觉多些感慨吧?

林达改变了我一些观点。

在这里,人们仍然有一种信念,他们相信,他们可能要走过一段弯路,可能有一段倒退,可是任何威胁只能阻碍人们追求自由的道路,却不可能堵死它。也许今夜没有星辰,可是,他们相信,在云霭之上,依然有群星在太空善良。——林 达这是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之四《如彗星划过夜空》的最后最后一段。好吧,我承认我引用最主要的目的是证明我读完了。我不打算发表长篇大论,因为我没有那个水平,无法做到准确和严密——以至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也不可以完全拯救我,更何况我的地理位置在美国宪法的保护范围之外。我只想说几个小想法,林达让我改变的观点。1.言论自由和言论的内容没有关系,所以在新闻发表之前的新闻检查制度必然违宪。新闻媒体是除了立法和司法这两个分之外,对行政分支非常必要的限制或者制衡。当然,在早起可能有些媒体“滥用”新闻自由,客观上造成的“诽谤”的效果,但是,对于这种现象,只能事后追究,走司法的程序。行政分支不可以以“预防”诽谤的名义对未发表的新闻进行审查,甚至更改。所以,如果南周信念贺词篡改,绝不可能在当代美国发生。即使发生,最终也会在联邦最高法得到公正的审判。说实话,被篡改前的和篡改后的新闻贺词我并没有完整的读过。我不一定完全同意里面的观点,我反对的,是对南周的新闻审查。这种事情在新闻自由国家里真的无法想象。2.政府的角色。政府就像“收款机”,是国父们精心设计的机器,防止收银员在贪欲中做假账,公开购物清单给老板和顾客,提供销售量和库存等信息。但是,这个机器非常强大,一旦运转起来,有脱离当初设计者和人民的控制,就像一个怪兽。说到底,这台机器是为了服务于公民,捍卫“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台机器设计精确和严密,公开的交易情况依赖于机器稳定工作,而不依赖于收银员自律的品格。这个收银员老实,不做假账,可是谁可以保证下一个也可靠呢?3.关于言论自由。我不得不承认我的修养不够,当认为自己正确的时候,会非常强势,激动的陈述观点。好像为了正义而英勇就义前的呼喊一样,好像自己为正在为自由而战。后来发现,对于一件事情,人们的观点是不可能相同的,我必须准备好听到不同的声音。有的人小心谨慎,喜欢经过严密的论证后再行动,所以通常表现地比较保守;有的人热爱自由和摇滚乐,不喜欢约束,喜欢冒险和新生事物(比如我),他们的观点通常比较自由和激进。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在一些议题上态度是截然相反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因为有相反观点的存在,引发讨论,有助于看清楚目前情形的本质,避免了在某个极端走的太远。以前我对某些网站和媒体的观点非常反对,每当他们发出声音时,如果我听到,必然会在第一时间回复反对。甚至我一个人和一群人辩论。现在再看这个现象,觉得自己不够成熟,或者没有真正理解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是多数人的意见压迫少数人的意见,也不是正确的意见压迫错误的意见。正确带有主观性,因为每一个人在发表意见时都认为他的意见是正确的。尽管我相信,对和错终究有个结果,世界历史就是世界法庭(当然若存在平行宇宙分别验证两种意见的效果最好了)。对待明显错误的言论,我还是不得不尊重。你表达什么是你的自由,无论你表达的对的还是错的。我同时有表达我认为对的观点的自由。我不会尝试不让你表达或者劳神去证明你是错的,我只是专注表达我的观点就好。几十年或几百年后,当我们的子孙读起这段历史的时候,他们自然会用他们的判断力去评价。4.关于“自然法”。初中的政治课本告诉我,地方法规如果与宪法抵触,那么地方法规失效,因为宪法是根本大法。当时我想,那么宪法如果某一条不合理,该怎么办,难道再次立法通过“宪法的宪法”不成?后来在林达的书中看到某些案件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每当书中出现“联邦最高法院”时,我就知道,gc就要来了。这是美国法制精神最集中和精彩的体现。通常最高法审理的案件具有广泛的正义,常常在相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领域。这个时候需要依据宪法的精神进行审判。有时候宪法也不够用,在一起为暴乱黑奴辩护的案件中,辩方律师不仅引用宪法,更是拿出国父们的“独立宣言”辩护。是的,宪法不是凭空信手拈来指定的,他是建立在“自然法”之上的。自然法,就我的有限的理解能力,是人民心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比如“欠债还钱”和“人人生而平等”……“老百姓心中有杆秤”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宪法是“自然法”的文字体现。违法自然法的宪法在民主国家是不存在的,在一些专制国家里可以看到某些条款明显的违反“自然法”或“自然法”的推理。

如慧星划过夜空

与第一部《历史深处的忧虑》中一个个重镑炸弹不同,这一部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对历史事件、历史发展的叙述。虽然两部书的关键字都是自由、民主、制约、政治。主要介绍了美国从独立之后的古典政治——精英政治,发展到现代民主政治。说白了就是由几个思想品质高尚的精英绅士治国,发展到了今天由两群互为反动派的政客治国。

传统的绅士荣誉告诉他们,当选为议员或者担任公职,是一种服务公众的事情

终于读完了全套的《近距离看美国》,作者没有过分华丽的辞藻,却让人感觉通晓古今。在看前几本时候一流下来的问题:为什么美国总统那么难做,被那么多人监督,大家还要争着去做。这一册书中的一句话貌似解答了我一些疑惑:“传统的绅士荣誉告诉他们,当选为议员或者担任公职,是一种服务公众的事情”。美国人非常幸运的是没有根深蒂固的国王、贵族的旧制度负担,更没有几千年封建制度的毒害,只有适当的土壤,有某些特定价值观和教育水平的人民才能有这样一个令人惊奇,让人有些许向往的国家。美国人的平等观:平等不是均贫富,并不是财产的平均,而是发展机会的平等,即追求幸福的机会之平等。我小时候听到的貌似总是“打土豪,分土地”

迟来的阅读

这本书在小郑TX的书柜里,至少躺了N年了,我居然后知后觉地刚刚发现。四本里面,先挑了最后这本将美国立宪和新闻自由的来看,大概因为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两个话题吧。之前看过易中天讲立宪会议的一本书,立意和林达差不多。总之那样一个星光灿烂的时代,我们是可望而不可及了。至于后面讲的越战资料泄密案,倒很合我意。这种事儿也只有可能发生在美国,我们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最近在哈一部美剧《Boston Legal》,结合这本书来看,民主和自由的理念果然已经渗透进美国人的血管里了。

这本给林达的美国系列可以说是画上了一个意犹未尽的休止符。有关于妥协的艺术,如何在政治理想和现实条件的冲突间取得平衡;有关于新闻自由与国家安全的冲突,如何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美国人用他们短短的历史给我们上了值得深思的一课

介绍美国政治历史最好的书

这是我度过的介绍美国最深情的一本书,也是第一本在读书的过程中让我热泪盈眶的一本书。作者林达书写饱含深情,充满血肉,让二百多年前的几位美国国父们走到了读者面前,几乎可以摸到他们穿着笔挺的燕尾服。求学期间我对美国历史和政治的印象似乎都来自教科书,什么华盛顿、林肯、三权分立、黑奴、经济大萧条等字眼都是概念意义上的,只能止痒,但并不解渴,直到我拿起了这本书。每次深夜读完,掩卷深思,原来在几百年前的大洋彼岸发生过如此惊心动魄的改变本国历史的事。开国之父华盛顿为打赢独立战争承诺放弃自己的军饷;整个世界“皇帝”盛行的政治背景下,为了自己的绅士情怀的他主动放弃总统头衔,回到自己的维农山庄,务农为生;主张限制政府权力的托马斯·杰斐逊为了底层人民的权力大声疾呼;视个人形象为一切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可以因自己的绅士形象受污而与博尔决斗致死……当然这仅仅是本书的花絮插曲,最重要的还是对当时的美国政治的产生和运作的剖析。美国从一个蛮荒状态的松散国家在只有两百年历史下发展成为现在的超级大国,其主要历程都在这里得以体现。当时的美国国父们遇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给他们参考的问题:是整体而言的国家(邦联)大,还是本来就是13块独立国家(state)的州大?权力如何划分?就这个问题又延伸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现在的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而就我有限的知识认为,联邦制只有在古希腊时的雅典城邦才容易实现,都是小岛嘛,说是名义上的一个国家,但交通不便,交流不畅,还是各自为政比较合适。但美国确实一块完整的土地,却成功运行了这样一个政体。既然(未完待续…)

摘录

三星的评价是相对于这个系列前三本书做出的。这个系列前两本和第三本的后半部分干货非常多,第一本书我摘录了14页(在word下),第二本有18页,而这本就3页多。尤其突出的是前两本,通过一个个鲜活且富于戏剧性的案例,清晰地介绍了美国的体制,可谓含金量高、可读性好。这个系列的书让我真正的开始认识美国的体制,认识什么是民主,什么是自由,认识一个自由民主的政府是如何运作的、程序是怎样的(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脱离实际的操作,民主自由只会是空中楼阁)。PS:豆瓣编辑文本的功能太贫乏了,连加粗也没有,想突出以下主旨很不方便。-----------------------------------------摘录---------------------------------------------------------民主意识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人性的觉醒,从而自然地引发出对底层悲惨状况的同情和不平,进而为他们争取权益。正由于这种同情大多发自有比较优越的社会地位、文明程度较高的阶层,或者说发自知识阶层,因此他们的民主意识从起源来说,都是带着原罪负担的。他们非常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就是会不由自主地要美化底层,以平衡自己的原罪意识。他们会在表达对底层苦难同情的时候,在赞美底层的时候,表现得煽情和夸张,以支撑自己的道德感。他们中的一部分,会要求竭力降低自己的文明水准、甚至在行为上表现出反文明和粗俗。在法国大革命开始之前,激进的僧侣、贵族们纷纷在三级会议上放弃自己的等级地位,要求和第三等级的平民在一起,其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源于这样的心态。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走到极端,就会甚至连民众不理性的行为也会加以认同,直到最后形成一个互为因果、首尾难辨的怪圈。我以为知识阶层的所谓道德勇气,一部分应该是表现在对强权的批判上,但更为困难更难做到的,是表现在他不迎合、不取悦于民众上。可是,只有非常少的人,能够有智慧有勇气做到,对强权和民众,都保持应有的独立和批判。这和他是否同情弱者,是否保护弱势人群,其实是两回事。麦迪逊并不轻易信任民众,他说,“在所有社会里,一旦多数被一种共同利益或共同激情联合起来,少数人的权利就会处于危险之中”在费城会议上,仅有的三四个出身底层的人,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代表,全部表现出了他们对民众不信任,强烈主张精英治国。而仅有的几个大声疾呼要信任民众,警告要警惕过分贬低底层民众倾向的人,却是出身名门望族,家产万贯。其实这是非常好理解的,前者从底层挣扎出来,深知其复杂的底细,而后者远离底层阴暗面,就更容易从人道理论出发,更带着民主理想的色彩。“司法复审”的思想:立法不应被随意的通过,颁布的法律应该符合宪法,这样它本身才具有合法性英联邦国家不但有历史遗留的虚位君主,他们的行政分支和立法分支的来源也不是完全分割开的,两个分支的日常联系要多得多。这和美国有很大不同。例如,美国一年一度总统发表国情咨文的场面。按照美国宪法的设计,总统和国会的两大分支是尽量切开的。两百多年操作下来,两个分支很少碰头。白宫离国会大厦那么近,却从来没听说总统平时去串门的。所以,这个场合是总统和国会非常难得的一点直接联系。每年都有这么一天,电视全程报道播出,总统车队浩浩荡荡去国会大厦,意思是向国会汇报一年的工作,也就是管家见主人的意思。 在美国,那是个象征性仪式。美国人认为,在这个礼仪场面中,立法和行政两大分支碰头,还是应该表现出君子之风,礼貌为上。因此,在整个国情咨文的报告中,总统虽然也谈国家面临的问题,可是,也总是会不失时机地利用议员们难得的礼貌,大谈自己的政绩和展望未来。只要是过得去的,大家都会站起身来,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是一个仪式性非常强的场合,不了解情况的外来人,会非常反感,认为这种议员起立、热烈鼓掌的样子,近乎阿谀奉承,令人恶心。实际上,在大会结束后的第一时间,总统坐着的汽车大概还没有从国会大厦开到咫尺之遥的白宫吧,反对党议员中的所谓“党鞭”,已经立即出来直接面对公众,对总统的国情咨文发表犀利的批判。把他们在几分钟前没有说出来的不同意见,在这个时候发表出来了。他们在会场上不跳出来当面质问,只是碍于美国式的传统和礼貌而已。。英国式的制度设置,其实质是首相和议会的关系更近。他们的选举方式是两党竞选议会的席位,再由赢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推出执政的首相。就是选民选议会议员,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党选首相,首相和议会的来源并不分开。首相不是人民直选,而是通过政党选举,间接选出的。这样的制度设置,结果就是首相所属的党,永远是在议会的多数党。华盛顿总统刚刚上任不久的1790年4月17日,制宪会议上年龄最大、有着极高声望的富兰克林,在费城去世了。众议院通过决议,在议会搞了哀悼仪式,可是参院和行政分支却拒绝这样做。按说,这本来是向公众表现自己对战友和先辈“有情有义”的一个机会,可是华盛顿对提出要求的杰佛逊说,他觉得最好不要开这样的先例,因为一旦做了,他不知道以后怎样来制定标准,什么人才能够享有这样的殊荣。他们对于由官方出面的给个人的“崇拜”,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在他(杰佛逊)1798年起草的《肯塔基决议草案》中,宣布国会和总统的若干侵犯个人言论自由和人身自由的法案法令违宪,其中有许多的精警的论述。他说: 在权力问题上,不要再信赖人,而是要用宪法的锁链制约他不做坏事。 如果信赖我们自己选择的人,认为他会保障我们的权利,这将是一种危险的幻想:那个信赖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专制之母——自由政府是建立在警惕而不是建立在信赖上面;是警惕而不是信赖,规定了限制权力的宪法,以制约那些我们不得不托付以权力的人:我们的宪法已经相应地为我们的信赖确定了界限,不能让信赖超越这个界限…… 谈到立法机构权力过大时,杰佛逊强调,多数人的暴政,并不比一个暴君的情形更少压迫性: 把这些权力都集中到同一个机构,恰恰是暴君政府的定义。这些权力之由多数人行使,而不是由一个人行使,并不能减轻暴政的程度。173个暴君肯定会和一个暴君一样富于压迫性。让那些怀疑这一点的人们去看看威尼斯共和国吧。即使他们由我们自己选出,也将很少有益于我们。一个选举产生的暴政并不是我们为之而战斗的政府;我们为之而战斗的政府,不仅应该建基在自由的原则上,而且也应该把权力分开,使其平衡,使任何一个权力机构都不能越出它们的合法的限度之外,使其得到有效的抑制和制约。一个政党,由于其对立面的存在,而产生完善自己的动力;也由于对立面的存在,它不可能走极端。因为,只要多走一步,它就可能在下一次被选到台下。对立的政党,即便在执掌政权,也不可能摆脱对方,也不可能再利用权势压服、甚至消灭对方。《惩治叛乱法》所尝试的方式,显然无效。相反,在民众面前,当政者必须表现得有风度,赢得起也输得起。而在野的政党,也 不再尝试政变,因为没有必要。对立的政党,也成为对立的合作伙伴,每过四年,它们就要在同样的游戏规则下,再玩一次竞争游戏。亚当斯对杰佛逊“代代相传”不应该过多考虑“文件交接”的观点,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生活不是这样的。他说,假如杰佛逊真的如此认为,那么,他们之间对未来的看法,显然存在根本差别。亚当斯在给杰佛逊的信中写道,“一代人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取决于另一代人 传下的文件。社会契约和法律最终必须归于书面材料。遵守这些文件应该成为这个国家的惯例,这些文件不应该因革命而变更。革命是代价高昂的东西,人类会很快吝惜自己的鲜血和财产,不再频繁地诉诸革命手段。”美国宪法,是粗线条的原则和规则。它的成功,是纸上的制度和实践本身携手共进完成的。宪法实践的最初阶段,正是这些国父们自己在亲手操作、完善、修补它的漏洞,在完成宪法实践的那一半任务。而不是一群不认同这个理念的、满怀私欲的政客,在肆意寻找漏洞毁坏这个制度。没有一个纸上的制度设计是无漏洞可钻、是严密得你要百般破坏却不成的。普利策开始相信,“每一期报纸的刊发,都提供了一个机会,又是一种责任,要说一些给人勇气的真话,要超越平庸与传统;……要有勇气摆脱党派的偏见,还要有勇气摆脱大众的偏见”。“要永远绝对的独立,永远不惧怕抨击邪恶,不论作恶的是巧取豪夺的富人,还是故意作乱的穷人。”《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在对待发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的再三斟酌中,从法官格赛尔对《华盛顿邮报》的警告中,我们再次看到,美国新闻自由的理念,并不是“无边的自由”。它是有约束的。这种约束,首先来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自律,他们必须自我判定,自己的行为在新闻自由的范畴,还是在伤害国家、等同于伤害民众的刑事犯罪的范畴之内。美国法律为保障新闻自由,规定不能对媒体预检,但是,也不意味着,对于真正伤害国家和民众的违法行为,就不予以惩罚。只是,它是在事后惩罚。而判断的标准,并不是政府的行政分支来制定,也就是说,并不是行政分支在所有不愿意让民众知道的文件上,只要盖上“保密”、 “绝密”的印章,就成为法律的依据了,就可以把民众的知情权关在门外、就可以以此惩罚公布它的人了。而是需要独立的司法分支,来对文件本身的内容进行判断。假如这些“保密”、“绝密”的图章,只是行政分支在滥用职权,那么,媒体公布这些信息是合法的。密听证会上,司法部的证人有军队的军官、情报专家等。不过,司法部的官员还是小看了新闻界的记者。每次这些证人举例说明五角大楼文件的哪部分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在场的《华盛顿邮报》的人就飞快地递给他们的律师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哪本书哪一页,或哪本杂志哪一期,这一情报早就为公众了解了。《华盛顿邮报》的律师后来说,他们那天深受教育。要联邦总检察长(Solicitor General)格列斯沃特亲自担任司法部一方的代表。 格列斯沃特的职位就是代表联邦司法部在重要司法程序中出庭。如果上诉到最高法院的案子中有一方是美国政府行政分支,通常就是由这位格列斯沃特做代表。制度转型较晚的国家,面临的就是类似的危险。政府的发展先行一步,待开始制度转型,政府本身的规模已经是巨无霸了。制度转型需要漫长的时间,可是,在新制度完善之前,政府能力却已经非常强大、制约很困难了。也就是说,社会失去了一个制度生长、政府生长、民间社会生长,三者同步生长和磨合的过程。在转型开始的时候,各方力量同步壮大的平衡已经被打破,劳工和民众不仅是极弱势,另一方面,他们也不会像100年前工业革命刚刚开始时的民众那样,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吞咽一切苦果。

正义的热血心灵,理性知识的头脑

两项伟大的成就了美国的建国:1、理性:谨慎透彻的思辩,深厚的学识经验,极富远见的洞察,但又基于现实去努力实践。2、善良:尊重人性,崇尚古典和宗教的从善本源,追求平等自由和正义,心中留存理想主义。

书中有一处重要时间标示有误!!

林达的《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2010年7月北京第7次印刷的版本中,第304页(“柳暗花明找报纸”一节),关于《纽约时报》第一次刊登“五角大楼文件”的时间应为1971年6月13日,而非书中所示的1971年5月13日!可能是作者书写时笔误,但也请以后再版时能改正!

大杂烩

内容比较杂,不像前三本那样有一条主线吧,感觉更像是为前几本出的增订刊,内容上可以为前面的故事做补充,使内容跟完善,不过要是没看过之前的就看这本着实有点累吧~

观后杂感

本以为涉及民主、政治一类的话题读起来会极其枯燥,可没想到是一群鲜活的人物组成的一个个生动的历史画面,作者通过朴素的笔法将美国的民主进程娓娓道来。本书主要讲了三段历史,第一是美国在建国初期,围绕费城制宪会议,讲述了华盛顿、杰佛逊、汉密尔顿等一批先贤们如何确定国家的框架;第二是美国内战时期的美国历史;第三是越战时期的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触动比较大的是制宪会议上的各方争论,那些政治精英们如何制定宪法以极力避免两个极端——极权政治和暴民专政,看到了设立参众两院的最初考量,从而多少了解民主的内涵,了解到追求民主所付出的高昂代价及民主制度的缺陷。看完后想到中国历来的政府体制,那些构建者最初也是致力于社会的和谐与民众的幸福,但是不同的表达方式,孔子的忠孝观、老子的无为论……也可以看作是那个时代基于民众和社会的思考与探索,一路走来,民主制度为大势所趋,成了当代流行的制度。

了解美国制度的通俗历史书

作者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来描述了美国建国的历史,制度的权衡中看到美国人既迫切向往自由又能进行必要的妥协。

伟大国家诞生记

美国的独立和诞生缘起13个殖民地共同的利益诉求。独立之后的初期,没有强烈的需求去建立一个比较具力量和集中的政府。弱政府的实践在四年之后穷途末路,一盘散沙的美国无论对外对内都危机重重。对外美国的信誉落在谷底,在国际上也毫无地位。内部各州的联系甚至还没有同欧洲其他国家紧密。没有统一的货币,市场交易用英镑。美国发行的债券和州发行的货币一如废纸,各州间的矛盾冲突无法有效调节和解决……危机即是转机,4年时间各州的尝试为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提供了讨论的基础。哪些行得通哪些行不通,过去的问题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浮出水面。实践的土壤,国父们的思考成果,民主品格,个人魅力,都成为费城制宪会议最终达成妥协,形成切实可行,各不同利益群体都接受方案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其实讨论的集中点是如何建立一个权力恰到好处的政府,可以很好的行使政府必要的管理、服务职能,又不至于大到侵犯个人的自由和权力。对这种度的拿捏的重视,让我感叹不已。要知道那是个帝制在全世界范围内仍是统治地位的时候,中国大约是在乾隆年间,美国考虑的已不仅仅是不要帝制,而是要防止政府专制。立法、司法、行政的权力制衡,在制度上如此超前,美国有什么理由不强大?讨论的结果是建立一个较之前权力大的“大政府”。具体这政府要如何构成?以哪种方式?要充分体现民意,又要使少数人也有表达的权利。民主的实现方式是什么?民主制度的实行的确对于民众的文明程序有要求。披着民主外衣的多数人的暴政的事情亦不是没有发生过(罗得岛)。连民主亦有度,制宪会议反对超载民众决策水平的“过激民主”。“以民众为主题的民主,在它的源头发展的时候,实际上却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到底是“精英治国”,还是“激进民主”?两种方式,都可能走向极端。对于人性的怀疑,恰恰更符合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在这种前提下,才可能导致在此后美国的发展历史中,两种观点不是走向对立而是走向互补和平衡。不是只有我们号称,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什么是人民?如何体现权力的来源?在代表的人数问题上,大州和小州的利益如何兼顾?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一度认为这个制宪会议是完蛋开不下去了。但谢尔曼真的是很富想象力的政治家,愣是提出了一个妥协的方案。一度要散场的代表们又可以坐在会议桌前讨论了。其实有谁真心想离开呢?真是一群伟大的人哪。其实谢尔曼妥协方案的提出已是一个征兆,最大的矛盾已然解决了。宪法在各州的通过不在话下。新政府的人选一定程度上也延续着制宪会议的风范。当宪法考虑到权力的制约,考虑到人性可能的恶劣,已预示着当那些神一般的绅士走出历史舞台,便是一个政治时代的终结。但最初的政府仍是在华盛顿将军的带领下,重建一个制度上的美国。经济上的新生汉密尔顿功不可没。美国在建国初期是一个没有工业、相当原生态的原料市场。前瞻性、动态性的眼光和实施上的行动力,让汉密尔顿排除种种反对意见,建立“全国性银行”,发展制造业,从此美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起飞。美国经济制度的建立汉密尔顿功不可没,可他却以匪夷所思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美国的宪法第12修正案是“古典政治远去的信号”,选总统就是选好人的日子一去不返。执政理念将成为民众选择总统,总统组阁的标准。政治的党派性已越来越明晰。宪法第12修正案在选票上把总统和副总统分开了,选民投票的含义其实不是投给一个人,而是投给政党的执政纲领和理念。美国的总统和副总统也必然是配套的了。“来自不同政党的总统轮流执政作为一种现代政治观念,替代了美国建国初期的两个好人执政的古典政治概念。这是政治哲学的革命。”这本书后半部分以越战为背景的五角大楼秘密文件事件,可以说是美国宪法的保卫战,是以现实去检验先贤们在宪法中坚守的人民自由平等权力是否真的落在实处,或是一纸空文。政府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庞大时,三权分立的制约是否可以成为保障捍卫自由的利器。结果是媒体可以和政府打官司,媒体还真的可以赢。国父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由于政府的角色,以及它所掌控的大量资源,民众是弱势的。但是,国父们天才的设计和思量,让民众有切实的申诉渠道,可以发出听得到的声音。

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情

《近距离看美国》这套书看完了,最喜欢的就是林达的这种朴素,理性,亲切的叙述风格,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情,没有一丝一毫的推测和意淫。所有的叙述都是作者根据历史文献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有和周围的朋友的讨论以后得出来的结论。作者总能在叙述一件事情之前为读者 先理清当时的历史背景 和 人物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习惯。而且作者总是能在纷繁复杂的故事背后抓住问题的核心, 删繁就简,让读者能够跟随林达的思路,把握住故事的主脉络,很轻易的就能理解为什么故事会这样发展,以及最终的结局对美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这样对于我这样的法律盲来说,也能很好的理解他所讲的道理。

思想的深度

常常读来有茅塞顿开之感,作者在灌输和说教,而是通过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梳理事件脉络,来展示那些过眼云烟般的伟大时刻。从来我们都只是被告知,贴了标签的任务及僵化唯物史观的结论。其实很多历史都只是十字路口的微妙曲折。他们也是人,有现实的家园,也有理想的彼岸,有自身利益的计较,也有国家民族的奉献。做了自己的主人,才会为自己去争取,去拼搏,去捍卫,期待别人开恩永远摆脱不了被奴役的命运。如果能再读到一些关于美国政体反面的思考,以及与欧洲、亚洲其他国家尝试的对比就更好了。

阉割版的暴力工具

印象中国家的定义就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等。始终没弄明白国家到底是什么东西或者应该是个什么东西。而我们印象中的美帝应该是一个有那么点暴力的资本主义国家吧,可事实上人家在建国初期已经规定了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私人财产,阉割了自己的印钞权、舆论控制权等等的暴力基因,这么个功能不全的国家却努力的在向传说中的共和和民主不断地发展。真可谓是:欲练神功、挥刀自宫啊!

美国,是人类的一场实验

书名想说的是,美国的制度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有多种传统延续的必然、文化土壤宗教氛围的必然,以及历史条件偶然、北美洲新大陆的地理因素的偶然、建国之父们人格品德的偶然等更多的偶然造成的。要再复制同样的民主制度是不可能的。美国,是人类的一场实验,所幸这场实验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好结果。但别国要简单复制,简直是不可能的。我们能抓得住头顶一闪而过的流星吗?但知识可以是实用的,但更大的价值,在于给具体、个别的人以启示,从而可能在现实中起到作用。这自然不同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强行灌输。因为阅读的前提是思想自由。历史已经过去,但历史总能给人以启发,就因为知识本身包含的乐趣、启发,对每个时代的人、对不同的人有效,是所谓共时性的。美国故事的启发性毋宁在于其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并不是美国人特别聪明,他们同样有人性的种种弱点。他们甚至在现实中都还有许多的问题。但那些都是具体的问题,不是根本性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其实恰恰就是容易出错的问题。美国历史中丰富的元素,让人可以想得更具体、更有趣。    林达后期的文章,恰恰有许多增益和反思。前三本近距离,是形而中的层面,是逻辑范围以内的介绍,只不过林达用通俗的书信体,亲切而平易地表达了出来。第四本《如彗星划过夜空》就颇不同,在介绍建国之父的宪政设计以及理念争议时,更多的是形而上的思考。林达的后来的《带一本书去巴黎》、《西班牙旅游笔记》穿越历史的纠结,深入人性的困惑。就更是如此了。    林达是个特例独行的作家。我们时代有这样的作家,是我们的荣幸。

历史自成一派

很喜欢林达的书,虽然每个人对整个世界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林达总给我一种谦虚有礼的感觉,尽可能不带私人的感情色彩把他所了解的美国社会一一呈现给我们。这一系列书一共四本,看到第二本几乎都要喊美国万岁了,总觉得他们的政治观念以及对人类自然权利的追求是这个世界现存的最伟大的真理,但是看到第三本、第四本才渐渐平息下对美国政治体制狂热的追求,渐渐开始领悟“存在即合理”的真谛。制度只是一半,制度中的人是至关重要的另一半。美国毕竟没有那么多政治负担,可以按照建国者的理想勾勒蓝图,而其他国家有历史的负担也有历史沉淀的气质,或许没有那么清晰的制约与平衡,但在传统的文化观念下自成一种内在平衡的体制。看到这本结束开始对历史很有兴趣,开始好奇人类是经历了怎样的岁月变幻出如此多的动人的风情,开始为大自然天然的制约与平衡,人类的不断抗争与妥协而着迷。真正的好书是开启好奇心的要是,给我们探索外部世界的新窗口。

我们的宪政何时到来

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一套书我都买了,也都看了,对于这本《如彗星划过夜空》我的感触很深,读过很长时间了,却迟迟不敢评论什么,我一直在思考美国的宪政是怎样发展壮大起来的,在今天的美国为什么会高度的发展,都是和它的政治制度分不开的,宪法在我国并没有司法化,我是一名学法律的,觉得中国的法制建设最需要进步了,我们的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我们的法制进程却很慢,宪法还是在那,像一纸空文,我知道法制进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为几千年的传统造就了我们专制的底子,我们的改变要很久,路很漫长,美国用了200多年时间才逐步完善他的法律体系,我觉得我们会更久一些,庆幸的的是我们在进步,在发展,我们的国家,人民已经逐步认识了他的重要一步一步再迈进,书中讲述的历史,会为我们借鉴,它带给我的是一次心灵上的触动

民主的进程——读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四《如彗星划过夜空》

本书是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最后一本,也可以说是对前面三本书内容的总结和补充。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书主要阐述的要点,我想先来回顾一下前面的三本书。第一本《历史深处的忧虑》谈到美国建国者在制定宪法时所表现出的对国家这个庞大权力机器的担忧以及美国人民的生存之本——权利法案,指出了自由和民主是美国社会的灵魂,但并没有解释这种理念是如何被确立的。第二本《总统是靠不住的》详细说明了在相互平衡和制约的体制保障下,美国政府司法、行政、立法的运行,作者将其比作为一台结构精细的收银机【1】,只是人民和政府之间监督和制约关系并没有体现。第三本《我也有一个梦想》专门介绍了贯穿美国历史的一个大问题——种族问题,这也是一个能在时间连续上体现美国民主进程的一个大问题。我在这本书的读书笔记中也说:看到一个国家制度有血有肉的成长起来,“很感动”。你应该看出来了,这三本书介绍的内容都很具体,而这些具体问题的思想基础就是两个字:自由。美国人选择民主的社会,目的也是为了保障他们的自由。《如彗星划过夜空》介绍的是美国追求民主的过程以及这个制度如何被确立、并且坎坎坷坷地成长起来的。本书的前半部分也正好回答了第一本书没有解决的问题,后半部分回答了第二本书提到的问题。第三本书可以看做是这本书的一个具体事例。读本书前半部分的时候,我开始觉得新的内容不太多,有些就老生常谈了,但后半部分给了我很多惊喜。现在回味起来,根据自由和民主这两个词,前面的内容居然也咀嚼出了味道。现在反而觉得:本书真是林达在六年之后的沉淀,为美国系列做的一个总结和收尾。这一点睛之笔让这一系列的叙述更加完整了。在总结之前,需要指出的是:民主是实现自由的一种方式【2】。为了更条理地帮助自己理清本书内容,我将其归类为以下几点。(一)美国独立战争——民主意识的萌发我想之所以美国人一开始就对民主和自由看的如此重要,在于他们发起独立战争的目的。他们并不是为了推翻一个政权再造一个新的政权,而是为了摆脱统治,获得自由。这也是美国民众包括那一批建国者们对联邦权力的警惕和担忧。这如作者指出【3】:这是一场保守的革命。他们开始建立的只是弱的、小的政府。然而这样的政府很快暴露出了问题,并且引起了社会的动荡,使得一批精英们不得不带着内心的担忧走上制宪这条路。 (二)美国制宪会议——民主困惑的辩论这部分是本书前半部分(1~9章)的主要内容。制宪会议在作者笔下是一次半人半神【4】的会议。在这里,一群具有古典绅士精神、带着民主诉求的人在脱离民众的情况下制定出了一部走在时代前面的宪法。这里作者对民主进行了论述【5】,指出民主源头发展的时候,其实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民主意识产生于上层。因为这一阶层意识中带有一种原罪负担,因而会不由自主地美化底层。他们对民主的理解会具有强烈的道德评判意味。作者认为【6】:“知识阶层的所谓道德勇气,一部分应该是表现在对强权的批判上,但更为困难更难做到的,是表现在他不迎合、不取悦于民众上。”作为民众的我们,很容易看到权力上的问题,但对于自身的认识往往很难做到客观的评价和批判。这是作者对民主问题精彩的评述之一。的确,在民众整体教育尚不足的时候,人们很容易不加辨别地被愚弄,从而演变成多数人的暴政。所以说【7】,“如果贵族专制是一种恶政,那么,无限制的民主也一样糟糕,也会是恶政。”费城制宪会议得以成功归结于一次次的妥协。各州代表在维护自己州的民众的权益的同时,为整体的成功,他们也必须做出妥协。我想这也是自由的一个内容吧!自由并不是自我的无拘无束,而是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保障维护自己的自由。为此,我们相互之间需要达成妥协。(三)告别古典政治——民主政治的跃进这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本书的10~14章。从制宪会议上对党派之争心存芥蒂,到美国建国之后第三位总统杰弗逊当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反对党执政的总统。这标志着美国古典政治的结束,也标志着美国开始了党派竞争的历史。这也是第二次革命之说的由来。现在美国保障不同的声音得以自由表达,不同党派之间竞争却也和平共处,这一切的历史起源是在1800年,杰弗逊当选。这像是号角,虽然接下来的路走得跌跌撞撞,政治民主的脚步却向前跨了一大步。(四)林肯和内战——少数人的自由因为在《我也有一个梦想》中详细地介绍了美国的种族问题,因此在本书中作者只用了一章的内容简单说明了一下。但作为美国社会的一大问题,说到自由和民主,种族问题的不断演变是其中的主要组成内容。作者指出【8】,在南北战争之后,“民主”一次在美国的含义开始逐渐“现代化”。“少数人的自由,已经理所当然地成为‘民主’的题中应有之意。”(五)报纸的使命——人民的民主这是本书后半部分(16章~22章)的主要内容。报纸,是政府和民众交流的桥梁,也是宪法精神中所保障的新闻自由的主要体现形式。报纸是站在民众一面的,反映社会客观现实和民众声音的媒介。作者是通过一个事件来介绍这一自由的,既关于越战的“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读这一事件的时候,我正好在联系一个排版软件,大脑里也闪动着一个念头——转行到媒体工作去。当然这只是我一时萌发的念头,而这一事件里面的媒体工作者表现出来的勇气、客观和坚持原则追求事实的精神让我敬佩。他们为了捍卫自己新闻自由的权利和民众知晓的权利,不惜与行政部门作对,直至走上法庭。另外,新闻业在平衡和制约政府权力上,也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地淋漓尽致。读这部分内容让我对新闻界在社会工作中所起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了解。新闻界的工作者们所肩负的责任是重大而神圣的,也是艰难的。正如书中提到的一位最高法院大法官在裁决本案时的意见里说【9】:“只有一个自由的、不受约束的新闻界,才能揭露政府的欺瞒工作。”新闻界的工作是“为被统治者工作,为不是为统治者工作”。我想仅凭一腔热血在新闻界坚持本色地工作是不够的,国家制度有力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六)总结从本书可以看到,民主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会走一段弯路,甚至会倒退。但是社会还是在历史的推动下进步了。这一整套书读下来,收获最多的也是最应该学习的是林达式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本套书叙述条理全面,有些见地很深刻,作者也尽量做到了客观。然而令人胃口不满的地方依然是对这一制度的批判力度不够。虽然美国制度有其优越之处,但作者也明白并没有哪种制度是完美的。作者指出的不完美也是历史上有过的。跟我写这四篇读书笔记一样,作者写的是美国的历史笔记。对美国社会现存问题、制度上的不完善和未来可能出现的的挑战几乎没有提及。这一点让跟我一样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年青读者有怅然若失之感。注:【1】见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二《总统是靠不住的》。【2】【3】本书第一章“保守的革命”,P15、P17。【4】本书第九章“半神半人的回忆”,P127。【5】【6】【7】本书第五章“民主的困惑”,P75、P76、P78。我认为这章的内容是前半部分最精彩的地方。【8】本书第十五章“林肯和内战”,P256。【9】本书第二十一章“报纸为什么赢了”,P372。

彗星依然智慧

我太喜欢这套书了,就是当时自己有点事情,没有来得及仔细做笔记。美国国父们设计制度的过程,不得不说,他们真是一群伟大的人。图书大厦的查询系统还比较方便,只是因为分类时简单看标题,所以同一系列的书竟然分别放在不同门类不同楼层了。

开卷有益——分寸自己把握

林达夫妇过了N年,总还是熬出了一本美国4,从立宪谈起,讲到美国的绅士政治到后面的政治家政治,然后花了1/2的笔墨写了越战报告的披露事宜(美国的新闻自由)。总体感觉,看了和没看第四本,差别不大,因为前面3本都看过了。这个系列的书,挑个两本看看就行了,其他无非是多举了几个例子而已。至此,美国系列算是看完了,留下了什么呢?1、让人快乐的看书很重要。采用了一种书信的体裁,虽然里面有些罗罗嗦嗦的,但是总体来看,还是通过讲故事(历史)加上作者欲表达的见解,融会贯通,就如看故事书一样。美国系列周围很多人都看过,毕竟也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2、可能的确如很多人所说(应该说就是吧),至于很多人说林达把美国描写的太美好了,完全是歌颂的角度,我觉得这也没有啥。看书的人自己把握分寸就行了,开卷有益,这系列的确让我对美国的政体和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至于中间的一些分寸,自己把握就行了;3、谈到所谓新闻自由,网络的发展应该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平民新闻和舆论的时代,会给当前社会带来很多进步的力量。传统媒体的自由,世界上并不多,尤其是美国式的。稳定压倒一些,在很多时候还是适用的,毕竟,社会在进步啊。

男人的童话

如坐针毡地熬过几场考试,抓住空闲,急急地从衣柜取出书,然后一夜一天读完。林达在这本书中重点讲述了美国宪政制度的设计经过、演变历程以及权利的保障,以“五角大楼文件案”为例。在文笔方面,延续了前几册一贯的叙事风格,张弛有度娓娓道来。作为启蒙性质的读物,“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不啻为经典了。读着林达讲述的美国开国元勋们的故事,笨笨忽然想起了去年暑假看过的另一本书,美国记者埃利斯写的《那一代》(英文名Founding Fathers)。同样是讲述美国建国之初的历史,埃利斯的侧重点与林达颇为不同。以汉密尔顿为例。在林达的书中,对汉密尔顿的描写主要侧重于他的金融复兴计划,他对于美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高瞻远瞩以及他在决斗中丧命的悲剧结局。通过这些事迹展示了一位经济学家的高瞻远瞩、一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更重要的是一位真正的“骑士”的高尚情操。作为古典政治文明最后的代表人物,汉密尔顿执著地追求自身人格的完善、爱惜自己的羽毛,以至于不惜采用决斗的手段捍卫荣誉,并最终在决斗中饮弹身亡。相比之下,埃利斯的笔锋就要不留情面得多。在推行金融复兴计划的过程中,汉密尔顿不停地利用媒体攻击论敌,甚至不惜采用人身攻击的卑劣方式;在亚当斯和杰斐逊的大选中,汉密尔顿帮助杰斐逊策划了攻击性极强的竞选方案,狠狠地“欺负”了老好人亚当斯一把;在华盛顿面前,汉密尔顿又充分利用了二人的信息不对称,玩弄权术的手腕使得炉火纯青……埃利斯仿佛专门盯住汉密尔顿人性中不那么光明磊落的地方,进行不留情面的攻击。其实,埃利斯并不独是汉密尔顿的政敌。在《那一代》中,无论华盛顿、亚当斯还是杰斐逊、麦迪逊,几乎每个人都受到了埃利斯的“严刑拷打”,通过深入灵魂深处的分析,埃利斯寻找着每个人的私心——包括大公无私的华盛顿。在表面上的公平之下潜藏着集团利益的暗流,而政治游戏看上去的Fair Play不过是各种阴谋两两抵消的结果。这和林达对于美国政治人物的正面歌颂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四册“近距离看美国”中,笨笨印象中唯一的“绝对反派”就是窃听密探无恶不作的尼克松总统——可见,林达推崇光明磊落,对于一切“小人行径”深恶痛绝。读林达的书,总能感到一种温暖,人性的光芒总能在最艰苦的时刻闪现。而埃利斯带给笨笨的,则更像是对于世事艰辛的告诫,“暗招”无处不在,稍一不注意就可能使国家的航船偏离航向……且慢。这已经远远脱离了对于中美两国民族性格的主流看法,甚至,和主流看法完全相反。中国人的心机与美国人的诚实向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见到一个推崇诚实的林达与心机多多的埃利斯呢?也许是一种对于传统思维惯性的逆反,也许是一种改变民族性格的愿望,也许纯粹是种巧合……无从考证。只好说,林达的书,大约的确是本不错的启蒙读物了。准确地说,这是一个男人的童话——以“很久很久以前”开篇,以“他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作结。在童话里,每个男人都是那么完美,智慧得让人绝望,磊落得让人感动。尽管,埃利斯认为,这样的日子,以前未必有过。尽管,笨笨觉得,这样的日子,即使以前有过,大约以后也不会再有了。但是,那又怎么样呢?人生在世,在床头摆上一本《如彗星划过夜空》,为自己保留一片Never Land,总是很温暖的。

云霭之上,依然有群星在太空闪亮——推荐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与展示了如何通过保持权力的各方牵制与观点的两极平衡的方式来维护民主和自由。什么是民主呢?民主并非如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似乎服从多数人民的观点就叫民主。美国意义上的民主,是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情况下,尊重每个公民自己的权利意愿,哪怕这种意愿是少数人的。民主不是牺牲少数人来换取大多数人的利益,它是一种互相尊重,和而不同的行为方式。该书的核心内容,都是在谈美国这种看似复杂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美国人害怕被国家集权统治,一味把权力交给当时素养不高的民众又不放心。既害怕失去好不容易从英国人手中重获的自由和民主,又担心平庸的民众会牺牲少数人换取大众的利益。因此,才一次次协商,一次次妥协。这样一点点拼拼凑凑,建立起一个民众能够放心的权力分散的国家。然而美国是如何做到在短短的数十年间,就在经济、科技、军事等多方面赶超了欧洲的强国呢?我认为建国之初的那些国父们卓越的个人素质和广博的文化背景的因素不可小觑:华盛顿,道德高尚,自律的典范,为了不产生任何误导性的偏向,他在费城会议上只主持而不发表意见;富兰克林,全才式人物;汉密尔顿,美国财政之父,本业为律师,促成了重要的费城会议;杰弗逊,外交大臣,崇尚民主,律师;麦迪逊,博学,推动制宪;总的说来,欧洲的思潮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的发展过程,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文化方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相比之下又少了不少羁绊,再广纳四海英才,群策群力交流融合,这也就是美国如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缘故吧。以下是看书过程中整理的一些笔记:一、费城会议1、假如会议过程外传,再被媒体渲染一番代表们为各州利益发生的争执,就很容易酿成民众的激愤情绪。假如民众再涌上来逼迫自己的代表:非要如何,或者一定不能如何;那么,任何妥协就都休想达成了。而各方的妥协,看来是会议惟一的出路,他们可不希望这仅有的出路,被外面无端滚来的大石头堵死。所以,保密规定在费城会议期间得到了很严格的遵守。2、出席费城会议的55名代表,有34位具律师身份,都精通法律。很多人在州政府的立法、司法部门工作过,还有如兰道尔夫这样的州长。他们熟悉英国的普通法系统,又富有实际经验。他们有一些人熟悉法国卢梭、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的理论,更多的人熟悉约翰•洛克、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的理论。3、所以,我以为知识阶层的所谓道德勇气,一部分应该是表现在对强权的批判上,但更为困难更难做到的,是表现在他不迎合、不取悦于民众上。前者是很容易理解也相对更容易做到的。可是,只有非常少的人,能够有智慧有勇气做到,对强权和民众,都保持应有的独立和批判。这和他是否同情弱者,是否保护弱势人群,其实是两回事。4、会上,仅有的三四个出身底层的人,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代表,全部表现出了他们对民众不信任,强烈主张精英治国。而仅有的几个大声疾呼要信任民众,警告要警惕过分贬低底层民众倾向的人,却是出身名门望族,家产万贯。其实这是非常好理解的,前者从底层挣扎出来,深知其复杂的底细,而后者远离底层阴暗面,就更容易从人道理论出发,更带着民主理想的色彩。两院制的逻辑是,下院是平民代表,容易短视和情绪化,而上院由比较冷静、智慧、有经验的精英组成,这样形成对下院的一种制约。5、一个长期从事公共事务的人,必然是一个很现实的人。谢尔曼能够很好地控制和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懂得怎样引导旁人随他一起思考问题,最重要的是,他懂得可能的目标是什么,怎样让旁人和他一起达到这个目标。虽然他说起话来也不像弗吉尼亚人那样引经据典、文采飞扬。可他总是有很强的说服力。连托马斯•杰佛逊都很佩服他,说这老先生从没说过一句蠢话。比如说,他告诫从政的同僚:“如果你是少数,多多发表意见;如果你是多数,专心投票即可。”二、杰弗逊1、杰佛逊是一个以思想为特色的人,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思想产出者。他博览群书,涉略广泛,崇尚理性,长于思索。他是一个继承了启蒙精神的人,熟悉法国百科全书学派,本人也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他又是一个性情浪漫的人,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文化气质上也更接近法国启蒙思想家。2、杰弗逊记下对这些问题的答案,集在一起,就是著名的《弗吉尼亚笔记》。这是一本有关弗吉尼亚和美国的百科全书般的著作。他使用他的读书笔记,分23个问题,叙述了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草动物,从典章制度、人种宗教,到历史文化、共和宪政。只有杰佛逊这样的人才会写这样的书,既涉猎广泛,又有一定深度。这本书几乎是杰佛逊知识追求和智慧的象征。3、杰佛逊对他能见到的世界怀有全方位的兴趣和探索,这是一种极为难能可贵的素质。他的这种品质在他出使欧洲、具有更辽阔和更丰富的文化视野之后,被推向了极致。他完全不顾自己的财务状况,广泛收集他有兴趣的东西。多年后在美国需要建造首都的时候,他在自己的收藏里翻一翻,就马上送来了成套、可供参考的欧洲各大首都市政规划和建筑图。4、在华盛顿总统的内阁里,杰佛逊和汉密尔顿的矛盾越来越公开,越来越激烈,华盛顿总统不得不出来干预,对双方都加以批评训斥。华盛顿在思想和理论方面,比较重视杰佛逊的意见,而在财政和制度建设的要务方面,更倾向于联邦主义者的观点,更重视汉密尔顿。杰佛逊和华盛顿总统都是弗吉尼亚人,他们都认同弗吉尼亚上层精英的价值观和处世方针,但是杰佛逊是一个读书多、重理论、理想主义、性格浪漫的人;而华盛顿是一个踏实的现实主义者。从务实来说,华盛顿总统更接近汉密尔顿。5、杰弗逊是法国启蒙思想热情洋溢的直接继承者。他有优美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充满激情,因此,这些理论从他那里出来,就会有极强的感染力。杰佛逊的民主理念来自于思想,他从前辈学者那里汲取灵感。他善于想和写,而不善于说。他的风格是优雅的,是书面语言的风格。三、汉密尔顿1、汉密尔顿认为此时美国经济落后,只能为欧洲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自身几乎没有工业。汉密尔顿的这个报告,第一次预言了美国经济的前途,把美国放到了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他敦促国会发展美国制造业,指出有了强大的制造业,国家在全球商贸中才能得到平等的地位和条件。他预言了未来美国将出现的大规模移民,指出移民的多样化劳动力是制造业的有利条件。他认为,这将使美国出现新的人口中心,形成国内市场,这也将有利于农庄,为农业产品找到新的销路。2、汉密尔顿和其他政治家的不同在于,他不是从道德角度来判断经济措施的好坏,而是从事物互动的关系中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要求国会通过法令鼓励制造业,包括保护性的进口关税,免除国内制成品的关税,鼓励新发明,特别是和机器有关的发明。汉密尔顿的智慧在于,他知道最开始需要的并不是发明创造,而是在其他国家现有的经济模式样板中,选择一条路跟上去。3、汉密尔顿建立的美国第一银行,是不是属于政府的“国家银行”,因为这并不是全部国家资产和国营。汉密尔顿以英格兰银行为蓝本,私有公管。总共1000万美元的股份,联邦政府的股份仅占1/5,其中3/4还是政府债券。财政部有监督权,私人有大部资产和独立经营权。汉密尔顿依据他对人性的理解,认为“私人利益是银行最好的指导原则”。以杰佛逊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今天发行股票建立国家银行只是为了让一伙骗子发财,使得那些诚实和勤劳的人蒙受损失”。可是,在汉密尔顿眼里,经济就是经济,是一门独立的学问。他不把那些不属于经济的道德问题,合在经济问题中考虑。他更理性化,也更相信强大集中权力对经济的掌控能力。4、证券买卖的投机风潮很快出现。第二年2月,暴涨五个月的股市突然大跌。美国面临经济危机。幸而汉密尔顿也在同时研究了欧洲的经验教训,他动用国家储备干预,股市逐渐回稳,可仍然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冲击。从此,美国在经济结构上,完全现代化了,类似欧洲的证券市场、交易所和股份公司大量出现,并且以股份公司的形式集资,修建公路、运河、桥梁,兴办制造业。美国经济开始起飞了。5、现在,美国终于看到了汉密尔顿为美国所做出的贡献:他主张一个强有力的国家级政府,他以出色的才华鼓吹通过合众国宪法,在建国后的短短几年里,他使美国恢复了国际信用,建立了美国的经济制度,为美国搭起了经济发展的舞台,打下了100年后世界一流经济强国的制度基础。四、林肯1、林肯的民主理念来自于他所进入的美国政治现实,他不是一个善于思想的人,从来不喜欢读很深奥的书籍,但他却是一个善于演讲、善于领悟大众心思的人,他从面对面的大众那里汲取灵感。他的朴素是口头语言的风格。他从二十出头第一次参与竞选的时候就知道,这种风格对他是有利的。2、在是否废除奴隶制的问题上,林肯典型地表现出了现代民主政治下,政治家的两面性:他们既要以自己的正义的理念来引导民众,又不得不追随民众。林肯不像杰佛逊理想主义,他是务实的。一方面,他坚信奴隶制在道德上是错误的,纠正这种错误是他作为民众向导,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责任和使命;另一方面,他也得像他的政敌道格拉斯一样,承认主权在民,民众自治,他不能违背广大民众的感情和意愿。3、他比道格拉斯高明的地方在于,道格拉斯只向一方面发出诉求,而他在两方面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一种中间立场,他向两方面发出诉求。道格拉斯提出和促进“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利用“民主”诉求要求让新州自决是否蓄奴,只能取得南方蓄奴主义者的支持;而林肯提出让老的蓄奴州不受干预地“自然死亡”,同时限制奴隶制度扩张,既得到了北方州的支持,也能被废奴主义者接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同南方蓄奴州的尖锐对立。五、麦迪逊1、你还记得麦迪逊对党派活动的思考吗?他认为人在扎堆的时候,会失去荣誉或人格对自己行为的制约,结成群的人很容易互相为不良行为提供虚假的理由。这就是一些平时看看还蛮善良的人,一进入群体就表现得十分邪恶的原因。2、麦迪逊常常从早到晚读书,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六、五角大楼文件泄密事件1、艾尔斯伯格知道有这么一批五角大楼文件,他宣称这些文件对于审判的意义,相当于“二战”末的纽伦堡文件。由于格林菲特在国务院工作过多年,他的任务就是要站在政府部门的立场上来看这个项目。也就是说,他被派了一个扮演白宫和五角大楼的工作。他和罗森塔尔收集了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系统主要官员公开发表的著作,像梳子一样地梳一遍,看看这些高官在以往的著作中是不是已经公开了五角大楼文件里的内容。这一手很要紧,只要预先有了这方面的证据,将来给告上法庭,就可以拿这个来抵挡了:政府负责官员早就在书里公开了这个内容,凭什么说我们是泄密呢?  2、同时,《纽约时报》把十年来对越战问题的报道和五角大楼文件进行比较,也就是说,要看看以前的报道和现在打算拿出来的重磅炮弹是不是一致,不一致的话怎么解释。这涉及《纽约时报》的形象。《纽约时报》还动员人力仔细查找,将要发表的内容里涉及国家安全的东西也剔除掉。3、他们知道在美国的法律传统下,新闻业是有特权的。消息到了报社手里,那就是报社的事情,政府要保密,只能小心管住自己的文件。七、美国社会1、美国曾经是一个纸上的制度远远超前于社会现实状况的国家。美国直到第19个总统海耶总统时,才刚刚在白宫用上电话。2、200年来,美国社会经历工业化、现代化,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它从无序到有序,是在经历了教育的普及、制度细节的完善、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包括媒体在内的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甚至,是从内战的血的教训中取得经验和反省,这是一个漫漫历程。他们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全靠自己磕磕碰碰的摸索。可是,他们没有放弃对制度的信心,其原因是,他们来此寻求自己的幸福,他们已经根深蒂固地习惯了自由,他们相信,他们可能要走一段弯路,可能有一段倒退,可是任何威胁只能阻碍人们追求自由的道路,却不可能堵死它。也许今夜没有星辰,可是,他们相信,在云霭之上,依然有群星在太空闪亮。2011-6-27

画龙点睛

看了近距离看美国的前三部,觉得美国就是命运的宠儿,一切制度设计的比较理想,仿佛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一样,只要有了美好的理想,一切都不是问题。看了第四部才发觉美国建国后也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基本的原则保证下,最终达成了目的,平衡了自由与国家间的关系,再回过头想想前三部关于州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描述,有了这些历史渊源的介绍,就不难理解那些问题了。第四部感觉就象画龙点睛一样,彻底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前三部所描述美国。

虎头蛇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

林达夫妇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可谓是美国政治体制的科普启蒙教材执牛耳者,前面的三部曲都不错,但是这个第四部怎么看怎么像是在炒冷饭,基本观点在前面的3册以及边走边读、带一本书去巴黎都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况且如果真是说要了解美国宪法,任东来的影响美国的25个宪法大案似乎更好,读起来也更有意思一些。而且在书中,林达夫妇并没有基于美国当前的现状来分析美国的政治体制、行政运作,而是转向了美国立宪的考古,究竟是林达夫妇用他们自己的观点分析美国力有不逮还是现在的美国已经偏离了他们艳羡的那种“美国”轨道?我想两者都有。

建议列为大学文科学生选读本

首先是在南方周末上看到有关林达及其作品的介绍,然后就去学校的图书馆借出来其中的三部曲。当时读起来没有觉得其中的奥妙,因为那会儿的兴趣是经济学。大学毕业后开始对贺卫方宣扬的法学思想很感兴趣,再一次下载林达的作品,看过后觉得真的很不错,难怪贺卫方讲得很多事儿都和林达书中一致。

永远闪耀的群星

起初是因为看了高晓松的《晓说》节目后对美国特别感兴趣。就在网上搜索关于美国相关的书籍,让我和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丛书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一套书看下来,我只能大呼过瘾。特别给对想了解美国的同学推荐这一套书。扯远了回到对这本书的评价上。当我在看完前三部林达从总统、从种族方面讲解美国以后,我就在想,第四部他(姑且称为他吧,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作家的笔名)将会从什么样的角度分析美国呢?作者一开始从民主开始讲起,提问“什么是民主?”故事也逐步的展开,讲美国的开国领袖们对民主的理解,其实他们对美国的理解也就确定了当今美国的发展方向。看到了开国领袖们在如何在路费都没有的情况下,聚集到费城开制宪会议,最后确定了现在美国的立国之本美国宪法。从这里我也体会到了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立法之本的重要性。(有时间也要买一本中国宪法看看)通过一些故事从整体上讲述了美国制宪的过程和其中的各种考虑。接着讲述通过美国的几届总统和一些人物说明美国法律的不断完善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制度的发展是需要过程和时间的,虽然美国最初的开国领袖们都是国家的精英他们也试图对以后国家的发展做出各种预计,来尽量的完善自己的法律,但是作为200年前的他们因为自身就具有狭隘性。所以法律的不断完善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一定会经历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经常抱怨说中国的法律如何如何,但是真的要比的话,美国的法律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了200多年,而中国法律才60多年,所以没有美国那么的先进也是可以理解的了。书籍的最后讲到了美国行政机构告媒体的事情。当看到美国报纸将美国行政机构所谓的机密文件公布于众,美国将最早公布这些的两大报纸告上法庭,并且要求媒体停止发表余下的系列文章到,而媒体不断的拒绝和争取自己的权益中,当时看到这一段真为媒体捏了一把汗。到最后媒体获胜真的是畅快林立。其实这也是美国民主不断的发展的作用。虽然我国现在的媒体不能做到这样,但是我们也看到了随着微博等网络新兴媒体的发展,中国的舆论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发展从是需要时间的!

如彗星划过夜空

从很久以前就听过林达夫妇写过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书口碑很不错,仔细一瞧、一翻、一读,发现写得非常好,解开了许多我对于美国制度的疑惑。以前高中读历史的时候一直不明白美国人的三权分立究竟哪里好了,这样的设置只要这三方相互勾结、相互包庇,不还是照样行不通?可是林达告诉我:这样的制度是以全国人民素质以及对制度的认同、服从为前提,否则再好的制度也实行不了。以前总认为民主就是自由自在、遵循民意、保护人民权益,但林达告诉我:民主是需要多方利益进行妥协,更要保护少数人的权益免于多数人侵犯,因为多数人的民主有时也是一种暴政,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欺压。读完之后,我终于领悟了何谓“真正的伟人”,那就是不受权力诱惑,不利用自己的特权为自己谋利益,不向自己的私欲低头,理性为整个国家的安定、自由、强大做贡献。很遗憾,我们中国目前还没出现这样的伟人。。。

有美国特色的民主制度的发展

之所以对美国政治感兴趣,源于美国只用了200多年便将自己从一个殖民地和农业小联邦变成了世界第一强国,经济上,军事上,科技技术上都是当今世界毋庸置疑的第一。而美国又号称是世界上最开放,民主,自由的国家,我不禁会好奇是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塑造了这样强大的国家。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有源头的,它的模版是英国严谨的三权分立制度和法国自由民主的精神,美国的国父们充分吸收着欧洲先进国家的政治思想,在没有历史包袱和旧有贵族阶级的广袤大陆上试验着自己的民主制度,这是美国的幸运,制度建设先于特权阶级的壮大。美国的国父们,无疑是伟大的,是他们抛弃对私利和权力的欲望,用最绅士和智慧的思想商讨出了美国宪法。这是美国一切制度的根本核心,关于如何平衡与制约多种社会利益,包括多数与少数的不同利益的表达,如何限制政府过大的权利,如何真实保护人民的权利,如何用法制来规避人性的弱点,又如何既不变成精英集团专政,也不被底层庞大民众的局限思想控制。这一个个难题几乎是天然无解的,可是美国的先贤们披荆斩棘,一路实践出了一条美国特色的民主之路,在我看来这是多么纠结和自我折磨的政治家们啊,几乎美国的一切政策制定和实施都被人为的设置了反对的机制,任何一个掌权的个人和团体都有一个对立的阵营,如此互相牵制拉扯的美国政府会有什么样的效率,我很怀疑这种制度的可操作性。可是,事实胜于雄辩,也许正是这样的制度下,美国从没犯过致命的错误,反而发展出最健康的民主政府和自由而充满创造性的民众,也许只有当人民真正感到国家是自己在做主的时候才会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而美国的制度成功的实现了这一极难操作的民主政策,美国人民是美国真正的主人,这是美国制度真正的精髓,是其制度的核心思想,一切制度形式都是努力为其服务的,宪法的最高指导目标是保证---美国人民人手一张的选票选择的是自己决定的未来。涉及人物:华盛顿,麦迪逊,托马斯.杰弗逊,罗杰.谢尔曼,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亚当斯,林肯,麦克纳马拉,艾尔斯伯格涉及事件:费城制宪会议,罗德岛故事,汉密尔顿与伯尔决斗,亚当斯与杰弗逊竞选,林肯与内战,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重点理论:1.有关“多数的暴政”,过激的民主的介绍。“麦迪逊:人在扎堆的时候,会失去荣誉或人格对自己行为的制约,结成群的人很容易互相为不良行为提供虚假的理由。”“在所有的社会里,一旦多数被一种共同利益或共同激情联合起来,少数人的权利就会处于危险之中”2.精英政治-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民主,总是一个精英占绝大多数比例的管理阶层,这是现实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他们是把民意咀嚼消化之后,再根据自己对民众利益的理解来决策”“好的政治家,必须比民众更有'前瞻性眼光'2.美国政治中“伟大的妥协”,正是立国先贤们古老的绅士精神创造了一种包容的民主制度,实现了对思想自由的成全。而对权力的平衡和制约贯彻整个美国的行政,司法,立法的分支,用法制约束人性的弱点是美国制度的精髓。“美国人的政治生活逐渐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他们认识到,社会各个利益集团往往是天然地相互冲突的,所以要让大家在国会都有自己的代表,把各自的要求讲出来,公开地争辩,讨论,最后,各方退让,妥协,达成协议--因为整个社会的成功,还是依赖于各个不同利益集团合作的。”“这种容忍观点分歧,并且长久地保持这种“我的真理和你的真理”都容许生存,成为美国政治的一大特色”4. 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的真实的新闻自由"唯一真正能够对总统和行政分支这样强大的行政权力有所约束的是,经过启蒙的、获得充分信息的公民大众""没有一个自由的,获得了充分信息的新闻界,就不可能有脱离蒙昧的人民"

美国之所以为“美”国

去年8月得到的这套书,断断续续读到今年8月才算读完,算是读的慢的了,中间有一阵对林达的这种略显罗嗦的叙事方法有点不耐烦而放了很久,但毕竟是套好书,终于还是读完了,并且有一种要为它们写点什么的想法。记得以前有一个小品,里面有一句貌似愤愤不平的台词:“美国,国就国吧,凭什么还"美"”,而这套书正是告诉了写这句话的小品编剧:美国究竟“美”在哪里,他的迷人之处何在?——说句题外话,我现在看到这类话只有两个判断:这孙子要么是个想起08闹运会就激动不已愚夫愚妇,要么就是个天天叫嚣着弄一把原子弹扔台湾、捐N多月工资打日本的爱国贼。林达的这四本书总称“近距离看美国系列”,顾名思义是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新闻联播》、《参考消息》与民间传闻等各种不靠谱信息来源之外的美国,关注到各个事件来龙去脉、幕后背景等那些我们因远在万里之外而无法获悉实情的美国。从内容上看,这四本书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初中分析课文的那种“总-分关系”。第一本《历史深处的忧虑》属于总述性质,向我们展现了美国人和我们思维方式的不同:为什么在我们眼中极其不可理解的个人合法持枪制度他们要保持?美国的法院系统如何做出裁决?美国人的理性究竟倒了何等程度(辛普森一案)?……第二本《总统是不可靠的》则主要讲述了在国人眼中那个NB轰轰的美国总统是如何在立法和司法两大行政分之之下过着小心谨慎的日子以及犯错后的下场——用我的话说就是阐述了陈水扁为什么不能枪毙张惠妹——来源于一个笑话,两个中年妇女的对话:A:这就是那个张惠妹(指电视中),前一阵据说被大陆封杀了。B:为什么啊?A:她唱台湾国歌来着。B:唉,也是,你说她要是不唱陈水扁不得毙了她啊!A:是啊,她也没辙~第三本《我也有一个梦想》同样颠覆了我朝多年来对人民的教育,那种充满眼泪与阶级仇恨的教育:黑奴在美国曾经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资本家残酷低剥削着黑人的劳动成果;林肯为了解放无数被压迫被奴役的黑奴劳苦大众而发动了南北战争……第四本《如彗星划过夜空》的写作时间与上述三本相隔8年左右,有点为这个系列收篇的味道。首先会议了独立战争11年之后制宪会议的故事,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什么说美国是个凭理想主义建立起来的国家,是人类一种独特制度的实验场。后一部分则讲述了美国记者——正如刘瑜所说的,民主的精髓不在投票而在制衡——是如何在美国政治生活中不折不挠地发挥着制衡作用的。——巧合的是,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发生了老郭徒弟打娱记的事,这本书中的叙述记者应有的作为与去年搜狐记者没完没了黑国安的明目张胆挑事行为以及这些年各大喉舌干的为我朝舔痔吮血的勾当,让我对老郭那句“记者不如妓女”的话深以为然!为什么我说“中国几乎没有合格记者”?相信看了这本书的人最明白。诚然,美国的制度不是最好的,但至少是目前人类能找到的最不坏的制度——前提是对于那些希望人活得像个“人”而不是圈养的动物的人来说——至少在那里我们可以有不满可以随便说可以表达真实的自己可以知道真相可以出1000页都只有一个同一个无限重复的书可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以不用被一个叫“档案”的玩意儿作贱可以用枪让那些想不经允许闯入我家的人滚蛋!…………因为这里有自由有理性有法律有权力。当然这些东西看起来似乎都是精神层面的。你可以说这一切都不是你想要的,你也许只要有点吃有点喝有个小窝棚住每月能有新闻联播看就阿弥佗佛感激得不得了了,那么我只能说,你获得了和你祖先未进化前一样的生活——那种动物一样的生活,你拥有的总结起来不过为了吃喝拉撒而已。林达的书,给那些想摆脱这种圈养生活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窗。

另一个美国—— 评《近距离看美国》书系

美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度?它拥有何种异于我们的文明?美国的民主与自由是否真实存在?美国与好莱坞大片中的美国有何不同?……当一个刚高考完地朋友问我关于美国的一系列问题时,我给她推荐了一套书——林达《近距离看美国》书系。林达是两位作者合用的笔名,1990年代初,他们移居美国,开始和普通的美国人建立友谊,了解这个不同于寻常的国家。他们和国内朋友通信,不仅写日常的见闻和感受,也试图写出美国现象地制度渊源,写出大厦如何在常识常情的基础上建立的,而每个普通人的个人自由,为何竟可以是一个大国的立国之本。从1997年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陆续将他们的信函结集出版,是为《近距离看美国》书系:《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和《如彗星划过夜空》。作者透过日常生活及书报中的一些见闻,从制度根源上探讨了美国思维中的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并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了深入的剖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美国的窗口,把一个相对真实的美国社会展现在我们面前。《历史深处的忧虑》是我看到的林达的第一本书。朴素的装帧难掩其思想的光辉。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作者对于当年轰动全美的“辛普森杀妻案”的讲述,作者用数篇的篇幅作了深入的解析。辛普森是美国著名的球星,他和妻子长期分居,两个人的住处距离较近。一天,有人发现了辛普森的妻子死于家中,于是报了警。警察赶到,经初步检测,怀疑为谋杀。又有邻居举报说,在辛妻死亡前后较近的一段时间曾发现辛普森地汽车停在附近。警方在辛普森家中发现了有疑似作案工具的物品,于是警方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指控辛普森犯下了谋杀罪。事情大致就是这样发生的,案情似乎很简单。照我们的惯常思维,辛普森的罪行是铁证如山,人证物证俱在,宣判其有罪是板上钉钉的事,只差辛普森“主动坦白,请求宽大处理了”。但事情似乎并非如此简单。这里牵扯到美国的立国思想与制度渊源。1787年5月各州派出代表聚集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时,对于政府的疑虑早已存在。彼时美国之政府,确切地说只不过是13个州为了协调统一的方便而设立的办事机构,其松散程度比于今日之联合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以至当时很多“美国人”根本就没有美国这个概念,他们的祖国只是各州。因此,虽然1787年各州经过艰苦讨论协商达成建立一个美国政府之时,其制度设计却处处充满了对政府的防备,通过三权分立等一系列制度架构制衡各种权力,保护和尊重个人自由。话题回到本案上来,根据美国这一立国思想,联邦有责任和义务保障每个公民的自由不受侵犯。因此,当某一案件中公民站在被告席上时,他便天然的处于舆论和道义上的不公平的弱势地位。为了保障其公平,美国司法设计中便规定原告要准备充足的合法的证据以证明被告犯下了他所指控的罪责,而被告只要指出其中任意一条证据不实则整个指控无效。于是,当辛普森案开庭审理之时,对于证据的合法性便成了指控的第一个障碍。后来经过一年多的论辩和庭审,许多证人、证物不断出现,许多被否定,水到渠成的事发生了峰回路转。最后,根据司法制度的规定和美国宪法精神,陪审团一致认定辛普森无罪释放。这与许多人的预期大相径庭,但当记者采访始终关注此事的美国公民时,几乎所有的人一致表示:他们认为辛普森有罪,但法庭的判决是公正合理的。这就是美国人的自由法制观念。对于他们来说,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追求一个人人都能享有的自由生活,是比维持一个强大的国家,比维护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比其他任何比输比赢的政治游戏更重要的多的永远的梦。为此,他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或者说,他们宁可一个人犯罪而逃脱制裁,也不能使无辜之人蒙冤。美国人不需要包公,他们所追求的是保障个人权利与自由的公正的制度。在其后的《总统是靠不住的》和《我也有一个梦想》中,林达将其对于美国民主自由的切身感受做了进一步的阐发。而到了最后一本《如彗星划过夜空》,林达首先通过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绘出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时,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的局限等作了分析。其次,通过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越战运动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在披露所谓“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的事件中,凭借宪法权利,与当时的美国政府行政当局抗衡的故事,凸现了美国式民主的运作机制,也涉及了制度在新的危机中的困境。从总体来看,《近距离看美国》书系在内容上涵盖广泛,作者借助一些著名案例、事件,将美国的各种制度、思想、风俗、社会现象娓娓道来,几乎包罗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使读者对美国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在语言上,书信体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见所见而写,闻所闻而写,随性而起,随性而止,语言低调平实,却不乏幽默生动的描绘。如在《如彗星划过夜空》中,在表述13州建国成立联邦政府需要面对的心理障碍时,林达借用中国作比,“难道我们不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成了‘联合国人’?这个问题你一定觉得听上去很奇怪。可是,这正是当年美国人的问题。他们甚至无法接受自己突然成了什么劳什子‘美国人’。”寥寥数语,形象又俏皮,原本难以理解的事件由于一个贴切的比喻而通透明了。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本来对美国史无甚兴趣,这或许源于对美国这个霸权主义大国的本能反感,但现在想来,应大半出于对美国的不了解。“误解比无知更可怕”,在阅读了林达的书后,我不仅找到了一种久违的阅读快感,四本书一口气通读下来,更从中加深了自己对于民主、自由、平等这些普世价值观的认识。联想前些日子在山东大学天人讲坛听到的一系列讲座,如朱学勤先生在其《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演讲中提出的“民主在上,共和在下”的理念,或者王怡先生在其《加尔文主义与自由宪政》中阐发的宗教对于西方民主与自由的影响,让我认识到,诸如民主、自由这类大词背后承载的是许多不同的历史和国情。民主不是一个空想而是一种制度,一种思维方式,激进的民主会产生恶劣的后果……这些启迪了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若说林书之不足,乃在于其叙事不够系统,许多讲述不过是随手拈来,对美国制度渊源之阐述往往分散于数本书中,若读者未能通读,便不能全面了解其思想全貌。或许正如朱学勤先生所说,林达的书在知识界很难出现,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所写的书教人如何写作——健康的书籍来自健康的写作,而健康的写作来自健康的生活。林达虽远居美国,但知识分子的秉性未变,身在自家炉火前写作,心却与中国的制度完善和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联,让我们见识到另一个美国,有别于传统观念中的美国。这也许是我读林达最大的收获。

遥远的彼岸,远去的历史

一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书。对于书中说到的故事,以前都多少了解。近来每天要坐几个小时的车,闲时权当故事书看了一篇。看到一半时,感觉这不仅是简单的故事,他犹如童话般纯真、美好。读起来,汉密尔顿、杰弗森等人是哪般的可爱、憨直。书中一直流淌着对于古典政治绅士们远去的哀伤与遗憾,正如书中那种自慰的解释,我也在安慰着自己,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正如书名所寓意的,那些遥远的绅士们,他们如彗星般划过星空,照亮这个暗黑的夜空。他们绚烂璀璨的星光,不仅是照亮特定的一个时间的天空,还留下那些温暖的余光,在指引着后来者前进的方向,用那余热来温暖后来者内心的信仰——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可他们也将和彗星般,一去不复返,只存在历史的记忆和人类的念想中。二每个人都会对鸟类展翅翱翔于空中,满含羡慕;每个人都会对鱼儿神游于海底,充满遐想。每个人都渴望自由。可生于此社会,必然要形成合力,形成用以共同管理的政府。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意识到对于政治管理的权力需要约束,不能再仅依靠那一两个好人的存在进行治理国家。美国人凭借着对自由的向往,开始了和英国的八年抗争之路。在漫长的征程后,他们有了自由,可他们并不如此的幸福,仍被许多问题困扰。此时,也许一个强有力的联邦国家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建立联邦的众多好处,他们都知道。可是如此他们的基本价值观——自由,将会受到来自公权力的巨大挑战。如何平衡政府与民众、公权与私权,成为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美国的建国之父们就在这种思想的焦虑中,开始了他们的制宪之路。整个制宪会议的召开,虽然充满了分歧与争吵可是现在看来,无论是他们的过程还是结果,都充满着童话的味道。几个月的过程中,几十位参与者一直保持着对外的绝密,连家人也毫不透漏。理念之间的巨大分歧,利益之间的重大鸿沟,没有阻却他们制宪的脚步。为了达成最后的共识,他们在互相的让步。不仅是弱者对强者的让步,也有强者对弱者的妥协。再一次次让步与妥协,争吵与分歧后,他们达成那一纸宪法。简单的几十条条文,它们指引着美国前进的方向,在一次次修补与纠正中,一个伟大的合众国逐渐成熟。如在书中后几章所说的美国新闻业与行政者的司法较量。三书中大多只是进行故事性的描绘,而这些故事对于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很多感觉说这是一本炒冷饭的书。可是我感觉在作者少量的评述中,还是闪现着他们对“常识”的独到理解。如:“我以为知识分子的道德勇气,一部分应该表现在对强权的批判上,但更为困难更难做到的是,是表现在他不迎合,不取悦于民众上。” 又如“今天民主的进程已经大大深入,知识界对专制的批判已经非常彻底,而对民众的弱点可能导致的暴力和非理性,却常常是闭着眼睛绕开,或是为其寻找理由,在这个问题上的反省,越来越艰难。因为民主大潮的副产品,就是知识界日益把批判专制、强权,看做是为众人称道的独立精神,而没有勇气悖“民众大潮”而行,持独立思想言论于民众和知识界同行。他们不再有费城制宪者们自然的道德自信。”很多人都在说知识分子的义务,还有人在强调需改成“知识人”这个新时代的词汇。我们都在赞赏那些不畏强权的批判者们,也需要他们的存在;可我们对于这些一味迎合民众的知识分子也需要保持警惕,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批判强权。如果仅是如此,也许找一个村妇,她可以骂的更狠,更解气。四看到众位美国建国之父的故事,难免心中会把他们和共和国之父们作比较。看现状,必然有着很多不令人满意之处,心中也是有着无限感慨,“如果当初能这样该多好”不时闪现在脑中。也许只该把书中的文字当做故事,当做了解美国的一种方式而已。生活永远没有那么多的设想,现实永远没有那么美好。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最精彩的一本

连续把“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读下来,这是最后一本,也是个人最喜欢的一本,其中又以费城制宪会议为甚。这本书基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讲费城制宪会议,另一部分以“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讲美国的宪法第一修正对言论自由的保障。华盛顿、麦迪逊、汉密尔顿、杰弗逊等等美国建国的先贤们,他们的形象在林达的描述中逐渐立体丰满了起来。以前在我的脑海中,美国的政治制度全然是建国精英们在一张白纸上用理性来构筑的。但实际上,读了费城制宪会议,便明白了这种观点显然偏颇。他们从欧洲政治思想中汲取养料、继承优秀传统,又有他们独立的远见卓识、超然公正的道德品质,但受到历史的局限,他们也有缺陷,他们之间也存在观点的分野。然而,无论如何,我越是阅读,越是对他们深表感佩。为了表示对他们的高山仰止的崇敬,读后,我自己甚至花了两天时间来分别对他们的为人和学术观点进行了梳理。我想,这已成为我阅读此书最大的收获。

了解美国的桥梁

林达的一系列看美国,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将美国的民主政治描写的十分彻底,让你惊讶于他分析美国的独特视角。语言朴实却不失理性。看林达的书是要一系列看完的,最好将他们写的所有书都找来看看,相比之下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则需要我们考量,当然不是宣称西方如何如何只是还是老话有进步的地方我们就要学习

“理想国”

美国就像一个巨大的“实验场”。在这里,美国的先辈们希望能找到通向“理想国”的道路。在那个国度里,“人人生而平等,都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的宪法和以宪法为基础而设计的一系列制度,就是保证这个“实验场”不至于走向消亡的向导。美国实在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国家,这诞生在北美洲这片仍保留着原始风貌的土地上。在那里,一切的压迫制度还未诞生,一切的枷锁也没被打造出来。这时候,来了一群接受启蒙思想教育的人,他们有机会按着他们理想中国度的样子去设计这个全新的国度。当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名单传到托马斯·杰弗逊手中时时候,他称这是一群“半神半人”的人。他们有着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同时也认识到人性复杂。在进行制度设计的时候,他们从不寄望于个人,而是定下了国家的原则,再通过制度设计去平衡各种利益,以推动国家向着他们向往的国度前进。衷心希望美国的实验能成功,也祝愿着那样的一个世界的到来。

美国真的好吗

读了几本林达介绍美国的书,可读性很强,对我们这些英文极差(没法看英文资料)、出国很难(没法亲身体验美国的高级政治制度)的人来说,这些书还是值得一读的。首先,极为崇拜林达介绍的那些美国建国者们,超强的精英啊,就是比中国人讲学习、讲道德,但有一点疑问,这样的美国精英在这个世纪中还会出现吗。林达说,当年的美国就像一个小联合国。上帝保佑,既然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已经开始了,那再出几个美国精英(超有人性、超有智慧、超有道德的那种)把咱地球一起改造了,省得这会打来打去,美国麻烦,咱也麻烦。希望还有别人来像林达写美国,当然最好换一个角度。因为,美国真的有那么好吗,尤其是它的政治体制,是人类最好的选择或最终的选择吗?

《如彗星划过夜空》简记

关于美国宪政,读过林达的《扫起落叶好过冬》《总统是靠不住的》。以及任东来的《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对美国的宪政框架已经有了有一个基本的框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个层面的权力的制衡。所以下手买这本书的时候有点犹豫,担心它的内容会和任东来书有重合。但鉴于林达从不令人失望的文笔,还是下手了。书里确实还是有相当的篇幅在讲美国的三权分立,但花了四分之一的篇幅讲了另一个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内容,美国的新闻自由。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的结局让我震惊于美国人对宪法的尊重和维护。这样的尊重使得美国宪法中每一个简单的条文从来不是一纸空文。

《如彗星划过夜空》

近距离看美国之四。一如既往的林达。讲美国的民主与自由是怎么发展怎么体现的,明白流畅并且好读。第一代以华盛顿为代表的好人政治,最终很快被基于怀疑人性的相互钳制体制所取代;但那种崇尚道德与尊严的绅士做派,以及他们的理念——政治是一位高尚、有智慧、有抱负的绅士所应无偿从事的为民众谋福利的最佳职业,令人感佩并心向往之。

通俗美国成长史

系列四本读完了,前两本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作者对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真的是有深入研究的,资料翔实,又能相互串联,写的通俗有趣。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把美国的运转机制和历史背景详细的介绍给外国人看,基本上作者讲的都是我希望了解的东西。作为中国读者对于民主特别敏感,我们似乎曾经拥有过,却又轻易的失去,现在又极度渴望,而实际上我们对民主的认识又莫衷一是。此前我并没有认真想过追求民主的代价,我们很多人宁愿只谈民主的好处,却不愿想付出的代价,更不要说亲身付出。看中国的历史总是太沉重,尤其到了近现代怎么也找不到曙光,读一读美国的历史感觉充满了惊叹和欢乐,黑暗之后就是灿烂的阳光。


 如彗星划过夜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