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们,读马克思吧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1
ISBN:9787505124653
作者:[日] 内田树,[日] 石川康宏
页数:240页

内容概要

内田树,日本著名学者,评论家,武道家。1950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曾在东京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中途退学。现担任神户女子学院大学文学部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国现代思想、电影论、武道论等。著有《日本边境论》《当心村上春树》《犹太文化论》《街头的媒体论》《下流志向》《倒立日本论》(与养老孟司合著)等。其中,《日本边境论》一书“11天卖出100000册”,累计销量达1000000册,获2010年日本新书大奖第一名。
石川康宏,日本著名学者。1957年出生,毕业于立命馆大学经济学部、京都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现任神户女学院大学文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理论。著有《寻求没有霸权的世界》等。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篇 《共产党宣言》
书简1:石川康宏致内田树(2009年1月19日)
写《共产党宣言》的时候,马克思只有29岁,恩格斯只有27岁。这么年轻就开始思索如此高深的问题,并且自己还给出了丰富而大胆的回答。印象中,还在读大学一年级的我,为他们这种无畏的精神感到震撼,同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怎么描述比较好呢?“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我觉得这精神的后面似乎藏有一个了不起的世界”。
书简2:内田树致石川康宏(2009年2月7日)
了不起的结尾……我觉得“联合起来”这句话真的非常了不起。……真正的革命宣言不会是宣扬“憎恶”和“破坏”的语言,而是以“友爱”的词汇为结尾。就从这非常人性化的一点出发,马克思已经远远超越了19世纪、20世纪无数平庸的革命家们。
第二篇 《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书简3:石川康宏致内田树(2009年2月23日)
内田老师评论道,马克思自己知道自己的理论带有飞跃性,但同时又拥有把理论向前推进的技术。我认为,马克思自己所能意识到的未知领域,以及自己渴望知道的未知领域应该是相当宽广的。正是因为这个范围之广,所以他每次踏进这个领域,就会有新的发现。每每有新的发现,就会特别喜悦,这种喜悦的累积催生了马克思探险家一样的活力。
书简4:内田树致石川康宏(2009年4月12日)
在这本书当中,我打算要多写一些马克思未能充分说明的问题(实际上也不能称为“多”)。因为我认为……正是这些马克思未能充分说明的问题,才是马克思留给后代最大的知识财富。试想一下,这可是些“天才的马克思都未能充分说明的问题”啊!这可是相当棘手的问题啊!……以马克思的智慧,是不可能在一些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都能解决的问题上栽跟头的。
第三篇 《经济学哲学手稿》
书简5:石川康宏致内田树(2009年7月8日)
随着马克思日后对私有(之后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词)知识的丰富和分析的深入,“异化”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开始慢慢降低。这是因为,在这个时期只能用“异化”这个抽象化、哲学化的词语表达的各种问题,逐渐被后来的经济社会具体的分析成果所取代了。事实上,这个时期马克思对于“异化”这个词的使用,只能说明他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还处于缺乏具体性的初级阶段上。
书简6:内田树致石川康宏(2009年9月11日)
货币还有地租之类的东西,夸张一点说,已经完全无所谓了(这么说可能会惹石川老师生气)。马克思最有人文关怀的地方,在于他每次想到“异化的劳动”的时候就会变得异常激动。他无法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坐视不管。一个年轻人苦苦追问“怎样才是像人一样地活着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涉猎当时所有的思想和学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最快的速度创造属于“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想”。我希望年轻人能够感受到这种紧迫感。
第四篇 《德意志意识形态》
书简7:石川康宏致内田树(2009年11月30日)
共产主义并不是来自于对理想国(乌托邦)的臆想,而是在资本主义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之后,所固定下来的形式。这种崭新的想法,成为日后马克思革命论和未来社会论的重要支柱。未来,不是人们可以随意地强加给社会的东西,而是从现有社会的内部产生出来的。
书简8:内田树致石川康宏(2010年3月25日)
我希望青年们在读到马克思的这句话时,不要把它当成是“没有分工的社会”这种高瞻远瞩的政治理想,而把它当作是指导职业选择时候的“智者的语言”来理解,解读成“没必要固定在某种工作上”、“可以不断做喜欢的事情”不是更好吗?因为这些教诲跟我40多年的“工作”经验所告诉我的经验原则是完全一致的。

作者简介

关于马克思的各种著作可以说是浩如烟云,层出不穷,但大都是深奥的理论著作,晦涩难懂,以致于很多读者都“谈马色变”。本书在体裁上别具一格,以来往书信的形式对马克思经典理论进行阐释,这在目前图书市场上是第一本。通过8封书信,本书的两位作者分别就《共产党宣言》《论犹太人问题》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读》《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些马克思经典著作当中的经典问题进行了讨论。两位作者文风不同,对同一问题的态度及观点也有不同,这种形式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能使读者在深入浅出地学习马克思的同时又能体会到一种“快乐的”阅读方式。本书日文版2010年在日本问世以来,屡创销售佳绩,成为家喻户晓的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


 青年们,读马克思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是一本适合于不小心考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如果你考上这个专业纯属意外,那么看看这本口袋书有助于你树立继续学下去的勇气!!纸质版的书就别买了,一个下午就能看完,看完后也不会再去翻阅的类型,还是看看电子版,省了钱去喝杯鸡尾酒吧。嗯!带有咖啡味的鸡尾酒不错。
  •     如书中所说:书能带来的东西取决于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对于一本书,每个人看了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就如之前所说,30岁看书恰到好处,这时候看书,由于阅历多,理解知识不至于偏薄;精力也是人生最充裕的阶段,所以此时,看书更能看出其中的味道,更加能理解其中的心境,也有更更多的想法,收益,以及自己新的认识。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经济是政治以及精神历史的基础。就拿中国来说,固然是社会主义,但很明显也看出来有“有权利阶级”以及“无权阶级”的清晰划分。阶级的产生并不是因为“上天注定”,而是由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个利益的争夺点。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最后,便会有差距,有差距这就是阶级。有阶级,就会有压迫,有剥削。马克思,如同中国的大儒孔子一样,都是理想和平国度的规划者。可惜现实都很残酷。在马克思眼里,一个国家要人人幸福完美,那么就必须消灭阶级。且只有消灭阶级关系,那社会才不会有压迫,不会有剥削。阶级来源于利益,利益来源于自私自利(也就是人们常常会提到的犹太人精神)。犹太人精神是指那些自私自利以金钱为目的的市民。当然不是指犹太人,犹太人之所以经商很厉害,那都是受生活所迫,无可奈何才走上这条路,要知道当时的欧洲重农轻商,将经商视为最低等人做的事情,不过现在看来是最可笑的。这可笑在于,我们现在人认为经商,自主创业是很了不起的行当。这一点马克思也说了:批判别人的人,其实自己也有这种想法。马克思并不认为犹太教徒就是拜金,犹太人之所以不被承认,就因为社会都自私自利的盈利,并且自由的经商,也就是作为人本来就有的普遍人权受承认后犹太人因其商业的犹太的本质为理由被拒绝的事情就慢慢的消失了。对于这些话,简单的举个例子,以前穿超短裙是不正经的表现,但是伴随时代的推进或者自己也穿超短裙的时候,也即接受这种观念(权利)时,那我们就不会认为这是不正经的了,反而对此大声叫好。可见,自私自利在这其中是多么能主导一个人或者一个社会的思想。在重商主义初期,自私自利被视为犹太精神的同义词。犹太精神是由现今的市民生活所不断产生出来的,并且在货币制度中获得高度的发展,逐渐扩大到每一个社会。对这种自私精神的扩张,我们或许只是被动的接受了这种社会意识。换句话来说,对于人来,他面前其实有两条路但他们看不见:一条是为自己,一条是为大家。但是由于社会意识(因为别人都自私,你不为自己着想就是傻),就如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的思想总是呈现出这样的假象,似乎因为他们不是正确的所以才具有统治地位”。所以大家都选择了第一条。并且这种想法在钱——这个最大的利益点的驱动下,变得更加坚定。马克思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将他们捞了起来。将市民划分私人和公民的两面孔,私人希望能够追求个人利益,公民则是追求共同体的利益。有点像那句话“为富不仁,为仁不富”,你要做私人窃取更多利益,那你就意味着道德的流失不受爱戴;若你想做公民受大家爱戴、有好的自身形象,那就要抛弃财富为他人着想。这样的划分很重要,这样给大家一看。大家就有了主动的选择,而不是被动的社会意识接受,从而让“人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真正发挥出来(这就是马克思认识到的:意识并不决定人,而是人决定意识。)。当道路划分清晰之后,那就是引导。怎么引导?如果是你,你也知道怎么办。那就是,你想把对象往哪边引导,那就往那边说好就行了。马克思就是这样的,并且也是有理由的。“人只有为同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会完美。”————其实,在博弈论里面。对博弈论有了解的都应该知道。囚徒困境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自私作祟,越是自私反而自己判刑越高,若是合作判刑却是最低的。在商业合作中也是一样,若不为对方着想,自私的为自己着想,反而获得的利益是最小的,因为你忽略别人也是自私的,都自私就会有博弈成本,最后收益肯定就低了。所以,一部博弈论。告诉我们的就是:博弈要成本,合作才能利益最大化。可说引导,对于初出茅庐的学生还管用(所以马克思主义最先由学生发起)。但对于已经拥有权力,拥有财富的依托于剥削他人来满足自己的人。是不可能奏效。不然,怎么会马克思已提出,就受到资本主义的驱逐?对于马克思,要说的实在太多。。。。。。。。就这些吧。书上自己看。——算不上是马克思的fans,但由于大学教马列的老师讲的确实不错,所以对马列主义思想特别喜欢。可见,一个好老师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本书,也是出于对其喜好或者回忆,所以看了看。而其序,声称是让不懂的人看懂,不过看到书只剩下不到3成才发现有点收获,看来还是不懂的太厉害。。。。。经典语录。。。。。。只要公民是虚构的私人是真实的人就会优先追求自己的私利只要人们的本意是自己好了就行,那么就会一直将别人视为工具来利用“犹太人精神的解放,就是社会从犹太精神中解放出来”当市民称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就完成了人类的解放李嘉图在价值的定义上只有坚持生产费用,萨伊却只坚持实用性(有用性)当英国人谈论生产费用的时,竞争代替了效用而当萨伊谈论效用的时候,竞争却带来了生产费用现代国家承认人权犹如古代国家承认奴隶制是一个意思现代国家通过私人利益和无意识的自然的必要性这一纽带同别人发生关系的独立的人,即自己营业的奴隶,自己以及别人私欲的奴隶马克思的革命论以生产关系的转换为根本,希望通过实现这种转换来获得人类关系的转换异化的劳动: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马克思主张将他们从异化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应该是我们的工作共同主义共同体成员全体共有所有财产的制度无法消灭私有欲望,只是充分的发挥了嫉妒和羡慕的功能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你赢了,让我甚至有点想去读原著了
  •     70%在讲马克思思想,20%是两位大叔的循循善诱,剩下10%则在叙述作者自己作为日本人的生活。讲得比较浮泛,但尽力地去展现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也算是本书的一个优点了吧。(最后一张书简8完全是在应付了事)
  •     内容太少
  •     “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我觉得这精神后面藏着一个了不起的世界”
  •     通俗易懂的马哲读物、还行!
  •     列维·斯特劳斯每动笔写文章前都要从书架上先取出马克思随便读几页。
  •     关于青年马克思的通俗读物
  •     3.5/5。没全看懂,我觉得我得 stop beating around the bush,直接开始看马克思的书而不是看这些入门书,然后一边看一边想,马克思先森真的是这么认为的吗。。。 不过我还是觉得日本学者这种谦虚探讨、娓娓道来的精神,也是不错啦。 20151009 晋江
  •     日本人写信的风格。又及对于某些经典问题的讨论。
  •     主要是对马克思早期作品的导读,意在介绍马克思思想成熟的过程。在中国,马哲是每个大学生必定要接触的东西,但是我们的教材只是将马哲的结论以概括总结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一种真理来传播,而忽视了其作为哲学理论必要的论证推演过程。
  •     年轻人,去读马克思吧!即使不明白他的理论,也应该受他的触动,少年可成大事。
  •     这是一本适合于不小心考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如果你考上这个专业纯属意外,那么看看这本口袋书有助于你树立继续学下去的勇气!!纸质版的书就别买了,一个下午就能看完,看完后也不会再去翻阅的类型,还是看看电子版,省了钱去喝杯鸡尾酒吧。嗯!带有咖啡味的鸡尾酒不错。
  •     马克思早期作品的导读,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有了初步了解。但也仅仅只是初步,很多时候作者都在罗列观点(虽然也自有它的好处)。会尝试再去阅读一下原著的。
  •     我以为外国人写的马克思会有趣点,不过看看出版社我就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     虽然内容已记不清了,但的确被马爷爷的思想震慑到。这一年也开始明白,这是人类探索社会发展奥秘的行船中的一支,也是最闪亮的之一。不唯上,只唯实。
  •     此书没有日文版的条目
  •     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呢,两位作者说的很清楚了,与其批评他们内容或形式有缺陷,不如合上这本书,读马克思吧,。
  •     收获最大的只是里面的那一段话。个人感觉还是太专业,对普通人的吸引人太有限,如果作者能将精髓跟普通人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可能效果更佳。
  •     三星半四舍五入为四星
  •     本来是抱着想看通俗易懂一点的马哲的,但是结果还是看不懂……所以,哲学不是你想懂 想懂就能懂~
  •     写的可以,翻译炸裂。
  •     时间久了,常感理论储备的不足(说的好装逼。。。)
  •     写得是什么呀,简直读不下去啊。。。
  •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能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有别于国内传统的马列著作,这本小册子以简短通俗的语言说明了大道理,所以深受欢迎。
  •     作为科普类读物还是不错,语言浅显。 不过讨论的话题常常有点偏,内容比较零散。
  •     蜻蜓点水。形式好于内容
  •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说,有点弱智了
  •     我建议想读的轻松点的读者,可以直接或者重点看本书内田树的书简。石川的书简学究气很重,大段引用原文本,读的不是很通畅。鉴于本书是启发思考,引发兴趣的目的,细究原文就不是很舒服了……
  •     写得好差,急火攻心,再看科普我就是傻
  •     介绍了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两个人写信的方式简单介绍了《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思形态》、《共产党宣言》
  •     解读冗长而无趣,除了提供马克思的著作推荐之外并无是处,青年们要是看了你这本书,那就灭了他们仅存的读马克思的欲望了。
  •     因为偷懒不想读马克思原著就找到了这本儿,结果读完后成功地引起我的兴趣,捧起原著
  •     非常深刻!这本书开篇就暗示我们:马克思没有去约会重要!
  •     很棒的导读。尽管书信体有些絮叨,循循善诱的风格还是很讨喜的。
  •     新年读完的第一本书《青年们,读马克思吧!》,让我从两位日本老师通过书信的方式来浅显的了解马克思的思想,虽然大部分没有真正看懂和明白,但的确让我对以前一直好奇和觉得神秘的人物有了一些了解,只能说这种思想的高度真是超乎想象,还是浅尝辄止为妙。当然如果你对哲学感兴趣,或者好奇,另外推荐一本书《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非常有趣的告诉你那些高大上的理论是什么,稍稍把持不住,你就会陷进哲学的大门,小心为妙啊
  •     比政治课本强的多了。马克思说哲学家们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问题是改变世界。对他这个观点我非常不认同。因此我更想看到的是,试图改变世界并且为了改变而采取某种可疑的解释之前的马克思,他是怎么想的。也就是早期马克思。这本书给我触动最大的是早期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的理论,这部分毋庸置疑地真诚,并且的的确确让我产生了对世界的不同观感。
  •     然而并没有看懂《德意志意识形态》···
  •     拆封了这本学院新入的图书。这本书的定位,是给青少年的导入性通俗读本。别具一格的书信对话写作形式,和活泼生动的写作风格,一定不会让读者感到乏味的。很期待它的续作。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25岁、《经济学哲学手稿》26岁、《德意志意识形态》28岁、《共产党宣言》29岁、《法兰西阶级斗争》32岁、《路易·波拿巴的舞月十八日》33岁、《工资、价格和利润》47岁、《资本论》第一卷48岁、《法兰西内战》53岁。
  •     整体不错,但是马克思本来深奥,这书不过八万字,写的又碎,有点乱
  •     就没有人觉得这俩哥们写得完全不知所云嘛?原本看得懂的东西也被他说晕了。
  •     读起来很别扭,果然很多东西让日本人一写就变味了,例如那个别扭的山田君。
  •     比较简单易懂吧。
  •     109
  •     用通信的形式来对马克思初期的一些东西进行一定的介绍和解释。小小薄薄的一本,涉及马克思的内容相对晦涩一点,涉及作者自身感悟的地方就会相对简单一点,总体来说留下了一些简单地概念和印象,有些解释有一定的启发性。感觉要了解马克思还是要去读他自身的东西才行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