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

出版日期:2014-11-1
ISBN:9787532573729
作者:(日)大木康
页数:190页

内容概要

大木康(Oki Yasushi),1959年出生于日本横滨。东京大学文学博士。曾任广岛大学文学部副教授、东京大学文学部副教授,现任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专攻中国明清文学、明清江南社会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游里空间——明清秦淮妓女的世界》、《冯梦龙<山歌>研究》、《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明清文人的小品世界》、《冒襄和<影梅庵忆语>研究》等书,及其他相关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明末江南书籍出版状况
第一节 出版数量的增加
第二节 刻书地区的变化
第三节 刊刻形态的变化---官刻、家刻、坊刻
第二章 明末江南出版业隆盛的背景
第一节 技术的进步
第二节 原材料的供给与刻工
第三节 书籍的需求
第四节 书籍的价格
第三章 明末江南出版文化诸相
——初期大众传媒社会的成立
第一节 李卓吾思想的流行
第二节 华亭董家焚抄事件
第三节 东林和复社
第四节 明清交替时期的信息传达
第四章 明末江南的出版人
第一节 陈继儒
第二节 冯梦龙
第五章  《儒林外史》反映的出版活动
第一节 士人与出版
第二节 八股之士
第三节 诗文之士
第四节 再论八股之士
附录
1.晚明出版文化的成就及其影响
2.明清时期书籍的流通
3.明末画本的兴盛及其背景
4.明清两代的钞本
参考文献

中文版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乃根据早在作者1991年发表于《广岛大学文学部纪要》的特刊,书名为《明末江南出版文化的研究》之基础上重新加以补充和修改而成。由于大木康教授多年研究冯梦龙,由此关注到晚明文学的最大特点,即俗文学的隆盛。这背后既有精神背景又有物质背景,而后者与晚明出版业的发达有着直接关联。从宋元以来留存的古籍数量来看,晚明出版的图书并非循序渐进地增长,而是呈现为井喷式的激增,主要有别集•总集、丛书、八股选本、戏曲•小说等。其刻书性质可分为官刻、家刻、坊刻三种。雕版方面,刻书字体改为以直线条为主(日本称之为“明朝体”);装订方面,蝴蝶装几乎被线装全面替代,出版效率因此大为提高。出版业的发达对晚明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东林和复社等文人团体的活动结束后立即通过刻书传布扩大其思想,从而形成舆论。李贽等“异端”思想也通过刻本的大量印刷得以迅速传播,即使官方出面禁毁也无法真正杜绝。同时出现了陈继儒这样的“出版文化人”,他通过大量编书刻书,涉及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士人雅趣得以大众化。正是晚明出版业的勃兴成为了其时文化繁荣的契机。
早期有关中国印刷出版史的研究,焦点多着重在印刷技术史与版本目录的方面。至于印刷出版品涉及到与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方面,如书籍价格、阅读群体、社会效应与识字率等课题问题,较少有研究者关注,研究成果也较少。现在,明清的印刷出版文化史似乎已成为明清文化史研究的热点。大木康的著作研究着力于当时书籍的产生、流通过程本身诸问题,并运用了社会史的研究方法。整部著作体系完整,征引文献丰富。尤其是添加的附录文章,话题有趣,颇具可读性。可以说,大木康的《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是了解明代出版文化史的不可不读的一本好书。


 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近二三十年来中外探究书籍印刷与社会经济、知识和文化联系的关怀,受年鉴学派的影响,更多将书籍、印刷品看作媒介,出现了“出版史”、“书籍史”的研究,不再拘泥于版本考据,实物鉴别,书目罗列分类,而是将书和当时人类的活动(生产、流通、阅读、传播)结合起来,考虑作者、出版、印刷、流通和读者阅读行为之间的“传播回路”(Robert Darnton,1982),开辟了研究印刷出版和书籍的新思路。  “把书放回原来的环境里”,此书正是先驱之作,也是研究出版史、書籍史领域的必读书目。之所以说是先驱,是因为本书早在1991年就以题目《明末江南における出版文化の研究》作为《广岛大学文学部》第50卷特辑发表,后经修改(第一章中加入了回顾明代以前情况的简介,并加入了第五章“儒林外史反映的出版活动”),于2004年出版日文专书《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研文出版社)。自发表之后,东西方又有诸多学者陆续发表中国书籍和出版文化方面的论文和专书,都或多或少地借鉴参考了大木康的研究。因此2014年译成中文出版,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中国出版史和书籍史的材料相比西方而言少而分散(沒有订单、书店账目、图书馆书目、遗产清单和私人书信等)。作者以研究明清文学见长,因此除了常用的书目、刊记、题跋、明清笔记日记等材料之外,还从小说(《儒林外史》)和传奇剧本(《桃花扇》)等文学作品中搜集了描写当时书籍出版流通的种种细节,生动刻画了明清江南一带围绕出版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现实。  印刷术或可上溯到唐代以前,正式的书籍刊刻被认为始于五代后唐。后唐至宋元明,除了装订改变之外,刊本书的流通使难得一见的书籍变得容易获得了,个人藏书家也增多。作者指出北宋书籍出版使古代典籍普及,而南宋以后“原创作品”就变得更多,范围也更广,戏曲小说诗集等开始涌现。从目录和现存实物数量来看,刊本书在明末尤其是嘉靖、万历时期有了大幅增长(被后来学者称为“出版大爆炸”)。  此外,唐以来刻书中心也有变化,五代至北宋初中心在四川,南宋直到明末江南地区和福建建阳是重要刻书中心。作者注意到明末周工亮《书影》曾指“六十年前白下、吴门、虎林三地书未盛行,世所传者独建阳本耳”。似指江南地区的出版是在福建之后逐步兴起的。作者分别从“官刻”、“家刻”、“坊刻”三个角度入手阐释刊刻形态的变化。由于当时返京的官员要准备“一书一帕”作为赠礼,这一习俗(“万历以后,改用白金”),刺激了明代的官刻。家刻方面,一般临时雇用刻工,也有大藏书家刻书家长期雇有刻工(毛晋)。作者以《儒林外史》佐证,一般每次刊印数量大概在百部至二三百部。坊刻自宋代已经出现(建阳余氏),明代逐步商业化,嘉靖以后尤为繁盛,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提到“余少时学举子业,并无刊本窗稿……今满目皆坊刻矣”。又因为逐利的性质,不乏粗制滥造之作,建阳坊刻本就作为其中的负面代表经常受到文人批评。  作者进而探讨明末江南出版业隆盛的背景。技术进步使成本下降。清人叶德辉转引前人著作,称明代刻一部古注《十三经》“费仅百余金”,嘉靖年间建阳刻工每叶工资“一钱五分有奇”,毛晋汲古阁的刻工“三分银刻一百字”。叶氏的这些资料都体现明代刊刻成本之低廉。究其原因,作者转述长泽规矩也30年代的研究,相信是“明朝字体”(宋体字或匠体字)的使用,因笔画简化,使刊刻工作分化发展(每人分工刻一叶上同一方向的笔画),效率得到提升。刻印书籍的材料主要是纸、墨和木板,全都来源于木材,徽州商人的活动对物资的运输和流通有着不小的影响,而木材产地主要集中在江西、安徽、福建等地,这些地方也正是明代进士辈出的地方。  书籍需求方面,作者把社会分为识字层和非识字层,识字层还分为上层的统治阶层和其预备军——科举考生、商人及僧道等。对书籍的需求主要是在识字阶层,上层人士购买或互相馈赠,也会请人帮忙搜集(祁彪佳托冯梦龙搜集书籍的例子)。除了科举考试用书之外,作者论证,上层知识分子和商人对白话小说和通俗性的书籍也十分关注。为他们编纂这类书籍的往往是科举未及第者,在出版人的组织下,拼贴、编纂书籍。作者在第四章着重介绍了两位著名的明代出版人陈继儒和冯梦龙,称前者“把文人雅士之间悄悄传承的文人趣味生活的技巧……向更广大的人群传递”,而后者则将“本与雅致毫无关联的世俗世界……通过印刷出版表达自我主张”,尽管不绝对,但这种划分指示了出版文化的两个主要趋势,出版业的发展,也为当时文人开辟了一条不靠科举也能名利双收的道路。  全书最关键的无疑是第三章“明末江南出版文化诸相”。作者通过李卓吾(李贽)的作品和思想在明末的流行及言论遭禁,董其昌宅遭民众焚抄,和明末东林、复社等文人社党通过舆论影响朝廷的三个例子,讨论了“初期大众传媒社会的成立”。  在第一个例子中,李卓吾的思想通过书籍这一媒介而“流行海内”,然而其中又有许多假托李氏之名的伪作(无锡人叶文通即假托李卓吾之名“故为诡异之行”),作者认为,“在大众传媒的社会背景下,李卓吾的形象与其本人完全偏离,在世人的畏惧和臆想中被不负责任地添油加醋后形成了一个怪诞而邪恶的形象”,正是出版业的发达和初期传媒社会的形成,才能使他的言论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第二个例子主要根据《民抄董宦事实》这一材料,万历四十四年(1616)董其昌次子强占生员陆绍芳佃户之女,而当时以此事为题材的《黑白传》以书籍、俗曲及口头传说形式流行,严重影响了董其昌的声誉。在董搜寻作者的过程中,次子再次侮辱生员范昶侍女,激起民怨,以至“各处飞张投揭,布满街衢,儿童妇女竞传‘若要柴米强、先杀董其昌’之谣。至于刊刻大书‘兽宦董其昌’、‘枭孽董祖常’等揭纸,沿街塞路……亦各有报纸相传,真正怨声载道、穷天罄地矣!”(《民抄董宦事实》)在如此强烈的舆论煽动之下,失控的民众焚抄董家,房屋家产和收藏的古董书画均付之一炬。作者认为,这次行动,文学作品创作和流传反应迅速,指挥发动舆论攻势的,应该是和书籍出版密切相关的人士,舆论形成之广泛、消息传播之迅速,告示、传单等印刷品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个例子,明末东林党与宦官集团对立过程中,东林党人,正是因掌握刊印出版这一传播手段而深为宦官集团所忌惮。崇祯年间备考文人组成的生员团体复社,切磋备考同时,也面向考生编纂八股文选本,参与出版活动。其反对势力也同样通过编写文学戏剧作品对他们进行攻击和批判(攻击复社的《绿牡丹传奇》)。创作出版文学作品,进行人身攻击和舆论造势,或宣扬自己的主张。  此外在本章第四节,作者通过考察明清易代消息的传播,讨论信息传递。松江府人士姚廷遴,在日记《历年记》中记录了自己如何从“小报”和“大报”得知北京沦陷的事件。消息由北京传递到松江府,历时月余,报道时间也有很大误差,然而,不到两个月,就有一部《剿闯小说》刊行于世,记录京师之变,而这部有一定新闻报道性质的《剿闯小说》,只是当时流行的以时事为题材的诸多小说之一。通过以上四节,作者论证了印刷品这种媒介在江南地区的“思想传达、舆论形成、消息传递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基于这种理由,称当时的江南社会为“初期大众传媒社会”。  在增加的一章中,作者以《儒林外史》为材料,考察士人生活与出版业的关联。吴敬梓将士人分为“八股之士”(蘧公孙)和“诗文之士”(马二先生),二者互相轻视,却都与出版业有关联。小说虽然是虚构,其中却包含了丰富的符合当时生活常识的细节,如,从匡超人受书店主人聘用,编选八股文集情节,可以详细知道出版选文集的具体流程、所用时间和费用,这对后人研究“制举用书”的生产有非常大的帮助。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将书籍和人的活动联系在了一起,打破了沉闷的目录铺陈、版本考究、存本罗列,使读者看到一张张生动的面孔。前两章以书籍刊刻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背景为主,突出了不同时期的变化,后三章讨论江南地区因出版业产生的“大众传媒”社会,则通过事例展示了一个个印刷文化的“剖面”。第三章涉及的“印刷品”和传播渠道似乎更广,不仅有刊本书籍,还有“报纸”、歌谣、俗曲、招贴、说书人的“说话”、戏剧等等,那么,书籍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其他印刷品、其他渠道相比,究竟占了多大比重?这种影响力在嘉靖、万历出版业“大爆炸”之前,有何种不同?似乎还有进一步阐释的空间。  沿着作者的思路,我们还可以提出诸如:随着技术成熟、产业发展,出版业的影响力是否产生了变化?它是否/如何推动社会发展?江南地区的书籍生产流通和其他地区的联系是怎样的?如果真有“大众传媒”社会形成,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观念将如何受到影响?这一系列问题,在西方学界(尤其是法国)已有诸多研究论著,也许可以启发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的书籍和出版。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很有意思的讲述,当然史料还是太有限了。
  •     和井上进先生的《中国出版文化史》相比,这部书的功力确实浅了些,其资料还算详细,而且很多例子给人以启发,尤其是其中关于宋体字和明末大众传媒舆论初期的描述比较值得一看。但整本书太薄,体系内的征文也就111页,后面的附录内容在前111页基本都讲过,或许明末画本的这篇还值得一看,可补充郑建丽的一本关于点石斋画报的研究专著。
  •     本书正文讨论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出版业(主要从出版机构,出版人立论),略比較不同时期出版业差异,可视为初步探索,读来通俗且文学味浓,推论比較严谨,史料解读细致,附录中尤以书籍流通一文最佳,颇开风气.
  •     出版史的角度讨论书如何买买买
  •     颇可一读。如参照西方情形来看,当时中国许多文化出版与社会现象,很可寻味。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长期来局限于版本学、考据学或印刷科技史,看待问题的角度大可深挖,对其意义的理解仍甚浅
  •     很多问题都在可以挖更深的门槛上打住,实在可惜。
  •     描述性著作。真的很喜欢鲁迅先生那句“世上本没有路”,讲座论文引了两次。那我也想说,请您再多申说一些吧!有点浅啊!初期大众传媒社会成立一章,董其昌、复社几个事件分析的都很新奇。
  •     很薄的小册子,不过挺有意思
  •     比较快地读完这本书,有些许收获,但是从书里并未感觉到明末出版业繁荣,可能是作者的例子我都不熟的原因吧~ 明末江南的出版业(感谢中大孙致文老师的借书)~
  •     此书材料不少而分析不够,读后对于晚明出版文化只有一个粗浅的印象。井上进《中国出版文化史》不知何时有译本
  •     出版文化大概可以算作最近研究热点——物质文化的一个研究分支,将书籍材料纳入书籍流通过程考察颇有见地,另外有关董其昌事件和复社吐槽案的考察描写很新奇,透露出小说戏曲除常规阅读外的社会效应。读书要广要细是真理,好多次关键的材料都因为看得太快就这么溜走了,希望以此为记吧。
  •     可以提供一些思路,但放在今天看可能在许多方面都不如人意。
  •     只是有趣,没有中国做学问之常见八股文调调,但是读过之后,似乎除了有趣。没得到什么有意思的观点,以后有机会再读读看
  •     读起来很舒服
  •     创见似乎有点少。
  •     工具书,但书中的《青溪游舫》图对我贡献颇大
  •     启发良多
  •     篇幅虽短,但是内容,意义都很丰富的书籍。版本目录,历代文人均为关注。凡是关注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阅读或研究材料。随着学科细化,版本目录本身成为了研究对象,但是研究之后,没有进一步的用途。颇有以器为道之意。本书最大的意义,是把目光着眼在书籍流通过程,所以更关注其背后的文化现象。可说是别开新路,扩展了书籍史和文化史的内涵
  •     期待太高,未免失落。
  •     看的91年版。小小一本,深入浅出。
  •     写论文苦恼中无意在图书馆翻到,非常不错,俩天读完,既有启发又有意思,不像国内那些写古代出版史的,看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     许多问题刚开头就煞了尾,启发性很强,但是深入性不够。
  •     小说材料等运用得确实驾轻就熟。比如谈到出版这一新领域的蓬勃发展,使科举失利者找到另一条收获名利的途径,很有意思。还有文人与书坊的往来、大规模刻书前对市场的预测等等,有启发。但总体来讲感觉略浅,尤其第一、二两章多是笼统的介绍;文中提出的许多想法大概碍于篇幅也论证不足,不然会更为精彩。讲座部分陈正宏老师的发言也非常好,一下子点出看同样的材料时文献学家可能存在的不足——也就是言明了大木氏的独到之处,并不是泛泛地接受些书史理论、多看几条中文史料就能做到的。所以反过来看,我们草草翻过,感觉其中也并无太多惊人之见,恐怕还是没能读透他对相关问题的看法的精髓。
  •     视角蛮有趣,不当纯学术著作来看的话十分精彩。另外明清南京城书坊和花柳巷在一起简直颠覆三观。
  •     其实就是一篇长论文抽印本,加了点附录。。。。
  •     这一本比起来戴彼得那一本要差得多呀感觉。题目很新,但是材料依然老,尤其是八股文风的理解没有继续深入,可惜得很。
  •     开题时有几处用到书中的观点,都被批了……
  •     现象是有趣的,不过也仅限于有趣而已……
  •     我看了还是弥补了不少姿势的。。。可能你们文献专业的觉得讲的太浅且薄。。。陈正宏吐槽美国汉学那几句,简直不要太酸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