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校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532764099
作者:(美)理查德·耶茨
页数:190页

内容概要

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1926年2月3日-1992年11月7日),美国小说家,被文学史长期不公正对待的大师,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耶茨是“焦虑时代(the Age of Anxiety)的伟大作家”,也是美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代言人。他的处女作《革命之路》一推出即获成功,当年与《第22条军规》、《爱看电影的人》一同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更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随后他陆续写出《扰乱和平》(1975)、《复活节游行》(1976)、《好学校》(1978)、《年轻的心在哭泣》(1984)、《冷泉港》(1986),生前最后一部小说《不定时代》至今未能出版。
耶茨1926年出生于纽约州扬克斯市。三岁时,父母离婚。在大萧条时代,母亲带着他和姐姐在曼哈顿艰难度日,母亲酗酒、容易歇斯底里,“当他们饥饿难耐或等着被人再一次轰走时”,母亲却对着他们高声朗读《远大前程》。1944年从埃文中学毕业后,耶茨参了军,部分原因是他受海明威的影响,认为作家应该融入生活的洪流中,通过战斗,在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他被派到法国。跟很多五十年代的年轻美国作家一样,他目睹了战斗。另外他患上了肺结核,短期疗养后康复。作为占领军一员在德国服役后,他回到纽约,并在那里结婚。1951年,利用部队因为他的肺结核病而发放的残疾补助金,他移居欧洲住了几年,在那里创作小说。他坐在租来房间里,不停地抽烟、不停地咳嗽,不停地写,一篇又一篇,但都失败了,《纽约客》拒绝了他的每一篇投稿。回国后,他先后在合众国际社(United Press)、雷明顿-兰德公司(Remington Rand)工作过。为付账单,他替人捉刀,代人写作。1962在布雷德洛夫作家创作班(Bread Loaf Writers' Conference)上,他绕场裸跑,宣称自己是弥赛亚;他走上菲茨杰拉德不成功的老路,去好莱坞写剧本。1963年他为时任司法部长的罗伯特·F·肯尼迪撰写发言稿,在约翰·肯尼迪遇刺后,他接受了依阿华大学作家创作班(正是保罗)的教职,但那一段经历并不愉快,又一个失败而已。1959年,他与妻子离婚,他的妻子得到了两个女儿的监护权。1961年,其极富盛名的处女作《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发表,引起轰动,与《第22条军规》、《看电影的人》一同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1962年首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出版,被评论界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他后来接连创作了长篇小说《扰乱和平》(Disturbing the Peace,1975)、《复活节游行》(The Easter Parade,1976)、《好学校》(A Good School,1978)、《年轻的心在哭泣》(Young Hearts Crying,1984)、《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1986)等。1992年秋,因为一次小手术所引起的并发症,66岁的耶茨去世于阿拉巴马州塔斯卡卢萨。
耶茨的长女现住纽约布鲁克林,她还在家里保存着父亲的骨灰。2001年,当耶茨去世九年,《纽约客》终于发表了一篇他的小说《运河》(The Canal)。也是这年,在作品绝版多年后,他的短篇小说集再版。太晚了,九年过去了,作者再也无法享受到些微的快乐,女儿摇摇骨灰盒说,“写得好,爸爸。”
耶茨的作品曾获《纽约时报书评》,《君子》,《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的好评,有四本小说入选“每月一书俱乐部”。耶茨有“作家中的作家”以及“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之称,艺术风格影响了雷蒙德·卡佛、安德烈·杜波依斯等文学大家。美国很多作家都对耶茨赞誉有加,如著名黑色幽默作家科尔特·冯内古特。

作者简介

书名中的“好学校”是一所虚构的康涅狄格州预备中学。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好学校”中的男孩毕业后就要立刻参军作战,老师们对于自身职业和所在学校的情感五味杂陈。尽管这是一所学校,可正如书中一名老师所说,这里“蕴藏了巨大的性能量”,学生如此,老师亦如此。从某种程度上,《理查德·耶茨作品:好学校》还延续了《革命之路》中探讨的主题:婚姻的脆弱不堪。丈夫残疾,妻子出轨,丈夫意欲自杀,却连自杀都无能为力。书名“好学校”无疑是最大的讽刺,读罢不禁令人唏嘘。


 好学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读的过程中不断想到Cardigans的一首歌For The Boys: And sometimes you look ugly when you're happy and sometimes you look better when you're down. A real good song, it's the story of you.
  •     Yates永恒的主题:孤独,疏离,颓然,幻灭。还是更喜欢他的短篇,欲言又止,暗流涌动。
  •     作为一个nc粉,要给五星。看完之后才发现理查德耶茨写的是自己啊,那个自卑敏感总想着靠近别人却被误解远离的自己。永远不会好起来了。
  •     绝望的群像
  •     回想起高中的那段激动、无聊、羞涩、低俗和崇高交杂的日子,爱情替代了单纯的性幻想,友谊不再只是一起玩耍,对政治有了价值判断……
  •     三星半。少年盡數枯槁,青春全是荒唐。“The summer's gone, and all the roses falling. Tis you, tis you must go and I must bide. ” 看完感覺寫得不好,但是掉了眼淚。
  •     孤軍奮戰,難以逃脫。耶茨筆下的所有人,都沒有逃脫之路,只能無奈地活。
  •     No.63|
  •     从老师到男学生,都散发着孤独和荷尔蒙。没有出口的青春期。书中人物众多却又都有个性。结尾部分对父亲的爱让我想起从未找到的Old Dean Moriarty.
  •     理查德耶茨他真的是天才,他写什么就是什么啊啊啊啊啊
  •     “像数学这种东西,其实主要是一个精神状态的问题。”
  •     “如果宿舍的大石墙坍下来我们会看见什么:一百二十五个孩子都在手淫”。年轻人没有希望。一如既往的主题,只是写得不分重点,笔力混乱了。可能是最差的一本。读完这本,他的中译本就告终了。
  •     耶茨小说里最让人失望的一部,除了结尾的处理很耶茨,人物出场的众多,关系冗杂,看的味同嚼蜡。
  •     相比前几部作品,人设更多,乍看之下像是大杂烩但却丝毫不扰乱读者的逻辑,像是点名似的每个角色都得以被刻画,给人以多维度的感官体验。
  •     本以为是描写尴尬、挣扎的成长期,读过之后却觉得是在写战争,从头至尾弥漫着浓郁的战争氛围。为那些去参战的后来不知去向的男孩们还原出一个个真实的生命轨迹。读来总觉得耶茨在其中倾注了很多感情,是少有的流露感情之作,尤其《序》、《跋》当中对父亲的回忆让人动容。
  •     读完感觉并不是很好,大概是出场人物有点多而又不能把握住每个人物应有的那份出彩,导致了很多情节显得没有意义。但关于男生宿舍发生的许多性荷尔蒙爆发的事情很真切。序和跋两章玩了一个想法,因此这两小章就在全文中突显出来了。至于婚姻的描写,在整本小说中其实是十分苍白无力的。
  •     如同母校,即便称不上好,也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所好学校。非要我们说起时,我们会微笑着摆一摆手。
  •     这本小书依然有着耶茨真实的笔触,尽管偶尔会遇到令我爆笑的幽默句子,但读完全书却令人惆怅而不知所措。在一所滑稽的寄宿学校里,学生和教职工们似乎被社会边缘化,青春期的尴尬与荷尔蒙充斥在这梦幻般的土地上,面对战争、学校倒闭带来的动荡,少年们茫然而惶恐,教职工们焦虑不安,他们在学校生活多年,也终将离去,在这座“好学校”里的经历,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还是根本没人在意?耶茨展现了他难得一见的温柔,我想这是因为他彼时人到中年,也许不可避免地怀念青春时期,对父亲怀有感恩,于是我们有幸看到这份跃然纸上的爱意。
  •     就像有人让他唱《少年丹尼》一样,他会后退一步,摆手表示拒绝——一切已成往事。
  •     反讽的“好学校” “在我失败的时候 我寻找着他的爱 在我在意他的爱的时候 我没有找到它”
  •     这是孙仲旭自杀后第一次读耶茨。青春期的故事,混乱,温柔,得不到的爱,伸出去无人接住的手,序和跋都是动人的小文,关于他那不得志的抑郁的父亲和母亲。ps:每次读到耶茨的生平,都要哭一场,
  •     没有死亡诗社里那种强烈的结局,平淡地结束,什么也没有变
  •     20170224。
  •     一群人的“心想事不成”,前后记里关于耶茨父亲的描写看到了革命之路里弗兰克的影子
  •     像是我部分中学生活的记录,重点中学的欺凌,“受欢迎的人”对事物的加持,私下传播的“巨大性能量”,没有多大意义的校报生活。《死亡诗社》那种只能是好莱坞作品,这种烂摊子往往被选择性失忆了,只有在读这种作品时复活。
  •     没有刻意反讽或滥用情怀,跋是全书唯一的情感最直接的宣泄口。“他那时一定是个勇敢、敏感、颇有些妄自尊大的人,但同时也常常会觉得疲倦,会陷入深深的怀疑,直到最后完全放弃自己的梦想。”这不知是否就是耶茨的对自己的评价,而且,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恐怕也会成为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     耶茨的小说总是读时无感,却像炸弹,定时爆发。
  •     看了一半,好久没有看不下去了小说了,而且不是翻译的问题
  •     故事略显平平无奇,但耶茨对心理细节的描写依然见功力。
  •     没有其他作品带来的震撼大,人物太多太杂。不过依旧可见十一种孤独的影子,敏感的人真到处都是。
  •     2017年已读029:群像白描,但在人物塑造上总带有一种漫不经心的寡淡与潦草,因而导致所有人都好像飘浮在空中,带着一张张面目可疑的面具。依旧是耶茨式的失意人生,灰色的落寞的黯淡世界,每个人都妄图为自己找一个出口,却只能困囿于自我的囚笼中自困愁城。哪里又有什么救赎呢,有的只是无止境的悲哀与荒凉。
  •     所有学校都是好学校。
  •     一个缓慢崩溃的蚁穴故事,不是我的菜。
  •     “他能做的一切——每个人能做的一切——就是希望在未来能有所进展和改善”
  •     反而觉得这部是独立于其他作品的存在,一段普通的关于学校少年的小故事,并没有打下耶茨的烙印。
  •     这当然不是理查德·耶茨最好的作品,少了许多戏剧的冲突和张力,没有太多内心的描写,一群中学生和他们的老师的故事。但他们仍是孤独和绝望的,只是作者用了相对轻松的笔法来写,那些真实和残酷是在最后才让人心惊。
  •     有点美国挪威的森林,青春的迷茫弄不好就是一辈子。没什么是可以抓住的。
  •     读的时候时常会联想到《偶发空缺》,可能是翻译的原因。结尾一向很好。
  •     “如果别人坚持,他就会后退一步,微微摇手表示拒绝,脸上同时出现微笑和皱眉的双重表情:这一切仿佛都在说——《少年丹尼》;纽约州北部的岁月;唱歌这件事本身——所有这些都已成往事。”
  •     序的短小文字,有大石碎胸口之万钧功力。。整本书读下来,脑子里都回荡着一个小调,hey kids, what's the deal, everyone is worried about you 。如何认识青春期男生指南。
  •      叙事一般,但字里行间(尤其是序跋)宁静而克制的气质太动人了,哀伤而准确。那些青春期隐秘躁动的欲望,渴望而得不到回应的爱,骤然停止没来由被一掌击碎的人与事,耶茨写得残忍而温柔,痛苦却不企求怜悯。最后他只是说,“不要太在意过去,好吗?如果一个人执拗于过去,可能会把自己逼疯的。”
  •     我想起我的父亲,他那时一定是个勇敢、敏感、颇有些妄自尊大的人,但同时也会觉得疲倦,会陷入深深的怀疑,直到最后完全放弃自己的梦想。
  •     感觉这就是耶茨曾经历过的生活。象牙塔里的众生相,即使是再差劲的学校,也总会有学生会长,总会有成绩优秀受人仰慕的漂亮男生和被人嫌弃,饱受冷落排挤的同侪。不同的人物性格才能交织出矛盾冲突的故事。耶茨笔下十六七岁的学生没有长得难看的人,即使心智上有障碍,又或是被戴绿帽子的残疾教师杰克都有着英俊的外表和柔软的内心。耶茨的小说非常不像小说,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只有娓娓道来的生活细节,琐碎不堪,但却无比真实平凡。拆开一本新书养成的习惯是第一眼要找到最后一页查看页码和字数统计,很难相信这本书只有9万8千字,要知道这可是分了两天才看完的,完全不像只有这些字数的小书。耶茨的故事总是需要细致思考,太细腻,细腻到人生百态油然而生。没有漂亮句子,但仍不失为一本好书。大力推荐。
  •     haha~只是喜欢里面对某些细节的描写
  •     正文对我来说没什么共鸣,看下来也觉得平平。但是序和跋好感人。
  •     第三本耶茨。对格罗夫而言这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好学校,尽管它是那么的滑稽、经营不善、还有很多操蛋的事,但这还是不失为一所好学校。出场人物颇多,初读很难记清。这不是耶茨最好的小说之一,但是我想这可以看做他青春期的半自传吧,很多作者本人的影子。虽然我不喜欢这种蜻蜓点水的写法,不过3星半吧,人物心理捕捉依旧很到位。
  •     这本使我对耶茨十分失望
  •     生活会慢慢教你跟自己过不去的一切和解。而这个见证了你所有慌乱和无知的场所。即是你,走不出的过去。别执拗于过去,会让人发疯。
  •     这才是青春,霸凌、迷茫、目标和朋友。
  •     依旧是耶茨式的失意人生。但从选材到展开都充满着应付感,算是耶茨较差的一本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