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可以观看

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49535590
作者:冯克力
页数:32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当历史可以观看 摄影诞生以前,人们主要是通过文字记述去了解历史,最多还可以通过雕塑、建筑、绘画以及出土的实物去触摸和感知过去。摄影术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成了可以观看的。某些历史场景,因为有了照片的纪录,变得更直观,也更确定了。摄影对历史叙述的这种划时代的改变,恐怕是一百六十多年前,那个叫达盖尔的法国人不慎打碎了一支温度计、意外发明银版显影时,也没有想到的吧。 与文字的叙述不同,照片所定格的历史,是直观而全息的。说它是直观的,这不难理解,说它“全息”,是借用了“全息论”的说法,即“机体的每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缩影,贮存着整个物像的全部信息”,是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所做的一种类比。有时候一幅照片就像是社会机体的一个切片,所承载的信息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这里有一张拍摄于二十世纪初的照片(图一),是烟台一祖孙三代的合影。照片在拍摄的时候,明显地经过了导演摆布,人物面前的案几上,左右两边分别放置着代表新式生活的煤油灯和闹钟,中间则摆着水烟袋、紫砂壶和一对青花小碗,想来主人家中但凡有点时髦或有些“品位”的什物,都摆到了面前的桌子上。在经过了差不多一个世纪之后再来看这张照片,我们分明要感谢那位精心的“摆布者”了,正是由于他的导演与摆布,让今天的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个世纪以前烟台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细节。应《老照片》之邀解读这张照片的社会民俗专家,则从放置在桌子上的那盏新式的煤油灯,进而联想到美孚石油公司为倾销自己的产品在当时所采取的种种举措,从中读到了更多的东西……有时照片里毫不起眼的一什一物,都有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经济发展、中外交往和社会变迁的有力佐证。这似乎又印证了苏珊?桑塔格那句话:“所有的照片,都会由于年代足够久远而变得有意味和感人。” 如果说,上面这张照片是由于刻意的布置,才保留了诸多社会信息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这幅照片(图二),却完全是不自觉地、于不经意间留住了丰富的信息。这是1962年河北蔚县白乐公社全体干部的合影。以笔者粗略的观察,这张普通的合影,至少留住了以下的信息: 1.那时的政府机构十分精简,全公社(相当于现在的乡镇) 只有十三名干部; 2.他们身后的办公场所简陋得很,老旧的房屋几近破败,连窗格上贴的也是旧式的窗纸; 3.院子里种着蔬菜,可见工作之余,干部们还要开荒种地,以贴补生计; 4.国家还没有完全从困难时期走出来,照片上的人普遍较瘦,且面有菜色; 5.那时的基层干部年龄都差不多,除一人年龄较大一些外,大都在二三十岁之间; 6.从身后的标语“税收抓漏洞”得知,虽然处在困难时期,经济凋敝,但税收似乎并未放松; 7.留分头、穿中山服是那时的时尚; 8.从照片的题款可知,当时很流行使用简化字,可见大陆这边一再简化汉字,有相当的社会基础…… 为什么把大家招呼到一起拍下这张照片,向《老照片》提供照片的作者并没有说明,不过揣其缘由,或许是其中有人要调离,临走前拍一张合影,以为纪念,也可能碰巧照相馆的师傅走村串乡照相时,被临时招呼过来,拍了这张照片,完全是一种很随机的行为。拍摄者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也没想那么多,看看人站齐了,表情端正了,便随手完成了又一次职业性的动作。然而,伴随着相机快门的定格,1960年代中国北方农村基层政权署所与官员的状貌,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到习俗的诸多信息,却不动声色地留在了底片上。 再看这张照片(图三):1956年1月,上海召开工商界家属代表会,聆听有关领导宣讲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和政策。从照片上可以看到,与会者们的穿着依然留有“旧时代”的痕迹,不失雍容与华贵,而她们的脸上却分明流露着对“新时代”的茫然与忐忑。照片正是通过她们被剥夺前夜的衣着和表情,以及弥漫于会场的氛围,定格了上海这座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在经济制度转换之际之种种。而今,面对照片所传递的信息,我们不仅得以重回公私合营的历史现场,似乎还窥见了当事者的内心世界。经过了摄影的定格,她们复杂而隐秘的内心感受,仿佛都变成了可以观看的。 需要说明的,这是一幅新华社当年公开发行的新闻照片,摄影者有意抓取了与会家属们鼓掌的瞬间,意在表现她们对公私合营的拥护,恐怕这也是照片能够通过审查最终发布出来的原因吧。而镜头的选择终究是有限的,它在抓取人们鼓掌的同时,也只能如实记录下现场与掌声相伴的一切,于是便有了这五味杂陈的定格。

前言

我家五斗橱的抽屉,底层垫着旧报纸,轻轻掀开,手指探向深处,就能移出我的祖父的照片,如证件照片那般大。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枚照片摄于淮海战役时期,之后,祖父逃往广东,再从海南岛逃去台湾了。    家里另有两三册影集,不必隐藏。50年代的老式影集,内页是黑色纸版,每页贴满大小不一的家庭照,每一照片的四角,嵌入薄如蝉翼的小贴片——我至今不知这贴片叫什么,文具店照相馆都有卖,密匝匝装在小盒子里——父亲母亲童年成年的照片,各房亲戚和同事朋友的照片,还有我与弟弟自小及长的照片:全是黑白的,凡照相店拍摄的照片,四周必有齿形花边,通常,右下端落着照相店名的浅浅的钢印。    1966年抄家,书和影集抄走了(隔年,影集还了回来),记得抄家那夜,其实是翌日凌晨,满室狼藉,母亲开开五斗橱:他们当然搜查了每个抽屉,却忘了掀起那层纸:祖父的照片还在。    默默凝视照片,不想到这是一枚硬纸,相信影像中那个人就在眼前——从未面见的祖父,童年时代的母亲——这种纯真的经验,遗失很久了。自从学会拍照,自从彩色照片出现,自从累积了无数照片和底片,直到数码影像无节制占满电脑存盘,总之,自从我以为懂得摄影,儿时面对照片的心理经验、观看经验,再难找回了。    为什么动人的照片大抵是老照片,而且黑白?为什么黑白影像这才勾起记忆、如同历史?凡过去久远的人与图景,便是历史么?为什么科技偏偏等到黑白照片摄取的人事成为历史,于是发明了彩色照片——当然,这是毫不讲理的设问,科技变化本身就是历史——为什么在看了无数照片后,我仍怀想早先独对黑白照片的凝视?    这像是哲学问题,但是谢天谢地,此刻我从自家照片的记忆中抽身,发现这种经验从未遗失。很简单:当你观看他人的照片。    也是很久前的记忆了,现在才想起、才明白:三十年前,当我在纽约骤然看到大量经典黑白照片——战争、都市、灾祸、色情、罪案、监狱、家庭、罗马巴黎旧城区,尤其是各国人物的照片——我立即像儿时记忆中那般,专注凝视我正端详的那张脸,忘了那是照片。当我渐渐有了摄影意识(有时,意识妨碍观看)——如本雅明、巴特、桑塔格所灌输的摄影意识——那种相信,因相信而默然凝视的经验,仍然在,并在凝视的一刻,浑然不知其在。    但这经验的前提,须得是别人的照片,还有:消失的景观。    两三年前,我买到十余册中国风景影集的欧洲古董原版,家庭影集尺寸,衬着灰色的上好的厚纸,摄影者都是热爱中国的欧洲人。核查拍摄年份,时当二三十年代,北方割据,军阀混战,或者,井冈山与瑞金布满红色武装,而我的父母,已经降生。可是在这些照片里,千年神州,亘古如斯,美丽而宁静:田合,渔舟,油菜花,江南古桥,临水人家,午后的街巷,运河对岸的塔群,天际白云,水光潋滟……这是我的祖国吗?我从未有过这般伤心的观看,恨不得把脑袋钻进图片。    90年代,我每年回大陆走动,在书店发现了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此后,我收齐了《老照片》单行本与厚厚的合集。如今他们每期给我寄来,再忙,也必逐页细看,阅读文章,读着,回向配图,再三端详。如今很难有哪篇文章打动我,可我常被《老照片》里不少书写所触动,读过后,惟呆呆复看照片,说不出话。    《老照片》的涵容,远远超过一本影集,或图文书(所有杂志充斥图文)。列举我记忆深刻的老照片,是件困难的事。那几位刚被日军捕获的女军人,后来活下来么?(她们顶多二十出头,是国军还是红军)那位(《红岩》小说中的双枪老太婆,原来是蜀中美人(刚毅的苦相,年轻时杀过人,50年代也遭整肃,此后画起画来)。民国夫妻的西式婚礼照,尤为可看(纱裙、西装、花篮、小傧相,眼看这些童男玉女在50年代换穿人民装,60年代与子女捧着红宝书,八九十年代,分明老了,老到如彩色照片一样丑陋,幸亏低成本的《老照片》使彩照变成黑白),还有南北各省质朴而愚昧的平头百姓(建国后的呆相,似比民国时期拍照时的呆,更其深沉冥顽而不自知)……    相比欧美日本无数精装摄影专集,廉价的《老照片》既不是影集,也不像摄影杂志,更非文字书。我曾对主编冯克力先生说,可惜了,这般珍贵的影像,如在国外,是要认真分类而排版,做成一流影集。这些年,相对讲究的国内摄影集,越来越多:民国史照片有台湾的秦风系列;辛亥百年,则刘香成推出的《壹玖壹壹》和《上海》,无疑是国际水准了。冷战后,欧美即曾出版苏俄与中国的大型历史摄影集,但休想进入内地。如今能在北京觅得刘香成中英文版本的大影集,多少使我发生一种错觉:中国勉强是个世界性国家了。虽然,这类高档影集在京沪书店并不上架,百姓便是见了,买不起,也并不在意的。    老百姓爱看什么照片?在乡下,家家户户至少有一枚镜框挤满数十张照片,上及祖宗,下有儿孙;城镇的市民,则哪家没有几本塞满亲友照片的影集?——如今,单是女孩一次性的装扮照,“影楼”就给做成花枝招展的集册——除了自己、自家和亲友的照片,“老百姓”未必爱看他人的照片,更别说历史影像:其实,在我们叫做严肃摄影的那类照片里,都是你不认识的人。    摄影家、当代艺术家及评家——或许包括部分高级白领——另当别论。而院墙内的知识分子,以我的印象,保守地说,十之六七并不敏感于摄影。要之,在中国,影像文化尚未养成普遍的知识立场,稳定的政治态度,并借以维系一种不假借文字的历史眼光、历史感——虽然今日中国到处充斥影像与照片。    事情是这样吗?但愿我是错的。通常,我也不爱看别人的照片——照片,摄影,是两件事——可是,奇异地,《老照片》一举勾销了摄影与照片的异同,同时,公众与私人、历史与家庭、阅读与观看的关系,均告合一。《老照片》的来源,大部分就是家家户户私人照相簿,是数以万计没有理由进入“摄影”集册的寻常“照片”。虽然,后现代若干摄影风格仿效“家庭影集”的私人感,但(《老照片》的缘起和意图,再朴素不过,即如中央台90年代一档专题节目:“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它从一开始就变成百姓私人照片的集散地,街坊邻居、不同代际,得以彼此传看。每次翻开《老照片》,那陌生的,同时,又熟悉又亲切的感觉,像是捡来一册无主的照相簿,倘若愿意阅读文字,我们便走进一户户家庭,在至少三代成员中,认出我们自己及父祖的生涯——上百年来,中国的哪个家族和家庭能逃过革命与巨变么?在《老照片》的黑白谱系中,多是已逝的人,还有,一去不返的景观。    总之,《老照片》从不标榜摄影刊物,它与我们称为“摄影”的那么一种文化,毫无关涉,它甚至未曾意识到它做了精英摄影无法做到的事,因为它来自、并回到寻常的家庭,寻常的人。    现在我愿收回对冯先生说过的话,很简单:请(《老照片》一如其旧。二十年来,它已成为全体国民的私人照相簿,人人会在其中找到既属于亲属、又属于国家的记忆。这是一份持续遗失而遭贬值的记忆,《老照片》使之不断扩展、传递,默默增值,有如人找回了家族的遗物。它因此超越了摄影,如它征集的文字,超越文章,是人在目睹照片之际的喃喃自语,是当一切皆尽销陨,濒于失忆,于是有迟到的告白。但《老照片》的基调很少流于伤感,甚而是温馨的,没有一位叙述者自觉是在谈论摄影,而是与读者相对,说起往事和故人。有谁在讲述家人家事时,还须刻意伪饰么?此所以《老照片》罕见伪饰的文字,在我看来,它可能是眼下无数文字读物中,格外诚实而可读的一份,虽然它题名为《老照片》。    我也愈发肯定《老照片》的廉价感——当我说“廉价”,绝不意指《老照片》粗陋,它如贫家的摆设,显得洁净而有自尊——因这廉价感与中国近代史,何其对应:记忆的贬值,一定对应被贬值的历史,争战、革命、转型、喧嚣,去旧而新的新中国历程,其实不过草草,忽而旧了,以其斑驳的影像,汇入这本薄薄的册子,影影绰绰,算是历史的草草交代。说是交代,也勉强,若非仅存的照片,近代史的多少人与事,等于没有存在,没有发生:枉死的人物,铲除的景观,各省各地,千家万户……瞧着一辑辑《老照片》,我不起幸存之感,它提醒我,尚有更多更多的照片,湮灭了。如从历史灰烬中捡剩的残余,追念洗劫,《老照片》不可能像欧美的影集那样,堂皇齐整:它应该是这样的。    我无能,也不必评说《老照片》里的影像。影像就是叙述,何况伴有家属的旁白。眼下,冯克力先生出面叙述(《老照片》自己的故事,我读了,篇篇都好——原来,为获得并获准刊印这些照片,照片中的故事背后,还有故事——据说,持续多年,《老照片》的销售排名领先各种书刊,是名副其实的长销书。是的,我们褴褛的记忆,延绵牵连,不肯中辍:它就是这样的。    谢谢老照片的无数提供者。谢谢冯克力先生1    2013年2月27日写在北京

媒体关注与评论

陈丹青《褴褛的记忆》    “冯克力先生出面叙述《老照片》自己的故事,我读了,篇篇都好……原来,为获得并获准刊印这些照片,照片中的故事背后,还有故事……《老照片》一举勾销了摄影与照片的异同,同时,公众与私人、历史与家庭、阅读与观看的关系,均告合一。”

后记

编辑《老照片》,不觉已十有六载。    辑录在这本书里的文章,大多是近一两年来为《悦读》所写的“老照片札记”。能在不太长时间里,集中写出这些篇什,实在得益于《悦读》主编褚钰泉先生的鼓励与督促。十几年前,《老照片》甫一问世,钰泉先生就在他主编的《文汇读书报》上发表了“为《老照片》鼓掌”的短评,刊登在头版显著位置。因发表时用了笔名,后来与钰泉先生相识了,才知道那篇媒体上最早鼓吹《老照片》的文章,系出自他的手笔。两年前钰泉先生通过汪家明兄,约我为《悦读》写点文章,多少也是缘自他对《老照片》的那份始终不渝的关注。特别要提到的是,这中间我曾一度想打退堂鼓,终被他“捉将”回来,也才有了这个集子。家明曾很感慨地跟我称许钰泉先生,说他是一位很善于约稿的编辑家。而这一两年问,我也幸被泽润,亲身领教了。    陈丹青老师是国内很早就专注影像研究的艺术家。在图像解读方面,他曾给过《老照片》一些很新颖的建议。十年以前,在济南初次见面,他就向我推介过罗兰·巴特和苏珊·桑塔格诠释摄影的著述。记得那次,他特别提到了巴特的《明室:摄影札记》,说不妨从中借鉴一点新工具、新方法,还热情邀我,下次到北京找他去取这本书……殷殷之意,于今萦怀。丹青老师提到的两位作家,以我孤陋,此前几乎闻所未闻,听了他的介绍,这才去搜求他们的相关书籍,找来读了一些。对于他们的理念,我不好说领略了多少,却由此知晓了,还有另外一些打量照片的窗口与视角。后来,我还参加过几次丹青老师主持的影像研讨活动,其间耳濡目染,从他那里自是获益良多。拙作付梓之际,他于繁忙之中,又欣然赐序,着实让我感动。从丹青老师的“凝视”里,我有幸与读者一道再次分享了他对老照片的洞识与卓见。    台湾的老照片收藏与研究者徐宗懋(秦风)先生,在《老照片》问世不久,就成了这本读物一位常年的作者。宗懋几乎是从另一个世界,源源不断地向《老照片》的读者贡献了他独特的收藏与观看。在与宗懋长达十多年的切磋互动里,我自己也获益匪浅,并心存感念。    书中引述的照片,除了少数几幅,都曾在(《老照片》里刊登过。在此,我要向这些照片的提供者表达由衷的感谢,因为没有他们的鼎力襄赞、热心参与,就不会有经久不衰的《老照片》,当然,也不会有我这本小书。    刘瑞琳女士是我过去多年的同事,她当年也参与了《老照片》的草创,后来还一度兼任过《老照片》主编。不难理解,瑞琳乐于出版这本书,当是本诸一份特殊的情谊。这里,也向她和她的同事们深致谢忱,感谢他们为这本小书的出版所付出的种种辛劳。    最后,还应有所说明的是,本书中的《北京的气候》、《纪念集里识沧桑》、《1967年:定格在地质部大院》和《田间地头的“政治”》四篇,均写于十多年前,2006年曾收入过我的《感言老照片》。考虑到出版这本小书,意在对自己这些年所从事的工作做点梳理,这几篇旧文的意思好在也还相契,掂量再三,还是收入了。    冯克力    2013年3月

内容概要

冯克力,出生于1954年,《老照片》主编,十余年来潜心于老照片的征集、出版与研究,著有《感言老照片》。

书籍目录


凝视记忆 / 陈丹青
……在中国,影像文化尚未养成普遍的知识立场,稳定的政治态度,并借以维系一种不假借文字的历史眼光、历史感——虽然今日中国到处充斥影像与照片。
■ 当历史可以观看……
……观看者对于照片信息的关注与选择,往往与拍摄者的主观愿望大异其趣,有时候摄影者作为画面的主体呈现给人的,观者却熟视无睹,反而是画面里那些毫不起眼的什物触动了他的神经,引发了他的思绪,从而对某件史实、某个人物或某种社会现象获得了新的认识。
■ 让“历史成见”尴尬的照片
……如果说上面这张照片,是以极具张力的视觉效果冲击了我们的历史成见的话,那么接下来这幅照片,却不动声色地向我们讲述了平民庶众面对时代变迁的另一种态度—— 一种有别于“宏大叙事”给定的态度。
■ 日常民国
……这张记录民国首都民众寻常生活的照片,以及画面本身所透露出的安宁与祥和,正是那个时代的某种写照。与通常印象里的“万恶旧社会”,至少是大相径庭。
■ 老照片的“价值”
……我们通常说,经过了岁月积淀的照片才有意思,而这“意思”不是别的,正是后来历史的演变所赋予、所附加于照片的那些价值。
■ 照片“遭遇”之种种
……从晚清到北洋,到民国,到日本侵略,到国共内战,到新中国建立,再到接踵而至一波一波的政治运动,政局变换之不测,社会动荡之剧烈,为数千年来所罕见,而沉浮其间的国人则往往昨是今非,今是昨非,天上地下,不堪其忧。于是,为了使作为“证据”的瞬间定格能够达成或避免某种后果,无数的照片便难逃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种种命运。
■ 家庭合影里的伦理与时代
……这些不同时期的家庭合影,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折射出了不同时代的伦理与风貌,为后人研究中国家庭乃至社会的变迁,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这里,笔者依据照片拍摄时间的顺序介绍几幅,从中或可窥见中国人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曾经有过的伦理倾向与生存状态。
■ “不宜发表”
……就是这样一幅极富现场感与时代意味的新闻照片,却因领袖是背对镜头,而被归入“不宜发表”之列,在通讯社的资料库里沉睡了几十年,直到《老照片》刊布后,始以“历史照片”的面目得见天日。
■ 曾入“敌档”
……中国传统正史的叙事,只专注于朝代更替之类的“经国大事”,往往忽略百姓日常生活的细节,殊不知,正是这些司空见惯的细微末节,在默默生聚并传递着更深层的时代消息。
■ 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
2010年5月,星散海内外的蒋氏后人再度聚首,故地重游,缅怀先祖。抚今追昔之余,他们在七十六年前家族合影的同一幢建筑前,拍下了又一张全家福,续写了一个百年家族的影像记录,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 纪念集里识沧桑
……“怀旧”部分辑录了一些历史照片,有蒋介石等政要四十年代到学校视察的留影、同学合影以及当年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照片;“生活”部分收录了十三期同学现在的各种生活照,除了现生活在台湾的同学以外,还有1949年以后留在大陆以及移居海外同学的照片。
■ 进城
……这真是一张发人深思的照片!以其丰富而微妙的画面语言,道尽了进城一刻之种种。但可惜的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寻遍各处角落也没能找见,在此也就无法把它呈现给大家了。
■ 曾经的“蜜月”
……《老照片》里不乏反映中苏“蜜月”的照片,以及当事人的回忆,为特定时期的中苏关系留下了鲜活的记录。
■ 1967年:定格在地质部大院
……1967年间拍摄于地质部机关大院里的这组照片,具象地展示了“文革”时的社会人文环境,其所传递的信息,远非区区本文所能概括。
■ 田间地头的“政治”
……那时的新闻照片,十有八九是摆拍而来的。不过又想想,那年月田间地头的“政治”又何尝不是听凭摆布的结果呢?
可见,实在是先有了听凭摆布的“政治”,才有了各种摆拍的“新闻照片”。
■ 北京的气候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面对这张照片,我和他们一样感到羞愧,为他们,也为自己,为曾经被无常的命运捉弄过的每一个人。
■ 未被遗忘的孙明经
……这其中就有“文革”初,学院的造反派从孙明经家中强行抄走的上万张底片和个人书信、日记等资料,这些底片和资料大多是孙明经三四十年代参加科学社会考察所留下的。
■ 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
……照片因其自身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有时无需借助更多的文字解读,便可以将人们带入某个特定的时代,即使是那些寻常的家藏照也不乏这样的功能。比起“宏大叙事”来,家藏的老照片,保留了更多的个体生命的温度,这温度既是个体的,也是时代的。
■ 后记 / 冯克力

编辑推荐

《当历史可以观看》编辑推荐:陈丹青作序《褴褛的记忆》推荐——“冯克力先生出面叙述《老照片》自己的故事,我读了,篇篇都好……原来,为获得并获准刊印这些照片,照片中的故事背后,还有故事……《老照片》一举勾销了摄影与照片的异同,同时,公众与私人、历史与家庭、阅读与观看的关系,均告合一。”分享老照片的十七个专题——讲述照片故事背后的故事,分享多年来征集、编辑老照片的亲历亲闻,讲述“照片遭遇之种种”,回顾老照片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历史。“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凝视“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的“家庭影集”——收录图片近百幅,有颠覆了历史教科书中已有叙述的、“让历史成见尴尬的照片”,有新华社的档案图册里当年被批示为“不宜发表”的照片,有原本由国外教会拍摄保存、后被归于“敌伪档案”的老照片,有属于市井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日常民国”。从影像中“观看历史”,以历史的维度重新“观看照片”——捡拾历史残余的灰烬,赋予“老照片”新的价值,感知存留在照片中个体生命的温度,丰富我们共同的集体记忆。

作者简介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多年来征集、编辑老照片的亲历亲闻,结合随附的近百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娓娓道来,探讨照片在认识和研究历史中的特有价值。这些图片,有些是新华社档案图册里当年“不宜发表的”,有些是曾入“敌档”、原存于公安局的敌伪档案中的,有些是颠覆了我们教科书中的许多表述、让“历史成见”尴尬的;还有些来自我们的“私人照相簿”。作者由解读“照片遭遇之种种”,观看历史,在“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 之外,凝视“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
作者认为,摄影术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成了可以观看的。仅仅依赖照片虽然不足以构建系统的历史叙事,但历史叙事却不能不因照片的存在与介入,而发生某些微妙的改变。照片是一柄双刃剑,在以其具象、直观的属性,为历史叙事与研究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常常让一些“历史成见”面临尴尬。
摄影术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成了可以被观看的。本书作者正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图片故事为我们重新解读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变得更加丰满、生动,而那些经过了岁月积淀的照片也因此更有“意思”而这“意思”不是别的,正是后来历史的演变所赋予、所附加于照片的那些价值。哪些照片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没有多少价值的,在经过了岁月的积淀之后,我们可能会看得更加清楚,甚至有时对同一张照片,今天和过去的观感会形同天壤。
编辑推荐
★ 陈丹青作序《褴褛的记忆》推荐——“冯克力先生出面叙述《老照片》自己的故事,我读了,篇篇都好……原来,为获得并获准刊印这些照片,照片中的故事背后,还有故事……《老照片》一举勾销了摄影与照片的异同,同时,公众与私人、历史与家庭、阅读与观看的关系,均告合一。”
★ 分享老照片的十七个专题——讲述照片故事背后的故事,分享多年来征集、编辑老照片的亲历亲闻,讲述“照片遭遇之种种”,回顾老照片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历史。
★ “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凝视“个体生命与时代记忆”的“家庭影集”——收录图片近百幅,有颠覆了历史教科书中已有叙述的、“让历史成见尴尬的照片”,有新华社的档案图册里当年被批示为“不宜发表”的照片,有原本由国外教会拍摄保存、后被归于“敌伪档案”的老照片,有属于市井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日常民国”。
★ 从影像中“观看历史”,以历史的维度重新“观看照片”—— 捡拾历史残余的灰烬,赋予“老照片”新的价值,感知存留在照片中个体生命的温度,丰富我们共同的集体记忆。


 当历史可以观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从十九世纪初摄影技术诞生到如今,人类拍摄了多少照片可说是恒河沙数,不可计算。在丰富人类记忆层次上,照片功不可没,比如,你想象中的“鸦片鬼”——佝偻、颓靡、瘦弱——始终不如一张侧躺吸烟的病躯来得更加直观,更加震撼。文字始终是抽象的,无论使用多么精确的措辞和语法,而照片是做不得假的。按下快门的一霎那,历史就在那一刻定格。照片不仅可以丰富人类记忆,还可以“储藏”记忆。或许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整理家中的杂物,偶然发现一本老旧的影集,信手翻开竟沉醉其中,心中不免回味其时其景其人其事,甚至一些你认为早已忘记的过往,也逐渐清晰于脑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照片不啻为最神奇的魔术,一种唤醒记忆,重现过往岁月与沧桑年华的伟大发明。父母最幸福的时刻便是翻阅子女的成长照片,最兴奋的时刻便是记录子女的成长点滴,一部影集承载了一段岁月的时光记忆,凝聚了一个家庭的血脉亲情。照片也给予了普罗大众一个记录自己历史的方式,在前摄影时代(这个词纯属自己杜撰),记录历史的有两种力量,有形之物与无形之书,有形之物无法“发声”,并且终究敌不过兵燹和战火,熬不过沧海桑田,化为一抔黄土;而无形之书虽然“善言善道”,但记载的却是帝王将相、戎马倥偬,有限的记载又因为历史的积累和修改变得面目全非,“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说的也正是如此。相对来说,普通人的历史一直被忽视,他们不是不想在历史上发出自己的声音,留下自己的足迹,而是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和适当的方式,因此,一个个真实而又渺小的个体被漠视,被淡忘,幻化为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照片的出现,让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记录自己的历史,身边的历史,一个真实的历史,一个注定“不完美”的历史。借用大刘的话说,照相机就是一个“二向箔”,将三维世界的时间序列以二维的方式永久留存。时间留不住也停不下,但我们以这一方式至少拥有了永恒的那一瞬,这个瞬间短暂到用一刹那来形容都显得有点漫长,永恒到所有一切都无法从我们身边将其夺走,这一刻就这样在奔流的时间长河中被我们拾起来了。信息爆炸,科技发展,带来的是照片摄制的简便易行以及照片数量的几何激增。现如今,每个人电脑里或多或少都存有几十甚至几百张各种独照、合照、风景照,微博微信也是不断以繁多绚丽的图片来“轰炸”我们的视觉反射神经。我们已习惯了手指一划下一张的模式,除非遇到俊男美女,否则绝不会在一张照片上停留过久的。照片已经从承载记忆、记录历史的个人收藏逐步演变为现代人对文字阅读恐惧与烦躁的替代媒介。文字的阅读最需要想象力,也最需要思考。图片次之,而影像只需要你瞪大眼睛看就行,大脑呢?抱歉,我们这只需要眼睛和爆米花。综上所述,多多用照片记录自己的历史,最好附带一段说明或所感,文字和图片结合既直观又有想象的空间,对重构当时的情景,重温当时的情感是有莫大助益。因为,说到底,人不是需要靠记忆活着吗?
  •      照片非常不错,也确实包含着相当大的内涵,可以作相当深入的解读。但我个人觉得还是有所欠缺。我自己是学新闻的,记得曾经学过,任何的完成真实是不存在的。同一事实在记者的观点、编辑的方针下都可以做不同的解读。我们惟一能做的只可能是尽可能客观公正。它因此超越了摄影,如它征集的文字,超越文章,是人在目睹照片之际的喃喃自语,是当一切接近消陨,濒于失忆,于是有迟到的告白。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枚照片摄于淮海战役时期,之后,祖父逃往广东,再从海南岛逃去台湾了。 家里另有两三册影集,不必隐藏。50年代的老式影集,内页是黑色纸版,每页贴满大小不一的家庭照,每一照片的四角
  •     就像书中引用苏珊·桑塔格的话一样:“所有的照片,都会由于年代足够久远而变得有意味和感人”,这甚至是无需作者解释的。但如果作者的解释浅薄(纯粹是看图说话),而且有着明确的政治/历史对号入座,那么解释就显得偏颇与差强人意。不得不说,国内的摄影评述不及老外分毫,毫无透彻之说。我们不想看看图说话的摄影评述。我们不需要对号入座的政治引导。我们有自己的观点与想象空间。请相信读者的智商。

精彩短评 (总计70条)

  •     我以前也没有想过中国会有一本这样的杂志而且做的非常的好我这是买的第一本我一拿起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看着过去的旧照片想像当年的情景远非我们现在能想像的到特别是里面的照片所反映出来的一些客观事实比我们读书强多了
  •     文字确实不是其所长
  •     粗略的度过,层次清晰,老照片关乎国、家、人。似乎民国的老照片和现在人的印象差异很大,这也是我喜欢民国的原因神秘。作为一部集子,大体介绍了老照片的一些思考和老照片背后的故事。隔几个书架旁边正好摆放着《老照片》杂志,得以一窥究竟。如果书店都这样摆放书籍,我可以在那睡觉啦。
  •     时间有点来不及了,读的比较草率。以讲解老照片为主,里面历史文化的细节与观察让人感慨,对大历史和小人物有独到见解,对个体的人有真情关怀。 让人有意识的去观察与体会人的精神面貌穿着等生活常态体现出的时代印记。
  •     看照片就好 文字真的蛮烂
  •     贵在对事物的喜爱
  •     当历史可以观看,我们曾经错过了什么,当时的照片,现在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     先是被书名吸引了,然后看到陈丹青先生的序言,觉得有理由看下去!一个半小时吧,速速粗略读了一遍!就个人对老照片的特有情结来说,本书还是蛮有可看性的!编者对照片的评述,部分学者说浅表,理论性不够…学院派的一贯腔调!哈哈!一本普通读物嘛!那么较真儿干啥!
  •     文字太多……
  •     解说的并不深入也不有趣就只能看图了,文革时代真是有多多少少的不为人知啊,张志新一副简单配图也要自己百度才知道事迹,残忍
  •     当熟悉的近代史化为影像,抽象的运动名词也生动起来,笔下有温度有情感,还原个体的生活,超棒的书。
  •     内容一般,一本以图片为主要内容的书,图片质量做得太差,大多没有达到基本的分辨率,就没有什么收藏价值了,不知道纸质版的怎么样。
  •     自想念而出的 涂抹在眼帘后 这昨夜浓密火焰的灼烧
  •     既然总是提到《老照片》这本杂志 为什么不作为《老照片》的特别期刊搞出来宣传呢 打着一本新书的旗号来发表又总是频繁提到另一本书 那这本书本身的意义又在哪里 然而也并没有很多很深意义的照片拿出来评述么 理想国过出版的书还真是差劲啊
  •     感觉我还是见识少了,同时不喜欢陈丹青的序
  •     1、老照片是本老杂志了。开启了读图时代,更重要的是开始了全息还原历史的时代。通过照片直观地直接地通达过去,原先头脑里被灌输的历史观被层层剥除,历史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有了体温有了灵动。该杂志的主编冯克力先生实际也是官二代,父亲在文革中被打倒,他本人下过乡做过知青,也没什么文凭,但政治的动荡个人身世的沉浮让他反思,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一直坚持了十几年。明年冯克力就要60退休了,希望老照片继续办下去。一张张老照片就是一张张通往历史真实的船票,谁家没有历史没有老照片呢,老照片说的就是你家自己的故事。想了解真实的历史首先从家史开始,首先从询问健在的老人开始。 2、封面照片选的真好。刚看到这本书时,还认为中间那个戴礼帽的的人是PS上去的,神情落寞恍然画外,读完对这张照片的解读,才知道这是一个时代结束的最真实最形象的反映。摄影者神一样抓住了时代精神的转移。
  •     很多历史性的老照片,不需要赘述太多。各自品味,极好!
  •     照片的历史等待挖掘
  •     2017年读的第一本书
  •     没有什么比照片来得更加有穿透力
  •     书中的好多老照片都让现在的我们可以直面过去的历史,发人深省令人体会历史的变迁
  •     看到我老爸标记生僻字拼音和释义的笔记才知道这是我随手从家抓的我老爸的书,从笔记来看我老爸看的超认真,大概书里照片所记载的历史对他来说很有代入感,对我来说,看了也没太多感悟(摊手)
  •     冯克力先生是《老照片》的执行主编,十六年来,经他过眼的老照片,不计其数,除了公开发表的,还有一些“不宜发表”的、“曾入敌档”的、“让历史成见尴尬”的,无数个体生命和记忆,也就汇成了“蔚为大观的家国影像”。之所以取名《当历史可以观看》,是因为摄影诞生以前,人们主要是通过文字记述去了解历史,最多还可以通过雕塑、建筑、绘画以及出土的实物去触摸和感知过去,而摄影术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看待历史的方式,从此,历史由被回忆、被叙述,变成了可以观看的。而出版和媒体的高度发达,让我们得以“围观历史”。围观,也就是围成一个圈观看。作为在网络上兴起的新名词,围观表达出了对特定的某一个人、一群人或者某种特定事务的态度。圆周上的围观者到圆心上的被围观者,距离相等,360°环绕,汇总起来的视觉效果绝无死角,而被围观者在某种意义上被“围困”,自然“压力山大”。照片所定格的历史,是直观而全息的。一幅照片就像是社会机体的一个切片,所承载的信息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其中毫不起眼的一什一物,都有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经济发展、中外交往和社会变迁的有力佐证。摄影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取景构图,而观看者则根据自己的偏好看其所看,从中获得自以为有趣的信息。两者对于照片信息的关注与选择,往往会大相径庭,在如今的网络上尤其如此。2008年,一包“九五至尊”香烟...牵出了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的十一年牢狱生涯;2012年,蒙娜丽莎一般诡异的微笑让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杨达才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表哥”。这些“事故”的发生一定是出乎摄影者、被摄影者的意料的。对收藏爱好者来说,老照片的价值说来说去全在那一张纸,那张承载了诸多光学、化学工艺的老相纸。而对于“围观历史”的我们来说,那一张纸本身并不重要,原版的、复制的、印刷品、数码……都无所谓,定格其上的社会历史信息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那些经过了历史演变、岁月淘洗之后,显现出来的“欲盖弥彰”的信息。 阅读更多 ›
  •     好书,就是内容太少了,意犹未尽
  •     不是没有人反思历史,是我们没有发现。真的很幸运能读到这本书。
  •     其实只需交代图片背景和年代即可,还有获得这幅照片的渠道等轶事交代一下就可以,主观的评价倒是能省就省了吧。
  •     很多照片让人看到了几十年前异样的中国,但文字解读略有些生硬的吃力感。
  •     一些可以让你看到另一个角度历史的照片,一些让我们接受到教育的历史尴尬的照片,一些百年前普通人生活的照片,还有一些做老照片收集多年碰到的趣事轶闻
  •     通过照片看历史,再客观不过。
  •     多是民国及文革期的照片,抗战期的照片没有。这是作者有意的选择还是其它?
  •     照片印的很好,看完书的时候觉得内容对不起装帧,但是想想这本书的意义便在于照片,文字太有说服力的话反而不利于读者自己思考了。不知其他对这本书失望的人怎么想,不是所有书都得想旷世大作那么完美,读者本来就不该对书太苛刻。
  •     選了很多照片可惜沒寫第二歷史,及照片背後的權力
  •     所有的照片,都会因年代足够久远而变得有意味和感人。
  •     珍贵的老照片,历史的碎片
  •     想法很好,但是总觉得图片的东西吧,不用解读。
  •     只看了其中的照片,本来就喜欢黑白照片,看完之后更喜欢了 这是历史的重现,是更完整的历史面目
  •     封面照片极具水准!全书为了解历史提供了新视角。
  •     电子书图片质量不行,内容挺好
  •     上个世纪的中国处在政权交迭、干戈四起的混乱之中,那是历史书上几章简短又宏观的叙述,以至于人们几乎忘了,在那个时代依然是有呼吸困难却又顺畅的芸芸众生的。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叙述了这些小人物在大潮中的沉浮影像,那是带着体温的质朴,多么不由自主,多么无可奈何,哪怕只是想与世无争、不伤害任何人地活着都那么困难。
  •     正在整理一大堆黑白旧照,一一扫描重新归档保存容易,可要收拾起这些影像背后的人和事,确是不易甚至不可能的任务,所以特别理解这样一种收藏旧照片的情怀,尤其面对那些背后蕴藏家国大事件的老照片。照片很清晰,尤其几张多人合影,尽管数量不多却具有代表性,对照片的解读主观性较大,但并不随意,随着时间流逝以及照片主体的缺失,这种解读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正如冯克力老师所言“一不违背大的历史背景,而不脱离或歪曲图片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元素”,就不算是“过度诠释”。或许,小小平面影像上体现出理解的观点、角度、趣味上的差异,或许才是老照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吧。
  •     小鱼干
  •     完全为了照片而看
  •     看不起"冯克力们”的文字很容易,尤其是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一定觉得里面太多对“理所应当”事物的大惊小怪。但这样的文字与见识才是1950年代人的“一般知识与思想”。跟它比起来,用今天或在装酷或在调侃的那些狗屎文字去解释那个年代的玩意,我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相信。
  •     书很不错,但电子版图片太小,看不真。
  •     照片直观而“全息”:“机体的每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缩影,贮存着整个物像的全部信息。”拍什么、不拍什么虽可选择,但一旦按下快门,画面定格的信息就已远超预料,有太多可供细读的内容。记录宏大历史的照片自不必说,即使是一张普通的全家福,也有个体记忆、微观历史的价值。
  •     图片缩放得太小,完全失去了这本书的意义,希望能有更新版
  •     喜欢这本书里对照片的点评和解读。很多东西得沉浸其中才知道什么是荒诞
  •     kindle版本的图片不能放大,有些照片看的不大清楚,是个遗憾。
  •     2017.31 第一次看这样的摄影文集,感觉很不错,影像与文字做到了在思想上的交合。有点遗憾的是,各篇文章间的联系弱了些。
  •     现在脑海里还浮现着那副批判“富农”的照片,其中的心酸怎么都体会不完。旧照片讲的是旧时代的一些故事,或者是以前的中国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让我们这辈人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实事,生活还有艰辛。那些体质已经取消,那些人也不复存在,但正因为有 这些旧时代的回忆累积成的影集,才能让我们同时活在古今。
  •     老照片,每一张,都是一段人生。解说,每一句都是时间匆匆流逝过后,对荒诞人性的正解,对偏倚正义的框扶
  •     还可以的
  •     值得六星。人贵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索。
  •     单薄了一点,照片挺有意思的
  •     三分给照片,文字半分,无力浅薄,政治早行,满满公知小清新的腔调
  •     图文混排的书对kindle来说就是个灾难。1、照片为什么不默认自适应屏幕宽度。总要点击放大,非常麻烦。2.图片分辨率极低,根本看不清,即使放大也没用。3.图文结合极其糟糕。在kindle阅读,有时甚至要翻好几页才能看到图。都是图1、图2云云,然后翻到后一两页或两三页看到图片。这时再回读前面文字,真是不胜其烦。
  •     一张照片蕴含了太多的历史内容,而透过这些照片我们能稍微洞察一些当时的情景和精神面貌,好书,值得一读,建议买实体书,kindle版看起来没有感觉
  •     普通人的简单生活,比大事件更有历史意义
  •     照片太小不能放大,让我们买来看什么?
  •     影像中的历史,百年变迁,不不胜唏嘘。
  •     当历史可以观看,名字起得可能会让人误解,其实真就不如作者承办的杂志老照片来的亮堂,折中。给了许多有趣的老照片,也给了许多看老照片的独特的方法。个人的历史,由个人诉说,这可能是我一直想看的东西,也是我们和日本战后文艺作品的差距。对我启发很大的一本书,从此可能喜欢上老照片系列!
  •     解释个毛线
  •     现在来看着那些1955年以后发生的历史,真是充满了可笑、愚忠以及可悲
  •     很多难得一见的照片摆在那里就足以说明一切。
  •     重拾历史的碎片 反思64年来的苦难
  •     图不好,太小了。这本书不适合Kindle
  •     少说点话会好得多
  •     就像是杂志专栏里的文章合集,放在杂志里单独看看,有些感触,也就够了。但做成书,总少了几分系统性,概括性,深度交流与启发性。
  •     山东画报出出版社的【老照片】全集,网上大概要卖到2000块钱,据说还不全。当初做了这样一套丛书,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多少珍贵的老照片,藏在个人和档案馆中,大众无缘得见。唯一可惜得是老编辑冯克力学望说来有限,钩沉史事有时空发乱发议论,照片选材也只见心力不见功力,令【老照片】总体格调及不上一流水平。
  •     大量弥足珍贵的老照片,看得出来十年动乱给国人的记忆留下的伤痕是最为深刻的,不少篇幅是关于那段历史。另民国时期不光有战乱,也有文明开化的曙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