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如山

出版日期:2014-12
ISBN:9787532767094
作者:[英]罗伯特·麦克法伦
页数:296页

内容概要

罗伯特·麦克法伦(Robert Macfarlane,1976— ),剑桥院士,他的研究和写作领域侧重于自然与文学的关系、二战之后的英美小说、当代诗歌和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等等。
他的“行走文学三部曲”展现了当代旅行写作新的走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其中首部《心事如山》获得了“卫报首作奖”、“泰晤士报年度最佳青年作家奖”和“萨默赛特·毛姆奖”;第二部作品《荒野之境》获得或被提名有将近十个奖项,由BBC制成纪录片。《古道》2012年出版,广受好评,不断出现在各种“年度好书”的推介中,获得“塞缪尔·约翰逊奖”提名。2013年他受邀担任布克奖评委会主席,成为布克奖史上最年轻的评委会主席。
麦克法伦的散文机智博雅,精巧而不晦涩,《格兰塔》前主编弗里曼称他为当代最好的行走文学作家。

书籍目录

一 痴迷
二 美妙的石头书
三 追逐恐惧
四 冰川与冰:时间的流逝
五 高度:山巅及景观
六 走出地图
七 新的天堂新的地球
八 珠穆朗玛峰
九 雪中的野兔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登山史,更是一部人类与高山的情感史。
作者从童年时在外祖父母家捉迷藏的乐趣泛起涟漪,渐渐扩散到月夜里无心翻起有关登山书籍时的心潮澎湃,继而讲到亘古至今西方想象世界对高山由厌恶转至亲近、由亲近转至痴迷的历程。其间,有对生命哲学的探讨,对现代社会追逐速度与效率的幽默质疑,对地质学理平易近人的解释……在半是写实、半是评述的叙写中,麦克法伦带我们穿越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回溯有关高山的科学、文学、哲学历程,将人类高山情愫的微妙变化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不同于以往的探险类作品,《心事如山》不仅包含了令人血脉喷张的登山故事,更有对科学、文学、哲学的探讨,还在自己和他人的登山途中,为我们捡拾了许多有趣的文人旧事和登山者的怪癖,“这是一种全新的写作手法,甚至可以说开启了一种新的文体”。
—Why do you want to climb the Mount Everest?
—Because it is there.


 心事如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罗伯特•麦克法伦的《心事如山——恋山史》,并不是一部简单意义上的西方登山史,而是一部揭示人类与高山微妙复杂、爱恨交织关系的情感史。作者将登山史上的那些往昔传奇与自己的亲身历险相结合,并把相关的历史、地理、地质、宗教、文学、艺术知识巧妙地穿插其中,雄辩滔滔,文采斐然,令人信服地展示了那些高耸荒蛮的高山是如何一步步进入西方人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吸引着一代代登山家不避艰难、亲历其险,甚至为之献身的三百年宏伟的历程。其实,说到对高山的认识,中国人要比西方早得多。本书也承认了这一点,麦克法伦认为:“在浪漫主义给西方对于高山和荒野的认识发动革命的七百年之前,中国和日本的艺术家们已经在歌颂野外景观的精神特点了。”他进而引用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的一段话——“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来说明中国人心目中山川景物对人的性情涵养的重要性。不过,远溯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名言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以及李白的名句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更能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了欣赏山水,形成了基于儒家文化传统的山水观——雄伟的高山能让仁厚之人宁静平和,也能让人远离尘俗,忘却烦忧,变得心胸开阔。然而,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人对于高山心存畏惧,敬而远之。麦克法伦告诉我们,三个世纪之前,假如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攀登一座高山,会被等同于精神错乱。但是,到了十八世纪,欧洲人对于高山的认识逐渐改变,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宗教的角度,攀登隐含了向上渴望天堂的寓意,被认为是接近上帝的某种基本方式;而且自然神论认定世上所有的一切是上帝给予人类的具象,“消除了高山在审美方面让人感到不愉快的感觉,它迫使有文化的欧洲人进入对有形世界的特定体验”。从人对自己的认识角度而言,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洗礼的欧洲已经走出中世纪的蒙昧状态,人的意识觉醒并且不断深化。法国科学家加斯腾—巴彻拉德就认为,对于高度的渴望,是人的普遍本能。他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他青年时期,起步期和成熟期,都想要从地球上升起。跳跃是喜悦的基本形式。”登山不仅跨越的是山坡上的真实地形,而且还有奋斗和成就的形而上意义。作者甚至认为:“真正在十八世纪后半叶提升了心灵教养的,是高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到高度带来的愉悦——还有危险——把顶点作为他本身目标的概念开始形成。”另一方面,地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地质学的兴起,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它们有意无意倡导了健康的户外运动,并暗示了一种亲近高山、亲近自然的浪漫情怀。麦克法伦指出,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地质学在欧美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山提供了一个世界,它彷佛就是地球的档案,是一本了不起的石头书。于是,高山探险成了阅读地球这部神秘而博大的“石头书”的最佳途径。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高山探险的黄金时代,英国人无疑是先驱者和主力军。这与工业革命给大英帝国带来的繁荣和富足密不可分,就像当今中国经济的崛起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裕,因而有条件纷纷走出国门看世界,道理是一样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不再满足于富裕安逸却默守陈规的生活,而是越来越渴望冒险,因此,去攀登阿尔卑斯山,乃至去世界各地征服人迹未至的高山,成了许多英国人心向往之的选择。况且,城市中充斥着污染和犯罪,而高山是清净和自由的所在,是浪漫主义者渴望的心灵家园,那就难怪“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了。本书的后半部分,作者用了相当的篇幅,浓墨重彩地叙述了喜马拉雅山之所以成为西方人精神图腾的缘由,以及著名探险家乔治•马洛里三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传奇故事。按照地质学的观点,印度板块与西藏板块的冲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而十九世纪不列颠帝国向北扩张与沙皇俄国东进战略的冲撞则成就了西方想象中的喜马拉雅。1913年,当英国军官约翰•努埃尔非法进入西藏,终于打开入藏之门,也意味着喜马拉雅山的神秘面纱从此徐徐揭开。喜马拉雅成了西方人想象中的伊甸园、亚洲心脏的最高圣殿、远离西方工业文明污染的神人合一的世外桃源。而马洛里百折不饶三次攀登珠穆朗玛峰却最终被暴风雪吞没、探险期间对妻子的思念,以及75年后的1999年,马洛里的尸体在珠峰北面被发现,他那古希腊英雄雕像般坚毅的面容经媒体曝光后引起的轰动,使得他从英国的民族英雄变成了一个不朽的神话,也成了西方主流价值观的象征。“根本上来说,也是最重要的,高山加剧了我们的新奇感。高山的真正恩赐不是它们提供了一种挑战或一场竞赛,成为被人类征服或支配的事物(虽然这是很多人追求过的),而是提供了某种更温和而且强有力得多的事物:它们使我们愿意相信奇迹——无论是水在冰块下形成的黑暗的漩涡,还是在巨石和树木的背后处苔藓柔软如皮毛的感觉。身处高山重新激起我们对有形世界最简单事物的惊奇”。麦克法伦的这段话阐明了人与高山关系的本质。作为剑桥大学的院士,他凭借2003年出版的《心事如山——恋山史》获得了“卫报首作奖”、“泰晤士报年度最佳青年作家奖”和“萨默赛特•毛姆奖”;第二部作品《荒野之境》获得或被提名有将近十个奖项,由BBC制作成纪录片;《古道》2012年出版,不断出现在各种“年度好书”的推介中,获得“塞缪尔•约翰逊奖”提名。2013年他应邀担任布克奖评委会主席,成为布克奖史上最年轻的评委会主席。麦克法伦将这三本书称为“松散的三部曲”。如果你读过了《心事如山——恋山史》,那么就会对他的另两本书《荒野之境》、《古道》充满期待。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只能说,翻译有永远提高不完的知识水平
  •     翻译太渣
  •     细致的登山场景记录充满文学性,详细梳理了文明社会对山的发现史,又有文化学者的认识深度,今年读过最好的散文集。翻译译笔很好(这本明显比《古道》流畅好读),但丝毫没在专有名词上下功夫,诸多地理名词有明显错误。勘误出册子的话得有1/3书这么厚。太不严谨了。
  •     ……刷刷刷翻完的
  •     最喜此类半文艺半研究,半严肃半浪漫之文。娓娓道来高山与人的想象之间。
  •     女译者、女编辑,没有金刚钻就不该觅瓷器活儿,真的姑娘,请你去死一死,旁遮普=蓬加,阿尔马蒂=阿拉木图,聂慈石=尼采,巴斯尔斯=罗兰·巴特,忽必烈=库布拉,灾变论=劫数难逃论,亚瑟王座=阿瑟的座位,摩西=慕斯,博奈尔=婆罗洲,米德尔马契=三月中旬,高加索=考卡萨斯,里海=卡斯皮安海,普林尼=普拉尼,亚拉腊山=阿拉勒峰,威苏威斯=维苏威火山,野驴皮=驴皮记,进取号=星舰雄心,阿萨辛派=阿萨辛斯部落
  •     高山世界是既影响思想,也影响身体的一种环境,在高山上,你是不同的你。
  •     作者对登山史、地理、文化知识都十分了解,各类典故信手拈来,再加上自身的攀登经历,写就了一部深入的登山文化著作。
  •     特别好。如果不把 “他” “它” 乱用就更好了 (莫非英文原文也故意用 he 代替了 it ?)
  •     承认开始一半之后看不下去了。今年冬天自己旅行途中翻了一个东北小雪山,在明媚的阳光下走在山顶带着冰晶的狂风中,突然又想起了这本书的内容,突然就能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东西。回家就顺利读完。所以开头关于岩石花境的收集癖…和后半程攀登的过程和思索都看得入迷,产生了共鸣。值得推荐。
  •     垃圾翻译玩意儿
  •     除却不靠谱的地名人名翻译,翻译的也还好。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本人也是攀登爱好者,比纯学者的空谈更有体会
  •     多处地名有明显错误,如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婆罗洲等,这是地理常识不应该自说自话音译。
  •     太精彩了,文采斐然!犹如高山上的瀑布,一气呵成,一泻千里,不绝于响!
  •     登山情怀。高尚说。多少没经验的人被忽悠,而死在了山上。
  •     “因为山就在那里!”乔治·马洛里的这句话已经被登山者奉为圭皋,罗伯特·麦克法伦也一样为这句话所吸引。心事如山,作者从自己亲身感受和经历出发,穿插着一部登山史,让人感受登山这项运动的心路传承。如果你爱山,你将感同身受,如果你只是猎奇,那也有不少干货。登山对人而言,是有些神秘的,登者自知,就好像马洛里到底是不是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这已经是一个迷了!
  •     登山是為了滿足對科學真相的追尋、對崇高之美(sublimity)的嗜愛、對歷史和存在的想象和體察、甚至就來自於對高度與危險與生俱來的渴望。這本書很好地解答了何為登山之魅,以及山峰在近代西方的意義流變。唯一令人遺憾的就是翻譯了,大量人名地名的常識性錯誤。
  •     作者落笔真是很优美 即使不是个爱攀登的人 也能开始明白追逐顶峰的澎湃情感。作者本人的履历也是非常亮眼啊。
  •     美中不足的是,陆小姐不懂运动。
  •     明明都是很浅白的字和词,为什么组合在一起每句话我常常要读好几遍才能看懂,一定是排列的有问题,感觉翻译毁了这本书
  •     最近在飞机上、地铁里、家中陆续看完行走文学三部曲,为之着迷,有时抬眼竟然觉得现实恍惚,心早已飞到高山冰川之上。三部曲写山水、荒野、古道,行走于大自然,讲述自己的体验及他人的故事,文笔优美,感悟历史人文环境,胜过看纪录片。如果登雪山是“快意的恐惧,可怕的喜悦”,荒野带来的是一种“骚动的、绿色的、愉悦的东西”,古道上,“灵魂入窍”,我行故我在。
  •     文字特别棒,好到忍不住画了一整本的杠杠。可怜其他那些登山的,没有这种感受力也没有这种表达能力。
  •     和《绝命海拔》一起看的,文字加视觉冲击.......留下登山阴影了。三部曲先读的古道,非常喜欢,一是古道更多的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读来像是随着作者一起行走,很是惬意;二是翻译很好。而本书却更多的是对登山历史的各种回顾,加上翻译质量的一般,真是有点不忍卒读。<格兰塔 不列颠>有一篇本书作者的散文《夜游》,我当时的评价就是“罗伯特麦克法兰《夜游》散文很美,但是译者功力不够。”希望荒野之境不要让我失望。另外就是古道与本书中,作者都用小说的笔法再现了相关名人的一段事迹,尤其本书写的是登珠峰的马洛里,读的当中我总是回想起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写作,两相比较可读性真的有差,麦克法伦应该更适合散文类的书写。
  •     翻译得有些拗口,内容涉及历史 哲学 地质等等,读来对山和登山有了深入的了解
  •     我怎么好意思说我也姓陆?哦不,还好,我的名字转译过来或许姓撸。
  •     英国教授都这么表达他们的热情吗?
  •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我竟然看不进去这本书。不是因为文字本身没有吸引力,也不是对登山探险毫无兴趣。大概是近期的浮躁没有办法让心沉下来,能够去没有杂念的对待一本书,一件事。我向来是对完不成的事情先缓一缓,再努力加温。待有心力重复读的时候,再静心写一写感受吧。
  •     人名、地名、山名等專有名詞與眾不同‧
  •     垃圾翻译。
  •     登山的启蒙书
  •     欧亚大陆上的译名基本上没有一个是对的…… (亮点还有笛卡尔<>德斯卡特斯,定日<>亭格里,拱门(国家公园)<>阿齐斯,etc...)就不能抄一抄维基百科吗?
  •     1、书本身是很好的书,看完之后只觉得人类不过在漫长的地质时间里苟且偷生的偶然产物。2、翻译真的有点无语,大量常用名词用了奇怪的音译,大量的长句子没有几句是通顺的,这真的是译文做的书么,也太失望了吧。
  •     读完第八章马洛里三次攀登珠峰经历让人唏嘘不已,碰巧今天也是喜马拉雅天梯上映日。
  •     纵横捭阖,散而不乱。读了两本麦克法伦的作品,发现他真是我极喜欢的那类作家,比如这本关于登山的作品,写历史,不枯燥;写景观,不生硬;写思想,不高冷;写情感,不泛滥。如果说有什么遗憾,就是以登山史而言只专攻于西方了,对中国知之甚少,不过即使有这一点小缺憾,也是足够出色了。
  •     翻译失分
  •     翻译确实不咋地,有机会读原版
  •     行文还算流畅,就是专有名词、专业术语误译太严重,把Burke的“崇高”译为“高尚”,把Pyrenees(比利牛斯山)译成了“帕拉纳斯”,把John Muir(通常译为约翰·缪尔)译成了约翰·墨尔,太多了,实在不应该。
  •     人类对高山的情感变迁,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绪。很多观点有一语中的,道破以前没想明白的或根本未曾想到的。
  •     据说本书翻译在常用名词上有一些错误。但是书本身真的很好,是我的心头菜,所以依然愿意给五星。气象、格局、逻辑、内涵都好,文字美而深邃。从没想到登山会有这么丰富的文化底蕴,绝不仅仅是冒险精神,而是一种文化思想的迁移,很难表达感觉,这种召唤的力量不知从何而来?!
  •     没有办法对人类的想象力做出评价,究竟是生存的唯一指南还是走向灭亡的毒药。
  •     与想象完全不同,最早以为是登山运动书,结果是准”地质普及读物“,还是极佳!“发现一大块方形的沉积岩,从侧面看由薄薄的几百层灰色的岩石组成,每一层比一条床单还要薄,我估计这块至少演绎了一万年的历史:一百个世纪缩写在了三毫米的厚度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