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统治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300146324
作者:[法]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
页数:20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因此,男性统治得以充分行使的所有条件都已实现。男人们得到普遍认可的优先权表现在社会结构以及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客观性之中,这些活动建立在生产和再生产劳动的一种性别区分基础上,这种区分给男人最好的部分;同时,这个优先权还表现在所有习性固有的模式之中:由于这些模式受到类似条件的作用,所以在客观上被接受,成为所有社会成员认识、思想和行动的模子,即历史超验性发挥作用,历史超验性由于被普遍认同,所以作为先验的东西强加给每个行动者。因此,生物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男性中心表象被赋予一种常识的客观性,这种常识被理解为关于实践意义的实践的、信念的共识。女人自身将一些思维模式应用于整个现实,尤其是使她们被缚于其中的权力关系,而这些思维模式是这些权力关系归并的产物,并表现在象征秩序的创立性对立中。我对自己预先消除所有误解的权力没抱任何幻想,只是想避免关于象征暴力这个概念通常所造成的最明显的误解,这些误解全都是以对“象征的”这个形容词多少有点简化的一种阐释为原则的。在这里“象征的”是在一种我认为严格的意义上使用的,我曾在过去的一篇文章中阐释过这个词的理论基础②。从“象征的”这个词最常见的意义来看,人们有时设想,强调象征暴力,就是削弱身体暴力的作用,并(使人)忘记还有被殴打、强奸、剥削的妇女;或更糟糕的是,为采取这种暴力形式的男人洗脱罪名。显然,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人们把“象征的”与真实的、有效的对照起来理解,就会设想,象征暴力纯粹是“精神的”,并且最终没有实际作用。

内容概要

皮埃尔·布尔迪厄是当代法国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现任巴黎高等研究学校教授,法兰西学院院士。早在1972年布尔迪厄就已出版了经典的社会学著作《实践理论概要》,1975年布尔迪厄创办了《社会科学的研究行为》杂志,1980年布尔迪厄出版了另一部重要著作《实践的逻辑》,这部著作的英译本出版于
1990年,布尔迪厄80年代末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讲座内容《反观社会学的邀请》则发表于1992年。布尔迪厄的国际性学术影响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急速上升的,进入90年代后非但势头未减,而且后劲十足。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一种放大的图像
身体的社会构造
统治的归并
象征暴力
象征财产经济中的妇女
男子气概与暴力
第二章 对被掩盖的恒量的回想
作为贵族风范的男子气概
作为被感知的存在的女性存在
关于男性观念的女性观念
非历史化的历史作用
变化的因素
象征财产经济与再生产策略
结构的力量
关于统治与爱情的附言
结论
附录:关于同性恋运动的几个问题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编辑推荐

《男性统治》为明德书系•文化译品园之一。

作者简介

布尔迪厄一直致力于揭露所有社会领域中存在的统治关系:统治者将他们的价值观念强加给被统治者,被统治者不知不觉地参与了对自身的统治,这其中就包括潜藏在男性和女性无意识中的“性别统治”。《男性统治》正是布尔迪厄为从理论上颠覆表面上自然的、合法的性别等级,从实践上为妇女解放提供更大的可能性所作出的努力。


 男性统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本书涉及到的布迪厄的理论:资本理论(主要是文化资本论)场域与惯习符号暴力理论关于符号暴力理论,就是说我们的压迫和统治,在很多时候不是身体的暴力,而是一种沉默无言的暴力。本书的总体取向:在性别问题上,生理论和后天建构论吵了许久,布迪厄《男性统治》毫无疑问是站在社会建构论的立场上的。布迪厄认为身体是模糊,而不明确的。在讨论两性不平等时,我们熟知了许多视角,自由主义的视角强调机会平等,社会主义的视角强调女性与公共劳动的关系,而布迪厄此书主要从文化与社会构造、象征(符号)的角度着手,探求那种看不见的、实际存在的统治模式(象征统治)。第一章1.两性差异被普遍化,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特殊差别被当作、被纳入客观性的自然差别。社会结构与认识结构的一致 “自然态度”(随意区分被视为自然的、明显的)这意味着合法性(男性中心观念被当成中性的东西)2.身体、运动的象征意义,是自然而然的。对于性器官,社会构造根源于以男性中心为根据的区分原则,男性中心本身建立在两性被 指定的社会地位区分基础。性行为 征服 男子气概3.统治的归并因果关系的颠倒:生物学的再生产必要性 劳动的性别分工 自然的社会秩序 (布迪厄反对)生物再生产上的“任意构造”为男性中心观念提供了一个表面上的自然基础,将一种统治关系纳入一种生物学的自然中,将这种关系合法化。4.两性气质的问题对于男孩,要通过仪式出去女性特征。(一些人能够免除这个,比如寡妇的儿子)女孩的身体被训练(服从)5.统治中既有男性,也有女性象征暴力(符号暴力)通过认识、评价、行动的模式实施男性统治与女性服从,既是自发的也是强加的象征力量是直接作用于身体的一种权力形式。社会化的身体、持久倾向表现和存在于感情与责任的逻辑之中。统治也是一种认识。配置使被统治者以统治者的观点看待统治者的他们自身。(女性将男性中心观念内化,成为男性中心论的支持者)6.男子气概问题男性也是性别刻板印象的隐形受害者。第二章1.关于无意识,它是被构造的,一种集体历史和个人历史归并。象征暴力也是一种无意识。女性的次要地位是出于无意识的。统治者不可避免地将无意识模式用于他们自身。2.身体的改造(男性身体的男性化、女性身体的女性化)(1)模仿的暗示作用 (2)明确的指令 (3)生物学身体观念的整个象征构造3.“天职”(社会性)作用:生产配置与位置之间的契合,使象征统治的受害者幸福地完成任务。客观期待、集体期待、主观期望,倾向于以永久配置的形式进入身体。4象征意涵的配置,男性是卓越的,而女性则是次要的。实际表现:(1)劳动的性别分工 (2)同工不同酬(指评价)5作为被感知的存在的女性存在“为他人的身体” 他人的目光和言语目光是一种象征权力,其有效性依赖于感知者和被感知者的相对位置,以及认识和评价模式的应用对象对这类被运用模式的认识和认可程度。男性统治将女人变成象征客体,女人陷入:永久的身体不安全状态/永久的象征性依赖状态第三章1.性别关系史(1)结构机制(2)策略的连续组合策略通过制度和单个行动者,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有时以真正的或表面的变化为代价,使得性别之间的统治关系结构永久存在下去。2.再生产(共同作用于无意识结构)家庭:男性统治和男性观念;劳动性别划分,对划分的合法表象的早期体验教会:再生产对女人和女性特征的悲观看法学校国家:公共父权制3.变化:男性统治不再被视为天经地义表现:女性进入公共领域、女性受教育、新型家庭以及新的性行为模式但是,女性依然被排除出权威职位/责任职位(处境的显著变化掩盖了相对位置中的永久性)4变化遵循男女之间区分的传统模式和逻辑男:公共空间和权力场女:(1)私人空间向社会服务机构延伸象征生产的空间(文学场、艺术场、新闻场)5.变化的原则:家庭延伸女人不能对男人行使权力男人操纵技术用具和机器的垄断权关于性别与阶级的问题6.两个相互矛盾的属性:无论妇女在社会空间中的地位如何,她们全都通过一种否定性的象征系数与男人分开妇女仍旧由于不同的经济和文化差别彼此隔绝,这些差别尤其影响她们感受男性统治的主观和客观形式7.女性在家庭中被指定管理象征财产,角色转移到企业内部。爱化妆的妇女是男性统治的受害者。她们行使的是一个行为主体的责任,可是她们却沦落到用于炫耀或操纵象征工具的境地。-----------------------------------------------------我的问题:1.如果布迪厄认为不是因为男女的差异逐步造成了父权制,而是男性中心观念造成了社会建构以及对身体、思维的操纵,那么男性是如何成为统治者的,或者说是象征世界中的统治者的?2.象征权力/象征暴力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是否是社会结构的延伸?是一种再生产作用吗?是否有一种最终决定力量?(在本书中没有看出来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是一种决定力量)

精彩短评 (总计42条)

  •     看完李泽楷和梁洛施以及他和其她女娃们间的爱恨聚散的报道后,有木有觉得这些女娃很像是可以被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商品?这种男女之间的统治关系太悠久了,统治者将他们的价值观强加给被统治者,被统治者不由自主的参与了对自己的统治。有的时候,我是不忍心一味责备女娃的拜金,因为文化已经深入骨髓的明示我们服从男人是女人的本性,很想知道这种天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你也许会拿出人类学、社会学的权威著作告诉我说,你看这就是男女的天然分工。但是所谓的权威又有多少是不带偏见的呢?
  •     非常棒的一本书。作者从统治角度重新解读并尝试突破女权思想的局限。翻译语言较为晦涩,但是非常值得一读。不仅仅是女性主义,读完此书,你会对我们所处的世界产生怀疑:我以为的真的是天生如此的吗?还是我是受无意识的统治思想所影响,以至于我竟分不清我的思想是我的,还是统治思想潜意识的影响?
  •     老师介绍的书很好!我很喜欢,希望优惠多多!
  •     布迪厄的书,总让我对法语有种自信的觉得能看懂的感觉,哈哈,即使看着中文版~~
  •     虽然不如《区隔》有名,但对于全面理解布尔迪厄的思想有帮助。
  •     一本精巧的小书,或许我们可以思考:统治世界的不是男人或女人,而是很容易变质和腐败的人性。
  •     布迪厄在这本书里的优点和问题和波德里亚老师基本都是一样的:将性别问题归结为性别的象征秩序,再引入社会、系统……而悬置了生物学和现象学的原初品质的存在,随着论述的进行最终将“悬置”偷换为“忽略”。不过,分析论述还是挺有意思。
  •     法语技能必须get 太特么的难读了...
  •     总体还不错,挺有意思的
  •     不过结局能跟同性恋运动扯上关系也的确算得上煞费苦心~
  •     一如既往的犀利
  •     理论有意思,更有价值的还是大师细密的推理过程,逻辑是在书的一开始就讲的
  •     太难懂了,区区10万字,我看了好几天,结果摘抄2万字...因为实在看不懂,只好改抄书了。布迪厄功力太深,翻译可能也有点问题。
  •     不知道是不是译本的原因,感觉比较生硬。
  •     凑单买的,好无聊
  •     敢情被他耍了
  •     我觉得作者还是蛮尖锐的。他讲得不仅是性别是否为建构,而是说即使你意识到了这一情况、转换了意识形态,也无法跳脱出来,因为男性统治通过象征暴力渗透到了每一层面。可以与《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参照阅读。
  •     布迪厄的书,当代社会学必读书目,经典,但是书薄了点,贵了点。
  •     这本书正布尔迪厄为从理论上颠覆表面上自然的、合法的性别等级,从实践上为妇女解放提供更大的可能性所作出的努力。
  •     所谓男性统治的意味并未严格局限在性别划分中,布尔迪厄将它纳入场域、习性、象征资本的理论框架里,“男性”作为一种性别观念通过他的书写被扩大外延,处于被统治地位的除去女性之外,更包含男性特质不甚分明的那些“男性群体”,并通过家庭、教会、学校使这种象征统治不断巩固与再生产。
  •     如何避免翻译腔,昂,好难做到,所以也不要求别人了吧。法国男子的飘忽思想太好玩了喂,画个草图什么的也是深得我心。分析伍尔夫那段有意思。
  •     喜欢 好东西!
  •     真的很坑爹的一本书,或许是翻译问题
  •     依旧是惯习与场域,社会中射出的无争议的星辰傀儡线。射的人不只是男性,女性也通过自我贬损协助着这种射出的过程。二元(左与右、女与男)似乎也没有超越赫兹的《死亡与右手》,说来说去还是种种难于(而不是无法)逾越的玻璃天花板。值得一提的是,最后还是提到了同性恋,但似乎仅仅把被动者作为典型,主动者则是男人中的男人(因为他们干别的男人)。却忽视了另一种日常词汇中的划分——直的(straight)男人和弯的男人,前者指异性恋,因为见到“女人”可以勃起,后者则是同性恋。这恰吻合了对高贵、挺直男子的刻板形象,以及一种属于男性的性力,在此种对比中男同性恋无力的弯曲着,进而类似女性又不同于女性。男子时刻为“直”付出着代价,伟哥、春药和助兴工具似乎是弥补“不那么直”而产生的无奈之举。不过,书里“活该”声似乎大于变革
  •     以現在眼光看來,未免有點陳詞濫調。
  •     看着看着突然看到伍尔夫,高中的时候学过她的那篇墙上的斑点~想不到她竟然是女权主义者。
  •     没新意= =
  •     难道纯粹的爱情真的就是当前男性统治模式下人类唯一的避风港吗?
  •     此书所说太表面,变成表层观点评价,我喜欢更解析的,所以和我兴趣一致的不如去读《性与性格》,更畅快淋漓
  •     研究生论文
  •     读起来一点意思都没有,读着读着快睡过去了。:-(
  •     【2017第4本书】一本放在布迪厄知识体系中能读出更多内容的书,否则会像是扩展版的Ortner,读完后的认知会停留于:存在这样一个以性别区分为标志的象征体系。一知半解的刷完《实践感》后,我能宏观的体会到放在实践感和作为中介的象征体系中,这是一部很好的注脚书。
  •     书装帧的很漂亮!
  •     要读. 要再读
  •     翻译来的文字还是不太顺啊,尤其是很多术语
  •     这个不是写男性的哦。。其实是强调女性地位的,最近由于在了解女性主义所以才买的。。。比我想象的小。。哈哈
  •     一本主要从社会学和人类学视角入手的性别研究著作,尤其关注于两性不平等观念在文化领域的形成过程,对结构主义有吸收也有批判。另外吐槽一下翻译,明显是没读懂…
  •     symbolic power,其实布迪厄用这个理论解释男性统治不算新鲜。
  •     期末读书笔记就这本
  •     女性消逝
  •     这个译本 我就不说什么了
  •     这本书挺有意思,其实可以佐证全天下的同人萌段子的根源其实不过是女人被植入的根深蒂固的男权统治意识。

相关图书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