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鄂伦春族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1
ISBN:9787227048985
作者:关小云,王再祥
页数:361页

章节摘录

  在历史上,鄂伦春族是典型的森林民族,几乎所有的鄂伦春族人都从事狩猎、采集和捕鱼生产,形成了他们具有鲜明色彩的狩猎文化。狩猎文化是鄂伦春族得天独厚的资源,是鄂伦春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多年来,狩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社会发展是文化的积累过程,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存在和发展的支柱,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它体现了鄂伦春族人的生存能力  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是一种脆弱而又不可替代的历史线索。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鄂伦春族传统文化消失得越来越快,一些正在消失的文化的先民。元朝政府当时设省制,管理北达外兴安岭及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林木中百姓”当受其管辖。  到了明代,《大明一统志》中载:在黑龙江以北有“北山野人” “乘鹿以出入”,亦称“可木地野人”,这里当然就包括游猎于这一带的鄂伦春族的一部“使鹿部”,并被明朝政府在这里所设的“卫所”和“奴儿干都司”所管辖。明末后金时期,努尔哈赤把居住在黑龙江中上游两岸及精奇里江流域和外兴安岭一带的索伦(即鄂温克)、达斡尔和鄂伦春等民族收编为索伦部,“分编为八牛录”。  清太祖天命(1616—1626年)至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年),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的索伦部(清初对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的总称)陆续归附清朝,并向朝廷纳贡。顺治年间(1644—1661年)沙俄军队入侵黑龙江以北广大地区,当时清政府忙于平定关内反清叛乱,无力顾及边防,便采取了消极的内迁居民的政策,将居住在黑龙江北岸的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迁移到黑龙江南岸居住,鄂伦春族人绝大多数被迁到大兴安岭东坡嫩江支流的多布库尔河、甘河、诺敏河、那都里河、托河等河流两岸的原始森林中游猎,由清政府中央理藩院直接管辖。  炼三省政略》中明确记载: “鄂伦春实亦索伦之别部,其族皆散处内兴安岭山中,以捕猎为业。”清崇德八年(1643年)以后,沙俄不断入侵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严重扰害当地的居民。此时,鄂伦春族人民奋起抵抗,配合清军曾多次打退侵略者的进攻。从顺治十年(1653年)开始,清政府将受入侵者扰害的石勒喀河和黑龙江中游北岸的部分索伦、达斡尔和鄂伦春等族居民逐渐迁移到大小兴安岭和嫩江流域居住,并陆续受清政府设置的黑龙江将军、布特哈总管衙门、兴安城总管衙门、协领衙门等官府的管辖,直到清末。  ……

书籍目录

导论/1
第一章鄂伦春族概况
第一节族称与族源/4
第二节人口状况/7
第三节历史沿革/9
第四节生态环境与资源/13
第五节语言文字/15
第六节民族区域自治/16
第二章鄂伦春族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生产习俗/18
第二节饮食习俗/32
第三节服饰习俗/38
第四节居住习俗/51
第五节交通习俗/61
第六节历史遗迹/66
第三章鄂伦春族的民间文化
第一节民间教育/68
第二节民间科技/70
第三节民间医药/74
第四节民间文学/78
第五节民间工艺/96
第六节民间体育/108
第七节民间游戏/111
第八节民间造型艺术/114
第九节民间歌舞艺术/126
第十节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129
第四章鄂伦春族的社会文化
第一节传统社会组织/132
第二节交往礼仪/139
第三节亲属称谓/143
第四节诞生习俗/146
第五节取名习俗/147
第六节婚姻习俗/150
第七节生育习俗/155
第八节丧葬习俗/160
第九节节庆习俗/168
第十节禁忌习俗/175
第五章鄂伦春族的信仰文化
第一节宗教信仰/177
第二节宗教活动/184
第三节哲学思想/189
第四节萨满/193
第五节占卜/197
第六节族徽、标志、吉祥物/200
第六章鄂伦春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
第一节积极促进民族团结/203
第二节坚定维护祖国的统一/206
第三节保卫祖国,维护国家利益/207
第四节 “漠河金矿”的创立及“黄金之路”驿路的开通/215
第五节打击胡子(匪)势力,维持社会治安/218
第六节支援大兴安岭开发建设/221
第七节森林卫士——鄂伦春族护林队/222
第八节对鄂伦春族文化研究的贡献/223
第七章鄂伦春族的精神气质
第一节崇尚自然的淳朴天性/225
第二节注重教育的坚定信念/226
第三节不怕艰苦、不畏严寒、自强不息的执著性格/228
第四节坦诚大方的率真气质/229
第五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淳朴善良的道德风尚/230
第六节英勇抗暴的爱国精神/231
第七节胸怀大局、无私无畏、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234
第八章鄂伦春族的文化传承
第一节民族教育/238
第二节民族文学创作/254
第三节民间社团活动/264
第四节民族文化价值/270
第九章鄂伦春族的族际交往
第一节商贸交往/273
第二节族际交往/281
第三节文化互动/288
第十章鄂伦春族的文化发展愿景
第一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93
第二节繁荣民族文化的魅力前景/296
第十一章鄂伦春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301
第十二章鄂伦春族重要著作和文献
第一节鄂伦春族文献概况/335
第二节鄂伦春族的重要著作和文献简介/337
第三节鄂伦春族著作和文献目录/341
附 录
一鄂伦春族历史大事记/347
二参考文献/356
后记/358
编后记/360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全书:中国鄂伦春族》充分展示鄂伦春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鄂伦春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鄂伦春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鄂伦春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积极推动鄂伦春族走向未来的团结进步,着力加强鄂伦春族面向世界的交流沟通。记述准确,笔墨生动,图文并茂,创意新颖。如有关家庭礼仪、取名习俗、婚姻习俗、节庆习俗等社会文化的介绍,让读者在趣读中增长知识,引发想象。是一本反映鄂伦春族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性读物。

作者简介

《中国鄂伦春族》共分十二章。第一章,简要概述了鄂伦春族的族称、族源、人口状况、历史沿革、语言文字及所处的生态环境、民族区域自治等。第二章,通过生产、饮食、服饰、居住、交通等习俗,介绍鄂伦春族的物质文化。鄂伦春族是典型的狩猎文化。在漫长的游猎生活中,鄂伦春民族长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饮食起居、语言服饰、交通等诸多领域,创造凝练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不是精神文化几乎都同狩猎有关,表现在物质文化方面是:衣食所用均从野兽身上出;房屋是生活需要的便于拆建的“斜仁柱”;交通是便于山林中行走的滑雪板,自己发明使用的水上之舟“桦皮船”及鄂伦春特种马。第三章重点介绍了鄂伦春族民间文化,涵盖了教育、科技、医药、文学、工艺、体育、游戏、造型艺术、歌舞艺术以及非物质遗产等。

图书封面


 中国鄂伦春族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