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认知符号学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1
ISBN:9787516117552
作者:[英国] 沃伦·巴克兰德 (Warren Buckland )
页数:18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为了扩大范围,认知主义者低估或放弃了理解电影的人类符号学维度,转而将焦点关注于生态学维度。下列人员是生态符号学的关键人物:约瑟夫·安德森、澳大利亚哲学家格里高利·居里(Gregory Currie)、丹麦电影理论家托本·格罗戴尔以及荷兰电影理论家爱德·谭(EdTan)。爱德华·布拉尼根和大卫·波德维尔也发展了生态理论,但是在比较小的程度上。(由于发端于北美,认知电影理论已具有了国际性,同时也已形成了一个生态学体系)这项研究的风格可以用下面从格罗戴尔的《移动画面》(Moving Pictures)一书中摘引的一段话来总结: 视觉故事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被观看,它们绝大部分是有关在可视可听世界中人类的感知、活动和感觉。观看者的经验和体验到的现象经常被要求用隐含其中的无意识活动来解释;但是情感和认知必须在意识清醒的心理状态和过程中被解释。出于革命性的原因,出现在清醒意识中的现象只不过是由非常相异的无意识的动机和机制制造的幻觉,这似乎有点不可信。” 由于相互忽视,认知主义者和符号学家已发展出了不平衡的电影理论。在我们对电影如何被理解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在文化约束——比如语言和其他人类文化的符号系统——和更宽泛的生态约束之间保持平衡。与麦茨电影符号学中的语言学决定论和认知主义者赋予电影观众以自由意志和理性自律不同,电影认知符号学家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这一平衡。下面各章勾画了电影认知符号学家试图保持这一平衡的尝试,虽然他们之间会有所不同。 语言分析传统 语言分析传统融合了弗雷格、卡尔纳普、摩尔、罗素、赖尔及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哈贝马斯的语言学以及C.S.皮尔士的符号学。它最初的目标是将认识论和心智问题转换为语言和意义问题。卡尔一奥托·阿佩尔(继承亚里士多德)将语言分析传统定义为第一哲学(prima philosophia):“第一哲学由希腊人创建,是用来表示事物本质结构的本体论;……后来,在所谓的‘新时期’,它被转型为或被替代成批判的认识论……,并且……。最后,在20世纪,本体论和认识论都被质疑或转型为语言分析。”

内容概要

沃伦•贝克兰德(Warren Buckland):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影视研究高级讲师,前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他曾编《电影观众:从符号到心智》(1995)、《当代美国电影研究:电影分析指南》(2002);并在《银幕》、《符号学》及《影视评论季刊》等刊物上发表过文章。
雍青(1970—):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新闻与传播学系主任。2001年于湖北大学文学院分别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于武汉大学文学院获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2010年6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主要从事电影艺术学、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已完成国家基金课题、省部级课题多项。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与致谢 第1章电影理论的认知转向 第2章银幕和框架中的身体:电影和认知语义学 第3章不是透过窗口看,而是窗口本身:自反性、陈述和电影 第4章习俗语境:故事片和纪录片研究的语用符号学路径 第5章一切皆在于心?电影语法的认知地位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编辑推荐

《电影认知符号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沃伦•贝克兰德在《电影认知符号学》中认为,认知电影理论和当代电影理论的冲突是非建设性的。他考察了米歇尔•科林的电影认知语义学理论、弗朗西斯科•卡塞蒂和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电影陈述理论、罗杰•奥丁的电影认知语用学理论以及米歇尔•科林和多米尼克•夏图在诺曼•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框架中电影句法的认知研究,审视并发展了“电影认知符号学”,这是一个被忽视的融合了认知科学、语言学及符号学洞见的电影理论分支。在回顾了电影认知符号学的发展之后,该项研究重估了20世纪60年代电影符号学的价值、指出了北美电影认知理论的不足、挑战了电影理论中的“后理论”转向。


 电影认知符号学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对电影符号学相关的理解无力。。。还好好莱坞不是这个路数,感觉电影这样搞下去,就没人再看了!
  •     涉及了许多当下可能已经属于主流的电影理论,但这些理论的核心在国内估计只能找到一些零星译文可读,所以也没法评价各自得失。so,这些年国内电影理论的译介都干了些啥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