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色与黑色剧·骰子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
ISBN:9787532751891
作者:[法] 阿兰·罗伯-格里耶
页数:396页

章节摘录

一个小打小闹的走私者,化名为埃利亚斯,被一个国际组织利用来走私可卡因,要把可卡因从汉堡的港口运送到巴黎。电影讲述了埃利亚斯的第一次巴黎一汉堡之行、他在汉堡的短暂逗留、返回巴黎、紧随而至的第二次巴黎一汉堡之行,以及他第二次逗留汉堡的情形,而这一次大祸临头。第一次旅行在某种意义上是种尝试,是趟空手之行。雇用埃利亚斯的那个组织想先考验他一下,好知道他们是不是可以把商品托付给他;他们要判断一下,看他是不是够狡猾,能从他们故意在途中给他设置的困难境地中摆脱出来,另外还想知道他是不是个可信的人(他有可能是警察的眼线);最后,他们也需证实,为未来真正的毒品运输而预先安排的各项措施万无一失。但是,当然啦,埃利亚斯本人并不知道他这一次只是在进行一场没有真正赌注的排演(而观众,他们很快就能明白),他以一个小心翼翼的好雇员应有的严肃且认真的态度完成了任务。人们看到他从巴黎出发的种种细节:组织成员交给他一个带有秘密夹层的行李箱,用来转送想象中的可卡因,接着,他就乘上名为“欧洲快车”的豪华列车,开始了他的旅行。人们马上就看到,埃利亚斯还对跟他的任务无关的某样东西十分感兴趣。张贴着的海报和有插图的报纸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旅行的人群中年轻的女郎勾住了他的目光,另外,他做某些动作的方式,或者他对某些词语的特殊反应,都透露出他内心中有一种显而易见的性顽念,当这个人物一到汉堡,人们就将完全聚焦于这一特征。确实,在报纸的社会新闻中,在圣保利的特殊书店橱窗所展出的色情杂志的图片中,在大众夜总会的表演中,他一贯总会被那些强暴的场面所吸引;他甚至还会付钱买通妓女,让她们假装只在暴力之下让步,而在这样傀儡般的表演过程(表演时,他稍稍会虐待一下姑娘,用不同的绳子把她捆紧,剥下她的衣服,等等)中,他会和完成任务时一样小心谨慎,对细节考虑周全。然而,埃利亚斯并不是个疯子。他只是有些怪异的激情,但他完全能克制住它们,绝不会丧失对自己行动的控制。即便是和那些他十分艳羡的、或者是屈从于他极度欲望的年轻姑娘,他也始终表现出某种幽默,甚至会嘲讽自己的趣味,反正他会很自由地跟他的受害者们谈到这些趣味。就这样,他跟一个叫埃娃的年轻妓女建立起了友谊,埃娃也对他显示出更多的亲切和理解;她讲法语时带有一种很有魅力的口音,她很漂亮,总是笑脸迎人;埃利亚斯觉得,她对他表现出一种超越了利害关系的兴趣,甚至可能不仅仅只是好奇心使然。实际上,埃娃出现在埃利亚斯的人生道路上并非偶然:她受雇于那个国际组织,既构成这个新手周围张开的网中的一个节点,用来监视他,同时又是设置在他面前的圈套之一,用来考验他。埃娃先是尝试让他说出他在汉堡是干什么的,后来又假意劝说他为当地警察效力,再来又动员他跟她一起跑到伦敦去,但都没有成功。最后,埃娃终于向他承认,她是奉命来利诱他的。尽管她没有说她要继续就他的活动向上级汇报,埃利亚斯对她从此还是多了一点疑心,不过,当着那女人的面,他却没有显露丝毫痕迹。组织还在埃利亚斯的前进道路上设下了其他圈套:两个假警察试图让他害怕(通过威胁,轻微的暴力,等等),错综的情况用来衡量他的急智(在他的行进路线中,临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发生,急需他去解决),最后还有对冷静判断能力和服从命令天性的测试(在港口的一个偏僻角落里,他被所谓的敌对分子包围,又不能够使用武器)。埃利亚斯赢得了所有考验,但是他现在对他所遇到的所有人都产生了原则性怀疑:他始终在想象自己又落到了组织派来的密探手里,在接受他们的考验。就这样,他把一个年轻的法国女人也看做怀疑对象。她是一家酒吧餐馆的女招待,猜想他是自己的同胞,便开始跟他聊天,并对他说下班后想去找他。埃利亚斯千方百计想戳穿她的假面具,都没成功,最后便跟这个年轻姑娘——她名叫卡特琳娜——好上了,并相信了她真挚的诚意。从此,他在她身上找到了一种静谧,一种甜美,使他从在汉堡经历的持续不断的紧张历险中得到放松;但有天晚上,他利用了年轻姑娘身体的弱小和无力,再加上,她对他的逼迫进行了某种抵抗,这反而刺激了他,他暴力地强占了她;但这一次是真心的。这次侵犯非但没有让他们成为敌人,反而在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强有力的联系,无论是他还是她,谁都无法摆脱它了。正是为了重新找到卡特琳娜,埃利亚斯才第二次前往汉堡,尽管他心里早就感觉到,这一次新的旅行对他将是致命的。

前言

这本书是由奥利维耶·科尔佩和埃马努埃莱·朗贝尔两人以一种明晰严谨的方法编辑而成,而我所给它起的书名,却很可能会显得含混,晦涩,稍稍还有些梦幻味道。兴许需要对它做一番说明。一方面,我使用了“剧本”这一概念,一般情况下我是避免用的,在这里,它具有一种太广泛的意义,能涵盖一些性质上很不一样的文本:电影剧本大纲,有时候很历险,很动荡,是一开始在我头脑中的雏形,涉及一些电影形式,或者一些多少有些展开的叙述性内容,比如开头部分的一段插曲、整个故事的快速贯穿、某些场景的特定细节、某些对立和异文的变化游戏,等等;随之而来的是更为完善的阶段,甚至加入了一些细微描写,涉及取景、灯光、镜头运动、蒙太奇节奏、叙事的连续性以及断裂性;画外音或者对话很快出现,并愈发精确和完整;最后,还保留了一些决定性的选择,它们有助于给作品整体以形式……哪怕仅仅只是暂时地。另一方面,如果说,有些电影是以黑白为基调展开想象的,以下所有电影却都是按照彩色制片构思的。这里,“桃色与黑色”又意味着什么呢?它仅仅是对两种成分的一种肯定性指涉,在我看来,这两种成分是跟电影密不可分的。第一种存在于年轻漂亮的女士、我们梦幻中的花季少女的感官魅力中,无论指的是她们的脸,还是一时间被揭开的更为私密的桃红魅力。第二种则很像色情类型和恐怖侦探类型的老一套:黑色系列,浪漫时代的黑色小说,made in USA的黑色电影,赤裸裸的肌肤上的黑色紧身带,罪犯戴的黑色面具,美丽的眼睛上绑着的黑色蒙布,等等。这一切已经不太时髦了。我是真心地为之感到可惜。

内容概要

阿兰·罗伯-格里耶
Alain Robbe-Grillet(1922-2008)
法国“新小说”代表作家和理论家、电影编剧和导演。一九五三年发表成名作《橡皮》,一九五五年以小说《窥视者》获得批评家奖,主要理论著作有《为了一种新小说》。
一九六一年所著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由阿伦·雷乃搬上银幕,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他从一九六三年起专门从事电影创作,共执导十余部影片。首执导筒的《不朽的女人》获得路易·德吕克奖。一九六八年编剧并执导的《撒谎的男人》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二〇〇四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二〇〇五年获得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书籍目录

前言…………………………………………Ⅰ
介绍…………………………………………Ⅲ
欧洲快车(Trans-Europ-Express)…………………………1
-剧本大纲………………………………3
-剧情梗概………………………………33
-对白剧本………………………………47
-电影小说提纲…………………………147
撒谎的男人(L’homme qui ment)……………………………167
-草稿……………………………………169
-剧本大纲………………………………175
-对白剧本………………………………199
伊甸园及其后(L’Éden et après)………………………287
-草稿……………………………………289
-剧本大纲………………………………299
-系列与主题的最终图表………………361
-电影小说提纲…………………………365
-N拿起骰子……………………………379
电影资料……………………………………389

编辑推荐

《桃色与黑色剧·骰子》:“桃色与黑色”意味着什么呢?它仅仅是对两种成分的一种肯定性指涉,在我看来,这两种成分是跟电影密不可分的。第一种存在于年轻漂亮的女士、我们梦幻中的花季少女的感官魅力中,无论涉及的是她们的脸,还是一时间被揭开的更为私密的桃红魅力。第二种则很像色情类型和恐怖侦探类型的老一套:黑色系列,浪漫时代的黑色小说,美国制造的黑色电影,赤裸裸的肌肤上的黑色紧身带,罪犯戴的黑色面具,美丽的眼睛上绑着的黑色蒙布,等等。这一切已经不太时髦了。我是真心地为之感到可惜。

作者简介

“桃色与黑色”意味着什么呢?它仅仅是对两种成分的一种肯定性指涉,在我看来,这两种成分是跟电影密不可分的。第一种存在于年轻漂亮的女士、我们梦幻中的花季少女的感官魅力中,无论涉及的是她们的脸,还是一时间被揭开的更为私密的桃红魅力。第二种则很像色情类型和恐怖侦探类型的老一套:黑色系列,浪漫时代的黑色小说,美国制造的黑色电影,赤裸裸的肌肤上的黑色紧身带,罪犯戴的黑色面具,美丽的眼睛上绑着的黑色蒙布,等等。
这一切已经不太时髦了。我是真心地为之感到可惜。
--
《桃色与黑色剧·骰子》收录了《欧洲快车》、《撒谎的男人》、《伊甸园及其后》、《N拿起骰子》等电影相关文本,包括其构思、剧本大纲、对白串联以及电影小说提纲等。阿兰·罗伯-格里耶在书中讲述了一部电影如何从一个简单的构想逐渐成形的过程,其中,“桃色”与“黑色”两种色调一直贯穿所有剧本始终。

图书封面


 桃色与黑色剧·骰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对于“新小说”,读者的立场可谓判然,喜欢的会奉为至宝,但更多人干脆就不知道。作为第一代“新小说”的领军人物,阿兰•罗伯—格里耶的晦涩颇有知名度,然而,真正看过他拍的电影的人,可能会跌破眼镜,因为故事异常完整、生动,展现了大师级的结构技巧。以本书收录的《欧洲快车》为例,它以通俗的侦探小说为框架,展现了一个异常开放的故事结构,作者创作与事件发展是同步的,电影主人公的人生逻辑在不断删改下,变得越来越合理,然而,最终却峰回路转,合理死掉的他又活了回来,回到故事发生的地方——火车站,去拥吻自己的女友。而在他的身后,几个剧作家正商量该怎样写剧本,当时光逆转之后,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呢?还是真实存在的?这种颇有庄生梦蝶意味的写作方式,展现了作者的世界观与沉思:或者,他想暗示我们,意义是不存在的,一切不过是现象世界的重组;或者,他无非是想说明,故事的方法有限,但生活本身并不存在这样的逻辑;甚至,他可能只是想嘲笑,一切的旁观者都愚不可及;然而,宁愿相信作者是无目的的,他就是喜欢这么叙述而已。毫无疑问,阿兰•罗伯—格里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充满了不确定性,让我们内心恐惧,甚至忘掉了,其实它与我们所处的世界完全相同,只是我们缺乏一个客体,以获取更感性的认识。这也就决定了,“新小说”值得你去读无数遍,因为每读一次,都是经历一次人生。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屈從于一個僵硬的劇本,其代價是昂貴的”,動盪的理念在腦袋里形成,到出現于銀幕,中間穿插的是各種因果。有時你看到的果,或許只是因的假象。反之亦然。PS.比起故事,我更喜歡去看故事的構成,人的創造行為,也許就是一種企圖的表現——想擺脫“線索”的牽引。
  •     开始是为书的封面所吸引、内容则是通过电影故事的方式来叙述作者以前所写的一些剧本和这些剧本是怎样拍成电影的。六七十年代的大闷片是肯定不会去找来看了、不过通过这样一本书来看一部电影还是很有意思的。
  •     纯粹被封面吸引,你成功了...=^=
  •     比小说好读得多。因为是电影相关文本,所以作者放弃了繁复矫饰的语言风格,使用的是简洁明确的语言,但同样创造出了精彩的叙事迷宫,果然不愧大师风范
  •     买了N久都没拆封的一本书,它的一系列的另外一本在Moma的图书馆午后的阳光下一口气读完了。终于在收拾完书架时把它拆封读了,读过后很想看看那三部电影:《欧洲快车》、《撒谎的男人》、《伊甸园及其后》。
  •     装帧美。
  •     新小说与新电影之间的微妙地带。
  •     确实偏晦涩,但这种用不确定性来不断推翻重建事实,色情和黑色恐怖交织竟然丝毫都没有俗和艳丽的感觉,正如其封面的设计那般,黑色的主基调配上桃色的点缀,抽象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书目的编排也看得出很用心,最后一个故事总让我想到猜火车
  •     喜欢 伊甸园与其他. 独到的视角. 这样的电影 属于法国. 属于上个世纪的法国. 好莱坞商业片使人的感官开始麻木.
  •     格里耶跟许多西方的思想家一样,提出了问题,但没有解决方案,相比而言,还是庄子给力
  •     第一个剧本《欧洲快车》的线条我比较喜欢,绯色总是充满诱惑和致命的。
  •     文章也邏輯完整
  •     B
  •     对电影不太懂……只有大纲部分看得认真明白…………
  •     我还要奔走,最后尝试一次。
  •     天才和疯子总是一步之遥,但究竟是哪一步?你觉得他是天才,我觉得他就是疯子
  •     今年随性拿了一本,没想到还是剧本
  •     我表示我看不懂。。。。。。。。
  •     好
  •     很混乱的一本书 应该是我程度不够
  •     2016年12月10日
  •     那些令人放心的秩序、绝望的秩序,都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不管出于懒惰,还是恐惧
  •       对于“新小说”,读者的立场可谓判然,喜欢的会奉为至宝,但更多人干脆就不知道。
      
      作为第一代“新小说”的领军人物,阿兰•罗伯—格里耶的晦涩颇有知名度,然而,真正看过他拍的电影的人,可能会跌破眼镜,因为故事异常完整、生动,展现了大师级的结构技巧。
      
      以本书收录的《欧洲快车》为例,它以通俗的侦探小说为框架,展现了一个异常开放的故事结构,作者创作与事件发展是同步的,电影主人公的人生逻辑在不断删改下,变得越来越合理,然而,最终却峰回路转,合理死掉的他又活了回来,回到故事发生的地方——火车站,去拥吻自己的女友。而在他的身后,几个剧作家正商量该怎样写剧本,当时光逆转之后,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呢?还是真实存在的?
      
      这种颇有庄生梦蝶意味的写作方式,展现了作者的世界观与沉思:或者,他想暗示我们,意义是不存在的,一切不过是现象世界的重组;或者,他无非是想说明,故事的方法有限,但生活本身并不存在这样的逻辑;甚至,他可能只是想嘲笑,一切的旁观者都愚不可及;然而,宁愿相信作者是无目的的,他就是喜欢这么叙述而已。
      
      毫无疑问,阿兰•罗伯—格里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充满了不确定性,让我们内心恐惧,甚至忘掉了,其实它与我们所处的世界完全相同,只是我们缺乏一个客体,以获取更感性的认识。这也就决定了,“新小说”值得你去读无数遍,因为每读一次,都是经历一次人生。
      
  •     读了也没什么感觉。
  •     萝卜生产的过程,与其说更了解他的作品,不如说更了解作为作者的他本人
  •     对故事大纲以外的毫无兴趣
  •     耶 看完 犯罪暴力美学与情色电影剧本是如何产生的
  •     因为很多无题根本无法解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