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牛津通识读本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544732827
作者:[英国]托尼·霍普
页数:300页

内容概要

作者

托尼·霍普(Tony Hope) 牛津大学医学伦理学教授,精神科名誉顾问医师,牛津大学医疗伦理和沟通中心的创立者。与人合著有《牛津临床医学手册》和《掌控你的心灵》。

序言作者

孙慕义 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学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首席教授、伦理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医事法学专业的开创者。主要致力于生命伦理学的原理和原论以及基督教伦理神学的研究,著有《后现代卫生经济伦理学》、《后现代生命神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大法学》、《新生命伦理学》等二十余部专著。

书籍目录

1 医学伦理学何以令人激动?
2 安乐死:有益的医学实践还是谋杀?
3 为何低估“统计学上的”人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4 至少目前为止还不存在的人
5 推理工具箱
6 对待精神错乱者的不一致性
7 现代遗传学如何考验传统保密?
8 医学研究是新帝国主义?
9 家庭医学遭遇上议院
索 引
英文原文

作者简介

安乐死是原则上错误的吗?在精神疾病患者不同意的情况下,可否对其进行强制治疗?绝经后的妇女是否应当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帮助?基因检测数据应当对谁公开?卫生保健资源应当如何合理分配?在这本精致、通俗的医学伦理学小书中,作者收集和整理了许多生动的案例,很有意义,也很发人深省;对于生命和医疗的关系给了我们新的道德启示。


 医学伦理-牛津通识读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文/吴情在多数人的印象中,科学关注“真”,是一门追求客观真理的学问,与伦理道德无关;宗教、伦理关注“善”,而与客观真理无涉;因信称义,信服就好。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科学,至少是科学活动,或多或少“逾越”了原先被目为宗教、伦理的领域,比如基因工程、辅助性生殖、安乐死等等,在引起激烈论争的同时,也让人思考:当现代医学遭遇传统伦理,我们该何去何从?是因循守旧,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审慎的态度慢慢适应时代的转变?《医学伦理》(Medical Ethics: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英国牛津大学医学伦理学教授、精神科学名誉顾问医师、牛津大学医疗伦理和沟通中心的创立者托尼·霍普(Tony Hope)著,一本有关生命和医疗的入门书或启示录。在《医学伦理》一书中,霍普就比较热门的、也是事关很多人切身利益的话题展开了讨论,并在伦理学的视角下,以逻辑推理的方式反复论证。霍普认为,尽管传统伦理对现代人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归束力,但它并非不证自明,尤其是在深受解构主义思潮影响深远的今天。毕竟,我们无法忽视,“现代医学创造了新的道德选择,并给我们已有的传统观点带来了挑战”。前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医疗水平相对落后,医学与传统伦理道德并无太多交集,医学实验与实践也未引起太多伦理争论(但是,在中世纪,解剖尸体等仍被禁止,这被视为对灵魂的不敬);现代社会,人类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化学知识,对人类物质性有了愈发深入的认知,改造局部世界的能力有所增强,比如抗生素的发明、疫苗的广泛接种等等,人类的生命获得了延长、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在某些领域,一些医疗实践则被视为对生命的冒犯,比如基因工程、遗传信息的筛查与隐私保护、克隆技术、辅助性生殖技术、安乐死等等,甚至给当事人带来了牢狱之灾。科学技术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很多人如是说。但是,科学本身,尤其是科学中的知识体系是价值中立的,不带有任何道德属性,恰恰是人对科学技术的利用影响了其在社会上的接受,现代医疗亦复如是。以安乐死为例,多数国家仍将协助他人进行安乐死列入犯罪,主要考虑到安乐死合法化后的可能恶果。但是,在霍普看来,杀人使得人濒临死亡、遭受无尽的痛苦,这一行为无疑是犯罪;而人濒临死亡、遭受无尽的痛苦时,自主选择无痛苦的方式结束生命,恰恰是以自主原则表达了对生命最后的尊重。“以别人的痛苦为代价去追求一种道德清白感,这是有悖常理的。”一生仅有一次的生命固然可贵,但竭力维护临终的尊严也并非毫无意义。在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我们对医学伦理的审视,无疑及时且必要,“从形而上学到日常实践都属于医疗伦理学的范畴”。医学与医生与我们的身家性命有关,但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道德的压力”。毕竟,患者有病,医生得根据专业素质做出决策;选择是自由的,选择的结果却不能免单,须由选择主体承担。当一个人在做出选择的时候,烦请务必牢记,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是生命的信任与托付。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     医学伦理关系产生于远古时期,医学道德的思想也源远流长,但医学伦理学真正成为一门指导医学伦理关系、医学道德决策和行为选择的学科,还是在20世纪初。由于生命科学技术和医学本身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健康需求,医学伦理学逐渐扩展为生命伦理学,并于20世纪70年代传入中国。由于它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仅仅三十余年的时间,它就发展成为一门显学。 医学伦理学对生命进行思考,包含了对生命原始的追问和对人类未来生命的渴盼及困惑(生命科学技术引发了人类的恐惧)。当代医学伦理学背负着人类的命运,并始终针对公民健康权利的维护等重大社会与时代问题,是生命科学和人文科学间的纽带,业已成为哲学与伦理学中的焦点学科。与此同时,医学伦理学的理论与体系还不够成熟,许多基本问题还难以得到最终解决,而生命科学技术、药械研发、医患冲突、医疗公正和卫生改革等问题又急需得到理论与政策上的回应。我们必须通过道德哲学的研究、探索与训练,找到一种适于介入现实和走向未来的方式。 令我们欣喜的是,细心的出版人和译者在诸多的文化作品中,向我们推介了这一部来自西方临床医学社会的医学伦理学读物。本书用轻松、机智、灵动、明快的笔调和现实职业生涯中一组组生动的案例,使人深思和觉醒。作者没有用纯粹、艰涩的道德理论来讨论他所选择的各类问题,但几乎每一章都立场鲜明地对这些问题给予了清晰精致的分析,对于遗传、生殖技术、安乐死、卫生资源的分配、精神病人的权利、临床中父权主义和知情同意原则的应用、心理健康、医生修养、医学科学研究以及照护老人时的家庭角色冲突等等,都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观点。本书还令人信服地运用了道德哲学的推理程式,给读者一个或几个合理性的辩护理由,展现出了一位维护生命和敬畏生命的实践家切身的心理体验与现实感受。 作者收集和整理了许多生动的案例,很有意义,也很发人深省。我欣赏这位西方伦理学教授做出的对全人类有益的思考。我愿意推荐这本精致、通俗的医学伦理学小书,并相信它可以使所有人受惠。尽管书中没有什么艰深的理论,但它就生命和医疗关系给予了我们新的道德启示。对于我们当代中国的医务人员和医学生来说,这是一本很优秀的修习范本,既能够弥补教学上的缺憾,也可以在文化意识方面助推生命道德观教育,使学生学会临床上医学伦理难题的破解方法,化解复杂伦理评估中的矛盾和人际争执,成为一位理性、睿智的医学伦理临床实践者。其他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也一定会成为一位明智的、克服情绪化的病人或是一位有医学道德素养的病人家属。 为了全人类和我们自己的幸福,我们应该具备医学伦理观,正如书中的一段引自J.S.米尔的话: 幸福是不是道德应当指向的目标——一定程度上应当是一个目标,而不应当受模糊的感觉或令人费解的内在信念的控制,应当成为理性与思考的问题,而不应当仅仅是情感——对道德哲学这一概念本身来说是本质的…… 感谢作者、译者与出版人,给了我们一本讲述医学伦理的好书,相信它会给所有需要它的人带来信心、力量与智慧。                    2010年5月于南京贰浸斋 孙慕义 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学哲学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首席教授、伦理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医事法学专业的开创者。主要致力于生命伦理学的原理和原论以及基督教伦理神学的研究,著有《后现代卫生经济伦理学》、《后现代生命神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大法学》、《新生命伦理学》等二十余部专著。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医学伦理案件的各种哲学思考,这些其实是看待任何事物的工具箱,非常受用。
  •     我承认我看的不是肥肠懂…啊
  •     很有趣,但没有看够。结构上感觉比不上其它几本之前读过的通识。但真的【非常有趣】,收获了不少新思路。
  •     对伦理不太感兴趣。。。也没看懂!!!
  •     道义和理性的角力,在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寻求平衡
  •     非常好看啊,尤其是关于基因检测数据那一节
  •     学习了~
  •     写法好奇怪……作者自己的逻辑性也很奇怪……
  •     翻译的不好
  •     本来读了一遍感觉似乎领略到了什么。结果老师要求写bookreview的时候就顺便写了。感觉还是.蛮有趣的又提供了很多可以思考的空间。
  •     跟传统的医学书相比,更像一本逻辑书。
  •     很有趣的医学伦理学读本,其中对一些案例和假设的深入分析和分析方法是大多数人从没有想过的,发人深省。
  •     睡前看的。。看不懂啊,谁跟我说牛津通识读本系列很好看的?感觉像在看博士论文的绪论。。。
  •     小小一本书,读起来很方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