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坛

出版社: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03出版)
出版日期:2008-3
ISBN:9787209044479
作者: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编
页数:369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重大作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此,必须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宣传和研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真正成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南。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被实践所证明的科学理论体系,必须始终不渝地加以坚持和发展。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毛泽东思想,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思想保证和理论基础。在政治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建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特别是根据中国国情创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思想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出和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理论上,开创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方向,“在搞社会主义方面,毛泽东主席的最大功劳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①。早在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之时,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的基本思想;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强调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在《反对党八股》中,毛泽东指出写文章、搞建设要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党智慧,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紧紧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思想,敏锐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堪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在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联系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党的十三大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开始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确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条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并明确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科学体系,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我们党成立十四年以来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明确提出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97年,在邓小平同志逝世以后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之为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强调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书籍目录

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论 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 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定位问题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论以人为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与反腐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关于现阶段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思考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打造山东出口品牌促进外贸和谐发展 浅谈服务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 遵循与时俱进规律 推动社会科学理论创新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文化: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 在坚持一元化指导与多样性发展中着力建设和谐文化 试论当代中国文化的类型与发展 “三个紧密结合”与和谐文化建设 发展文化产业与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在和谐理念下建设中国现代化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绩效评价系统与对策的选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 维护网络安全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网络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充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中国特色市民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初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论马克思主义的内心和谐观 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及其历史转变 价值论源流及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当前公平问题的解决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论坛(第3辑)(NO.3)》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哪一种理论、哪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及其创始人的名字,已深深镌刻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思想进步的丰碑之上。这一点已得到了包括西方在内的人们的普遍认同。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论坛(第3辑)(NO.3)》主要概括两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客观、准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始终把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指针,真正实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二是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一个半世纪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时代的发展和本国的国情出发,以创造性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从而保持了它的巨大影响和旺盛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

图书封面


 马克思主义论坛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