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書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05-3-21
ISBN:9789573321279
作者:保羅.奧斯特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保羅•奧斯特 Paul Auster
集小說家、詩人、劇作家、譯者、電影導演等多重身分於一身,被視為是美國當代最勇於創新的小說家之一。一九四七年生於新澤西州的紐渥克市。在哥倫比亞大學唸英文暨比較文學系,並獲同校碩士學位。年輕時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不斷嘗試各種工作,甚至曾參加舞團的排練,只為了『觀看男男女女在空間中移動讓他充滿了陶醉感』。
他早年的創作一直深受一些法國詩人及劇作家的影響,《紐約三部曲》則是他重新回歸美國文學傳統的轉捩點。他曾獲美國文學與藝術學院頒發『莫頓•道文•薩伯獎』;後又以《機緣樂章》獲國際筆會福克納文學獎提名;並以《巨獸》獲法國麥迪西文學獎。
作品除《紐約三部曲》、《月宮》、《在地圖結束的地方》等小說外,還包括回憶錄《孤獨及其所創造的》、評論集《饑渴的藝術》及詩集《煙滅》。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多國語文。
九○年代起,奧斯特積極參與電影工作,除為華裔名導演王穎編寫『煙』的劇本(『煙』曾榮獲柏林影展銀熊獎、國際影評人獎及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並與王穎合導了『面有憂色』,以及獨立執導『綠寶機密』(Lulu on the Bridge),深受稱許。目前他與妻兒定居於紐約布魯克林區。

作者简介

一本好看到兩個不行的小說!
保羅•奧斯特最令人讚嘆、也最好看的一本小說!
王浩威•楊照•聞天祥•羅智成◎強力推薦
既生命猶若一場華美的幻影,但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將通過某種形式封存下來,不會遺忘......一場無情空難奪走了摯愛的妻子和七歲、四歲的小兒子後,大衛•金默教授再也不認得他自己,他鎮日漂浮在沒頂的黑暗之中,試穿亡妻的衣裳,藉由堆砌兒子們的樂高玩具,來延續他們幽微的鬼魂生命。
他像是給人謀殺了,但卻沒有人真的有那份心腸去給他一刀,他就只是給擦拭掉了。直到某個夜晚,他無意中看見默片諧星海克特•曼主演的電影橋段,才第一次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還有笑的能力!不久,他開始周遊英、法、美六大城市,為的是看完所有海克特的電影,這是他唯一能找到生存意義的繩索,因為人總要逼上了絕路,才會真正開始去活。
海克特是誰?他是原籍阿根廷的喜劇天才,他像慧星一樣橫掃美國電影界,觀眾原以為他會是明日巨星,然而就在默片時代告終之際,他也在一月的某日清晨走出家門,從此音訊全無,六十年來,外界都以為他早已不在人世。
但是,當金默最後寫出一本研究海克特的書之後,他的信箱出現了一封信,回信的地址是新墨西哥的一個小城,而執筆人竟然自稱是海克特的妻子!『海克特拜讀了大作,極盼能與閣下一晤,不知閣下可否撥冗移駕寒舍?』金默半信半疑、難以抉擇之時,一位神秘女子忽爾出現,帶給了他生命中的轉機,也迫使他走上危機四伏的幻影旅程......
這本令人讚嘆的小說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宇宙,其中悲與喜、真實與虛幻、暴力與溫柔皆融為一體。保羅•奧斯特身為當今美國筆鋒最健、最富原創性的作家之一,《幻影書》是他最豐富、最令人動容的一部作品。

張亦順:「自我的存在辨證意義無疑是奧斯特小說中最精彩的段落,他的作品常是主角隱居進入一個自我奇特的世界,然後在那個自我世界裡發現另一個奇特的世界。主角一方面過份清醒自己的處境,卻又能清晰的洞察生命的流逝,這讓他的作品經常流露灰暗寧靜的憂鬱氣質。讀保羅•奧斯特的小說總有一種煙霧瀰漫之感,時而輕鬆詼諧,但有時卻又沈重細緻,刻畫出人類心靈孤獨面貌的同時,又能喚起人類追尋起源與生命的能量。」


 幻影書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上世纪的二0年代,似乎,曾经出现过,一位年轻俊朗、才气横溢、名字叫做海特默恩的默片演员,他那传奇而悲凉的一生,就像《金刚经》所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我之所以说“曾经出现过”,那是因为这位默片演员留下十多部喜剧短片、以及几篇内容相互矛盾的采访新闻后,便突然地消失无踪,不曾再在世人眼前出现。他往后的际遇,无人能见证。而我又之所以说“似乎”曾经出现过,是因为关于这个默片演员的一切,都只出现在一位作家的一部名为“幻影书”的作品中。这位作家叫戴维季默,他在这部传记性质的书里,娓娓述说自己如何认识海特默恩,以及如何介入和知悉他那幻影般的生命。戴维季默清楚知道,没有任何人事物可以为他书中所说的作见证。因此,他用充满细节的文字书写,手起刀落地划开自己的心灵,将嵌入自身血脉与肌理的一切都暴露出来。他还将这本书留待自己死后才付梓出版,为的是让世人知道,除了呈现真实,他别无所图、也别无保留。但用幻影如何可能堆砌出真实?这世界始终是个海市蜃楼,里头的真实有如愚人金发光,无非虚幻折射虚幻。人生一切,不过尔尔。■《幻影书》大家都以为他已经死了。戴维季默说其实没有,海特曼恩从世人眼前消失后,又活了六十多年。在这段漫长岁月里,海特不仅没死,还持续在拍片。只是,海特改了名字、定居在一个人烟罕至的地方,还许诺绝不将所拍的影片公诸于世,要在死亡之际将其全数销毁。海特这些隐匿生命痕迹的举措,为的是赎罪,赎一份应当以命抵命的罪。海特曾经有过一个大好的前程,但一个女人和她腹中孩子的死去,终结了可能的美好。他虽然不是杀人凶手,这两条人命却是因为他的懦弱与不负责任而被夺走,他不该任由自己游走在复杂的女性关系当中。命案发生后,海特并未向警察通报,当悲剧确然降临,能做的只剩降低伤害。他选择将尸体隐藏起来,以此保全另一个女人的人生,然后悄悄离开自己的人生,去用生命偿还生命。海特曾经试着举枪自尽,也曾经试着用最深的堕落来自我摧残。然而死亡和生命的荒凉让人太过恐惧,他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直到在意外中救人一命而侥幸从鬼门关逃回来后,海特才终于在怯懦和罪疚之间、在配活和不配活之间,找到一个可以蜷缩的地方--他要活着,但只能像不曾活过那样地活着,隐去所有生命的痕迹,成为树倒下时没被听见的那一道声音。因为,没有被感知,就没有存在。戴维季默的际遇比海特曼恩更糟。一次的飞机失事夺走了他妻子和两个幼子的性命,他却因为失去最爱而得到巨额赔偿,成为一个非常有钱的人。这样可悲可笑的人生如何能面对?戴维季默不能,于是他酗酒、自我放逐,急切地等待死神来敲门。但一个孤独的夜晚,一部几十年前的黑白喜剧默片竟让他笑出声来,这让他知道,自己其实没绝望到底,心里的某个小角落还呼喊着活下去。而研究分析这部默片显然是摆在眼前、可以转移注意力的救命稻草。这部让戴维季默感受到希望的默片,是由海特曼恩执导和演出的。戴维季默以此为开端,将海特在失踪前留下的所有作品都看完,并就此写下一部探讨海特电影的论著。一年后,论著得到出版,戴维季默旋即收到一封奇怪的来信,写信者自称是海特的妻子,还说海特尚在人世但已病危。信中更提及海特在失踪后陆陆续续又拍了十多部电影,不曾播放给外人看。这些电影将随着海特的死去而被销毁,希望戴维季默能来见证失踪后的海特和他所拍的影片真的存在过。对于这封信的内容,戴维季默自然是将信将疑,因此要求对方提出更多证明才愿意前往。后来虽确认信中所说的,但时间却耽误了。戴维季默只来得及在海特过世前见他一面和简短地谈话,海特所拍的十多部影片他也只看完一部便全数遭到销毁。关于海特在失踪后的流浪、堕落、以及经历生死关头后的重生与救赎,戴维季默主要是从海特身边一位友人那里听得,并由海特留下的日记得到印证。海特身边的这位友人自幼在海特身边长大,更花了七年的时间为海特写传记。过程中,她不仅从海特那里直接看到、听到他生平的细节,还亲自到事件发生的地方探访和查证真伪。因此由这位友人转述的海特生平,再加上海特留下的日记佐证,足以在戴维季默的心中刻画出一个如真实再现的海特。只是这个在戴维季默心中如真实再现的海特,是否就等于真正的海特?原本,这位友人、她写的海特传记、海特的妻子、以及海特所生活的庄园里的事物和他所拍摄的影片,是海特这个人存在于世间的最好见证,然而海特的妻子执意在海特死后将所有一切交付祝融,她自己也在意外中与那位友人接连死去。于是,除了印刻在戴维季默心里的,海特在失踪后的人生历程再无人知晓、更无从证实。是否真有海特这个人?他在失踪后是否真的继续活在某处?如果,海特不曾真的存在这个世间,究竟是书中的什么撩拨起你我心中的阵阵落寞,让我们为一个不存在的鬼影感到唏嘘?莫非,这落寞与唏嘘也是鬼魅般的幻影,是海市蜃楼,是梦幻泡影?海特曾经在一个夜晚,在路边看到一个绿光闪闪的美丽青石,待走近拿起后,才发现那其实是一口令人作恶的浓痰。我们都看到,但又有谁真能看得清?■何谓真实?何谓存在?如果,海特真的曾存在这个世间,但没人能见证他的存在,他到底算不算存在过?“假设森林里头有一棵树倒了却没有任何人听见它倒了,这样该算发出声音还是没发出声音?”对于这个关于真实与存在的问题,理性主义者可能会说,存在是一种客观的事实而非主观的经验,树倒发出声音并不会因为没有人听到而有所不同,因此即使没有人听到,树倒发出声音仍旧是不变的事实。至于经验主义者则可能会说,我们所说的存在其实是指某个事物被我们感知到它在那里,感知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确定存在的唯一手段,因此没有人感知到树倒时的声音,那这声音便不存在,或是无从确定它存在。理性主义者可能会进一步说,树倒必然会发出声音,这个是基于因果关系的理性推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即使没有人听到这个声音,真理不变。而经验主义者则可能接着说,当我们说有因果关系时,指的其实是两个事情一前一后发生,而且一再重复,但这就等于是因果关系吗?没有人真的看到过因果关系,所谓的因果关系就像其他事物一样,是存在在我们的主观感知里。将一前一后发生、且一再重复的两个事情称之为有因果关系,是我们思考的一种倾向。因此,尽管我们主观认定“树倒必然发出声音”,但是这不等于是客观事实,也无法证实,毕竟感知的世界是我们唯一能认识的世界,是我们仅有的真实。是否真有海特这个人?他在失踪后是否真的继续活在某处?如果没有人见证海特的存在,从理性主义的观点来说,有人见证与否和海特存在与否无关,虽然没有见证便难以证明海特的存在,但我们可以透过不懈的理性分析和客观判断,来趋近事情的真相。而相对于这不确定真相又坚信真相可知的信念,从经验主义的观点则会导向者一个简单又确定的答案:只要没有人见证,海特便不存在,纵使他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人的感知之外,对人们来说,他就是不存在。■ 三部“幻影书”《幻影书》其实是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推出于2002年的小说作品,无论是“真实存在”的作家戴维季默,还是“实虚难辨”的默片演员海特曼恩,都是奥斯特所杜撰出的人物。奥斯特的成名代表作为《纽约三部曲》,相比之下,《幻影书》的故事性较强,但文字较为言情与琐碎,多了作家的自我说明,少了作品自身的简约与留白之美。然而这些看似作品缺点的写作方式,从某个角度来说,却又是传递故事意涵的必要手段—在客观世界里,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模糊、难以定义,我们主观感知里的一切,是我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唯一真实。因此,当一个作家、一个导演、或是一个画家,越是努力去模仿真实,留给观者可感知的可能性越是有限,真实反而离我们而去。也因此,奥斯特在《幻影书》中表示,比起黑白默片,彩色有声电影因为太过努力表现真实,反而不真实。在《幻影书》这部小说里依序出现过三部传记,一部是夏多布里昂所写的《逝者回忆录》,一部是海特友人所写的《海特传记》,一部则是以戴维季默之名所写下的关于他所认识的海特的传记性作品《幻影书》。其中夏多布里昂是真实人物,他所写的《逝者回忆录》也是真实存在的一本书。海特友人和她所写的《海特传记》都是杜撰的,就连戴维季默都只知道有书存在、但没看过内容。至于戴维季默,人虽是杜撰的,《幻影书》却是真实存在、被许多读者阅读过的。在这当中,哪本书是真实的存在,而谁又能被称为作家?是《逝者回忆录》和夏多布里昂吗?夏多布里昂虽然是真实的人物,但《逝者回忆录》却是在他死后才出版。夏多布里昂生前的三十五年间,持续不断地写作和修改这部自传,拒绝任何人一窥此书,还要求要在自己死后过五十年才能将之出版。当时并没有人真的看过《逝者回忆录》,在那时候,这部自传与《海特传记》、《幻影书》同样虚幻。然而“没看过”并不影响人们相信《逝者回忆录》的存在,当时便有许多人在没看过书的情况下一同掏钱买下它的版权,并殷殷期盼着夏多布里昂早日归西,好让这部自传得见天日。《逝者回忆录》的内容比《幻影书》更真实吗?夏多布里昂写这部自传的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五年,下笔时所处的状态与笔下所要描绘的状态常有很大的差距,年老时述说少年轻狂,困顿时表露欢欣快乐。因此,若说《幻影书》纯属虚假,《逝者回忆录》也绝非客观真实。两者同样呈现的是作者脑海中流淌的主观印象与概念,都是在不可能感知真实的情况下,竭尽所能地再现真实。所谓的客观与真实,不过是共意幻觉的别称。感知和再现是两把剜肉刀,无论如何小心地操作,它们剜下的绝非原样。而当我们将这剜下的名之为真实时,我们更远离了真实。■关于经验主义启蒙运动从某个角度来看,西方中世纪以来的历史可说是一场人类与自由之间的拉锯赛。在君士坦丁大帝独尊基督教、以致基督教君临天下后,欧洲便进入漫长的黑暗时期,政治、文学、美术等革新与创作陷入漫长的停顿,宗教支配所有人的生活和思想,荣耀上帝以及透过无尽的赎罪来换取永恒来生,成为人们生命意义的全部。一直到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崛起,个人自身的生命和现世的价值才得到提升。人们开始观察眼前的真美善,开始发掘宗教救赎以外、属于当下的幸福与快乐。尽管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带来文艺复兴浪潮,开始将生活的自由、创作的自由还给人们,然而信仰和思想的自由却仍旧被牢牢掌握在教廷手上,乃至于在十六、十七世纪时出现大面积的宗教迫害。各种驱逐和猎杀异教徒的行动熊熊燃烧欧洲大陆,知识的传播也因为出版上的严格审查而被禁锢在神学的范畴里头。幸好,科学兴起的力道更迅猛于宗教的打压,物质的世界观和理性的思潮如燎原之势,一步步逼退教廷所施放的地狱烈焰。毫无疑义的,笛卡尔对这波思想与信仰自由浪潮起到极大作用,他对数学的热爱和运用带动了理性主义以及随后的唯物世界观,一个没有上帝也能运作的世界开始诞生。只是在人们将上帝赶出伊甸园后,很多问题随之浮现,各种秩序亟待安顿。在政治上,必须决定谁有权当家做主;在生物上,必须说明物种源起何方;在思想上,必须厘清“存在”的本质为何,究竟是心灵还是身体主导人的行为,是理性还是经验打造人的知识,是主观还是客观决定人的世界观。一场浩浩荡荡的启蒙运动于是就此展开。To be or not to be…面对存在本质这个问题,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有着分明的壁垒。虽然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等理性主义者并不直接否认上帝的存在,但他们的理念却都倾向于认为身体的、客观的、理性的面向是人的存在本质,支配物质世界的数学定理和机械原则,也能用来解释人的心灵。对此,经验主义者提出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在科学主义盛行的十八世纪看来有些无理取闹,但其实却饱含力量、富有启发性与前瞻性。经验主义的领头人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他认为物质具有两种性质,第一性质如物体的广延、数目、大小、运动,这些和物体本身不能分离;第二性质如颜色、温度、滋味种种,这些则因人的感觉而定。第二性质虽然取决于第一性质,然而人所经历的感觉和经验,亦即第二性质,才是思想形成的主要基础。换言之,洛克认为有一个客观实存的物质世界和一个主观感知的心灵世界,后者虽然延伸自前者,但它才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来源。在洛克的基础上,另一位英国哲学家乔治-贝克莱提出了更为激进的观点,主张根本没有所谓客观实存的世界。贝克莱认为,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必须透过人的感知才能存在,是看、听、闻、触、味等知觉使得事物存在于人的心灵当中。没有感知,事物要不是不存在,就是不可能知道其存在。当我们说一个物质存在时,我们感知到的并不是一个客观存于外在的物质,而是感知到在心中所形成的该物质的印象和观念。因此贝克莱说:存在即是被感知。大卫-休谟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的最后一位代表,比起贝克莱,休谟的主张就更为惊人,他不仅怀疑存在着客观实存的物质,也怀疑有所谓的心灵。休谟认为,人们真正能够感知的既不是物质、也不是心灵,而是各种印象和观念的组合,因此是否存在客观物质和主观心灵,其实是不可知的。在贝克莱的“存在即是被感知”理论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数学定理和物理原理的存在,这些无需借助主观感知的定理和原理都指向有着一个独立于人类心灵的客观实存世界。但休谟认为,支配物理世界的因果关系是否存在,其实也是不可知的。当我们观察事物时,我们通常认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近的两个事物,如果两者一再重复以相同顺序出现,那发生在前的便是发生在后的原因,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实际上,除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特性,以及重复发生的一致特性,我们从来没有真的观察到因果关系。刨去接近性和一致性,我们便无从界定何谓因果关系,更遑论去证明它。因此,所谓的因果关系其实只是我们的主观认定,是我们的观念倾向。于此,休谟将物质、心灵和因果关系全数瓦解。在休谟看来,感知不指向物质或心灵的存在,感知本身,是世间唯一确定的存在。后启蒙时代直观上来说,我们很难相信没有客观实存的物质世界,也很难接受没有理性却能形成知识,但我们又无法否认感知是理解世界的唯一渠道,以及经验对知识的形成至关重要。于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在他出版的三大批判中,提出“先验”和“物自身”的概念来调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主张。康德虽然没有真的解决形而上问题,但却对哲学提出一个基于演绎法则、融合理性与经验的论述与方法,可供所有人在一个基础上进行探讨。因此康德经常被视为结束启蒙运动、开启浪漫主义的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的初生心智并非如洛克所说的,如同一个空白的白板,而是与生俱来便具有某些直观形式与悟性。这些先天的直观形式与悟性确立了我们以某种倾向来看待事物,以及以某种倾向来分析和综合感知到的印象和观念。不同于其他经验主义者,康德主张,我们并不是被动和照单全收地接受外在世界所给予的刺激,而是会主动地透过先天的时空形式来筛选过滤种种杂乱的印象和观念,以形成主观的经验。而在将这些印象、观念和经验转变为知识时,我们也不是以随机任意可能性的方式进行,同样是透过诸如因果关系等先天悟性来进行。由于这些直观的时空形式和悟性是先天的,而且先于经验存在且用来决定处理经验的方式,因此康德将之称为“先验”。至于客观世界是实际存在还是不可知,康德认为客观世界既是实际存在,也是不可知的。康德首先将“物”划分为“本体”(物自身)和“现象”两个部分,其中本体是客观的存在,为感官提供刺激以形成感觉和印象。这最初形成的感觉和印象是杂乱的、感性的,需要透过我们所具有的先天时空形式加以整理形成经验,进一步再透过先验悟性的作用产生出知识。在这过程中,那些发生于我们之内的便是物的“现象”,是我们可以感知和认识的,然而因为这被我们感知和认识到的现象若非是感性杂乱的,便是经过处理加工的,与本体之间有着截然的差异,我们也就无从得知本体的样貌。因此康德主张,本体与现象之间存在一个认识的边界、一个无可跨越的鸿沟,现象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极限,再过去的本体便绝无可能被我们认识,但现象的存在仍足以显示本体的存在。■人生一切,莫非幻影是否真有海特这个人?他在失踪后是否真的继续活在某处?显然,保罗-奥斯特是认同经验主义的,认为“客观存在”本身是虚幻的,是无可确认的。相对于此,主观感知虽无形无体,飘渺如鬼魅,但却才是我们能确定的存在,是我们唯一拥有的真实。而主观感知里的存在与真实,无法也无需以所谓的“客观真实”为依托。在《幻影书》中,奥斯特一再强调无人能见证海特人生这一事实,又反复重申戴维季默如实记录他与海特的交会,让海特游荡于存在与不存在的边界,就像树倒时没被听到的那道声音。书中还对海特所拍摄的两部影片做特别仔细的描述,其中一部是海特失踪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另外一部作品是海特失踪后所拍摄,也是戴维季默唯一看到的海特遗作。这两部作品里对“存在”和“感知”的理解,各自展现的是贝克莱和休谟的主张,而这前后主张的差异,不仅反映着海特在不同生命阶段有着不同的生活感悟,还反映出奥斯特对艺术创作所抱持的信念。前一部影片里讲述一个男子因为喝下特殊药水而变成透明人,无法被看到、听到、和触摸到。虽然他仍能行动和思想,但因为无法被其他人感觉到,这个人等于不存在。后一部影片则讲述一个作家在创作一部小说时,书中女子突然进入他的真实生活中,作家“认为”小说的完成会造成这名女子死去,因此将小说草稿烧掉,结果女子竟真就得以留在他身边。毕竟,一个人所感知到的,是这个人唯一可以确认的存在,而这感知里存在的一切,也是这个人唯一可以确认的真实。在影片之外,海特的人生信念有着相应的变化。在失踪之初,海特认为存在即是被感知,只要抹去自己在世间的痕迹,就没有了存在,也就能偿还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因此他一直不肯公开自己所拍摄的作品,并坚持在死后必须立即将所有作品和与自己有关的东西全数销毁。然而当到了生命的尾声,海特不再坚持抹去自己的存在,他不仅允许友人为他写传记,还允许戴维季默到身边来见证自己的存在,因为他对“存在”有了另一番领悟。既然除了感知到的印象和概念以外,人们无从确认其他人事物存在与否,那么无论自己是否真的活过、又是否留下活过的痕迹,在世人眼中都同样虚幻。如果,海特不曾真的存在这个世间,究竟是书中的什么撩拨起你我心中的阵阵落寞,让我们为一个不存在的鬼影感到唏嘘?莫非,这落寞与唏嘘也是鬼魅般的幻影,是海市蜃楼,是梦幻泡影?对于身边的你,我唯一能确定的是,我有着关于“你在身边”的印象和概念,至于你是不是真的,是不是正伫立在我身边,我永远无法确认......海特曾经在一个夜晚,在路边看到一个绿光闪闪的美丽青石,待走近拿起后,才发现那其实是一口令人作恶的浓痰。人生一切,莫非幻影。然而青石虽虚幻,但那绿光闪闪的瞬间,那荡然而起的心旌悸动,却万般真实。
  •     在校图书馆仓促的看完,无数次跳过。真的是无懈可击的讲故事大师。本来不太情愿看,不由自主沉浸。但总感觉缺乏某种情感。粗线条
  •     村上春树等推崇其作品,音乐节奏感。一门走向死亡的二维的艺术,引起共鸣。关于黑白电影与三维彩色优缺点论述颇有趣。观看到一半的体验:截止到目前,并不能了解这位作家的伟大之处。从文章来讲,除了黑白电影即将走向死亡的气息,我并不了解教授为何突然沉迷于此。也许作者并不想向读者解释为何选择了一个默剧演员作为沉迷的对象,一切仅是出于偶然。就像海伦与孩子们的死一样,悲剧是偶然的,沉迷也是偶然的,甚至连解脱也是莫名其妙。因为,世事本来如此。如果作者是在作一场无意识的布局,那么还有些层次,可惜,作者又过现实,太注意读者和名为"现实"的逻辑。琐碎的解释我从事何种职业、从哪里获得如此多的资金旅行、选择什么方式看电影等,给人一种处处留意他人反应的矫作感。真正有深度探讨死亡与心灵流放的书籍,应该是:在人山人海的街道上如在荒山野岭般疯狂呐喊。看完全书的体会:由于书本附带的书评、译者和序都只会充斥对作者及书本的赞扬,所以只有一半的意义。要知道一本书成为经典,批评也是重要内容。作者设计的那么小巧合,小重复,小救赎并不具有吸引力。至于村上春树说的节奏感,也没有深切体会。而且故事设计也显然比较糟糕,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推动故事发展的只是作者的想象。小说并没有自己的故事叙述能力。这本书中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教授与阿尔托在屋内争夺手枪和企图自杀的过程,令人惊奇的是他明知没有子弹,将枪指在自己脑门,企图报复她。教授一下子变成一个有些忌惮又十分想调皮的孩子。可惜,得知枪是上膛了的后,对死亡的恐惧和转变都过于生硬迅速。飞机梗、药梗、救赎梗等,都过于套路。初衷看到《冬日笔记》的宣传,加之保罗·奥斯特与卡夫卡眉目三分像的英俊,迅速的俘虏我的心。可惜《冬日笔记》手头没有此书,只好找来《幻影书》一睹,这位被传为天才的作家的作品。结果比较虽然失望,但并不会因此而不去看保罗·奥斯特的其他作品。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我的第一本保羅奧斯特,太喜歡。海克特曼在新墨西哥植栽起一片叢林,這一幕讓我雞皮疙瘩,比<百年孤寂>還魔幻...
  •     比神諭之夜好
  •     真的好看到两个不行
  •     海明威的伤感,村上春树的失落,奥斯特的偶遇...
  •     他们互相拾起对方的孤独,凝结成一个秘密。
  •     对于奥斯特的迷宫式的讲述并不十分感冒,毕竟相似的优秀作家还有很多;
  •     其实差不多快一年过去了 我有时还会想起书中的景象 虽然我在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怎样
  •     最小说
  •     好
  •     在每次吃饭的时候看完的(看的电子版,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结局)。其实我想打三星半。故事的离奇和巧合,使得不少情节都像是拼接在一起的。在看一个故事的时候,突转到另一个故事,似乎之间的逻辑衔接和过渡不太能说服我。好在译笔流畅,看起来不费劲。 Ps:果然我上次是没看完。看完整的之后,会发现结构上有很多重叠,故事的离奇之外还有一种急于挑破真相的感觉。让我想起《月亮和六便士》,其实是差不多的逻辑,不知道奥斯特有没有从《六》受启发。总之跟上次不完整的阅读感受完全不同,想写个长点的读后感。(最后奥斯特说电影节上见到巩俐,说她的皮肤是见过最好的皮肤,我对此特别好奇)
  •     老师推荐的神书,我竟然没有读的特别懂
  •     精巧的小说,电影与主题的嵌套结构技巧相互辉映,相得益彰。迷宫般的幻影中一次次迷失,又一次次找寻与治愈,是真挺好看的。
  •     逃出悲傷的幻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