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网@改变世界的互联网产品经理》书评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1
ISBN:9787115313973
作者:王坚
页数:238页

创造互联网产品

知道这本书大概是一年前了,虽然在实际项目中或多或少都跟产品经理沾点边,但是一直没看。最近终于决定以后还是专注产品,所以看些专业书来提升一下自己。 按照我的习惯,对逻辑性比较强的书都会做一个思维导图来整理思路,这里是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jGxrNgy,比较全面(太复杂了,汗)。本文更多谈谈自己感受比较深的几个点。概念过滤此处略过如何得到一个产品概念。 假使现在有了一个产品概念,你需要做的第一步是过滤,让想法更成熟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产品的目标用户是谁?* 产品能为用户带来什么价值?* 通过什么渠道能把产品价值传递给用户?* 产品与用户是什么关系?(比如社区、自动化服务,个人理解是产品的定性)* 产品能否盈利?能否成为现金牛或者平台产品?* 产品的资源是否已经具备?成本如何?* 实现产品需要哪些合作伙伴?外部资源?1.获得投资这里的获得投资不仅指风投,同时包括找人组建团队、在公司内部向老板申请资源,道理是一样的。吸引别人的第一点是产品是否处于趋势上,比较好的是能够满足强需求和频发需求的产品,比如社交,但是现在去做个IM显然不是趋势。第二点是产品的突破口在哪?我的理解是你的产品与其他产品最大的不同之处,你拿什么从同类产品中突围。比如微信在初期面对米聊、口信的竞争,没有取得太大优势,但是后面随着附近的人、摇一摇以及朋友圈、公众号等一系列功能的退出,竞争对手早被甩在了身后。第三点,产品突围以后,能否建立起有效壁垒?壁垒包括很多,有技术壁垒,但是也有用户壁垒,比如腾讯庞大的用户群,现在就很难突破。如果没有在蓝海中建立有效壁垒,到后面就很容易被反超。第四点,能否组建与产品概念相匹配的团队?首先肯定是能实现产品的技术团队,但是不仅于此,团队成员的经历、性格以及团队整体的文化基因都会影响产品的实现。比如要阿里去做社交,搞出来一个来往,强推了一波,但是结果呢?2.数据分析此处略过产品的实现过程。产品上线以后,对产品进行数据运营尤为重要。不论用户多少,都要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首先,建立并维护业务数据模型。产品不同,评判产品的数据模型也会不一样。活跃用户数是通用,但是有时候对游戏来说,付费率可能更重要。一个阅读应用,单次使用时长会比较好地评判阅读体验。第二点,对产品更新、营销活动进行专项验证,评估效果。这样可以对产品更新进行反思,对营销手段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持。第三点,确保产品完成KPI。商业计划上都会对产品有KPI要求,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估计什么时候能完成KPI,出现偏差及时修正。最后,对产品关键指标进行预测,为商业计划提供数据支持。无论在创业团队里还是大公司里,产品经理都需要参与商业计划的制定,这个时候,以往的产品数据就可以预测之后产品的发展状况以及产品所需资源(包括服务器带宽、服务器组数)、盈利水平。数据分析并不止于分析本身,需要产出,需要对产品发展产生影响。而这时候产品经理需要产出的就是一份《产品运营状况简报》,老板需要这份报告配合商业计划,同事需要这份报告检查KPI完成情况。3.检查更新OK,接下来就是检查更新。书中提出的是PDCA(plan,do,check,act)框架,持续改进。在此框架内,做(Customer Engagement),主要工作有处理用户反馈,订阅产品关键词搜索结果,建立或加入核心用户群,跟踪用户行为,对流失用户回访。此处应有一个checklist,用来检测产品发展是否按预期在发展。无论有没有发现问题,产品都是需要更新的,针对热点事件(节假日、重大热点事件)作出应激反应可以有效提高用户活跃度,产品如果长时间不更新很容易让人怀疑产品是否已经被停了。 要更新的很多,需要确定优先级,可以通过四象限法则(紧不紧急、重不重要划出的四个格子)作出决策,但是也要考虑机会成本(做一件事就放弃了做别的事的机会,被放弃的机会可能产生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4.拉动推广产品出来以后,如何让更多的人使用呢?这个时候很自然宣传推广就来了。书中将互联网产品的推广分为两类,平台拉动和口碑拉动。平台拉动的话,封闭体验是影响转化率的关键因素。A+B比A+B的竞品,增值更高或成本更低,比如QQ+QQ邮箱就形成了封闭体验(自家平台拉动最好了)。具体的手段主要有广告、植入、融合。(去看书吧) 口碑拉动是性价比最高的。(我们没有办法去制造口碑,我们只能制造软文)。我们能做的更多是去打动高端用户,让他们去制造口碑,让他们去宣传。(然而高端用户一般一眼就能看出软文来。)5.竞争情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CI(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竞争情报)为整个产品的发展提供外部信息支持,具体见书了。CI最后是要落实到行动的,所以不要纠结于情报是否收集齐全,只要能达到研究目的就是一个好的CI。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1.沟通能力书中谈到了沟通的两个层面,一个是维系并促进人际关系,一个是达到沟通目标。维系并促进人际关系这种沟通是日常会话交流,用来增进人际关系。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平等、对事不对人、信用原则等,都是日常交流中应该注意的点。达到沟通目标这种沟通一般就是沟通工作上的事了,但是不仅限于会议或者刻意的谈话,工作中的沟通也可以是有意无意在平时沟通的。明确沟通目的与对象,想想要传递什么信息,用哪种方式别人比较容易接受。我最想说的倒是最终达成协议的SMART原则,其中经常被我忽略掉的就是Specific具体、Measurable可衡量、Time-bound时限性,现在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注意这几点,跟人达成某个共识的时候切记。沟通技巧提问、总结对方重点或者重复对方的话、眼神与肢体语言的交流,最后还要记得做笔记,重要一点的沟通结束后最好有一个书面备案,然后邮件发送给大家,催促大家把沟通结果尽快落实。2.创新能力不要把创新局限在概念和产品形态的层面,不要以为整天研究用户体验和技术细节就不是创新。哪怕只是在开发过程中总结出了新的架构方式或者新的实现方法也是一种创新,更不用说写几个脚本了。 创新一般都伴有风险,风险有大有小,大的可以把团队带向危险边缘,小的可能导致项目崩溃。所以最好有一个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来初步验证创新的可行性,可以有效降低起步阶段的风险。另外,展示未完成工作也可以降低风险。也许你觉得未完成工作拿出来讲没意思,但是此种方法却可以让项目接受所有人的检查,大家在一起更容易发现可能的问题,在创新过程中修正。3.刻意练习有了前面的所有方法,最后是要落实到日常的,必须通过反复练习熟悉掌握这些技能(想起突然10000小时定律)。刻意练习有三个要素:* 关注技能的改进,而不是结果* 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明确的目标,制定训练计划* 获得来自专家或者朋友的反馈,并及时修正自己的训练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提到“结网”,我想到一句话叫“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对于渔民来说,渔网便是生存的资本,有了它,便能出海打渔,赚钱养家。而对于《结网》这本书的名字,我猜想作者想要表达的,也是一个人,通过不断的提升能力、完善自我,直到最终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通过刻意训练获得的可兑现的能力,即核心竞争力,就像渔网对于渔民一样,是安身立命之本,这才是人人都夺不走的“铁饭碗”。▲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样,《结网》也是一本产品经理入门书,《人人》像是一张地图,每个人都能拿它来参考自己所在的位置,有哪些不足;而《结网》更像一条旅游路线,由作者从头到尾带你参观一遍一个产品从0到1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产品经理到底做了哪些事情。所以,如果你对产品经理这份工作感兴趣,不妨两本一起买来对比着看。我们读书、学习、工作、与人沟通、不断的反思和提高,也是一个结网的过程。书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和想法,适用于每一个想提高自己的职场人,在这里推荐给大家。【一、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如果简单描述我们的工作能力,无非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涉及具体的工作内容就会很庞杂,按照性质可划分成三大类:战略性工作、阶段性工作和日常性工作,最优时间比例大概是2:3:5。这样的时间比例,同样适用于我们个人的成长:20%的时间用于思考个人职业规划,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目标),我的现状是什么样的(能力、资源),我该如何实现我的目标(策略)。30%的时间完成阶段性计划,比如完成某一个有挑战的项目,制定年度、月度计划,拜访某个大牛、通过某项考试等。50%的时间用于日常性工作,包括工作中日常性工作,也包括业余时间固定的学习习惯,比如每天看书一小时,每天写日记、总结等。时间不一定要分的特别精确,只要能同时照顾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就好,这样既不会因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而眼高手低,也不会因为光做不想而绕远路。让发展更均衡。【二、不要重新发明轮子】我们这个星球有将近六十亿个白痴,生活在几千个聪明得不得了的突变种设计的文明里。——《呆伯特法则》史考特·亚当斯关于抄袭与借鉴的边界在哪,大家在线上线下都产生了激烈的争吵,《结网》的豆瓣长评里有人专门开了一帖讨论抄袭的标准,大家的回复非常精彩,有兴趣可以去找找看。世界上没有几个人可以发明出轮子来,我们不断学习的都是前人的智慧,就连牛顿这样的科学巨匠,也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勇于借鉴,善于借鉴,尤其在仍然是新手阶段的时候,借鉴并不是抄袭和照搬,而是对做事理念、思路的梳理和学习,“熟”才能生“巧”,首先要保证做的事情能够兑现价值,另外要看到潜在竞争对手的不足, 并且有能力做得比他们更好。曾经遇到一个营销高手说过,“你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你脑中存的案例数,想要创造新玩法,前提是要知道旧玩法都怎么玩。”前几天新世相做的“逃离北上广”的活动爆火,其实这个概念并不新鲜,也有其他大号做过没有火起来,但新世相却在活动发起三小时之内,微信图文阅读过百万,涨粉十万,恰恰说明理解玩法后微创新的力量。【三、总结,记录,归档】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暗时间》刘未鹏恰当的时候,指的是在你想用它的时候。抱着词典背单词,是英语学习中一个不被提倡的方法,因为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该用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我们记忆的原理,是将记忆的内容,和许多背景信息(时间、场景、光线、气味等)捆绑起来编码进记忆体系,这也是为什么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下,会突然想起某些深藏的记忆。等用到的时候能否提取出这段记忆,取决于线索是否丰富、清晰。而在工作、生活、学习过程中,每当遇到问题并得以解决后,会产生大量的思考和经验,如果不记录下来,很容易被遗忘掉,非常可惜。从既有的经验中总结经验,记录在案,按类归档,这样在再次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丰富、清晰的线索可以参照,节省了重新发明轮子的过程。关于文件归档,我建议在归档之前先建立好自己的知识框架,然后把每次的整理出的文档放到相应的位置去,这样后期在复查的时候效率会高很多。这是我工作内容在有道云笔记中的分类,每个文件夹对应着我的一个工作模块,不怕简单,只要自己用着顺手就好,但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研究一下档案管理,那又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结网》两本书,都提到了“产品经理改变世界”,其实每个人都在改变世界,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眼中的世界。通过合理的目标规划,科学的方法,加上一点耐心,与一点坚持,每个人都一定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我非常喜欢的话: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想改变世界,先从改变自己开始。-end-

很适合想了解产品经理的非专业人士和产品经理入门者

值得推荐的一本书,很幸运在想要了解产品经理这一职业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我觉得这是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入门很好的读物。这本书不仅很全面的讲了关于一个互联网产品中,产品经理所担当的角色,要做的事情。还介绍了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所需要的素质,尤其是最后关于压力管理和如何成长进步的建议,感觉很不错。至于书中比较会引起争议的关于Copy to China这个观点,虽然不是很喜欢 ,但在书的后面,作者还是强调了创新,持续创新的必要性。所以我觉得对于上面的的观点的定论,也许放到整本书结束后再下会比较好。毕竟借鉴容易,而创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是需要广泛学习和积累,不停思考才会产生的。而一款产品如果仅仅靠抄袭,想受欢迎,拥有大批量用户群的产品,是不可能的。在相同的概念上的创新,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总之这是本能让入门者收货良多的书。

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

这本书大概一年前就翻阅过,周末生病在家,顺手拿过来,花了3-4个小时又读了一遍,正如作者序言所说,一本书读不读的下去,跟自己当下的境遇有很大关系。于我而言大境遇没啥变化,小境遇确实有点不同,近一年读书下来,心平气和了不少,不再追求速读了。但真的读起来,也很快就读完了,毕竟读过一遍。书中很多内容跟互联网产品息息相关,许多内容由于不在其位,读起来只能一略而过,但书中不少观点,还是很有价值,值得思考,部分摘录如下,以备不时之需:1. 创造用户价值是第一要务,观察力和推理力对产品经理至关重要。2. 概念能否被有效执行,比概念更重要。3. 如果一句话讲不清楚一个概念能带来的好处,那么这个概念就大有问题。4. 传统的产业划分是“农业-工业-服务业”,新的划分方式是“制造业-服务业-体验业”。5. 产品在公司中能否成为现金牛或平台?如果一款产品既面向弱需求,又面向非频发需求,那将非常危险。6. 如果摊上一款默默无闻产品,怎么办?答案是借此机会获取产品创建、发布、运营的全流程经验,并想象是否有可能转变为现金牛或平台。7. 如果所在公司产品线很长,那么增加新产品将很困难,清晰的了解公司的业务布局将十分重要,如果建立独立产品,一定要处于业务布局中的空白地带,而不是某个现有产品增加一项新功能就可以替代。8. 突破口的作用是让用户觉得产品有用,壁垒的作用是让这种有用变得难以复制。9. 事情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想不清楚的时候可以先摸索一下。想是不够的,一定要动手去做。10. 做重要决策时,有时是需要依赖数据的,不能凭想当然。11. 产品经理可以有自己的主张,可以非常坚持,但是不可以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不在乎用户的声音和身边的建议。12. 导致拖延的原因并不是懒惰,一种是很多烦人的小任务,一种是超出能力的控制范围。这都将导致焦虑,而消灭拖延提升效率的方法,就是把任务分解为连续的,在能力范围之内的小任务。13. 用户体验三要素:别让我等,别让我想,别让我烦。14. 深度的,频繁的使用自己的产品是一名产品经理应该养成的职业习惯之一。15. 获取用户的方式,一是利用平台拉动,二是利用口碑拉动。平台拉动考虑因素包括展示面积、平台和被拉动产品目标用户重叠度、封闭体验等。16. 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与产品的更新频率有关。17. 通过正反馈和坚定的信念保持团队的兴奋度,战胜逆境。18. 给自己设定一个极限的思维模式叫固定思维模式,相对应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把挑战看作学习机会。19. 通过刻意的练习,可以达到一流的境界:关注技能的改进,而不是结果;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明确的目标;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并善用它们。

跟人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产品心得 处事逻辑 资源分享整本书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琐碎,但其中的例子以及心得是我们都应该慢慢体会到作者慢慢在产品这条路上的成长,虽然感悟不是特别的多,但至少到最后一页的例子确实非常厉害,更是像把所有的资源都一次释放完毕,需要每个人去体会和感触,书中的很多理论有待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慢慢实践,即使别人所的那些都不会让你觉得很满意,但至少你重新认识了自己一遍一样。而且还感觉到书中的例子有点滴中的落伍,不过这点并不重要更加说明了社会的飞速变革着,互联网的快速变化着以至于过几年在不看你就陷入到不能工作的地步,所以作为任何一种工作职责如果都可以做到跟互联网这样不断变化的话,那么估计其他类型的公司在社会中的表现,也会让咱们体会到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情景,不过就是在我们不断利用着社会的进步,把握好人身上的那些问题不断回顾和理解总是可以把握好潮流以及心理的变化,市场的变迁多少都拍死的海滩上,唯有不断改变不断变化而不是固执己见的觉得人们会接受目前的状况。可以联想到的方面太多了,回想你这么多年来周围的变化就明白原来这些都已远去,市场实验后的结果别人跑的非常快后来就挂在那里,而经过检验后大公司可以很好的借鉴那些经验,马上复制一版然后再开始优化和上线发布更迭最后才形成了现在的产品。每一代成功的产品,上线才刚是开始,真正的开始是后续不断修正修改,继续更迭;跟人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更适合国产PM的入门书

不得不说腾讯系的产品相比于阿里系还是要靠谱得多。书中分为Prototype、Alpha、Beta三部分,其中我以为Alpha部分最有价值,Prototype算是一个概念的介绍,而Beta概念太大,已经上升到很多鸡汤书、职场书的层级,不太感冒。下面是我对这本书比较有感触和所得的几处:这部分基本介绍了产品应该做的事情,其实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都会接触到,但长年累积的工作可能会让我们沉醉在日常性工作而不去思考和关注更重要的战略和战术层面,所以这张图值得一记。这部分基本概述了一个互联网产品(也许概念还可以更宽广)从内在到表面的样子,我认为这个可以作为分析别的产品的一个基础。盲目纠结于所谓的交互和设计细节不是产品经理该做的。读到这里时感觉有许多共鸣。个人之前比较习惯于第一种,就是在互联网世界里找已存需求和情境的对照,而剩下的两种也是应该补充到我的认知里的。仔细想了想,跳出这三者以外的需求基本也就是“造出来”的需求了。虽然说是为了获得投资需要关注的点,但这些点显然也是在团队中做产品所需要的。至少前两项是一个称职的PM应该经常思考的。仅做记录,因为其实这三点有点大,比较虚。我认为这里列出的点作为日常的竞争对手跟踪或者是分析某个产品的check项都是很好的,所以也画图记录下来。总而言之,这本书略读一下还是很值得的。而王坚本人时不时会根据现状和发展对内容进行更新,这一点也让我很赞许。

结网

http://towerjoo.github.io/blog/2015/11/26/jie-wang/突然一夜,产品经理这个职业红了大江南北,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是产品经理,就像一本书 名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样;这阵风似乎与腾讯的马化腾,奇虎的周鸿祎,小米的雷军 有关,他们都头衔似乎都是产品经理;风还在刮着,就像有一阵提倡全民编程一样,刮完了, 剩下的可能才是真正称职的产品经理。当然,我不是产品经理,我只是个程序员,但若干次的与产品经理打交道也是希望知道他们的 思维方式,他们的不同考虑,于是想去阅读相关的书籍,自然王坚的《结网》自是不能错过的。昨天算是阅读完了,整体的感受是:这大致是一本全面系统但不深入的书籍。全面系统指的是你所希望 了解关于产品经理的任何信息这里大致都可以找到,而且也有一些案例来论证相应的提法;不深入指的 是对于具体点的切入,或许是限于篇幅,或许是别的原因,但一些操作层面的东西还是太少,更多的是 方法论,譬如领导力的培养(产品经理在团队中的尴尬位置),如何拉动等。感想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是说我们生于斯,每天身边的各种信息,总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同的感受,甚至有了 去改变的冲动;当这种冲动要转化为实际操作时,这大致就会有了一个产品的雏形;我们思考这个产品, 与现存产品的不同,如何超越等。于是,我们不自觉地进入了产品经理,当然这都是朴素的自发的行为。我觉得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他有几个特征:敏锐地产品直觉(这是指发现新产品的能力),敏锐的产品洞悉 能力(这是指对于成熟产品的快速发掘本质的能力),精熟的业务能力(讲构思转换为老板、程序员可理解的 文档的能力),数据策划与分析的能力(事前的数据及功能策划,事后的验证与分析),良好的沟通能力(具备 相应的沟通语言,例如了解基本的程序知识),不断学习的能力(信息在膨胀在发展,今天所获知的知识或许 明天就是糟粕,赶上时代的发展是必须有的能力)。当然产品设计与分析不是拍着脑袋而为的,而是基于数据分析得出的,这个过程是科学而精确的,也是可以重复 的;如此,产品的开发不再是依赖某个产品经理的个人能力,而是基于标准化的流程与数据;想起了,若干年前, 我那时在北京做社交游戏,业界的标杆是zynga,他们一个很重要的成功基础就是数据驱动决策,而我们限于能力 和资源,我们的决策大致是老板一人的直觉,于是朝令夕改是经常的事。倘若没有糗事百科,王坚或许有纸上谈兵之嫌,但有了成功的产品或许也是对于整个书思路的一个证明;至少 证明了,王坚也是脚踏实地,不断改善的优秀产品经理。向所有朋友推荐。参考资料《结网》

临渊赏鱼,不如退而结网

其实看一本书好不好,关键在于,看完以后,你还想看第二遍。这本书就是这个效果。很多知识点,一下子消化不了,以后肯定还会看。书的结构很清晰,并很多实际做产品的经验可以借鉴,当然这个必须在实际的互联网过程才能体会。唯一缺点,可能是定价有点高,不便于更多读者传播。

Copy2China问题

在一个自媒体上看到“腾讯是实用主义,如果没有微信这张船票……“。我对”实用主义“的理解两点:1、只做有用的没有战略(超前的意识),而且这不是技术的问题;2、成王败寇的思想,即唯结果论——〉导致 ——〉实用主义;以上即是个人理解也是一些疑问

产品经理就像突击队队长

读完后,终于知道产品经理是怎么回事了。一名产品经理,可以称之为一项产品的总设计师。在完成产品的过程中,交互设计又交互设计师完成,研发工作由研发工程师完成,测试、营销也有相应的专门人员去完成。尽管有项目经理在负责资源分配和项目流程,但产品经理自始至终必须对一项产品的全流程负责到底。由于一个产品团队,大多是有虚拟团队完成。研发工程师、交互设计师等专业人员并不是产品经理的直接下属,因此,领导力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就显得格外重要,要善于团结和激励一个团队工作,而这靠的不是法定领导权,而是基于专业能力和有效沟通基础上的专业领导权。从管理学角度看,产品经理有点像突击队的队长。突击队的成员,有的属于陆军,有的属于空军,有的属于海军,有的属于炮兵,都是大后台的成员,并不归突击队长直接管辖。但一旦接到突击任务,突击队长就要随即召集相关人员组成虚拟团队展开作战。在此过程中,突击队长的专业领导力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完成一项突击任务后,产品经理可能会接手其他任务。展开新一轮突击。作者王坚是一名工科生,但文字功底很是不错,行文简洁,选材精当,观点表达很精确。

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结网》读后感

《结网@改变世界的互联网产品经理》以实际的互联网产品(糗事百科、腾讯产品等)为例,介绍了产品经理工作的基本工作内容,介绍了一些不错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之前,对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还比较模糊,在看这本书后清晰多了。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看似没有开发门槛高、技术性较少,但是实则内容也很系统化、很有门道。产品经理需要细致、客观、善于沟通、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这样就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寻找改进方法、和合作者共同解决问题、提炼出方法论,所以,对于一名产品经理,综合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产品经理们需要不断修炼,提升知识储备、业务能力和对人生的理解。此外,产品经理应当乐于尝试、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有整体的构思能力,这样有利于产品经理想出新点子,规划产品路径。自己在这些方面,底子比较薄弱,以后需要多多注意这些方面、多多锻炼。

《结网》读书笔记

《结网》读书笔记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可分为:战略性工作、阶段性工作、日常性工作。战略性工作产品内部、公司内部、产业内部。日常性工作竞争分析;协调各方面资源,保证产品正常运作;从各个渠道收集用户反馈;分析运营数据,网站数据理想状态下,战略性工作:阶段性工作:日常性工作=2:3:5三个能力至关重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需要保持对社会热点的敏感度。分析问题有一定的见解,能够准确定性问题的属性,分析问题有广度和深度。解决问题重点去思考一些意外的情况。创建互联网产品产品的创造过程:概念-形式-风格-结构-工艺-外观获得产品的概念有几个渠道:模仿(偷取)现有的产品,跨界移植,个人感受和需求。产品要做到差异化和低成本,并且快速获得用户或筑起足够高的壁垒,否则错过了蓝海时间段,优势将不复存在。这同时涉及到一个蓝海时间开启的问题,要将产品做到极致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开启。概念的过滤。即要求我们要系统地审视基于这个概念的完整的商业模式。具体要求审视一下九个点:重要合作,关键任务,价值主张,客户关系,客户细分,核心资源,渠道通路,成本结构,收入来源。将概念转变成图纸产品设计文档是在产品经理与交互设计师和相关研发同事充分沟通之后,大家都明白了为什么要做和怎么做之后,才开始撰写。独自埋头写文档,写好之后再去沟通会被大幅修改,等于做了无用功。关注用户体验用户获得的好处和体验都很重要。用户体验三要素:别让我等,别让我想,别让我烦。YSlow工具可用于检查速度问题。利用Cookie保存用户产生的数据,并在下一次用户使用产品时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服务。降低用户学习成本,注重信息的提示和指引。减少当前不需要的信息在当前页面中,用户就不用花时间去研究他们不需要的功能。将用户的视线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通常用竖线)。不要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产生压力,如每次看到庞大的未读数会让人烦躁。Customer Engagement的方法提供明显反馈入口用聚合器订阅产品关键字建立或加入核心用户群通过用户行为录像工具分析问题(ClickTale)对流失用户进行回访做好CE的关键是爱与责任感!网站分析时的通用方法细分。不能只关注整体数据,要分解成一个个课监测的点。对比。将数据与历史对比,与对手对比,与市场对比。优雅降级设计客户端产品时,要充分考虑用户不同的硬件设备和使用情景。在用户条件不健全的情况下保留核心体验,降低其他体验。竞争情报研究要素竞争对手信息创始人背景,公司沿革,财务状况,用户规模、组织结构、激励体系等用户信息用户性别,年龄,地域,兴趣爱好等市场信息(市场分析员)技术信息(研发人员)产品信息核心概念,流量分布,体验细节,优势劣势。环境信息社会环境和产品使用环境摘录知识和投资组合都有相似的复合增长效应,资金越多就能越快地生出更多的资金,知识越多也就越能加速学习新知识的速度。时刻记住每一件事情都要为创造用户价值而做。观察和细节密不可分,创造往往发生在细节上面,将产品做到极致。有时候两个或几个过于鲜明的观点激烈碰撞,会让人觉得这就是所有的选择,陷入了选择的陷阱。有时候我们要学会判断这是否是一道选择题。伟大的产品通常是改变生活中的细节,作为产品经理需要对生活保持敏感。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资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小王子》重要概念建立自己产品特有的指标。评估营销效果可以对网址进行染色。搜索引擎优化。口碑拉动用产品去打动内行,让他们为我们的产品制造口碑,降低内行的门槛,让更多的人制造口碑。如将专业的名词形象描述成大多数人能理解的名称,如“视网膜”显示屏。一个公司要有自己的平台产品,它可以通过自身的资源优势拉动其他产品,是一个公司的基石产品。在敏捷开发的方法下,没有时间给人将产品思考的很清楚,利用一些技巧可以讲敏捷开发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如用户研究和灰度发布。一些网站可以将用户分流到不同的版本做用户测试,通过数据反馈来为产品改进。这里使用google提供的网站优化工具。

半张思维导图

选择了Alpha部分做了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只选则了我认为有用的信息。权作参考,不喜勿喷。


 结网@改变世界的互联网产品经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