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受难的国度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54476320X
作者:[美]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页数:378页

内容概要

德鲁•吉尔平•福斯特(1947—)
美国历史学家,曾担任哈佛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院长,同时兼任林肯历史讲座教授。2007年至今任哈佛大学校长,获选美国《时代》杂志2007年度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福斯特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也是自1672年以来第一位没有哈佛学习经历的哈佛校长。她的著作包括《创造之母:美国内战时期南部蓄奴州的女性》、《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等。

书籍目录

致 谢 001
序 言 关于死亡的工作 003
第一章 死亡:“献出我的生命” 001
第二章 杀戮:“更巨大的勇气” 029
第三章 埋葬:“照料死者的新课” 056
第四章 寻名:“意味深长的字眼—无名氏” 096
第五章 接受: 平民与哀悼之工作 130
第六章 信仰与怀疑:“这场大屠杀意义何在? ” 165
第七章 解释:“我们对死者的责任” 205
第八章 统计:“多少? 多少? ” 243
尾 声 幸存 258
注 释 265
索 引
译后记

作者简介

哈佛大学现任女校长关于美国内战史领域的重要专著
美国史学界最高奖——班克罗夫特奖获奖图书
《纽约时报》2008年度十大好书
著名美国史研究学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希专文导读推荐
死亡常常给人以一种压倒性的浩渺和虚无感,一切过去之事,没有延续只有终点。然而,过去不在,过去留下的痕迹却无处不在。生命的终结并不意味着死者彻底从幸存者的世界中消失。常常,死者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入生者的记忆之中,这种“生”与“死”的对话不仅是一种个人或家庭的体验,也往往会被塑造成一个国家的集体体验,尤其是当公民为了国家的存亡曾做出大规模的集体牺牲之后。
哈佛大学现任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教授的著作《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正是探讨了美国南北战争背景下这一“生”与“死”对话的产生、形成极其后续影响。福斯特借用19世纪改革人物奥穆斯塔特的名言 “this republic of suffering”作为书名,寓意了“内战死亡”所具有的穿透性影响力。全书以“死亡”为主线,以“种族”、“性别”为支线,通过遍览并收集包括书信、日记、报刊文章、布道词、广告词、绘画、照片、墓碑碑文以及小说和诗歌等在内的丰富史料,生动展现了美国内战期间的死亡是如何塑造了一个“受难的国度”,并由此得出结论:死亡——不仅通过保全国家,也通过塑造持久的国家结构与国家义务——缔造了现代美国。
面对内战这样众所周知的研究主题,福斯特独辟蹊径,将研究视角聚焦到内战中的死难者,并且采用突破传统的立体叙事方法,将战争史、文化史、社会史和政治史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史学视野。极富想象力的问题意识、创意迭出的研究构思、炉火纯青的史料运用都展现了福斯特之于历史学家的训练有素,而作为一位女性学者,其饱含人文关怀的细腻笔触更是令人动容。全书讨论“死亡”但不囿于“死亡”,而是将生命与死亡、个人与国家、宗教与世俗、战争与民主等宏大主题串联起来,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与悲悯。
如今,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大规模死亡所带来的“生”与“死”的对话时刻都在发生着,国家和个人时刻都在被拷问着对死亡的承受、理解、记忆和思考。而这本记载着罹难者的死亡、杀戮与埋葬,镌刻着生还者的焦虑、痛苦与困惑的史学著作,以死亡描述了国家的新生,也给我们带来了深远的启发。
埃里克•方纳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
引人入胜,新颖……福斯特回归了将战争同残存的浪漫主义、崇高品格与社会目的彻底剥离的工作。
戴维•W.布莱特 (耶鲁大学教授,“耶鲁大学公开课:美国内战与重建”主讲人)
惠特曼错了;书籍确实能够呈现真实的内战。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旁征博引的书。这是部杰作。它用大量研究、现实主义与真知灼见,粉碎了关于内战的感伤主义。
《新闻周刊》
《这受难的国度》是一部开创性的历史著作。在其中,一段先前被忽略或被误解的关键历史,突然之间成为了焦点。


 这受难的国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同事在微信上问我,看过《这受难的国度》否?我说,只是随便翻翻,还没有来得及细看,正在看王树增的《抗日战争》。实际上,我心里想,美国内战能死多少人?而中国内战死了多少人?他们若称作“受难的国度”,我们则毫不夸张地应该成为“人间地狱”了。如此说“受难”,是否有点矫情造作小题大做?放下电话,多年没有唔面的一长住海南的忘年交却突然来微信,想和我聊聊。却原来,他常年生活海岛,加之出身行伍的职业习惯,特别关注南海局势,而对于一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所谓文职将军们的信口开河胡言乱语至为忧虑;这位也曾戎马倥偬的老人对某媒体关于父辈的抗战回忆文章也多有不满,他说,事到如今,为何还要如此抱残守缺理直气壮不做深刻反省?为何还是显摆祖上的那点勋业沿袭谭力夫的混账逻辑而沾沾自喜?这些从没有经历战争残酷或者仅仅是作为镀金获得晋身资本的所谓边陲小战就借机炫耀夸饰实在令人齿冷也令人忧心啊。他语及郭伯雄徐才厚等人的种种作为更是摇头叹息不胜唏嘘。老人激愤,忧心国是,其情可感,我无言以对,还是去看《这受难的国度》。原以为,这样的谈论“死亡与美国内战”的书,一定会很枯燥琐碎而乏味,但慢慢读来,却有点欲罢不能不忍释卷了。作者虽然是在谈论阴风嗖嗖令人压抑的美国内战中的死亡问题,但我以为生命的毁灭本就是战争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我们的孟姜女哭长城还是汉魏乐府隋唐的边塞诗人,都有不少关于对死亡的诅咒与鞭挞,可我们对于死亡的规模死亡的方式死亡的意义似乎大多都是大而化之而缺少学理上的较真与量化,更少见对战争死亡的条分缕析,往往是战争总是有牺牲而一笔带过语焉未详。时至今日,即使已经过去七十年了,我们对于战争死难者的数目字研究应该说还是相当的草率与粗疏。至于内战的死亡人数哦,囿于种种原因,也只是大约数而已,就更是一笔糊涂账了。而这位美国学者,不是去绘声绘色津津乐道美国内战中联邦军队的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南部联邦怎样的溃不成军如同乌合之众,更不是去讴歌北方军队将领的指挥若定挥斥方遒南军的负隅顽抗最终覆灭,这些都不是她所关心的问题。她要探寻的是,美国的这场历时四年的内战之中死去的六十多万人都是以怎样的方式走向生命终点的?她称之为死亡的“丰收”也好,死亡的“艺术”方式也罢,善终也好,恶终也罢,总之,这些相对年轻鲜活的生命在献出生命的时候是充满慷慨赴死的壮志豪情?还是因为上帝的抚慰而消除了恐惧在集体的裹挟中而身首异处?作者以史学家的冷静,客观详实地向世人展示她的研究成果她的强烈意向,她认为战争中的死亡类似于杀戮甚至是臭名昭著的屠杀,而这样的肉体消灭方式伴随着武器的改良而大大增强了其荒诞与残酷;她甚至探讨到了战争中狙击手的道德问题,这样的冷枪暗箭用之于战场多少有点胜之不武下流卑鄙的嫌疑;而也许是女性史学家的缘故,作者对大量的来自于不同阵营甚为基层的一线士兵的家书的解读,或者是牧师的只言片语的回忆,甚至是极为宝贵的一些图片相片的解读,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死难者追索叩问的重大意义。作者并不是一味沉迷于对美国内战死亡方式的追问,她要顺藤摸瓜,打破砂锅问到底,探求这些死难者是如何被收敛埋葬的,对众多不知姓名的死难者是如何与它们的家人取得联系的,这中间的悲欢离合当然也有侥幸幸存者,它们的劫后余生又是如何的?对死难者如何进行抚慰与追思?国家应该怎样面对这场难堪的甚至是敏感的战争所造成的巨大伤害?林肯的遇害难道有着怎样的喻意不成?六十二万人的生命戛然而止的意义何在?到底死去了多少人?士兵死亡的现场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国家政府应该为这些亡灵做些什么?在打扫战场掩埋尸体之中,生者见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者是如何面对亲人的突然死亡而陷入痛苦深渊的?难道仅仅一句这是战争就万事大吉了吗?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有着大量珍贵而富有冲击力的图片特别令人震撼,为作者充满智慧二旁征博引的文字增色不少。作者在书中的许多断语经典隽永而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她切入问题的视角令人折服而叙述研究又是那样的扎实细密不枝不蔓。她对惠特曼和迪金森等诗人诗词的引用更是贴切而恰如其分,诸如迪金森的“死亡使杀戮不再有用武之地”、惠特曼的“如此将国家力量与资源奉献于一个态度,这个世界前所未有”等都是令人回味无尽的吉光片羽。应该说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了,她是哈佛大学的现任校长,而且是哈佛有史以来唯一的女校长,据说还是340多年来唯一没有哈佛学习经历的女校长。对生命如此敬畏与尊重,对死者如此牵挂萦怀的女校长,很难想象她会如同中国大陆的纪宝成之流飞扬跋扈沐猴而冠。霜随柳白,月逐坟圆。伟大的美利坚民族在内战之后的1898年,也就是距离战争结束只有33年,这个国家的总统在演讲中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本着兄弟情谊,我们应当同你们一道照料南部联邦士兵的坟墓。在上帝旨意的指引下,思想与情感的变化使时机已经成熟。”作者引用诗人安布罗斯比尔斯的诗句,特别令人感慨而动容:请您记住,岁月的洪水是怎样席卷了死去的罪人;也请您记住,那洗去罪过的大雨正是遗孀与孤儿们的眼泪。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2403a0102vvzv.html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个别金句极大提升了本书的价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