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馈赠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
出版日期:2002-08-01
ISBN:9787810566476
作者:[法]马赛尔·莫斯
页数:157页

内容概要

法国社会学家,民族学家。E.迪尔凯姆的学术继承人。曾在巴黎大学和波尔多大学学习哲学。1898年迪尔凯姆创办《社会学年鉴》,莫斯负责该刊物宗教方面的研究与编辑。他曾对宗教实践发生兴趣,以后转向比较社会人类学的研究,被尊为法国实地民族学派的创始人。1925年创办巴黎大学民族学研究所。1931~1939年在法兰西学院任教。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莫斯的学术成就主要在于对原始宗教和祭祀的研究,提出了关于社会物质条件和集体表象之间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承担了迪尔凯姆学派的传统和继续自己专业研究的双重任务,并将注意力转移到对古代社会的社会内聚力问题的研究。分析了礼物交换这种带有经济、宗教和道德意义的社会现象究竟是功利的还是符号的,认为交换系统保障了邻里之间的和睦,维护了社会结构的稳定和社会等级的合法性。这一时期他的重要著作包括民族学研究和社会科学方法论两方面内容,对英国结构-功能学派人类学产生重大影响。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莫利斯·戈德列 Maurice Godelier)
导论 馈赠及回礼的义务
第一章 馈赠交换及其义务(波利尼西亚)
1.全面给予:男方财产与女方财产(萨摩亚)
2.赠出的东西的魔力(毛利人)
3.送和收的义务
4.送人的礼物和送神的礼物
关于赈济的附注
第二章 全面给予的分布:慷慨、信誉和钱财
1.慷慨的原则(安达曼群岛)
2.馈赠交换的原则、原因及强度(美拉尼西亚)
3.西北美洲:荣誉与信用
4.三种义务:给予、收受与回报
5.交换物的力量
6.有名望的货币
7.初步结论
第三章 古代经济和法律文献遗迹
1.人的权利与物权(古罗马)
2.古代印度法律:关于馈赠的理论
3.日耳曼法律(抵押与馈赠)
4.克尔特法律
5.中国法律
第四章 结论
1.道德方面的结论
2.社会经济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结论
3.社会学和道德方面的结论
译者后记

作者简介

《论馈赠》(又译《论礼物》)是人类学交换研究的一本重要著作。本书精辟地概括出关于给予、接受、回报及其义务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还揭示了这些馈赠交换制度与社会等级、与神灵之间等的关系。该书提出了一个核心的问题:“在原始或古代社会中,为什么是受礼者必须作出回报?”莫斯在进行毛利人礼物交换的研究时,找到了毛利人“豪”(hau)的概念,从而解答了自己的问题,进而针对当初“社会之所以成其为社会”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的答案。


 论馈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可是这翻译,叫我说什么才好。也不是说有很多错误(当然就算是有,原文是法文,我也看不太出来),但读上去就是很奇怪,感觉译者是一句一句翻译的,他只要保证了单句似乎好像仿佛通顺了,就满足了,然后整个段落里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联系,他就完全不管了。在阅读的时候,时常会发现莫名其妙地出现一个“所以”或者“因而”之类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但是寻遍上下三四个段落,都找不到这“所以”到底是想承接哪一句。一___.一像“在北美洲的特林吉和海达部落以及整个地区,以上‘全面给予’的现象虽很典型发达但却十分罕见,我们姑且将之沿用美洲作者的用词称之为‘夸富宴’(Potlach)”(P7)这样的句子,虽然是会让人忍不住想要心生吐槽“要怎样才能‘很典型发达’又‘十分罕见’啊?”,但毕竟不是原则性错误,当做没看见也可以,但换了下面这个例子,就有点囧了。另一方面,这些赠物被认为永久性和义务性的,回赠的义务也如此。这样一来,男人将孩子交给自己的姊妹和其丈夫,即孩子的舅父去抚养,这个孩子被叫做“通噶”,表示来自女方。(P10)——父亲姊妹的丈夫,那个叫姑父好吗?!一般这种来自女方的母系社会传统,确实是会把孩子交给舅父,但这样就是交给母亲的兄弟……对于一般书籍来说这种错误可能只是个误翻,但对于人类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关键点之一,出这种莫名其妙的错就很不应该了。除此之外,还有比较囧的,大概可以归类于校对错误,比如一个段落里突然出现了一个下引号,那个上引号不知道被遗留在印刷厂的哪个角落里,以至于阅读者完全不知道这一段里到底哪部分是引用了别人的著作,哪部分是莫斯自己的观点。(P38)毕竟这本书是可以拿来做教材的经典之作,至少也应该算是必读书目之一,翻译成这样也太……勉强学生了吧。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赶紧写论文!
  •     继续人类学课的reading…………
  •     馈赠的法律和宗教意味似乎是为了在财富增加之后一种维持社会分配机制和相对平等的方式,而且其中关于惑和mana的分析似乎暗示了一种所有权的意识萌芽,所以这种三个阶段的馈赠分析应该还不是整个过程的起点,而是最原始的形式和买卖方式之间的过渡阶段,那起点应该是什么呢?是以物易物吗?
  •     原初社会的夸赴宴、馈赠行为实质上并非毫无功利性,不过它们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中“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设定,参与这类交换的是群体或代表群体的个人;物被生产者的一部分所附着,不再是简单的商品;礼物的交换与整个文化系统息息相关。看到后面看出了点结构人类学的影子~
  •     算是复古法的论调,竟想到了先秦诸子。
  •     先看的这本,是直接从法文译过来的,和吉喆译本还是有很多不一样,两书对照来看,颇有趣味吧,实验中。
  •     把自己扔进田野和词源的研究方法得出的也不过是类似换喻的结论。
  •     比那本英译的强太多了!
  •     一知半解
  •     悲催的翻译
  •     虽说是经典吧,但我看的直犯困。。。
  •     夸个富
  •     已笔记。
  •     1.回归“集体道德”。2.是西方社会近期才把人变成经济动物(理性计算的动物)的。3.市场出现在货币诞生以前。馈赠不仅仅是馈赠行为,他使得一种契约型的联结结成。分工合作让村落之间联系的更为紧密。4.社会学要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现象”。5. 人与人、国家与国家见面不至于短戈相见,是因为我们放下武器,以一种馈赠形式下的慷慨对待彼此。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迎来苏格拉底式的政治。
  •     我觉得这个版本翻译的比较一般……
  •     这个译本挺不错~
  •     我还是比较喜欢强调“动作”和“过程”的这个译法,比“礼物”更贴近实质
  •     這書很有意思~ 以斯堪的納維亞的長詩adda開始。其中的結論也很有啓發。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